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文言文8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9
2010年临沂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8本卷难度:适中难度系数:0.65易错题:3、16较难题:19、21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共15分)1. 临沂乃书画名城,既为沂蒙学子,书写当自求高格。
请从下面对联中任选一联,抄写在田字格内。
相信你一定能写得正确、规范、美观。
(2分)蒙山巍巍,万壑松涛连海气沂水泱泱,千倾碧波映天光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匀称.(chèn)归省.(xǐng)寻.思(xún)忍俊不禁.(jìn)B. 嗔.怒(chēn)妖娆.(ráo)愧怍.(zuò)随声附和.(hè)C. 琐屑.(xiè)哂.笑(xī)聒.噪(guō)忧心忡.忡(chōng)D. 怂.恿(sǒng)凛.冽(lěn)阡.陌(qiān)惟妙惟肖.(xiāo)3. 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字写在方格内。
(2分)A. 锐不可挡大爱无疆无人问津器宇轩昂B. 进退维谷相形见绌莫衷一事语无伦次C. 草长莺飞怡然自得潜心贯注消声匿迹D. 断章取意深恶痛疾持之以恒同舟共济4. 伟大祖国历史悠久,中华文明光焰万丈。
千百年来,“信念、责任、崇高、坚毅、无私、博爱、和睦、克己、宽容”等词语,不仅闪耀在文化典籍中,也熔铸成了中华民族的不朽精神和高贵品格。
请从以上画线词语中任选5个,各默写出一句表达该内容的古诗文名句,并注明作者或出处。
(6分)(示例)崇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①②③④⑤5.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是清代爱国名将左宗棠书塾的一副对联。
我们知道,读破万卷,首推名著经典;神交古人,当交心灵品格。
中外名著所礼赞的圣哲先贤,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有许多都值得我们“神交”。
请从下面推荐的4人中任选其一,先填写作品名称及作者,再用一句话概述你愿与之“神交”的理由。
2010年湖北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
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
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
孝基与治后事如礼。
久之,其子丐于途。
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
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
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
”孝基使管库。
其子颇驯谨,无他过。
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选自《厚德录》)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斥逐.之追赶B.富人病且.死将要C.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多么D.不复有故.态原来的10.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A.何以.战B.不以.物喜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D.以.塞忠谏之路11.下列对张孝基的评价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张孝基信守承诺,把岳父的丧礼操办得很风光。
B.张孝基心地善良,见妻弟乞讨,顿生怜悯并积极给予帮助。
C.张孝基助人有方,让妻弟灌园管库,在劳动中促其转化。
D.张孝基为人厚道,把全部财产归还给悔过自新的妻弟。
12.将上面文言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共6分。
每句3分。
)(1)久之,其子丐于途。
(2)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
【参考答案】9、A 10、C 11、A12、⑴很久以后,那富人的儿子在路上乞讨。
⑵富人的儿子渐渐能自食其力,孝基对他的变化感到奇怪。
【参考译文】许昌有个读书人叫张孝基,娶同乡某富人的女儿。
富人只有一个儿子,没出息,富人便骂着把他赶走了。
富人生病将要死了,就把全部的家产都托付给了张孝基。
张孝基按规定礼节为富人办了后事。
后来,孝基看见了富人的儿子在路边乞讨,同情地说道:“你会浇灌园圃吗?”富人的儿子答道:“如果能够(通过)浇灌园圃来得到食物,就太幸运了!”孝基便让他去浇灌园圃。
富人的儿子渐渐能够自食其力,孝基对他的行为变化感到奇怪。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训练时间:2009-12-08 10:25来源:未知作者:晚风点击:1002次2010 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训练第一文段【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训练第一文段【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然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悉如外人悉:(2)无论魏晋无论:(3)临溪而渔渔:2.翻译下面句子。
(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3.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
(4分)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4.【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
(4分)第二文段(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2010年中考(学业水平)语文试题分类精编:文言文阅读(一)一、(2010浙江金华)(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乙)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
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
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
聚族人仅②百口。
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注释】①缣:细绢。
②仅:将近。
③令:善,美好。
1、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前人之述备矣(3)范文正公轻财好施(4)岁衣缣一匹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A.属予作文以记之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D.以养群从之贫者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4、乙文体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用甲文中合适的句子回答)(2分)5、《孟子·梁惠王下》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请你根据甲乙两文,具体说说你对范仲淹忧乐观的理解和看法。
(3分)二、(2010四川乐山)文言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之七年级文言文精读理解2010年中考语文料七年级上下册文言文精读理解问题梳理七年级上册1.《童趣》本文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
通过写夏蚊及草间之虫皆极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意趣即由此生成。
课文写作特色:1、以生动的笔调,充分展开联想与想像。
2、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描写事物。
2、《〈论语〉十则》(重在背诵默写,按要求填空)《论语》中的这十则是儒家的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其中前三则讲做人的道德修养,第四则讲做人应该抱负远大,意志坚强,第五、八则,可以看出“仁道”是孔子追求、宣传的最高准则,六、七则主张人们勇于实践,能成人之美。
九、十则讲人要有艺术修养,要亲近自然,锻炼身体。
学习本课,重在领悟,重在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验证其正确性。
课文写作特色:语言简练,用意深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
《〈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死而后已3、《世说新语》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
写作特点:文章善于抓住人物特征。
作者常用简单几个字,精确地描绘出主角的语言、动作,主角的性格便清楚的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善用对照、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如“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典故。
善用对比突出人物性格。
七年级下册1、《伤仲永》表现手法: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人的天资与后天成才的关系。
文章先叙事,详写方仲永幼年才能出众,而略写此后的情况,先扬后抑,对比鲜明,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然后就事说理,提出作者的见解。
