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DF的语义网格数据建模与检索
- 格式:pdf
- 大小:407.71 KB
- 文档页数:5
一种基于检索频度的网格资源描述模型
张研;张宏莉;张伟哲
【期刊名称】《微计算机信息》
【年(卷),期】2008(024)009
【摘要】网格发展的目的是资源共享,而资源描述是网格应用的关键.本文给出一种根据资源检索频度划分的通用资源描述模型及其工程实现,经实验分析,该模型优于完全描述模型.
【总页数】3页(P95-97)
【作者】张研;张宏莉;张伟哲
【作者单位】150001,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中
心;150001,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中心;150001,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
【相关文献】
1.基于RDF的电子商品描述模型及检索机制 [J], 汪荣斌
2.一种有效的电子商品描述模型和多站点检索机制 [J], 彭代毅;尹德辉;李炳法
3.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警用统一对象描述模型及其应用 [J], 白云; 胡海; 曹国栋; 匡璐
4.一种基于概念逻辑树的异构信息结构化描述模型 [J], 刘存涛; 赵文栋; 杨华
5.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中文图像描述模型 [J], 郭淑涛;赵德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校园网格资源描述与发现摘要:构建校园网格是解决校园网中资源孤岛问题的有效途径。
针对校园网格中资源的描述和发现机制进行研究,提出了rdf+词汇集分类描述资源的方法。
首先给出校园网格资源描述词汇集,基于该词汇集提出一种资源分类注册模型,然后通过对rdf三元组描述模式的分析,给出基于三元组的查询模型;最后,通过校园网格资源共享原型系统实现了资源的描述、注册以及发现,实验表明该描述方法可行有效。
关键词:校园网格;资源描述;rdf;词汇集;资源发现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2-0000-03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discovery of campus gridliu huifang(henan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center,zhengzhou 450008,china)abstract:construction of campus grid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islands issue of campus network resources.the campus grid resources description and discovery mechanism is discussed,and a set of categories describing rdf plus vocabulary resources is proposed.firstly,it is given the campus grid resource description vocabulary which is based on a resource classification proposed registration model,andthen provided a query model based on triples through the rdf triple model described in the analysis.finally,the resources description,registration,and found is realized using a campus grid resource sharing prototype system.the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described method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keywords:campus grid;resourcedescription;rdf;vocabulary;resource discovery随着校园网的普及,网络中的资源越来越多,丰富的资源对学校教学、科研等起着重要促进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如不同部门资源结构不同、种类差别较大、各个院系拥有资源两极分化,使得在校园网中形成一个个资源孤岛,无法做到资源充分共享。
基于差异化信息融合的语义信息检索模型
王哲
【期刊名称】《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年(卷),期】2014(0)8
【摘要】研究语义信息检索方法,提高检索的效率.差异化信息由于特征差异过大,在检索过程中存在较大排异现象,传统的语义信息检索模型针对大差异信息检索过程中,以多轮次检测为主,效率很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决策树算法的语义信息检索方法.根据多层次解析融合相关理论,计算窗口函数,并且根据窗口函数进行不同层次数据的融合,得到差异信息融合结果.根据上述结果,建立决策树,实现语义信息的检索.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算法进行语义信息检索,能够提高检索的效率.
