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中的生物活性物质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6
蜂蜜的保护肝脏效果净化身体的甜蜜守护者蜂蜜的保护肝脏效果:净化身体的甜蜜守护者蜂蜜是一种天然的食品,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保护肝脏的效果。
它被广泛用于日常饮食中,不仅因为其甜美的味道,更因为其对肝脏功能的良好保护作用。
本文将介绍蜂蜜对肝脏的保护效果以及净化身体的其他益处。
一、蜂蜜对肝脏的保护效果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具有代谢、合成和排泄等多种功能。
然而,现代生活的高压和不良的生活习惯给肝脏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容易导致肝脏疾病的发生。
蜂蜜中富含丰富的抗氧化剂和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炎、抗菌和解毒的作用,能够有效地保护肝脏免受损害。
1. 抗氧化剂的作用蜂蜜中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反应对肝脏的损伤。
自由基是引起细胞氧化损伤的主要原因,长期积累会导致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等疾病的发生。
蜂蜜的抗氧化剂可以中和自由基,减轻肝脏的氧化应激,降低肝脏疾病的风险。
2. 抗炎和抗菌的作用蜂蜜中的抗炎和抗菌物质有助于抑制肝脏炎症的发生。
肝脏炎症是肝病的一个重要病理过程,容易导致肝细胞损伤和纤维化。
蜂蜜中的物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肝脏的炎症程度,保护肝细胞的完整性。
3. 解毒的作用蜂蜜中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够促进肝脏的解毒功能,帮助肝脏清除体内的毒素和废物。
现代生活中,我们暴露在许多有毒物质中,如化学物品、重金属和污染物等,这些物质会对肝脏造成严重的损害。
蜂蜜中的成分能够促进肝脏解毒酶的活性,加速毒素的代谢和排除,有效保护肝脏的功能。
二、蜂蜜对身体的其他净化效果除了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外,蜂蜜还具有许多其他的净化身体的效果。
1. 改善消化系统蜂蜜含有丰富的益生菌,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它还含有天然的酶和纤维素,能够促进胃肠道的蠕动,改善便秘和消化不良等问题。
2. 提高免疫力蜂蜜中的抗氧化剂和抗炎物质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它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促进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蜂蜜活性酶的作用人体中有很多的物质而每一种物质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其实在人体中也有很多的活性酶存在,且人体中的活性酶也是需要靠一些外在物质进行补充的。
而大家吃蜂蜜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补充自身的一些缺乏的维生素,对蜂蜜结构物质有一定了解的人,应该知道蜂蜜中含有活性酶,那么蜂蜜活性酶的作用是什么呢?1、淀粉酶淀粉酶能将淀粉和糖原水解成糊精和麦芽糖。
蜂蜜中的淀粉酶含量很低,淀粉酶由工蜂的咽下腺分泌,能提高二糖的利用率,增加能量的供应,使工蜂能飞行更长的时间。
此外,淀粉酶对花粉的预消化也非常重要,由于淀粉酶易于测定和对热的不稳定性,常以其含量作为衡量蜂蜜受热程度和贮存时间的质量指标。
2、蔗糖转化酶蔗糖转化酶又称蔗糖酶,是蜂蜜中最重要的酶。
在酿造过程中它能将采集来的二糖转化为具有旋光性的单糖,且在蜂蜜贮存过程中继续作用,也促使另一种酶(葡萄糖氧化酶)对一小部分葡萄糖起化学反应。
目前国际上有一种新的观点,认为应将蔗糖酶作为蜂蜜质量的检测对象。
3、葡萄糖氧化酶此酶能使花蜜中的少量葡萄糖起化学反应,转化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
葡萄糖氧化酶能保护新采集来的蜜汁不受细菌侵害。
此酶对光不稳定,遇光消失,而且只在稀蜜里有活性,一旦蜂蜜的含水量达到正常(18%~19%),此酶就停止活动。
同样,当蜜蜂从蜜房中吮吸蜂蜜,加水稀释,饲喂幼虫时,此酶又恢复了活性。
4、过氧化氢酶在葡萄糖氧化酶的作用下,当蜂蜜中的过氧化氢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就会产生杀菌和抑菌作用。
过氧化氢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寿命短,但作用力强,能保护稀蜜(成熟蜜中一般不含过氧化氢)。
蜂蜜中过氧化氢酶含量越低,葡萄糖氧化酶含量越高,则其过氧化氢的含量越高,抗菌作用也就越强。
5、酸性磷酸脂酶磷酸脂酶的作用是水解磷酸酯类。
蜂蜜中的磷酸脂酶主要是酸性磷酸脂酶,其酶值反映了蜂蜜的发酵程度。
更多精彩,请关注蜂蜜乐园,研究结果表明,蜂蜜中的造粒对酸性磷酸脂酶的活性没有影响,只对酸性磷酸脂酶活性发生改变的时间有影响,而pH值对它的影响则非常大。
蜂蜜活性酶都有哪些种类?
