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便携式输注泵使用流程
- 格式:docx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2
便携式输液器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 检查便携式输液器是否完好无损,并确保有足够的输液器和
输液管。
- 检查输液药物的种类和用量,并准备好所需药物。
- 检查输液用皮肤消毒剂、棉球和胶布是否齐全。
2. 打开包装
- 将便携式输液器从包装中取出,确保不损坏输液器。
- 检查输液管是否完整,无漏气或漏液情况。
- 将输液器放在平坦的表面上,准备进行下一步操作。
3. 连接输液管
- 将输液管的一端连接到输液器的出口接头上。
确保连接紧固,无松动。
- 将输液管的另一端连接到病人体内置的导管上。
确保连接紧固,无松动。
4. 调节输液速度
- 根据医嘱和病人情况,调节输液器上的滴速调节器,控制输
液速度。
- 注意观察滴数,确保输液速度符合要求。
5. 皮肤消毒
- 使用消毒剂彻底清洁病人体内置的输液导管连接口。
- 使用棉球蘸取适量的消毒剂,在输液导管连接口周围进行消毒。
- 等待消毒剂干燥后,用胶布固定输液导管连接口。
6. 监测输液过程
- 定期观察病人输液过程,确保输液顺利进行。
- 注意病人是否出现不适症状或异常反应,及时采取对应措施。
7. 输液结束
- 当输液完成后,将输液器关闭,并将输液管从导管上取下。
- 将用过的输液器和输液管丢弃,并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 清洁和消毒输液器,以备下次使用。
以上为便携式输液器操作流程,操作时请确保仔细、细致,并遵循相关卫生规范和医疗操作规程。
如有疑问或异常情况,请及时向医护人员寻求帮助。
注射泵操作流程范文注射泵是一种用于控制药物输液流速的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普通病房等医疗场所。
下面我将介绍注射泵的操作流程。
1.准备工作将注射泵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接通电源并开机。
检查注射泵的屏幕上是否显示正常,确认设备无故障。
检查输液管路是否完整,打开输液夹,确保液体畅通。
准备好需要输注的药物,并准备好注射泵需要的参数设置。
确认患者的身份,核对药物名称、剂量、流速等信息。
2.设置参数注射泵通常具有多种设置模式,如速度模式、剂量模式、容量模式等。
根据医嘱和患者的临床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
(1)速度模式:设置输液的速度,每分钟滴数或每小时毫升数。
按照医嘱要求输入相应数值。
如需根据患者体重、病情动态调整输液速度,可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设置。
(2)剂量模式:设置每次输注的剂量和间隔时间。
根据医嘱要求设置剂量大小,并设置输注间隔时间。
注射泵将根据设定的参数,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进行输注。
(3)容量模式:根据医嘱要求设置总体积和输注时间。
输入总体积和输液时间,注射泵将自动根据体积和时间计算出每分钟的输液速度。
3.输液管路连接选择合适的输液管路,根据需要进行连接。
将管路一端连接到注射泵的输液接口,另一端连接到静脉针头或导管上。
确保连接处没有漏液和气泡。
如果使用了多个注射泵,需要依次连接输液管路,并设置相应的参数。
4.药物注入将准备好的药物通过输液管路注入到注射泵的药物室中,注射泵会自动识别并显示药物名称和浓度。
确认药物的名称和浓度无误后,按照操作实际选择注射泵上相应的设置。
有些注射泵上还可以选择是否需要附加预冲和后续冲洗,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设置。
5.开始输注确认所有参数设置正确后,按下开始按钮,注射泵开始自动进行输注。
屏幕上会显示药物的剩余量、输液速度等信息。
此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药物的效果,及时调整输注速度和剂量。
6.监测和调整根据医生的指示或患者的情况,可能需要调整输注速度、剂量等参数。
输液泵操作流程解析输液泵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精确控制液体药物的流动速度和剂量。
正确地操作输液泵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解析输液泵的操作流程,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使用该设备。
一、准备工作1. 确认医嘱:在使用输液泵之前,医护人员需要核对医生开出的输液药物和剂量的医嘱,确保准确无误。
2. 验证药物:医护人员应当仔细核对药物的名称、剂量和有效期,并确保药物的包装完好,无异常。
3. 核对器械:确认输液泵的型号、规格,并检查设备本身是否完好无损,无明显故障。
