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741-2010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300.00 KB
- 文档页数:23
行业资料:________ 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6 页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内容摘要第11条本规程适用于东北电业管理局管辖的10千伏及以下的架空配电线路和设备。
凡是连接在我局配电网上运行的设备,均应符合本规程。
第12条配电线路分为高压配电线路与低压配电线路。
高压配电线路:1~10千伏;低压配电线路:1千伏以下。
第13条配电线路、设备的安全运行是保障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用电报重要环节。
运行单位应做好运行、维护工作,预防事故发生,努力提高设备供电能力、减少线损、降低运行维护费用,为建成安全、经济、优质、高效技术先进的配电网而努力。
第14条运行部门应保证电压质量。
用户端的电压变动幅度,应不超过受电设备(器具)额定电压的下列指标:3~10千伏高压用户及低压动力用户7%低压照明用户+5%,-10%第15条配电线路、设备应由专责运行人员维护。
运行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本规程的各项规定,熟悉设备状况,掌握设备变化规律,经常进行运行分析(每季至少一次),采取对策,保障设备安全、经济供电。
运行人员应由责任心强、熟悉有关规程、有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
各级领导应配齐运行人员,保持相对稳定,保障运行人员正常开展工作。
第 2 页共 6 页架线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一般规定1、作业前由施工负责人召集所有施工人员贯彻安全技术措施。
2、作业前应认真检查工具,材料和所需用设备确认良好。
检查作业环境确认安全。
3、检修、更换、延长牵引网络都必须与井下调度站联系好。
4、在牵引网络上施工,必须停电作业,停送电步骤如下:①停电,②验电,③接地。
接地线必须打在电源侧施工地点前10米处。
施工地点两端设专人瞭望,施工完毕,施工负责人检查线路,确认无问题,清理现场,拆除接地线,方可送电,严格执行谁停电谁送电的制度。
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征求意见稿)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附件66 防止输电线路事故为防止输电线路事故的发生,应严格执行《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2010)、《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2010)、《100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665-2011)、《±8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790-2013)、《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3—2014)、《±800kV 及以下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L/T 5235-2010)、《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DL/T 741-2010)、《10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DL/T 307-2010)、《±800千伏直流架空输电线路检修规程》(DL/T 251-2012)、《重覆冰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440-2009)、《架空输电线路防舞设计规范》(Q/GDW 1829-2012)、《10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Q/GDW 153-2006)、《国家电网公司架空输电线路“三跨” 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国家电网运检〔2016〕413号)、《国家电网公司架空输电线路“三跨”运维管理补充规定》(国家电网运检〔2016〕777号)及其它有关规定,并提出以下重点要求:6.1 防止倒塔事故6.1.1 设计阶段6.1.1.1 在特殊地形、极端恶劣气象环境条件下重要输电线路宜采取差异化设计,适当提高抗风、抗冰、抗洪等设防水平。
6.1.1.2 线路设计时应避让可能引起杆塔倾斜和沉降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地裂缝等不良地质灾害区。
6.1.1.3线路设计时宜避让采动影响区,无法避让时,应进行稳定性评价,合理选择架设方案及基础形式,宜采用单回路或单极架设,必要时加装在线监测装置。
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技术标准(Q/ZMXJ-JSB 2017版)中煤新集三大标准编写委员会编制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技术标准(2017版)(Q/ZMXJ-JSB)2017-12-1发行 2018-1-1实施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三大标准编写委员会编制序言(领导作序)目录Q/ZMXJ-JSB 05-2017 煤矿机电运输技术标准(责任单位:生产技术部)标准共有子目录4个,次级子目录28个,主要内容包括煤矿机械、煤矿电气、煤矿窄轨运输、新型辅助运输等内容。
新增创新点:架空乘人装置、单轨吊车、立井无轨胶轮车、GIS免维护室内高压组合电器、SVG静止型同步补偿有源滤波装置等。
