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引用格式,标注规范、方式)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10
参考文献引用国家标准的格式如下:
1、期刊作者题名[J]。
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专著作者。
书名。
版本(第一-版不著录)。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
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专利文献题名[P]。
国别。
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
出版日期。
6、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S]。
7、报纸作者题名[N]。
报纸名。
出版日期(版次)。
8、报告作者题名[R]。
保存地点年份。
9、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文献出处,日期。
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
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
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
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
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
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参考文献B为本词条添加义项名?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
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
目录基本介绍编辑本段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
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参考文献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
然而,按照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
很多刊物将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2007年8月20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排规范研讨会”决定,2008年起开始部分刊物开始执行新的规范“综合性期刊文献引证技术规范”。
该技术规范概括了文献引证的“注释”体例和“著者—出版年”体例。
不再使用“参考文献”的说法。
目前这两类文献著录或引证规范在我国影响较大,后者主要在层次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得到了应用。
(1)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为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适用于“著者和编辑编录的文后参考文献,而不能作为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制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
(2)顺序编码制的具体编排方式。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
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
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
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
文献的引用格式和规范一、插入语注释的格式和规范(以APA格式为例)基本规定:在文献引用处插入圆括号,把文献作者(英文作者用last name,中文作者用全名)和文献出版年份放入其中并用逗号隔开。
如果文献作者名字是文章句子的一部分,只需将年份放到圆括号中。
ExampleThe most recent study (Dobben, 2001) produced contrary results. Shaw (1996) analyzed the data and arrived at the same conclusion.●如果是直接引用,应将引用内容放到引号中,并在插入语注释的文献年份后面加文献的页码,单页前加“p.”,多页前加“pp.”。
ExampleThe situation was described as 'rapidly approaching hysteria' (Pratt,2000, p. 87). Green (2003) called it 'absolute lunacy at its most brazen’(pp. 92~94).●同一个地方引用了一个以上的文献来源时,应将不同来源的文献作者按字母顺序排列,中间用分号隔开。
同一作者不同年份的文献按时间排列,中间用逗号隔开。
ExampleThis interpretation is common (Dobben,2001; Pratt, 2000, 2001).●如果同一来源文献的作者有2个,每次引用时都要列出这两个作者,在括号中用符号'&'连接两个作者,在句中用‘and’连接。
如果同一来源文献的作者是3—5个,要在第一次引用时列出全部作者;在后面的引用中,只列出第一个作者,后面加‘et al.'。
如果同一来源文献的作者是6个以上(包括6个),则在引用中只列出第一个作者,后面加‘et al.'。
参考文献的标注范式论文参考新的《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以下称《规则》)国家标准GB/T7714—2005代替GB/T7714—1987,已于2005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本标准分别规定了专着、专着中的析出文献、连续出版物、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专利文献以及电子文献的着录项目和着录格式。
1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方法《规则》规定:“正文中引用文献可以采用顺序编码制,也可以采用‘着者—出版年'制”。
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
(1) 顺序编码制是按正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
例如:棉酚对人类的抗生育效果达99% [1] ……;(2) 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须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中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
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序号。
例如:形成了多种数学模型[7,9,11-13]……;(3)多次引用同一着者的同一文献,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 ]”外着录引文页码。
例如:主编靠编辑思想指挥全局已是编辑界的共识[1]。