4. 清洁操作区域:在进行输液泵操作之前,需要确保操作区域整洁,无杂物干扰。
二、操作步骤1. 连接输液管:将输液管连接到输液泵上,并确保连接牢固无松动。
2. 备好药物:按照医嘱准备好药物液袋,并确保液袋被完全插入输液泵的药物槽中。
3. 设定参数:打开输液泵的电源,根据医嘱设置输液泵的参数,如流速和剂量等。
4. 校准输液泵:按照设备说明书,运行输液泵的自检程序,确保其正常工作。
5. 开始输液:将输液管的一端连接到患者的静脉通道,将另一端插入药物液袋。
开启输液泵,确保药液从液袋中流动到患者体内。
6. 监测输液状态:在输液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输液泵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异常并作出相应处理。
7. 完成输液:当药物液袋中的药物完全输送到患者体内或者医护人员判断输液结束时,可以关闭输液泵,并及时记录输液的时间和剂量。
三、注意事项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输液泵的运行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如发现故障应及时维修或更换设备。
2. 定时更换: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医嘱的要求,定时更换输液管和药物液袋,避免交叉感染或药物失效。
3. 紧急处理:在使用输液泵的过程中,如遇到设备故障、患者不适或其他紧急情况,医护人员应立即停止输液并及时处理。
4. 定期培训:医院应定期组织相关的培训课程,确保医护人员熟练掌握输液泵的正确操作方法和紧急处理技巧。
输液泵操作流程输液泵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医疗设备,主要用于给患者输注药物或液体营养。
操作输液泵之前,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以下是一份常见的输液泵操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1. 检查输液泵是否完好无损,电源是否正常,显示屏是否正常显示。
2. 检查输液管路是否畅通,输液袋是否完整,药物是否正确。
二、设置输液泵参数:1. 打开输液泵电源,待显示屏亮起后按任意键进入界面。
2. 根据医嘱,选择输液速度和容量。
输液速度一般以每小时滴数计,容量单位为毫升。
根据医嘱输入相关数值。
三、连接输液管路:1. 打开输液管路包装,检查管路是否完整无损。
2. 将管路连接到输液泵一头,另一头连接至输液袋。
3. 打开输液袋,确保药物流动畅通。
四、启动输液泵:1. 按下输液泵开始/暂停键,输液泵开始工作。
2. 监测泵的工作状态,确保输液过程顺利进行。
五、定期检查:1. 每隔一段时间,查看输液泵显示屏上的输液参数是否正常,并核对与医嘱是否一致。
2. 检查输液泵是否有异常声音或振动,是否有报警提示。
3. 定期检查输液袋药物量,及时更换药物袋以保持输液正常进行。
六、结束操作:1. 将输液泵速度设为0或按下停止键,停止输液。
2. 拔出输液管路,注意不要弄脏衣物和地面。
3. 按下输液泵关机按钮,关闭输液泵电源。
以上是一份常见的输液泵操作流程,用于给患者进行输液治疗时,医护人员可以按照这个流程进行操作。
然而,具体的操作流程可能因设备型号和医院的规定而有所不同,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医护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操作,并遵守相关的医疗规范和操作要求,以确保输液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注射泵及输液泵操作流程输液泵操作流程开始输液:安装输液装置开启输液泵静脉穿刺或与穿刺部位连接安装滴数传感置于滴液室安放输液管打开泵门,由上而下安装输液管,关闭泵门,放开输液夹,微量液体溢出输液管垂直插入瓶内滴液室内液排气关闭输液器旋夹物品准备输液泵,输液物品RATE速率确认设定输液速率VOL总量确认TIME时间确认按[STAP/STOP]停止输液流程:更改速率流程:按(STAP/STOP)关闭输液旋夹按下门锁开启泵门从下向上取下输液器按(STAP/STOP)按清除键C显示屏(000,)输入新速度按(STAP/STOP)开启输液报警缘故原由及改正方法当输液泵出现各种报警情况时,按消音键可消除报警声音两分钟。
然后寻找原因,消除故障,重新启动输液。
报警显示Pressure alam(压力报警)Air alam(空气报警)可能的原因输液管旋夹关闭?输液管有压折吗?病人静脉通路阻塞?在管路系统中有空气?改正的方法打开旋夹使管路通畅规复静脉通路畅通请在准备输液时,将管路系统中的气泡完全排出。
报警后清重新排气和调整在滴液室内的液面设定输液总量请重新设定速度更换新的输液瓶用特殊功能键[SM]调至”Standby”,按[ON]键后,清除暂停时间以结束停息或重新世界设按时间以处长暂停。