0601 煤矿机械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技术要求3.1 通用部分3.2 主提升(立斜井绞车)系统3.3 主运输(带式输送机)系统3.4 主通风机系统3.5 给排水系统3.6 压风系统3.7 地面供热系统3.8 热害治理降温系统4 安全4.1 通用部分4.2 环境4.3 一般机械设备、设施4.4 锅炉压力容器4.5 特种设备4.6 个体防护4.7 灾害防治5 安装6 操作7 检修0602 煤矿电气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矿井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运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煤新集股份有限公司。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中涉及规范性引用文件,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2017版MT5010-95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417-2007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DLT741-2010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低压变配电室运行管理规范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DLT741-2010GB3836.1-2010爆炸性环境设备通用要求GB/T12668调速电气传速系统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矿井机电管理规定煤矿机电设备检修技术规范煤矿电气试验规程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电业安全作业规程3 技术要求3.1 通用部分3.1.1 紧固件3.1.1.1 紧固用的螺栓、螺母、垫圈等齐全、紧固、无锈蚀。
广东电网公司生产班组一体化工作手册(输电线路班分册)二○一一年·十二月目录1. 总则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班组职责、班组工作比例定额表 (2)4. 岗位职责 (2)5. 核心业务 (3)5.1. 巡视作业 (3)5.1.1. 作业要求 (3)5.1.2. 作业表单/表格 (4)5.1.2.1. 架空线路日常巡视 (4)5.1.2.2. 架空线路特殊巡视 (6)5.2. 检修作业 (9)5.2.1. 作业要求 (9)5.2.2. 作业表单/表格 (11)5.2.2.1. 架空线路停电检修(导线及附件类)作业 (11)5.2.2.2. 架空线路停电检修(绝缘子及附件类)作业 (13)5.2.2.3. 架空线路维护作业 (16)5.2.2.4. 架空线路停电安装线路避雷器作业 (19)5.3. 检测及试验作业 (22)5.3.1. 作业要求 (22)5.3.2. 作业表单/表格 (22)5.3.2.1. 架空线路杆塔接地电阻测量 (22)5.3.2.2. 架空线路红外测温 (24)5.3.2.3. 架空线路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测量 (28)5.3.2.4. 架空线路铁塔、横担倾斜度测量 (30)5.4. 带电作业 (32)5.4.1. 作业要求 (32)5.4.2. 作业表单/表格 (33)5.4.2.1. 架空线路带电检修类作业 (33)5.5. 验收作业 (36)5.5.1. 作业要求 (36)5.5.2. 作业表单/表格 (36)5.5.2.1. 架空线路竣工验收 (36)5.5.2.2. 架空线路资料验收 (43)1.总则依托广东电网公司“七个统一”规范,将线路运行维护班日常工作需要的制度、标准、流程、表单等融合在一起,以指导班组日常工作,规范班组作业行为,提高作业水平和工作效率,特编写本手册。
本工作手册规定了广东电网公司地区供电局生产班组的职责、安全生产指标以及规范化工作的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业务流程、作业表单、管理表单的内容。
架空送电线路现场运行维护规程2012年目录引用规程、标准、规范…………………………………………………………………架空送电线路运行维护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设备基本情况…………………………………………………………………第三章架空送电线路运行维护………………………………………………………第四章架空送电线路运行标准………………………………………………………第五章巡视与检查……………………………………………………………………1 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架空送电线路运行、检修工作的基本要求,并对线路的运行维护、设备检修、工作现场环境保护措施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运维的35kV、110kV、220kV架空送电线路。
2 引用规程、标准、规范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试行)》国家电网安监〔2005〕145 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国家电网生〔2004〕634号《110(66)kV~500kV 架空输电线路技术标准》国家电网生〔2006〕57 号《110(66)kV~500kV 架空输电线路评价标准》国家电网生(2006)935号《架空输电线路管理规范》国家电网生〔2004〕641 号《预防 110(66)kV~500kV 架空输电线路事故措施》国家电网基建〔2005〕172 号《110(66)kV~500kV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范》国家电网生技〔2005〕173号《110(66)kV~500kV 架空输电线路检修规范》国家电网生技〔2005〕174 号《110(66)kV~500kV 架空输电线路技术监督规定》国家电网生技〔2005〕389 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管理办法》国家电网生技〔2005〕400 号《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国家电网安监〔2005〕611 