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茂名荔枝产业的简单探究与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8
Vol.40No.042023 China Fruit News览会上先后荣获果王大赛奖项3个,优质苹果奖金奖38个、银奖43个;先后被《中国推介》栏目、央视财经频道等宣传报道。
借助苏陕协作、驻榆大型国有企业等优势资源,该市已在上海、西安等各大城市开设“榆林山地苹果”直销店48个,培育电商企业25家,开办各类网店、微店800多个,“海霞榆果”“墕头红”等产品品牌誉满四方,备受消费者青睐,销售范围已覆盖华东、华北和西南等地,并出口俄罗斯、尼泊尔等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榆林市坚持品牌引领、龙头带动,延链补链,培育市级以上果业龙头企业13家、专业合作社289家、果品加工企业8家、果品营销企业12家、关联加工企业22家;启用万吨冷库群2个、智能选果线3条,果品冷库贮能达到11.2万t,配置冷藏车38辆;建成果品产销服务中心2个、现代果业产业园区3个,推动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同时,以标准化提升苹果生产效益和品质,让果农在品牌实践中更多分享品牌溢价收益,让消费者在品牌水果的选购中有更好的体验感。
全市从事苹果产业乡镇134个、村1126个,从业人员7.7万人,米脂、绥德和子洲等8个基地县苹果产值占当地农业产值的1/3以上,全市45.3万人因发展苹果产业而脱贫致富,“小苹果”成就了“大产业”。
(王秋萍)广东:茂名奋力构筑我国荔枝产业高地本刊讯广东省茂名市是全球最大的优质荔枝生产基地,全市70%的乡镇大面积发展荔枝,种荔枝的农户占65%以上。
近年来,茂名市积极推进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以荔枝产业“小切口”推动现代农业“大变化”,将茂名荔枝打造成中国荔枝产业发展的成果展示窗口、乡村产业振兴的示范样板。
2022年,全市荔枝种植面积9.28万hm2,产量55.06万t,鲜果销售收入80.7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荔枝已成为富民兴村的重要支柱产业。
茂名市推进荔枝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主要做法,一是构筑产业发展新格局。
茂名相关资料荔枝1.摘自百度:广东省茂名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世界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全市水果种植面积达430多万亩,其中荔枝面积176.57万亩,是世界第二大荔枝生产国印度的荔枝面积(84.3万亩)的两倍多,约等于中国以外世界各国荔枝面积的总和,荔枝年总产量占全国25%,占全球20%。
茂名种植荔枝的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唐朝,茂名荔枝已成为朝廷贡品,高州根子镇柏桥村有一个老荔枝园叫贡园,唐朝进贡给杨贵妃的荔枝就出自该园。
除了贡园外,茂名地区还有不少上百年的荔枝林,而且不少的村庄自古以来就以“荔枝”命名,如化州合江的荔枝垌村,化州中垌的荔枝根村和荔枝塘村,化州林尘的荔枝埒村,信宜镇隆的荔枝村和新堡的荔枝垌村,高州分界的荔枝山村和长坡的荔枝坡村,电白林头的荔枝山村等。
雷岭镇素有“荔枝之乡”的美誉,种植荔枝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年平均气温21.8。
C,冬季绝对低温在5。
C左右,平均霜日少于5天,年均日照2000—2200小时,年降雨量1800—2100毫米,雨量充沛,水质优良,没有污染厂矿,无水质和土壤污染;土壤属花岗发育砂壤土,含多种矿物质,有机质3%以上。
所产荔枝果实色泽鲜红。
糖分含量高,肉脆香味浓,品质极佳,是汕头市内最有名荔枝产区,深受上海、北京、天津等各地客商的青眯,香港、澳门等海外侨胞也推崇备至。
雷岭镇在发展荔枝产业中,主要是依靠科技进步,注重科学管理,加大对荔枝生产技术、资金、科研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
1998年成立雷岭镇荔枝技术协会,设立潮南区荔园农业技术服务公司。
协会聘请省荔枝技术协会,设立潮南区荔园农业技术服务公司。
协会聘请省荔枝研究会会长、华南农业大学倪耀源教授为技术顾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标准,《无公害食品》荔枝NY5104—2002标准要求,制订了《荔枝栽培技术标准》。
2003年经广东省农业厅评价核准,雷岭镇2.3万亩荔枝产品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国家农业行业标准,颁发广东省《无公害农产品》证书。
高州荔枝滞销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高州荔枝滞销一、调研背景近期,有关高州荔枝滞销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全面了解该问题的原因,本次调研旨在分析导致高州荔枝滞销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该产业的良性发展。
