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塔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1
宁夏全称宁夏回族自治区(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简称宁,是我国五大自治区之一。
宁夏自治区首府银川。
处在中国西部的黄河上游地区。
宁夏东邻陕西省,西部、北部接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与甘肃省相连。
自古以来就是内接中原,西通西域,北连大漠,各民族南来北往频繁的地区。
宁夏被称为“塞上江南”,海拔1100~1200多米,地势从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
黄河自中卫入境,向东北斜贯于平原之上,河势顺地势经石嘴山出境。
所以,自秦汉以来,劳动人民就有这里修渠灌田,发展了灌溉农业。
2000多年来经劳动人民的辛勤开发,这里早已是渠道纵横、阡陌相连的“塞上江南”。
现为宁夏的商品农业基地。
气候宁夏夏季不热。
夏天最高温不过32度左右。
唯一缺点就是降雨比较少,而且海拔高,但是空气很好,天很蓝。
所以选择夏季出行的朋友们应该要带短袖出行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你要去固原市的六盘山避暑,就得带一件比较厚的外套,至少带长袖。
那里是会下雨的,而且天气很冷,不过非常适合夏天去避暑,景色非常好!最重要的是MM们如果怕晒黑的话最好要带防晒霜、帽子、遮阳伞、墨镜等。
信仰宁夏是回民聚居地,尤其是在吴忠、中卫南部和固原全境回民较多,餐馆都是清真的,不吃猪肉。
所以不清楚情况的时候,进饭店不说猪肉二字,最好看看外边招牌上有没有“清真”二字。
在宁夏回族,也就是穆斯林信仰中,“猪肉”是禁忌。
当然银川、石嘴山、大武口等地是有很多很多汉餐的,而且猪肉味道都也不错。
不过爱吃猪肉的朋友得注意。
宁夏多数地方称“猪肉”为“大肉”,这个大家要主意入乡随俗。
饮食宁夏的羊肉是中国最好的之一。
吴忠同心、石嘴山黄渠桥的羊肉非常正宗,银川市内的“国强手抓”和“老毛手抓”,以及解放路上的迎宾楼羊肉火锅店的羊肉比较历史悠久,而且迎宾楼的冰点很好吃,银川人基本都爱吃,很受欢迎。
宁夏还有很多卖羊杂碎、羊蹄子羊脖子的小吃店。
另外宁夏的面食非常棒。
揪面、搓面、拉条、拉面、泡馍饺子等味道都非常不错。
青铜峡108塔导游词
中国古塔建造中仅见的大型塔群,位于宁夏中部黄河上游段的最后一具峡口,是一组罗列有序,极为规则的塔群,共有108座,全部都用砖砌成,并抹以白灰。
塔群坐西朝东,背山面水,随山势起伏而建,从上到下按奇数罗列成一具三角形的塔阵,除最上面的第一座塔较大之外,其余均为小塔。
每当风和日丽,108座塔倒映在金光闪闪的水波中,景色神奇,幽雅明媚。
这座塔群是佛教的纪念塔,佛教认为人有108种麻烦,为了去掉人一辈子众多的麻烦,善男信女要戴108颗贯珠,念108遍经。
据说,来这个地方遨游的人们,只要拜了塔,就能够消除麻烦,获得吉祥和好运。
其他景点:宁夏概况导游词·西夏王陵导游词·沙湖导游词。
《中国古塔》《中国古塔》中国古塔的起源公元一世纪前后,印度的窣堵波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塔”字也应运而生(塔字既象形,又涵盖了stupa的音与义,从“土”旁,含有封土之下埋有尸骨或“舍利”之意)。
然而,中国并没有滋生印度佛教的社会土壤,佛教只好依附传统的礼制祠祀,佛塔也和古典的楼阁台榭结合起来,“上悬铜串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即在多层的楼阁顶加上一个有九层相轮的塔刹。
(三国时,窄融在徐州大建佛寺,寺中造塔,塔的形式是塔顶“上悬铜窣九重,下为重楼阁道”。
)汉魏时已有了造塔的制度,《魏书·释老志》云:九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