蜂蜜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的天然营养食品,当我们去购买蜂蜜时,销售人员总是会告诉我们冲泡蜂蜜的水温不要超过40℃,那么这个为什么呢,因为蜂蜜中有活性酶。
温度过高会破坏活性酶,那么蜂蜜活性酶是什么样的?都有哪些蜂蜜活性酶?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蜂蜜的活性酶的足迹
蜂蜜活性酶是蜜蜂采集植物花蜜酿造蜂蜜时,在反复的酿造过程中将自身分泌的多种转化酶逐渐添加到蜂蜜中的。
当我们仔细观察后,我们会发现成熟蜂蜜中含有大量的细小气泡,这就是活性物质在运动中产生的。
二、蜂蜜活性酶的种类
蜂蜜中含有多种高活性的酶类,包括:转化酶、淀粉酶、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催化酶、还原酶、类蛋白酶等。
蜂蜜活性酶值较高的成熟蜂蜜对人体的作用更大,受到许多蜜友的大力赞赏。
蜂蜜中活性酶的含量也是蜂蜜质量的评判依据,事实上蜂蜜中最富营养价值的成分就是活性酶,天然蜜在这点与浓缩蜜有着天壤之别,原因是活性酶对高温非常敏感,超过一定温度活性酶便会失去活性,而浓缩蜜在浓缩过程中会经过高温,也就是说“水蜜”中为数不多的活性酶再经过高温基本上已经消耗殆尽了,营养成分基本上只有糖。
三、蜂蜜活性酶的作用
活性酶是生物体内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自然生物体内的生物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
酶参与食物消化、蛋白质合成、对生物能量的控制与利用,以及其他生命活动的化学变。
所以酶也是各种生命活动的催化剂,经常补充适量的活性酶对人体机能正常运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蜂蜜中的活性酶在天然食物中含量是最多的,吃蜂蜜是补充活性酶最佳途径之一。
蜂蜜对骨骼健康的重要性蜂蜜作为一种天然的食物,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除了它的美味,蜂蜜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健康益处。
其中,蜂蜜对于骨骼健康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所证实。
本文将探讨蜂蜜对骨骼健康的益处,并阐述它的机制和使用方法。
一、蜂蜜富含营养物质蜂蜜是一种复杂的自然产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和酶等。
这些营养物质对维持正常的骨骼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
1. 维生素:蜂蜜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和维生素D等。
其中维生素B有助于骨骼生长和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维生素C则是骨胶原的重要合成原料,有助于提高骨骼的强度和弹性。
维生素D则是促进钙和磷的吸收,对骨骼生长和维持骨密度至关重要。
2. 矿物质:蜂蜜富含钙、镁、锌和锰等矿物质。
钙是骨骼的主要组成元素,有助于骨骼的发育和维持。
镁和锌则参与了骨骼的代谢过程,维持骨骼的稳定性和健康功能。
锰是促进骨骼的形成和修复的重要微量元素。
3. 氨基酸:蜂蜜中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其中赖氨酸和色氨酸等氨基酸是构建骨骼和维护骨骼健康的关键元素。
4. 酶:蜂蜜中的酶能帮助消化和吸收营养,并促进生理代谢的平衡。
它们也有助于骨骼细胞的活力和再生。
二、蜂蜜促进骨骼生长和修复蜂蜜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还具有一些特殊的生物活性成分,这些成分有助于促进骨骼生长和修复。
1. 生长因子和激素:蜂蜜中的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类似于人体内生长因子和激素的功能。
这些物质可以刺激骨骼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骨骼的生长和修复过程。
2. 抗氧化物质:蜂蜜富含抗氧化物质,如多酚类化合物和酚酸等。
这些抗氧化物质可以减少骨骼细胞的自由基损伤,维护骨骼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生存。
3. 抗炎作用:炎症是骨骼疾病常见的病理过程之一。
蜂蜜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骨骼组织的炎症反应,促进骨骼的愈合和修复。
三、蜂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为了充分发挥蜂蜜对骨骼健康的益处,以下是一些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 口服:每天早晨饭前或空腹时,可以食用一勺蜂蜜。
浅谈蜂产品的化学成分和生物学功能刘莹(长治职业技术学院,长治 046000)蜂产品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是天然的饮食、医疗、美容佳品。
蜂产品受植物种类、产地、采集时间和环境条件[1-3]的影响,其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和多样。
然而,蜜蜂的每种产品都有特定的物质组成和含量,这赋予了每种蜜蜂产品特定的生物学活性。
