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2
农 技 推 广2021年第15期新农民温室西红柿栽培技术及病害防治措施王菊玲(新疆墨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 墨玉 848100)摘要:西红柿又被称为番茄,西红柿的营养含量之高是众所周知的,且具有非常美味的口感,既能够生吃也可煮熟后食用,还可将其加工制成西红柿酱汁配合其他食物食用,其用途是非常广泛的。
随着西红柿种植设备化产业的不断推进,西红柿种植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是较为常见的栽培型蔬菜种类,西红柿中品质优良的果实形状周正,无虫咬或者裂口,成熟度适中,酸甜可口,心室越小肉越肥厚质量越佳,西红柿在实际食用时需要尽可能选择成熟度较高的西红柿,不仅具有更为美味的口感且营养价值水平也更高。
本文主要从温室大棚在西红柿种植中的应用优势入手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温室大棚中西红柿栽培管理的重要技术以及病虫害措施,以期能够为相关种植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温室;西红柿;栽培技术;虫害西红柿自身独特的营养价值以及优质的口感是提升其市场需求量的重要因素,消费者对于西红柿的喜爱程度也是非常高的,随着西红柿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温室栽培水平也在不断增强,是西红柿种植中较为常见的种植方式,有效解决了传统露天栽培存在的各类问题,但是在实际种植中仍然需要对种植技术进行优化和完善,并对相关病虫害类型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及处理,方能够确保西红柿整体种植产量和质量的提升。
1 西红柿的育苗栽培以及环境 1.1 光照条件温室大棚在繁西红柿种植中的应用为西红柿的生长提供了更为优质的种植环境,温室大棚在实际建设时需要确保其内部能够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确保西红柿在生长时能够实现足够的光合作用,同时需要加强对于温室大棚的保暖工作,可以通过草帘的覆盖,保证温室大棚的温度水平符合西红柿的生长要求,可通过早揭帘及晚盖帘方式的实施,对于温室大棚内的温度进行调整[1]。
1.2 温度的控制 西红柿幼苗出土之后的第6d则需要对苗盘的温度进行降温处理,其日间的温度大多维持在20~25℃,而夜间的温度则需降到10~12℃,最低气温不可低于8℃,此温度水平要求是符合西红柿根系生长的主要标准。
大棚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绿色防控是一种新的病虫害防治理念,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确保蔬菜中不存在化学农药,或化学农药残留不超标,使蔬菜的内在质量得以提高。
从温室大棚蔬菜育苗开始,按照不同的阶段,在整个的生产过程中,可以实施的主要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这其中就包括了:农业的、物理的、生物的等技术措施。
大棚蔬菜病虫发生的主要条件是温度、湿度、菌源虫源、品种抗病性及栽培措施等,大棚蔬菜的生态控制就是通过以上生态因素的调控,达到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消除污染残留,从而使人们食用更安全,使病虫得到控制的目的。
一、茄果类、瓜类灰霉病、疫病的生态控制(一)温度条件的调控。
棚室温度低是茄果类、瓜类灰霉病等发生的主要原因。
实践中,采用高畦双膜覆盖,棚室每3米留一通风窗,晴天早揭草帘,下午及时盖帘。
温度超过30℃及时放风。
冬春季平均气温低于15℃时,关闭通风口以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
(二)光照条件的调控。
光照不足温度难以保证,棚膜老化、透光性差、有水滴灰尘都影响光照。
试验测定,采用无滴膜可增加光照20%左右。
建棚时,要求棚室向西偏10 左右,以提高棚室温度。
(三)水分条件的调控。
棚内湿度过大也是引发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
为此,早上棚内相对湿度达90%以上时应及时放风20~30分钟。
实践证明,采用双膜覆盖、膜下浇水、及时放风的,下午3时棚内相对湿度为62%;双膜覆盖,膜下滴灌的为58%,单膜覆盖的对照棚相对湿度为87%。
(四)气体条件的调控。
温室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过低,影响蔬菜光合作用,生长势弱,降低抗病力。
对部分管理水平较高的棚室,要求增施有机肥,增加二氧化碳,或在见瓜见果后,从揭草帘到中午12时,增施二氧化碳气肥,可明显增强瓜果长势,增强抗病性。
二、西瓜、黄瓜枯萎病的生态控制(一)土壤高温消毒。