由于“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2]1194……理性的成熟与热点的凝聚[3]……“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2]354。
2 参考文献着录格式示例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各条文献按正文部分标注的序号依次列出。
普通图书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1] 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17-121.[2] 汪昂.(增补)本草备要[M].石印本.上海:同文书局,1912.[3] 昂温G,昂温P S. 外国出版史[M].陈生铮,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4] CRAWFPRD W, GORMAN M. Future libraries: dreams, madness, &reality[M]. 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1995.会议录、论文集文献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1] 中国力学学会.第3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2] Ganzha V G, MAYR E W, VOROZHTSOV E V. Computer Algebra in Scientific Computing, Samarkand, October 5-9, 2000[C]. Berlin: Springer, c2000.科技报告文献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1] .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Guidelines for handling excavated acid-producing materials, PB91-194001[R]. Springfield: . Department of Commerce 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 1990.[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actors Reg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 report of WHO Scientific Group[R].Geneva: WHO, 1970.学位论文文献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1] 王斌.稀土β—二酮混配合物的光谱和晶体结构[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1992.[2] CALMS R B. 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D]. Berkeley: Univ. of California, 1965.专利文献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1]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3[P].1989-07-26.[2] 河北绿洲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一种荒漠化地区生态植被综合培育种植方法:中国, [P/OL].2001-10-24[2002-05-28].专着中析出的文献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1] 林穗芳.美国出版业概况[M]界出版概观.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1-23.[2] 国家标准局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 GB/T 2659—1986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S]献工作国家标准汇编: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8:59-92.[3] MARTING. Control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in Australia[M]Electronic resources: selection and bibliographic control. New York: The Haworth Press, 1996:85-96.期刊中析出的文献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期刊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卷(期):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1] 陶仁骥.密码学与数学[J].自然杂志,1984,7(7):527.[2] 亚洲地质图编图组.亚洲地层与地质历史概述[J].地质学报,1978,3:194-208.[3] HEWITT J A. Technical services [J].Library Resource Services,1984,28(3):205-218.报纸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报纸题名,出版年月日(版次).[1] 丁文祥. 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N].中国青年报,2001-11-20(15).[2] 张田勤.罪犯DNA库与生命伦理学计划[N].大众科技报, 2000-11-12(7).电子文献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 [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1] 江向东.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处理[J/OL].情报学报,1999, 18(2):4[2000-01-18].萧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2001-12-19) [2002-04-15].TURCOTTE D L. Fractals and chaos in geology and geophysics[M/OL].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1998-09-22].H 参考文献类型和载体标志以纸张为载体的参考文献类型标志为:M——普通图书,C——会议录,G——汇编,N——报纸,J——期刊,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
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
按文章正文部分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1]、[2]……连续编码。
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须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
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序号。
放在“参考文献”中时,用[1]、[2]…顺序编号。
作者姓名采用姓前名后的写法,外文姓全大写,名可缩写并省略缩写点;3人和3人以下作者全部列出,3人以上作者只列前3人,后写“等”字。
