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策略训练的英语阅读教学(马建军) (1)
- 格式:doc
- 大小:105.50 KB
- 文档页数:10
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策略有效运用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策略有效运用[摘要]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懂得应用英语已经是一个必备的生存之道。
学习英语的目的不外乎掌握、使用并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等交际活动,即“四会”。
[关键词]阅读能力阅读教学要知道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词汇量、篇章阅读能力、背景文化知识及阅读技巧低下是较多阅读者在英语阅读中的障碍。
这些障碍与语篇、语境的关系最为密切。
在平常的阅读训练中,通过对篇章结构、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及逻辑思维的连贯分析,能让学生从孤立地理解词汇、句子中走出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做阅读理解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分析篇章结构,找出题材。
根据各类文章篇章的特点有意识地着重去掌握和记住某些关键的内容和词汇。
在这些题材中,就数议论文的文章最难懂,在教材中体现的也不是很多。
因而,学生在碰到这类题材的文章的时候往往觉得特别难。
必须抓住作者的构思,根据英语议论文组织和展开其思想、观点的需要来进行理解。
作者一般使用的写作方法只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比较和对比法(comparison and contrast);因果关系法(cause and effect);时间顺序展开法(chronological order);分类法(classification);过程或步骤法(process)抓住在语篇中起组织衔接、连贯作用,包括表示语义增补、转折、列举、承续等关系的实词和虚词,如but, meanwhile, later, as, since, for consequently, accordingly, in addtion to, furthermore, to begin with, in addtion to, and, also, finally, futhermore等。
它们对理解文章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掌握它们就可以增强预知下文的能力。
英语阅读理解题的教学策略与专题教案引言英语阅读理解是学生研究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试中常见的题型。
本文将介绍一些教学策略和制定专题教案的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英语阅读理解题。
教学策略1. 词汇积累:英语阅读理解题中经常涉及到一些生词和短语,学生需要掌握这些词汇才能理解文章的含义。
教师可以通过词汇卡片、词汇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积累词汇量。
词汇积累:英语阅读理解题中经常涉及到一些生词和短语,学生需要掌握这些词汇才能理解文章的含义。
教师可以通过词汇卡片、词汇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积累词汇量。
2. 阅读技巧培养:学生需要掌握一些阅读技巧,例如扫读、略读、细读等,以便能够更快地找到关键信息和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训练、解读文章结构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阅读技巧培养:学生需要掌握一些阅读技巧,例如扫读、略读、细读等,以便能够更快地找到关键信息和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训练、解读文章结构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3. 理解策略教授:不同类型的阅读理解题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例如细节题、推理题、主旨题等。
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这些不同的策略,并提供相应的例题和练,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理解策略教授:不同类型的阅读理解题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例如细节题、推理题、主旨题等。
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这些不同的策略,并提供相应的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4. 实践与反馈:教师应该提供大量的练题供学生实践,同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通过反复练和纠正错误,学生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实践与反馈:教师应该提供大量的练习题供学生实践,同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通过反复练习和纠正错误,学生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专题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应能够:- 掌握英语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和策略;- 理解并解答一篇中等难度的英语阅读理解题;- 运用词汇积累和阅读技巧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图片或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预热本节课的内容。
初中英语教案:阅读理解策略的训练与应用一、引言在初中阶段英语教学中,阅读理解是一个重要的能力培养方面。
通过针对性的策略训练,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和运用。
二、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巧;2.提高学生对英文文章的理解能力;3.增强学生在应用题型上的操作技能。
三、教学内容1.阅读理解策略简介:概述常见的阅读理解策略,如预测、推断、归纳等;2.策略训练活动:设计一系列针对每个具体策略的练习活动;3.集体合作实践: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共同完成一篇较长篇章节;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文章背后可能包含的信息特点;2.介绍并讲解预测策略:如何通过标题、开头段落等预测文章内容;3.设计相关练习活动,让学生实际应用预测策略。
第二课时:1.概述推断策略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2.教授推断策略的具体方法与技巧:从上下文中寻找线索、通过推理得出结论;3.练习活动:给出几个例子,引导学生进行推断答题。
第三课时:1.介绍归纳策略的定义和运用方式;2.讲解如何通过已知信息推理整体情况或大意;3.相关练习活动:提供一些短文段落,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第四课时:1.综合复习三种策略:预测、推断、归纳;2.设计一篇较长英文文章,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理解策略进行解题;3.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该篇文章的阅读与理解。
五、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和记录学生在课堂练习中使用阅读理解策略的情况,并给予反馈;2.布置小组任务后,评估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的表现;3.设计阅读理解测验,检测学生在策略运用上的掌握情况。
六、扩展活动1.邀请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英文文章时的方法和技巧;2.组织朗读比赛,培养学生语音语调;以上是初中英语教案:阅读理解策略的训练与应用的编写内容。
通过本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初中学生有效提高他们在英语阅读理解方面的能力,并且掌握一些实用的策略技巧。