号《国家电网公司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电网生〔2006〕356号《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电网生〔2006〕364号)《国家电网公司反事故斗争二十五条重点措施(修订版)国家电网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查评依据DL5009.2--2004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工程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T 5146-2001 35kV-220kV架空送电线路测量技术规程DL/T5168--2002 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741-2001 架空线路运行规程GB 50233-2005 (66)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新疆电力公司架空送电线路设备评级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列新疆电力公司防污闪措施和现场污秽度测试导则Q/GDW168-2008《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Q/GDW173-2008《架空输电线路状态评价导则》Q/GDW174-2008《架空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导则》第一部分架空送电线路运行维护规程第一章总则1.1 本规程根据《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电力线路防护规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所属线路实际情况编制而成。
架空线路运行规程(一)一般规定1、本规程规定了架空送电线路运行工作、线路巡视、检测、维修、技术管理等的基本要求。
2、线路的运行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DL409有关规定。
3、运行单位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运行、管理人员应掌握设备状况和维修技术,熟知有关规程制度,经常分析线路运行情况,提出并实施预防事故、提高安全运行水平的措施。
4、导线、地线应采取有效的防振措施,运行中应加强对防振装置的维护,以及对防振效果的检测。
5、线路的杆塔上必须有线路名称、杆塔编号、相位以及必要的安全、保护等标志,同塔双回、多回线路应有色标。
(二)杆塔与基础1、杆塔基础表面水泥脱落、钢筋外露、装配式基础锈蚀、基础周围环境发生不良变化。
2、杆塔的倾斜、横担的歪斜程度超过表1的规定:(1)铁塔主材相邻结点间弯曲度超过0.2%。
(2)钢筋混凝土杆保护层腐蚀脱落、钢筋外露,普通钢筋混凝土杆有纵向裂纹、横向裂纹,缝隙宽度超过0.2m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杆有裂缝。
(3)拉线棒锈蚀后直径减少2mm~4mm。
(4)镀锌钢绞线拉线断股,镀锌层锈蚀、脱落。
(三)导线与地线1、导、地线由于断股、损伤减少截面的处理标准按表2的规定。
2、导、地线表面腐蚀、外层脱落或呈疲劳状态,应取样进行强度试验。
若试验值小于原破坏值的80%,应换线。
处理方法损伤情况线别(四)绝缘子1、瓷质绝缘子伞裙破损,瓷质有裂纹,瓷釉烧坏。
2、合成绝缘子伞裙、护套、破损或龟裂,粘接剂老化。
3、绝缘子钢帽、绝缘件、钢脚不在同一轴线上,钢脚、钢帽、浇装水泥有裂纹、歪斜、变形或严重锈蚀,钢脚与钢帽槽口间隙超标。
4、盘型绝缘子绝缘电阻小于300MΩ;5、盘型绝缘子分布电压零值或低值。
6、绝缘子的锁紧销不符合锁紧试验的规范要求。
7、绝缘横担有严重结垢、裂纹,瓷釉烧坏、瓷质损坏、伞裙破损。
8、直线杆塔的绝缘子串顺线路方向的偏斜角(除设计要求的预偏外)大于7.5°,且其最大偏移值大于300mm,绝缘横担端部偏移大于100mm。
F2 3 备案号:8368—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741-200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Operating code for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2001-02-12 发布2001-07-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出版说明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的《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741—2001)电力行业标准,现已予出版发行。
为了方便广大电力员工学习、查阅和携带,以利于提高电力生产和安全工作水平,我社决定出版本标准16开版本的同时,出版32开便携版本,以满足广大电力员工的需要。
中国电力出版社二○○二年一月十日前言本标准在编写格式和规则上以《标准化工作导则》(GB/T1.1)及《电力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DL/T600—1996)为基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原能源部提出,由国家电力公司发输电运营部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武汉高压研究所、华北电力集团公司、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公司、湖北超高压输变电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易辉、陈腾、穆清华、尹正来、吴渝生、麻石玉、耿澄西、邬正荣。
本标准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输电线路专委会运行分专委会负责解释。