文献类型及标志代码:普通图书为[M],会议录、论文集为[C],汇编为[G],期刊为[J],学位论文为[D],报告为[R],标准为[S],专利为[P],数据库为[DB],计算机程序为[CP],电子公告为[EB]。
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磁带为[MT],磁盘为[DK],光盘为[CD],联机网络为[OL]。
电子文献载体和标志: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
期刊类文献著录格式作者。
题名[J]。
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并省略缩写点),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如期刊无卷号,则为:“出版年(期号):起止页码。
”。
专著类文献著录格式作者.书名[M].其他责任者.版次(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论文集类文献著录格式论文作者。
论文题目[C]//编者.论文集名:其他题名信息。
出版地(或会议城市):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类著录格式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城市):保存单位,年份.科技报告著录格式作者。
题名[R]。
地点(城市):主办单位,年份。
专利文献著录格式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
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联机文献必备).网络文献著录格式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参考文献的标注必须规范,否则会直接影响论文的发表。
中文参考文献的标注有其标准格式(当然,不外乎有特殊要求的期刊,搞一些特别的标注格式要求),在标注时,最易出错的是期刊卷和期的标注,做学术研究,应力求处处严谨,如果某期刊有卷号又有期号,我们就应该全部标出,而不能图省事,只标其一。
一、引言实验报告是科学实验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其文献来源的格式规范对于保证实验报告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报告文献来源的格式要求,以供广大科研工作者参考。
二、文献来源格式要求1. 文献引用顺序实验报告中的文献引用应按照以下顺序进行:(1)作者姓名(姓在前,名在后);(2)文章标题;(3)期刊名称(外文期刊名称可使用缩写,中文期刊名称应使用全称);(4)出版年份;(5)卷号(如需);(6)期号(如需);(7)页码范围。
2. 文献引用格式(1)期刊文献示例:[1] 张三,李四. 实验研究[J]. 科学通报,2018,63(2):1-10.说明: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期刊名称应使用全称,卷号和期号用括号括起来,页码范围用破折号连接。
(2)书籍文献示例:[2] 王五. 实验方法与技巧[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100-110.说明: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书籍名称应使用全称,出版地与出版社之间用冒号隔开,页码范围用破折号连接。
(3)网络文献示例:[3] 张六.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EB/OL]. /,2019-04-01.说明: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网络文献名称应使用全称,网址应使用完整地址,发布日期用括号括起来。
三、参考文献著录格式1. 参考文献应按照文献引用顺序排列,并在文中标注序号。
2.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如下:[序号] 作者. 文献标题[文献类型].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卷号(期号):页码范围.示例:[1] 张三,李四. 实验研究[J]. 科学通报,2018,63(2):1-10.[2] 王五. 实验方法与技巧[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100-110.[3] 张六.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EB/OL]. /,2019-04-01.四、总结实验报告的文献来源格式规范是保证实验报告严谨性和科学性的重要保障。
本文详细介绍了实验报告文献来源的格式要求,包括文献引用顺序、文献引用格式和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文内文献引用与文后参考文献格式本科毕业论文是一种学术论文,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是必不可少的。
无论引用什么文献资料,无论采用何种论文格式,都必须准确、完整地提供引用出处。
否则,就会构成“剽窃”。
引用包括引用别人的概念、措辞、数据、观点等。
某些公认的事实,家喻户晓的谚语、格言等无需标注。
文献引用必须注明出处,这直接反映论文作者对所涉领域的把握和治学态度。
文献引用应遵照下列规范:引用规范:按专业方向的不同一般分为两类:MLA(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人文科学常用)APA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社会科学常用)区别在于次序、大小写、缩写、标点等细节上。
我校英语专业本科学位论文撰写统一按APA要求,格式上应做到前后一致。
一、文内文献引用格式引述别人的观点,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间接引用,这两种引用方式都要加上相应的注释,用来注明所引文字的作者和出处。
(一)直接引用直接引用指逐字逐句,一字不差,一字不漏地引用。
直接引用可以证明观点或文字的权威性,可以保留所引内容的原始文字,也可以强调所引内容的准确性。
直接引用时,引文要尽可能简短,如果引文过长,即超过半页,要把引文放到附录部分,并在文中说明。
直接引用是引用原话,必须用引号,并且除了标明作者和出版年以外,还要标明具体页码,p.与数字之间有空格,如下所示:Darwin used the metaphor of tree “to express the other form of interconnectedness —genealogical rather than ecological” (Gould, 1989, p. 14).如果在正文中提到你要引用的作者,而且是直接引用,则需紧随其姓氏后用括号标明出版年,然后在引用的引号后用括号标明具体页码,如下所示:Gould (1989) explains that Darwin used the metaphor of the tree of life “to explain the other form of interconnectedness — genealogical rather than ecological—and to illustrate both success and failure in the history of life” (p. 14).直接引用注意事项1、双引号表示直接引语,单引号只用来标注引语中的引语,如下所示:正确:Researchers claim that the “question of indefiniteness does not arise for non-referential noun phrase” (Thompson, 1981, p. 129).错误:Res earchers claim that the ‘question of indefiniteness does not arise for non-referential noun phrase’ (Thompson, 1981, p. 129).2、引语不得使用斜体或粗体来表示。
