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西西比型铅锌矿床
- 格式:ppt
- 大小:10.72 MB
- 文档页数:37
第二节新疆铅锌矿床主要类型和典型矿床一、新疆铅锌矿床类型本文以铅锌矿床产出的含矿岩系和(或)主导成矿作用作为类型划分原则。
在层控铅锌矿床中按主要容矿岩系和矿化特征的差异又分为亚类和矿床式。
由此,共划分出铅锌矿3个类型、8个亚类型、6个矿床式,见表7-1。
上述类型中,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层控铅锌矿床、细碎屑岩亚类型及碳酸岩亚类型这三类铅锌矿床,是世界铅锌矿床的主要类型,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层控铅锌矿床类型。
它们也是新疆铅锌矿床主要类型。
世界上重要的层控铅锌矿床在新疆发育,类型齐全,是新疆铅锌矿床的重要特色。
表7-1 新疆铅锌矿床分类表二、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层控铅锌矿床主要特征和典型矿床(一)概述该类矿床简称为海相火山岩型铅锌矿床。
它大致相当于西方文献中的块状硫化物铅锌矿床,俄文文献中的黄铁矿型铅锌矿床。
它是世界铅锌矿床的主要类型,铅、锌储量占国外总储量的24%和42%,也是新疆铅锌矿床的主要类型。
此类型主要特点有三:一是,该类矿床的成矿环境从大洋中脊到大陆裂谷及岛弧带和弧后盆地等均有产出;二是,矿床规模多为中—大型,部分矿床为大型—超大型(如加拿大的苏比利尔、布伦瑞克、挪威的勒肯、布来克瓦斯利,哈萨克斯坦矿区阿尔泰中的矿床,日本黑矿矿床,中国新疆阿尔泰南缘中的矿床等);三是,矿石品位都较富,大多数矿床属于富矿,伴生多种有益组分,均可综合利用。
海相火山岩块状硫化物型矿床分类方案较多,目前一般按其金属元素组合,结合其成矿环境划为三类,即Cu-Zn型(“别子型”)、Pb-Zn-Cu-Ag型(“黑矿型”)和含铜、黄铁矿型(塞浦路斯型)。
王京彬等(1998)按矿床产出的构造环境,将火山岩块状硫化物矿床中除产于洋脊环境的塞浦路斯型和产于消减板块边缘岛弧环境中的黑矿型矿床外,还应增加一个新类型—产于陆缘和陆内裂谷环境中的阿尔泰型。
本文结合新疆实际,本类型矿床按主要容矿岩系和成矿元素组合的不同,划分为两个亚类型,即火山—沉积岩溶矿的块状硫化物亚类型铅锌矿床和火山岩容矿的块状硫化物亚类型铜锌矿床。
一.岩浆矿床的形成条件1.岩浆矿床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性状:Cu、Ni易形成硫化物,Cr、V、Ti、Fe主要为氧化物,并且有较强的形成金属键的能力,可以形成多种自然金属和金属化合物。
Fe和Ni的地球化学性状接近Mg2+故Fe、Ni矿化常与含镁较低的镁铁岩有关, 特别是在含斜长石较多的辉长岩、斜长岩中有铁矿床形成。
铬的地球化学性状决定其在超镁铁岩中含量最高,通常与橄榄岩和纯橄岩有关。
铂族元素的性状各有不同,Ru、Os、Ir更具亲氧性常与铬铁矿共生;Pt相对亲硫,常常产于Cu、Ni硫化物中。
2.控制岩浆矿床形成的岩浆岩条件:岩浆是岩浆矿床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和载体,岩浆岩即是成矿母岩。
含矿岩浆岩的性质和组成,对岩浆矿床的形成(矿床类型、规模、空间分布)有重要影响(1)岩浆岩成矿专属性与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岩有关的矿床纯橄榄岩-斜方辉橄岩-辉长岩组合:铬铁矿矿床。
单斜辉橄岩-单斜辉石岩-辉长岩组合,辉长岩-苏长岩组合:Cu-Ni硫化物矿床。
辉长岩斜长岩组合,斜长岩:V-Ti磁铁矿矿床与霞石正长岩、正长岩和碳酸岩杂岩体有关的矿床多呈岩株状产出,岩体内不同成分的岩相带呈环状分布。
与其有关的矿床为霞石-烧绿石-稀土元素矿床(2)岩浆中挥发性组份的作用挥发组份的熔点低、挥发性高,特别是能与Ag、Au、Pt、Pd、W、Sn、Mo、Pb、Zn、Cu等多种金属元素组成易溶络合物,使这些金属得以保留在岩浆的残余溶液中并可能富集成矿。
挥发份对压力的变化特别敏感,富于流动性,故常将岩浆中某些成矿物质由深部带至浅部、由高压地段带至低压地段,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富集成矿(3)同化和混染作用对岩浆矿床成矿的影响岩浆向上部地壳运移过程中,熔化或溶解周围外来物质(如围岩碎块),从而使岩浆成分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同化作用;不完全的同化作用称混染作用。