每亩用麦秸500~1000公斤切成4~6厘米长撒于地面,再均匀撒施石灰氮100公斤或生石灰500公斤、翻地、铺膜、灌水,然后密闭棚室15~20天,夏季地表土温可达60℃以上,可有效地控制枯萎病、线虫及其他土传病害,对重茬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
无公害大棚蔬菜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1、种植管理技术1.1清园、晒土、消毒在冬季种植大棚蔬菜之前,要清园,将杂草、枯枝落叶、残留的虫卵等都要清理干净。
在有阳光的天气翻开土壤,将土壤中越冬的虫卵消灭,及时对土壤进行消毒,有效控制病虫害。
具体可以使用蒸汽、高温、溴甲烷熏蒸等方式进行土壤消毒。
1.2选择抗病虫能力强的蔬菜品种在选择蔬菜的种植品种时,要尽量选择抗病虫能力强的品种。
如双抗2号的番茄品种就可以抵抗叶霉病、毛粉802的番茄品种可以抵抗蚜虫;津研2号、4号以及6号的黄瓜品种就抵抗白粉病能力强;津春4号的黄瓜品种可以抵抗霜霉病、枯萎斌及白粉病。
北京线茄跟牛心茄的茄子品种可以抵抗褐纹'病.北京九茄跟紫圆茄的茄子品种则可以抵抗棉疫病。
1.3科学轮作套种在同一大棚内连续种植同一种蔬菜对生长、病虫害的防治以及产量等都是有影响的,所以必须要轮作换茬,种植不同的蔬菜。
在套种的时候,不能出现争夺阳光和营养的情况,要避免病虫害的持续作乱,给蔬菜的健康、稳定生长提供保障。
如瓜类蔬菜跟葱蒜类进行轮作,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中含有的有毒元素和病虫害的发生。
1. 4强化并落实蔬菜的种植工作科学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施用少量的化肥,以此改善大棚土壤的环境,给蔬菜的根系生长提供有利环境。
培育生长状况良好的蔬菜大苗,然后再移栽到大棚里面,避免出现僵苗不发的情况。
大棚膜要选择质量较好的,如长寿无滴膜,有利于大棚内温度的提升。
要定期清理大棚表面的尘土,增加棚内蔬菜的光照量,保持棚内的温度,强化蔬菜植株的抗病能力。
如果温度有持续升高的趋势,要及时对棚内进行通风换气,排出对蔬菜生长有害的气体,保证蔬菜的正常生长。
在对蔬菜灌溉的时候可以使用暗灌、滴灌和微灌,杜绝大水漫灌。
使用全田覆盖栽培的方式,减少土地表层水分的蒸发,进而减少灌溉的次数,有效降低大棚里面的空气湿度,可以有效减少大棚十字花科蔬菜的黑腐病和软腐病的发生率,有效减少瓜类跟茄类蔬菜的枯萎病和疫病的发生率。
大棚草莓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1、温度控制大棚草莓的温度控制非常重要,因为草莓对温度的适应性很弱。
草莓只能在12-24℃的温度下生长,如果温度过高,草莓的花蕾和果实会受到损害。
当草莓遇到热浪或寒流时,草莓的生长会停滞或变缓,导致草莓的产量和品质下降。
因此,大棚内的温度控制非常重要,要及时调节温度,确保草莓种植的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2、水分控制草莓是一种对水分需求较高的作物,在种植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宜的湿度。
一般来说,草莓的生长期需保持50%左右的相对湿度。
当湿度过高时,草莓易生病;当湿度过低时,草莓花和果实会干枯,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在大棚内的草莓种植过程中,定期测量湿度,增加适宜的湿度,确保草莓种植环境中的水分控制。
3、光照控制草莓对光照也有一定的需求。
一般来讲,草莓需要12-16小时的光照时间。
如果光照时间不足,草莓的生长会变得缓慢,花朵和果实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在大棚内,要控制好光照时间,确保草莓的光照时间达到需要的要求。
4、施肥草莓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肥料的补充。
在生长季节中,要注重对草莓的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加草莓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其施肥方式包括基肥和追肥。
基肥要在草莓种植前进行,一般为磷、钾肥和有机肥的配合施用。
追肥则是在草莓生长季节中进行,一般是以速效、化学肥为主,也可以适当加入有机肥。
大棚草莓种植过程中,草莓受到的病虫害较多,如果不及时防治会影响草莓的生长和品质。
因此,草莓的病虫害防治也非常重要。
1、草莓白粉病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病害,其症状为叶片表面白色物与斑痕,叶子会逐渐枯黄,萎缩。
草莓白粉病一般发生在潮湿的环境中,所以可以通过控温、通风等措施来防治草莓白粉病,同时在发现草莓白粉病的症状后,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可以使用对多菌灵、石硫合剂等药剂来进行。