封闭泵门Preselect volume (未设定预置总量报警) Invalid rate(未设定速率报警)KOR end(液体输完前预置报警)Recall alam(停息竣事报警)未设定输液总量?未没定速度?输液瓶已空?在停息竣事后报警?Pump door open(泵门打开报警)Battery pre-alam(蓄电池预报警)Battery alam(蓄电池报警)泵门找开?蓄电池电量将耗尽?连接主电源(蓄电池容量被用完前三十分钟开始报警)蓄电池没电?连接主电源注射泵操作流程(贝朗)开始:物品准备注射器抽吸好药液与输液器连接排气打开针筒固定夹,将锁定装置上,并拉出操纵杆将注射器的手柄的针栓压板放进固定槽中,将针筒牢固夹回位安排正确后,锁定装置会自动跳回并重新锁定。
注射泵使用的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使用注射泵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准备工作的步骤:•确保注射泵和配件完好无损,并且符合使用要求。
•检查注射泵的电源是否正常,如果需要使用电池,请确保电池已充电。
•清洁注射泵和配件,确保表面干净。
•准备需要注射的药物或液体,并确保其安全和正确使用。
2. 设置注射泵在开始使用注射泵之前,需要设置一些参数以适应具体的注射需求。
以下是设置注射泵的步骤:1.打开注射泵的电源开关,并等待系统自检完成。
2.选择需要的注射模式,如容积控制模式或时间控制模式。
3.输入注射泵需要注射的药物或液体的体积或时间。
4.设置注射泵的注射速度。
注射速度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5.检查注射泵的报警设置,确保在需要时能及时发出警报。
6.确认注射泵的设置无误后,可以将其置于工作状态。
3. 进行注射一切准备就绪后,可以开始进行注射。
以下是进行注射的步骤:1.将准备好的药物或液体连接到注射泵的注射管路中。
2.确保注射泵和管路之间的连接牢固且密封,防止泄漏。
3.将注射泵设置为开始注射的状态,并按下开始按钮。
4.监测注射泵的运行状态,包括注射速度、注射时间等参数。
5.定期检查注射泵和管路的运行情况,确保注射过程顺利进行。
6.如果发现异常情况或注射泵报警,请及时停止注射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处理。
7.注射完成后,将注射泵设置为停止状态,并断开药物或液体的连接。
4. 清洗和维护使用完注射泵后,需要进行清洗和维护,以确保注射泵的长期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以下是清洗和维护的步骤:1.断开注射泵与药物或液体的连接,并清洁注射泵和管路。
2.清洗注射泵和管路的内部和外部,可以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工具。
3.检查注射泵和配件的磨损程度,如有需要,请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
4.定期进行注射泵的校准和调试,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5.储存注射泵时,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以上是使用注射泵的一般操作流程,具体的操作步骤可能因不同的注射泵型号和要求而有所不同。
输液泵的使用流程口述1. 背景介绍输液泵是医院常见的一种设备,用于将液体药物或营养物质定量输送到病人体内。
通过输液泵,可以有效控制液体的流速和输送量,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本文将口述输液泵的使用流程,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操作该设备。
2. 准备工作在使用输液泵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确保设备和液体药物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检查输液泵的电源线,确保连接稳固;•检查输液泵的液体注入口,确保干净无污染;•准备需要输送的液体药物,在严格遵守医院规范和操作规程下进行准备。
3. 正确操作步骤3.1 将输液泵放置在合适的位置•找到合适的放置位置,确保输液泵稳固不会移动;•将输液泵与电源连接,并打开电源开关。
3.2 设置输液参数•按下输液泵上的“开/关”按钮,进入设置状态;•根据医嘱和临床需要,按照输液泵的操作说明,设置输液的参数,包括流速、输送量和输送时间等;•确认设置无误后,按下“确认”按钮,完成设置。
3.3 检查连接管路•确保输液管路连接稳固,没有松动或漏气的情况;•检查输液管路是否有折叠、堵塞或其他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4 开始输液•将准备好的液体药物连接到输液泵的液体注入口;•将输液管路连接到病人的静脉通道,并固定好;•按下输液泵上的“开始”按钮,开始输液。
