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第3课时)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747.00 KB
- 文档页数:6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3.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盛有氯气的集气瓶、金属钠、小刀、滤纸、镊子、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
4. 标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师:从前面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该元素的原子的结构。
而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那么,是不是任意两个或多个原子相遇就都能形成新物质的分子或物质呢?板书:第三节化学键师:根据原子和原子相互作用的实质不同,我们可以把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不同的类型。
首先我们来学习离子键。
板书:一、离子键[推进新课]师:要知道什么是离子键,还须从我们初中学过的离子化合物说起。
什么是离子化合物?请举例说明。
演示实验1—2:钠在氯气中燃烧。
板书 2Na+Cl2====2NaCl师:从宏观上看,钠和氯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氯化钠。
如若从微观的角度,又应该怎样理解上述反应呢?[思考与交流]1.画出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试解释氯化钠是怎样形成的。
[多媒体展示]图1-3-3师:上述过程我们可以用电脑形象地表示如下:[展示多媒体课件]①钠原子最外层1个电子在核外高速运动,氯原子最外层7个电子在核外高速运动;②钠原子与氯原子互相接近(发生反应);③钠原子最外层1个电子跑到氯原子上去,钠原子变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氯原子变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生成氯化钠。
板书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多媒体展示]氯化钠晶体的立体动画,使其旋转,让学生从各个方向清晰地观察立方体,并选中其中的一个Cl-或Na+,让其周围的阳离子或阴离子图标闪烁。
[思考与交流]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师:由于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为了分析化学反应实质的方便,我们引进了只表示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这么一种式子——电子式。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健教案(第3课时)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2、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以及分子构型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对化学键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3、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化学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2、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3、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教学重点】化学键的概念【教学难点】化学键的实质【教学过程】[讲]通过学习有关离子键和共价键的认识,我们知道,原子结合成分子时,原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不仅存在于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而且也存在于分子内非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前一种相互作用比较强烈,破坏它要消耗较大的能量,是使原子互相联结成分子的主要因素。
离子键使离子结合形成离子化合物;共价键是原子结合形成共价化合物分子,那么人们通常称离子相结合或原子间相结合的作用力为化学键。
[:[板书]三、化学键1.定义:离子相结合或原子间相结合的作用力分子间的作用力称为化学键[讲]一般的化学物质则主要由离子键或共价键结合而成,除此以外还有金属键。
化学键的形成与原子结构有关,离子键通过原子价电子间的转移,共价键是原子价电子的共用。
由此说明化学键可分为以下几类:[板书]2.分类:[投影]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配位键金属键[讲]在初中我们学过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学生成新的物质,从化学键的角度应该如何解释呢?其实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包含着反应物分子内化学键的断裂和产物分子中新的化学键的形成。
以Cl2和H2反应为例,Cl—Cl和H—H键断裂成H原子、Cl原子(旧键的断裂)后H原子Cl原子组合学生成HCl分子,也就形成了H—Cl键(新键的形成)。
化学2 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2、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及成因,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对化学键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化学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2、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重点】第一课时: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及成因;化学键的概念;化学反应的实质。
第二课时:电子式的书写;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第一课时:化学键的概念;化学反应的实质。
第二课时:阴、阳离子电子式书写方法区分;易错电子式辨析。
第一课时一种神奇的力教学过程【科学视野】左图一壁虎能飞檐走壁,它借助的是脚上数以百万计的刚毛与墙壁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
右图二冰山能漂洋过海。
冰,水为之而轻于水,水分子之间的这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使冰的密度小于水,也使得生命存在并延续……【速读挑战】2分钟速读课本23页【科学视野】,找到并标记以下课外知识点:1. 范德华力定义 P 232. 范德华力大小比较 P 233. NH 3 、H 2O 、HF 沸点反常的原因 P 24思考1据P 24图1-11推测无氢键时水的沸点?分析:应在0℃以下,对生命体来讲应是个灾难!【导 语】还有一种十分神奇的力,好似上帝之手,仅用百余种原子,却创造出数以千万计的分子,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它就是化学键。
一、 化学键----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
思考2为什么离子、原子要结合?稀有气体原子会相互结合吗?【动画演示】原子结合的动力。
分析:稀有气体原子满足稳定结构,无需结合,是单原子分子。
结论:原子均有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的趋势。
