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所优质服务QC成果 精品
- 格式:ppt
- 大小:2.16 MB
- 文档页数:21
一、小组概况二、名词解释专业名词解释:供电可靠率,是指某条10KV线路一个月或一年内的实际运行时间,与该月或该年总时间的比值,它的值越高,则该条线路的供电可靠率越高。
供电可靠率=(该月总时间-该条线路实际停电时间)/该月总时间×100%三、选题理由四、现状调查(一)、雷击跳闸多确定课题以后,我小组立即对故障跳闸展开了认真的调查、分析(计划停电不作分析)。
小组成员刘文武、冉黎明对茨大线2004年4-10月10次故障跳闸的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结论:处理雷击跳闸故障的平均时间为8.4小时,大大增加了故障停电时间,严重影响了供电可靠率的提高。
是造成供电可靠率低的又一主要问题。
(三)、造成茨大线供电可靠率低的结症:经过小组成员认真、反复地分析和论证,得出影响茨大线供电可靠率的主要结症包括两个方面:一、雷击跳闸次数多二、处理雷击故障耗费时间长五、目标确定(一)、针对雷击跳闸次数多确定目标:1、目标值:在2005年的故障跳闸高发期,即4-10月,将雷击跳闸次数控制在3次以内2、可行性分析:one):其它线路在故障跳闸高发期,雷击跳闸有低于1次的记录(如:大中线)。
two):只需将雷击跳闸故障的原因解决50%,即可达到目标,而做到这一点是不难的。
结论:通过努力目标一定能实现(二)、针对雷击故障耗费时间长确定目标:1、目标值:将处理雷击故障的平均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内2、可行性分析:one):将处理雷击故障的平均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内,是供电局对我所的要求、是上级针对我所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标准、是有科学根据的,必须达到。
Two):其它供电营业所处理雷击故障的平均时间有低于2小时的记录three):小组成员质量改进意识强,对实现目标有很大信心。
结论:目标能实现(三)、总目标:针对茨大线供电可靠率低确定目标: 1、目标值:将茨大线供电可靠率提高到99.0% 2one):Two):99.0%以上。
而通过论证,前面两个目标是能实现的。
XX供电所QC成果
覆盖所有内容
XXX供电所提高线路供电可靠率QC成果
一、QC成果简介
XXX供电所是一家具有丰富经验的线路供电设施维护服务机构,专业为供电用户提供安全、稳定、高效的电力供应服务。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线路供电可靠率,XXX供电所特别开展了一次QC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二、QC工作内容
1、设备检查:针对线路供电设备,XXX供电所首先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具体检查内容包括变压器、线路开关、母线等,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检查现场安全:在对现场设备进行检查的同时,XXX供电所还对现场安全进行了检查,以确保供电设施的安全运行。
3、线路检查:随后,XXX供电所对线路检查进行了全面检查,具体检查内容包括:电压检查、电流检查、接线检查、绝缘检查、漏电检查、保护检查等。
4、电力安全检查:最后,XXX供电所还对线路供电电力安全进行了检查,确保系统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
三、QC成果
通过上述检查,XXX供电所取得了令人满意的QC成果,具体成果如下:。
供电公司创新型QC成果报告范文国优案例-配电运检专业-图文日本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富士山QC小组一、小组概况日本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配电QC小组现有人员14名,平均年龄31岁,是一个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团队。
QC小组成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并且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比较多的工作经验,对问题有较高的解决能力。
近年来,QC小组以科技创新为主线,大力开展技术革新、管理创新等活动,在建设智能电网、维护配网运行过程中,发现并解决了配网运行检修中的许多难题,为公司做出了较大贡献。
小组概况表日本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现有317个低压配电台区、457台公配变压器,承担了东京城区近12余万用户的电力供应、管理和抢修服务工作。
配电台区设备运维管理、停送电管理、事故处置、停电检修等任务繁重复杂,其中停送电管理一直是供电系统运行中的薄弱环节之一。
约占85%的配电变压器安装有失压脱扣器,不具备自动合闸功能,实际使用中存在误跳闸及跳闸后不能及时合闸的缺陷,不但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也给供电公司造成损失。
在需要恢复供电时,工作人员必须到每个配电室逐一送电,基本的送电操作流程如图2.1所示。
图2.1配电运检室抢修人员送电操作流程(1)辖区停电线路恢复送电调查情况查阅2022年1月份-2022年12月份配电运检室配电抢修班的值班、运行以及抢修记录,QC小组成员绘制了配电运检室停送电情况统计表,如表2.1所示。
表2.12022年1月份-2022年12月份配电运检室停送电情况统计表月份12停电次数2430安规规定能重合的次数1616属于停电检修次数820-2-通过对停送电情况进行调查,我们发现故障性停电是231次,占总停电次数的52.7%,按照《安规》规定,开关可以重合一次,如果有合闸装置就可以快速恢复送电;由于没有远动合闸装置,全部需要人工去现场合闸,单次送电平均用时33.6分,而实际在配电室操作时间仅3~5分钟,绝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路上。
(2)同行停电线路恢复送电调查情况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线路全线恢复送电用时情况,QC小组对临淄、周村、博山、淄川、高新区客户服务室管辖线路所带低压线路恢复送电时耗用时间进行了调查统计。
