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1宋词四首》 (2)
- 格式:ppt
- 大小:3.23 MB
- 文档页数:55
宋词四首教案一、文章资讯《渔家傲》范伸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
少孤贫,能刻苦自学。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中进士。
仁宗宝元三年(1040),与韩琦同任陕西经略副使(掌管边防军事的副长官),对巩固边防颇有贡献。
康定元年(1043)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推行政治革新,因保守势力反抗而失败,被贬为地方官。
后死于赴颍州途中。
谥“文正”。
范仲淹诗、文、词都有成就,语言简练,风格豪迈。
诗歌创作继承了白居易的现实主义传统,给以后的诗文革新运动开了先河,有《范文正公集》。
《浣溪沙》晏殊,字同叔,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抚州(今江西临川)人。
景德初年,他刚十四岁,就以“神童”的才名应殿试考中进士。
在西溪任上常讲学,后人建有晏溪书院,故西溪又称“晏溪”。
仁宗庆历中,晏殊官至集贤殿学士,同中书门平章事(宰相)兼枢密使。
为官清廉,秉直从政。
他曾上书皇帝,主张严格选任州郡长官,量才录用地方知县,清除庸劣不称职者,这份万言书声震一时。
晏殊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词令(长短句),尤擅小令。
风格婉约,历有“此宗令词之专精者,首推晏殊”的评价。
他的名作《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历来为脍炙人口的名句。
晏殊曾多次担任参知政事,兼枢密使,这是相当于宰相的职位,官位显赫。
晏殊经常在家中招待客人,宴席之间总伴随着歌声、乐声,因此晏殊的作品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
《水调歌头》这首词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流传广泛。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可见,此词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此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与弟苏辙也已七年不见。
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怀念手足兄弟。
于是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作了这首《水调歌头》。
此诗表达了对亲人、友人的美好祝愿,也体现了诗人的超脱与旷达。
初二语文课文中的古诗词及宋词背景介绍一、初二的古诗词1.初二上册(古诗)课文(1)《桃花源记》魏晋陶渊明(2)《陋室铭》唐刘禹锡(3)《爱莲说》宋周敦颐(4)《核舟记》明魏学洢(5)《大道之行也》先秦《礼记》(6)《望岳》唐杜甫(7)《春望》唐杜甫(8)《石壕吏》唐杜甫(9)《三峡》北朝北魏郦道元(10)《答谢中书书》南朝陶弘景(11)《记承天寺夜游》宋苏轼(12)《湖心亭看雪》明张岱(13)《归园田居(其三)》魏晋陶渊明(14)《使至塞上》唐王维(15)《渡荆门送别》唐李白(16)《登岳阳楼(其一)》宋陈与义(18)《长歌行》汉乐府(19)《野望》唐王绩(20)《早寒江上有怀》唐孟浩然(2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22)《黄鹤楼》唐崔颢(23)《送友人》唐李白(24)《秋词》唐刘禹锡(25)《鲁山山行》宋梅尧臣(26)《浣溪沙》宋晏殊(2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2.初二下册(古诗)课文(1)《与朱元思书》南北朝吴均(2)《五柳先生传》魏晋陶渊明(3)《马说》唐韩愈(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明宋濂(5)《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6)《赤壁》唐杜牧(7)《过零丁洋》宋文天祥(8)《水调歌头》宋苏轼(9)《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10)《小石溪记》唐柳宗元(11)《岳阳楼记》宋范仲淹(12)《醉翁亭记》宋欧阳修(13)《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14)《行路难(其一)》唐李白(1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1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17)《已亥杂诗》清龚自珍(18)《赠从弟(其二)》两汉刘桢(1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20)《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21)《终南别业》唐王维(22)《宣州谢朓楼饯别楼书叔云》唐李白(2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24)《无题》唐李商隐(25)《相见欢》五代李煜(26)《登飞来峰》宋王安石(27)《苏幕遮》宋周邦彦二、宋词背景1.名词解释:宋词是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华,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宋词四首》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读懂作者心情,欣赏宋词的意境美,陶冶情操。
3.准确反复朗读,欣赏宋词语言的音韵美,达到背诵。
4.明确四首宋词的名句、主旨句、用典句及修辞用法等。
[:教学重难点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读懂作者心情,欣赏宋词的意境美,陶冶情操。
3.准确反复朗读,欣赏宋词语言的音韵美,达到背诵。
