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工艺学讲课用
- 格式:ppt
- 大小:4.71 MB
- 文档页数:356
《玻璃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 Glasses Technology课程编码:E014404课内教学时数:80学时,其中课堂授课64学时,实验16学时。
学分:5学分;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本科开课单位:应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撰写人:王秋芹审核人:制定(或修订)时间:2014年8月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玻璃工艺学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主要专业选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玻璃工艺的同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自学、讲解、协作和分析的综合能力。
要求学习本课程前应修完普通物理、材料物理、普通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制备技术、无机材料化学、玻璃与非晶态材料等课程。
开设这门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玻璃的种类、结构特点、基本性能、原料组成和制备工艺,了解玻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玻璃的性能和生产工艺过程有一个初步的掌握。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第一单元玻璃的定义与结构㈠基本要求了解玻璃的发展历史,玻璃的发展前景,玻璃的通性,玻璃的结构理论,掌握玻璃组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了解玻璃结构的研究方法.㈡教学重点玻璃的结构理论㈢教学难点玻璃组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㈣教学内容1、玻璃的定义2、玻璃的通性3、玻璃的结构(1)玻璃的结构理论(2)传统玻璃结构(3)重金属玻璃结构(4)非氧化物玻璃的结构(5)金属玻璃的结构(6)有机玻璃的结构。
4、玻璃组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1)玻璃的阳离子分类(2)玻璃组成对结构的影响(3)结构对性质的影响。
5、玻璃结构的研究方法第二单元玻璃的形成与规律㈠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玻璃形成方法,初步了解各种氧化物在玻璃熔体中的作用,理解玻璃的类型及结构学说,掌握玻璃的生成规律及玻璃成分、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领会玻璃的生成规律。
㈡教学重点玻璃的类型及结构学说。
㈢教学难点玻璃形成的动力学,热力学。
㈣教学内容1、玻璃形成物资(1)结晶化学理论(2)氧化物在玻璃中的作用2、玻璃形成方法(1)熔体冷却法(2)气相制备技术(3)液相制备技术(4)固相制备技术。
玻璃工艺学课件玻璃工艺学课件玻璃工艺学是一门研究玻璃制造和加工技术的学科,它涵盖了从原材料选择到成品制作的各个环节。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关于玻璃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以及各种加工技术等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玻璃工艺学的重要内容。
1. 玻璃的基本知识玻璃是一种非晶态的无机物质,由硅酸盐和其他氧化物组成。
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但也可以添加其他元素来改变其性质。
玻璃的制造过程通常包括原料的配比、熔化、成型和退火等步骤。
了解玻璃的基本知识对于理解其加工技术至关重要。
2. 玻璃的成型技术玻璃的成型技术是玻璃工艺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常见的成型技术包括吹制、拉伸、压制和注塑等。
吹制是一种常用的玻璃成型技术,通过将玻璃坯料加热至可塑状态后,利用吹气的方式将其吹制成所需的形状。
拉伸是一种将玻璃坯料拉伸成细丝或薄片的技术,常用于光纤制造。
压制是一种利用模具将玻璃坯料压制成所需形状的技术,常用于制作玻璃容器。
注塑是一种将熔融的玻璃注入模具中成型的技术,常用于制作复杂形状的玻璃制品。
3. 玻璃的装饰技术玻璃装饰技术是玻璃工艺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玻璃装饰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如烧花、烤彩、贴花、雕刻等。
烧花是一种将花纹或图案烧制在玻璃表面的技术,常用于制作玻璃器皿。
烤彩是一种将彩色颜料烤制在玻璃表面的技术,常用于制作彩色玻璃窗。
贴花是一种将花纹或图案贴在玻璃表面的技术,常用于制作玻璃饰品。
雕刻是一种利用工具将玻璃表面进行雕刻的技术,常用于制作玻璃雕塑。
4. 玻璃的热处理技术热处理是玻璃工艺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
热处理可以改变玻璃的物理性质,如增加其强度和耐热性。
常见的热处理技术包括钢化、淬火和退火等。
钢化是一种将玻璃加热至高温后迅速冷却的技术,使其表面形成压应力,提高其强度和耐冲击性。
淬火是一种将玻璃加热至高温后迅速冷却的技术,使其整体形成压应力,提高其耐热性。
退火是一种将玻璃加热至适当温度后缓慢冷却的技术,以消除内部应力和改善玻璃的物理性质。
玻璃工艺学课件玻璃工艺学课件玻璃工艺学是一门涉及玻璃制造和加工技术的学科,它探讨了玻璃的成分、制造过程、加工方法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的知识。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控制材料的成分和制造工艺,创造出各种不同的玻璃产品。
一、玻璃的基本成分和制造过程玻璃是由硅酸盐类物质熔融后迅速冷却而成的无定形固体。
其基本成分包括二氧化硅、氧化钠、氧化钙等。
制造玻璃的过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熔化、成型和退火等步骤。
1. 原料准备:根据所需玻璃的特性和用途,选择适当的原料,并进行粉碎、混合等处理。
