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工程技术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67.50 KB
- 文档页数:9
第8章海水淡化处理8.1、海水淡化水处理设计8.1.1、主要依据:《火力发电厂海水淡化工程设计规范》(GB/T50619-2010)《海水淡化预处理膜系统设计规范》(GB/T 31327-2014)《膜法水处理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设计规范》(HY/T 074-2003)《海水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22413-2008)《反渗透系统膜元件清洗技术规范》(GB/T 23954-2009)《反渗透用能量回收装置》(HY/T 108-2008)《反渗透用高压泵技术要求》(HY/T 109-2008)《超滤膜及其组件》(HY/T 112-2008)《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废水排放海域水质影响评价方法》(HY/T 129-2010)《连续膜过滤水处理装置》(HY/T 165-2013)《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CB/T 3753-1995)《火电厂反渗透水处理装置验收导则》(DL/T 951-2005)《反渗透水处理装置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壳体》 (JC692-1998) 8.1.2、原水原水水源TDS:≤35000mg/L(由于暂时无法取得该水处理工程准备使用的原海水水质情况,暂时按照世界平均海水含盐量约35000 mg/L作为设计依据。
8.1.3、水温进水温度:5~40℃8.1.4、设计处理能力进水流量:900m/h8.1.5、回收率水处理系统回收率:45%8.1.6、海水淡化水处理产水产水流量:400m/h8.1.7、海水淡化水处理工作环境环境温度:0~45℃空气湿度:20~95%8.2海水淡化工艺流程图8.2取水位置取水方式应考虑如下因素:取水位置的选择;台风对取水设施的影响;从取水处输送至预处理系统的方式方法;取水泵的选择(潜水泵或端吸泵等);海潮对取水水位的影响;海水温度的变化;海水的腐蚀性;海水中微生物、细菌、藻类等。
考虑以上因素后,一般有如下四种取水方式:海滩井取水;表层海水取水;海床过滤取水;海滩水平暗渠取水。
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在北方海岛的应用实例一、引言海水资源的淡化一直是北方海岛发展的难题之一。
传统的海水淡化技术成本高、能耗大且对环境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更为高效和环保的海水淡化技术。
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由于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和优势,在北方海岛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将深入探讨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在北方海岛的应用实例。
二、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概述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是利用逆渗透原理,通过高压强迫海水透过半透膜,去除其中的盐分和杂质,得到淡水的一种技术。
该技术具有高效、低能耗、低污染等优势,逐渐成为海水淡化领域的主流技术之一。
三、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在北方海岛的应用案例3.1 项目一:“XX岛”淡化厂建设•项目概述:在“XX岛”建设了一座反渗透海水淡化厂,以解决岛上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设备配置:该淡化厂采用了先进的反渗透设备,并配备了多级过滤装置、高压泵等设备。
•建设成果:该项目建设后,每天可以处理1000吨海水,得到800吨淡水,解决了岛上居民和旅游业对水资源的需求。
3.2 项目二:“YY岛”新能源海水淡化示范工程•项目概述:在“YY岛”展开了一项新能源驱动的海水淡化示范工程,以测试新能源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效果。
•新能源驱动:该示范工程采用了太阳能和风能作为主要驱动力,为海水淡化提供能源支持。
•运行情况: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行,该示范工程证明了新能源在海水淡化中的可行性,并为未来在北方海岛推广应用提供了经验。
3.3 项目三:新一代反渗透膜在北方海岛应用•项目概述:在北方海岛试验了新一代反渗透膜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海水淡化的效率和膜的使用寿命。
•新一代反渗透膜:这种膜具有更高的盐分截留率和更低的能耗,可以提高反渗透海水淡化的效率。
•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新一代反渗透膜在北方海岛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淡水产量,并减少系统维护成本。
3.4 项目四:“ZZ岛”海水农业示范项目•项目概述:在“ZZ岛”探索了将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应用于海水农业领域的可行性。