依托文本,学会阅读——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发布时间:2021-07-14T14:59:46.02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9期作者:马园[导读] 在初中阶段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阅读教育工作以及相关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更是素质教育开展过程中一个核心性的内容。
马园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西安外国语学校摘要:在初中阶段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阅读教育工作以及相关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更是素质教育开展过程中一个核心性的内容。
结合当前初中阶段课堂教育工作开展的现状进行分析能够看出,阅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够使学生对于英语知识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也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效果。
所以本次文章也是依托于文本教材的内容,分析初中英语课堂阅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策略,希望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打造高质量的课堂教育环境。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前言:今后我国初中校园内部,英语学科阅读教育工作开展的情况可以看出,一直以来这项教育工作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特别是忽略学生在课堂上所占有主体性地位的情况,更是不利于学生后续的发展。
所以还需要教师能够立足于当前教育工作开展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掌握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整体质量。
本次文章的研究就是以初中英语教育工作的实际现状为核心,探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阅读质量提升的具体策略,旨在保障学生能够在阅读相关文章的同时,提高英语知识学习的效果和水平,以此为我国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能力的专业化人才。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在初中时期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对于阅读知识进行讲解的阶段,一直以来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完全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所占有的核心向地位。
教师在把教学的内容引出之后,仅仅是枯燥的对其进行讲解,学生在整个课堂上一直以来处于的都是一个比较被动的状态,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较大的打击和影响。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开展阅读与训练的策略随着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阅读理解的训练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
阅读来自于生活,读懂生活需求对语言素材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英语阅读不仅是单纯理解英语文章、提高英语水平的一种手段,更是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
下面会介绍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开展阅读与训练的策略。
一、阅读教育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尚未完全成熟,语言能力比较有限,因此,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应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的方式全面培养发展其思维能力,如想象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以及总结能力等。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阅读内容让学生思考问题,对问题发表观点并进行讨论,促进学生发散思维。
二、培养学生认知英语内容的“敏感度”阅读的主要目的是理解文章内容,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英语内容的“敏感度”。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练习单元阅读、进行英语练习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接受能力,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使学生对语言材料更为“敏感”,从而更好地理解英语内容。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英语阅读训练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包括文字组合、小组讨论、课堂演讲、交流答疑等。
在进行阅读训练时,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阅读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能力。
四、创建语言环境阅读训练必须在各个方面加强学生的语言环境,在学校、课堂和家庭等环境中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感受到语言的美好和力量,营造积极向上的语言氛围,从而更好地理解英语内容。
五、注重知识结构的建立通过阅读训练,学生可以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不断积累知识,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好地应用知识。
以上就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开展阅读与训练的策略。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和综合素质,以此为目标,从多个方面督促学生阅读,激发其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策略训练为基础的阅读教学行动研究刘宏摘要:以策略训练为基础的阅读教学行动研究旨在解决阅读教学中大多数学生阅读效果不显著的问题。
与同类研究相比,本文旨在突出以策略培训为基础外语教学的重要性。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以策略培训为基础的外语教学实践,学生们对阅读策略的掌握有了明显提高,促进了阅读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行动研究以策略训练为基础的外语教学(SBI)阅读教学收稿日期:2008—12—22作者简介:刘宏(1971.09—)女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七中学高级教师一、前言近年来,教学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已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备受推崇的研究方式之一。
教学行动研究给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契机,它是一种帮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并提高和改善教学实践的有效方式。
教学行动研究旨在使教师参与研究,强调教师作为研究者从实际的教学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本文是一篇行动研究报告。
记录了对兰州市第二十七中学高二年级的一个班的学生所进行的以策略培训为基础的英语阅读教学行动研究。
本研究历时十一周。
研究过程包括问题的界定、问题的分析、假设的提出,制定、执行行动研究方案并在执行过程中进行了修订,数据的收集方式则采用了问卷、访谈、教师日志等方式,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估。
