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命题猜想)-2016年高考物理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772.82 KB
  • 文档页数:1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向解读】

关于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知识的考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主要考查对万有引力定律、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理解和计算.(2)人造卫星的运行及变轨:主要是结合圆周运动的规律、万有引力定律,考查卫星在轨道运行时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计算,考查卫星变轨运行时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以及有关能量的变化.以天体问题为背景的信息题,更是受专家的青睐.高考中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从命题趋势上看,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仍将延续与生产、生活以及航天科技相结合,形成新情景的物理题.

【命题热点突破一】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条件:

(1)可以看成质点的两个物体之间.

(2)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之间.

(3)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与球外质点之间.

例1.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评出的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于2013年1月19日揭晓,“神九”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和“蛟龙”号下潜突破7000米分别排在第一、第二.若地球半径为R,把地球看做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蛟龙”下潜深度为d,天宫一号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蛟龙”号所在处与“天宫一号”所在处的加速度之比为()

【变式探究】理论上已经证明: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万有引力为零.现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 、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球体,O 为球心,以O 为原点建立坐标轴Ox ,如图2所示.一个质量一定的小物体(假设它能够在地球内部移动)在x 轴上各位置受到

的引力大小用F 表示,则选项所示的四个F 随x 变化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

图2

【命题热点突破二】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估算 估算天体质量的两种方法:

1.如果不考虑星球的自转,星球表面的物体所受重力等于星球对它的万有引力. mg =G Mm R 2 M =gR 2G

2.利用绕行星运转的卫星,F 万提供向心力. G Mm r 2=m 4π2T 2·r M =4π2r 3

GT

2 特例:若为近地面卫星r =Rρ=M V =3πGT

2

例2.如图所示,“嫦娥三号”的环月轨道可近似看成是圆轨道,观察“嫦娥三号”在环月轨道上的运动,发现

每经过时间t 通过的弧长为l ,该弧长对应的圆心角为θ弧度.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月球的质量是( )

A.l 2Gθ3t

B.θ3Gl 2t

C.l 3Gθt

2 D.t 2Gθl

3 【答案】C 【解析】l =Rθ则R =l θ;v =l

t

“嫦娥三号”绕着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F =GMm R 2=m v 2R .代入v 与R ,解之可得M =l 3

Gθt

2。

【变式探究】为了测量某行星的质量和半径,宇航员记录了登陆舱在该行星表面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 ,登陆舱在行星表面着陆后,用弹簧秤称量一个质量为m 的砝码读数为N .已知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是( )

A .该行星的质量为N 3T 4

16π4Gm 3

B .该行星的半径为4π2NT 2

m

C .该行星的密度为3π

GT

2

D .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NT

2πm

【命题热点突破三】卫星运行参量的分析 1.基本规律

F 万=

G Mm r 2=ma n =mv 2r =mω2

·r =m 4π2T 2·r

得:a n =GM

r 2,v =

GM

r ,ω=GM

r 3

,T =4π2r 3

GM

r 时(a n 、v 、ω,T

2.宇宙速度 (1)v Ⅰ=gR =

GM

R

=7.9km/s

①最小的发射速度.

②(近地面)最大的环绕速度.

(2)vⅡ=2vⅠ=11.2km/s.

(3)vⅢ=16.7km/s.

例3.(多选)(2015·天津·8)P1、P2为相距遥远的两颗行星,距各自表面相同高度处各有一颗卫星s1、s2做匀速圆周运动.图4中纵坐标表示行星对周围空间各处物体的引力产生的加速度a,横坐标表示物体到行星中心的距离r的平方,两条曲线分别表示P1、P2周围的a与r2的反比关系,它们左端点横坐标相同.则()

图4

A.P1的平均密度比P2的大

B.P1的“第一宇宙速度”比P2的小

C.s1的向心加速度比s2的大

D.s1的公转周期比s2的大

【变式探究】17世纪,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跟踪过一颗慧星,他算出这颗彗星轨道的半长轴约等于地球公转半径的18倍,并预言这颗慧星将每隔一定的时间飞临地球,后来哈雷的预言得到证实,该慧星被命名为哈雷慧星.哈雷彗星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如图所示.从公元前240年起,哈雷彗星每次回归,中国均有记录,它最近一次回归的时间是1986年.从公元前240年至今,我国关于哈雷慧星回归记录的次数,最合理的是()

A.24次B.30次

C .124次

D .319次

【答案】B 【解析】设彗星的周期为T 1,地球的公转周期为T 2,由开普勒第三定律R 3T 2=k 得:T 1

T 2

R 31R 32

=183≈76,可知哈雷彗星的周期大约为76年,240+1986

76≈29.所以最合理的次数是30次.故B 正确,A 、C 、

D 错误.

【命题热点突破四】卫星变轨与对接 1.变轨问题中,各物理量的变化

(1)当v 增大时,所需向心力m v 2

r 增大,即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卫星将做离心运动,脱离原来的圆轨

道,轨道半径变大,但卫星一旦进入新的轨道运行,由v =GM

r

知其运行速度要减小,但重力势能、机械能均增加.

(2)当卫星的速度突然减小时,向心力mv 2

r 减小,即万有引力大于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因此卫星将做向心运动,

同样会脱离原来的圆轨道,轨道半径变小,进入新轨道运行时由v =GM

r

知运行速度将增大,但重力势能、机械能均减少. 2.规律总结

(1)卫星变轨时半径的变化,根据万有引力和所需向心力的大小关系判断;稳定在新轨道上的运行速度变化由v =

GM

r

判断. (2)卫星绕过不同轨道上的同一点(切点)时,其加速度大小关系可用F =GMm

r

2=ma 比较得出.

例4.如图所示,我国发射了一颗地球资源探测卫星,发射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距离地面50km 的近地圆轨道1上,然后变轨到近地点距离地面50km 、远地点距离地面1500km 的椭圆轨道2上,最后由轨道2进入半径为7900km 的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P 点,轨道2、3相切于Q 点.忽略空气阻力和卫星质量的变化,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卫星从轨道1变轨到轨道2需要在P 处点火加速

B .该卫星在轨道2上稳定运行时,P 点的速度小于Q 点的速度

C .该卫星在轨道2上Q 点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3上Q 点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