海水淡化工程技术与工艺中的蒸馏法嘿,咱今儿来聊聊海水淡化工程技术与工艺里的蒸馏法呀!你说这海水,那可真是多得没法数,可咱能直接用的淡水却少得可怜。
那咋办呢?这时候蒸馏法就闪亮登场啦!想象一下,就好像是把海水放进一个大蒸笼里,通过加热让水变成蒸汽,然后再把这些蒸汽收集起来,冷却一下,嘿,淡水就出来啦!这过程是不是挺神奇的?蒸馏法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师,能把那咸咸的海水变得清清爽爽。
它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但却有着大大的作用呢!它的优点可不少。
首先呢,它能得到纯度很高的淡水,几乎不含啥杂质,喝起来放心得很。
而且啊,这个技术相对来说比较成熟,咱用起来也顺手。
但是呢,它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你想啊,加热海水得消耗多少能量啊,那电费啥的可不得呼呼涨啊!这成本可不低呢。
而且设备运行起来也得好好维护,不然出了啥毛病可就麻烦啦。
不过咱可不能因为这些小缺点就否定了蒸馏法的厉害呀!就好比咱人一样,谁还没个小毛病呢,但咱还是有很多优点值得被夸赞的呀。
在实际应用中,蒸馏法可是大显身手呢!在一些海岛或者缺水的地方,它就是那救命的法宝。
人们靠着它,能得到干净的淡水,生活也能继续下去啦。
你说这蒸馏法像不像一个勤劳的工人,默默地在那工作,为我们提供着宝贵的淡水?它虽然不声不响,但却无比重要。
咱再想想,如果没有蒸馏法,那得有多少人因为缺水而受苦啊。
它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的生活。
所以说啊,海水淡化工程技术与工艺中的蒸馏法可真是了不起!咱得好好感谢它呢。
它虽然有那么一丢丢的不足之处,但它的贡献那是大大的呀!咱可不能小瞧了它,要好好珍惜它给我们带来的这一份甘甜的淡水哟!。
海水淡化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大连科技信息网工艺流程总述海水淡化的基本工艺流程为:海水由设在海边的深水井经深水泵将海水送入淡化厂房,经过化学加药系统投加杀菌剂和絮凝剂后进入石英砂和活性炭过滤系统过滤。
滤后水经过水质还原、 PH调整以及阻垢剂添加后进入5um的保安过滤系统,过滤后的低压海水一路进入高压泵加压,另一路进入压力交换式能量回收装置,升压后的海水经过增压泵加压后与高压泵出水混合进入反渗透膜堆系统。
高压海水在膜堆的处理下一部分透过膜形成淡水,经过水质调整后进入淡水水箱储存。
其余的高压浓缩水进入压力交换能量回收装置回收能量后排放。
海水淡化装置的组成取水系统、预处理系统、海水淡化脱盐系统、能量回收系统、化学清洗系统、化学加药系统以及装置供配电及自控系统。
海水淡化化学加药系统系统的在线传感器:温度,PH,余氯,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等的在线检测,并实时将信号传递给二次仪表显示,并根据相应的控制设定点运算出控制信号,通过PLC控制对应的执行机构。
主要预处理过滤罐前杀菌加药系统;预处理过滤罐前絮凝剂加药系统;保安过滤器前盐酸加药系统;保安过滤器前亚硫酸氢钠加药系统;保安过滤器前阻垢剂加药系统;淡水碳酸氢钠加药系统;次氯酸钠加药系统反渗透淡水冲洗系统和化学清洗系统膜堆出淡水时先将清洗水箱加到预定水位。
在膜系统的工作过程中,高浓度的难溶盐会在膜表面形成一浓度层,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由于浓缩盐水的不断冲刷,同时阻垢剂延缓难溶盐的结晶,在形成沉淀之前以及流出膜表面排走。
当系统停机超过2小时时,为了防止在膜表面形成沉淀,应及时用产品淡水水自动冲洗、排挤膜内和不锈钢管道中的浓盐水,使膜和管道完全浸泡在淡水中。
可防止膜的自然渗透造成的膜损坏,冲洗还可以带走部分污垢,形成对膜和装置的有效保养。
当系统运行的性能明显下降,通过冲洗已经不能够恢复或接近原来的性能,必须进行化学清洗,按照合适的化学药剂配方和相应的运行程序进行。
采用一台清洗水箱,2台清洗水泵,配5um的袋式保安过滤器海水淡化处理技术介绍西北发电集团一、概述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工艺生产淡水。
海水淡化的方法及优缺点分析摘要:海水淡化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始于干旱的中东地区,但并不局限于该地区。
由于世界上70%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离海洋120公里以内的区域,因而海水淡化技术近20多年迅速在中东以外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
最新资料表明,到2003年止,世界上已建成和已签约建设的海水和苦咸水淡化厂,其生产能力达到日产淡水3600万吨。
目前海水淡化已遍及全世界125个国家和地区,淡化水大约养活世界5%的人口。
海水淡化,事实上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解决缺水问题,普遍采用的一种战略选择,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
当然,海水淡化是解决我国沿海地区淡水紧缺的有效途径。
