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单位的安全管理(2020版)
- 格式:docx
- 大小:47.45 KB
- 文档页数:7
(冶金行业)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1-9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0078—93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勘查中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编录资料的管理。
1.2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中的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以及编录资料的管理。
对有特殊要求的矿种,主管部门可根据本标准制定相应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
2引用标准GB9649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3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内容3.1原始地质编录是观察研究地质现象的现场记录和观察研究手段的记录这些地质现象,是指由天然的和人工的露头、岩心(粉)以及标本、样品所揭示的宏观的和微观的自然地质信息。
记录由原始编录人员选用适当的信息记录手段如数字、文字、图象、磁带、磁盘(光盘)等进行。
仍要和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相适应,及时采用新的方法和手段。
3.2原始地质编录工作包括现场编录和整理俩个方面。
现场编录时,要认真地观察研究地质现象,采集标本、样品,测量地质体的位置、产状、形态等数据,且用适当的记录手段和方法进行编录。
整理是根据各种测量成果和对标本、样品的鉴定、测试成果对现场编录进行修正、补充和归纳、整理,编制必要的图表,且按规定格式整饰。
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原始编录时,仍应及时将原始数据按规定格式存盘、入库。
4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要求4.1原始地质编录必须真实、客观。
对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全面地观察研究,联系认识,准确地判断和记录。
编录中应明确区别开实际观测资料和推断解释资料。
4.2原始地质编录应随工作进展逐日或随施工进展及时进行。
4.3原始地质编录的图、表、文字说明必须互相吻合壹致,整洁、美观、字迹规整,字体规范。
4.4原始地质编录要有各种必要的质量符合要求的测量,绘图工具和量具。
计量工具必须按有关国家标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随原始地质编录上交。
编录中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的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
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地勘处关于受理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申请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公布日期】2020.02.27•【字号】•【施行日期】2020.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地质灾害正文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地勘处关于受理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申请的公告各有关单位: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29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30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31号)的规定,省自然资源厅决定受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乙级、丙级资质新设和延续申请,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申请对象(一)2020年6月到期需延续的乙丙级资质单位;(二)丙级资质新设申报单位;(三)符合升乙级条件的丙级资质单位。
二、申请材料(一)按照国土资源部令第29号、30号、31号三个资质管理办法之有关规定提交相关材料电子版;(二)延续申报单位提交原资质证书正、副本;(三)新设和延续申请材料,不再提交设立单位批准文件、法定代表人和技术负责人简历、法定代表人任命和聘任文件等材料。
评估资质申报材料不再提交技术人员从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工作5年以上证明文件等材料。
三、材料报送(一)报送时间:2020年2月27日至3月27日,逾期不予受理。
(二)办理方式1.网上申报:登陆河北政务服务网→“法人办事”→“按部门”→“省自然资源厅”→“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和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资质审批”→“在线办理”。
2.窗口受理:到省政务服务大厅(石家庄市石清路9号)东配楼一楼农林资源综合受理窗口提交申报材料,新冠疫情期间暂不接受窗口受理,疫情结束后恢复窗口受理。
四、其他要求(一)原资质证书正、副本请送至省政务服务大厅农林资源综合受理窗口,新冠疫情期间请邮寄至:石家庄市石清路9号省政务服务中心受理服务部,赵悦182****3499,邮编:050000;(二)请到自然资源部门户网站(下载服务-软件下载-地质灾害软件板块)下载报盘软件,制作报盘数据发送至电子邮箱:***************。
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青海省绿色勘查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公布日期】2020.12.31•【字号】青自然资规〔2020〕6号•【施行日期】2020.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青海省绿色勘查管理办法》的通知QHFS12-2020-0006青自然资规〔2020〕6号各市(州)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各事业局、厅机关有关部门、有关地勘单位:为规范全省绿色勘查工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力推动我省地勘工作绿色高质量发展,我厅制定了《青海省绿色勘查管理办法》,已经厅务会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严格遵照执行。