有利的影响:围岩中某些有用组分的加入,使岩浆中成矿成矿元素更富集:如基性岩和含铁地层中的Fe。
101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喀喇昆仑萨岔口—火烧云一带铅锌矿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研究古宇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 昌吉 830000)摘 要:研究区位于喀喇昆仑山脉东段新疆和田县境内,随着地质找矿工作不断拓展,已在该区乔尔天山大断裂一带发现了一系列铅锌矿找矿线索。
本文通过对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矿产分布特征、典型矿床特征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总结了萨岔口-火烧云一带的区域成矿规律,重点分析了铅锌矿床的控矿地质因素,建立了沉积-交代型铅锌矿和MVT型铅锌矿的区域成矿模型,为本区后续铅锌找矿及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方向及参考。
关键词:铅锌矿;成矿;喀喇昆仑山脉中图分类号:P61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2)08-0101-3Study on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and metallogenic model of lead-zinc depositsin sachakou huoshaoyun area, KarakoramGU Yu-sheng(The second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brigade of the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Changji 830000,China)Abstract: The study area is located in Hotan County, Xinjiang,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Karakoram mountains.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geological prospecting, a series of lead-zinc prospecting clues have been found in the Qiaoer Tianshan fault area.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mine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ypical deposi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tudy area,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gional metallogenic law in sachakou huoshaoyun area, focuses on the ore controlling geological factors of lead-zinc deposits, and establishes the regional metallogenic models of sedimentary metasomatic lead-zinc deposits and MVT lead-zinc deposits, which provides direction and reference for the follow-up lead-zinc prospecting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in this area.Keywords: Lead zinc ore; Mineralization; Karakoram mountains收稿日期:2022-04作者简介:古宇声,男,生于1989年,汉族,新疆乌鲁木齐人,硕士研究生,地质矿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勘查。