1 蜂蜜的化学成分和生物学功能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花蜜反复酿造而成一种过饱和碳水化合物溶液,至少含有181种营养成分[4]。
葡萄糖和果糖[5]是蜂蜜的主要营养物质,此外,蜂蜜还含有蔗糖、鼠李糖、海藻糖、异麦芽糖、麦芽糖、麦芽四糖、麦芽三糖、麦芽酮糖、松三糖、蜜二糖、黑曲霉糖、异麦芽酮糖、棉子糖和吡喃葡糖基蔗糖[6, 7]。
蜜蜂在采集和酿造过程中会分泌多种酶,包括葡萄糖氧化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转化酶和溶菌酶。
蔗糖转化酶在酿造过程中可将采集的双糖转化为单糖;淀粉酶可将多糖转化为双糖;葡萄糖氧化酶可将葡萄糖氧化为葡萄糖酸,同时产生过氧化氢,而过氧化氢是蜂蜜杀菌活性的主要物质之一[8]。
摘要:蜂产品是蜜蜂的产物,按其来源和形成分为三类,包括:蜜蜂的采集物:蜂蜜、蜂胶和蜂花粉等;蜜蜂的分泌物:蜂王浆、蜂蜡和蜂毒等;蜜蜂自身生长发育各虫态的躯体:蜜蜂幼虫、蜜蜂蛹等。
这篇文章中蜂产品主要探讨的是蜜蜂的采集物和蜜蜂的分泌物两类物质。
蜂产品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表明,天然蜂产品在促进机体消化、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改善皮肤状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生物特性与它们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有关,如白杨素、芹菜素、山奈酚、槲皮素、高良姜素、柚皮素等。
可见,蜂产品的化学成分直接影响其生物学功能,本文将对蜂产品中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蜂产品营养价值和生物学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蜂产品;黄酮类化合物;化学成分;营养价值;生物学功能Discussion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Biological Functionsof Bee ProductsLiu Ying(Changzhi V ocational and Technical Institute, Changzhi 046000, China) Abstract: Bee products are products of bees,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based on their source and formation, including: honey, propolis, and bee pollen collected by bees; Bee secretions: royal jelly, beeswax, and bee venom; Bees grow and develop their own bodies in various insect states: bee larvae, bee pupae, etc. In this article, bee products mainly explore two types of substances: bee collections and bee secretions. Bee products have unique biological functions, and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natural bee produc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digestion, enhancing immunity, improving sleep quality, and improving skin condition. Thes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related to the flavonoid compounds they contain, such as poplar extract, apigenin, kaempferol, quercetin, galangin, and naringin.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bee products directly affect their biological functions. This article will review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hemical components in bee products,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nutritional value and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bee products.Key words: bee products; flavonoids; chemical composition; nutritional value; biological functions作者简介:刘莹(1986-),女,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畜牧兽医,E-mail:*****************APICULTURE OF CHINA综述未经充分酿制的蜂蜜,淀粉酶含量低;经高温加热处理或贮藏过久的蜂蜜,其淀粉酶会受到破坏。