2020年12月31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三章实施与管理第四章监督检查第五章附则青海省绿色勘查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切实做好地质勘查工作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力推动我省地勘工作绿色高质量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绿色勘查,是指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运用符合科学、高效、环保等要求的方法、技术和设备,在地质勘查各方面和全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控制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地勘工作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的勘查模式。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青海省内开展的所有地质勘查项目(以下简称“地勘项目”),包括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市(州)级财政、县级财政及社会资金出资的项目。
第四条绿色勘查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级管理,一岗双责”“保护中勘查,勘查中保护”“谁勘查谁负责,谁破坏谁治理”“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与地质勘查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设计、同实施、同检查、同考核。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五条青海省自然资源厅职责:(一)研究制定全省绿色勘查相关政策制度,建立完善全省绿色勘查管理机制。
(二)负责全省绿色勘查工作的监督管理。
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从事建筑施工行业的人员也越来越多,很多从业人员未经过系统的安全培训及有效的安全管控,导致施工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安全意识单薄,造成了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发的问题。
1目前国内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现状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施工过程存在着诸多不安全的因素,导致安全生产事故频发。
如近期国内发生的广州地铁21号线塌方事故;湖南凤凰沱江大桥塌桥事故;昆明新机场引桥工程支架垮塌事故;南京城区钢箱梁倾倒事故;常州市盘固新型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在进行防水施工时,3名工人窒息死亡;徐州市中梁集团一在建工地发生一起混凝土平台滑塌事故,造成5人死亡、1人受伤(伤情较重)等。
从各类安全事故来看,其均存在安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分析其事故原因不难发现,安全生产事故的隐患与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
(1)安全生产人员水平低。
从业人员受教肓程度低、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均缺乏足够的从业经验;施工企业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教育培训质量低。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有近40%的工人上岗工作一段时间后,才补充“三级”教育,35%的工人接受的安全教育不规范,教育内容不全,甚至有部分工人从未接受任何形势的安全教育,部分项目存在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的现象。
(2)设备租赁形式多。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工程机械由施工队伍自带、项目经理部提供、社会租赁等多种形式组成,管理难度极大[1],且部分设备手续不齐全,性能不稳定,因此给项目管理带来巨大难度。
由于建筑施工的特殊性,造成整个合同工程工期内现场设备的多样化及各设备进出场的不均匀,即在不同分项的施工过程中,现场机械设备的种类和数量不一致。
而且往往由于业主对工期的要求,出现应急増加机械设备的现象,导致现场机械设备的管理难度极大,而建筑生产过程中,不安全状态多源于机械设备。
(3)安全经费投入不到位。
随着项目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项目安全经费的投入也不断科学化,与项目安全管理相匹配。
165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地质勘查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双重预防控制机制研究于辉胜(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三○三大队,湖南 长沙 410119)摘 要:本文分析了地质勘查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如何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控制,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提出双重预防管控的设想,对推动地质勘查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制和隐患排查治理,具有一定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控制机制中图分类号:P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10-0165-2 收稿日期:2021-05作者简介:于辉胜,男,生于1974年,江西鹰潭人,硕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地质勘查、项目管理。
地勘单位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方面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深化源头治理、综合治理。
按照《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控制体系,切断危险从源头(危险源)到末端(事故)的传递链条,构建风险辨识管控在前、隐患排查治理在后的“两道防线”,确保风险受控,消除事故隐患。
1 推行双重预防问题分析自2016年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等系列指导性文件以来,一方面地勘单位面对取消地质勘查资质、地质勘探划归矿山管理、单位体制改革的现实;另一方面地勘单位正逐步探索实践,建立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制度和规范,完善技术工程支撑,开展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在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指导思路、工作目标差距仍然较大,存在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1.1 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不力个别地勘单位负责人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安全管理观念落后,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产生的社会效益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完善等因素,导致双重预防控制体系构建基础不够全面。