【总页数】5页(P159-162)
【关键词】信息融合;信息检索;多层次解析;决策树
【作者】王哲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信息技术学院;东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1
【相关文献】
1.基于语义索引词的语义网信息检索模型 [J], 虞为;曹加恒;曾承;黄敏;陈俊鹏
2.基于语义图模型的跨语言网络信息检索方法研究 [J], 李冉
3.基于知识元语义描述模型的领域知识抽取与表示研究——以信息检索领域为例
[J], 石湘;刘萍
4.基于知识元语义描述模型的领域知识抽取与表示研究——以信息检索领域为例[J], 石湘;刘萍
5.基于差异化融合的语义信息检索模型仿真 [J], 王哲;徐燕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一章语义Web§1语义Web的背景和意义1.1语义web出现的背景1.1.1背景Tim Berners-Lee 提出了语义Web[1]的伟大构想。
简言之,语义Web 就是能理解人类语言的智能网络,可以使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流变得很轻松。
1.1.2语义web概念通过将Web 内容的语法结构和语义以知识表示形式显示地表示出来,以实现与其它信息源共享,使得人之间、人和机器之间以及机器与机器之间能准确地相互理解,从而实现最大程度的互操作性。
1.1.3语义web出现的原因和可解决的问题1.1.4语义Web的主要功能语义Web 要能顺利工作,就要求计算机能结构化地组织信息和规则集合,以使计算机利用规则进行自动推理。
1.1.5语义Web的基本结构语义Web 体系结构是一个七层模型,其结构如图1 所示。
URI全球命名模式XML层作为语法层RDF层作为数据层本体层(Ontology Layer)作为语义层逻辑层(Logic Layer)提供了基于本体层上的智能推理规则证据层(Proof Layer)支持代理间通讯的证据交换。
一个本体描述了一个特定研究领域的一个形式化的、共享的概念化模型。
本体非常适合于描述互联网上各种不同的、分散的、半结构化的信息资源。
通过定义共享的、通用的领域理论,本体帮助人和机器明确的交流,支持语义级的交换,而不仅仅是语法级的。
逻辑层提供了规则与推导方法,从而便于在本体层上进行推理,得到有用的语义信息。
从一定的程度上讲,本体层定义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推理的难易和结果的有效性。
而证据层则在此基础上使代理可以交换推理的结果。
为了检查这些结果,需要将各代理的内部推理机制转化为一种通用的证据表示语言。
比如,某个在线服务找到了李小姐的联系信息,而令人惊讶的是她在上海。
当然,你要核对一下,所以你的计算机让服务来证明它的回答,服务立即将其内在的推理理由翻译成语义网络的统一语言,你计算机中的界面引擎证实了这个李小姐确实符合你的查询要求,如果你还有疑问,它能显示出相关的网页。
41302009,30(17)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Computer
EngineeringandDesign
・开发与应用・语义Web应用研究综述
钟福金1,辜丽川2张友华2(1.宜宾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四川宜宾644000;2.安徽农业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学院,安徽合肥230036)摘要:介绍了语义Web的关键技术XML、RDF(S)和本体,并指出了语义Web技术的众多应用领域:知识管理、语义搜索、P2P、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语义网格、Web挖掘、语义Web服务,智能信息Agent和语义门户等.从这些领域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出发,分析和论述了语义Web技术在这些应用领域的作用、应用前景和部分研究成果。关键词:语义Web;本体;应用;Web服务;语义网格中图法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024(2009)17-4130.04
SurveyonapplicationsofsemanticwebZHONGFu-jinl.GULi.chuan2.ZHANGYou.hua2(1.DepartmentofComputerandInformationScience,YibinUniversity,Yibin644000,China;
2.SchoolofInformationand
ComputerScience,AnhuiAgriculturalUniversity,Hefei
230036,China)
Abstract:Thekeytechnologiesofsemanticweb,XML,RDF(S)andontologyareintroduced.Manyapplicationfieldsaregiven,
suchasknowledgemanagement,semanticsearch,P2P,e—business,e-government,semantic鲥d,webmining,semanticwebservices,intelligentinformationagentandsemanticportal.Afteranalyzingthedifficultyandchallengefacedbythesefields,semanticweb’Sfunctions,application
未来互联环境诸葛海1960年,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1曾经预言:在3~8年的时间里计算机将和人一样聪明。
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计算机系统还是无法通过“图灵测试”。
除了在机器人技术、数学定理验证、科学分类和高级用户界面等几个方面取得了进展之外[1],智能科学仍旧不尽如人意。