目次前言1 范围2 引用标准3 基本要求4 运行标准5 巡视6 检测7 维修8 特殊区段的运行要求9 技术管理附录A (标准的附录) 线路导线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附录B(标准的附录) 线路环境的污区分级附录C(标准的附录) 各电压等级线路的最小空气间隙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741—200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Operating code for overheadtransmission line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架空送电线路运行工作的基本要求、技术标准,并对线路巡视、检测、维修、技术管理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35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1、范围 本标准根据公司线路实际情况,参照国家电网公司《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范》,规定公司架 空送电线路运行工作的基本要求、技术标准,并对线路巡视、检测、维修、技术管理等提出 了具体要求,同时对线路保护区的维护和线路的环境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35kV 〜220kV 架空送电线路,10KV 架空配电线路可参照本规程执行。
35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110-500kV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 国家电网安监[2009] 664号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DL 558—1994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 DLT5092—1999110〜500kV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3、基本要求3.1 线路的运行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应全面做好线路 的巡视、检测、维修和管理工作,应枳极采用先进的技术,实行科学管理,不断总结经验、 积累资料、掌握规律,保证线路安全运行。
3.2 生产维护中心应枳极参与线路的规划、路径选择、设计审核、杆塔定位、材料设备的选 型及招标、施工等生产全过程管理工作,并根据公司线路分布的特点、运行经验和反事故措 施,提出合理化要求和建议,力求设计与运行协调一致。
3.3 对于新投运的线路,应严格执行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按有关规定枳极参与线 路施工、验收,把好验收移交关。
3.4 生产维护中心必须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运行。
管理人员应掌握设备状况和维修技术, 熟知有关规程制度,了解分析总结线路运行情况,提出并实施预防事故、提高线路安全运行 水平的措施,如发生事故,应按《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
3.5 生产维护中心应根据运行经验,在线路状态分析评估的基础上开展状态检修工作。
3.6 应逐步推广应用达到国家安全标准的新型器材。
3.7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 则》,防止外力破坏,做好线路保护及群众护线工作。
广东电网公司生产班组一体化工作手册(输电线路班分册)二○一一年·十二月目录1. 总则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班组职责、班组工作比例定额表 (2)4. 岗位职责 (2)5. 核心业务 (3)5.1. 巡视作业 (3)5.1.1. 作业要求 (3)5.1.2. 作业表单/表格 (4)5.1.2.1. 架空线路日常巡视 (4)5.1.2.2. 架空线路特殊巡视 (6)5.2. 检修作业 (9)5.2.1. 作业要求 (9)5.2.2. 作业表单/表格 (11)5.2.2.1. 架空线路停电检修(导线及附件类)作业 (11)5.2.2.2. 架空线路停电检修(绝缘子及附件类)作业 (13)5.2.2.3. 架空线路维护作业 (16)5.2.2.4. 架空线路停电安装线路避雷器作业 (19)5.3. 检测及试验作业 (22)5.3.1. 作业要求 (22)5.3.2. 作业表单/表格 (22)5.3.2.1. 架空线路杆塔接地电阻测量 (22)5.3.2.2. 架空线路红外测温 (24)5.3.2.3. 架空线路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测量 (28)5.3.2.4. 架空线路铁塔、横担倾斜度测量 (30)5.4. 带电作业 (32)5.4.1. 作业要求 (32)5.4.2. 作业表单/表格 (33)5.4.2.1. 架空线路带电检修类作业 (33)5.5. 验收作业 (36)5.5.1. 作业要求 (36)5.5.2. 作业表单/表格 (36)5.5.2.1. 架空线路竣工验收 (36)5.5.2.2. 架空线路资料验收 (43)广东电网公司生产班组一体化工作手册(输电线路班分册)1.总则依托广东电网公司“七个统一”规范,将线路运行维护班日常工作需要的制度、标准、流程、表单等融合在一起,以指导班组日常工作,规范班组作业行为,提高作业水平和工作效率,特编写本手册。
本工作手册规定了广东电网公司地区供电局生产班组的职责、安全生产指标以及规范化工作的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业务流程、作业表单、管理表单的内容。
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
内容摘要
第11条本规程适用于东北电业管理局管辖的10千伏及以下的架空配电线路和设备。
凡是连接在我局配电网上运行的设备,均应符合本规程。
第12条配电线路分为高压配电线路与低压配电线路。
高压配电线路:1~10千伏;
低压配电线路:1千伏以下。
第13条配电线路、设备的安全运行是保障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用电报重要环节。
运行单位应做好运行、维护工作,预防事故发生,努力提高设备供电能力、减少线损、降低运行维护费用,为建成安全、经济、优质、高效技术先进的配电网而努力。
第14条运行部门应保证电压质量。