3.5 监测输液过程•在输液过程中,定期检查输液泵的工作状态,确保运行正常;•注意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输液反应,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3.6 完成输液•当输液完成或需要停止输液时,按下输液泵上的“停止”按钮;•关闭输液泵的电源开关;•从病人身上取下输液管路,丢弃使用过的液体药物容器。
4. 注意事项•在使用输液泵前,医务人员应仔细阅读设备的说明书和操作指南,熟悉设备的功能和操作流程;•在操作输液泵时,应根据医嘱和临床需要进行设置,并定期检查和监测输液的过程;•在输液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输液反应,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在使用输液管路和液体药物时,遵守医院的规范和消毒操作,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无菌。
目次前言...引言.1 范围护粉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与定义4 使用要求..4.1 医用注射泵4.1.1 使用前准备4.1.2 便用流程4.1.3 注意事项.4.2 医用输液泵.4.2.1 使用前准备4,2,2 使用流程4,2.3 注意事项4.3 常见报警原因及处理4.4 仪器维扣5 校准要求5.1 校准条件5.2 校准介顾5.35.4 计量特性5.5 校准前的检重5.65.7 复校时间间隔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陕西省护理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护理学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张华丽、李武平、康艳红、邵继风, 张敏、侯芳、李洁琼、苏晓丽、盖海云、陈红雨、赵丽燕、闫沛、曲彦慧、王爽。
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护理学会所有成员单位本标准由陕西省护理学会所有成员单位共同承担相关责任有关专利的说明按照GB/T1.1-2009中附录C进行本标准由陕西省护理学会负责解释。
联系人: 张华丽本标准首次发布2018年.引言总则为指导医用注射泵/输液泵使用精细化,、标准化,运用统一的医用注射泵/输液泵使用及管理方法,更加有效地保障医疗安全,特制订本标准。
基本原则医用注射泵/输液泵的临床使用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以患者安全为中心原则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应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原则,时刻将患者安全放在首位。
2)用药准确性原则在临床使用医用注射泵/输液泵的过程中,应准确设定药物剂量及药物注入体内的速度,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3)仪器定期维护原则为确保用药准确、精确,医用注射泵/输液泵应专人管理,并定期校准维护。
医用注射泵/输液泵临床使用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用注射泵/输液泵临床使用的通用要求,也是设备质量控制和管理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医疗监护条件下的注射泵/输液泵在临床医疗活动中的使用。
本标准不适用于以下设备:一一专门用于诊断或类似用途的设备一一肠内营养输注泵一一血液体外循环或输血设备一一便携式输液泵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注射泵是一种用于控制和输送药物、液体或营养液等的医疗设备。
以下是一般的注射泵使用流程:1. 准备工作:确保注射泵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设备有无损坏或故障。
准备好需要输注的药物、液体或营养液,并确认其正确性和适当性。
2. 检查设置:根据医嘱或指示,设置注射泵的相应参数,包括输注速度、单次剂量、输注时间等。
确保设置与医嘱一致,并仔细检查是否正确。
3. 导管连接:将导管与注射泵连结,确保连接紧固牢固且无泄漏。
检查导管端口是否干净和完整,避免任何污染或堵塞。
4. 输液准备:将需要输注的药物或液体装入输液袋或容器中,并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灭菌或消毒。
注意药物配制时的安全操作,遵循正确的药物稀释比例。
5. 开始输注:按照设定的参数启动注射泵,开始输注过程。
观察注射泵工作状态和输注速度是否正常,确保药物或液体按照预设的速率输送。
6. 监测与观察:定期监测输注过程中的情况,包括药物输注速度、液体剩余量以及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等。
注意观察输注部位有无渗漏、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