蜂蜜欧盟标准指标列表蜂蜜是一种天然的甜味剂和药用食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成分。
为了确保蜂蜜的质量和安全,欧洲联盟规定了一系列标准指标。
以下是蜂蜜欧盟标准指标列表及其解释。
1. 水分含量欧盟标准规定蜂蜜中水分含量不得超过20%。
过高的水分含量会导致蜂蜜变质、易发酵,从而影响蜂蜜的品质和安全。
2. 电导率蜂蜜中的电导率是指蜜液中的离子含量和种类,其值与蜂蜜的花种、工艺和产地相关。
欧盟标准规定,蜂蜜的电导率值应该在0.8-1.4 mS/cm之间。
3. pH值pH值是用来表示蜂蜜酸碱度的指标。
欧盟标准规定,蜂蜜的pH值应该在3.4-6.1之间。
4. 游离酸含量蜂蜜中的游离酸是指呈现酸性的物质,如柠檬酸、苹果酸等。
欧盟标准规定,蜂蜜中的游离酸含量应该在40-80 meq/kg之间。
5. 氢氧化物含量氢氧化物是指蜂蜜中的糖分和其他化合物氧化后形成的物质。
欧盟标准规定,蜂蜜中的氢氧化物含量应该在15-50 meq/kg之间。
6. 5-羟甲基糠醛含量5-羟甲基糠醛是指蜂蜜中的一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
欧盟标准规定,蜂蜜中的5-羟甲基糠醛含量应该在15-30 mg/kg之间。
7. 葡萄糖含量葡萄糖是蜂蜜中的主要糖分。
欧盟标准规定,蜂蜜中的葡萄糖含量应该在30-46 g/100g之间。
8. 果糖含量果糖也是蜂蜜中的主要糖分之一。
欧盟标准规定,蜂蜜中的果糖含量应该在25-44 g/100g之间。
9. 蔗糖含量蔗糖是蜂蜜中的另一种糖分,其含量较少。
欧盟标准规定,蜂蜜中的蔗糖含量应该在5 g/100g以下。
10. 密度蜂蜜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蜂蜜重量。
欧盟标准规定,蜂蜜的密度应该在1.36-1.44 g/cm³之间。
总之,蜂蜜欧盟标准指标列表包括水分含量、电导率、pH值、游离酸含量、氢氧化物含量、5-羟甲基糠醛含量、葡萄糖含量、果糖含量、蔗糖含量和密度等10个方面。
这些指标的合理值能够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安全的蜂蜜产品。
蜂蜜蜜蜂腺体分泌物的抗菌活性分析一、蜂蜜蜜蜂腺体分泌物的概述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花蜜或分泌物,通过蜜蜂腺体的加工转化而成的天然甜味物质。
蜜蜂腺体分泌物不仅参与了蜂蜜的成熟过程,还赋予了蜂蜜独特的抗菌特性。
这些分泌物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包括酶、蛋白质、多酚类化合物等,它们共同作用,为蜂蜜提供了天然的抗菌屏障。
1.1 蜜蜂腺体分泌物的组成蜜蜂腺体分泌物主要由蜜蜂的唾液腺和蜜腺产生。
唾液腺分泌物含有多种酶类,如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这些酶在蜂蜜中发挥着重要的抗菌作用。
蜜腺分泌物则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它们对蜂蜜的抗菌活性也有积极影响。
1.2 蜂蜜的抗菌活性机制蜂蜜的抗菌活性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渗透压:蜂蜜的高糖浓度创造了一个高渗透压环境,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 酸性环境:蜂蜜的pH值通常在3.2至4.5之间,这种酸性环境对许多细菌和真菌有抑制作用。
- 过氧化氢的产生:蜂蜜中的葡萄糖氧化酶能够催化葡萄糖和氧生成过氧化氢,这是一种有效的抗菌剂。
- 非过氧化氢活性:除了过氧化氢外,蜂蜜中的其他生物活性物质也具有抗菌作用。
1.3 蜂蜜抗菌活性的应用蜂蜜的抗菌活性在医疗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医疗领域,蜂蜜被用作伤口敷料,有助于伤口愈合和预防感染。
在日常生活中,蜂蜜也常被用作天然防腐剂,用于食品的保存。
二、蜂蜜蜜蜂腺体分泌物抗菌活性的分析方法对蜂蜜蜜蜂腺体分泌物的抗菌活性进行分析,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精确的实验设计。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分析方法:2.1 微生物培养法微生物培养法是评估蜂蜜抗菌活性的传统方法。
通过将蜂蜜与特定浓度的微生物培养基混合,观察蜂蜜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可以评估蜂蜜的抗菌效果。
2.2 扩散法扩散法是一种常用的抗菌活性测试方法。
将蜂蜜样品置于含有琼脂的培养皿中,周围接种有微生物,观察蜂蜜周围微生物生长的抑制区域,从而评估蜂蜜的抗菌活性。
2.3 微量稀释法微量稀释法可以精确测定蜂蜜对特定微生物的最小抑制浓度(MIC)。
黄柏蜂蜜功效与作用黄柏蜂蜜是一种蜂蜜品种,其主要成分是黄柏和蜜蜂从黄柏树上采集的花蜜。
黄柏蜂蜜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黄柏蜂蜜的功效与作用。
一、抗菌消炎作用黄柏蜂蜜具有很强的抗菌消炎作用,这主要归功于其两种主要成分:黄柏和蜂蜜。
1.黄柏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等作用。
黄柏中含有丰富的黄酮、黄酮苷、黄酮衍生物等活性成分,这些物质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减少炎症反应,达到抗菌消炎的效果。