用户端的电压变动幅度,应不超过受电设备(器具)额定电压的下列指标:
3~10千伏高压用户及低压动力用户7%
低压照明用户+5%,-10%
第15条配电线路、设备应由专责运行人员维护。
运行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本规程的各项规定,熟悉设备状况,掌握设备变化规律,经常进行运行分析(每季至少一次),采取对策,保障设备安全、经济供电。
运行人员应由责任心强、熟悉有关规程、有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
各级领导应配齐运行人员,保持相对稳定,保障运行人员正常开展工作。
第 1 页共 1 页。
输电线路差异化运维策略发表时间:2019-07-31T11:03:10.387Z 来源:《中国电业》2019年第07期作者:张海涛南江李永强李宏涛[导读] 目前,特高压工程的不断新建、投运,输电网络间互联程度得到进一步也加深,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甘肃兰州 730050摘要:随着架空输电线路运维手段的丰富和新设备在运维工作中的推广应用,原有运维模式不能充分发挥新设备、新技术在当下运维工作中的作用。
为进一步落实国网公司智能化巡检工作要求,提升全省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水平,适应巡检手段的改进、人员结构的变化,加强架空输电线路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提高运维质量和效率。
关键字:架空输电线路;差异化;巡视检修一、管理目标描述目前,特高压工程的不断新建、投运,输电网络间互联程度得到进一步也加深,远距离、大容量的输电线路对整个主网系统的影响也日益增加,此外,甘肃地区特高压直流线路密集通道对于经济发展,能源消纳更具重大意义,保障线路的安全运行责任重大。
因此,制定科学的输电线路差异化策略,保证线路可靠性成为当前我省建设坚强互联网络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
随着电力技术的飞速发展,输电线路运维及检修技术含量不断提高,输电线路运维模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差异化运维是基于电网风险、线路价值和健康水平的差异,对线路的生产准备、特殊区段、巡视、通道防护、检测与监测、检修等项目的精益化管理,建立全面、完善、科学的评级体系,分级确定运维项目和周期,从而有效提升现场输电运维工作效率,确保电网、设备稳定运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差异化运维的提出,主要是填补传统线路巡视的空窗期,加强线路通道管控,防止临时性、突发性的外力破坏事故发生,其核心目的是不发生人为因素造成的线路跳闸事故,以达到“零事故跳闸”的目的。
二、主要管理做法得益于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不断更新换代,尤其是各类远程视频监控装置、微气象诊断装置、防盗报警系统、覆冰在线监测装置及分布式故障诊断装置等性能的优化。
Q/L Z G**Q/CSG-GXPG211228-2011 *设备巡检及维护管理规定2011-08-22发布2011-08-30实施**发布Q/CSG-GXPG211228-2011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应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职责 (2)5 管理内容和方法 (2)6 报告和记录 (3)7 附录 (3)附录A (4)A1 变电设备巡视工作管理办法 (4)A2 配电设备巡视工作管理办法 (8)附录 B (10)B1 变电站巡视作业程序卡和巡视内容 (10)B2 35kV-500kV输电线路日常巡视作业程序卡 (21)B3 配网各类设备巡视具体内容 (24)附录C (28)C.1变电站巡视记录卡 (28)C.2输电线路巡视记录 (44)Q/CSG-GXPG211228-2011前言为建立设备巡检及维护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处理设备缺陷,提高设备健康水平,控制设备运行风险,促进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的编制原则和要求符合企业标准体系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GB/T 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DL/T 800-2001《电力企业标准编制规则》,而本标准的针对性、实用性更切合**实际。
本标准代替2011年4月发布的《设备巡检及维护管理规定》。
本标准与原《*设备巡检及维护管理规定》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通信、自动化文件引用。
——删除巡检与维护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全面识别要求——修改了各部门的描述内容。
本标准由**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生产技术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瑞本标准由**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2011年4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1次修订。
Q/CSG-GXPG211228-2011*设备巡检及维护管理规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设备巡检及维护计划、执行、统计分析与回顾的管理要求,适用于*所管辖生产设备的巡查、维护的管理。