“天全旧状”指的就是印度的窣堵波,“重构之”即为相叠多层的木楼亭阁。
可见木楼亭阁顶上放置串堵波,就是那个时期佛塔的基本形式。
和中国人一样,印度人也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所以那半圆形的窣堵波代表了佛教的宇宙观。
传入中国后的佛塔,中国人却把原来坐落在地上的“天”真正高高举到了天上,下面便以方形平面的楼阁来支撑,这是中国人“天圆地方”宇宙观的体现。
不仅如此,在中国人眼里,佛也具有人性,佛所居住的塔也被赋予世俗生活的内容。
佛塔的第二个变化就是原来埋藏佛骨的阴森的地宫走上了地面,变成了“寺”。
所以在中国往往寺与塔建在一起,有塔便有寺。
古老宫殿式的寺庙平面展开,既是供奉佛祖的神殿,又可居可游;而那孤高耸天的佛塔,以它巨大超人的空间体量,打破传统古典建筑平缓坦然的空间序列,既是佛陀“涅磐”神圣的象征,又成了风景胜地的标志。
“雁塔题名”成为历代文人登临咏怀的风流雅事;钱塘江边的六合塔,成了江船夜行的航标;河北开元寺的料敌塔使佛塔兼有军事作用;居庸关过街塔,下面不仅车马行人可以穿行,凡人经过即是对佛进行一次顶礼;有的地方甚至建塔镇妖以免除灾难,于是佛塔又变成风水塔。
颇具意味的变化是,中国人把印度窣堵波那种指向神秘苍弯的象征形象,只是作为一种标记而束之高阁,塔刹以下楼阁则赋予现实人生、清醒实用的理性内容。
宁夏青铜峡108塔的导游词(精选4篇)宁夏青铜峡108塔的篇1一百零八塔是中国现存的大型古塔群之一,位于银川市南60公里的青铜峡水库西岸崖壁下,塔群坐西面东,依山临水,塔基下曾出土西夏文题记的帛书和佛祯,可能建于西夏时期是喇嘛式实心塔群。
佛塔依山势自上而下,按1、3、3、5、5、7、9、11、13、15、17、19的奇数排列成十二行,总计一百零八座,形成总体平面呈三角形的巨大塔群,因塔数而得名。
中国古塔建筑中仅见的大型塔群,位于宁夏中部黄河上游段的最后一个峡口,是一组排列有序,极为规则的塔群,共有108座,全部都用砖砌成,并抹以白灰。
塔群坐西朝东,背山面水,随山势起伏而建,从上到下按奇数排列成一个三角形的塔阵,除最上面的第一座塔较大之外,其余均为小塔。
每当风和日丽,108座塔倒映在金光闪闪的水波中,景色奇特,幽雅明丽。
这座塔群是佛教的纪念塔,佛教认为人有108种烦恼,为了去掉人生众多的烦恼,善男信女要戴108颗贯珠,念108遍经。
据说,来这里游览的人们,只要拜了塔,就可以消除烦恼,获得吉祥和好运。
宁夏青铜峡108塔的导游词篇2我们看到的砖木结构的建筑是“大雄宝殿”,他是佛教寺院内主要建筑。
“大雄”是对佛的尊称,意思是佛有巨大的力量,对一切魔障都无所畏惧。
大殿里面供奉着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三尊镀金塑像,他们都是佛祖的化身。
中间的这尊叫做法身佛,是指佛法以“法相”显示人间的化身。
西侧的这尊叫做报身佛,是指佛修身正果后的化身。
东侧的这尊叫做应神佛,是佛为普渡众生随机缘应变之身。
三身佛的两侧是迦叶和阿难,他们是佛的两大弟子。
殿堂的东西两侧是十八罗汉,他们是佛在世时常伴身边的18位弟子。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香客、游客来到慈恩寺烧香祈愿,保佑他们生活幸福、平安。
大殿前的两棵树叫做“龙爪槐”,种植于1887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雁塔题名在唐代,新考中的进士都要登大雁塔留诗题名,象征从此事业青云直上。
现今,慈恩寺内大多数的雁塔题名碑都是明、清时期留下的。
仰望褪色的图腾——吴忠的历史人文之旅长城不仅是古代军事要塞,还是我国北方地区农牧交错带的重要地理标志。
吴忠市的盐池县,就处在长城沿线农牧交错带上。
如今,游人走进这里仍能看到许多孤独的烽火台与蜿蜒的残垣断壁。
今天,请随我走进盐池,走进长城脚下的古堡——兴武营。
三道长城交会之处说起盐池县的兴武营当地人没有不知道的。