海水淡化是解决全球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战略手段之一,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海水淡化蒸馏法反渗透法优缺点发展趋势和方向引言:介绍了我国水资源现状、海水淡化发展概况和各种淡化方法及工作原理、工艺流程,并对各种淡化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评述,对海水淡化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了海水淡化今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1我国水资源现状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840m3,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
因此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
同时,我国的淡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并且水体污染加剧了我国可利用淡水资源的匮乏程度。
在资源性缺水的同时,我国经济增长快,人口数量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使得水资源缺口越来越大,这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目前水荒覆盖面几乎遍及全国。
尤其是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相当严重,水荒已成为困扰工业企业生产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而沿海地区有1.8万多km长的海岸线,充分发挥这些地区濒临海洋的优势,走海水淡化之路是解决缺水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解决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原则是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海水淡化是解决沿海地区淡水紧缺的有效途径。
2我国海水淡化发展概况我国的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始于1958年,起步技术为电渗析,1965年开始反渗透技术的研究;1975年开始研究大中型蒸馏技术;1981年在西沙的永兴岛建成200t/d的电渗析海水淡化装置;1986年建成6000t/d的电厂多级闪蒸海水淡化装置;1994年大连长海县1000t/d海水反渗透淡化工程投产;1997年天津大港电厂调试成功1200t/d多级闪蒸海水淡化装置;1997年浙江嵊山500t/d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投入运行;2000年10月,山东长岛县1000t/d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建成投产;2000年底,沧州化学工业公司1.8万t/d高浓度苦咸水淡化工程投产;2001年华能威海电厂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投产;2002年天津海滋食品有限公司从美国引进多级闪蒸海水淡化装置投产。
海水淡化工程施工一、海水淡化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方案设计阶段在进行海水淡化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先进行方案设计阶段的工作。
方案设计主要包括对海水淡化工程的整体设计、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型和布局设计等内容。
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场勘察和数据采集,然后通过计算和模拟分析,确定最优的设计方案。
在方案设计阶段,还需要考虑到工程的可行性、经济性和环保性等因素,确保设计方案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2. 材料设备采购在确定了方案设计之后,需要进行材料设备的采购工作。
海水淡化工程所需的设备和材料种类繁多,需要根据设计方案确定具体的采购清单,然后与供应商进行洽谈和签订合同。
在选择设备和材料供应商时,需要考虑到其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等因素,确保能够按时交付并符合质量要求。
3. 地质勘察和基础施工海水淡化工程通常需要进行地质勘察和基础施工工作。
地质勘察是为了了解工程施工地点的地质特征和条件,为后续的基础施工提供依据。
基础施工主要包括场地平整、基础填土、地基处理和护坡等工程,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和稳定。
4. 施工人员培训在进行海水淡化工程施工之前,需要进行相关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技术操作培训、安全操作培训和危险源防范培训等内容,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能够熟练操作设备和工具,并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二、海水淡化工程施工过程1. 设备安装和调试在完成前期准备工作之后,需要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工作。
设备安装主要包括设备的运输、吊装和固定等工作,确保设备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