二、本研究的理论依据以策略训练为基础的外语教学(strategies-based instruction),即将策略训练和外语教学融为一体。
这种教学法还被称作“策略训练法(strategy training)”或“学习者训练法(learner training)”(Chamot,1994)。
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a learner-centered approach),它提供一系列的策略训练让学生成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
学生接受了策略训练以后,能根据所需完成任务的情况,有意识、有目的地选用恰当的策略,并能独立、自主地承担起学习责任。
在以策略训练为基础的外语教学中,教师的作用要由原来的管理者、控制者、教员变成诊断者、培训者、教练、协调员、语言学习者、研究者(Cohen,1998)。
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教学策略三篇《篇一》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教学策略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者作,我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规划,以下是我的工作计划。
一、工作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1.提升学生的词汇量:通过每天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单词记忆任务,以及通过阅读来积累词汇,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内容。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给学生推荐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英语读物,以及通过阅读教学中的互动和讨论,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
3.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通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实践活动,如快速阅读、扫读、寻读等,使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技巧,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加强学生的语法知识: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长难句和复杂句型。
二、工作规划按照以下步骤来实施我的工作计划:1.进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现状调查,了解他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2.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3.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词汇、语法知识和阅读技巧的训练。
4.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定期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三、工作设想我希望通过我的教学工作,能够使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从而使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更加自信和积极。
四、工作计划按照以下时间表来实施我的工作计划:1.第 1-2 周:进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现状调查。
2.第 3-4 周:制定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训练。
3.第 5-8 周:进行阅读技巧的训练,同时进行教学效果评估。
4.第 9-10 周: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新一轮的训练。
五、工作要点1.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教学效果的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六、工作方案1.每天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单词记忆任务,以及通过阅读来积累词汇。
提升小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引言:英语阅读理解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和语言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水平的限制,他们在英语阅读理解方面常常面临困难。
因此,教师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提升小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一、培养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升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第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选择与学生兴趣相关的英语阅读材料,如有趣的故事、漫画、动画片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阅读活动,如阅读比赛、阅读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阅读兴趣。
二、提高词汇量词汇是英语阅读理解的基础,因此提高学生的词汇量是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词汇游戏、词汇卡片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更多的词汇。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生词,通过查字典或请教他人的方式来理解和记忆生词,从而提升词汇应用能力。
三、培养阅读策略阅读策略是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常用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推测、判断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使用上下文线索、词根词缀等技巧,帮助他们解决阅读中的难题。
四、注重阅读训练阅读训练是提升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针对不同难度的阅读材料,并结合问题和练习,让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阅读报告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阅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五、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使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通过听力和视觉的方式来理解和掌握英语阅读材料。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如在线阅读平台、英语学习网站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和练习资源。
结论:提升小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基于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重难点解决策略的研修计划坊主榆阳区马合镇初级中学高梅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及其他相关部门文件,立足陕西省教师发展的实际需求,依托中国教师研修网的工作坊,让我们榆阳区初中英语工作坊的老师学有所获,真正为教育教学工作指点迷津,特制定本坊研修计划如下:一、总体研修目标以自我学习为前提,熟悉平台、了解坊主和坊员各自的研修任务和达成目标,引导坊员通过看课、完成作业、参与研讨活动等多种方式,切切实实让培训落到实处,从根本上提升乡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工作坊坊员研修目标:1.教学设计有技术。