2、草莓灰霉病3、草莓斑点病、草莓炭根病等草莓斑点病、草莓炭根病也是草莓种植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病虫害问题。
草莓斑点病主要是草莓叶片上出现红色斑点,草莓炭根病主要是叶片折叠变黄、草莓根部糜烂等。
大棚辣椒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大棚辣椒是目前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一种农产品,它因为其种植周期短、产量高、品质优等优点,受到了众多农民和消费者的青睐。
但是,在种植大棚辣椒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病虫害的问题。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大棚辣椒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1、地选选择土地要求细砂壤质或砂壤质土地,土壤PH值应在6.5-7.5之间,有机质含量应达到0.8%以上。
同一块地在连种3-4年之后要轮种其他作物或用化学药物进行土壤消毒。
2、施肥肥料要以有机肥为主,每亩使用有机肥1500-2000千克。
过了日子后增加氮肥,每亩增加尿素或硫酸铵30千克左右。
后期可利用磷酸一铵进行追肥。
3、遮阳大棚内不要直接晒到太阳,使用遮阳网进行遮阳,不可使用薄膜进行遮阳,以免影响夜间降温和温室气体排放。
4、浇灌大棚内使用地下滴灌,一个月左右需要进行一次淋润,避免出现土壤表面结壳和缺水现象。
每次灌水应注意透水深度,不能灌深。
5、保温冬季大棚需要加热保温,使用电或煤作为热源。
同时要注意通风,以免病虫害侵扰。
6、摘掉老叶大棚内的老叶往往会滋生病虫害,必须及时摘掉,同时要注意装袋焚烧,防止病菌扩散。
二、病虫害防治措施1、炭疽病炭疽病是大棚辣椒的主要病虫害之一,它的特点是枝叶出现黑色坏死斑点,最终木质化。
针对这种病虫害,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及早防治,利用铜剂喷洒进行病虫害控制。
在播种地进行消毒处理,减少病源传播。
种植阶段注意定期检查,若发现有病害现象,要及时处理。
2、蔓枯病蔓枯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病虫害,其表现形式是植株逐渐枯黄、枯死。
针对这种病虫害,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在设置病虫害防治措施时,要注意及时清理和消毒大棚内的落叶和枯树枝,以免病菌扩散。
同时,要定期检查,若发现病害情况,立即使用宽谱抗生素进行防治。
3、跳小蜂跳小蜂又称铜丝蜂,是一种危害大棚辣椒的主要昆虫害虫之一,威胁较大,严重时会造成大棚效益下降。
针对这种病虫害,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使用安全有效的化学药剂进行灭虫处理,注意防止药物残留。
大棚草莓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摘要:大棚草莓种植技术的发展使得草莓能够在不受季节和气候限制的情况下进行生长,为市场提供了稳定的供应。
然而,大棚草莓的种植技术要求较高,设计到选地、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等多个环境,同时在大棚草莓的生长中,由于大棚环境与自然环境存在差异,草莓种植过程中容易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因此,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成为保障大棚草莓种植质量的关键内容。
为了更好的培育高品质大棚草莓,本文在研究中将进一步围绕大棚草莓的种植技术展开深入分析,并且结合当前大棚草莓种植中病虫害的现状,提出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以保障大棚草莓的种植质量和产量。
关键词:大棚草莓;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措施一、引言近年来,内蒙古太仆寺旗在北京昌平区的帮扶下,先后建设了草莓大棚200座,产出了优质的草莓。
在水果市场中草莓作为一种受欢迎的水果,具有高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而草莓的种植主要是依靠大棚栽培进行的,大棚栽培技术有助于延长草莓的生产季节,提供稳定的市场供应。
但是大棚内部环境相对封闭,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可能导致病虫害滋生和传播的机会增加,而病虫害的侵袭会导致草莓的减产甚至完全丧失产量,给种植户带来经济损失[1]。
