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现象及其应对策略_王薇.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

和。”1989版《辞海》。汉语中的“文化”与英语“culture”的语义并不完全一致。汉语中的“文化”最初见于《易经》的“人文化成”,指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所施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而英语中的culture一词来自拉丁语cultura,意思是“耕作”、“种植”、“养殖”,后来逐渐引申为“文明”、“教养”及对人类心灵、情操陶冶育化之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汉语的“文化”与英语中的culture的基本含义也日趋相似。“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既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或指任何在语言和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1]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往往会发生障碍或冲突;而这些冲突不仅表现在语言表面上,更在于思维模式、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等深层次方面。故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问题,对于跨文化交际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文化冲突现象

(一心理方面的冲突

汉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冲突首先表现在人们的心理上。文化是决定社会距离远近的最重要的因素,文化差异越大,社会距离也越大,陌生感就强。[2]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心理上自然会有一种本土文化优越感,即在与外方打交道时,往往就会对对方文化产生排斥和抗拒,这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冲突自双方合作开始时就会出现,如谈判、签协议的过程,双方的思想观念就不可能完全一致,会出现种种不和谐,如可能产生对协议与合同条款的不同解释等,从而导致成双方矛盾不断激化,使文化摩擦屡屡发生,随时都可能爆发冲突。

(二隐私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要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非常注重个人的隐私,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例如,中国人第一次见面时往往会

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家庭、职业,甚至收入,他们觉得这是一种礼貌,但西方人认为这样会使他们的隐私受到侵犯。

(三家庭观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强,注重血缘关系、亲情伦理。父母、子女始终是一家人:无论是否成家立业、另立门户,子女与父母不分彼此,并把赡养父母、侍奉父母作为己任,而父母永远关心子女的成长、学业、工作、婚姻及家庭。西方人则不同:子女一成年,就会离巢而飞,即使还没有经济能力,父母也不再抚养他们,而子女一旦独立,对父母家的事也很少理会,更不用说赡养父母或几世同堂了。如儿子是百万富翁,父母却依然贫困潦倒的情况在西方并不罕见,这与中国人的“母以子贵”、“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传统有着天壤之别。对这种差异,中国人则不能接受,甚至会认为西方人“忘本”、“没人性”。

(四时间观方面的冲突

在西方,“Time is money”的观念很强,所以他们非常珍惜时间,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安排和计划,如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如没有得到对方的应允,随时随地随便上门是不礼貌的行为;无事打电话闲聊也被视为打乱别人私人时间和活动安排的行为。而中国亲朋好友和同事之间的串门则很随便,邀请别人来访无需为对方确定时间,自己去探访别人无需郑重其事征得同意。

(五客套语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过于谦虚,在交往时,讲求“卑己尊人”,并把这看成一种美德。例如当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说“不行”或“一般,还可以”之类的话,以表示谦虚有礼。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西方人在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中国人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的赞扬或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二、跨文化交际中冲突现象成因分析

(一思维模式的差异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也不同,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这在东西文化之间表现得尤为突出。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特征。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

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现象及其应对策略

[摘要]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往往会出现障碍或冲突,严重影响交往的顺利进行。从心理、隐私、家庭观、时间观、客套语等方面的冲突出发,探索和分析造成这些冲突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可以减少或避免文化冲突,这对跨文件交际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文化冲突;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H0

觉,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在交往中也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去“以己度人”。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的思维模式,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可以解释为识别和简化对外界事物的分类感知过程。在所有的定势中,有些定势是正确的,而有些则是错误的,会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造成交际的失误。

(二行为规范的差异

行为规范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地说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断对方行为的合理性,而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轻拍一下小孩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的做法,小孩的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在西方文化里,父母和儿女、兄弟姐妹之间、好友之间,从

小到大没有间断过拥抱和亲吻。中国人缺少拥抱,缺少肌肤之亲,不善于用肢体动作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亲近,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因此,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了解并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价值取向的差异

文化价值取向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对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所持的态度以及评价标准。[3]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有的价值体系,它能够帮助人们区分美与丑、善与恶,这就是人们的处事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价值体系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但是它们在各自的文化体系中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绝不可以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例如:在西方文化中,与“自我”(self相关的观念根深蒂固、无所不在。在英语中就有许多以自我为中心的词汇,如“self-absorption(自我专注、self-admiration(自我赞赏、self-cultivation(自我修养、self-image(自我形象等等。故西方社会盛行的是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强调个人自由、不受外来约束。而中国文化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先国家,后集体,再个人;先利民,再利已”这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千古名句中可以得到印证。

三、跨文化交际中冲突现象的应对策略

(一转变观念,消除“文化本位主义”思想

各国的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跨文化交际的实质是交际双方相互适应、寻找折中点的过程。因此,在交际中应转变观念,打破思维定势,消除“文化本位主义”思想并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的原则进行坦诚交际。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偏见,增进了解,加深理解,促进交际,最终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二注重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