根据自我诊断及研修规划,确定此次研修希望突破的重难点,学会应用技术工具进行突破重难点的教学分析和设计,提供一份教学重难点的教学设计。
2.教学实施有策略。
聚焦重难点课堂实施,探索运用技术工具优化重难点教学策略,完成一堂重难点解决策略的课件及课堂实录。
3.教学评价有方法。
聚焦重难点教学效果评价,检测突破重难点教学的实施过程与效果、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学生难点化解程度,提交一份重难点教学效果检测方法及结果分析。
4.教学反思促提升。
通过重难点分析及解决策略示例课程学习,对照反思自身的重难点教学情况,提交一份教学反思,改进课堂教学,提升学科教学能力。
工作坊主持人发展目标:1.提升研修策划力。
帮助工作坊主持人根据本地学科发展情况与教师特点,进行培训需求诊断分析,制订学科工作坊研修计划,策划研修主题、设计研修活动。
2.提升专业指导力。
帮助工作坊主持人进一步提高突破学科重难点的教学能力以及对本坊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诊断与指导、教师群体协作研修指导、网络研修指导、研修评价等能力。
3.提升活动组织力。
帮助工作坊主持人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掌握线上线下研修活动设计的方法和技术,提高混合研修活动的组织能力。
4.提升资源开发力。
帮助工作坊主持人能够有意识的引导团队成员,设计、开发、评价、筛选、加工优质生成性研修成果,形成机制,促进本地精品资源库建设。
小学英语阅读理解的教学策略一、引言英语阅读理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学生获取语言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当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等,导致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英语阅读理解的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策略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故事教学、角色扮演、游戏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阅读比赛、阅读分享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2.注重阅读技巧的指导阅读技巧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预测、推理、猜测词义等技巧。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语境来猜测生词的含义,或者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来预测故事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些技巧的指导,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3.增加学生的阅读量阅读量的增加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推荐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英语读物,如绘本、故事书、科普文章等,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手机等多媒体资源进行泛读,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4.开展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互动交流。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互动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或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评价的多元化和全面性,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基于思维能力提升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作者:马海文来源:《成才之路》2020年第27期摘要:思维品质是学生学习英语必备的素质之一,也是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率的重要路径。
文章分析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提升的意义,探讨基于思维能力提升的英語阅读教学策略,指出教师要利用标题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精选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思维能力;思维导图;策略中图分类号:G421;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7-0062-02思维品质是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之一,这就体现出英语阅读教学一个新的转变,从传统的知识时代向关注学生学科素养时代转变。
这一转变需要英语教师改变英语阅读教学做法,在阅读教学中开展思维训练,发展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提升的意义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提升不仅是英语课程标准的需要,也是学生掌握英语阅读方法的重要路径。
1.促进课程目标达成英语课程标准将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作为英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指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英语知识的积累,还要关注学生英语阅读过程中思维品质的发展。
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进一步扩展英语阅读教学功能,让学生在获得英语知识、提高英语阅读技能的同时,在英语思维能力方面获得协同发展。
2.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传统英语阅读教学主要局限在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习得上,对于其英语应用技能发展和思维能力发展缺少足够的关注,导致教师的英语阅读教学效率不高。
因此,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能打破传统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改变教师灌输式教学的现状,使英语阅读单向输出的现象得到有效扭转。
它重视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调动思维,不仅关注英语阅读文本的知识性,而且关注英语阅读文本自身的逻辑性,使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中学会思考,从而有效提高教师的英语阅读教学效率,将英语阅读教学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开展阅读与训练的策略作者:李春燕来源:《南北桥》2018年第17期【摘要】本文从创设情境,巧设背景;巧设学具,妙用重点句型;提升主题,关注课堂情感等方面分析了如何巧妙构建小学英语阅读课,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供给学生阅读的策略和技巧,促进学生交流的欲望,提高学生综合语语言运用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阅读课教学语言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7.107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过分注重自身的主导性,设计教学环节时,容易忽视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使学生主动性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巧妙构建小学英语阅读课,有利于激活学生已有知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供给学生阅读的策略和技巧,促进学生交流的欲望,提高学生综合语语言运用的能力。
如三年级上册Unit6 Colours Story time为例,谈一谈如何巧妙构建小学英语阅读课。