一体化工作手册1. 总则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班组职责、班组工作比例定额表14. 岗位职责25. 核心业务25.1. 巡视作业35.1.1. 作业要求35.1.2. 作业表单/表格45.1.2.1. 架空线路日常巡视45.1.2.2. 架空线路专门巡视65.2. 检修作业95.2.1. 作业要求95.2.2. 作业表单/表格115.2.2.1. 架空线路停电检修(导线及附件类)作业11 5.2.2.2. 架空线路停电检修(绝缘子及附件类)作业14 5.2.2.3. 架空线路爱护作业175.2.2.4. 架空线路停电安装线路避雷器作业215.3. 检测及试验作业245.3.1. 作业要求245.3.2. 作业表单/表格255.3.2.1. 架空线路杆塔接地电阻测量255.3.2.2. 架空线路红外测温275.3.2.3. 架空线路对地和交叉跨过距离测量315.3.2.4. 架空线路铁塔、横担倾斜度测量335.4. 带电作业365.4.1. 作业要求365.4.2. 作业表单/表格375.4.2.1. 架空线路带电检修类作业37 5.5. 验收作业405.5.1. 作业要求405.5.2. 作业表单/表格415.5.2.1. 架空线路竣工验收415.5.2.2. 架空线路资料验收48总则依靠广东电网公司“七个统一”规范,将线路运行爱护班日常工作需要的制度、标准、流程、表单等融合在一起,以指导班组日常工作,规范班组作业行为,提升作业水平和工作效率,特编写本手册。
本工作手册规定了广东电网公司地区供电局生产班组的职责、安全生产指标以及规范化工作的治理标准、技术标准、业务流程、作业表单、治理表单的内容。
本手册适用于广东电网公司地区供电局输电线路生产班组。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设施爱护条例及实施细则DL 408-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DL/T 741-2010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Q/CSG 1 0002-2004 架空线路及电缆安健环设施标准Q/CSG 1 0004-2004 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线路部分)Q/CSG114002-2011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Q/CSG 1 0010-2004 输电设备状态评判标准Q/CSG 1 0701-2007 输变电设备缺陷治理标准Q/CSG 1 0703-2007 接地装置运行爱护规程Q/CSG 2 1003-2008 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治理规程Q/CSG 2 1011-2009 输电线路运行治理标准CSG/MS 0406-2005 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南方电网公司输变电主设备运行评判暂行治理方法》《南方电网公司安全生产风险治理体系》《广东电网公司输电线路运行治理规定》班组职责、班组工作比例定额表组织机构班组规范设置表工作比例量化表岗位职责责任矩阵责任人(A)、执行者(R)、协助治理(C)。
设备〔2013〕10号附件1XXkVXX线停电检修工作方案1线路概况投运时间、管辖范围、线路长度、耐张段、杆塔数量、途径地点、地形比例、导地线型号、杆塔型式、电力线路交叉穿越/跨越等。
例:±500kV高肇直流线于2004年06月30日投入运行,我局所管辖的区段为0698#-1170#,长度为233.442km,全段有58个耐张段,共472基杆塔,其中耐张塔59基, 自立塔413基。
线路途经环江县、罗城县、柳城县、融水县、融安县、鹿寨县、荔浦县,其中,高山占35%,山地占43%,丘陵占17%,平地泥沼占5%。
导线采用4×ACSR-720/50,左右侧地线均为GJ-80型镀锌钢绞线。
杆塔型式有G1、G2、G3、G4、G5、GV2、J1、J2、J3、ZJ10共10种。
电力线的交叉跨越情况如下:跨越500kV线路3条,跨越220kV线路9条等。
2工作概述结合XXXX年XX月设备停电检修计划安排,对XX kV XX线路的主要检修工作任务有:预试定检陶瓷绝缘子绝缘电阻检测,合成绝缘子外观及憎水性检查等。
大修技改更换直线悬垂整串合成绝缘子。
缺陷消除更换自爆绝缘子。
线路迁改及验收其他3计划工作时间及进度安排计划工作时间XXXX年XX月XX日-XXXX年XX月XX日进度安排详见附件14工作范围例:±500kV高肇直流极Ⅰ、极Ⅱ线0698#-1169#5编写依据GB 26859-2011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GB 50233-2005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可选项)……DL/T 741-2010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 40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DL/T626-2005 劣化盘形悬式绝缘子检测规程(可选项)……Q/CSG 1 0005-2004 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线路部分)Q/CSG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Q/CSG 21011-2009 输电线路运行管理标准超高压输电公司XXXXX局现场运行规程(XXXX)……6工作内容及工作量(按工作概述排列工作内容,并以附表列明工作内容,以下为例子)陶瓷绝缘子绝缘电阻检测共43基(共146串,5402片)。
电力铁塔检测标准号
电力铁塔检测标准号为DL/T 741-2010《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组立施工工艺导则》。
该标准规定了输电线路铁塔组立的施工准备、分解组立、整体组立等的工艺程序、作业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等。
心理疏导:骨科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卧床,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
我们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康复训练:骨科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康复训练,我们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和肌肉力量的恢复。