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大棚草莓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实施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风险,提高大棚草莓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病虫害对种植业的影响。
二、大鹏草莓种植技术(一)选地及整地大棚草莓的种植对于地区的选择十分重要,首先,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块,最好是略微向南或向东倾斜的地势,避免积水。
其次,在选定的地块上进行土壤准备工作,清除杂草、石块和其他障碍物,耕作将土壤翻松,耕作的深度为30-40cm,以提高透气性和水分保持能力。
并且大鹏草莓喜欢中性至稍酸性的土壤,pH值在5.8-6.5之间为最适宜。
如果土壤偏碱性,可使用硫酸铵等酸性肥料进行调节[2]。
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使用过磷酸钙、氯化钾等化学肥料,。
大棚有机蔬菜种植技术
大棚有机蔬菜种植技术是在大棚内以有机的方式种植蔬菜的一种技术。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壤管理:选择有机肥料进行施用,如有机堆肥、厩肥等。
避免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和农药,保持土壤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
2. 种苗培育:选用有机种子或种苗,注重种苗的品质和健康状况。
采用有机培育方法,如有机育苗土、有机育苗床等。
3. 灌溉管理:合理控制水分供应,遵循蔬菜生长的水分需求。
可采用滴灌、喷灌等技术,并根据不同的蔬菜品种和生长阶段进行灌溉管理。
4. 病虫害防治:采用有机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如利用生物控制剂、天敌等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5. 温度调控:利用大棚的温室效应,通过合理调控温度,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并延长蔬菜的生长季节。
6. 管理技术:加强对大棚内环境的管理,包括通风、遮阳、排水等。
合理安排蔬菜的生长空间和种植密度,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7. 定期检测:定期对大棚内的土壤、水质进行检测,了解蔬菜的生长情况和植物营养状况,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重要的是,大棚有机蔬菜种植技术需要遵循有机农业的原则和标准,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提高蔬菜的品质和安全性。
大棚病虫害防治摘要: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大棚种植已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形式之一。
然而,大棚病虫害成为限制大棚种植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大棚病虫害问题,本文以新疆为例,对大棚病虫害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和方法。
本文的研究成果旨在为相关人员和农业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棚病虫害;防治措施;可持续发展引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粮食需求的增加,大棚种植在现代农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大棚病虫害成为制约大棚种植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大棚病虫害的发生不仅会导致产量下降和质量下降,还会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和环境污染的风险。
因此,加强大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棚病虫害防治的现状与挑战目前,大棚病虫害防治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大棚环境的复杂性,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在大棚中的应用存在一定的限制。