二、调研目的1.了解高州荔枝的主要市场;2.分析导致高州荔枝滞销的原因;3.提出解决高州荔枝滞销问题的有效措施。
三、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向消费者发放问卷,了解其对高州荔枝的购买意愿和消费需求;2.市场调研:通过实地走访高州荔枝主要销售市场,了解销售情况和价格波动;3.采访:与高州荔枝种植户、批发商等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产销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市场调研显示,高州荔枝的主要销售市场集中在省内,如广州、深圳等大城市。
国内外对高州荔枝的认可度较高,价格相对较高。
2.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州荔枝在价格上相对较高,导致部分消费者购买时选择了其他相对便宜的水果。
此外,高州荔枝的包装和品质也存在一定问题。
3.采访中了解到,高州荔枝的种植户在销售过程中存在缺乏统一的销售渠道和市场营销能力,导致产品流通不畅,滞销情况较为严重。
五、解决措施1.加强市场推广:通过加大对高州荔枝的宣传力度,提升消费者对其认知度和购买意愿。
并通过合作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建立直销渠道,降低中间环节费用,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2.提升产品品质:加强荔枝的种植技术培训和管理,提高果实的品质和口感。
加强包装设计和规范,提升产品的档次感。
3.完善冷链物流:加强冷链物流建设,保证高州荔枝在运输过程中的新鲜度和质量。
同时,通过合理的定价策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
六、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导致高州荔枝滞销的主要原因是市场推广不足、产品品质问题和缺乏统一的销售渠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加强市场推广、提升产品品质和完善冷链物流等措施。
希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能够促进高州荔枝产业的繁荣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农村荔枝调研报告农村荔枝调研报告摘要:荔枝是一种热带水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农村地区是荔枝的主要生产区域之一,但由于诸多因素,农村荔枝产业存在一些问题。
本调研报告围绕农村荔枝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研究,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农村荔枝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引言荔枝是一种果实鲜嫩多汁、味道甘甜的水果,在市场上有着广泛的需求。
农村地区由于其特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于荔枝的生长。
然而,农村荔枝产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和数据统计等方法,对农村荔枝产业进行调研。
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农民种植荔枝的情况,实地访谈主要与荔枝种植户和经销商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困难和瓶颈。
三、农村荔枝产业现状分析1.荔枝种植面积增加,品种单一:随着人们对荔枝需求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种植荔枝。
但在品种选择上,过于单一,主要集中在当地传统的品种上,缺乏多样性。
2.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农村地区由于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较低,种植过程中的科学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产量和品质。
3.市场渠道狭窄:由于缺乏专业的销售渠道和市场开拓能力,农民的荔枝销售主要依赖于中间商,价格相对低廉。
四、农村荔枝产业发展趋势1.品种多样化发展:通过引进新品种,提高荔枝的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不同口味的需求。
2.推广生产技术: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提高他们的科学种植水平,提高产量和种植效益。
3.构建销售渠道:建立荔枝专业合作社或合作社联盟,通过集中采购和统一销售,提高荔枝的市场价格。
五、解决方案1.加大品种引进力度,推广优良品种,改善荔枝的口感和品质。
2.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种植技术水平。
3.积极引导和组织农民参与荔枝合作社,加强市场开拓与销售渠道建设。