因为长城,这个早已废弃的古堡至今依旧弥散着神秘的气息。
从地图上看,它位于宁夏东部偏北,像是长在宁夏版图右肩胛上的一颗痣,肩上扛起内蒙古额多克前旗辽阔的草原。
一条明长城从银川附近出发,向东南方向延伸,同时勾勒出内蒙古与宁夏两个自治区的界线,到了兴武营这地方,长城突然裂变成两道,以近乎平行的方式继续向东南方向伸展。
这样,兴武营就成了两个自治区、三道长城交会的地方。
兴武营是明朝军队驻守的城堡,如今早已废弃,不过附近一个小村子却继承了这豪迈的地名。
地图上,这一带布满了表示沙漠的褐色标点,但它非流动沙丘,而是主体在内蒙古的毛乌素沙地的边缘地区,是杂草稀疏的固定沙丘。
对于许多生活在都市的城里人来说,大漠、长城、人家,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怎么描写兴武营呢?兴武营的长城记忆兴武营古城荒原上,三道长城构成一个巨大的“人”字形,你可以在左上方添加一个矩形,表示明代城堡遗址;村落位于两道长城交叉处下方;城墙早已出现不少豁口,站在城墙上瞭望,整个村落懒洋洋摊开在白雪皑皑的原野上,像七零八落的七巧板,土坯房 、羊圈、场院、菜园、炊烟……人间烟火温暖了荒原。
这是个很美的村子。
长城与农牧交错带兴武营长城与我们平时在电视上或到北京旅游时看到的八达岭青砖砌就的长城不同,这里的长城是夯土而成的。
年久日深,烽火台变成了一个个突起的土墩。
如果没人提醒,许多人会不知道这就是当地人称为的边墙(当地人称长城为边墙)。
盐池县在历史上就是重要边塞,有一道隋长城和三道明长城。
明代还建有花马池营(今盐池县)和兴武营两座城堡。
兴武营边上的两道长城,面向内蒙古的那道,称二道边墙,建于1474年;靠近内地的称头道边墙,建于1531年。
宁夏一百零八塔
一百零八塔位于宁夏青铜峡市南20公里处峡口山东坡,青铜峡库区黄河西岸。
因由一百零八座塔组成而得名。
一百零八塔始建于西夏或元初,后代多次重修。
塔群丛西朝东,背山面河,随山势凿石分阶而建,共有阶梯式护坡平台十二阶,由下至上,逐层增高。
塔群自上而下,按一、三、三、五、五、七、九、十一、十三、十五、十七、十九奇数排列,一百零八座塔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大型塔群。
塔的高度,除第一层较大,高3.5米,其余均为2.5米高。
塔的种类分为空心塔和实心塔两种,仅001号塔有空心室,其余均为实心喇嘛塔,塔心正中立一竖木,内填土坯外以砖砌筑。
塔的形制按基座可分为十字折角形和八角形两种。
塔身形制大致有四种类型:第一层塔塔身为覆钵式,面东辟有小龛;第二至四层,塔身为八角鼓腹尖锥状;第五至六层,塔身呈葫芦状;第七至十二层,塔身呈宝瓶状。
从材料可分为砖砌塔和土坯塔。
砖塔塔身的砌砖多为半块残砖,而基座砌砖多为完整的条砖。
单体结构略有差异,塔身下部自第二层以下,均为单层八角须弥座。
宝珠式塔顶大部已毁。
塔体外表涂有白灰,最早塔体的白灰上施有彩绘。
维修过程中在塔内发现了砖雕佛像、彩绘泥塑像、泥塔模、陶质塔刹等文物。
一百零八塔,应该也是宁夏的标志性景观,与西夏陵、贺兰山岩画齐名。
若论观赏性,恐怕还是一百零八塔更为占优。
黄河西岸,开阔的山坡上,一百零八塔既有密集的个体,以数量取胜;又有整体的壮观,气势恢宏。
这样的阵形,有秩序,有层次,有高度,有气魄。
壮观,一百零八塔。
宁夏青铜峡108塔的导游词宁夏青铜峡是一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其中最为著名的景点之一就是青铜峡108塔。
这座塔群由108座宝塔组成,建于10世纪至11世纪之间,每座塔都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纹饰,是中国北方一处极具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群体。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这个奇妙的建筑群,了解它的历史和文化。