同时,大棚内部的病虫害监测和预警体系相对薄弱,缺乏及时准确的信息反馈机制。
此外,由于大棚内的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差异,传统的农药使用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引发抗药性的产生。
另外,农民对于大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了解和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存在技术普及和培训的问题。
二、大棚病虫害防治的解决措施与方法1.强化监测与预警首先,建立监测网络。
建立完善的大棚病虫害监测网络,包括监测站点的布置和监测手段的选择。
站点的布置应覆盖整个大棚区域,并针对不同病虫害进行选择。
监测手段可以包括使用粘虫板、黄板、黄水、诱虫灯等工具。
同时,数据分析与处理,监测所得的数据需要进行及时的分析与处理。
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和模型,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判断病虫害的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
此外,提高预警准确性。
结合气象信息、病虫害历史数据和大棚环境因素等,建立预警模型,提高预警准确性。
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
同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及时发布病虫害预警信息给农民和相关部门,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如短信、手机APP、电视、广播等,提醒农民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现代农业温室大棚西红柿种植管理技术摘要:西红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蔬菜之一,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为了提高西红柿产量和质量,需要采用一系列科学合理的种植管理技术。
温室大棚作为保护地栽培的主要设施之一,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温室大棚内进行西红柿种植可以人为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从而有效避免病虫害的发生,保证果实品质。
同时,温室大棚还能够实现反季节生产,使得农民获得更高的收益。
基于此,本文以雷波县为例,对温室大棚西红柿种植管理技术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农业;温室大棚种植;西红柿种植;管理技术雷波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气候温和湿润,非常适宜西红柿生长。
近年来,该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其中温室大棚西红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然而,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及技术支持,很多农户无法掌握正确的种植方法,导致效益不佳。
为此,当地政府应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广先进的种植理念与技术,帮助广大农户提升西红柿种植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1.温室大棚温室大棚选择上可以采用竹木结构或者钢架结构,这样不仅美观大方,而且方便搭建和拆卸。
棚体高度一般不低于2.5m,跨度不小于8m,长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顶部覆盖透明塑料膜或遮阳网,四周通风口设置防虫网。
确定温室大棚类型后应该选择水源土壤清洁、光照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建造温室大棚。
然后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开始施工,包括土地平整、开挖沟槽、安装预制件、铺设管道、埋设滴灌带、打孔定植等工作。
温室大棚种植西红柿有其明显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冬季气温低会影响番茄正常开花结果;夏季高温高湿易引发病害,因此要采取一定措施降温保湿、降低发病率。