学习时,要注意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平庸无奇的原因,想想自己受到什么启发。
本文与《孙权劝学》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可以作比较。
问题探究:1、方仲永才能变化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分为三个阶段:童年——才能初露;少年——才能衰退:青年——才能平庸。
(一)2010年山东东营中考语文试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
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②相杂,绵绵成韵。
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③。
仁智所乐,岂徒语哉!——吴均《与顾章书》注释:①薜( bì)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
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
②英英:声音和盛之貌。
③办:具备。
9、给下列的句子正确断句。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四时俱备. 前人之述备.矣 B .遂葺宇其上 择其善者而从之C ,仆去月谢病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D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邑人奇之 11.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分)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
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12.两文写景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其作用是什么?(2分)13.对画线语句所表现出的共同的处世态度,你是怎样理解和评价的?(2分) (二)2010年山东济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
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
”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
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②。
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
子其去之。
南京市2010年中考题江苏省南京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审核人:陈亮校对人:张浩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7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⑴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则》)⑵,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⑶衣沾不足惜,。
(陶渊明《归园田居》)⑷月下飞天镜,。
(李白《渡荆门送别》)⑸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⑹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⑺,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⑻,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⑼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⑽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玷.污(zhān) 肃穆.(mù) 巧妙绝伦.(1ún) B.无垠.(yín) 畸.形(qí) 相形见绌.(ch ù)C.迁徙.(xǐ) 干涸.(hé) 一丝不苟.(gǒu) D.凋.零(diāo) 酝酿.(niàng) 参.差不齐(cān)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称职气慨销声匿迹B.真谛阔绰妙手回春C.幅射荒谬略胜一筹D.仰慕淳朴心旷神贻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以梅花装饰南京花神庙地铁站主题墙,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深受好评。
B.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南京当之无愧....地获得青奥会主办权。
C.对于重要的书,我们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八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9题,22分)1.为加着重号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时间不会给蹉跎岁月者以丝毫宽恕(),不会因人苦苦悲伤而驻足(),林花已xiè ,太匆匆,红颜瞬间成华发,童zhì 眨眼变老朽。
2.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旁逸斜出(逃,逃跑)揠苗助长(拔)彬彬有礼(礼貌)B.坦荡如砥(磨刀石)君子固穷(安守)无边无垠(边际,界限)C.潜滋暗长(生长)温文尔雅(高雅)不屑置辩(安置)D.锲而不舍(雕刻)妙手偶得(偶然)涸辙之鲋(水干,枯竭) 3.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 ) A.大多数顾客认为,商场上时不时说出的“跳楼价”,都是自欺欺人的,甚至是危言耸听的骗人的谎言。
B.我市的“无名火锅城”开张后,店主张老板选择了诚实稳健的经营方式,薄利多销,发誓不为高额利润铤而走险。
C.今天上午突然下起了大雨,小明同学在上学路上淋了雨,周身湿透了,毫发不聚,老师和同学们都劝他赶快去吃点防感冒的药。
D.王丹尼的妈妈上个月就下岗了,靠她爸爸一个人卧薪尝胆,不分昼夜地工作也难维持全家的生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A.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文化市场的不良影响,负面影响最大的是广大的中小学生。
这种现象令老师和家长担忧。
B.央视“心连心”艺术团将于11月14日来我地演出的消息传开后,街道里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高兴得跳了起来。
C.音乐家贝多芬,之所以拥有如此崇高的荣誉,关键在于他的作品以及他作品独特的震撼力。
D.在创作《杜甫》时,作者细腻地渲染和抒发了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的真实思想感情。
5.要使下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合理,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是(2分)( ) 长沙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是湖南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中心,也是有名的中部旅游城市。
__________,对于我们建设和保护古城风貌,朝着具有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外向型城市迈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经典试题-破解文言文智能卷八(总分:50 考试时间:35分钟)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第1小题为5分;共计5分。
(略)二、单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从第2小题到第4小题每题2分小计6分;共计6分。
2、指出下列三组句子中加粗词词义相同的一组:( )A.愿陛下亲之信之。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B.半山居雾若带然。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3、(略)4、(略)三、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第5小题为2分;共计2分。
5、选出下列各句中通假字和它的本字及解释都正确的项:[ ]A.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还”同“环”(绕圈跑)B.汤熨之所及也。
“汤”同“烫”(用热水焐)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四、阅读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6小题为9分;第7小题为10分;第8小题为18分;共计37分。
6、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①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②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1)用“/”标出下边句子的朗读停顿。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2)总写舟尾所刻内容布局的语句是:________(3)写出两句其他诗词中与船有关的诗句。