试论新形势下地质勘探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刘俊云南省有色地质局勘测设计院【摘要】随着地勘单位“事转企、企转制”进程不断加快,在安全管理体制和安全监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传统的地质勘探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员工自身素质、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四个方面,阐述了新形势下强化地质勘探行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以期指导实践。
【关键词】新形势地质勘探行业安全管理当前我国地质工作体制尚处在初级阶段,旧的体制被打破,新的体制尚未建立,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地质勘探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对于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十分重要。
加强地质勘探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保障人民生活、改善生存环境的必要措施。
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地质勘探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地质勘探行业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新形势下地质勘探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地质勘探行业安全管理工作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
在新形势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员工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确保地勘行业的安全生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完善的组织是地质勘探行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设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应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地质勘探行业的安全管理难度大,把管理单元划分得越小,越容易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益。
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中,成立以党政领导为核心的安全生产委员会和安全管理机构,规定每个项目都必须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组织、协调、考核班组安全网络建设。
建立健全从第一责任人至班组安全员的安全管理网络,实行安全标准化管理体制。
强化安全责任,有利于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
2.明确安全生产岗位职责。
安全生产管理是一种全面的管理,综合的管理。
为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要明确安全生产岗位职责,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
地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常态化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各类生产事故频发。
尤其是近期煤矿、交通等行业连续出现特别重大事故,人员和财产损失让人触目惊心,社会影响极为恶劣,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面临严峻挑战。
与此同时地勘经济顺势而上,地质勘查、地质找矿、地灾治理和相关施工项目数量、规模都呈现大幅度的强势增长,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和其他领域一样,如何实现地质工程施工项目长期安全生产、杜绝重特大事故,成为当前地勘行业安全管理的一项迫切工作。
1地质工程施工项目的特点(1)施工项目分布区域较广,点多面广、战线较长,不同项目施工条件千差万别。
(2)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手工操作多,劳动强度大。
(3)露天作业多、高处作业多,工作条件差,环境较为复杂恶劣。
(4)施工队伍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大。
对一个施工项目,由于专业复杂和专业性强的特点,不同的单位工程需要不同的施工队伍。
(5)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差,违章操作、冒险作业的现象比较普遍。
2安全管理常态化的内涵安全管理常态化也就是安全管理的制度化和科学化,以制度化保证常态化、以科学化推动常态化。
即通过对安全生产的责任逐级逐项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各岗位人员,形成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系统高效的运行机制,以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推动安全工作的开展;依托现代安全管理理念推动安全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和发挥效力,强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积极运用“PDCA”思想开展建设项目“全员、全过程、全天候”安全管理;突出安全技术先导作用,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及相关数据库,发挥互联网平台优势,将安全管理进一步信息化、定量化、可溯化;着力营造安全生产良好氛围,最大程度地降低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条件影响和管理上的缺陷,从而实现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常态化、标准化,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勘查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文件豫国土资发〔2020〕18号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省地质勘查基金地质勘查类项目绩效考评暂行方法的通知各地勘单位主管局、地勘单位,各有关矿业企业,有关单位:现将«河南省地质勘查基金地质勘查类项目绩效考评暂行方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反馈给省国土资源厅。