另外,由于是封闭式种植,通风不良容易造成二氧化碳积累,影响光合作用和有机物分解,进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但也有缺点,比如前期投资较大,使用寿命较短等。
因此,在具体选址时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权衡利弊。
2.大棚西红柿种植技术介绍2.1选种及种子处理从某种角度来看,种子的质量对于后续的育苗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64
种植科学
我国本就属于农业国家,十分注重在农业方面的发展状况,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也涌入了很多如今时代的先进技术,如:蔬菜大棚的种植技术,这种技术不仅可以使蔬菜种植不受季节影响,还可以有效提高蔬菜种植的实际质量,所以在农业种植中的实际应用越发广泛。但这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病虫害,因此,在应用大棚种植技术时,一定要按照大棚所在区域对病虫害进行适当的有效防治,从而为蔬菜大棚的产量提供保障。1.蔬菜大棚种植技术的要点探析1.1挑选蔬菜品种在挑选蔬菜大棚中的种植品种时,主要可以按照以下几点展开挑选:第一,在挑选种植品种之前,一定要针对蔬菜市场的需求方向展开详细分析,观察整个市场在发展过程中的规律,从而挑选市场中需求量最大的蔬菜进行种植,这样就能够确保大棚蔬菜与市场需求相互符合,并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收益。第二,在挑选蔬菜大棚的种植品种时,一定要优先选取自身不是转基因,并对病虫害有着较强的抵抗性能的优良品种,这样在种植的过程中就会更加顺利。第三,一定要按照大棚所在位置的气候状况来挑选种植品种,并在确保蔬菜品种没有经过任何药物处理,且生长性能较强的蔬菜品种,从而确保蔬菜能够与当地气候相符。1.2挑选大棚地点在挑选蔬菜大棚的安置地点时,一定要针对所在地的自然情况、完整程度以及土壤的实际厚度等,从而确保蔬菜大棚最终确定的地点,不会因为地质或环境方面的问题影响产量。另外,还需要确保整个地块的完整性,这样不仅能够对整片土地中的所有资源展开最大程度的利用,还能够规避其中会掺杂着生产地块,从而在有效节约大棚所在地的管理资金同时,确
保大棚蔬菜的质量与产量不会受到影响。
1.3栽培过程管理
在蔬菜大棚中展开种植时,一定要对种植技术展
开全面控制,并确保种植技术的完整、成熟,与种植
技术之间配套的相关设备也需要提前准备,而且还需
要将大棚所在地的实际情况与蔬菜种植需求相互结合,
从而对大棚蔬菜的施肥与浇灌展开适当调整,以此来
确保大棚蔬菜的实际质量与产量。除此之外,由于各
类蔬菜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所不同,在这些不同的过
程中无论是灌溉频率、施肥次数等,都会有各不相同
的技术与要求,因此,相关人员一定要针对栽培过程
展开严格管理。
1.4蔬菜施肥管理
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种植蔬菜都需要对其展开适
当的施肥,在大棚中种植蔬菜时,施肥也是较为关键
的一部分,这主要是因为肥料能够有效促进蔬菜的成
长,因此,在大棚中种植蔬菜时,一定要针对施肥展
开全面管理。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管理:第一,
一定要选取天然肥料如:腐败植物、动物粪便等,从
而有效提升大棚蔬菜的无害性与有机性。第二,由于
天然肥料能够为大棚蔬菜提供生长过程中需要的养分,
因此,就可以将天然与微生物这两种肥料相互结合,
从而为大棚蔬菜提供更好的肥料养分。第三,对大棚
蔬菜展开施肥时,一定要对次数、进度、量份展开严
格掌控,对于品种各不相同的蔬菜需要选取各不相同
的肥料,并根据蔬菜的种植数量确定施肥量份。
2.蔬菜大棚防治病虫害的有效对策
2.1通过药物有效预防
由于蔬菜大棚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所以在蔬菜大
棚中一旦发生病虫害的话,就会立即在周围扩散,从
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探讨
赵夏梅
(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余积镇人民政府,辽宁 锦州 121202)
摘 要:自蔬菜大棚诞生后,为我国农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蔬菜是现代人们的必需品,在一年之中都有
着较大的需求量,而大棚可以让各类蔬菜不会被季节限制。但蔬菜大棚在种植与病虫害等方面还存有诸多
问题,因此,就需要针对种植技术与预防对策展开深入,从而为蔬菜大棚的实际质量提供保障。基于此,
在以下本文中主要针对蔬菜大棚种植技术的要点展开深入探讨,进而提出蔬菜大棚防治病虫害的有效对策,