电力优秀qc成果范例电力优秀 QC 成果范例在当今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中,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简称QC)小组活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开展 QC 小组活动,电力企业能够不断改进工作流程、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下面,将为您介绍几个电力优秀 QC 成果范例,展示电力行业在质量控制方面的创新与实践。
一、提高变电站设备巡视效率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变电站设备数量日益增多,设备巡视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然而,传统的设备巡视方式存在着效率低下、容易遗漏等问题。
为了提高变电站设备巡视效率,电力公司名称的 QC 小组开展了专项研究。
首先,小组成员对以往的设备巡视流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巡视路线不合理、巡视工具不便捷以及巡视人员分工不明确是导致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针对这些问题,小组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他们优化了巡视路线,根据设备的分布和重要程度,合理规划巡视路径,减少了巡视过程中的往返时间。
同时,研发了一款便捷的巡视工具,将设备的基本信息、巡视要点以及常见故障处理方法集成在一个手持终端上,方便巡视人员随时查阅。
此外,明确了巡视人员的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提高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这些改进措施的实施,变电站设备巡视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巡视时间由原来的平均每小时巡视X个设备,提高到了每小时巡视X 个设备,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设备故障的发生率,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降低电力线路损耗电力线路损耗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不仅影响能源的有效利用,还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电力公司名称的 QC 小组以降低电力线路损耗为课题,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
小组成员通过对电力线路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线路老化、无功补偿不足以及负荷分布不均衡是导致线路损耗过高的主要原因。
针对这些问题,小组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
他们对老化的线路进行了更新改造,采用了新型的导线材料和绝缘材料,降低了线路电阻。
XX供电所QC成果为了提高线路供电的可靠率,供电所采取了一系列的质量控制(QC)措施,以下是所取得的成果及措施:1.优化设备维护计划:供电所优化了线路设备的维护计划,通过定期检查和预防性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减少故障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2.引入智能巡检系统:为了提高线路巡检效率和准确性,供电所引入了智能巡检系统。
该系统通过无人机、红外热像仪等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巡检线路设备,并自动识别潜在故障点,有效预防线路故障的发生。
3.强化供电设备的质量检查:供电所加强了对供电设备的质量检查,确保设备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同时,对于检查发现的质量问题,严格追责,确保不合格设备及时更换或修复,避免其对供电可靠性造成不良影响。
4.设立故障应急响应小组:供电所设立了故障应急响应小组,由专业人员组成,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工具。
一旦发生线路故障,该小组能够快速响应,并通过有效的应急措施,尽快恢复供电,降低故障对用户的影响。
5.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为了提高供电所员工的技能水平和故障处理能力,供电所加强了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
通过定期培训和知识考核,员工能够掌握最新的维修技术和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故障处置能力。
6.制定供电可靠性评估指标:为了对线路供电可靠性进行评估和监控,供电所制定了一系列的供电可靠性评估指标,并进行定期统计和分析。
通过对指标的监控,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提高供电可靠性。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供电所的线路供电可靠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故障发生率下降,及时的维护和巡检工作,使得线路故障得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大大减少了故障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也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故障处理能力。
同时,供电所制定的供电可靠性评估指标,对供电可靠性进行了有效的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进一步提高了供电可靠率。
供电所将继续关注和改进供电可靠性,不断完善QC措施,以确保线路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供电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