二○一一年三月十八日河南省地质勘查基金地质勘查类项目绩效考评暂行方法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对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的治理,提高地质勘查水平及找矿成效,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本方法所指地质勘查基金地质勘查类项目是由省财政出资、省国土资源厅下达项目任务书并实施治理的地质勘查类项目,包括2004年以来省内地质矿产勘查、基础地质调查评判类项目,以及省外、国外矿产勘查项目。
第三条绩效考评是对地质勘查项目完成情形和项目成果效益情形的综合考评。
第四条绩效考评分为项目时期〔年度〕绩效考评、项目总体考评和地勘单位绩效考评三种。
第二章考评的原那么和依据第五条绩效考评工作应遵循公平、公平、客观、真实的原那么。
第六条项目绩效考评的要紧依据:〔一〕国家及省关于地质勘查工作的方针、政策;〔二〕适用于地质勘查工作的法律、法规及规章文件;〔三〕适用于地质勘查工作的各类项目治理方法及技术规范;〔四〕适用于地质勘查项目的各项财务制度;〔五〕项目立项申报材料或投标书、合同、项目设计批复文件;〔六〕项目检查结果及有关批复、项目成果验收报告、项目资金决算报告。
第三章考评内容与标准第七条绩效考评的内容要紧包括立项质量、工作量及工作进度、工作质量、成果目标完成情形、资金使用、投入产出效益、资料保管与汇交等,具体见附件1和2。
第八条考评标准按上述内容分项分值,总分按100分设置〔具体见附件3〕;考评结果共分四级,即60分以下为不合格,60~74分为合格,75~90分为良好,90分及以上者为优秀。
关于当前基层地勘单位建设与发展的一点思考近年来,由于国际矿业市场复苏乏力,加之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国内地质勘查投资大幅减少,地勘市场严重萎缩,国内地质勘查产能过剩突显,严重困扰着地勘单位的持续发展,再加上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地勘单位在项目运行、生产经营、供给与需求、工作效率、境外地质工作等方面压力进一步加大。
西北地勘院作为国有基层地勘单位,在当前新发展理念和新冠病毒的双重影响下,如何把握发展新机遇,开创工作新局面,实现高质量发展,笔者浅谈一点自己的粗浅认识与思考,不妥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一、当前地质勘查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方向。
2013年后,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转向创新驱动,对地质勘查行业造成重大影响,相关投入随之减少。
地质勘查行业面临市场化程度低、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出现人才断层、复合型人才缺乏,资源浪费严重、不同部门重复投资,矿业权市场建设滞后,忽视科技创新、勘探技术与装备较为落后等问题。
但从产业发展来看,地质勘查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十九大”对地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需求,地质工作将发生重大转变,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地质、地热地质等将得到快速发展;服务环境污染治理,水土污染调查与治理将加大力度;服务民生与乡村振兴,农业地质、土地质量、地质灾害调查等将受到关注,民生地质领域将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地质灾害防治将迎来高速发展的有利时期,生态环境领域将对地质工作产生强劲需求,医学地质学或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二、新形势下西北地勘院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近年来,西北局紧紧围绕“六个不动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在经营管理、市场开拓、产业布局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仇局长在2020年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立足主业,立足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通过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西北地勘院作为西北局地勘产业的主力军,必须聚焦主业、聚心主业、聚力主业,坚持地质立局、地质强局、地质富局不动摇这个基本原则,坚守主业,坚持开展地质勘查研究、服务和能力建设。
中国地质勘查行业发展现状、行业发展趋势及行业管理建议分析一、定义地质勘查从广义上可理解为地质工作,是根据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运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探矿、钻探、坑探、采样测试、地质遥感等地质勘查方法,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
区域地质调查资质、海洋地质调查资质、石油天然气矿产勘查资质、气体矿产勘查资质(不含天然气)、航空地质调查资质、遥感地质调查资质和地质实验测试资质分为甲级、乙级两级;其他地质勘查资质分为甲级、乙级、丙级三级。
二、行业发展现状1、投入资金、投入资金来源及资金投向《2021-2027年中国地质勘查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竞争战略分析报告》显示:地质勘查工作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6年以来,中国地质勘查投入资金呈逐年下降趋势,截止2020年底,中国地质勘查投入资金161.61亿元,较2019年减少10.5亿元,同比下降6.1%。
从地质勘查投入资金来源来看,其中:中央财政资金46.26亿元,同比下降26.8%,占总投入资金的28.6%;地方财政资金63.8亿元,同比增长20.2%,占总投入资金的39.5%;社会资金51.48亿元,同比下降7.8%,占总投入资金的31.9%。
从地质勘查资金投向来看,中国矿产勘查投资额占比最大,近几年虽比重逐年下降,但还是超过了总资金的50%。
资料服务与信息化投资额最少,除2019年的比重超过20%外,其他年份均保持在百分之一点多。
2020年中国矿产勘查投资额82.47亿元,占总量的51.0%;基础地质调查投资额19.93亿元,占总量的12.3%;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投资额34.51亿元,占总量的21.4%;地质科技投资额21.97亿元,占总量的13.6%;资料服务与信息化投资额2.73亿元,占总量的1.7%。
2016-2020年中国地质勘查资金投入排名前5位的省份的资金投入总和逐年下降,2016年中国地质勘查资金投入排名前5位的省份的资金投入总和91.67亿元,至2020年中国地质勘查资金投入排名前5位的省份的资金投入总和为38.15亿元,较2016年减少53.52亿元。
缘起:精准锁定隐患难,一个数据推动转变我国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率高,是全世界受地灾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十三五”期间,全国共发生地灾约3.4万起,造成1234人死亡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60亿元。