4.加强政府政策支持,给予农民适当的补贴和奖励,鼓励他们继续发展荔枝产业。
青岛农业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茂名荔枝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学生专业班级电子商务专业2007级本科二班学生姓名(学号)彭敏丽(********)指导教师陈晓明完成时间2010年11月7日二○一○年十一月七日目录摘要 (1)前言 (2)一、茂名荔枝生产现状 (2)二、世界荔枝的进出口贸易概况 (3)三、影响茂名荔枝出口的主要因素 (4)(一)保鲜困难,长途运输障碍大 (4)(二)深加工发展不到位,难形成产业支撑 (4)(三)出口渠道窄,市场单一 (4)(四)管理成本高,价格低迷,农民种植热情下降 (5)(五)出口荔枝遭遇绿色贸易壁垒 (5)四、发展茂名荔枝出口贸易的对策 (6)(一)科学调整品种结构 (6)(二)加强保鲜、加工、包装研究 (6)(三)提高标准化生产,健全市场准入制度 (6)(四)建立区域品牌,拓宽销售渠道 (7)结论 (7)参考文献 (8)茂名荔枝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电子商务专业2007级本科二班彭敏丽指导老师陈晓明【摘要】茂名是中国荔枝的一大产区,同时是世界荔枝的主产区之一,在种植生产上具有地形、气候及历史文化等方面有利因素,在国际上具有广大市场。
本文在阐述茂名荔枝生产现状、世界荔枝的进出口贸易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茂名荔枝出口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发展茂名荔枝出口贸易的对策。
【关键词】茂名荔枝出口现状问题对策前言荔枝是茂名的特色水果,有岭南佳果之称,素来闻名。
目前全球属于适宜种植荔枝的国家不足十个,茂名常年荔枝种植面积达到140万亩,相当于中国以外世界荔枝主产国的荔枝种植面积之和,每年荔枝产量约四十万吨,占全世界荔枝产量的五分之一。
茂名如何保证荔枝这一岭南佳果的生命力,借助其优势畅销国际市场,给果农带来实惠,是目前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一茂名荔枝生产现状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在植物分类上属无患子科(Sapindaceae)荔枝属(Litchi Sonn),属南热带常绿果树,原产中国和越南,经济价值高,果实营养丰富。
茂名荔枝文化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嘉宾、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茂名的荔枝文化。
荔枝是我们茂名市的特产之一,也是我们市区重要的农产品。
荔枝不仅仅是一种水果,更是一种代表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象征。
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茂名荔枝的特点。
茂名荔枝具有外皮红亮鲜艳,果肉鲜美多汁的特点,口感丰富。
荔枝生长在茂名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肥沃,富含矿物质和养分,所以茂名的荔枝品质非常高,深受人们喜爱。
每年的荔枝季节,数以万计的游客会慕名而来,品尝茂名的荔枝。
茂名的荔枝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海外,享有盛誉。
除了口感上的优势,茂名的荔枝还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荔枝作为中国优秀的果品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唐代,茂名的荔枝就已经传遍了国内外,成为当时皇室贡品和外交礼物。
深厚的历史文化使得茂名的荔枝更加独特和珍贵。
茂名荔枝研学旅行作文
哎呀,终于盼到了研学旅行的这一天!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坐上了前往茂名的大巴车。
一路上,大家欢声笑语,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
嘿呀,我看着窗外的风景,心里别提有多期待了!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根子柏桥村。
这里的荔枝种植历史竟然有两千多年,简直太厉害了!我看到了漫山遍野的荔枝树,上面挂满了红彤彤的
荔枝,就像一个个小灯笼,好看极了!导游姐姐告诉我们,这里的荔枝
品种有很多,嘿呀,我听了之后,真的好想尝一尝啊!
接着,我们又去了高州荔枝博物馆。
这里面展示了荔枝的历史、文化和种植技术。
我看到了古人画的荔枝图,真的好漂亮啊!还有那些古老
的器皿,让我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
在博物馆里,我还了解到了茂名荔
枝的发展历程,原来荔枝不仅是一种水果,还是茂名的重要产业呢!它
带动了电商业、运输业等各种产业的发展,还让农民们增加了收入,真
的是太了不起了!
这次研学旅行,让我对茂名的荔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不仅品尝到了美味的荔枝,还学到了很多关于荔枝的知识。
嘿嘿,我真的好开心啊!
