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胜诉判决:街道没有强制执行权,法院确认其违法
- 格式:docx
- 大小:13.61 KB
- 文档页数:2
丁建宏、如皋市人民政府城南街道办事处行政强制二审行政判决书【案由】行政行政行为种类行政强制【审理法院】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7.16【案件字号】(2020)苏06行终215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郭德萍仇秀珍张祺炜【审理法官】郭德萍仇秀珍张祺炜【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丁建宏;如皋市人民政府城南街道办事处;如皋市城南街道左邬村村民委员会【当事人】丁建宏如皋市人民政府城南街道办事处如皋市城南街道左邬村村民委员会【当事人-个人】丁建宏【当事人-公司】如皋市人民政府城南街道办事处如皋市城南街道左邬村村民委员会【代理律师/律所】沈燕江苏濠阳律师事务所;周欣欣江苏瀛联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沈燕江苏濠阳律师事务所周欣欣江苏瀛联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沈燕周欣欣【代理律所】江苏濠阳律师事务所江苏瀛联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字号名称】行终字【原告】丁建宏;如皋市人民政府城南街道办事处;如皋市城南街道左邬村村民委员会【本院观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规定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权责关键词】行政强制行政复议合法违法行政赔偿拒绝履行(不履行)第三人当事人的陈述证明行政复议撤诉维持原判改判撤销原判发回重审【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本院经审理查明的事实与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一致,本院予以确认。
根据二审中城南街办提交的账户交易明细回单、付款凭证,本院补充查明,2019年4月,丁建宏之女时霞星预付2017年畜禽粪污整治补偿款108300元,领取代卖的蛋鸡款41700元。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规定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浙江省拆迁胜诉捷报:国家赔偿起诉被驳,二审法院裁定继续审理
案号索引:(2018)浙06行赔终13号
办案律师:李吏民律师
案情简介:
本周末,京坤律师喜获胜诉判决,这让在炎炎夏日仍在为各位当事人忙碌的京坤律师感到一丝清凉。
吴先生是浙江某村村民,因其在村子里的房屋被当地街道办事处违法强拆,委托了京坤律师维护其合法权益。
通过京坤律师的努力,经两级人民法院判决,终于对街道办事处的强拆行为确认违法。
法院判决确认街道办的强拆行为违法后,京坤律师指导吴先生向法院提起国家赔偿诉讼,要求街道办依法对吴先生进行赔偿,赔偿内容为:对吴先生三百六十平米住宅进行产权置,并依法支付国家赔偿金四百九十六万余元(其中对房屋剩余面积进行货币安置三百九十万余元,屋内损失赔偿一百万余元)。
在国家赔偿的一审诉讼中,一审法院居然以诉讼请求所针对的是两个行政行为为由驳回了起诉,但却未对其所提的两个行政行为到底是哪两个予以释明。
对于这样的判决,李吏民律师指导当事人提起了上诉。
上诉后,二审法院对起诉进行了认定:上诉人所提出的诉讼请求,其实质是针对被告街道办的强拆行为提起国家赔偿。
原审裁定认为本案涉及两个以上的行政行为系对上诉人诉讼请求的误解,亦又被行政诉讼法实质解决行政争议的立法宗旨,应予撤销。
胜诉结果:
一、撤销人民法院(2017)浙0681行赔初30号行政裁定;
二、指令一审法院继续审理本案。
朱密密、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政府双屿街道办事处、温州市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行政强制二审行政判决书【案由】行政行政行为种类行政强制【审理法院】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1.01.22【案件字号】(2020)浙03行终777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郑宇陈雕杨贤斌【审理法官】郑宇陈雕杨贤斌【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朱密密;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政府双屿街道办事处;温州市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当事人】朱密密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政府双屿街道办事处温州市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当事人-个人】朱密密【当事人-公司】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政府双屿街道办事处温州市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代理律师/律所】张世伟北京盈科(海口)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张世伟北京盈科(海口)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张世伟【代理律所】北京盈科(海口)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原告】朱密密【被告】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政府双屿街道办事处;温州市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本院观点】本案系因双屿街道办事处、鹿城区执法局损坏上诉人所使用的涉案房屋内的若干房门及窗户而提起的行政强制案件,主要围绕该强制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权责关键词】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合法违法可撤销罚款行政赔偿查封拒绝履行(不履行)共同被告合法性新证据维持原判【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本案系因双屿街道办事处、鹿城区执法局损坏上诉人所使用的涉案房屋内的若干房门及窗户而提起的行政强制案件,主要围绕该强制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涉案房屋的权属问题,不属于本强制案件的审查范围,上诉人对此可依法另行救济。
至于损坏门窗的数量,鉴于现有证据无法证实,原审法院不予认定并无不当。