化学键教案优秀6篇《化学键》教案参考篇一一、教材分析1.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第3节。
初中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学生知道钠离子与氯离子由于静电作用结合成化合物氯化钠,又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但并没有涉及到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以及化学键的概念。
本节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对学生的'微粒观和转化观较深层次的学习。
为今后学习有机化合物、化学反应与能量打下基础。
并通过这些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
所以这一课时无论从知识性还是思想性来讲,在教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3.课标要求化学键的相关内容较多,教材是按照逐渐深入的方式学习,课标也按照不同的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本节的课标要求为:“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第三章《有机物》要求“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选修4《化学反应与能量》中要求“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中要求“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了解晶格能的应用,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一些性质;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能说明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知道金属键的涵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也就是说,在本节教学中,对化学键的要求并不高,教学中应当根据课标要求,注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和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顺序及认知规律,降低难度,注意梯度。
在电子式的教学中,而其中不必用太多时间将各种物质电子式都要学生练习一遍,取几个典型的投影出来让学生知道书写时的注意事项就行了。
并且交待学生不要花太多时间去钻复杂物质的电子式,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电子式的书写。
化學鍵 (第3課時)【課標要求】知識與技能要求:瞭解化學鍵的概念和化學反應的本質。
過程與方法要求:通過離子鍵和共價鍵的教學,培養學生對微觀粒子運動的想像力。
情感與價值觀要求:認識事物變化過程中量變引起質變的規律性。
【教學重點】化學鍵的概念和化學反應的本質。
【教學方法】討論、比較、歸納。
【教學過程設計】[復習回憶]什麼是離子鍵、共價鍵?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歸納與整理]四.離子鍵、共價鍵的比較離子鍵共價鍵概念成鍵粒子相互作用的實質形成條件五.化學鍵1.定義:相結合或間相結合的作用力2.分類:共價鍵金屬鍵3.化學鍵的存在:①稀有氣體單質中不存在;②多原子單質分子中存在共價鍵;③非金屬化合物分子中存在共價鍵(包括酸);④離子化合物中一定存在離子鍵,可能有共價鍵的存在(Na2O2、NaOH、NH4Cl),共價化合物中不存在離子鍵;⑤離子化合物可由非金屬構成,如:NH4NO3、NH4Cl 。
[思考與交流]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學生成新的物質,從化學鍵的角度應該如何解釋呢?[歸納與整理]4.化學反應的實質:舊化學鍵的和新化學鍵的。
[科學視野]閱讀課本22頁瞭解分子間作用力和氫鍵[歸納與整理]六、分子間作用力和氫鍵1、分子間作用力定義:。
2、分子間作用力和化學鍵的區別:3、分子間作用力、物質相對分子品質、物質的熔沸點關係:。
4、氫鍵定義:。
5、氫鍵和化學鍵的區別:。
6、氫鍵存在和作用:。
[課堂練習]1、1999年曾報導合成和分離了含高能量的正離子N+的化合物N5AsF6,下列敘述錯誤的是5共有34個核外電子A.N +5中氮—氮原子間以共用電子對結合B. N+5C.化合物N5AsF6中As的化合價為+1D.化合物N5AsF6中F的化合價為-12、水分子的組成為什麼是H2O而不是H3O?3、稀有氣體分子中為什麼不存在化學鍵?作業:1、整理、歸納本節教學案2、完成【課時作業】。
《化学键》(第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2、认识事物变化过程中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生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
3、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力;
3、培养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方法,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教学难点】
化学键的实质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方法。
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重点1、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盛有氯气的集气瓶、金属钠、小刀、滤纸、镊子、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
学生准备复习电子结构示意图的书写、离子化合物、元素的化学反应的实质,预习本节课。
课前教学效果分析本节教材涉及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
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应低起点,小台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板书:板书设计第三节 化学键一、离子键2NaCl Cl 2Na 2===+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二、电子式注意:1、 离子需标明电荷数。
2、相同的原子可以合并写,相同的离子要单个写。
3、 阴离子要用方括号括起。
4、不能把“ ”写成“===”。
5、用箭头标明电子转移方向(也可不标)。
课后拓展活动1、 为什么氯化钠中钠原子与氯原子的个数比为1:1,而氧化钠中钠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
2、 离子键的强弱与离子化合物性质的关系。
教学反思本节课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对高一学生来说较难,所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去发现教学内容,明确目标任务,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问题情景,再通过联想、讨论、设疑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又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发现新的问题,使学生知识得到提升,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观看动画课件,帮助学生想象看不到的微粒运动的情景,增强直观感受,加深抽象概念的理解;通过学生讨论、归纳和总结,尝试给“化学键”、“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下定义,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最后设计课堂练习,达到让学生自我评价、巩固提升的目的。