常见矿床类型总结产于钙质、炭质沉积岩中的,⾦呈次显微-超显微的浸染状赋存于含⾦黄铁矿中的⼀类⾦矿床,因20世纪60年代初最早发现于美国内达华州卡林地区⽽得名。
典型矿例:美国:Carlin,Getchell,Gold Quarry等;中国:东北寨、桥桥上、马脑壳、阳⼭、板其、⽛他等。
(⼩区域中的⼤资源)矿床特征:1.陆缘地壳减薄拉张区。
2.矿床常呈群呈带出现,构成巨⼤的矿集区。
3.含矿主岩为各种不纯的(泥质、粉砂质、炭质)碳酸盐岩、细碎屑岩(钙质、炭质粉砂岩、页岩)和硅质岩。
4.成矿受构造控制明显,尤其是⾼⾓度正断层与有利岩性层位交切部位是成矿的有利场所。
5.常发育不同的围岩蚀变,蚀变带较宽,但蚀变较弱,矿体与围岩渐变过渡。
6.矿体多呈似层状、透镜状和脉状,形态产状受⾼⾓度断层及其旁侧褶皱构造控制。
7.中低温热液矿物组合:矿⽯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含砷黄铁矿、毒砂,次为辉锑矿、雄黄、雌黄、⾠砂、⽩铁矿、磁黄铁矿等;脉⽯矿物为⽯英、⽟髓、⽅解⽯、铁⽩云⽯、绢云母、重晶⽯、钠长⽯。
矿⽯构造以浸染状、细脉状、⽹脉状、⾓砾状构造为主。
⾦以次显微-超显微形式出现(含砷硫化物中-不可见次显微⾦,中晚期硫化物与⽯英等脉⽯矿物中-显微⾦和明⾦)。
8.矿⽯中⾦品位⼀般低⽽分散,矿⽯储量⼀般在100万-1亿吨,品位1-15g/t。
⾦储量⼀般为⼏吨⾄⼏⼗吨,个别达100t以上。
9.成矿流体具中低温、低盐度特征,含较⾼的CO2和⼀定量的H2S。
成矿深度⼀般在1-3Km。
成因:1.含矿流体的来源:⽔主要来⾃下渗的⼤⽓降⽔,部分来⾃沉积物成岩压实过程中释放出的同⽣⽔;⾦属组分和硫主要来⾃沉积地层。
2.含矿流体的迁移:含矿热液主要在重⼒(密度差)和构造应⼒等驱动下发⽣对流循环,并沿⾼⾓度断层向上运移,到达浅部后沿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有利岩性层位渗透交代-充填成矿;⾦主要以硫氢化物络合物的形式搬运。
3.矿质沉淀机制:成矿流体由于温度降低、流体成分改变以及与近地表含氧酸性溶液的混合⽽使⾦络合物分解,导致⾦沉淀富集。
2019年第38卷第1期116~121页云南地质C953-1041/P ISSN1004-1885SEDEX矿床特征及勘查方法综述吕召俊(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摘要:SEDEX型铅锌矿床储量巨大,矿石品位较富,是世界上铅锌矿床的主要类型。
本文通过对SEDEX矿床特征的综述,并对典型的SEDEX矿床的成矿作用与定位规律,及SEDEX矿床的找矿勘查技术方法进行综合叙述,期望对该类矿床的找矿勘查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SEDEX矿床;矿床特征;找矿方法;综述中图分类号:P6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885 (2019) 1-116-6SEDEX矿床是指富金属流体在海底或湖底喷流,通过沉积而形成的矿床(Sedimentary exhalative deposit,简称 Sedex),其以规模大、延伸稳定为特征 ,是近代矿产勘查所发现的很重要的一类矿床。
通常产于受裂谷控制的克拉通内或其边缘的沉降盆地,以沉积岩为赋矿围岩,矿石富含P K Zn,伴生A g和 Ba,贫Cu,几乎不含A q。
涂光炽教授(1990)*1]综合各家观点,给出了 SEDEX型矿床详细的定义:“在水温70°C~350°C或更高的热水介质(海水、湖水、热泉水等)中形成的主体,以沉积方式形成于水一岩石界面之上水体中之层状、似层状矿体,但也包括此界面之下可能存在的,以充填和交代形成筒状、锥状或面型热液含矿蚀变体,二者可共生或分别出现。
矿种上,既包括众多的金,也包括一些非金属。
”SangMer(1994)*"+研究指出,世界铅锌矿床主要赋存于沉积岩中,矿床类型为密西西比型(MVT型)和喷流沉积型(SEDEX型),两者合计占P b、Z n产量及储量的三分之二。
M VT型矿床一般单个矿床的矿石吨位为几千吨到1000~2000万吨,矿石平均品位多为3w%~10w%,矿床可成群出现;SEDEX型矿床数量相对较少,矿床不成群分布,但单个矿床的储量巨大,并且矿石品位富(Pb+ Z n—般>10w%,有的高达305%),特别是元古代中的SEDEX型矿床比M VT型矿床和产于火山岩中的块状硫化物矿床(V M S型)大得多。