7. 结束输注:在达到设定的输注时间或完成输注任务后,停止注射泵,并将导管与患者断开。
留意任何残留液体或药物的处理,确保安全处理废弃物。
8. 记录与报告:及时记录输注信息,包括输注日期、时间、药物或液体名称、输注速度、剂量等重要参数。
如有需要,向医疗团队或相关人员报告输注情况和患者的反应。
请注意,以上是一般的注射泵使用流程,具体的操作步骤可能因不同类型的注射泵而有所差异。
在使用注射泵前,请充分阅读并遵循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操作说明书和安全注意事项。
如有任何疑问或操作困难,应及时向医疗专业人员寻求帮助和指导。
输液泵操作步骤
1.常规消毒液体瓶塞
2.连接好配套输液管并排气
3.将输液管置于输液泵槽内感应器处,并妥善固定
4.打开输液泵开关
5.设置液体输入总量(ml)
6. 设置液体输入流量(ml/h)、范围1-1000ml/h
7.按开始键开启输液泵
8.点滴通畅正确
9.立即处理报警现象——息音→排除故障→观察输液情况→息音键复位
常见报警现象:管路中有气泡、堵塞、输液滴完、低电压、管路脱落
10.一次性用物归类消毒处理
11.诊疗车、静脉泵等设备清点数后放回原处
输液泵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
输液泵日常管理
1.每七天1次对输液泵进行开机检验,检测输液泵性能,流量,容量和堵塞压力测试;
2.避免液体渗透泵内;输液泵不使用时,存放于阴凉干燥处,避免猛烈震动,阳光直射或紫外线照射;
3.专员管理,定时检验,保养维修;
输液泵维护保养
1.首次使用前,或长时间不使用,当再次使用时,要将输液泵和交流电连接,使内置电池充电最少12小时;
2.长久不用,内部蓄电池最少每个月1次,进行充放电;电池充电后工作时间缩短,应立即更换新电池;输液泵出现故障立即报修;。
注射泵的使用操作流程教学1. 简介注射泵是一种用于控制液体药物按照一定速度输注到人体的设备。
它广泛应用于医院、诊所、急救车等医疗场所。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使用注射泵,并提供详细的操作流程教学。
2. 准备工作在开始使用注射泵之前,确保你已经完成以下准备工作:•检查注射泵是否正常工作。
•准备好要输注的药物。
•准备好输注所需的输液器。
•验证医嘱的准确性,确认药物名称、剂量、速度等信息。
3. 步骤3.1. 打开注射泵按下注射泵的电源按钮,等待屏幕显示出欢迎界面。
3.2. 设置注射泵参数根据医嘱上的要求,将药物名称、药物剂量、输注速度等参数输入注射泵。
一般来说,注射泵的操作界面会提供菜单供你选择。
3.3. 安装输液器将输液器插入注射泵的输液器槽,并确保输液器安装稳固。
根据输液器类型,有些可能需要使用夹子将输液器固定在注射泵上。
3.4. 连接输液管将输液器与输液管连接起来。
确保连接牢固并没有漏气。
3.5. 开始输注按下注射泵的开始按钮,开始输注药物。
此时,药物会按照预设的剂量和速度逐渐输注到患者体内。
3.6. 监控输注过程在输注过程中,你需要时刻监控注射泵的运行状态。
确保输出的药物剂量和速度没有异常。
3.7. 输注结束当药物输注完成后,注射泵会发出提示声音或显示提示信息。
此时,你可以停止输注并关闭注射泵。
4. 注意事项在使用注射泵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仔细核对医嘱,并确保输液器中的药物与医嘱一致。
•注意药物的剂量和输注速度,不要超过医嘱要求。
•定期检查注射泵和输液器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作。
•当药物输注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如输液速度过快或过慢,应立即停止输注并咨询医生。
5. 总结正确使用注射泵对于安全输注药物非常重要。
通过本文的操作流程教学,你应该能够顺利地使用注射泵进行药物输注。
务必严格遵循医嘱,并在注意事项中提到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如有任何疑问或异常情况,请及时咨询医生或医护人员。
输液泵使用流程输液泵使用流程输液泵是医疗设备中常用的一种设备,用于给予患者药物、营养液等液体药物的输注。
下面是输液泵的使用流程。
第一步:准备工作1. 检查输液泵的外观是否完好,有无损坏或松动的部分;2. 看清楚输液泵的标识,确保使用的是正确的型号和规格;3. 检查输液泵的电源是否正常,插座是否可用;4. 准备要输注的药物或营养液,确保药物的标签和输液泵上的设定一致。
第二步:设置输液泵1. 打开输液泵的电源开关,并按照屏幕上的指示进行操作;2. 根据药物类型和输注量的要求,设定输液泵的速度、容量、输液时间等参数;3. 如果药物需要预液泵,将设定好的预液泵装入注射器中。
第三步:连接输液管路1. 将输液管路连接到输液泵上,确保连接处牢固且不漏气;2. 根据需要,将输液管路连接到静脉采血器或针头上;3. 检查输液管路上是否有气泡,如果有,可轻轻敲击管路将气泡排出。
第四步:开始输液1. 将输液管路连接到患者的静脉通道上,确保连接处牢固;2. 打开输液泵的开始输注按钮,输液泵开始工作;3. 监测输液泵的工作状态,确保泵的速度和输注量符合预设。