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1)填写文段中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 )A.而死于安乐也B.发于声而后喻C.曾益其所不能D.则无法家拂士(2)选出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任:责任,担子B.其:他(他的)C.饿:(经受)饥饿D.空乏:空虚8、阅读分析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吃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文言文8 10年浙江宁波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19.下面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此城危急存亡之秋也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C.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D.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虽杀臣,不能绝也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21.子墨子在与楚王的最后交锋中,为什么要提及“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的情况?(2分)(四)疑人窃履(8分)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
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
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遂与之绝。
逾年而事暴,友人踵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以疑子,吾之罪也。
请为以如初。
”(选自《历代寓言大观》,王守仁)【注释】踵:到,走到。
缪:“谬”,错误,荒谬。
22.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主要义项,为下面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2分)友人来过()A.走过,经过B.胜过,超越C.错误,过失D.访,探望逾年而事暴()A.暴露,显露B.凶恶残酷的C.突然D.欺凌,损害23.下面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逐与之绝。
A.甚意,汝之不惠B.乃入见C.微斯人,吾谁与归?D.行者休于树2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25.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
(2分)2010年浙江衢州舟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2)徐喷以烟(3)鞭数十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使之冲烟而飞鸣(但是)B.余常于土墙凹凸处(在)C.以丛草为林(把)D.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小时候把烟和蚊子想像成云、鹤,可见他是怎样的一个孩子?(2分)(9分)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也。
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
上帝亦心心爱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
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而姑纵惜也。
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
凡鱼飧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
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注释】刻急:苛刻严峻。
上帝:老天。
犹子:兄弟之子。
家人:仆人。
飧(sn):熟食品。
无可如何:无可奈何。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1)务令忠厚(2)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3)若吾儿坐食好物2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岂有不爱之理B.驱其残忍之性C.醉翁之意不在酒D.辍耕之垄上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文中希望弟弟把儿子教育成怎样的人?(2分)(1)观察(2)慢慢地(3)打(鞭打)A果然像鹤在云端鸣叫,为这一景象感到非常愉快。
(意思符合即可)富有情趣(可爱),充满想像力。
(9分)21.(1)让、使(2)适合(3)吃22.D23.他们的父母看见了,很怜悯他们,但又无可奈何,呼叫他们让他们离开,难道没有割心挖肉(的痛苦)吗?24.忠厚(善良),充满爱心(有平等思想)(意思符合即可)2010年浙江温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童趣沈复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项为之强(2)徐喷以烟(3)兴正浓(4)鞭数十18、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在)B、蹲其身(其中的)C、以丛草为林(把)D、驱之别院(它,代虾蟆)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0、阅读全文,说说是如何获得“物外之趣”的。
(3分)(三)(11分)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
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
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
先主曰:“吾不忍也。
”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
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
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
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节选自《三国志·先主传》)【注释】曹公:指曹操。
表:指刘表,任荆州牧。
刘表死后,其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
先主:指刘备。
曹操南征时,刘备退军投奔刘表,刘表以上宾礼待之。
辎(z)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服装等的统称。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会表卒(2)遂将其众去(3)诸葛亮说先主攻琮(4)或谓先主曰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23、后人评价刘备是一位“仁主”。
请从文中找出依据加以说明。
(4分)2010年浙江舟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2)徐喷以烟(3)鞭数十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使之冲烟而飞鸣(但是)B.余常于土墙凹凸处(在)C.以丛草为林(把)D.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小时候把烟和蚊子想像成云、鹤,可见他是怎样的一个孩子?(2分)(9分)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也。
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
上帝亦心心爱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
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而姑纵惜也。
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
凡鱼飧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
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注释】刻急:苛刻严峻。
上帝:老天。
犹子:兄弟之子。
家人:仆人。
飧(sn):熟食品。
无可如何:无可奈何。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1)务令忠厚(2)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3)若吾儿坐食好物2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岂有不爱之理B.驱其残忍之性C.醉翁之意不在酒D.辍耕之垄上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文中希望弟弟把儿子教育成怎样的人?(2分)2010年浙江金华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甲)庆历四年春,膳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刺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乙)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
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
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
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一匹。
嫁娶丧葬,皆有赡给。
聚族人仅百口。
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
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注释】缣(jin):细绢。
仅:将近。
令:善,美好。
17.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