1参考文献示例1、专著,书籍【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 书名. 其他责任者(如编者,译者,供选择). 版本(第1版不写).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页码Bird R B, Stewart W E, Lightfoot E N. Transport Phenomena.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960. 752、期刊【著录格式】序号析出责任者. 析出题名. 刊名, 出版年, 卷号(期号): 起止页码Huang Ping, Li Shengcai, Collins J F. Vehicle-related hydrocarbon sourcecompositions from ambient data:the GRACE/SAFER method[J]. Journal ofSafety and Environment, 2004, 4(2): 90-963、会议论文集(或汇编)【著录格式】序号析出责任者. 析出题名. 见(英文用In): 文集编者(英文姓名后加ed或eds). 文集名. (供选择项: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Ma Tingxi, Lu Xueshu. Computer aided analysis of the penetration ofmounted tillage implement. In: Huang Ping, Wang Yajun, Li Shengcai, QianXinming eds. 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Ⅲ. Beijing:Science Press, 2002. 157-1604、学位论文【著录格式】序号责任者. 题名: [硕士或博士论文]. 学位授予地: 学位授予单位, 年份Yang Lin . The application of orthogonal collocation to laminar flow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monolith converters: [PhD Thesis]. Beijing: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4另:网上资料请不要作为参考文献.2写作技巧把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
参考文献标题(三号,黑体,居中,加粗)参考文献内容(小四号宋体;英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标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执行,具体示例如下:1、专著、论文集、报告、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文献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始页-终止页.2、期刊文章:[序号] 作者.论文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始页-终止页.3、电子文献:[序号] 作者.电子文献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是错的哈,在英文输入法下输入就能输入[]还有除了孩子其他的标点全部在英文输入法下输入的,人名跟人名之间用“,”隔开。
作者与文章名之间用“.”隔开[1] 杨欣海,马申.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浙江体育科学,2012,(4):80-84.[2] 周成林,赵洪朋.改革开放30年我国体育锻炼促进心理效益取得的突破与问题[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257-261.[3] 贺亮锋.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境和情绪的影响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4):481-483.大家注意了,你在文章里面用的句子,段落,必须在正文中标注释引用的哪篇文章,引用的文章在参考文献里面写出来,没有引用的不能写在参考文献里面,如果不标准或者没有引用的写在参考文献里面的都算抄袭。
正文中的应用符号要上标还有就是要求引用的次序必须跟参考文献次序一致,比如:正文:XXXXXXXXXX[1]XXXXXXXXXXXXXXXX[2],XXXXXXXXXX[3]XXXXXXX[1]XX[4]参考文献:[1][2][3][4]不能够[3]跑[2]前面去。
如果在正文后面你又用到第一篇里面的句子那么在那句话后标[1]就行了,参考文献不用写了。
论文参考文献规范格式详解一、文献格式的快速引用(一)参考文献的类型参考文献的类型(即引文出处)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在文献名后并以方括号括起,具体类型标识如下:M ——专著、普通图书C ——论文集N ——报纸文章J ——期刊文章D ——学位论文R ——研究报告S ——标准P ——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实例1、专著类【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举例】[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3] [英]蔼理士.性心理学[M]. 潘光旦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2、论文集【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1]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2] Spivak,G. Victory in Limbo[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pp.271-313.[3] Almarza, G.G.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50-78.3、报纸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举例】[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1987-8-15(33).4、期刊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举例】[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3] 郭英德.元明文学史观散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4] 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67.5、学位论文【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1-7.[2] 刘伟.汉字不同视觉识别方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998.6、研究报告【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1]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9-10.