预防并发症:骨科患者容易发生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我们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例如,定期翻身拍背可以预防压疮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健康教育:我们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包括骨科疾病的基本知识、康复训练的方法、注意事项等,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并积极配合治疗。
三、总结与展望
在骨科护理工作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其特点和实践要求,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
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康复需求,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骨科护理工作将面临更多挑战和机遇。
我们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护理理念和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架空输电线路运行工作的基本要求、技术标准,并对线路巡视、检测、维修、技术管理及线路保护区的维护和线路环境保护等。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110(66)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
35kV架空线路及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后,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用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900.51 电工术语架空线路(GB/T 2900.51-1998,IEC 60050(466):1990,IDT)GB/T 4365 电工术语电磁兼容(GB/T4365-2003,IEC 60050(161):1990,IDT)GB/T16434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DL/T 409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DL/T626 劣化盘形悬式绝缘子检测规程DL/T887 杆塔工频接地电阻测量DL/T966 送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DL/T5092 110~5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130 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中华人民共和电力法》1995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39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99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第8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1999年3月3.术语和定义GB/T 2900.51和GB/T 4365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居民区 residenetial area工业企业地区、港口、码头、火车站、城镇、村庄等人口密集区,属于公众环境。
3.2非居民区 nonresidenetial area上述居民区以外地区,均属非居民区。
虽然时常有人、有车辆或农业机械到达,但未遇到房屋或房屋稀少的地区,亦属于非居民区。
3.3民房 residences有人长时间居住的建筑物,包括其中的房间或平台。
也包括经地方规划批准建设的医院、幼儿园、学校、办公楼等有人长时间居住或工作的建筑物。
3.4输电线路保护区 transmission line protected region导线边线向外侧水平延伸一定距离,并垂直于地面所形成的两平面内的区域。
3.5微气象区 area of minute meteorological phenomena是指某一大区域的局部地段。
由于地形、位置、坡向及温度、湿度等出现特殊变化,造成局部区域形成有别于大区域的更为特殊且对线路运行产生影响的气象区域。
3.6微地形区 area of micro-topography为大地形区域中的一个局部狭小的范围。
微地形按分类主要有垭口型微地形、高山分水岭微地形、水汽增大微地形、地形抬升微地形、峡谷风道微地形等。
3.7采动影响区 mining area地下开采引起或有可能引起地表移动的区域。
3.8线路的电磁环境 electromagnetic enbironment of line输电线路运行时线路电压、电流所产生的电磁场效应、磁场效应以及电晕效应所产生的无线电干扰、电视干扰和可听噪声对人和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坑能产生的影响,包括静电感应、地面电场强度、地面磁感应强度、无线电干扰水平、可听噪声水平、风噪声水平等参数对人和动物的生活基本不产生影响的环境限值。
3.9线路巡视 line inspection为掌握线路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线路本体、附属设施以及线路保护区出现的缺陷或隐患,并为线路检修、维护及状态评价(评估)等提供依据,近距离对线路进行观测、检查、记录的工作。
根据不同的需要,(或目的)所进行的巡视。
3.10正常巡视 periodic inspection线路巡视人员按一定的周期对线路所进行的巡视,包括对线路设备(指线路本体和附属设备)和线路保护区(线路通道)所进行的巡视。
3.11故障巡视 fault inspection运行单位为查明线路故障点,故障原因及故障情况等所组织的线路巡视。
3.12特殊巡视 special inspection在特殊情况下或根据需要、采用特殊巡视方法所进行的线路巡视。
特殊巡视包括夜间巡视、交叉巡视、登杆检查、防外力破坏巡视以及直升机(或利用飞行器)空中巡视等。