设备调试主要包括设备的联调、试运行和调整等工作,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转和满足设计要求。
2. 工艺流程控制海水淡化工程的工艺流程控制是保障工程能够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
工艺流程控制主要包括对海水进水、盐水排放、压力控制、温度控制和操作参数调整等工作,确保工程能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运行,并保持高效稳定的淡水产量。
3. 操作人员培训在工程正式投入运行之前,需要进行相关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膜法热法海水淡化技术经济分析大连海水淡化工程研究中心华维国一、海水淡化方法概述:海水淡化是指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技术和过程,通过脱除海水中的大部分盐类,使处理后的海水达到生活和生产用水标准的水处理技术,目前淡化方法已达数十种,达到商业化规模的主要有反渗透法和蒸馏法,也就是常说的“膜法”和“热法”,蒸馏淡化技术又分成多级闪蒸、多效蒸馏和压汽蒸馏三种。
1、蒸馏法淡化技术蒸馏法又称蒸发法,是最早采用的淡化技术。
早期主要用于少量蒸馏水的生产和制糖工业的料液浓缩,近代工业逐渐用于电厂和大型工业锅炉供水。
蒸馏法与膜法不同,经蒸发所得的水就是蒸馏水,水质较高,产品水的含盐量(总固溶物)可以降到5ppm以下。
蒸馏法所能处理的原料水比其它方法更加广泛,原水含盐量从几百毫克/升到几万毫克/升都可适应。
蒸馏法海水淡化的装置类型较多,主要的有:多级闪蒸海水淡化、多效蒸发海水淡化和压汽蒸馏海水淡化。
以下对各种方法进行简介:(1)多级闪蒸技术(MSF)●基本原理多级闪蒸是将海水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引入到一个闪蒸室,其室内的压力低于海水所对应的饱和蒸汽压,部分海水迅速汽化,冷凝后即为所需淡水;另一部分海水温度降低,流入另一个压力较低的闪蒸室,又重复蒸发和降温的过程。
将多个闪蒸室串联起来,室内压力逐级降低,海水逐级降温,连续产出淡化水。
●工艺流程经过澄清和加氯消毒处理的海水,首先送入排热段作为冷却水。
离开排热段的大部分冷却海水又排回海中,小部分作为进料海水(补给海水),经预处理后,从排热段末级闪蒸室流入第一级闪蒸室,如技术原理所说明的那样,逐级降压,海水逐级降温,连续产出淡化水。
见图1-1。
多级闪蒸的造水比是指生产的淡水(蒸馏水)的重量与所消耗的加热蒸汽之比,是淡化厂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通常小型装置的造水比较小,大型装置的造水比较高,如日产淡水几百吨或四、五千吨的装置,造水比一般为5-8左右;日产淡水万吨级的装置,造水比多在10以上,日产淡水四~五万吨的装置造水比可达到13-14。
工业生产化 工 设 计 通 讯Industrial Production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Communications·115·第47卷第2期2021年2月涠洲岛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截至2019年底,岛上原住居民约1.6万人,人均淡水资源紧缺,另外,单日上岛游客达1万人次,使得本就紧缺的淡水资源显得更加捉襟见肘。
海水淡化是解决海岛淡水资源紧缺的有效方法。
关于海水淡化系统设计,李露等设计了“自清洗过滤+超滤+一级反渗透”的工艺方案,降低了污染物冲击;叶占军介绍了岱山县长涂镇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设计方法,包括设计参数及设备配置情况;邓勇针对广东某海岛设计了风光互补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冯宾春等介绍了成套的风光互补式微网海水淡化技术;张海春等提出了在舟山发展新能源海水淡化技术的建议,认为舟山有海水淡化巨大需求,具备海水淡化的有利条件;周婷对基于反渗透法的新能源海水淡化系统进行了研究;刘银进行了风光互补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优化设计研究;靖大为等给出了反渗透膜系统结构设计的诸项指标与一般原则,得出特定膜系统在75%收率指标下系统的段容器比,给出了提高回收率的具体措施。
虽然已有多位学者对海水淡化工程的设计及优化做过相应研究,但针对涠洲岛的海水淡化工程设计鲜有见闻。
1 水质和水量1.1 原水水质本工程设计原水水质为海岛周边海水,相应的海水参数及海水离子成分,如表1~表2所示。
表1 涠洲岛海水参数涠洲岛海水参数海水参数数值范围pH 8.04~8.32浊度(NTU )24~70电导率(Econd )49.8~54.9mS ·cm -1温度(T )15.53~31.3℃污染密度指数(SDI )2~4溶解氧(DO )6.01~8.83mg ·l -1表2 海水离子成分离子成分含量/(mg ·L -1)离子成分含量/(mg ·L -1)Cl -18 980Ca 2+400Na+10 560HCO -3142SO 42- 2 560Br -64Mg 2+ 1 272Sr 2+8K +387NO 3-10.5B+34.121.2 设计产水水质及产量本工程的设计产水水质如表3所示。
膜工艺在海水淡化处理中的应用1. 前言海水淡化是解决全球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
膜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分离技术,因其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在海水淡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膜工艺在海水淡化处理中的应用,并对现有膜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
