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案例汇总

  • 格式:docx
  • 大小:24.85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法案例

◆【2015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一】

30.某省天洋市滨海区一石油企业位于海边的油库爆炸,泄露的石油严重污染了近海生态环境。下列哪一主体有权提起公益诉讼(其中所列组织均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5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

A.受损海产养殖户推选的代表赵某

B.依法在滨海区民政局登记的“海蓝志愿者”组织

C.依法在邻省的省民政厅登记的环境保护基金会

D.在国外设立但未在我国民政部门登记的“海洋之友”团体

C

◆1.自然之友诉江苏中丹化工等三被告水污染案

泰州中院不予立案受理。认为,起诉人并非专门从事环保公益活动的社会组织,而是从事环境研究的研究机构,无法成为公益诉讼原告。

◆2.绿发会诉企业腾格里沙漠污染案。中卫中院认为中国绿发会的宗旨和章程中“保护国家战略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人与自然和谐”等文字,不能表明其是“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的社会组织,因此裁定驳回。宁夏高级人民法院维持原裁定。最终获最高院立案。

◆案例一:

刘祖清污染环境案

排放含重金属的污染物严重超标,构成污染环境罪

(一)基本案情

2013年10月以来,被告人刘祖清伙同他人,在未按国家规定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及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未建设配套水污染防治等环保设施的情况下,雇佣工人从事鞋模加工。期间,产生的废水未经过处理,通过连接围堰的管道排至村庄排水渠。经监测,上述加工厂总外排口废水中重金属浓度为镍23200 mg/L、总铬8.64 mg/L、铜36mg/L、锌132 mg/L,分别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的排放标准23199倍、4.76倍、35倍、25.4倍。

(二)裁判结果

福建省晋江市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认为:被告人刘祖清伙同他人在鞋模加工时,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含镍、铬、铜、锌的废水,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23199倍、4.76倍、35倍、25.4倍,严重污染环境,其行为已构成污染环境罪。据此,以污染环境罪判处被告人刘祖清有期徒刑二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

案例二:

田建国、厉恩国污染环境案

非法炼铅污染环境,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半

◆【案例】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分公司因操作失误导致100吨苯类污染物进入松花江水体,严重破坏松花江流域生态环境。

2005年12月7日,北京大学法学院汪劲、贺卫方等三位教授及三位研究生向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了以自然物(鲟鳇鱼、松花江、太阳岛)作为共同原告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师生们在诉状中要求法院判决被告赔偿100亿元人民币用于设立松花江流域污染治理基金,以恢复松花江流域的生态平衡,保障鲟鳇鱼的生存权利、松花江和太阳岛的环境清洁的权利以及自然人旅游、欣赏美景和美好想象的权利。

【问题】

师生是否具有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

二、谁可以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2012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案例】

2012年1月~2013年2月间,常隆化工等6家企业违反环保法规,将其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废物偷排当地的如泰运河、古马干河,导致水体严重污染,造成重大环境损害,需要进行污染修复。为了能够追究这6家化工企业的污染责任,泰州市环保局在2014年2月推动成立了泰州市环保联合会。环保局副局长童宁以个人身份,担任联合会的秘书长。6个月后,泰州市环保联合会向泰州市人民法院提起环境污染公益诉讼。

2014年12月29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6家企业应当赔偿环境修复费用1.6亿余元。

Ø【问题】泰州市环保联合会的诉讼主体是否适格?

2014年修改的《环境保护法》第58条:

“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二)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5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

“符合前款规定的社会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泰州中院不予立案受理。认为,起诉人并非专门从事环保公益活动的社会组织,而是从事环境研究的研究机构,无法成为公益诉讼原告。

◆三、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有何特殊之处?