4.明确四首宋词的名句、主旨句、用典句及修辞用法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深入探究(一)《如梦令》1.简介作者:李清照(约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
李清照词风婉约,她的艺术特征表现在:(1)善于抒情造境。
她善于把强烈的感情熔铸在艺术形象里,造成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她还善于从描绘一段情节、一个思想曲折中,显示出感人的意境来。
(2)用语浅显新奇。
李词语言既浅显自然,又新奇瑰丽,富于表现力。
她的词用典不多,却善于运用口语、市井俗语,使词写得明白而家常。
李词的音节和谐,流转如珠,富有音乐美。
2.结合注解分析:①1.3至7句写了什么?是哪两人对话?对话人各自心情如何?哪两个字表露了他们的不同心情?诗人与侍女的问答,诗人有心问,侍女却不解其意。
②“应是绿肥红瘦”,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无言外之意?明确:用拟人的方法描写花、叶,同时又一语双关,曲折表达自己因思亲而憔悴,自己像海棠花一样消瘦了。
③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惜春、伤春之情,深层地表达了作者思念亲人的情感。
④板书设计想昨夜:风雨醉酒试——有心问,却——无意答对话:明说海棠暗抒情——因思夫而憔悴(二)《醉花阴》1.思想内容:[:上片重阳:日长难挨,半夜难眠。
下片黄昏:思得消魂,思得清瘦。
重阳佳节,东篱把酒,抒发思念亲人的愁苦之情。
2.重点词语理解:消魂:指因思念亲人而心神迷离。
黄花:指菊花。
3.词中名上片重阳日长难挨昼夜活半夜难眠下片黄昏思生得消魂把酒感受思得清瘦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词四首》学习要点在中国漫长的文学历史长河中,宋词是一道瑰丽的风景线。
宋词按其风格流派可分为婉约、豪放两种。
清王士禎道:“仆谓婉约以易安(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为宗,豪放惟幼安(辛弃疾,字幼安)称首”。
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市)人,宋代著名女词人。
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学者,母王氏亦工文章,李清照自小就有文学艺术方面的才能。
十八岁与宰相赵挺之的儿子、太学生赵明诚结婚。
赵明诚是一位金石专家,夫妻二人志同道合,一方面进行文学创作,一方面又从事学术研究,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曾合著《金石录》。
靖康之变,北方沦陷,夫妇于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南下,辗转江南。
后赵明诚病故,李清照孤苦零丁,在杭州、金华一带飘泊,过着悲苦孤独的晚年生活。
李清照的词创作以南渡(1127)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写离情别绪,反映她少女、少妇优越闲适的生活和闺房相思的情怀,格调优美,热情明快,而又委婉含蓄。
如《一剪梅》、《醉花阴》。
后期因国破家亡,流落异乡,词作多写故土之思与身世之感,风格也变得低回宛转,凄苦深沉,如《声声慢》就是她晚年的作品。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南宋爱国词人。
在宋代词坛上,与李清照(易安居士)合称“济南二安”。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
他力主抗金,屡受打击,隐居上饶带湘凡达20年。
曾短期被起用,但不受重视,抱恨而终。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有《稼轩长短句》。
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雨疏风骤(zhòu)海棠(táng)东篱(lí)消魂(hún)麾下(huī)的卢(dí)霹雳(pī)(lì)2.多音字注音并组词3.形似字4.诗句积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八上课外古诗词四首
以下是四首八年级课外古诗词,分别是《浣溪沙》(北宋·晏殊)、《采桑子》(北宋·欧阳修)、《相见欢》(宋·朱敦儒)和《如梦令》(宋·李清照)。
1. 《浣溪沙》(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2. 《采桑子》(北宋·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3. 《相见欢》(宋·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4. 《如梦令》(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四首诗的背景、风格和主题各有不同,它们代表了不同的文学时期和诗人风格。
如果需要深入理解或分析,可以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语文老师。
八年级语文宋词二首(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公文写作、报告体会、演讲致辞、党团资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report experience, speeche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document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collection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八年级语文宋词二首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两首宋词。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二)阅读鉴赏题中考题汇总(背诵带答案)目录《浣溪沙》晏殊《采桑子》欧阳修《相见欢》朱敦儒《如梦令》李清照一、《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春色飘零的怅惘、物是人非之感和孤独寂寞之情。
2.请简要分析“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独”字的含义。