上诉人可在行政赔偿诉讼中进一步补充证据以实现其权利救济。
综上,上诉人的上诉理由,均不能成立。
原判处理并无不当,本院予以维持。
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裁判结果】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023年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新嘉街道办事处行政执法队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毕业院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场: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关于行政执法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政执法机关依法需要核查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请的,应当合法、全面、客观、及时开展调查,合理使用必要、适当的措施B、特殊情况下,调查人员可以少于二人,并主动出示执法证件C、行政执法机关作出对当事人不利的行政执法决定后,可以依法告知当事人拟作出行政执法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和决定内容,以及其依法享有的陈述权、申辩权D、当事人的陈述、申辩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对其更为不利的处理决定答案:A2.“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体现了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B、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C、能够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D、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法治国答案:B3.法规、规章对实施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做出具体规定时,不得( )。
A、缩短行政许可期限B、增设行政许可C、细化行政许可程序D、增设不违反上位法的条件答案:B4.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是完善立法体制的重要内容。
下列关于完善立法体制的表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重要立法事项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可以擅自延长问题解决时间B、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广泛赋予地方法律解释权力C、立法工作中各部门遇到重大问题,可以转移到有经验部门解决D、对立法条件成熟的事项,应适时停止授权,制定或修改相关法律答案:D5.关于行政处罚强制执行的表述,错误的是( )A、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翁小丰、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政府茶山街道办事处城乡建设行政管理:房屋拆迁管理(拆迁)二审行政判决书【案由】行政行政行为种类行政受理【审理法院】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12.21【案件字号】(2020)浙03行终539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许旭东章宝晓戴华斌【审理法官】许旭东章宝晓戴华斌【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翁小丰;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政府茶山街道办事处【当事人】翁小丰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政府茶山街道办事处【当事人-个人】翁小丰【当事人-公司】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政府茶山街道办事处【代理律师/律所】张坤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陈晓明浙江开盛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张坤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陈晓明浙江开盛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张坤陈晓明【代理律所】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浙江开盛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原告】翁小丰【被告】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政府茶山街道办事处【本院观点】本案争议的焦点问题为被诉协议是否无效。
【权责关键词】合法违法可撤销合法性审查举证责任合法性维持原判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听证【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经审理,原判认定的事实有相应证据证实,且各方当事人亦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
另查明,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政府于2020年4月26日作出征收决定,对包括案涉房屋的茶山梦想小镇一期范围内国有土地上房屋实施征收,被上诉人茶山街道办事处被确定为征收实施单位。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本案争议的焦点问题为被诉协议是否无效。
被诉协议属于行政协议,当事人并无争议。
对于行政协议效力的判断,因其兼具行政性和协议性之特性,故既要审查是否存在行政诉讼法规定的重大且明显违法而无效之情形,也要审查是否存在合同法规定的无效情形。
被诉协议系在启动法定征收程序之前,被上诉人与上诉人就提前腾空搬迁所作出的约定,本身并不具有强制执行力,也不直接产生征收等改变物权的法律效果,故不宜对被上诉人作为签约的行政主体在职权依据方面作过于严苛的要求,或直接以其在签约时非法定征收实施单位而认定为重大且明显违法。