2. 膜技术概述膜技术是一种利用特殊制备的薄膜材料,根据分子大小、形状、电荷等特性,对混合物中的组分进行分离和浓缩的方法。
根据膜材料和分离原理的不同,膜技术可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等多种类型。
3. 海水淡化膜材料海水淡化膜材料是膜技术的核心,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醋酸纤维素、聚酰胺、聚砜等材料。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磨性、抗生物污染性能,能够在恶劣的海水环境中长期稳定运行。
4. 膜工艺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4.1 反渗透膜工艺反渗透膜工艺是海水淡化的主流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反渗透膜对海水中的盐分、有机物、微生物等组分进行有效分离,从而实现海水淡化。
反渗透膜具有较高的脱盐率和通量,能够满足大规模海水淡化工程的需求。
4.2 纳滤膜工艺纳滤膜工艺是一种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的分离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海水中的硬度离子、有机物等,同时保留一定的矿物质。
纳滤膜工艺具有较低的操作压力、较高的通量和脱盐率,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海水淡化技术。
4.3 超滤膜工艺超滤膜工艺是一种利用超滤膜对海水中的悬浮物、微生物等大分子物质进行分离的技术。
超滤膜工艺具有较高的通量和较好的截留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海水中的生物污染和悬浮物含量。
5. 膜工艺在海水淡化中的挑战与展望尽管膜技术在海水淡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膜材料的耐污染性能、膜组件的运行稳定性、能耗降低等。
未来,新型高性能膜材料的研发、膜工艺的优化、集成化技术的应用将是海水淡化领域的发展趋势。
本文对膜工艺在海水淡化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了现有膜技术的优缺点,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希望本文能为海水淡化领域的科研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第一节海水淡化技术标准和要求1一、工程技术规范(一)淡化海水专业标准规范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城镇供水长距离输水管(渠)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93:2005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4、《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5、《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246-20086、《水及燃气管道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及附件》GB/T13295-20137、《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2011)8、《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T3323-2005)9、《球墨铸铁管和管件聚氨酯涂层》(GB/T17456.1-2009)10、《生活饮用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1998)11、《给水涂塑复合钢管》(CJ/T120-2016)12、《普通流体输送管道用埋弧焊钢管》SYT5037-201213、《钢制管道液体环氧涂料内防腐层技术标准》SY/T0457-201014、《国家建筑标准图集-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机附属设施》07MS10115、《国家建筑标准图集-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10S505(二)结构专业标准规范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6、《给排水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7、《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246:20088、《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沉井结构设计规程》CECS137:2002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10、《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11、《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二、淡化海水主材技术要求(一)蝶阀技术要求三偏心结构使阀门在关闭时阀座密封圈可以进行自调整,确保阀门在各种工况条件下都能够紧密密封。