4.基本要求线路的运行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
运行单位应全面做好线路的巡视、检测、维修和管理工作,应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实行科学管理,不断总结经验、积累资料、掌握规律,保证线路安全运行。
4.1运行维护单位应参与线路的规划、可行性研究、路径选择、设计审核、杆塔定位、材料设备的选型及招标等生产全过程管理工作,并根据本地区的特点、运行经验和反事故措施,提出要求和建议,力求设计与运行协调一致。
4.2对于新投运的线路,应执行GBJ233,按有关规定把好验收移交关。
4.3运行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运行、管理人员应掌握设备状况和维修技术,熟知有关规程制度,经常分析线路运行情况,提出并实施预防事故、提高安全运行水平的措施,如发生事故,应按电业生产事故调查的有关规定进行。
4.4运行单位应根据运行经验,在线路状态分析评估的基础上逐步开展线路状态检修工作。
4.5每条线路应有明确的维修管理界限,应与发电厂、变电所和相邻的运行管理单位明确划分分界点,不得出现空白点。
4.6新型杆塔、导线、金具、绝缘子以及工具等应经试验合格通过后方可使用。
4.7应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和完善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机制和责任,加强线路保护区管理,防止外力破坏。
4.8线路外绝缘的配置应在长期监测的基础上,结合运行经验,综合考虑防污、防雷、防风偏、防覆冰等因素。
4.10对易发生外力破坏、鸟害的区域和处于洪水冲刷区的输电线路,应加强巡视,并采取针对性技术措施。
4.11线路的杆塔上必须有线路名称、杆塔编号、相位以及必要的安全、保护等标志、同塔双回、多回线路应有醒目的标识。
4.12运行中应加强对防鸟装置、标志牌、警示牌及有关监测装置等附属设施的维护,确保其完好无损。
5.运行标准5.1杆塔与基础5.1.1基础表面水泥不应脱落,钢筋不应外露,装配式、插入式基础不应出现锈蚀,基础周围保护土层不应流失、坍塌;基础边坡保护距离应满足DL/T 5092的要求。
5.1.3铁塔主材相邻结点间弯曲度超过0.2%;5.1.4钢筋混凝土杆保护层腐蚀脱落、钢筋外露,普通钢筋混凝土杆有纵向裂纹、横向裂纹,缝隙宽度超过0.2m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杆有裂缝。
5.1.5拉线棒锈蚀后直径减少不应超过2mm。
5.1.6拉线基础埋层厚度、宽度不应减少。
5.1.7镀锌钢绞线拉线断股,镀锌层锈蚀、脱落。
5.1.8拉线张力应均匀,不应严重松弛。
5.2导线与地线5.2.3导、地线弧垂不应超过设计允许偏差;110kV及以下线路为+6.0%、-2.5%;220kV及以上线路为+3.0%、-2.5%。
5.2.4导线相间相对弧垂值不应超过:;110kV及以下线路为200mm;220kV及以上线路为300mm。
5.2.5相分裂导线同相子导线相对弧垂值不应超过以下值:垂直排列双分裂导线100mm;其他排列形式分裂导线220kV为80mm;330kV及以上线路为50mm。
5.2.6OPGW接地引线不应松动或对地放电。
5.2.7导线对地线距离及交叉距离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5.3绝缘子5.3.1瓷质绝缘子伞裙不应破损,瓷质不应有裂纹,瓷釉不应有烧坏。
5.3.2玻璃绝缘子不应有自爆或表面有裂纹。
5.3.3棒形及盘形复合绝缘子伞裙、护套、破损或龟裂,端头密封不应开裂、老化。
5.3.4钢帽、绝缘件、钢脚应在同一轴线上,钢脚、钢帽、浇装水泥不应有裂纹、歪斜、变形或严重锈蚀,钢脚与钢帽槽口间隙不应超标。
5.3.5盘型绝缘子绝缘电阻330kV及以下线路不应小于300MΩ,500kV及以上不应小于500MΩ。
5.3.6盘型绝缘子分布电压零值或低值。
5.3.7锁紧销不应脱落变形。
5.3.8绝缘横担不应有严重结垢、裂纹,不应出现瓷釉烧坏、瓷质损坏、伞裙破损。
5.3.9直线杆塔的绝缘子串顺线路方向的偏斜角(除设计要求的预偏外)大于7.5°,且其最大偏移值不应大于300mm,绝缘横担端部偏移不应大于100mm。
5.3.10地线绝缘子、地线间隙不应出现非雷击放电或烧伤。
5.4金具5.4.1金具本体不应出现变形、锈蚀、烧伤、裂纹,金具连接处应转动灵活,强度不应低于原值的80%。
5.4.2防振锤、阻尼线、间隔棒等金具不应发生位移、变形、疲劳。
5.4.3屏蔽环、均压环不应出现松动、变形,均压环不得装反。
5.4.4OPGW余缆固定金具不应脱落,接续盒不应松动、漏水。
5.4.5OPGW预绞线夹不应出现疲劳断脱或滑移。
5.4.6接续金具不应出现下列任一情况:a)外观鼓包、裂纹、烧伤、滑移或出口处断股,弯曲度不符合有关规程要求;b)温度高于导线温度10℃,跳线联板温度高于相邻导线温度10℃;c)过热变色或连接螺栓松动;d)金具内严重烧伤、断股或压接不实(有抽头或位移);e)并沟线夹、跳线引流板螺栓扭矩值未达到相应规格螺栓拧紧力矩(见表3)5.5.1检测到的工频接地电阻(已按季节系数换算)不应大于设计规定值(见表4)。
5.5.2多根接地引下线接地电阻值不应出现明显差别。
5.5.3接地引下线不应断开或与接地体接触不良。
接地装置不应出现外露或腐蚀严重,被腐蚀后其导体截面不应低于原值的80%。
6.基本要求6.1.1线路运行单位对所管辖输电线路,均应指定专人巡视,同时明确其巡视的范围和电力设施保护(包括宣传、组织群众护线)等责任。
6.1.2线路巡视以地面巡视为基本手段,并辅以带电登杆(塔)检查、空中巡视等。
6.1.3正常巡视包括对线路设备(本体、附属设施)及通道环境的检查,可以按全线或区段进行。
巡视周期相对固定,并可动态调整。
线路设备与通道环境的巡视可按不同的周期分别进行。
6.1.4故障巡视应在线路发生故障后及时进行,巡视人员由运行单位根据需要确定。
巡视范围为发生故障的区段或全线。
线路发生故障时,不论开关重合是否成功,均应及时组织故障巡视。
巡视中巡视人员应将所分担的巡视区段全部巡完,不得中断或漏巡。
发现故障点后应及时报告,遇到重大事故应设法保护现场。
对引发事故的特征物件应妥为保管设法取回,并对事故现场进行记录、拍摄,以便为事故分析提供证据或参考。
6.1.5特殊巡视应在气候剧烈变化、自然灾害、外力影响、异常运行和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特殊要求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