我们首先来看这座塔群的名称。
108塔的名字来源于佛教的108念珠,因为这座宝塔群是为了纪念佛教中的原始佛教故事而建造的。
故事中,“婆罗门四童子”的母亲在他们出生时便预知他们会成为佛教的创始人,在他们长大后,四人分别离开家庭,前往个别对西方的佛教禅宗进行修行。
于是佛教便发展出了108个层面,每个层面有一个特定的名字,108座宝塔分别与层面的名字相对应。
接下来,我们来看这座塔群的风格。
青铜峡108塔的建筑风格多种多样,塔体高低不一,但每座塔头和覆莲华盖都拥有相同的装饰元素。
塔体从底部到塔头逐渐收缩,塔体四周分别用100 million,2 giant neails or 2 sun to fix shape,而塔头分别采用了圆锥形、多级垂檐状、斜体型等不同的形状。
此外,每座塔的外表都雕刻着佛教故事和各种图案,如花卉、动物等。
最后,让我们了解一下这座塔群的历史。
青铜峡108塔建造于唐朝后期,而在宋朝时期,这个地区变得更加繁荣。
当时,建筑工艺和技术已经进一步发展,而像青铜峡这样的建筑群也成为了这个时期的标志性建筑。
在历史上,这座塔群曾经多次被毁坏、修复和经过改建,其中最让人记忆犹新的是明朝政治家刘基对塔群的重建。
在进行了长达4年的重建之后,108塔保持了原有的外观和文化价值。
在参观这个建筑群时,您能够真正感受到1000多年来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深厚底蕴。
除了塔群本身的美,驻足塔下,抬头仰望那高高掀起的佛光,让身心得到一份跨越时空的宁静祥和,这也许就是青铜峡的最美之处。
总结一下,青铜峡108塔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其塔体风格多样,每座塔都雕刻着丰富的纹饰,同时,108塔也是中国北方一处极具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群体。
宁夏青铜峡108塔的导游词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宁夏青铜峡景区!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参观宁夏的一处古老而神奇的景点——108塔。
这座塔是青铜峡景区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也是中国西部地区著名的佛教圣地。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塔的历史和特点,带领大家一窥宁夏的悠久文化。
青铜峡108塔始建于北魏时期,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作为宁夏著名的佛教建筑,塔身高达108米,是中国最高的砖塔之一。
这座塔由九层宝塔和顶部一座宝卧狮组成,整体呈六角形,庄严肃穆。
每一层的外墙都雕刻着精美的佛教图案和浅浮雕,展现出佛教艺术的卓越魅力。
而它的内部则供奉着诸多佛像和精美的佛教文物,吸引着众多佛教信徒和游客前来参拜。
进入塔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达九米的观音菩萨铜像。
这尊观音菩萨身披华丽的服饰,面带微笑,向游客们传递着慈悲和祝福。
观音菩萨是佛教中最受欢迎的菩萨之一,被誉为“救苦救难之神”,这也是为什么108塔每天都会迎来众多虔诚的信徒的原因。
乘坐电梯上到九层宝塔的顶部,鸟瞰四周,整个宁夏青铜峡尽收眼底。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也可以欣赏到古老建筑的瑰丽美景。
同时,你还会见到一座座美丽的佛塔,它们分布在峡谷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这里犹如人间仙境,让人心旷神怡。
除了观赏美景,你还可以在塔顶附近的茶室品尝到正宗的宁夏茶。