“独”字写出词人因怀念友人而感到抑郁伤感,表现了孤寂、失意的情怀。
3.这首词中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子:“新”与“旧”的对比,或“去”与“来”的对比。
好处:“新”是唱新词,“旧”是饮酒唱词时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怅惘情思。
(或“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表现了对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伤春惜时,以及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5. 请简要分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蕴含的哲理。
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6.理解性默写(1)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词人由景触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2)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3)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抒发惜春伤时之情并给人以哲理性启迪的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21.宋词四首自主学习主干知识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边塞.( ) 千嶂.里( ) 燕.然( ) 宫阙.( )羌.管( ) 人不寐.( ) 徘.徊( ) 绮.户( )答案:sài zhàng yān què qiāng mèi pái qǐ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诉zhōng( )情貂qiú( ) bìn( )发寻mì( )chán( )娟 qióng( )楼玉宇 huàn( )溪沙朱gé( )答案:衷裘鬓觅婵琼浣阁3.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四面边声..连角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酒..问青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鬓先秋.,泪空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边声:边塞的种种声响。
(2)把酒:举着酒杯。
(3)婵娟:指月亮。
(4)秋:秋霜。
指头发已白。
4.文学常识填空。
(1)《渔家傲》作者范仲淹,字_______,_______(时期)_______家,_______家。
(2)《水调歌头》作者苏轼,_______(时期)_______家、诗人。
字_______,号_______,他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陆游,南宋诗人。
字_______,号_______,越州山阴人。
有《_______》《老学庵笔记》等。
答案:(1)希文北宋政治文学(2)北宋文学子瞻东坡居士(3)务观放翁剑南诗稿5.“诉衷情”是不是陆游这首词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是题目,是词牌名。
21.宋词四首零失误训练语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衡.阳(héng) 晏.殊(yīng) 孤.城(gū)B.燕.然(yàn) 丙辰.(zhén) 婵.娟(chán)C.无眠.(mǐn) 沧.洲(cāng) 浊.酒(zhuó)D.徘徊.(huái) 宫阙.(què) 戍.守(shù)2.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千幛里夕阳无可奈何B.低琦户鬓发悲欢离合C.诉衷情朱阁阴晴圆缺D.渔家敖不寐乘风归去3.给下列形似字组词。
4.下面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塞下秋来风景异.(异:奇异。
表示风景的不断变化。
)B.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既写眼前景,又喻人到暮年)C.高处不胜寒...。
(不胜寒:因为不能取胜,就觉得寒冷)D.关河梦断..何处?(梦断:梦醒)语言表达训练5.按要求填空。
(1)“塞下秋来风景异”中“异”字,统领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4)《诉衷情》中再现作者往日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 6.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C.此事/古难全D.关河梦/断何处7.文学史上,“酒”与“诗”一直一路同行。
请你从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个带有酒字的完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8.古诗词中有很多写“山”“水”“月”“风”的句子,请各写一句(课内外均可)。
(1)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同步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四首
1. 《野望》
作者:王绩(唐)
全文: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 《黄鹤楼》
作者:崔颢(唐)
全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烟波江上使人愁。
3. 《使至塞上》
作者:王维(唐)
全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4. 《渡荆门送别》
作者:李白(唐)
全文: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