西昆仑地区卡兰古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作用探讨匡文龙;刘石华;刘继顺;朱自强【期刊名称】《世界地质》【年(卷),期】2002(021)004【摘要】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是西昆仑地区重要的铅锌矿床类型之一.在详实的野外考察和系统的采样分析基础上,通过对卡兰古典型的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有关样品的室内测试、岩矿鉴定等研究资料分析,认为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古老基底以及早古生代奥陶系;在成矿作用过程中,喜马拉雅期逆冲推覆褶皱作用所引发的大规模热卤水运移、循环(特别是油田卤水与深层流体的混合),导致了矿质的进一步富集、沉淀.【总页数】7页(P340-346)【作者】匡文龙;刘石华;刘继顺;朱自强【作者单位】中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广东省地勘局722地质大队,广东,汕头,516026;中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2;P618.43【相关文献】1.西昆仑地区卡兰古MVT型铅锌矿床成矿作用和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J], 匡文龙;刘继顺;朱自强;刘石华2.塔西南MVT型铅锌矿床成矿作用机制研究--以卡兰古铅锌矿为例 [J], 匡文龙;刘继顺;朱自强;刘石华3.新疆西昆仑卡兰古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J], YANG Xiong-bing;SHAO Li-wei4.川滇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成矿流体来源研究:流体Na-Cl-Br体系的证据 [J], 李泽琴;王奖臻;倪师军;李朝阳;胡晓强;李桃叶5.川滇地区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及成因探讨 [J], 王奖臻;李朝阳;李泽琴;刘家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SEDEX矿床特征及勘查方法综述吕召俊【摘要】SEDEX型铅锌矿床储量巨大,矿石品位较富,是世界上铅锌矿床的主要类型.本文通过对SEDEX矿床特征的综述,并对典型的SEDEX矿床的成矿作用与定位规律,及SEDEX矿床的找矿勘查技术方法进行综合叙述,期望对该类矿床的找矿勘查有一定的帮助.【期刊名称】《云南地质》【年(卷),期】2019(038)001【总页数】6页(P116-121)【关键词】SEDEX矿床;矿床特征;找矿方法;综述【作者】吕召俊【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1SEDEX矿床是指富金属流体在海底或湖底喷流,通过沉积而形成的矿床(Sedimentary exhalative deposit,简称Sedex),其以规模大、延伸稳定为特征,是近代矿产勘查所发现的很重要的一类矿床。
通常产于受裂谷控制的克拉通内或其边缘的沉降盆地,以沉积岩为赋矿围岩,矿石富含Pb、Zn,伴生Ag和Ba,贫Cu,几乎不含 Au。
涂光炽教授(1990)[1]综合各家观点,给出了SEDEX型矿床详细的定义:“在水温70℃~350℃或更高的热水介质(海水、湖水、热泉水等)中形成的主体,以沉积方式形成于水—岩石界面之上水体中之层状、似层状矿体,但也包括此界面之下可能存在的,以充填和交代形成筒状、锥状或面型热液含矿蚀变体,二者可共生或分别出现。
矿种上,既包括众多的金,也包括一些非金属。
”Sangster(1994)[2]研究指出,世界铅锌矿床主要赋存于沉积岩中,矿床类型为密西西比型(MVT型)和喷流沉积型(SEDEX型),两者合计占Pb、Zn产量及储量的三分之二。
MVT型矿床一般单个矿床的矿石吨位为几千吨到1000~2000万吨,矿石平均品位多为3ω%~10ω%,矿床可成群出现;SEDEX型矿床数量相对较少,矿床不成群分布,但单个矿床的储量巨大,并且矿石品位富(Pb+Zn一般>10ω%,有的高达30ω%),特别是元古代中的SEDEX型矿床比MVT型矿床和产于火山岩中的块状硫化物矿床(VMS型)大得多。
澳大利亚凯哲巴特铅锌矿床稳定同位素特征及成因意义凯哲巴特铅锌矿床产于西澳大利亚洲著名的雷纳德谢尔夫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成矿带,区域内发现的数个超大型、大型铅锌矿床均赋存于下泥盆统地层中。
容矿岩石为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和小孔状灰岩。