宁夏茶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而闻名,特别适合在夏季品尝。
在这里,你可以尽情享受茶香,同时聆听导游为大家介绍宁夏的历史和文化。
这将是一次既享受美食又增长知识的绝佳机会。
108塔作为宁夏青铜峡的代表性景点,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无论是对佛教文化感兴趣的朋友,还是对自然风光向往的旅行者,这里都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让你沉浸在历史与自然的交融之中。
在结束导览之前,我想再次提醒大家保持队伍的秩序和安静。
同时,为了保护这片美丽的景区,我们需要共同努力,爱护环境,不随意乱扔垃圾。
谢谢大家的配合!希望大家在宁夏青铜峡108塔的旅途中,收获愉快的回忆和丰富的知识。
中国108座古塔,你知道多少?塔是随佛教传入的一种建筑。
相传释迦牟尼涅槃前,有弟子问:“您走后我们如何表达向您的尊重?”佛祖没有回答,只是把僧袍铺于地上,将钵扣在袍子上,又将禅杖立于钵上,就出现了窣堵坡的形式。
佛祖涅槃后,弟子们遵从他的遗训,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塔。
佛教于东汉初年开始大规模传入中国,与盛行当时的神仙崇拜相结合,将佛像置于高楼之上便在情理之中。
东汉末年,在江淮之间,开始建造佛塔。
我国历史上记载的古塔很多,可惜像北魏永宁寺塔、明代的大报恩寺塔等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消逝了。
幸而佛教持续流行,古塔建造也是繁多,因此现在还遗存众多各类古塔。
今天将整理出108处古塔为大家奉上,望君收藏,做按图索骥之用。
注:关于塔的时代,采用网络信息,没有经过严格的考古论证,仅供参考。
1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国一-III-14)北魏密檐式砖塔,高15层,37.045米。
现存唯一的十二面塔。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
2山西五台佛光寺祖师塔(国一-III-33)北魏孝文帝时期(公元471-499年),祖师塔是创建佛光寺的初祖禅师的墓塔,砖结构,高约8米,平面六角形,塔的形制是国内仅见的孤例。
3河南安阳灵泉寺北齐塔(国四-IV-3)大齐河清二年(563)三月十七日(西塔正面)、宝山寺大论师凭法师烧身塔题铭;东塔无题铭,体量形式与西塔类似。
4山东济南四门塔(国一-III-15)隋大业七年(611)造,别名神通寺塔,单层庭阁式石塔。
高15.4米,底边宽7.4米。
1997年3月,隋代石刻经典阿閦佛佛首被盗走,几经辗转由台湾法鼓山以圣严法师送还四门塔。
5陕西西安大雁塔(国一-III-16)唐永徽三年(652)造,别名大慈恩寺塔。
四方阁楼式砖塔,玄奘为保存经卷佛像建造,最初五层,后来曾经加至九层,现在为7层,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6陕西西安兴教寺塔(国一-III-20)唐高宗总章二年(664年),平面呈四方形,5层楼阁式砖塔,高21米,为唐代高僧玄奘大师墓塔,旁边有玄奘两位徒弟的塔,共三座。
青铜峡108塔,耸立于黄河岸边的千古之谜行走宁夏,我是带着虔诚的心去拜谒青铜峡108塔的,青铜峡108塔位于峡口的黃河西岸向东的陡坡上,是由108座喇嘛塔依山势自高而低按奇数排列成十二行大型塔群,塔群呈等边三角形,这在我国塔群中尚属罕见。
当来到青铜峡大坝旁驻足观望,从源头顺流而下的黄河水,流入贺兰山之余脉的青铜峡水库后,由于水坝的阻拦,形成了宽阔的水面。
水库旁青铜色的峦连绵起伏,在午日阳光的照射下,与水面浮动的粼光交织着。
恍惚间,显现出一种苍凉的美,原始的美,眼前的景色让我感觉出一股西北地区千沟万壑的土著味道,让我体味到西北这块神奇土地的美。
此时的我面对此景,一种祥和与宁静,从心底泛起。