一、创设情境,巧设背景建构主义强调,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在创设教学情境时,给学生搭建贴近学生生活的背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激活思维,激发兴趣。
本课的话题为“Colours(颜色)”,学生比较熟悉,因此采用一首熟悉的《Colour song》,引出本课的话题,调动学生头脑中的关于颜色单词的知识储备,边唱边表演,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T:First,let's enjoy a song.《Colour song》Ss:……紧接着,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颜色类的词汇。
提供给学生三种可行的学习途径:1.请已经会的同学教一教;2.人家猜一猜新单词怎么读;3.举手问老师。
通过这样的方式,鼓励孩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来掌握颜色类单词,从而引出本课的话题:Colours。
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包括阅读策略的教授、扩大词汇量、提高语法理解、增加阅读材料等。
一、阅读策略的教授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常见的阅读策略,例如预测、推测、归纳总结等。
通过教授这些策略,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并从中提取关键信息。
同时,学生还可以学习如何使用上下文提示,猜测单词的意思,以提高阅读理解的准确性。
二、扩大词汇量
词汇是英语阅读的基础。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例如词根词缀的学习、常用短语和表达的积累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词典,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词汇掌握的效果。
三、提高语法理解
语法是英语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系统地教授和练习英语语法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句子的逻辑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注重重点语法知识的讲解,并提供相关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增加阅读材料
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对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一定难度但又与学生学习内容相关的文章,激发学生的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拓展阅读领域,包括了解报纸、杂志、小说、科普读物等。
这样的多样化阅读材料可以提供学生更多的语言输入,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教学策略的教授、扩大词汇量、提高语法理解和增加阅读材料,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在实施这些方法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学习策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学习策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学习策略是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和处理英语阅读材料的重要工具。
该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培养他们的阅读技巧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以下是一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常用的学习策略。
1. 预测和猜测: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标题、图表和副标题来猜测文章的大意和主题。
他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尝试猜测词汇的意思。
这种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之前就建立起对文章的一些基本了解,并提高他们的推理能力。
2. 利用上下文:学生可以通过上下文中的其他词汇和句子来理解难以理解的词汇或短语。
他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来推断词汇的意思,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意义。
3. 划重点和摘要:学生可以通过划重点和写摘要来整理和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有助于他们识别重要的信息和细节,并帮助他们记忆和理解文章的结构和组织。
4. 提问: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提问自己或他人来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含义。
这可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并帮助他们更深入地思考和分析文章的内容。
5. 联系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学生可以将文章中的信息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联系起来,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章。
这种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文章的情景和主题的理解,并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6. 反思和复述:学生可以通过反思和复述文章的内容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他们可以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观点写下来,或者与他人讨论文章的主题和意义。
学习策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认知能力和阅读技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学习策略,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反馈。
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多样化的阅读任务和练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自信心。
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策略一、提高词汇量词汇是阅读理解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一定数量的英语词汇,才能有效地进行阅读。
为了提高学生的词汇量,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教授记忆技巧:例如,通过构词法、联想记忆法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单词。
2.创设语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3.定期复习:帮助学生复习已学过的单词,加深记忆。
二、教授阅读技巧阅读技巧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
教师需要教授学生如何快速找到主题句、如何理解作者的意图等技巧。
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增强文化意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背景知识对于阅读理解至关重要。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包括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
四、增加阅读实践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类型的阅读材料,包括小说、科普文章、新闻报道等,并引导他们进行阅读和思考。
同时,教师还需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他们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阅读。
