鄯善县中心小学五年级11.28《最大公因数》2011
- 格式:ppt
- 大小:6.43 MB
- 文档页数:24
自主导学型有效教学模式导学案导学案序号NO:《找最大公因数》先学评价单教师寄语: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设计人:班级:组名:姓名:时间:【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掌握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能用不同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过程与方法: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预习过程】1. 分别写出12和18的因数12=()×()=()×()=()×()18=()×()=()×()=()×()12的全部因数有()。
18的全部因数有()。
既是12又是18的因数有(),其中最大的一个因数是()。
2. 观察这两个数的因数,你有什么发现?两个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
其中()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组长评价:《找最大公因数》合学评价单教师寄语:大家的智慧更显智慧!设计人:班级:组名:姓名:时间:【学习目标】1.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2.掌握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能用不同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1.填一填8的因数有()。
16的因数有()。
8和16的公因数有(),8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
5的因数有()。
7的因数有()。
5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
2.找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独立试做,看谁找得又快又准)5和11 ()8和9 ()3和8()4和8 ()9和3 ()28和7()3.做完后你发现了什么?(独立思考,4人小组交流。
)(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那个较小的数;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4. 判断:①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公因数。
()②相邻两个自然数只有公因数1。
小学五年级数学求最大公因数九种方法,替孩子收藏!求最大公因数是小学重点掌握的知识点,不仅关系到小学重要考试,在初中数学学习中,也是很多重点知识点的学习根基。
很多同学认为在小学课本中,最大公约数已学的很透,当你认真看完这篇文章后,你会发现数学真的是一门神奇的学科。
01观察法运用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进行观察.例如,求225和105的最大公因数.因为225、105都能被3和5整除,所以225和105至少含有公因数(3×5)15.因为225÷15=15,105÷15=7.15与7互质,所以225和105的最大公因数是1502 查找因数法先分别找出每个数的所有因数,再从两个数的因数中找出公有的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最大公因数.例如,求12和30的最大公因数.12的因数有:1、2、3、4、6、12;30的因数有:1、2、3、5、6、10、15、30.12和30的公因数有:1、2、3、6,其中6就是12和30的最大公因数.03分解因式法先分别把两个数分解质因数,再找出它们全部公有的质因数,然后把这些公有质因数相乘,得到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例如:求125和300的最大公因数.因为125=5×5×5,300=2×2×3×5×5,所以125和300的最大公因数是5×5=25.04关系判断法当两个数关系特殊时,可直接判断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例如,两个数互质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这两个数的乘积;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其中较小的那个数.05短除法例如:求180和324的最大公因数.因为:5和9互质,所以180和324的最大公因数是4×9=36.06 除法法当两个数中较小的数是质数时,可采用除法求解.即用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如果能够整除,则较小的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例如:求19和152,13和273的最大公因数.因为152÷19=8,273÷13=21.(19和13都是质数.)所以19和152的最大公因数是19,13和273的最大公因数是13.07缩倍法如果两个数没有之间没有倍数关系,可以把较小的数依次除以2、3、4……直到求得的商是较大数的因数为止,这时的商就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例如:求30和24的最大公因数.24÷4=6,6是30的因数,所以30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6.08求差判定法如果两个数相差不大,可以用大数减去小数,所得的差与小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原来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例如:求78和60的最大公因数.78-60=18,18和60的最大公因数是6,所以78和60的最大公因数是6.如果两个数相差较大,可以用大数减去小数的若干倍,一直减到差比小数小为止,差和小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原来两数的最大公因数.例如:求92和16的最大公因数.92-16=76,76-16=60,60-16=44,44-16=28,28-16=12,12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4,所以92和16的最大公因数就是4.09 辗转相除法我们在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时,通常的方法是短除,或者分别对两个数分解质因数,但是如果遇到两个比较麻烦的较大的数,比如:9193和3567,我们怎么办呢?我们的祖先很久之前就帮我们搞定了,那个时候信息不畅,东西方人都各自用了几乎相同的方法,分别记载于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第VII卷,命题yⅠ和Ⅱ)和《九章算术》“更相减损术”中。
最大公因数教案优秀3篇《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一般方法。
2、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体会因数,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三者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过渡语: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找最大公因数》。
学习新课之前,同学们回忆:找因数的方法是()。
二、揭示目标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1、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一般方法。
2、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体会因数,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三者的紧密联系。
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三、自学指导下面请看自学指导,希望同学们在“自学指导”的引领下达到学习目标。
1、用写乘法算式的方法,找出12的因数,填在圈里。
2、同法,找出18的因数,填在圈里。
3、在两个圈里圈出12和18 公有的因数。
4、思考:圈出的公有因数填在(3)的'哪个地方,12、18剩余的因数分别填在哪里?(兵教兵)完成填空。
打开课本第45页,重点是这一页的“填一填”部分(不做“练一练”部分)(5分钟后比谁能完成自学任务)。
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四、先学1、看一看,做一做。
(完成自学任务的同学举手示意)2、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做完的把手放下”“没有看懂的同学说说你哪一处不理解”下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
(围绕“自学指导”检测自学效果)五、后教1、汇报:围绕“自学指导”检测自学效果。
2、讨论交流: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组内交流)先指名自己组织语言说一说,再集体总结:最大公因数12和18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因数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齐读课本中的话)3、交流:怎样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用“先……再……最后……”的形式)(组内交流,汇报)12的因数:18的因数:方法与过程先找每个数的所有因数列举法再找这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后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4、体会找因数、找公因数和找最大公因数之间的紧密联系?找因数---→找公因数---→找最大公因数想一想:两个数有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三个数有没有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呢六、全课总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今天的学习目标你达到了吗?(再看学习目标)七、当堂训练(课本46页“练一练”第3题)(补充1:在第二行对应的圈下面补充写:12和15的最大公因数、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15和18的最大公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