第五步:监测和调整1. 定期检查患者的输液情况,观察输液速度和输液量是否稳定;2. 若患者有不适感或异常反应,及时停止输液泵,并报告医护人员;3.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医嘱的要求,调整输液泵的参数。
第六步:结束输液1. 当所有药物或液体输注完毕时,关闭输液泵;2. 从患者的静脉通道上拔除输液管路,确保不漏药;3. 将输液泵进行清洁,消毒并妥善存放。
注意事项:1. 在操作输液泵时,务必熟悉使用说明书和设备的功能,避免误操作;2. 定期检测输液泵的工作状态和准确性,如有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3. 在使用输液泵前,应检查药物的名称、浓度和数量是否正确。
以上就是输液泵的使用流程。
通过正确操作和监测,可以确保输液的安全和有效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细节和安全,遵循医疗规范和操作规程。
注射泵的使用方法流程1. 简介注射泵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主要用于控制药物的输入速度,以保证药物的准确输送。
本文将介绍注射泵的使用方法流程,以帮助用户正确操作。
2. 准备工作在使用注射泵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确保泵的电源已连接,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检查注射泵的相关配件,如输液管、注射器等,确保其完好无损。
•准备好需要使用的药物,正确配置药物输液量和输液速度。
3. 正确安装注射泵将注射泵放置在平稳的水平平台上,并确保其与电源连接良好。
根据注射泵的说明手册,安装并连接输液管和注射器。
4. 设置注射泵参数按照以下步骤设置注射泵的参数:1.打开注射泵,进入设置界面。
2.选择药物输液的速度单位,常见的单位有毫升/小时、滴/分钟等。
3.输入药物输液的速度,并根据需要调整相关参数,如滴数、换算率等。
4.设置输液的总量或时间,以控制输液的结束时间或输液总量。
5.确认设置并保存。
5. 开始输液根据以下步骤开始输液:1.将已配置好的输液管连接到患者体内,确保连接牢固并无漏气。
2.将输液管的另一端连接到注射泵的输液接口。
3.打开注射泵的输液功能,并根据设定的参数启动输液。
4.监测注射泵的运行状态,确保药物输液的流速和总量与设定值一致。
5.定期检查患者的输液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调整或停止输液。
6. 输液结束和清理当药物输液完成后,按以下步骤结束输液并清理设备:1.关闭注射泵的输液功能,并将输液线从患者体内拔出。
2.检查输液管路是否有残留药物,如有需要进行清洗。
3.清洗注射泵和输液管路,使用清洁纱布蘸取适量清洁剂,擦拭外部表面并清洗内部部件。
4.将清洗干净的注射泵和输液配件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确保其干燥后才进行存放和下次使用。
7. 注意事项在使用注射泵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严格按照医嘱和药物说明使用注射泵,不得随意更改药物输液参数。
•定期检查注射泵的工作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联系维修人员。
•注意保持注射泵和输液管路的清洁和无菌,避免交叉感染。
输液泵一、型号:ZNB-XD二、用物准备输液泵、注射治疗盘(皮肤消毒剂、棉签、胶布、弯盘)、快速手消毒剂三、评估和观察要点1、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合作。
2、评估患者注射部位的皮肤及血管情况。
四、操作要点1、核对医嘱,做好准备。
2、安全准确地放置输液泵。
3、正确安装管路于输液泵,并与患者输液器连接。
4、按照医嘱设定输液速度和输液量,以及其他需要设置的参数。
5、各种报警的处理:(1)气泡报警:打开泵门,用手弹法将气泡弹回滴壶中,重新装好输液器,关好门启动,继续输液。
若发现气泡灯常亮,且在输液器中未发现气泡,用酒精棉球小心翼翼的擦拭气泡探头和输液器接触的表面,则可清除故障。
对于擦洗过后依旧不能清除的故障,可以尝试把医用酒精涂抹在经过气泡探头的输液器部分。
(2)阻塞报警:检查输液器是否打折,针头、滤网是否堵塞,针头是否滑出血管,输液器的夹是否打开,输液器止液夹位置安装是否正确。
(3)异常报警:若泵在发出声音报警的同时流水灯闪烁,则表明故障为速度异常报警,请按停止键,排除故障后重新启动。
(4)输完报警:当输液累计量达到预输液量时,输液泵用声光报警,并进入KVO状态,此时按“启动/停止”键,停止输液泵运行。
(5)开门报警:输液泵在运行中,泵门意外被打开,输液泵用声光报警,关门后自动消警。
(6)欠压报警:机内电池电量即将耗尽,输液泵用声光报警,应立即采用交流电源或者停止输液。
五、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使用输液泵的目的,输入药物的名称、输液速度。