Ø【案例】

Ø案情简介

2008年7月29日,谢某、倪某、郑某等三人与李某签订《采矿权转让合同》,并在未经采矿权审批管理机关审批,未办理采矿许可延期手续和未取得占用林地许可证的情况下,开采矿石并扩大塘口,将弃土和废石向山下倾倒,造成大面积林地原有植被严重破坏。,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人民币26335元,由上诉人谢某、倪某、郑某共同负担。

Ø判决书:

关于上诉人谢知锦、倪明香、郑时姜提出被上诉人自然之友不符合原告主体资格的上诉理由。经查,上诉人自然之友于2010年6月18日在北京市朝阳区民政局登记成立,其在登记前已经依法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虽然其自登记之日起至本案起诉之日止成立不满五年,但其提起本案诉讼前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已连续满五年。故原判认定上诉人自然之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作为本案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主体适格,并无不当,上诉人的此项上诉理由不能成立,不予支持。

◆案情简介

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江苏华达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原常州市华达化工厂)、常州市常

宇化工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严重污染生产经营场地(总面积约26万平方米),并在未妥善修复该污染地块的情况下搬离。常州市新北区政府为了修复该地块并盘活土地资源,先后采用2套方案。2015年9月,在修复尚未完工的情况下,常州外国语学校进行新校址的搬迁,距离该污染场地仅一路之隔。随后,该校数百名学生身体出现环境异常反应,体检查出湿疹、皮炎、血液指标异常等不良症状。2016年4月29日,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和“中国绿发会”就常州常隆地块环境污染问题向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三家企业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原状的责任,并消除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后果。同时,在媒体上向公众赔礼道歉,承担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的必要费用以及原告因本诉讼支出的评估鉴定费、律师费等其他费用。该案于2016年5月16日由常州中院立案受理。2017年1月25日,“常州毒地”案一审宣判。常州中院认为,环境污染风险已经因为常州市新北区政府的修复行为有了很大改善,再加上配套的与之相关的修复行为,提起诉讼基本目的已渐渐得到满足。因此,对两公益组织的诉求没有得到法院支持,由两公益组织共同来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189万余元。公益组织则上诉认为,本案一审判决在证据、事实认定方面均存在严重疏漏及错误,且适用法律错误,存在程序违法问题。

Ø判决书

本院经审理查明,

根据现场调查、实验室分析结果和场地水文地质特点分析显示,案涉地块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严重,环境风险不可接受,必须对污染场地实施修复。

本案各方争议焦点为:一、本案诉讼标的是否具有公益性?二、两原告请求三被告消除危险或赔偿环境修复费用、赔礼道歉的诉讼请求是否能够成立?

针对争议焦点一,本院认为,本案诉讼标的具有公益性。原常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受常州市新北区政府委托于2011年所作的《常隆(华达、常宇)公司原厂址地块场地环境调查技术报告》和《常隆(华达、常宇)公司原厂址地块场地健康风险评估报告》显示,案涉地块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严重,环境风险不可接受,必须对污染场地实施修复。上述证据足以证明,长期化工生产经营对案涉地块的土壤、地下水造成了污染。由于土壤与地下水之间存在高度关联性,而地下水亦存在一定的流动性,因此,案涉地块化工生产排放的污染物并非仅仅损害了土地使用权人利益,而同时具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风险,两原告的起诉具有公益性。

针对争议焦点二,本院认为,两原告关于请求三被告消除危险或赔偿环境修复费用、赔礼道歉的诉讼请求不能成立……常州市政府对相关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气进行监测的结果表明,案涉地块土壤和地下水对外界环境的威胁已经得到初步控制……综上,在案涉地块环境污染损害修复工作已由常州市新北区政府依法组织开展,环境污染风险已得到有效控制,后续的环境污染监测、环境修复工作仍然正在实施的情况下,两原告提起本案公益诉讼维护社会环境公共利益的诉讼目的已在逐步实现。因此,对两原告提出的判令三被告消除危险或赔偿环境修复费用、赔礼道歉的诉讼请求,本院依法不予支持。两原告主张由三被告承担律师费、差旅费等相关费用,本院亦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第六十四条、第一百四十二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原告北京市朝阳区自然之友环境研究所、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的诉讼请求。

案件受理费1891800元,由两原告自然之友、绿发会共同负担。

◆【泾县国土资源局怠于履职案】

自2008年上半年起,赵为民未经批准非法在泾县泾川镇岩潭村,通过购买或置换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