第三节化学键一、教材依据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3化学键第一课时。
二、设计思路本节的化学键内容,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
本节课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根据高一学生的基本特点,他们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由于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比较抽象,应用多媒体课件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及概念。
在学生深入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知识后,很自然的引出了化学键的概念,以及化学反应的本质。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2、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四、教学重点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概念五、教学难点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理解共价键的形成过程、认识化学键的涵义。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氯化钠固体七、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具体的例子——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形成进行对比,找出它们成键的差异,让学生自己发现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区别。
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评价、补充,由学生归纳出离子键、共价键、化学键的概念,从微观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宏观化学反应的本质。
并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课堂教学设计课题: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授课时数: 2 日期:课型:新课设计要素设计内容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主要从物质的微观组成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微观微粒间构成宏观物质时的粒子间作用力---化学键。
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离子键的含义与表达;第二部分共价键含义、分类与表达;第三部分分子间特殊作用力---氢键。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离子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使学生理解共价键的概念,初步掌握共价键的形成。
3、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键的极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离子键的学习,培养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力。
2、通过学生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
3、通过对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事物变化过程中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
2、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分析教学重点1、离子键的概念。
2、共价键的形成及特征。
教学难点难点1、电子式。
2、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解决办法微观分析法教学策略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分析法教学资源1、课本资源2、网络资源3、全品新教案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使用预期效果第一课时引入新课讲授第三节化学键一、离子键(引言)从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一百多元素,元素原子可以相互碰撞形成分子,那是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可以相互碰撞形成新的物质呢?(分析实验)见课本19页实验1—2。
(思考与交流)(1)从宏观上讲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新的物质氯化钠,若从微观角度考虑,又该如何解释呢?(2)画出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试解释氯化钠是怎样形成的?能否画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4)从定义上分析离子键形成的条件?离子键的实质?构成离子键的粒子的特点?(板书)第三节化学键一、离子键1、定义:(提问)那么离子键是怎样形成的呢?请阅读P21第四自然段分析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最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第3课时)教案
第三节化学健教案(第3课时)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2、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以及分子构型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对化学键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
3、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化学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2、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
化学键的概念
【教学难点】
化学键的实质
【教学过程】
[讲]通过学习有关离子键和共价键的认识,我们知道,原子结合成分子时,原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不仅存在于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而且也存在于分子内非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前一种相互作用比较强烈,破坏它要消耗较大的能量,是使原子互相联结成分子的主要因素。
离子键使离子结合形成离子化合物;共价键是原子结合形成共价化合物分子,那么人们通常称离子相结合或原子间相结合的作用力为化学键
[板书]三、化学键
1.定义:离子相结合或原子间相结合的作用力分子间的作用力称为化学键[讲]一般的化学物质则主要由离子键或共价键结合而成,除此以外还有金属键。
化学键的形成与原子结构有关,离子键通过原子价电子间的转移,共价键是原子价电子的共用。
由此说明化学键可分为以下几类:
[板书]2.分类:
[投影]
离子键
极性共价键
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
配位键
金属键
[讲]在初中我们学过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学生成新的物质,从化学键的角度应该如何解释呢?