义乌市人民政府江东街道办事处、陈豪庆、陈荣潮等二审行政判决书【案由】行政行政行为种类行政强制【审理法院】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1.02【案件字号】(2019)浙07行终737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冯少华钟雪丹虞行【审理法官】冯少华钟雪丹虞行【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义乌市人民政府江东街道办事处;陈豪庆;陈荣潮;义乌市江东街道下傅村民委员会【当事人】义乌市人民政府江东街道办事处陈豪庆陈荣潮义乌市江东街道下傅村民委员会【当事人-个人】陈豪庆陈荣潮【当事人-公司】义乌市人民政府江东街道办事处义乌市江东街道下傅村民委员会【代理律师/律所】王英豪浙江纵伸律师事务所;王虎华浙江纵伸律师事务所;刘佳北京圣运(天津)律师事务所;金京华浙江纵伸律师事务所;金明清浙江纵伸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王英豪浙江纵伸律师事务所王虎华浙江纵伸律师事务所刘佳北京圣运(天津)律师事务所金京华浙江纵伸律师事务所金明清浙江纵伸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王英豪王虎华刘佳金京华金明清【代理律所】浙江纵伸律师事务所北京圣运(天津)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字号名称】行终字【原告】义乌市人民政府江东街道办事处;义乌市江东街道下傅村民委员会【被告】陈豪庆;陈荣潮【本院观点】法律、法规或规章并未授权村委会行政强制拆除房屋的权力,原审第三人下傅村委会作为基层自治性组织,无行政强制执行权。
【权责关键词】行政强制合法违法内部人事管理行为(内部行为)第三人当事人的陈述直接证据证明责任驳回起诉维持原判改判【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经审理,对原审法院认定的事实,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法律、法规或规章并未授权村委会行政强制拆除房屋的权力,原审第三人下傅村委会作为基层自治性组织,无行政强制执行权。
本案中,上诉人江东街道办虽未书面委托原审第三人下傅村委会拆除案涉房屋,但结合案涉事实和一审在卷证据,尤其是结合2018年8月22日函告以及拆除现场人员身份及行为情形分析,能够证实上诉人江东街道办具体组织实施案涉房屋的强制拆除,故上诉人江东街道办是本案事实上应承担行政法律后果的适格被告。
史光辉、史文、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蒲州街道办事处等行政强制二审行政判决书【案由】行政行政行为种类行政强制【审理法院】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12.21【案件字号】(2020)浙03行终549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张存郑宇诸智影【审理法官】张存郑宇诸智影【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史光辉;史文;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蒲州街道办事处;温州市龙湾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当事人】史光辉史文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蒲州街道办事处温州市龙湾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当事人-个人】史光辉史文【当事人-公司】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蒲州街道办事处温州市龙湾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代理律师/律所】王大伟北京泰维律师事务所;林彬剑浙江联英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王大伟北京泰维律师事务所林彬剑浙江联英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王大伟林彬剑【代理律所】北京泰维律师事务所浙江联英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原告】史光辉;史文【被告】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蒲州街道办事处;温州市龙湾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本院观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权责关键词】行政强制行政复议合法违法可撤销拒绝履行(不履行)共同被告新证据证据不足行政复议维持原判改判撤销原判【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认为】本院认为: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其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证据材料。
本案中,上诉人认为蒲州街道办事处是依据龙湾区执法局作出的限期拆除决定才实施强拆,据此主张龙湾区执法局是适格被告,但仅凭龙湾区执法局在先作出限期拆除决定,无法推定该局参与或组织实施被诉强拆行为,龙湾区执法局明确予以否认,上诉人亦未提供其他证据证明龙湾区执法局参与或组织实施了被诉强制拆除行为。
傅春喜、义乌市人民政府江东街道办事处二审行政裁定书【案由】行政行政管理范围行政作为其他行政管理【审理法院】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4.24【案件字号】(2020)浙07行终291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陈庭会盛基敏张燕燕【审理法官】陈庭会盛基敏张燕燕【文书类型】裁定书【当事人】傅春喜;义乌市人民政府江东街道办事处【当事人】傅春喜义乌市人民政府江东街道办事处【当事人-个人】傅春喜【当事人-公司】义乌市人民政府江东街道办事处【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字号名称】行终字【原告】傅春喜【被告】义乌市人民政府江东街道办事处【本院观点】依据上诉人傅春喜的诉请,2018年9月28日上诉人房屋被强制拆除,其因强拆行为而受伤,2020年3月9日其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诉讼,请求确认强制拆除行为违法,并赔偿损失、安置建房用地。
【权责关键词】违法【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认为】本院认为,依据上诉人傅春喜的诉请,2018年9月28日上诉人房屋被强制拆除,其因强拆行为而受伤,2020年3月9日其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诉讼,请求确认强制拆除行为违法,并赔偿损失、安置建房用地。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上诉人于2018年9月28日就已知道涉案行政行为,于2020年3月9日提起行政诉讼,已超过法定一年的起诉期限。