五、互动与讨论阅读是一种互动的过程,学生需要与文本、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互动和讨论。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他们在互动中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这种互动和讨论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反馈与评价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之处。
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并让他们了解如何评估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让他们能够自主地发现自己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七、利用技术辅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工具。
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辅助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例如使用电子书、在线学习平台、语音识别软件等。
这些技术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加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开展阅读与训练的策略小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提高英语技能,增加单词量,进一步提高语感和对英语的理解。
以下是一些有效开展阅读与训练的策略:一、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英语知识是有限的,因此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
材料难度过高会使学生感到难以理解;材料难度过低又不符合学习目标。
因此,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英语水平,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以便让学生感到轻松而且有趣,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英语水平。
二、关注词汇词汇是阅读的关键,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老师需要关注词汇的教学。
可以通过课前学习生词、课上解释不熟悉的生词、作业中记忆生词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新单词。
三、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喜好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可以将阅读材料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例如,选择一些有趣的故事、漫画、动画片等,让学生更容易认真阅读和理解。
四、提高阅读速度阅读速度是阅读的一个关键因素。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老师可以采用口语或肢体语言来提醒学生,例如,用手势表示要快点等等。
此外,通过反复阅读同一段材料,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对阅读理解的能力。
五、讲解阅读技巧对于阅读困难的学生,老师可以讲解阅读技巧,例如略读、逐字阅读等。
逐字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每一个单词,而略读则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抓取文章的主要内容。
老师要注重讲解技巧的实际操作,在课堂上进行实践。
阅读是学生提高英语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重视阅读教育,适时开展阅读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为学生的未来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基于策略训练的英语阅读教学马建军东阿职业教育中心2012-10-29基于策略训练的英语阅读教学东阿职教中心马建军【内容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基于策略训练的阅读教学模式的主要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一节省评优课详细说明了如何在日常阅读教学中介入策略训练的方法,并从四个方面对本课例进行了分析和点评。
文章最后对如何提高阅读策略训练的有效性提出了三点建议。
【关键词】阅读教学策略训练寻读预测一、引言阅读不仅是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听、说、写等其他技能发展的基础和源头,因此阅读教学历来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国内外外语教育教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如Palincsar & Brown, 1984; Song, 1998)表明,阅读策略的训练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我国《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2001)在五级目标中明确提出,高中毕业生要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
各种不同版本的英语教材也均增加了阅读策略的教学内容。
以《新目标》英语为例,开始每个单元增加了一篇泛读材料,并对阅读策略的训练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每单元重点教学一个阅读策略。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老师对如何落实策略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各种不同的教学研究和评课活动都把阅读策略的培养作为活动主题。
与此同时,以策略训练为目的的阅读课(泛读课)该如何进行教学也成为了众多教师心中的一个结。
本文试图通过一节省评优课的呈现和评析来具体说明如何实施基于策略训练的阅读教学,并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基于策略训练的阅读教学是针对传统的阅读教学而提出的。
传统的阅读教学大多采用“自下而上”的模式,重视词汇、句型以及语法知识的落实,但忽视对语篇意义及结构等的教学,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林。
而基于策略的阅读教学尽管也有语言知识的教学,但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围绕阅读策略的训练展开,教学的重点不是以读促写,也不是以读促说,而是以读促读,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策略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最终推动其他各项技能的发展。
本课型也不同于短期集中的策略培训课,它不独立于正常的课堂教学,而是结合教材中阅读文本及阅读策略进行教学,也就是说把策略的训练直接结合到教材每个单元的阅读教学中,这样能使学生比较直接地感受到策略运用的优点,提高策略学习的兴趣。
在训练时,教师结合教材内容演示策略的作用,并让学生有意识地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练习使用阅读策略,训练采用O’Malley 和Chamot(1990)的经典五步法:(1)教师解读目标阅读策略,让学生理解该目标策略的含义。
在具体的语言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有声思维”的方法把策略运用的情况展示给学生听,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学习阅读技巧。
(2)选用教材外素材或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策略使用演示,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策略的使用过程,体会使用该策略对自身的英语阅读所蕴含的积极意义;(3)结合教材中阅读文本进行策略训练,让学生实践并运用目标策略,获得直接经验。