坐上游船,沿水库向上游驶去,那在微风中不停点头的芦苇茂盛的长满岸边的河滩,背后那看不到尽头的是错综复杂、交织断裂的山脉。
宽阔的水面波浪不兴,偶有飞鸟掠过水面,盘旋空中。
当船来到绿树点缀的塔群下,远远望去,在黄河边的山坡上,塔群泛着浑黄色,依山临水,与身后的峡谷交相辉映,在醒目耀眼的阳光下,有着一种别样的美,一种孤独的美,甚至是一种神秘的美。
呈三角形排列的塔群坐西朝东,背山面河,皆为实心藏传佛教塔,依山势凿石分阶而建,自高而低有阶梯式护坡平台12级,逐级加宽,按1、3、3、5、5、7、9、11、13、15、17、19的奇数排列,精整有序,总共108座。
仔细端详,我发现这些塔同我在西藏地区所看到的佛塔在造型上很相似,都具有喇嘛塔的特点。
听当地人说,这些塔代表着人生的108种烦恼,凡来这里的人,只要数这些塔就能减少人生烦恼,并带来吉祥和好运气。
沿塔群边缘的台阶逐级而上,我是一边攀登,一边拍照,一边数着古塔。
这真是攀登、拍照、点数兼而顾之,小心翼翼,生怕少数了塔而留下烦恼。
其实,自己明知所有的困惑、烦恼皆由心情而起,但依旧毕恭毕敬,我想,唯求心安罢。
走在塔群中,边走边仔细观看,从塔的外观造型上看,塔群中的每一塔都是圆肚尖顶,形状大致相同,但也略有不同。
青铜峡一百零八塔介绍作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神奇的青铜峡一百零八塔》。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宁夏青铜峡市,有一个特别神奇的地方,叫做一百零八塔。
中文导游词:宁夏青铜峡108塔导游词各位游客:欢迎大家到青铜峡来观光旅游,很高兴由我为大家做今天的导游。
游客朋友们,首先,请大家随我到一百零八塔文物陈列室去看一看。
这里摆放着许多修复古塔时从塔中发掘的西夏经文,泥塑佛像,砖雕佛像,内容十分丰富。
看完文物陈列室后,我们一起从塔的左面上去,再从塔的右面下来。
一会儿大家上塔时要抚摸塔身,一层层地登上去。
佛教把人生烦恼归结为108种,数一座塔即可消除一种烦恼,如果大家真能一口气数遍108个塔,你便能消除心中的烦恼。
大家顺着我的手指往上看:这组位于陡峭山坡上的古塔,因塔的总数为108座从而得名一百零八塔。
一百零八塔原本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寺庙建筑群,但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这里的绝大部分的寺庙或被毁灭或被湮没,如今仅塔林独存。
1987~1988年文物管理部门对塔群进行了加固维修,安装了金属宝顶和塔群护栏、台阶。
1989年又正式划定了保护范围,并委派专人看护,这里才真正成为青铜峡的王牌景点。
现在我们已到了塔顶,让我们走到塔旁来观赏。
108塔背山面河,沿山坡修建,从高到低按奇数一,三、三,五、五,七,九……十九排列,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塔群。
这种布局的塔群建筑十分罕见,在我国现存的塔群中还找不出第二个,它也是全国第三大塔群,塔数仅次于河南高山少林寺塔群(约250座)、山东长清灵岩寺塔群(167座)。
来源:考试大看完塔的布局,我们再来看塔的外观造型。
这每个塔的结构看起来都大致相同,塔的底座都是砖砌的八角形须弥座,塔心的正中还立着一竖木,里面填的是土坯,外面砌着青砖,塔体外表涂着白灰,整个塔的形状就像一把盖着宝珠的伞。
有个游客告诉我说它跟北京妙应寺元代白塔的造型很相似,都具有喇嘛塔的特点。
这些塔大小有别,顶端的那座单塔形体,有3.5米高,它的底部是个八角形的束腰须弥座,塔身象覆钵,塔顶如宝珠,东面还有个供人烧香的小门,一百零八塔中数这个塔。
它下面的塔按比例缩小,大约有2.5米高,它们的塔身形状也逐层有变化,第2到第4层是尖锥形,5、6两层塔的形状就像个葫芦,7至12层大家看象不象个宝瓶。