2、告知患者输液肢体不要进行剧烈活动。
3、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要随意搬动或者调节输液泵,以保证用药安全。
4、告知患者有不适感觉或者机器报警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六、注意事项1、正确设定输液速度及其他必需参数,防止设定错误延误治疗。
2、护士随时查看输液泵的工作状态,及时排除报警、故障,防止液体输入失控。
3、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情况,防止发生液体外渗,出现外渗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输液泵的操作流程
输液泵是一种能够准确控制输液滴数、输液流速,保证药物能够速度均匀,药量准确、安全进入患者体内发挥作用的一种仪器,常用于需要严格控制输液量和药量的情况。
输液泵使用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具体如下。
一、操作步骤:
步骤一、备好静脉输液通路。
步骤二、输液管排气后备用。
步骤三、固定输液泵,接通电源。
步骤四、打开输液管路,固定输液管路,关闭输液泵门。
步骤五、设置输液速度、预输液量。
步骤六、启动输液泵,运行正常后将输液管与静脉通路连接。
输液泵的使用制度和流程1. 概述输液泵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控制输液流速,保证医疗液体按照规定的速度输送给患者,避免过快或过慢的输液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确保输液泵的正常使用和患者的安全,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应的使用制度和流程。
2. 使用制度2.1. 管理责任•医疗机构应指定专人负责输液泵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管理人员需定期对输液泵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2.2. 新设备的验收•输液泵购入后,需进行严格的验收程序。
•验收项目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测试、漏电检测等。
2.3. 设备维护•输液泵的维护应定期进行,包括清洁和消毒。
•维护时应遵循相关操作规程,确保安全和卫生。
2.4. 设备故障处理•当输液泵出现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维修部门。
•维修部门需及时响应,进行维修或更换输液泵。
2.5. 使用记录和报告•每次使用输液泵都应有详细的使用记录。
•使用记录应包括患者信息、输液液体、流速设置等。
3. 使用流程3.1. 准备工作1.验证患者的身份和医嘱,确保输液泵用于正确的患者和医疗液体。
2.检查输液泵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转。
3.2. 连接输液管路1.选择适当的输液管和连接器,确保与输液泵的兼容性。
2.将输液管连接到输液泵的进液和出液口。
3.3. 设置流速1.根据医嘱确定输液液体的流速范围。
2.将输液泵设置为指定的流速,并进行确认。
3.4. 开始输液1.将输液液体连接到输液管的进液端。
2.确保输液液体流向正确,并无空气泡存在。
3.启动输液泵,开始输液过程。
3.5. 监测和调整1.在输液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的情况和液体残留情况。
2.如果需要调整流速或停止输液,可在输液泵上进行相应操作。
3.6. 结束输液1.当输液完成或滴速达到预设上限时,停止输液泵。
2.断开输液管路,将患者连接到其他医疗设备或予以固定。
结论通过制定和遵守输液泵的使用制度和流程,可以确保输液泵的正常使用和患者的安全。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输液泵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认证,提高输液泵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注射泵的使用制度和流程1. 注射泵的概述注射泵是一种医疗设备,常用于给药过程中控制药液的流速和剂量。
它可以精确定量输液,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减少人工输液的劳动量。
为了正确、安全地使用注射泵,在医疗机构内需制定相应的使用制度和流程。
2. 注射泵的使用制度和流程2.1 配置和准备•确保注射泵的正常工作状态,检查注射泵的电源线、输液管和注射泵本体是否完好无损。
•准备合适的输液器和合适的输液管,确保无明显泄漏和污染。
•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药物或液体,并准备好药物或液体的容器。