由于练习的材料是教材内容,因此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使用策略的积极性。
(4)经过练习后,学生需(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自身的策略运用情况进行评估、反思和交流。
教师借此可以了解学生策略使用情况,以决定下次课程的设置和改进。
(5)布置新的阅读任务,让学生体验运用刚学的策略以利于巩固。
一次尝试,并不等于学生已经掌握了策略。
只有多次实践,在摸索中总结经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教师要提供机会并鼓励学生把所学的策略迁移到新的学习材料中去。
三、课例呈现及评析(一)课例呈现1.背景介绍2010年4月山东省英语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在济南市进行,旨在交流、研讨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阅读教学,重点关注阅读策略教学的有效性。
上课材料均来自于课外,而且每一篇文章都有要求重点训练的阅读策略。
参加教学展评的12位老师均表现出了较高的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能力,其中黄雪祥老师执教的一节课给笔者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在这节阅读课中,授课老师很好地把握了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广大听课教师呈现了一节基于策略训练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并为如何有效进行阅读策略的教学提供了范例。
2.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例中的教学内容是一篇题为My Best Friend Dan的阅读文本,介绍了Dan从一个想要退学的学生,怎样在作者的善举和友情的支撑下成为一个广受师生喜爱的好学生,并得以发表毕业演讲的故事。
整篇文章生词不多,语言难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接近。
题材是学生比较喜欢和熟悉的朋友话题,容易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其中要求教师重点关注的阅读策略是scanning,并在读后练习中设计了相关的策略运用内容。
文本和练习中的图片有助于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预测文章的内容,为后续阅读的顺利展开做好准备。
3.教学目标(1)通过语境的创设、图片的展示以及结合上下文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以下核心词汇:nerd, turn out to be, give a speech, survive, tough, drop out of school, in shock,并能运用这些词汇完成口头及书面等学习任务。
(2)通过教师的阐述和示范,并结合阅读材料学会和尝试运用三项阅读策略:一是寻读以获取文章细节(本课例核心策略);二是通过图片等形式预测文章内容(本课例次要策略);三是通过上下文等方法猜测生词的含义(本课例次要策略)。
(3)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并能在朋友需要的时候尽力去帮助他们。
4.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 记忆挑战向学生展示一组电影和体育明星的照片(其中也包括教师本人的照片),要求学生说出这些人中哪两个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设计说明] 利用记忆大挑战的形式来做本课的热身活动,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而且可以激活学生与本课主题(朋友)相关的背景知识,教学环节简洁而自然。
2. 自由交谈1) 教师提问以下问题(师生对话):Did you see me in the photo? Do I have any close friend among them? I want to make friends with you.2) 学生就以下问题进行自由交谈(生生对话):Who is your best friend, and what do you often do on weekends?Do you hang out with your friends / help your friends out? (引导学生理解hang out和help out)[设计说明] 通过师生之间对几个问题的自由谈论,不但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Friends。
在自由谈论的过程还适时介入课文中的生词,组织学生学习并应用,为下面的阅读活动解决一部分语言障碍。
Step 2 阅读前1. 预测向学生呈现Dan的一张图片并引出文章题目My Best Friend Dan,并要求学生根据标题和图片预测: Where is Dan? What is he doing? Why?2. 呈现和学习目标语言: give a speech[设计说明] 预测是建立在个人知识、经验和推理基础上的复杂行动。
本环节中教师利用图片介绍本课阅读文本的主角,并结合标题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前的预测,让学生展开想象,为阅读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同时,结合语境及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和学习新词give a speech。
Step 3 阅读中1. 寻读和标号(1)要求学生观察与Dan 相关的四张图片并讨论: What is happening in each picture?同时,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收集并记录图片相关的关键词:give a speech / talk / walk / fall over(2)要求学生运用寻读的方法快速阅读文章并根据时间发展顺序为以上的四张图片标号。
在学生阅读前,教师举例说明了如何通过寻读查找关键词的方法。
(T: If you want to know details about the story, let your eyes go through the text quickly to find the information. You can find it quickly without reading the whole text, but the key words sometimes.)(3)师生校对答案,并要求学生说明理由。
[设计说明] 本环节中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谈论教材所提供的四幅图片中发生的事情,并收集和记录关键词,这实际上要求学生预测文本内容,为第一次阅读做好准备。
接着,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并通过寻找关键词的方式为四幅图片排序,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顺序。
在学生开始阅读前,教师讲解了寻读查找关键词的阅读策略的要领,并结合第一幅图片演示了如何运用该策略,使学生直观了解策略使用的方法。
阅读中教师不断鼓励学生做好划线、圈点等标记工作,在核对过程中,逐一确认学生对所学阅读技能的运用。
2. 寻读和选择(1)学生再一次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Dan到底是如何和作者成为朋友的,完成练习4。
a.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Dan i. best friends.b. The writer helped Dan ii. thanked the writer for being his friends.c. The writer and Dan lived iii. because he felt sorry for him.d. The writer and Dan became iv. didn’t know the writere. During high school, Dan v. near each otherf. In his speech, Dan vi. became popular.(2)在学生开始第二次阅读前,教师示范了寻读以获取具体信息的方法。
(3)师生校对答案,并要求说明理由。
同时,教师还介绍了在上下文语境中猜测生词(如:nerd)的方法,并教学了一些重要的生词。
(T:We may meet a new word in a passage. We can understand the meaning from the context, that is, by reading the sentences before or after the word.)[设计说明] 以Dan如何与作者成为挚友为线索,教师进一步组织学生探究原因,获取更多的细节信息,并依托文本所提供的练习4(见上表)开展第二次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