本文通过对矿石及围岩中的S、C、O和Pb同位素特征分析,探讨成矿流体来源及矿床成因意义。
标签:铅锌矿床稳定同位素矿床成因澳大利亚0引言澳大利亚雷纳德谢尔夫(Lennard Shelf)成矿带是全球著名的密西西比河谷型(MVT型)铅锌矿成矿区之一,近二十年以来,该带发现了一系列超大型、大型铅锌矿床,如皮尔拉拉(Pillara)、布伦德维尔(Blendevale)等铅锌矿床,探获铅锌矿石资源储量大于4000多万吨。
凯哲巴特(Cadjebut)铅锌矿床是区域内重要的矿床之一,自上世纪中叶被发现至今,已成为世界典型的密西西比河谷(MVT)型铅锌矿的代表。
前人主要从地质特征、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等方面对凯哲巴特矿床进行了研究,而稳定性同位素研究相对较少。
笔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了描述,分析测试了矿体及围岩典型样品的碳、氧、硫和铅同位素组成,对比前人稳定同位素数据(Tompkins,1991年;Black,1990年),探讨矿床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稳定同位素组成及来源问题,初步分析矿床的成因,期望对该区域地质找矿提供帮助。
1成矿地质背景雷纳德谢尔夫铅锌成矿带位于西澳洲北部金伯利(Kimberley)地体(克拉通)与坎宁(Canning)盆地北缘菲兹罗伊(Fitzroy)碳酸盐台地相与珊瑚相的复合地带,太古代至中生代发育的坎宁盆地是西澳洲最为古老的盆地之一(图1);凯哲巴特断层(CF)是坎宁盆地北缘Pinnacle区域铲状断层的次级断层,整体上呈北西/南东向延伸,在凯哲巴特矿床东部其走向接近NWW甚至EW向,倾角中等-较陡。
该断层断距一般小于500米,平面上呈左行或右行,在基底断裂有NE向的翻转,是区域上最重要的控矿断裂,沿该断裂发现了凯哲巴特、Kutarta、Goongewa、Kapok West、Gap Creek、Palijippa等铅锌矿床及大量铅锌矿点,除凯哲巴特铅锌矿床外,其它已知矿床均赋存于凯哲巴特断层上盘。
本人刚参加2015考研,感觉矿床这一科,应以课本为重,辅以历年真题,理解是第一要素,其次要记牢记扎实。
要想学明白矿床,必须下功夫,我建议从8月份就应该开始看,别的科我不知道,但是矿床绝对是需要时间去整理,去记忆,为什么?因为内容多啊,它即系统又零碎,有些知识点不理解,光死记硬背,一会就忘记了。
还有,知识点一定要自己整理一遍,别在书上划一划就不管了。
至于用哪本教材的问题,我用的是翟裕生版本《矿床学》,袁见齐版矿床学,还有一本是薛春纪编的《基础矿床学》,2015年大纲上没有指定用哪本,但是这几本都大同小异,把其中一本看明白就好,其他有余力也要看看。
下面是我自己整理的一些题,供大家参考。
热液矿床各种成因的含矿气水热液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于各种有利的构造和岩石中,通过充填和交代等成矿作用方式而形成的有用矿物堆积体。
热液矿床的一般特征(02,12)1形成矿床的含矿热液是多来源的:岩浆热液(包括火山−次火山热液)、地下水热液、海水热液、变质热液以及混合热液。
2含矿热液成分复杂(H2O+挥发分+多种金属组分),成矿地质环境各异,形成的矿床类型和矿种众多,物质成分复杂。
3成矿的温度和深度较其它内生矿床低和浅:温度一般<400 ℃,深度为深−中深(4.5~1.5 km)或浅−超浅(1.5 km~近地表)。
4构造控制作用极为显著:各种构造裂隙既是含矿热液运移的通道,又常是成矿物质沉淀的场所。
5成矿时间既可晚于围岩(后生矿床),也可与围岩近于同时(同生矿床,如VMS和SEDEX矿床)。
6成矿方式主要有充填作用、交代作用和化学沉积作用,成矿作用受热液性质、围岩岩性和构造条件的控制或影响,矿床常具不同程度的围岩蚀变。
7矿体多呈脉状、网脉状、似层状、凸镜状等;矿石构造有脉状−网脉状、对称带状、皮壳状、角砾状、晶洞状、浸染状及块状等。
8矿石物质成分复杂:金属矿物以硫化物、氧化物、砷化物及含氧盐等为主;非金属矿物有碳酸盐、硫酸盐、含水硅酸盐、石英等。
一、基本概念题1.矿床:是指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资源的质和量,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地质体2. 伟晶岩矿床:伟晶岩是一种矿物颗粒粗大的,具有一定内部构造特征的,常呈不规则岩墙、岩脉或凸镜状的地质体,当其中的有用组分富集并达到工业要求时,即成为伟晶岩矿床3. 变质矿床:由内生作用或外生作用所形成的岩石或矿石,由于地质环境的改变,温度和压力的增加,它们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以及构造结构等,都要发生变化;同时,在变化的过程中原岩的物质组成会发生强烈的改造或活化转移,并在新的条件下重新富集,这种成矿作用所形成的矿床成为变质矿床。