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蔬菜大棚;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ISSN2096-0743/2019-16-0064
·65·
65
种植科学
而在大幅度减少蔬菜的产量同时,为种植户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在防治病虫害时通过药物预防是较为有效的方式之一,不仅所需成本较低,效果也会在短时间内立即奏效。药物预防通常都是对蔬菜喷洒农药,通过农药来消灭隐藏在蔬菜中的病虫。但在通过药物对蔬菜大棚展开防治时,由于病虫害的类型较多,在选取药物时一定要根据大棚中出现的病虫类型选取农药,在喷洒时也需要注意药物的浓度、次数以及量份。另外,通过药物展开有效防治时,一定不要将农药喷洒到有机蔬菜中,这样不仅能够确保广大市民所食用的有机蔬菜上,没有任何对人体有害物质,还能够满足广大市民对于蔬菜方面的实际需求,从而在为蔬菜大棚的正常生长提供保障的同时,促进我国在农业方面的持续发展。2.2通过农业有效预防通过农业对蔬菜大棚展开有效预防时,主要可以根据以下几点进行:第一,控制蔬菜大棚中的光度与温度,由于很多病虫害是因为光度与温度所诞生,因此,对光度与温度展开控制的话,就能够对整个大棚中的蔬菜成长环境展开全面控制。第二,重视蔬菜中的换茬期,在蔬菜大棚中一定要根据种植制度制定措施,并针对存在病虫害的种植范围展开轮作,这样不仅能够提升蔬菜种植地的清洁程度,还能够对病虫害展开有效预防。第三,就是需要挑选对于病虫害有着较强
预防能力的种子,这种蔬菜种子发生病虫害的概率,
会比其他种子发生病虫害的概率低,从而在减少病虫
害对大棚蔬菜造成影响的同时,为大棚蔬菜的质量与
产量提供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今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蔬菜大棚
已经逐渐变成最为关键的研究重点,主要是因为蔬菜
大棚不仅可以对广大市民的身体状况造成影响,还可
以为我国经济发展起到较为关键的影响。由此,如今
具体应该怎样确保蔬菜大棚的安全,已经成为相关人
员需要着重注意的主要问题,而蔬菜大棚中的种植与
病虫害,都会影响绿色蔬菜的诞生,所以一定要针对
种植技术展开深入研究,并有效预防其中的病虫害,
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提升蔬菜的产量与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双双.浅谈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
[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18(05):76-78.
[2]张玉民,闫 安,白 璞,etal.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
病虫害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7(8):82-82.
[3]芮明方,李 莉,叶根如,etal.大棚蔬菜种植与病虫
害防治技术要点[J].南方农业,2018,v.12(12):14-15.
性差,土壤水分少,肥力不足,而且温度过低,再加上茄子花器结构造问题,会导致落花的发生。落花会严重影响茄子的产量,因此要予以重视并处理。可在茄子开花后喷洒防落素溶液,即可起到防止落花的效果。4.防治病虫害茄子的常见的病虫害有绵疫病、早疫病、根腐病、菌核病、枯萎病、烟青虫、小菜蛾、棉铃虫、蚜虫和茶黄蟥。可采用综合措施进行防治:4.1农业防治:茄子收获后,要及时将田间及四周杂草清除并彻底处理,然后进行深翻地,不留根茬,以减少病虫源。注意不要和本科作物轮作,选用无病和抗病品种,并用杀菌剂进行包衣处理。茄子地应适合排涝,防止过于潮湿,育苗要选用无菌营养土,播种时在土壤中拌入杀虫药,要适当进行密植,及时修整枝叶,保持通风透光。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销毁。施肥时不要用带病残体的肥料,适当增加磷肥和钾肥的施用量。要注重做好田间管理,促进植株健康生长,提高抗病能力,有利于减轻病虫害。
4.2物理防治。做好种子浸种消毒包衣,在进行种
子处理时,注意避免带菌操作,剔除带病种。
4.3化学防治。即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育苗期,
要对苗床进行灭菌处理,适用的药剂有多菌灵可湿性
粉剂、福美双可湿性粉剂,与苗床土混合并制成药土
覆盖种子。在进行种子处理时,可选用福尔马林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硫酸铜溶液进行浸种,用苯菌灵可湿
性粉剂和福美双可湿性粉剂与细土混合拌种。
5.结语
茄子高产栽培的主要措施有选择适宜的土壤和种
子,培育壮苗,做好水肥管理,防治病虫害。希望本
文能为茄子种植提供有益参考。
(上接第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