2.蜂蜜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氧化酶、单糖激酶等生物活性物质,可以产生过氧化氢和酸性物质,对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病原体具有杀菌作用。
因此,黄柏蜂蜜对感冒、咳嗽、喉咙炎、口腔溃疡等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可以口服或外用,配合其他药物使用效果更好。
二、保护肝脏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承担着多种生理功能。
黄柏蜂蜜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可以帮助肝脏排毒、消除自由基、促进肝细胞再生。
1.黄柏中的黄酮和类黄酮成分具有抗氧化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它们可以抑制肝脏细胞中的氧自由基产生,减轻肝脏氧化损伤。
另外,黄柏还能够减少肝脂肪的积聚,降低脂肪肝的发生。
2.蜂蜜中的糖醇类物质能够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糖醇通过增加肝细胞内各种细胞器、酶和其他代谢物的含量,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肝细胞的修复。
通过长期稳定地食用黄柏蜂蜜,可以改善肝脏功能,减少毒性物质对肝脏的损害,预防和改善肝脏疾病。
三、抗衰老作用黄柏蜂蜜中富含的黄酮类物质和酚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延缓细胞衰老。
1.黄柏中的黄酮类物质不仅有抗氧化作用,还能够抑制血管收缩和发炎反应,改善微循环,增加皮肤光泽和弹性。
2.蜂蜜中的葡萄糖氧化酶和酸性物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皮肤的血液供应和养分摄取,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和新陈代谢,保持皮肤的弹性和紧致。
因此,黄柏蜂蜜可以作为抗衰老的食品,在保持皮肤年轻和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蜜蜂蜜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功能成分研究蜂蜜作为一种天然食品,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尤其是蜂蜜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这些成分不仅能够保护身体健康,还有助于治疗一些疾病。
其中,蜜蜂蜜中的活性成分是蜜蜂能够为人类健康做出最大贡献的因素之一。
一、蜂蜜中活性成分的提取为了研究蜂蜜中的活性成分,需要先对蜂蜜进行提取。
在蜂蜜中,主要包含有糖类、酸类、氨基酸、酶类、脂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其中,最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包括蜂胶酸、酶、多酚和异黄酮等。
以下是这些主要活性成分的介绍:1. 蜂胶酸:是一种天然的有机酸,主要存在于蜂蜜的花蜜成分中。
研究表明,花蜜成分中的蜂胶酸可以发挥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力和缓解炎症等多种作用。
2. 酶:是蜂蜜中的另一种重要活性成分,包括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乳酸酶、过氧化物酶等。
这些酶类能够在人体内加速代谢过程,促进新陈代谢,起到增强身体机能和养颜美容的作用。
3. 多酚:多酚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物质,主要存在于蜜蜂采集花蜜时所接触到的植物中。
研究表明,多酚对于防止心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和预防肥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功效。
4. 异黄酮:异黄酮是一种存在于植物中的抗氧化物,主要存在于蜂蜜中的花蜜成分中。
研究表明,异黄酮具有能够防止心血管疾病、预防癌症和减少炎症等功效。
上述成分是蜂蜜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对于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保健作用。
为了研究这些活性成分的功效,需要进行提取和分离。
二、蜜蜂蜜中活性成分的功能研究1. 抗菌作用蜂胶酸是蜂蜜中最具有抗菌作用的成分之一,能够杀灭一些常见病菌。
例如,研究表明,蜂胶酸可以预防牙龈疾病和口腔溃疡。
此外,蜂蜜中的另一种成分——葡萄糖氧化酶也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杀灭一些细菌和真菌。
2. 缓解炎症蜂胶酸也具有缓解炎症的作用。
研究表明,蜂胶酸对于治疗炎症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支气管炎、鼻炎和痔疮等。
此外,蜂蜜中的多酚和异黄酮等成分也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3. 抗氧化作用蜜蜂采集花蜜时所暴露的环境对蜂蜜中的多酚和异黄酮等成分有着重要的影响。