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登记在册地灾隐患点28万余处,潜在威胁约1243万人和6409亿元财产。
2020年8月,甘肃省陇东南地区遭遇多轮强降雨天气后发生特大群发性地质灾害。
尽管各地全力以赴,地质灾害仍是防不胜防。
统计表明,近年来大量地灾发生在已查明隐患点之外。
以往仅仅“盯住”已知隐患点的方式,显然不足应对。
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灾情,叠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地震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如何更加精准、全面地管控风险隐患,是摆在地灾防治工作面前的一道难题。
打破僵局的是这样一个数据。
在全面总结分析后,专家们发现,90%以上新增地灾隐患都发生在圈定的风险区内。
因此,改良升级隐患调查排查模式,精细识别风险区,推动防控重点由“隐患点”单一防控向“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转变,成为防治工作推进的方向。
“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就是既要管控好在册的地灾隐患点,又要管控好潜在地灾风险区。
这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综合遥感识别、地面调查、监测预警、预警响应、避险搬迁、综合治理等方方面面。
”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隐患点管控与风险区管控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减轻灾害风险,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同时,二者对地灾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也是相同的,即需要实现从调查确认、监测预警、避险搬迁、工程治理到销号等防灾减灾工作全过程管理。
不同之处在于管控对象和管控措施。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灾害综合研究室主任杨旭东指出,隐患点管控侧重于开展单点“人防+技防”的监测预警、防御响应、避险搬迁和工程治理;风险区管控则侧重于分区域分类型控制性监测预警、防御响应、源头管制和科普宣传与培训演练。
开展地灾“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并非平地起高楼。
地勘单位工作总结地勘单位工作总结1本人20__年7月本科毕业于中北大学,之后进入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四队并被分配至下属的金丰矿业有限公司从事矿井地质工作。
现对一年以来个人在专业技术工作方面进行一个小结。
20__年7月进入本单位后,本人一直在矿山从事矿井地质工作。
一年以来,我始终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地质技术员为要求,努力钻研专业技术,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工作实际,使自己在工作中不断地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完成了从刚毕业的大学生向一个真正合格的技术人员的转变。
工作期间我主动向领导及同事请教地质和采矿方面的知识,努力使采矿和地质相结合,使自己成为适合矿山工作的地质人员。
我从事的矿井地质和井下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方面:负责有关地质技术的组织管理工作:经常深入井下现场收集勘探和采掘工作面的地质资料,掌握井下地质情况,汇编原始地质编录和钻孔编录,对井下编录资料进行整理,及时汇报各种相关地质情况;面向生产深入现场调查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
过去的一年,作为一名地质技术员,我按照生产的需要很好地完成了以下各项具体工作:1、生产探矿:过去的一年中,在地质探矿的基础上为满足开采和继续开拓延伸的需要,为进一步探明矿体特征以及储量升级所开掘各种坑探工程和钻探工程。
为矿山的开采和指导施工提供详细的地质依据。
通过生产探矿的设计,原始编录、综合编录、取样等一系列的工作,曾提交了60中段12-20线、20中段8-16线,-20中段34-36线等生产探矿资料。
2、储量核实:考察整个矿区,运用AutoCAD、MAPGIS等软件负责了储量核实工作,并且参与了储量核实报告的编写。
在整个考察及储量报告的编写过程中学到了不少东西。
3、深部及外围探矿:进一步探明边部、深部的小矿体,配合工程师加强外围探矿。
为满足矿山的生产和发展的需求,不断扩大地质储量。
4、根据已有的资料,确定勘探类型及勘探网度,总结以往矿床勘探成果和探采对比的基础上,运用典型矿床经验,根据矿床的规模大小、形态的复杂程度、厚度变化的稳定程度、构造的复杂程度和矿石中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等地质因素,对矿体勘探的难易程度进行划分。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山东省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正文:----------------------------------------------------------------------------------------------------------------------------------------------------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山东省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山东省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2020年5月19日山东省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全面做好我省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山东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等规定,编制本方案。
一、2019年地质灾害基本情况(一)地质灾害情况。
全省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193处,其中小型2017处、占92.0%,中型144处、占6.6%,大型32处、占1.4%。
2019年,全省共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111处(有财产损失的灾情63处、无直接经济损失的险情48处),其中崩塌47处、滑坡44处、地裂缝1处、岩溶塌陷7处、采空塌陷5处、第四系塌陷4处、不稳定斜坡3处,直接经济损失约1108.12万元,无人员伤亡。
台风“利奇马”过境期间发生灾情55处、险情48处,直接经济损失1064万元。
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济南、淄博、东营、潍坊、济宁、德州、滨州、聊城和菏泽等9市的平原区,其中博兴县、广饶县、寿光市及黄河入海口地区发展较快,最大沉降量达72毫米/年。
(二)地质灾害形成原因分析。
以台风“利奇马”等为代表的极端天气形成的强降雨,是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自然因素,其次是人为因素。