中国著名古佛塔大全塔,是一种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建筑形式,最初是用以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的场所,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后,遂发展演变成为有着特定形式和风格的中国传统建筑。
常言道:“有塔便有寺”中国早期的佛教寺院大多是以“塔”为中心的。
孤高耸天的佛塔,以它巨大超人的空间体量,打破传统古典建筑平缓坦然的空间序列,是佛陀“涅磐”神圣的象征。
今天小编就带你看看中国著名古佛塔。
华严寺塔华严寺塔,位于陕西长安区韦曲少陵原半坡华严寺内。
该寺建于唐贞观年间,为华严宗发源地之一。
清乾隆年间因少陵原坡塌崩,殿宇被毁,现仅存砖塔两座。
东边一座为华严宗初祖杜顺和尚的墓塔,方形七层,高约13米,现移至陕西省博物馆保存。
西边是华严宗四祖清凉国师(即澄观)塔,六角五层,高约7米,塔上镶有“大唐清凉国师妙觉之塔”刻石。
延安宝塔延安宝塔,又称岭山寺塔,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山,始建于唐代,现为明代建筑。
宝塔山上是欣赏延安城市风貌和黄土高原风光的绝妙观景台,登山观景,可俯瞰革命圣地全貌。
塔呈平面八角形,九层,高约44米,为楼阁式砖塔,现已成为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革命圣地的象征。
普救寺塔普救寺塔,又名莺莺塔,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的普救寺内。
因为元代杂剧作家王实甫《西厢记》描述了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而闻名天下。
是与北京天坛回音壁、四川潼南石琴、河南三门峡蛤蟆塔齐名的我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
青铜峡一百零八塔青铜峡一百零八塔,中国古代大型喇嘛塔群。
在宁夏青铜峡市青铜峡水库西岸山坡上。
塔自上而下按 1、3、3、5、5、7、9、11、13、15、17、19奇数错落排列成12层,每层塔前用砖砌护墙一道,地面用砖铺墁,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塔群,共108座。
始建年代不详,从历次修缮出土的西夏文帛画、彩塑和彩绘图案、题记等遗迹推测,该塔可能是西夏的遗构。
泉州东西塔泉州东西塔,泉州东西塔是镇国塔、仁寿塔的合成,是中国现存最高的一对石塔,位于泉州市区西街泉州开元寺内。
宁夏青铜峡108塔的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宁夏青铜峡,今天咱们要一同游览的是这神秘而壮观的 108 塔。
在咱们眼前的这 108 塔,可是宁夏一处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瑰宝。
它就静静地矗立在黄河岸边,见证着岁月的变迁,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说起这 108 塔的位置,那可是相当独特。
它位于青铜峡市峡口山黄河西岸的一个陡峭山坡上。
周边的景色也是美不胜收,黄河水奔腾而过,远处山峦起伏。
当您站在这里,微风拂面,那种历史与自然交融的美妙感觉,真的是难以言表。
咱们来仔细瞧瞧这 108 塔的建筑风格。
它是喇嘛式实心塔,塔群随山势凿石分阶而建,自上而下,按 1、3、3、5、5、7、9、11、13、15、17、19 的奇数排列成十二行,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巨大塔群。
这种独特的排列方式,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也让人不禁对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赞叹不已。