蜜蜂的蜜蜂蜂蜡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物质蜜蜂的蜜、蜂蜡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物质蜜蜂是一种社会性昆虫,被广泛饲养于全球各地。
它们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美味可口的蜂蜜,还产生了宝贵的蜂蜡。
蜂蜡具有多种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对人类健康和医药工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蜜蜂蜂蜡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物质,以及其对人类的应用价值。
一、蜂蜡的化学成分蜂蜡是由蜜蜂从蜜蜂腺分泌出来的一种天然物质。
它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主要由碳氢化合物、酯类、脂肪酸等组成。
具体来说,蜂蜡的主要成分包括蜂蜡醇、蜂蜡酸、酯类、蜡醇酯等。
1. 蜂蜡醇:蜂蜡醇是蜂蜡的主要成分之一,占据了蜂蜡总重量的25%至40%。
它是一种长链脂肪醇,具有抗菌、抗炎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
2. 蜂蜡酸:蜂蜡酸也是蜂蜡的重要成分之一,其含量通常在10%至25%之间。
蜂蜡酸具有抗菌、抗炎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可用于皮肤科药物和保健品的制备。
3. 酯类:蜂蜡中的酯类主要由蜂蜡醇与蜡酸的酯化反应形成。
这些酯类化合物不仅为蜂蜡提供了独特的香味,还具有抗菌、抗炎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
4. 蜡醇酯:蜡醇酯是蜂蜡中最常见的一类成分,是蜡醇与蜡酸形成酯键的产物。
蜡醇酯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润滑性,常被用于化妆品、药物和食品工业中。
二、蜂蜡的生物活性物质蜜蜂蜂蜡中的化学成分赋予了它许多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对人类健康和医药工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1. 抗菌活性:蜂蜡中的蜂蜡醇和蜂蜡酸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这些活性成分使得蜂蜡在医学和消毒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如用于制备抗菌药物和消毒剂等。
2. 抗炎活性:蜂蜡的成分中含有多种具有抗炎作用的化合物,可以有效减轻炎症反应。
蜂蜡的抗炎活性使得它在皮肤科药物和伤口愈合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3. 抗氧化活性:蜂蜡中的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这使得蜂蜡在抗衰老、抗癌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优势。
蜂蜜的抗癌潜力和抗肿瘤作用蜂蜜是一种常见且受欢迎的天然食品,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等多种保健功效。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蜂蜜还具有抗癌潜力和抗肿瘤作用。
本文将探讨蜂蜜的抗癌机制以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一、蜂蜜的抗癌机制1.1 氧化应激损伤的防护作用氧化应激是癌症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蜂蜜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如多酚、酚类化合物和维生素C等,可以中和自由基,减轻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这些抗氧化物质可以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减少DNA损伤和突变,从而抑制肿瘤的形成。
1.2 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细胞凋亡是机体清除异常细胞的重要手段,它在维持细胞动态平衡和防止肿瘤发生中起到关键作用。
研究发现,蜂蜜能够通过调节多个细胞凋亡通路的活性,促进肿瘤细胞的自噬和凋亡。
蜂蜜中的活性成分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和DNA损伤,从而促使恶性肿瘤发生逆转。
1.3 免疫调节作用免疫系统在抵御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蜂蜜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这些物质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