发生在济南、淄博鲁中地区的崩塌滑坡主要由大气降水引发;发生在铁路、公路、引水渠道沿线和山丘农村切坡建房的崩塌滑坡等多为工程建设引发;发生在济宁、临沂、枣庄地区的地面塌陷和平原区地面沉降主要由开采矿产资源等人为活动引发。
( 安全管理 )
单 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 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 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地勘单位的安全管理(2020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实用文本 | DOCUMENT TEMPLATE
其它行业
第 2 页
地勘单位的安全管理(2020版)
第一节地勘单位安全管理概述
一、地勘单位安全管理的任务
消除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害因素和不良行为(人的不安
全行为,物的不安全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地勘单位安全管理的内容
1、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2、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3、建立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4、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5、做好设计审查工作
6、制定和落实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7、应用现代安全技术和管理方法控制危险,改进安全设施
8、制定灾害预防计划和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并组织落实
备注说明:安全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与生产在实施过程,两
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着进行共同管理的基础。
实用文本 | DOCUMENT TEMPLATE
其它行业
第 3 页
9、向职工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10、对事故进行统计报告和分析
第二节安全生产方针
我国的安全方针是“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
理)”。
——人的生命高于一切
——思想上必须重视安全
——生产必须安全
——树立事故是可以预防的观念(追求本质安全)
——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责任制、制度、操作
规程以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第三节地勘单位安全管理制度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
地勘单位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中有关地勘工作安全生产的规定。
2、建立、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纵、横);
实用文本 | DOCUMENT TEMPLATE
其它行业
第 4 页
3、组织制定并督促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4、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和安全经费按规定及时提取或
交纳;
5、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6、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根据需要配备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
8、组织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9、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组织事故抢救,配合对事故
的调查。
(一)认真贯彻执行《矿山安全法》和本条例以及其他法律、
法规中有关矿山安全生产的规定;
(二)制定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三)根据需要配备合格的安全工作人员,对每个行业场所进
行跟班检查;
(四)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职工劳动条件,保证安全生产所需
要的材料、设备、仪器和劳动防护用品的及时供应;
实用文本 | DOCUMENT TEMPLATE
其它行业
第 5 页
(五)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六)制定矿山灾害的预防和应急计划;
(七)及时采取措施,处理矿山存在的事故隐患;
(八)及时、如实向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和管理矿山企业的主管
部门报告矿山事故。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
事故隐患;
(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二、安全检查制度
(一)安全检查的内容
查思想、查制度、查隐患和整改、查事故处理
(二)安全检查的形式
实用文本 | DOCUMENT TEMPLATE
其它行业
第 6 页
日常性检查、定期检查、专业性检查、专题性检查、季节性检
查、节假日前后的检查、不定期检查
三、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一)安全教育培训的类型
1、新工人入矿的三级安全教育(地下72、露天48)、
3、日常安全教育、4、其他人员的安全教育、
2、特种作业人员教育培训、5、各级管理干部、安全员安全教
育,
6、地勘单位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管理资格)
四、“三同时”与安全评价制度
(一)“三同时”概念
(二)施工方案与安全技术措施设计及设计审查
(三)安全评价制度
五、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制度
(一)安全措施计划的主要内容和范围(预防矿山事故的安全
技术措施费用,预防职业危害的劳动卫生技术措施费用,安全宣传
实用文本 | DOCUMENT TEMPLATE
其它行业
第 7 页
和教育费用,其他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的技术措施费用)。
(二)安全卫生措施计划编制的依据和方法
(三)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经费来源
六、危险源监控管理、隐患治理
(一)危险源监控制度
(二)隐患治理制度
七、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告管理制度
八、安全考评奖惩制度
九、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与使用制度
十、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