回到家后,我把这次研学旅行的经历告诉了爸爸妈妈,他们也为我感到高兴。
我决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为茂名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在此,我代表我国荔枝产业界,就如何推动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荔枝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荔枝作为我国特色水果之一,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荔枝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加强荔枝品种选育与改良。
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的作用,加大荔枝品种选育与改良力度,培育出适应市场需求、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的新品种,提高我国荔枝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推进荔枝标准化生产。
制定和完善荔枝生产技术规程,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加强田间管理,提高荔枝产量和品质。
同时,建立健全荔枝质量检测体系,确保荔枝产品安全、健康。
三、拓展荔枝产业链。
发展荔枝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加大对荔枝品牌建设的投入,提升我国荔枝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加强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如旅游业、休闲农业等,拓宽荔枝产业的市场空间。
四、加强荔枝产业科技创新。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荔枝产业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的深度融合。
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荔枝新产品、新技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五、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荔枝产业人才队伍,提高产业整体素质。
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投身荔枝产业。
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荔枝产业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荔枝产业的国际化水平。
总之,推动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各位专家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荔枝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谢谢大家!。
摘要广东省茂名市是一个具有非常丰富农业资源的城市,近年来,其农业发展迅速,前景广阔。
茂名作为一个大型农业生产发展的基地,其农业发展进程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而随着目前社会的发展,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暴露出来,而对于这些问题的出现,需要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寻找相应策略。
本文集中阐述了茂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围绕其在发展中出现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区位优势发挥不足,财政扶持力度有限,技术装备相对落后,社会服务制度滞后,农民素质较低等问题做出了相应的分析。
并提出了优化农业产业化结构,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打造“茂名品牌”,加快相关政策的出台,可适量招商引资,完善服务制度,提高农民素质的相应解决对策。
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进行的专题分析,首先介绍了茂名农业的概况及现状;其次分析了其在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而得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最后对全文进行综合归纳,得出全面的观点。
关键词:茂名市农业产业化农业发展ABSTRACTMaomi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have a very rich agricultural resources. In recent years, it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has been rapid and its prospects are bright. As a large-scal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development base, Maoming'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rocess is related to people's lives closely. In the current social developm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re constantly exposed,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se problems requires research and analysis to receive the strategies.