4. 矿床成矿系列:矿床成矿系列亦就是:一定的地质构造单元,一定的地质构造演化阶段,由一定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成因联系的一组矿床组合5. 矽卡岩矿床:接触交代矿床主要是在中酸性-中基性侵入岩类与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上或其附近,由于含矿气水溶液进行交代而形成的矿床。
6. MVT型矿床(密西西比型矿床)Mississippi V alley Type :密西西比河谷型(简称MVT) 铅锌矿床是一类主要赋存于白云岩中的以铅锌为主要矿产的后生热液矿床,与成岩期后流体成矿作用有关。
以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谷地区而得名。
7. VMS或VHMS(volcanic-hosted Mass Sulfide,火山岩容矿的块状硫化物,也称火山喷流型)火山岩为熔岩的块状硫化物矿床,Cu为主;总是与玄武质大洋地壳有关(常产在拉张型板块界或活动大陆边缘);火山活动强烈,赋矿围岩以火山岩为主,正常沉积岩较少;成矿热液主要由海水/玄武岩反应而来,成矿温度较高,成矿时的海水深度较大;成矿与沉积有机质无关,不与油气藏共生。
8. Sedex型矿床(Sedimentary Exhalative,沉积喷流型)以沉积岩为熔岩的块状硫化物矿床,Pb、Zn为主,也有Cu;即海底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
滇东北铅锌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黄跃;金建才【摘要】滇东北铅锌成矿带内铅锌矿床、矿点、矿化点密集成带分布,是我国重要的铅锌成矿带之一.此成矿带属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成矿带和热液充填型铅锌矿.总体上与MVT铅锌矿床具相似性,但与典型的MVT铅锌矿床存在差异,属于有深部流体参与控制的层控内生类型.该区矿床成因类型有3种:一种是海底热水沉积叠加改造型铅锌矿床;另一种属热液型铅锌矿床(可进一步分为非断裂带热液和断裂带热液亚型);还有一种属热水沉积型铅锌矿床.成矿物质具有多来源的特点.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次性、多阶段性、多成因的特征.【期刊名称】《中国金属通报》【年(卷),期】2018(000)007【总页数】2页(P32,34)【关键词】成矿模式;矿床成因;铅锌矿床;滇东北【作者】黄跃;金建才【作者单位】云南省地质调查院,云南昆明 650216;云南省地质调查院,云南昆明6502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1 区域地质概况滇东北铅锌成矿带在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之康滇地轴与滇东台褶带的过渡地带,即滇东北坳褶带内,为川一滇一黔铅锌成矿区重要的组成部分。
成矿带内铅锌矿床、矿点、矿化点密集成带分布,是我国重要的铅锌成矿带之一[1]。
滇东北地区铅锌矿床、矿点、矿化点一共200多个,其中大型、超大型矿床5个(会泽矿山厂、麒麟厂,鲁甸乐马厂,巧家茂租及罗平富乐厂);中型矿床5个(彝良毛坪,永善金沙厂,鲁甸乐红,会泽大海及会泽五星厂);小型矿床15个;矿点、矿化点190多个,显示点多面广、星罗棋布的分布特征。
2 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区成矿物质来源在小江断裂以东地区自北西向南东有一定的变化。
沿茂租-金沙厂北东向褶皱断裂带产出的铅锌矿床(如茂租、金沙厂),成矿流体C以中低温、低盐度为主,均一温度在184℃~251℃间,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变质水为主,硫主要来自海水硫酸盐,碳主要来自海相碳酸盐岩溶解,并存在幔源和有机碳的混入,Pb的来源较为复杂,有壳源特征,主要来自区内基底岩石(昆阳群和会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