蜂蜜还可促进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进而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二、蜂蜜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2.1 辅助化疗和放疗蜂蜜作为一种天然食品,与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法相互作用,可以帮助减轻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
蜂蜜中的多糖类物质能够增强机体的耐受性,减少消化系统不适和免疫系统的负担。
此外,蜂蜜中的抗氧化物质可以减弱化疗和放疗引起的自由基损伤,保护正常细胞。
2.2 抗肿瘤药物载体蜂蜜中的多孔结构和粘性特性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药物载体。
研究发现,将抗肿瘤药物与蜂蜜结合,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溶解度,增强药物的靶向性,减少副作用。
蜂蜜不仅可以延长抗肿瘤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还可以促进药物的释放,提高抗肿瘤效果。
2.3 直接应用于肿瘤表面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将蜂蜜直接应用于肿瘤表面,可以通过形成黏稠的膜层阻断肿瘤的营养供应,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蜂蜜活性酶是什么?关于《蜂蜜活性酶是什么?》,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纯蜂蜜中带有很丰富多彩的酶类原素,针对植物体而言其是能够做到催化反应实际效果的一种蛋白。
纯蜂蜜中是带有很多种多样酶类的,例如转化酶、胃蛋白酶、葡萄糖氧化酶这些。
更是由于有这种酶的存有纯蜂蜜才能够具备什么营养元素,才可以充分发挥出针对身体的益处,因而也是需要大家略微了解一下这种酶的,下边就来介绍一下纯蜂蜜活性酶是啥。
纯蜂蜜中的活性酶功效酶是植物体内具备催化反应工作能力的蛋白,这类催化反应工作能力称之为酶的活性。
纯蜂蜜中的酶类来自于蜜峰自身以及收集的蜜源植物和代谢甘霖的一些虫类,所含酶类有转化酶、胃蛋白酶、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硫酸铵脂酶等。
纯蜂蜜中最重要的酶是转化酶,它能够使蜜中的绵白糖转换为葡萄糖和葡萄糖,次之是胃蛋白酶,它的功效是水解反应木薯淀粉、糊精和麦芽糖浆。
没经充足酿造的纯蜂蜜,胃蛋白酶成分低; 经高溫加温解决或储藏太久的纯蜂蜜,其胃蛋白酶会受到损坏。
因而,纯蜂蜜中的胃蛋白酶值是为分辨完善蜜和非完善蜜、原蜜与加温蜜、新蜜与陈蜜的据。
國家中国商务部要求的标准中,纯蜂蜜中的胃蛋白酶值应在8 以上。
葡萄糖氧化酶是催化反应葡萄糖,将其转换成葡萄糖酸内酯和双氧水,过氧化氢酶能够将双氧水溶解为水并释放co2,硫酸铵脂酶可水解反应硫酸铵长链脂肪酸。
为何原蜜才有丰富多彩活性酶,吃原蜜比吃萃取蜜更营养成分原蜜往往营养成分高,是由于带有很多对身体有功效的活性物质,而这种活性物质并不是很平稳,尤其是受热会溶解。
活性物质的溶解会造成汽体,汽体的增加会造成发胀,需要放进冰箱冷冻一下再开启,不然纯蜂蜜可能崩得到处都是。
而超低温标准下,活性物质的溶解速率会大幅度降低,能够较大水平储存营养元素。
自然,泡沫塑料有多有少,有时少到不容易发觉,需要长时间才产生发胀,这都一切正常。
真实的纯蜂蜜,晃动中有丰富多彩的泡沫塑料。
萃取蜜是人工服务生产加工成的,其原材料来自蜜峰收集的蜜,还没经蜜峰酿制(一般只酿制了2~3天),就被养蜂人从蜂箱中获取出去,这类蜜没经充足酿造的纯蜂蜜,胃蛋白酶成分低,水分含量高,糖份低,易发醇。
蜂蜜的抗菌特性自然的抗生素蜂蜜的抗菌特性:自然的抗生素蜂蜜是一种由蜜蜂从花蜜中采集并经过处理后产生的天然食物。
除了其甘甜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外,蜂蜜还具有强大的抗菌特性,被誉为自然的抗生素。
本文将探讨蜂蜜的抗菌特性,并介绍一些相关的研究和应用。
1. 蜂蜜的抗菌机制蜂蜜具有抗菌作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其特殊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
蜂蜜中含有丰富的糖类,如葡萄糖和果糖,这些糖类可以通过渗透压的作用使细菌失去水分而死亡。
此外,蜂蜜中还含有酸类物质,如蜂酸和乳酸等,这些酸类物质能够改变细菌的酸碱度环境,进而抑制细菌的生长。
此外,蜂蜜中的酶和抗氧化物质也发挥着重要的抗菌作用。
2. 蜂蜜与常见感染的关系蜂蜜在抗菌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常见感染的治疗中有着显著的效果。
许多研究表明,蜂蜜对抗多种细菌具有杀菌和抑菌作用,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链球菌等。
此外,蜂蜜还被证明对抗耐药菌具有一定程度的效果,对于解决当前临床上抗生素滥用及细菌耐药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意义。
3. 蜂蜜在伤口愈合中的应用蜂蜜的抗菌特性使得它成为一种理想的伤口治疗剂。
许多研究显示,蜂蜜能够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感染和炎症。
蜂蜜中的抗菌物质可以清除伤口表面的细菌,并刺激组织再生和修复。
此外,蜂蜜还具有保湿和抗氧化的作用,有助于保护伤口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促进伤口的愈合过程。