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Maoming's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The leading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around its development are not strong, have short industrial chains, unreasonable industrial linkage mechanisms, insufficient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limited financial support, and relatively limited technical equipment. Corresponding analysis was made on issues such as backwardnes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for optimizing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structure, extending the industrial chain, making full use ofgeographical advantages, creating a "Maoming Brand", accelerating the introd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relevant policies, and appropriate investment promotion .This article is a thematic analysis using the literature method. The general situation and current status of Maoming Agriculture are introduced.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problems it faces in development. Then it discusses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in development. Finally, it summarizes the full text and draws a comprehensive view.Key words: Maoming City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目录一、引言 (3)(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3)(二)文献综述 (4)二、茂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状况分析 (4)(一)茂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国内环境 (4)(二)茂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5)三、茂名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9)(一)区位优势发挥不足 (9)(二)财政扶持力度不足 (9)(三)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力弱 (10)(四)服务体系滞后,农民社会素质偏低 (10)四、促进茂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11)(一)利用区位优势创“茂名品牌” (11)(二)加快相关政策的出台和完善 (12)(三)优化龙头企业结构 (12)(四)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素质 (13)五、结论 (14)参考文献 (14)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对茂名荔枝产业的简单探究与思考 摘 要:茂名荔枝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过许多的辉煌,被尊称为“百果之王”。但本文主要是针对茂名荔枝近年来价格低迷这一现象,通过了解茂名荔枝的历史和现状,分析茂名荔枝产业滑坡的原因,试着找出根源之所在,并由此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茂名荔枝产业的继续发展壮大谋得出路。 关键词:茂名荔枝产业;历史与现状;衰退根源;发展出路。 前言
茂名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荔枝种植和生产基地。荔枝也是茂名农村的支柱性产业,是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但近年来,“荔乡”的“荔农”们已经热情不再,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荔枝的收购价格持续走低,可是管理成本却节节攀升,使得种植荔枝的风险越来越大。于是也有越来越多的果农纷纷放弃了荔枝的管理甚至将其砍伐掉,这样一来,茂名荔枝的前景确实令人担忧。
1 茂名荔枝种植概况 荔枝,学名Litchi chinensis ,无患子科常绿乔木,树皮灰黑色,有白色小斑点和黑褐色瘤状隆起。春季开淡黄色小花,花香浓郁,是重要的酿蜜来源。夏季成熟,呈近圆形,果皮暗红色,有鳞状突起。果肉半透明如凝脂状,味香美,清甜多汁,百吃不腻。而且荔枝营养丰富,果肉中含糖量高达20%,每一百毫升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可达70毫克,此外还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和各种矿物质、微量元素。还有保健的作用,《本草纲目》载荔枝可“止渴、生津、益人颜色,通神、益智、健气,治瘰疬、瘤赘„„”等。 因其风味绝佳,深受大众喜爱,唐代或更早即已列为贡品。唐代大诗人杜牧有《过华清宫》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千百年来传诵不绝。由此也可看出我国的荔枝种植历史悠久,大约有二千多年。 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岭南佳果,色、香、味皆美,有“百果之王”的美称。荔枝在我国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多省都有栽培。广东省茂名市被成为“荔枝之乡”。茂名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地处热带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22.3-23℃,年日照1859-2119小时,日照率35.6%以上,年平均降雨量1509-1794毫米。大面积山地丘陵属微酸红壤,具有生产荔枝、龙眼等水果的得天独厚条件。截至2008年全市种植面积177万亩,占全市水果栽培面积的41%,约占全省荔枝面积的45%,约占全国荔枝面积的20%,约占全世界荔枝面积的17%。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荔枝种植基地。一般茂名荔枝的主要种植品种有白糖罂、妃子笑、白腊、黑叶、桂味、糯米糍、鉴江红糯、晋奉等。鉴江红糯荔枝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牌奖”, 白糖罂、鉴江红糯、大果白腊、黑叶、桂味荔枝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