微生物处理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探索与应用海水淡化是一项关键的技术,旨在将海水转化为饮用水或农业用水。
然而,传统的海水淡化方法如蒸馏和逆渗透存在高成本、能耗大和环境影响大的问题。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微生物处理技术被引入海水淡化领域,以提高水质和降低能耗。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处理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探索与应用,以及其潜力与未来发展方向。
微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生长和代谢过程来处理废水和污水的方法。
在海水淡化中,微生物处理技术可以通过生物脱盐和生物膜技术来提高处理效率和水质。
首先,生物脱盐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过程来降低海水中的盐分浓度。
微生物可以通过反硝化和硝化过程将海水中的硝酸盐转化为氮气和硝酸盐,从而降低盐分浓度。
此外,某些微生物还可以利用盐分来生成能量,并将盐分从海水中吸收和转化为生物质。
这种生物脱盐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海水的可饮用性,还可以减少盐分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生物膜技术是将微生物固定在膜表面形成生物膜,通过膜的选择通透性去除海水中的盐分和有机物质。
生物膜技术通过微生物的附着和生长来过滤和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提高海水的净化效率。
此外,生物膜还可以防止海水中有害微生物的滋生,并提供一种稳定的环境,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产物的生成。
除了生物脱盐和生物膜技术,微生物处理技术还可以通过微生物电化学、微生物膜沉积和微生物生物脱盐等方法来提高海水淡化的效率和可行性。
微生物电化学是利用微生物的电子传递能力来转化和去除有害物质。
通过调节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和电子传递途径,微生物可以利用海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氮氧化物来发电和去除有害物质,从而提高海水的净化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
微生物膜沉积是利用微生物的附着能力来形成膜状结构,以实现海水淡化和废水处理。
通过控制微生物的附着和生长条件,可以形成坚固而稳定的生物膜,从而提高海水淡化和废水处理的效率和稳定性。
微生物生物脱盐是利用微生物的附着和生长来去除海水中的盐分和有机物质。
微生物可以通过吸附和生物转化来降低盐分和有机物质的浓度,从而提高海水的净化效果和可饮用性。
目录摘要 (2)Abstract (2)关键词 (2)一、海水淡化的背景 (2)九海水淡化的原因 (2)2.............................................................................................................................. 海水的成分 (3)二、海水淡化的技术: (3)1・海水的预处理 (3)2.反渗透 (4)3.电渗析 (4)4.蒸馆法 (4)5.海水淡化的建设周期 (4)三、离子交换海水的淡化技术: (5)[.淡化原理 (5)2.离子交换剂直接淡化海水 (5)3.离子交换剂用于淡化海水的预处理 (5)3.离子交换剂用于淡化海水的后处理 (6)4.离子交换技术淡化海水的特点 (6)5.离子交换技术淡化海水的发展前景 (6)四、结语 (7)五、参考文献: (7)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水量急剧增加,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更大,水资源严重匮乏,海水淡化将成为沿海城市解决水危机的重要途径。
离子交换法淡化海水具有处理彻底、成本低、可再生等优势, 已在海水淡化预处理、后处理、浓海水提取化学元素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our country, water consumption has increased chamatically, due to the economic developed coastal areas with a large population, the greater demand for water resources, water resources are scarce, desalination will become the important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water crisis in coastal cities.Method of ion exchange desalinatioii has complete processing, low cost and renewable advantages, has been in seawater desalination pretreatment, aft erti eatm ent, strong water extraction widely used in the chemical elements and so OIL has a broad prospect・关键词海水淡化;离子交换技术应用;离子交换技术海水淡化前景一、海水淡化的背景1•海水淡化的原因水资源是基础性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淡水资源短缺己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Z—。