且同时被拆除房屋的其他村民,已有人在法定起诉期限内提起行政诉讼,上诉人明显怠于行使权利。
原审据此以超过法定起诉期限为由裁定不予立案并无不当。
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其上诉请求本院不予支持。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裁判结果】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
许挺、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五常街道办事处城乡建设行政管理:城市规划管理(规划)二审行政判决书【案由】行政行政行为种类行政规划【审理法院】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7.24【案件字号】(2020)浙01行终359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鲍常兰李洵唐莹祺【审理法官】鲍常兰李洵唐莹祺【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许挺;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五常街道办事处【当事人】许挺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五常街道办事处【当事人-个人】许挺【当事人-公司】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五常街道办事处【代理律师/律所】金涛、方剑锋浙江金宏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金涛、方剑锋浙江金宏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金涛、方剑锋【代理律所】浙江金宏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终审结果】二审改判【字号名称】行终字【原告】许挺【被告】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五常街道办事处【本院观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行政决定后,当事人在行政机关决定的期限内不履行义务的,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依照本章规定强制执行。
案涉强制执行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这一特别法第六十四条、第六十八条的规定进行的执行,而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五十条规定进行的代履行。
【权责关键词】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复议合法违法拒绝履行(不履行)质证合法性行政复议改判【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经审查,原审判决对证据的采信无误。
根据予以采信的证据,本院确认原审认定的案件事实。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行政决定后,当事人在行政机关决定的期限内不履行义务的,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依照本章规定强制执行。
"该法第三十五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前,应当事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
催告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并载明下列事项:(一)履行义务的期限;(二)履行义务的方式;(三)涉及金钱给付的,应当有明确的金额和给付方式;(四)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权和申辩权。
浙江省胜诉判决:街道没有强制执行权,法院确认其违法
【案情简介】
李某是浙江省温州市某村的村民,在霓中路某处有合法的房屋和院落。
2008年,李某将以上房屋所有权及土地使用权转让给李某一、李某二。
2016年9月8日,某街道办事处向李某发出《限期拆除通知书》,告知李某其建筑为违法建筑,责令限期拆除,逾期将予以强制拆除。
2016年9月21日,某街道办事处组织人员对该房屋与围墙予以强制拆除。
李某一、李某二认为某街道办事处强制拆除其围墙的行为违法。
【案件经过】
臧律师代理该案后在一审过程中,向人民法院提交房屋所有权证书、行政判决书、社员建屋地基申请表等案件材料,证明某街道办事处作出的行政强拆行为缺乏法律依据。
而某街道办事处辩称:1、两原告的诉讼主体资格不适格。
他们既不是案件行政强制行为相对人,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们属于案件利害相关人,因此,两原告不具有本案的诉讼主体资格。
2、涉案的建筑属于违法建筑。
因为涉案建筑既没有经过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也没有取得相应的批准文件,应当依法予以拆除。
3、拆除涉案建筑是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为了解决大暴雨导致的洪涝积水。
臧律师针对上述说法,作出反驳:
首先,李某一、李某二属于适格原告。
因为李某已经将院落转让给两原告,围墙与李某已经没有关系。
两原告为涉案房屋和围墙的实
际占有人、使用人和管理人。
因此,两原告与被诉行政行为具有利害关系,具有本案的诉讼主体资格。
其次,街道办事处拆除涉案建筑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根据《行政强制法》第三十五条、第四十四条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强制行为之前,应当事先履行书面催告义务,保障当事人享有知情权、陈述权和申辩权。
行政机关无行政强制执行权,在符合当事人不履行、不复议、不诉讼等条件,可以依法强制拆除。
就本案而言,第一,某街道办事处没有法定的权限实施行政强拆,并且具体实施对涉案围墙强制拆除行为之前未履行公告、催告等法定程序,因而该街道办事处限期强制拆除行为违法。
第二,街道办事处称拆除行为属于为了防洪而立即代履行,缺乏事实依据。
因为大暴雨发生在2016年8月13日,需要立即实施代履行,而街道办事处于2016年9月21日才拆除涉案围墙,且实施代履行也没有按照法定程序依法实施。
【法院判决】
法院认为,本案被告某街道没有作出涉诉行政行为的法定权限,也没有履行公告、催告等法定程序,应属违法。
故区法院于2017年5月16日作出如下判决:确认某街道办事处于2016年9月8日强制拆除坐落于某区某路房屋旁围墙的行为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