[2] 白秀水,刘敢,任保平. 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998.7、标准【格式】[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举例】[1] GB/T 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8、专利【格式】[序号]专利所有者.题名[P].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举例】[1]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9、条例【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举例】[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10、译著【格式】[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举例】[5] 昂温G,昂温P S.外国出版史[M].陈生铮,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Gordon.;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参考文献B为本词条添加义项名?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
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
目录基本介绍编辑本段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
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参考文献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将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2007年8月20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排规范研讨会"决定,2008年起开始部分刊物开始执行新的规范“综合性期刊文献引证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概括了文献引证的“注释”体例和“著者—出版年”体例。
不再使用“参考文献”的说法.目前这两类文献著录或引证规范在我国影响较大,后者主要在层次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得到了应用。
(1)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为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适用于“著者和编辑编录的文后参考文献,而不能作为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制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
(2)顺序编码制的具体编排方式。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
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
10.参考文献引用文献遵循“最新、准确和亲自阅读过”的原则(最近5年内发表的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列于正文之后。
同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在引文处标引,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标或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
例如:“……张三[1]和李四[2-3]等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数学模型见文献[4]。
”同一文献被多次引用时,用同一序号标引。
未公开出版的文献不宜引用,但可以注释的形式标明出处。
主要责任者超过3人的只标注前3名,后加“, 等”或“, et al.”。
著录格式为:特别提示:参考文献不少5个(欢迎撰文时多阅读、参考、引用本刊论文作为参考文献。
引用本刊论文3篇以上的,本刊优先刊用。
)(1)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研究报告[R]:格式为:[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2)期刊文章[J]:格式为:[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格式为:[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A].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4)报纸文章[N]:格式为:[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5)国际标准、国家标准[S]:格式为:[序号] 主要责任者.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6)电子文献:格式为:[序号]主要责任者. 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7)未定类型的文献[Z]:格式为:[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示例如下:1 专著格式:[序号]编著者. 书名[M]. 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1] 章毓晋.图像分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12.[2] Isidori A. Nonlinear Control Systems[M]. New York: Springer Press, 1995:32-38.2 期刊格式:[序号]作者. 题目[J]. 刊名,年,卷(期):页码.例:[1]刘卫果,王苏男. 客运交通方式与体系的关系及其发展[J].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2(3):77-81.[2] Liu B, Iwamura K.A Note on chance constrained programming with fuzzy coefficients[J]. Fuzzy Sets and systems, 1998, 100: 229-233.3 学位论文格式:[序号]作者. 题目[D]. 地点:单位,年.例:[1]王悉. 基于UML的城轨列车运行控制仿真系统设计和实现[D]. 北京: 北京大学, 2006.4 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格式:[序号]作者.题目[C]//主编(任选).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例:[1]吴重庆,陶潆,董建军.基于ATM的铁路区间无源光接入网(APON)的研究 [C]//谈振辉.信息与智能系统北京: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34-41.5 科技报告格式:[序号]作者. 题名[R].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1] 胡思继,马建军.基于全路网状线路计算机编制京沪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系统的研究[R].