每座塔的形制都大致相同,但又略有差异。
塔的底座一般都是八角形的,塔身大多是圆柱形。
塔顶的造型也是各有千秋,有的是宝珠形,有的是相轮形。
而且呀,这些塔的大小也不尽相同,越往上塔的体积越小。
关于这 108 塔的建造年代,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凿的定论。
但根据相关的考古研究和历史文献记载,专家们推测它大约始建于西夏时期。
要知道,在那个时候,能建造出如此规模宏大、工艺精湛的塔群,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这充分说明了当时西夏的佛教文化有多么繁荣,以及当地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这 108 塔可不是随便建的,它有着深厚的宗教寓意。
在佛教中,108 这个数字有着特殊的含义。
比如说,人有 108 种烦恼,而敲 108 下钟,或者念 108 遍经,就能消除这些烦恼。
所以,这 108 座塔很可能是为了祈福、消灾而建。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这 108 塔也经历了不少风雨沧桑。
它曾遭受过自然的侵蚀,也经历过战乱的破坏。
但幸运的是,经过多次的修缮和保护,咱们现在还能看到它大致的原貌。
当您漫步在塔群之间,仿佛能感受到当年僧侣们在此诵经礼佛的庄严肃穆。
一百零八塔---宁夏青铜峡市
一百零八塔是中国现存的大型古塔群之一,位于宁夏银川市南60公里,青铜峡市西偏南20公里,青铜峡水库上游古峡西1.5公里处,佛塔群整体面向东方,依山临水,塔林随山势凿石分阶而建,共有阶梯式护坡平台12级,由下至上一层层逐渐收缩并抬高,整体形状呈等腰三角形。
第一级平台高5米,长54米,宽5.67米,第一级护坡平台至第12级护坡平台总高31.82米,总宽59.1米。
护坡平台表面平整,修建时先将山石一层层凿平,然后在上面铺设方砖。
平台前沿用片石和条砖垒砌,条砖长34厘米,宽17厘米,厚6厘米;自上而下每层分别有1、3、3、5、5、7、9、11、13、15、17、19奇数排列成12行,共108座,因塔数而得名。
始建年代不详,根据《大明一统志》和宁夏方志《弘治新志》记载,过去认为是元代所建,从历次修缮出土的西夏文帛画、彩塑和彩绘图案、题记等遗迹推测,可能是西夏的遗构,元、明、清各代曾多次修葺。
塔林下原建有2座小喇嘛塔,2塔皆由塔基座、塔身和塔刹3部分组成;塔下有一座古寺遗址,1958年修建青铜峡水库时,考虑构筑拦河坝将淹没塔区下河滩地,塔林下的古寺遗址和2座塔全部被拆除,并准备将108座喇嘛塔全部迁移,但在已经被拆除的2座塔当中发掘出了带有西夏文的千佛图帛画和佛经残页,整体迁移计划才就此作罢。
1963年2月,一百零八塔被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1988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部门对一百零八塔进行了修复。
1988年“一百零八塔”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被自治区旅游局评为AA级景点。
一百零八塔的建造有很多种传说,有传说称是北宋百姓为了纪念当年穆桂英点将所建;有传说称是明初当地百姓为纪念在此战死的108名将士所立;有传说称这里只是108座和尚的骨灰塔,也有说法认为这只是尊仰《金刚经毗卢遮那一百零八尊法身契印》而建造的。
一百零八塔其实是佛教的纪念塔。
佛教把人生烦恼归结为108种,为清除烦恼,规定贯珠108颗,念佛诵经108遍,晓钟108响;据说,来这里游览的人们,只要拜了塔,就可以消除烦恼,带来吉祥和好运,数一个塔即除一种烦恼,如能一口气数清所有的塔,则可尽除人生烦恼,不少游人至此都要数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