•检查药物或液体的过期日期和使用条件,确保药物或液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2 操作步骤1.将药物或液体的容器正确连接到注射泵,并确保连接牢固。
2.设置注射泵的相关参数,包括流速、剂量和时间等。
3.将输液管的一端连接到药物或液体容器的出口,另一端连接到患者的静脉通道。
4.打开药物或液体容器的流量调节器,并在调节器上设置合适的流速。
5.启动注射泵,确认泵的运行状态正常。
6.监测注射泵的运行情况,包括流速、剂量和时间等参数的正确性。
7.在输液过程中,定期检查注射泵的运行状态和输液管的畅通性。
8.药物输液完成后,关闭注射泵和流量调节器。
9.从患者的静脉通道中拔除输液管,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2.3 安全注意事项•在使用注射泵前,应熟悉注射泵的操作说明书,并按照操作说明书正确使用。
•每次使用注射泵前,应检查注射泵的电源、输液管和注射泵本身是否完好无损,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药物或液体的选择和使用应遵循医嘱和相关规范,严禁超量使用或混淆药物。
•输液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发现可能的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措施。
•如发现注射泵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设备。
3. 总结注射泵的使用制度和流程对于确保药物输液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应的使用制度和流程,并进行员工培训和管理,以确保每位使用注射泵的人员都能正确、安全地操作设备。
一次性使用便携式输注泵
使用流程
标称容量:100ml 标称流量:2ml/h
自控给药剂量:0.5ml 自控给药间隔时间:15min
使用方法:
1、检查外包装完好、无漏气,在有效期内,打开外包装。
(外包装有破损、有漏气,装置不完整、有破损,严禁使用。
)
2、检查装置完整无缺失、无破损。
3、使用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
4、在使用前,先将按键背面的蓝色旋钮按顺时针方向旋下,听到响声后卸下蓝色旋钮。
5、在使用前,打开放气阀帽,用注射器通过放气阀边注入空气边用另一只手拇指按压自控键,试一下管路是否通畅。
检查通畅后再旋上放气阀帽。
6、关闭止流夹。
7、旋开防回流阀加药口帽,将配制好的药液用无菌注射器通过药液过滤器注入贮液囊(注射器内的空气必须排尽,不要将空气注入贮液囊)。
8、注药结束,将防回流阀加药口帽旋上。
(按规定的容量注入药液,切勿超量注入。
)
9、打开止流夹,排气至管内无气体(约20min)。
10、在标签上标注床号、姓名、加药日期、时间、药名、剂量,签全名。
11、(以5FU为例)接泵前,先用0.9%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确定中心静脉导管通畅,再用5%GS冲管,再连接化疗泵。
12、妥善放置化疗泵当贮液囊与远端接头在同一水平线时,流速最精确,所以化疗泵泵体必须与流速控制管接近同一水平。
指导患者保持化疗泵泵体与注射部位保持同一水平,将泵体置于患者穿刺侧肢体的上衣口袋内,或置于专用袋内挂在身上,静脉穿刺侧上肢尽量不要弯曲和挤压,当药液快泵完时穿刺侧肢体不宜下垂过久,泵体要适当挂高,以免影响流速。
13、保持化疗泵通畅加强巡视,观察输注管道连接、止流夹开放及贮液囊回缩情况;嘱患者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翻身时注意勿牵拉、拖拽。
14、更换化疗泵或贮液囊回缩缓慢时,先用5%GS冲管,再用0.9%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再用5%GS冲确保管路通畅后,再连接化疗泵。
15、护士加强巡视并严格交接班,注意查看连接管是否有扭曲、折叠、受压现象;贮液囊注入药液与输注的速率是否相符,以判断泵的工作状态及中心静脉导管通畅情况。
16、贮液囊内药液完全泵完后,先用5%GS冲管,再用0.9%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和正压式封管。
17、本产品使用后丢在相应的医疗垃圾袋内,不得二次使用。
自控给药装置
1、在正常使用时,如需追加药量。
可按下自控按键。
将直接追加0.5ml药液。
再次追加。
需等12到18分钟。
2、本自控键可当4ml每小时的流量使用。
使用方法。
按住自控按键将旋钮插进卡槽。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位就可使用。
3、本自控按键还可代替三通进行直接追加药液。
使用方法。
先按住自控按键。
接着用注射器通过放气阀加药。
加药后再按一次自控按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