北京: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2001.6 国际、国家标准,行业规范格式:[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1]中国铁道部.铁建设[2007]85号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7 专利格式:[序号]专利所有者. 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 出版日期.例:[1]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88105607.3[P].1989-07-26.8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EB/OL].(发表日期)[引用日期].可获得文献地址.例:[1] Rao N S V.A Fusion Method That Performs Better Than Best Sensor[EB/OL].(2000-05-25)[2004-12-05] ./~nrao/publications.h tml.。
论文参考文献格式(GB7714-2005)我国发布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两种为我国著录文后参考文献的国家标准。
按规定,在科技论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过去)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表。
1 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一项科学研究取得的新成果通常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的新进展,它体现着科学科技的继承和发展。
如,基于已有的理论、方法、思想、实验手段等,使本研究获得了新进展,有了新发现;或是将一个学科中的方法移植到另一学科中并取得成功;或是对已有方法做了改进。
当在论文中叙述研究目的、设计思想、建立的模型、与已有结果进行比较的时候,就要涉及到已有的成果。
如果在涉及到前人成果的地方再把已有成果的具体内容抄到论文当中,不但占去论文的篇幅,冲淡论文的主题,而且抄写这些已发表过的、读者可以查找到的内容是毫无意义的。
所以,在论文涉及到已有成果的地方,不去重抄已有的成果,而是指出登载这个成果文献(出处),这种做法叫做引用参考文献。
引用了参考文献,就要在涉及前人成果的地方做一个标记,见到这个标记,读者就知道在这里引用了参考文献;按照这个标记在参考文献表中就能找到刊登这个成果的详细内容的文章。
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加一个标记,称为参考文献的标注。
标注的方法称为标注法。
2 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和作用对于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是不可缺少的。
归纳起来,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 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都有继承性,现时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今人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一般都是前人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的继续和发展;因此,在论文中涉及研究的背景、理由、目的等的阐述,必然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评价,著录参考文献即能表明言之有据,并明白交待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参考文献的编写格式要求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①期刊〔J〕②专著〔M〕③论文集〔C〕④学位论文〔D〕⑤专利〔P〕⑥标准〔S〕⑦报纸〔N〕⑧技术报告〔R〕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①磁带〔MT〕②磁盘〔DK〕③光盘〔CD〕④联机网络〔OL〕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例如: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②磁带数据库〔DB/MT〕③光盘图书〔M/CD〕④磁盘软件〔CP/DK〕⑤网上期刊〔J/OL〕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三、举例1、期刊论文〔1〕周庆荣,张泽廷,朱美文,等.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J〕.化工学报,1995(3):317—323 〔2〕Dobbs J M, Wong J M. Modifi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phasebehavior using polor coselvent〔J〕. Ind Eng Chem Res, 1987,26:56〔3〕刘仲能,金文清.合成医药中间体4-甲基咪唑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2(2):103-105〔4〕Mesquita A C, Mori M N, Vieira J M, et al .Vinyl acetate polymerization by ionizing radiation〔J〕.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2002, 63:4652、专著〔1〕蒋挺大.亮聚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27〔2〕Kortun G.Reflectance Spectroscopy〔M〕.New York: Spring-Verlag,19693、论文集〔1〕郭宏,王熊,刘宗林.膜分离技术在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综合利用的研究〔C〕.//余立新.第三届全国膜和膜过程学术报告会议论文集.北京:高教出版社,1999.421-425〔2〕Eiben A E, vander Hauw J K.Solving 3-SAT with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s 〔C〕.//Proc 4th IEEE Conf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Piscataway: IEEE Press, 1997.81-864、学位论文〔1〕陈金梅.氟石膏生产早强快硬水泥的试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学大学,2000〔2 〕Chrisstoffels L A J .Carrier-facilitated transport as a mechanistic tool in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D〕.The Netherland:Twente University.19885、专利文献〔1〕Hasegawa, Toshiyuki, Yoshida,et al.Paper Coating composition〔P〕.EP 0634524.1995-01-18〔2 〕仲前昌夫,佐藤寿昭.感光性树脂〔P 〕.