海水冷冻淡化的应用原理1. 简介海水冷冻淡化是一种利用冷冻技术将海水中的盐分去除,从而获得淡水的方法。
相比传统的海水淡化方法,如反渗透,海水冷冻淡化具有能耗低、运行稳定、设备冷却效果好等优点,在海洋工程、船舶舱内供水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2. 海水冷冻淡化的原理海水冷冻淡化的核心原理是利用盐水低温凝固的特性,通过冷冻海水将其中的盐分分离出去,从而得到淡水。
3. 海水冷冻淡化的工艺流程海水冷冻淡化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海水预处理为了避免海水中的杂质对设备的损坏,海水在进入海水冷冻淡化设备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除砂、除藻、杀菌等步骤。
3.2 冷冻器冷却海水进入冷冻器的过程中,通过制冷剂从冷冻器中吸收热量,使海水的温度逐渐下降。
冷冻器通常采用蒸发器和冷凝器组成的冷冻循环系统。
3.3 冷冻结晶海水在冷冻器中被冷却到一定温度时,其中的盐分开始晶化,形成冰晶。
由于盐分无法参与晶体的形成,因此冰晶中不含盐分,即为淡水。
3.4 盐水分离冰晶和盐水通过机械分离装置分离开来。
通常采用离心分离、过滤等方法,将冰晶和盐水分离出来。
3.5 冰晶处理冰晶在分离后需要进行处理,通常通过加热使其融化,再通过过滤等方法去除杂质,使其成为纯净的淡水。
3.6 淡水储存处理后的淡水被储存在储水罐中,以便后续使用。
4. 海水冷冻淡化的应用领域海水冷冻淡化在以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4.1 海洋工程海洋工程中需要大量淡水供应,例如海上钻井平台、海上生产平台等。
海水冷冻淡化可以通过设备的冷却过程获得大量淡水供应,同时也可以减少设备冷却能耗。
4.2 船舶舱内供水在船舶上,海水冷冻淡化可以通过冷却设备来获得淡水供应,满足船员的日常生活用水需求。
4.3 岛屿淡水供应对于一些没有淡水资源的岛屿,海水冷冻淡化可以是一种有效的供水方法。
通过建设海水冷冻淡化设备,可以将海水转化为可供居民和工业使用的淡水。
5. 海水冷冻淡化的优势和局限性海水冷冻淡化相比传统的海水淡化方法具有以下优势:•能耗低:海水冷冻淡化利用了海水本身的低温特性,能耗较低。
海水淡化工程技术方案
海水淡化是目前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海水淡化是把海水中的盐分脱离,使咸水变成淡水的过程。
常用的海水淡水方法可以细分为蒸馏法、冷冻法、反渗透法、水合物法和溶剂萃取法,还包括电渗析法和离子交换法。
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为反渗透法和蒸馏法。
一、海水淡化技术简介
1、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
对透过的物质具有选择性的薄膜称为半透膜,一般将只能透过溶剂而不能透过溶液的薄膜称之为理想的半透膜。
当半透膜把不同浓度的溶液隔开后,在自然情况下,水流是从低浓度盐水侧往高浓度盐水侧流动;当在高浓度盐水侧加上一个适当的压力后,也会将水从高浓度侧压到低浓度侧,见图 1。
反渗透海水淡化就是利用该原理,用高压泵将海水增压后,借助半透膜的选择截留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无机离子得到淡水。
由于反渗透膜的截留粒度小于10×10-10 m,所以反渗透海水淡化同时能滤除各种细菌、病毒,获得高质量的纯水。
图 1. 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原理
一般说来,反渗透海水淡化工艺包括四部分:预处理、反渗透、后处理及清洗系统,图 2是一种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典型工艺流程。
图 2. 反渗透系统典型工艺流程图
预处理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反渗透淡化系统的技术优越性,保障良好的设计性能和长时间的安全运行,特别是为了保证膜的使用寿命(一般情况下,自来水和苦咸水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为 5年,而海水膜的使用寿命为 3年)而设置。
由于供给的源水不同,其水质组成与杂质成分千差万别,预处理系统也有
很大的区别,在决定预处理系统时需要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经验。
反渗透装置的主体由反渗透膜堆和高压泵两部分组成,反渗透组件是整个系统的心脏部分,而高压泵是系统的关键部件。
高压泵把进水升压至不同的压力进入膜堆,透过膜的水作为产品水,而未透过膜的作为浓盐水排放。
其设计的核心在于根据不同的原水水质安排不同的回收率,以及通过流程及设备的选用使系统尽可能的节能。
一般情况下自来水及苦咸水回收率可以做到45%~75%,有些系统的回收率甚至做到 90%以上,而对于海水反渗透系统,大中型装置可以做到 30%~50%。
后处理系统的目的是调节产品淡水的水质,使之符合使用的要求。
当需要产品水进入自来水管道时,一般也要增加后处理工艺。
通常,反渗透的产品水呈弱酸性,不是最佳的饮用水,直接进入供水管网时会对铁制的管网系统产生腐蚀,产生红水现象等。