2茂名荔枝的近况及现状 2004-2010年荔枝及水果种植情况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荔枝种植面积(万公顷) 11.77 11.27 11.16 10.91 9.67 9.50 9.42 水果种植面积(万公顷) 29.09 28.18 27.94 27.46 23.94 23.57 23.51 比率(%) 40.5 40.0 39.9 39.7 40.4 40.3 40.1 2004-2010年荔枝及水果产量情况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荔枝产量(万吨) 40.64 33.83 37.84 41.94 38.73 37.20 41.82 水果产量(万吨) 197.68 202.25 212.53 222.27 215.21 217.61 234.59 比率(%) 20.6 16.7 17.8 18.9 18.0 17.1 17.8 以上数据来自茂名统计信息网 由上面数据容易看出荔枝在茂名是水果产业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1985-1989年,全市荔枝生产快速稳步发展,平均每年增加荔枝面积6.5万亩,1989年达到33.1万。收购价格由1985年4元每公斤提高到8元每公斤。九十年代初,茂名水果办公室成立,下属的各级县市也陆续成立了水果办,专门负责水果生产管理。从此,茂名荔枝发展规模化、种植良种化、管理科学化、销售市场化,经营产业化,进入了历史最辉煌的阶段。1990-1998年,茂名荔枝面积平均每年增加14.4万亩,集中在高州东部,电白大部分地区,茂南区北部连片种植,形成了世界最大的百万亩连片荔枝生产基地。荔枝的收购价格也达到顶峰:桂味64元/公斤,白蜡50元/公斤,黑叶25元/公斤,白糖罂糯米糍甚至达到100元/公斤。相比于果农的种植成本,这样的价格简直可以说是天价。 到了1999年,广东荔枝迎来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丰收:总产量达到79.32万吨。前几年新种的果树进入挂果期,种植技术的改进提高了每亩单产,加上天气适宜,风调雨顺,一切的利好条件带来了大丰收。但是价格却一落千丈。白蜡、黑叶等品种,一下子跌落到了二三元一斤。1999年这一年,许多果农的梦想被击碎,在残酷的市场面前显得手足无措。 这样的低价仅仅只是开始。从1999年开始,每年的价格都相差不大。白蜡2元/斤,黑叶1.5元/斤,妃子笑2元/斤„„这些数字变成了常态。不过时而也有变动:白蜡1.2元/斤,黑叶0.5元/斤„„这样的低价出现在2006、2007等年份。这两年天气都很不错,荔枝大丰收,价格跌得更低。 价格一蹶不振,果农的心态也出现了变化,不少人开始将果园弃之不管。在电白的沙琅、观珠等镇,众多果园被果农们荒废不顾,即使到了收获时节,果树上的荔枝也是零零星星。在上世纪90年代,高州曾出现过好几个面积达到2万多亩的大果场,但是由于近年来价格过低,根本无法经营下去,现在只能荒废。我就是电白观珠镇人,目睹了许多大大小小的荔枝种植园被砍伐殆尽。我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00年,父母承包了几个山岭,开荒种上了大约3000棵荔枝树。每天起早贪黑,日晒雨淋,非常辛苦。好不容易投产了,可是价格却不尽如人意,未出现超过3元/斤以上的收购价。价格的持续走低,管理却是十分辛苦,根本无法再坚持下去。迫不得已在2008年将荔园转让出去,之后荔枝被全部砍掉,种上了桉树。 从茂名市水果局了解的情况表明,全市荔枝管理正常占50%左右,放松管理占42%左右,放弃管理或改种约占8%。农民的对荔枝果园的管理水平以及相关的投入直接关系到荔枝的产量、质量。对果园的“弃管”、 “失管”直接导致的荔枝的产量、质量的下降。 3 荔枝产业滑坡的原因 任何产业的兴旺发展或者衰退败落都有与其自身特点相关的深层根源,现在荔枝产业的衰退又是哪些原因呢? 3.1 保鲜困难,长途运输障碍大 荔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是一种保鲜期短暂的水果。每年我国因腐烂而造成的损失占荔枝总产量的20%以上。所以保鲜的问题是阻碍荔枝发展的最大因素之一。目前较为普遍采用的保鲜方式是将鲜荔枝放入装有冰块的泡沫箱,这样可保鲜3—4天,不过成本要增加0.1—0.2元/斤。只有少数几家公司采用冷库,不过成本就更大了。加上荔枝本身的成熟期比较集中,采收期短,以及近年来产业结构的趋向,产量的提高,季节性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这给荔枝的采收、运输、保鲜和销售增加了极大的压力。当荔枝供过于求的时候,产地附近的消费量不增加,但过多的荔枝又无法销售到远地,于是便会压低价格,导致荔农大亏本。若连续两三年大丰收,价格一直低迷,荔农血本无归,这时,只有投降的份了。 3.2 加工业发展不到位,难形成产业支撑 全市有规模的荔枝加工企业5家,年加工荔枝能力7600吨;实际加工的荔枝鲜果7770吨,生产加工品1975吨,其中荔枝汁180吨,荔枝干215吨,荔枝罐头80吨,荔枝果酒1500吨。实际加工荔枝汁、荔枝干、荔枝罐头、荔枝果酒等加工品占加工能力的25.98%,加工的鲜果占总产量的2.09%。平均每年的荔枝产量约有40万吨。所以茂名的荔枝加工业还远远不能为荔枝的销售提供实质上的帮助。当鲜荔枝外销受阻时,市场一下子过于饱满。摘下来的荔枝又无法及时加工成荔枝制品,只有低价抛售,甚至出现烂市。 3.3 市场开拓力度不够,无世界品牌 目前果农的生产以单家独户的经营为主,处于分散、无序的状态,产销信息不灵通,不知道市场的需求,没有能力对产品市场的供求状况作出判断。最致命的是所有的荔枝没有一个固定的品牌,且多数没有对产品进行严格的分级和包装,产品形状参差不齐,大小不均,优劣不分,难以进入国外高档商品消费市场,只能在低档的集市和街边出售,其售价大打折扣。而目前又缺乏一支有效的营销队伍或得力的行业协会,没有形成产供销的有效网络,以致全省75%的荔枝在省内消化,茂名市57%的荔枝在本地区消化。 广东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处长郑惠典如此认为:“如果广东的荔枝能够三分之一实现外销,三分之一实现深加工,那么即便在丰产的年份,荔枝一斤卖到四五元都是不成问题的。”。但二十年来,广东乃至全国在这两方面的科研仍无明显突破。
4 茂名荔枝的出路 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荔枝产业的不景气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但想短时间内扭转乾坤又似乎不太容易。不过只要通过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4.1 科学调整品种结构 以优质高效为目标选择保鲜品种。发展荔枝国外贸易,长距离长时间运输过程对荔枝的保鲜要求更高,优质的品种是做好保鲜的前提保证,在同等保鲜条件下,优质的品种可以相对延长保鲜的时间,更能确保荔枝到达销售地后保持其原的新鲜度。推广选种优质、易保鲜的荔枝品种,是从根本上加强荔枝的保鲜能力的办法之一。 以节本增效为目标选择优质加工品种。加工产品对荔枝鲜果的外形要求相对要低,对荔枝进行果汁、果干、果酒等深加工对果实的去壳难度,含水量、含糖量要求不尽相同。为果农提供种源、提供技术引导部分农民采用高接换种的方法,帮助果农改造现有的低产、低值荔枝园,最终使他们的果园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益的生产。 4.2 加强保鲜、加工研究 不断改进荔枝的保鲜技术方法。这是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第一大难题,必须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加大研究,提高采摘后处理技术,完善相关处理设备,如预冷冷库、储藏库、冷藏运输车等设施。 同时,开发深加工产品,增加果品加工的数量和种类,以缓解荔枝果品季节性供过于求的矛盾。深入销售市场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消费市场对荔枝保鲜处理和技术的要求。特别是重点针对海外市场,打造一批符合西方国家消费者口味的荔枝加工品,以赢得市场。 4.3 提高标准化生产,走产业化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