日本,特开平09-26667.1997-01-28〔3〕Yamaguchi K, Hayashi A.Plant growth promotor and productionthereof 〔P〕.Jpn, Jp1290606.1999-11-22〔4〕厦门大学.二烷氨基乙醇羧酸酯的制备方法〔P〕.中国发明专利,CN1073429.1993-06-236、技术标准文献〔1〕ISO 1210-1982,塑料——小试样接触火焰法测定塑料燃烧性〔S〕〔2〕GB 2410-80,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雾度实验方法〔S〕7、报纸〔1〕陈志平.减灾设计研究新动态〔N〕.科技日报,1997-12-12(5)8、报告〔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密相气力输送技术〔R〕.北京:19969、电子文献〔1〕万锦柔.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DB/CD〕.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3中文目录采用小四号字,其中一级题目用黑体字,其他题目用宋体字,并注明起始页码,题目和页码间用“……”相连。
参考文献B为本词条添加义项名?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
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
目录基本介绍编辑本段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
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参考文献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
然而,按照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
很多刊物将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2007年8月20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排规范研讨会”决定,2008年起开始部分刊物开始执行新的规范“综合性期刊文献引证技术规范”。
该技术规范概括了文献引证的“注释”体例和“著者—出版年”体例。
不再使用“参考文献”的说法。
目前这两类文献著录或引证规范在我国影响较大,后者主要在层次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得到了应用。
(1)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为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适用于“著者和编辑编录的文后参考文献,而不能作为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制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
(2)顺序编码制的具体编排方式。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
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
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
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注释参考文献和注释对于一篇科研论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注释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注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注释之“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内涵(一)关于“参考文献”,在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必然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因为从科研的规律来看,任何研究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一提及他人科研成果的过程,就是参考或引用。
《辞海》(1999年版)的解释是:“参考:参合他事他说而考察之;参酌”;“文献:原指典籍与贤者。
后专指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
亦指与某一学科有关的重要图书资料。
今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即用文字、图象、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以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如纸张、胶片、磁带、光盘等)。
”至于“参考文献”则没有专门的条目。
我们再看几个规则的相关规定。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提出,文后参考文献指“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
当然,在这里,“引用”可以是直接引用原文,也可能是间接引用即借鉴、吸收其思想、观点;而“文后”二字,则表明参考文献与正文有明显区别,即是置于正文之后的一类东西。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说法是:“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
”这里强调“参考”二字,即这些文献资料对作者写作该文起了参酌、参照的作用。
《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关于参考文献有这样一段规定:“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论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
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需表明引文具体出处的,可在序号后加圆括号注明页码或章、节、篇名,采用小于正文的字号编排。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该规范没有明确论及什么是参考文献,但基本是沿袭前两个规范的做法,并且明确将引文列入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引用格式)-标注规范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是按时间排还是按姓名的首字母? 参考文献的标注法有两种,择一,从头至尾用同一方式标注。 1. 顺序排列法:按正文引用文献出现的顺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依序列出(最常见)。 2. 著者-出版年制:各文献标注内容,由著者姓氏与出版年构成,置于()内。各篇文献先按文种集中,可分为中文、西文、日文、俄文、其他文种等五部分。然后,按著者字顺和出版年排列。中文文献一般按汉语拼音字顺排列。
按照你文章中引用的顺序排。 2015年论文参考文献的标注规范