其实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包含着反应物分子内化学键的断裂和产物分子中新的化学键的形成。
以Cl2和H2反应为例,Cl—Cl和H—H键断裂成H原子、Cl原子(旧键的断裂)后H原子Cl原子组合学生成HCl分子,也就形成了H—Cl键(新键的形成)。
[板书]3、化学反应的实质: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讲]大家要注意的是,若只有键的断裂没有键的形成这不能称为化学反应。
例:(1)HC l溶于水,电离成H+、Cl-破坏了两者间的共价键,但没有形成新的化学键所以不为化学反应。
(2)NaCl固体受热变为熔融状态,破坏了Na+、Cl-之间的作用力,但未结合成新的化学键,也不为化学反应。
[投影小结]1、对于离子化合物,溶于水和熔化后,离子键被破坏,成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2、对于共价化合物,例如酸溶于水,在水的作用下,使其分子内共价键被破坏
[过]在分子内相邻原子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我们称之为化学键,实际上还存在一种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我们叫做分子间作用力,又称为范德华力。
[板书] 四、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1、
(1) 定义: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叫做分子间作用力(也叫范德华力)[问] 请大家思考一下,分子间作用力是不是一种化学键,为什么? 请举例说明。
[讲] 大家所举例子都很恰当,也即分子间作用力不是化学键,它比化学键要弱得多,它主要影响物质的熔、沸点等物理性质,而化学键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
分子间作用力广泛地存在于分子与分子之间,如:多数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非金属氧化物、酸、氢化物、有机物等。
但只有在分子与分子充分接近时,分子间才有明显的作用。
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熔
[投影]根据图总结一下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影响
[板书] (2)一般来说,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
对于四氟化碳、四氯化碳、四溴化碳、四碘化碳,其熔沸点如何变化?
为什么HF 、H 2O 和NH 3的沸点会反常呢?
讨论:
一些氢化物的沸点
[板书] 2、氢键:
[讲]与吸电子强的元素(F 、O 、N 等)相结合的氢原子,由于键的极性太强,使共用电子极大地偏向于高电负性原子。
而H 原子几乎成了不带电子、半径极小的带正电的核,它会受到相邻分子中电负性强、半径较小的原子中孤对电子的强烈吸引,而在其间表现出较强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就是氢键。
[板书] (1) 形成条件:原子半径较小,非金属性很强的原子X,(N 、O 、F )与H 原子形成强极性共价键,与另一个分子中的半径较小,非金属性很强的原子Y (N 、O 、F ),在分子间H 与Y 产生较强的静电吸引,形成氢键 [投影]
[讲述]氢键的形成对化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化合物的熔沸点,主要取决于分子间力,其中以色散力为主。
以氧族元素为例,H 2Te 、S 2Se 、H 2S 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减小,色散力依次减弱,因而熔沸点依次降低。
然而H 2O 由于分子间氢键的形成,分子间作用力骤然增强,从而改变了Te —S 氢化物熔沸点降低的趋势而猛然升高,卤族中的HF 和氮族中的NH 3也有类似情况。
[板书] (2) 氢键作用:
○1 使物质有较高的熔沸点(H 2O 、HF 、NH 3) ○2 使物质易溶于水(C 2H 5OH,CH 3
COOH)
[思考与交流]1、根据元素周期律,卤素氢化物的水溶液均应为强酸性,但HF 表现为弱酸的性
质,为什么?
2、为什么冰会浮在水面上?雪花为什么是六角形的?
在水蒸气中水是以单个的H2O分子形式存在;在液态水中,经常以几个水分子通过氢键结合起来,形成(H2O)n;在固态水(冰)中,水分子大范围地以氢键互相联结,形成相当疏松的晶体,从而在结构中有许多空隙,造成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因此冰能浮在水面上。
水的这种性质对于水生动物的生存有重要意义。
[小结]这节课重点学习了化学键、化学键的分类、及离子键共价键的区别,化学反应的实质。
[自我评价]
1.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 B a(O H)2
B.CaCl2
C. H2O
D. H2
2.在下列分子结构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A. CO2
B. PCl3
l4
D.NO2
3.下列各分子中,化学键类型有差异的是
A. H2O 、CO2
B. MgF2、H2O2
C.NaOH、B a(O H)2
D.NaCl、KCl
4.下列每种粒子中,所含化学键完全相同的是
A. Na2O2
B. H2O2
C. H2O
D. NH4Cl
5.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碘升华
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C.蔗糖溶于水
D.氯化氢气体溶于水
6.最近,科学研制得一种新的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状结构,化学式为C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60的熔沸点高
B.C60和金刚石都是碳单质
C.C60中含离子键
D.C60中只有共价键
7.下列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A.HI B.NaOH C.Br2 D.NaCl
8.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N∶∶∶N∶
B.H∶N∶H
C.H+[∶O∶]2-H+
D.Na+[∶Cl∶]-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键就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引力
B.所有金属与所有非金属原子之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在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也存在离子键
D.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必是离子化合物
B.具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就是共价化合物
C.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D.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11.下列关于离子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都含有离子键
B.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只能是金属离子
C.离子化合物如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一定可以导电
D.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