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几乎已经实现了万内瓦尔·布什(V annevar Bush)2利用互联网和WWW技术创建通用多媒体数据处理机的梦想。
如果将这个视野延伸到未来,图灵奖获得者吉姆·格雷(Jim Gray)3预测:高安全、高可用、自编程、自管理和自复制的计算机和网络将得到发展[2]。
格雷设想了一个系统,类似于布什所提出的Memex4(可以自动组织、索引、分类、评价和提取信息)。
但建立能够自编程、自管理和自复制的智能网络仍然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中国知识网格研究组()成立于2001年,致力于探索未来互联环境的自然法则。
如今,网络已遍及自然、社会和虚拟世界,规定了各种资源和行为的结构与功能。
探索与规范未来互联环境的准则成为一大挑战。
(色块,放在第1页,4号字)面向全新的计算环境(2级标题)Web的出现为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平台。
由于Web可以帮助人们访问存放在任何已经接入互联网的数字内容,它给全球的商务、科研、政府和公共信息服务带来了重大变革。
然而,由于机器无法有效地理解为方便人类阅读而设计的网页,目前的Web还不能充分地支持智能应用软件。
这些应用软件需要一种全新的互联网应用平台,以便智能地适应全球分布的、基于“Web服务描述语言”等开放标准的服务(e-services)所需要的开发、调度、交互和管理。
科学家们正在使用符号推理、文本挖掘、信息抽取与恢复、及其他一些技术,来改善和扩展Web。
例如,IBM的WebFountain(/webfountain),可以将Web页面、电子邮件、消息框和聊天等在线内容转换成基于XML技术的格式,并且对其进行分析,以确定其商业价值。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第9期师雪霖等:基于RDF的语义网格数据建模与检索2327</rdf:De8criptian></rdf:RDF>使用上述模型后,用户除了可以按照传统的关键词匹配检索信息,还可以根据催化效应、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等语义内容进行检索,从而提高了检索效率。
图5为CESGI的检索portal页面,用户可先使用导航功能浏览语义关系,然后提交检索请求。
图5检索Portal页面4结语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DF的半结构化数据表示模型,并设计了相应的检索机制。
以此为基础,基于化工计算网格平台构建了实现化工领域知识共享与检索的化工语义网格架构。
该系统主要针对量子化学和分子工程研究人员的需要,利用网格平台的高性能计算环境,为这些用户提供该领域知识的语义检索服务。
本架构实现了异构数据源的集成信息检索,具有如下优势:首先系统架构基于网格中间件平台设计,采用WebService方式实现,易于部署和移植;其次RDF作为支持语义·的Web元信息表示标准,已经成为构建下一代we卜SemanticWeb的基础¨J,使用RDF作为半结构化数据表示模型,利于对信息的语义处理加工,以便为用户提供更高层次的知识服务。
参考文献:【1】FOSTERI,KESSELMANC.Thegrid:blueprintforfuturecorn-putinginfrasturcture【M】.SanFransisco:M09anKaufmannPub-lisher,1999.【2】DAVIESJ'FENSELD,v∞HARMELENF.Towardsthescnmnticweb:ontology-drivenknowledgenumagement【M】.NewYork:JohnWiley&Sons。
蹦.2003.【31DeROURED,JENNINGSN,SHADBOLTNR.Researchagendaforthescmanfic咖d:Afuturee—scienceinfrastructure.TechnicalReportUkeS-2002-02,fK/OL].【2008一Ol—Ol1.Nationale—Sci—e∞eCentec.EdiIlbur曲,UK,2001,http://W'WW.scmanticgrid.org/v1.9/scmgrid.雎f4】LASSILAO,SWICKR.ResourceDescriptionFramework(RDF)modelandsyntaxspecificationfEB/OL].【2008一Ol—05】.ht.tp://www.w3.or孚/1rIVREc—rdf-syntsx/.15】师雪霖,牛振东,宋瀚涛.一种基于RDF的半结构化数据查询语言【J】.计算机工程,2006,32(5):13—14.【6】ZHAOYING,SHIXUE—LIN.Collaborativecomputationalchemicalgridbased硼CGSP【C】//2007IFIPInternationalConferenceNetworkandParallelComputingWorkshops(NPC2007).【S.1.】:IEEEPress,2007:199—202.【7】HAlJIN,TAOYONG·CAI,WUS,etaLChinaGrid:MakinggridcomputingreIdity【c]//Proceedingsofthe2008eonfereneeComputingfrontiers.NewYork:ACMPI%.2005:13—24.【8】ThesemanticWeb-ontherespectiverolesofXMLandRDF【EB/OL】.[2008-01-01】.http://www-db.stanford.edu/一stefa/.(上接第2323页)假设l指出求和余弦方法的性能反比于s和“之间的距离,受TREC数据集所限,HQD方法和相关度反馈方法所得集合K中真实相关文献的比重并不会太高,因此s并不会很靠近Ⅱ,所以HQD第3)的求和余弦并没有发挥多大作用,而只有前两步的HQD方法和相关度反馈方法很相似,所以在测评中两者表现出相近的性能。
鉴于此,通过采用其他自动选择规则,如关键词、聚类等口。
J,提高集合K中真实相关文献的比例,HQD方法的性能还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