后处理的常用方法是投加石灰、苏打或火碱以提高碱度或硬度,另外,也需要投加少量的次氯酸钠以防止细菌的滋生。
二、蒸馏海水淡化技术
蒸馏法海水淡化技术有:多级闪蒸、多效蒸馏和压汽蒸馏等。
其中,多级闪蒸主要采用给原料水加热升温、然后分多级分步降压的方法使海水中的水份逐渐蒸发,然后冷却其水蒸汽达到收集
水的方法;多效蒸馏采用较高温度的水,随着其水份的蒸发和水温的降低,不断供应其热能的办法。
压汽蒸馏法和多效蒸馏的原理相似,只是其热源是电能通过压缩机(机械能)压缩蒸发出来的蒸汽冷凝所释放出来的热(水的蒸汽-液体水的相变产生的热)。
图 3. 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原理图
低温多效蒸馏的热源为70 ℃的蒸汽,操作温度低,大大改善了海水对传热管及设备本体的腐蚀状况,降低了装置的材料成本,水泵的动力消耗也大幅度下降,图3是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流程示意图,其特征是将一系列的水平管喷淋降膜蒸发器串联起来,用一定量蒸汽输入通过多次的蒸发和冷凝,后面一效的蒸发温度均低于前面一效,从而得到多倍于蒸汽量的蒸馏水。
经过多年发展,海水淡化应用地区和范围日益广泛,已成为部分沿海国家和地区的主要水源。
据国际脱盐协会统计,截止到
2008年底,全球共有14100个淡化工程,总产量约6348万立方米/日,为2亿多人供水。
海水淡化技术不断进步,发展速度提升,产水成本已接近常规水源的供水价格;单厂和单机规模不断扩大,新建工程产量接近百万吨/日,可一次性解决百万人口的供水问题,受到国际社会日益广泛的重视。
三、典型规模的海水淡化设备造价
由于采用的工艺不同,海水淡化设备的造价有较大差异。
一般来说,反渗透法海水淡化项目的投资在7000~10000元/吨水;低温多效蒸馏法海水淡化项目的投资在8000~12000元/吨水。
目前海水淡化所用的设备除了部分关键设备未实现国产化外,大多已有国产,而国产和进口设备的价格差别较大,同时工程建设、安装、管理水平的差异,实际工程的投资差别也会较大。
四、淡化水的品质以及与自来水管网的连接问题
海水淡化的工艺特点决定了淡化水具有良好的品质。
不管是反渗透法海水淡化还是热法海水淡化,其产品水均能满足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其中使用一级反渗透海水淡化的产水总含盐量(TDS)不大于 300mg/L,二级反渗透海水淡化的产水总含盐量不大于 30mg/L,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的产水总含盐量不大于 5mg/L。
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关于淡化水进入自来水管网的研究正在进行中,但一般认为,在充分考虑淡化水对管网腐蚀及结垢的影响,并进行适当预处理后可以进入自来水管网。
五、淡化水的制水成本
反渗透法海水淡化和低温多效法海水淡化的制水成本有较
大差异。
下面分别对两种海水淡化方法的制水成本进行叙述。
1、反渗透法海水淡化成本
反渗透法海水淡化成本一般包括几部分:化学药品、电力、膜更换费用、职工工资福利、固定资产折旧、设备检修维护费用、管理费、贷款利息等几部分。
就目前的海水淡化技术,就10000吨/天反渗透海水淡化厂来说,一般化学药品消耗在0.3~0.5元/吨水;电力消耗约2.2~2.5元/吨水;膜更换费用0.3~0.5元/吨水;职工工资福利约0.2元/吨水;固定资产折旧费0.9~1.2元/吨水;设备检修维护费用为0.2~0.4元/吨水;管理费小于0.1元/吨水。
这样在不考虑贷款利息情况下,一般膜法海水淡化工程的制水成本为4.2~5.4元/吨水,其中电力成本及折旧是造水成本中最大的两部分。
2、低温多效法海水淡化成本
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成本一般包括:化学药品、热力、电力、职工工资福利、固定资产折旧、设备检修维护费用、管理费、贷款利息等几部分。
对于热法海水淡化来说,热力成本对制水成本影响很大,一般万吨级 MED海水淡化的造水比可以达到10,如果蒸汽价格按市场价(80~90元/吨蒸汽或更贵)计算,制水成本中单蒸汽费用一项即达到8~9元/吨水,而将 MED与电厂等有废热蒸汽资源合建时,蒸汽的成本可望降到20元/吨以下,这样,制水成本中蒸汽的费用则不足2元/吨。
对于10000吨/天 MED 海水淡化厂来说,除蒸汽外的成本构成一般为:化学药品消耗0.2~0.5元/吨水;电力消耗约0.6元/吨水;职工工资福利约0.2元/吨水;固定资产折旧费1.1~1.7元/吨水;设备检修维护费用为0.3~0.6元/吨水;管理费小于0.1元/吨水。
这样,对于万吨级 MED海水淡化项目来说,如果能够与电厂合建,用到廉价的蒸汽资源时,造水成本在4.5~5.7元/吨水;而不具备使用廉价的蒸汽的条件时,制水成本则达到10元/吨水以上,这时一般认为项目不可行。
六、海水淡化项目的建设周期
一般来说,万吨级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的建设周期为2年左右,百吨级至一千吨海水淡化工程的建设周期为3~12个月。
而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工程的时间稍长,万吨级海水淡化工程的建设
周期为3年左右,百吨级至一千吨淡化工程的建设周期为6~18个月。
七、厂房、用地情况说明
对于大型海水淡化工程(1000吨/以上)项目,反渗透的设备一般建设在固定厂房内,低温多效设备可以露天建设。
对厂房无特殊要求,一般工业用厂房即可。
一般情况下,10000吨/日规模海水淡化厂占地7000m2即可;1000吨/日海水淡化厂需占地1500 m2左右;500吨/日海水淡化厂需占地1000 m2左右;100吨/日海水淡化车间需占地200 m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