2. 熔化:将混合好的原料放入玻璃熔炉中,加热至高温,使其熔化成液体。
3. 成型:熔融的玻璃通过吹制、浇铸、拉伸等方式进行成型,制成各种形状的玻璃制品。
4. 退火:为了消除内部应力,提高玻璃的强度和耐热性,制成的玻璃制品需要进行退火处理。
二、玻璃的加工方法除了制造过程外,玻璃工艺学还涉及到玻璃的加工方法。
通过不同的加工方法,可以改变玻璃的形状、表面特性以及性能。
1. 磨削:磨削是一种常见的玻璃加工方法,通过使用磨料和磨具对玻璃表面进行磨削,可以获得平滑的表面和精确的尺寸。
2. 切割:切割是将玻璃切割成所需形状的方法。
常用的切割工具包括切割刀、切割机等。
3. 雕刻:雕刻是将玻璃表面进行刻痕、纹理等处理的方法。
通过雕刻,可以为玻璃制品增添独特的艺术效果。
4. 热处理:热处理是通过加热和冷却等过程改变玻璃的性能。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钢化、淬火等。
三、玻璃的应用领域玻璃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居、汽车、光学等领域。
在建筑领域,玻璃可以用于窗户、门、幕墙等部位,提供采光和景观效果。
在家居领域,玻璃可以用于制作家具、装饰品等。
在汽车领域,玻璃被用于汽车的前后挡风玻璃、车窗等。
在光学领域,玻璃可以制作光学镜片、光纤等。
四、玻璃工艺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玻璃工艺学也在不断发展。
一方面,新的材料和工艺不断涌现,使得玻璃的性能和应用领域得到了拓展。
第1篇一、课程概述玻璃工艺学是一门研究玻璃材料的生产、加工和应用技术的学科。
它涉及玻璃的物理、化学、力学以及加工工艺等多个方面。
本课件旨在介绍玻璃的基本原理、生产工艺、加工技术以及应用领域,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玻璃工艺学知识。
二、课程内容第一部分:玻璃的基本原理1. 玻璃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玻璃是一种非晶态固体,由熔融的硅酸盐、氧化物或金属氧化物冷却固化而成。
- 分类:按成分分为硅酸盐玻璃、硼酸盐玻璃、磷酸盐玻璃等;按用途分为建筑玻璃、光学玻璃、器皿玻璃等。
2. 玻璃的物理性质- 热稳定性:玻璃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但温差过大时易破裂。
- 透明度:玻璃具有较高的透明度,但颜色、成分等因素会影响其透明度。
- 机械强度:玻璃的机械强度较低,但通过加工可提高其强度。
3. 玻璃的化学性质- 化学稳定性:玻璃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不易与酸、碱反应。
- 玻璃的腐蚀:玻璃在特定条件下会被腐蚀,如硫酸、硝酸等。
第二部分:玻璃的生产工艺1. 玻璃的原料- 硅砂:提供硅元素,是玻璃生产的主要原料。
- 石灰石:提供钙元素,用于降低玻璃的熔点。
- 长石:提供铝、钠、钾等元素,调节玻璃的性质。
2. 玻璃的生产过程- 熔制:将原料在高温下熔融,形成玻璃液。
- 熔化:将玻璃液在高温下加热,使其达到熔融状态。
- 拉制:将熔融的玻璃液拉成细长的玻璃棒。
- 烧结:将玻璃棒在高温下烧结,形成玻璃板。
3. 玻璃的冷却- 快速冷却:通过水冷或风冷,使玻璃迅速固化,减少内应力。
- 缓慢冷却:通过自然冷却或缓慢加热,使玻璃均匀冷却,减少内应力。
第三部分:玻璃的加工技术1. 切割- 机械切割:使用切割机将玻璃切割成所需尺寸。
- 热切割:使用火焰或激光将玻璃切割成所需尺寸。
2. 磨光- 机械化磨光:使用磨光机将玻璃表面磨光。
- 手工磨光:使用砂轮、磨棒等工具手工磨光。
3. 抛光- 机械化抛光:使用抛光机将玻璃表面抛光。
- 手工抛光:使用抛光布、抛光膏等工具手工抛光。
《玻璃工艺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玻璃工艺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课程学分:_____课程总学时:_____授课对象:_____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玻璃的基本性质、组成、结构、制备工艺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玻璃工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玻璃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玻璃相关领域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玻璃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
掌握玻璃的组成、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熟悉玻璃原料的种类、性质和选用原则。
掌握玻璃的熔制、成型、退火等主要生产工艺过程及原理。
了解玻璃的深加工技术和应用领域。
2、能力目标能够根据玻璃的性能要求进行合理的配方设计。
能够分析玻璃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能够初步设计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
具备一定的玻璃性能测试和分析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一)玻璃的概述1、玻璃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明确玻璃的定义和特点,了解玻璃与晶体的区别。
熟悉玻璃的分类方法,如按照成分、用途、性能等进行分类。
2、玻璃的发展历程回顾玻璃的发展历史,从古代玻璃到现代玻璃工业的演变。
介绍国内外玻璃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玻璃的组成与结构1、玻璃的组成介绍玻璃中常见的氧化物成分,如 SiO₂、Na₂O、CaO 等。
讲解玻璃组成对性能的影响规律。
2、玻璃的结构阐述玻璃结构的两种主要学说:晶子学说和无规则网络学说。
分析玻璃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三)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质1、玻璃的物理性质讲解玻璃的密度、折射率、热膨胀系数、热导率等物理性质。
分析影响物理性质的因素。
2、玻璃的化学性质介绍玻璃的化学稳定性、耐酸碱性等化学性质。
探讨提高玻璃化学稳定性的方法。
(四)玻璃原料1、主要原料介绍石英砂、纯碱、石灰石等主要原料的性质和作用。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