一、顺序编码制(温哥华体系) 这种体系是按在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先后顺序使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用方括号括注在文中提及的文献著者或理论系统名的右上角。如: 达尔文指出…… 进化论认为…… 如果只提及引用内容而未提及著者,则括注在所引用文字群的右上角。如: 根据遗传学原理,可以推论出这种变异是受基因控制的,是可以遗传的[8]。 如果所提及的文献作为文字叙述中的直接说明语时,则应与正文平排,并且每个序号都应加上方括号。如: 紫色土壤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参见文献[11]、[20]、[32])。 文中多次引用同一参考文献,只在第一次出现时编排序号(在参考文献表中也只出现一次),其他处使用同一序号;如果多次引用的是同一参考文献的不同页的内容并标上了页码,则每次引用都应编排序号,参考文献表中也要一一列出。 若某一问题使用了多篇文献说明,这时将各文献的序号在一个方括号内全部列出,中间加逗号,若遇连续序号,可在起讫序号中间加“~”表示。如: 这种变异往往发生在细胞的减数分裂时期[3, 5, 7~10],但是为了…… 二、著者-出版年制 这种参考文献是由著者姓名与出版年代构成。标注方法是在被引用的著者姓名之后用圆括号标注参考文献的出版年代。如: 徐道一(1983)认为,生物变革时期与太阳系在银河系的运行轨迹可能有一定联系。 . .. 文中只提及所引用的资料内容而未提及著者,则在引文叙述文字之后用圆括号标注著者姓(中国人、朝鲜人、日本人等用汉字姓名的著者要用完整的姓氏和名字)和出版年代,两者之间空一格,不用逗号。如: 孟德尔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即红、白花豌豆杂交后的所结种子第二年长出的植株的红白花色比例为3:1(方宗熙 1962)。 引用同一著者在同一年份出版的多篇文献时,出版年份之后用英文小写字母a、b、c…加以区别,并用逗号隔开。如: 根据泰勒级数展开公式,我们很自然地假定在靠近平衡态时广义生态力和广义生态流之间是线性齐次关系(鲁廷全 1988b, 1988a)。 引用有两个以上同姓的著者的外文文献,在姓氏后面加上名字的缩写(首字母,大写),姓和名、名和年代之间空一格(不加逗号,不加缩写点),而两个文献之间用逗号隔开。如: 1971年初北半球平均雪被显著增加,以及相伴的短波辐射吸收的减少是随后异常天气型出现的原因(Kukla G J 1974, Kukla H J 1976)。 引用多著者文献时,只标注第一个著者,其后加“等”字,或与之同义的外文(“et al.”、“и др.”……)。如: 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中心是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人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马世骏等 1990)。 生态学的现代品格是把一个意外的结果变成一个意料中的结果,把一个偶然的事件变成一个当然的事件(Harvey D et al. 1969 )。 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按出版年份由近到远依次标注,文献与文献之间用逗号隔开。如: 遥相关研究(Alliso et al. 1971, Bjerknes 1969, Doberitz 1969, Doberitz et al. 1967)指出,两种相反的流型……。 参考文献表的编排 参考文献中的著录项目、标点符号及排列顺序严格按如下范例套用。参考文献表的排版样式为:六号宋体+Times New Roman,首行不缩进,悬挂缩进16磅,行距最小12磅。 一、顺序编码制 各篇文献要按正文标注的序号依次列出,序号前后不加任何符号,只在序号后用一空格与作者姓名隔开。 参考文献中,在文章的页码前都用冒号,人名中的缩写点略去。 1. 专著 作者. 书名(包括副书名). 版本(第一版应略去).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作者. 文章名//原出版物责任者. 原出版物名. 版本(第一版应略去).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如果是译文,则应在文献名后加上译者姓名。 黑姆斯等. 生物化学. 王镜岩等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65. 2.论文集 . .. 作者. 文章名//论文集编者. 论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章的起讫页码. 3. 刊物 作者. 文章名. 刊物名称,出版年,卷(期,部分):文章的起讫页码. 4.报纸 作者. 文章名. 报纸名称,年-月-日(版面第次). 二、著者-出版年制 凡正文中括注了著者姓名和年份的,其文献都必须列入参考文献表中。 参考文献表各条目前一律不加序号,先按语种分类排列,排列顺序是中文、日文、西文、俄文、其他文种。然后,中文和日文按著者的姓氏笔画数、笔顺(一、丨、丿、ヽ、乛)顺序排列(中文也可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西文和俄文按著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 当一个著者有多篇文献,有单独署名的文献也有与他人合写而又是第一著者时,他单独署名的文献排在前面,并按出版年份的先后排列,接着排他与另一著者合写的文献,然后再排他与多人合写的文献。 著录项目基本与顺序编码制相同,不同的是出版年代应紧排在编著者之后,并加实心句点。 参考文献中,在文章的页码前都用冒号,人名中的缩写点略去。 1. 专著 作者. 出版年. 书名(包括副书名). 版本(第一版应略去). 出版地:出版者:页码. 作者. 出版年. 文章名//原出版物责任者. 原出版物名. 版本(第一版应略去). 出版地:出版者:页码. 如果是译文,则应在文献名后加上译者姓名。如: 黑姆斯等. 2000. 生物化学. 王镜岩等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365. 2. 论文集 作者. 出版年. 文章名//论文集编者. 论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文章的起讫页码. 3. 刊物 作者. 出版年. 文章名. 刊物名称,卷(期,部分):文章的起讫页码. 4. 报纸 作者. 年-月-日. 文章名. 报纸名称,(版面第次). 1. 编著者姓名以姓前名后列出,西文和俄文编著者姓全部录入,名可以缩写为首字母(大写),字母后不加缩写点;如果用首字母无法识别该人名时,则宜用全名。 2.文献编著者不超过三人时,可全部录入;若超过三人时,则只录入前三个,其后加“等”、“,et al.”或其他语种相应的词。 3.以组织或机构署名的文献,则以组织或机构名称作为编著者,为避免混淆,一般不用简称或缩写。 4.编著者不明的文献,编者项应注明“佚名”或其他语种与之相应的词(如Anon.)。凡采用顺序编码制的参考文献可省略此项,直接录入题名。 . .. 5.编录外文文献时,大写字母的使用要符合文献本身所使用文种的习惯用法。 6.外文期刊刊名可列出全名,也可列出惯用的缩写刊名,词与词之间空一格,全书应保持一致。只有一个词的刊名不能缩写。 期刊只列出卷号,不必标“卷”或“Vol.”等;如果是分卷图书,则应加“卷”或“册”或“Vol.”或其他语种相应的词(首字母大小写应全书统一)。 参考文献中的版次、卷、期、页码等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版次中中文版次著录为“第2版”、“第3版”……(第1版不必列出),西文文献的版次著录为“2nd ed.”、“3rd ed.”或其他语种的相应词。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1]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 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E:电子文献 [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M/CD]光盘图书、[DB/OL]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