5结语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数据融合及相关度反馈技术优点同时避免其某些弱点的混合型信息检索优化方法——HQD方法。
该方法有三个主要步骤,首先由初始结果集中自动生成若干替代查询,然后检索这些替代查询,最后采用求和余弦方法合并这些结果集。
实验数据表明HQD方法能有效提高检索性能。
理论分析表明HQD方法还可以采用更多的自动选择规则生成更好的集合x,其实验性能还能有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l】NGK,KANTORP.Predictingtheeffectivenessofnaivedatafusionthebasisofsystemcharacteristics【J1.JournalofAmericanSoci-e婶forInformationScience,2000,51(13):1177—1189.【2】LEEJ.Combiningtheevidenceofdifferentrelevancefeedbackmethodsforinformationretrieval【J】.InformationProcessing&Management,1998,34(6):681—691.【31KANTORPB.Twoheadsbetterthanone:11lepotentialofdatafusionconceptsforimprovementofonlinesearching【c]//11le13thNationalOnlineMeeting.NewJersey:1.dunedInformation,1992:147—151.f4lMANMATHAR,FENGF'RATHT.Usingmodelsofdistil—butiomininformationretrieval【c]//Proceedingsofthe2JthACMSIGIRConference∞ResearchandDevelopmentinInfonnatianRe-trieval.NewYofk:ACMPress.200l:267—275.【5】BUCKLEYC,SALTONG,AuANJ.‰effectofaddingrele-vfnceinformationinrelevancefeedbackenvironment【C】//Pro-ceedingsofthe17tlIAnnualInternationalACMSIGIRConfemneeResearchandDevelopmentinInfomm60nRetrieval.NowYork:Springer-Verlag,1994:292-300.【61ROCcHl0J】.Relevancefeedbackininformationretrieval【M1.EnglewcodCliffs:Prentice—Hall,1971.【71WHITERW,RUTHVENI。
JOSEJM.AstudyoffactorsaffectingtheutilityofimplicitrelevaXlcefeedback【C1//Proceedingsofthe28thannualinternationalACMSIGIRconferenceResearchanddevelopmentininformationretrieval.NewYork:ACMPress,2005:35—42.【8】JARVEUNK.Ananalysisoftwoapproachesininformationre!tIiev-al:Fromframeworksstudydesigns【J1.JournaloftheAmericanSocietyfor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2007,58(7):971—986.f9】WUS,McCLEANS.Performancepredictionofdatafusionforinfor-mationretrieval【J1.InformationProcessingandManagement,2006。
42(4):899—915. 万方数据基于RDF的语义网格数据建模与检索作者:师雪霖, 赵英, SHI Xue-lin, ZHAO Ying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29刊名:计算机应用英文刊名:JOURNAL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年,卷(期):2008,28(9)1.The semantic Web-on the respective roles of XML and RDF 20082.HAI JIN;TAO YONG-CAI;WU S China Grid:Making grid computing a reality 20053.ZHAO YING;SHI XUE-LIN Collaborative computational chemical grid based on CGSP 20074.师雪霖;牛振东;宋瀚涛一种基于RDF的半结构化数据查询语言[期刊论文]-计算机工程 2006(05)SSILA O;SWICK R 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 (RDF) model and syntax specification 20086.De ROURE D;JENNINGS N;SHADBOLT N R Research agenda for the semantic grid:A future e-science infrastructure[Technical Report UkeS-2002-02] 20017.DAVIES J;FENSEL D;van HARMELEN F Towards the semantic web:ontology-driven knowledge management 20038.FOSTER I;KESSELMAN C The grid:blueprint for a future computing infrasturcture 1999本文链接:/Periodical_jsjyy20080904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