4. 蜂蜜在口腔健康中的应用蜂蜜在口腔健康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口腔感染是许多人面临的问题,蜂蜜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口腔护理剂来使用。
研究表明,蜂蜜能够杀灭口腔中的致病菌,减少龋齿和牙周疾病的风险。
此外,蜂蜜还可以减轻口腔溃疡和牙龈炎等症状,促进口腔组织的愈合和健康。
5. 蜂蜜的其他应用领域除了在感染、伤口愈合和口腔健康方面的应用外,蜂蜜还被广泛运用于其他领域。
例如,蜂蜜被用作食品的防腐剂和保鲜剂,具有抗氧化和抗菌的作用。
此外,蜂蜜还用于美容护肤产品,能够保持皮肤的湿润和柔软。
结论:蜂蜜作为一种天然的抗菌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蜂蜜的抗炎功效蜂蜜是一种天然的食品,广泛应用于烹饪和医疗领域。
它被认为具有许多健康益处,其中之一就是它的抗炎功效。
蜂蜜含有多种抗炎物质,能够帮助缓解炎症反应并促进伤口愈合。
本文将探讨蜂蜜的抗炎功效及其相关的研究结果。
一、蜂蜜的化学成分和抗炎物质蜂蜜是由蜜蜂采集花蜜后加工经过蜜蜂酶的作用而形成的。
它主要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和酶等成分。
这些成分使得蜂蜜具有抗氧化、杀菌和抗炎的作用。
蜂蜜中的抗炎物质主要包括抗氧化物质、抗菌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
抗氧化物质如多酚类化合物和芳香酸等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
抗菌物质如过氧化氢酶和葡萄糖氧化酶等可以抑制细菌生长和炎症的发生。
生物活性物质如微量元素和花粉等具有调节免疫系统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二、蜂蜜的抗炎作用蜂蜜的抗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减轻炎症反应:蜂蜜中的抗氧化物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细胞损伤的发生。
研究表明,蜂蜜可以降低血液中炎症标志物的浓度,并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
2. 抑制细菌生长:蜂蜜中的抗菌物质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炎症的发生。
蜂蜜对多种致病菌具有抗菌效果,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其抗菌作用是通过调节细菌膜透性和抑制酶活性来实现的。
3. 刺激免疫系统:蜂蜜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促进炎症的清除和伤口的愈合。
研究发现,蜂蜜可以增加免疫细胞的活性和释放抗炎细胞因子,从而加速伤口的愈合过程。
三、相关研究结果众多的研究证实了蜂蜜的抗炎功效。
以下是一些相关研究的结果:1. 红斑狼疮患者的研究发现,蜂蜜可以显著降低炎症指标的水平,并减轻关节疼痛和肿胀。
2. 动物实验表明,蜂蜜可以减少实验性肠炎的发生和炎症程度,并减轻肠道产气菌的增殖。
3. 临床实验证明,蜂蜜能够加速烧伤患者的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并降低感染的风险。
综上所述,蜂蜜具有显著的抗炎功效,可以帮助缓解炎症反应并促进伤口的愈合。
蜂蜜的抗糖病作用控制血糖水平蜂蜜的抗糖尿病作用控制血糖水平蜂蜜是一种由蜜蜂从花蜜中采集并经过酿造和存储而成的天然食品。
在很多国家,蜂蜜被广泛用作天然甜味剂和药物。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蜂蜜具有抗糖尿病的作用,能够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本文将探讨蜂蜜如何发挥其抗糖尿病作用,并提供一些实际的建议和注意事项。
1. 蜂蜜的营养成分蜂蜜富含各种营养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其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这两种糖类能够快速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此外,蜂蜜还含有一些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如酚类化合物和酶等。
2. 蜂蜜对血糖的影响蜂蜜被认为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的主要原因是其独特的碳水化合物成分。
相比于普通白砂糖,蜂蜜的碳水化合物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这使得它能够更快地被代谢和利用。
此外,蜂蜜还含有一些具有降低血糖的生物活性物质,如抗氧化剂和酶。
一些研究表明,蜂蜜可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帮助细胞更有效地利用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另外,蜂蜜还能够抑制糖的吸收,减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速度,进一步控制血糖的上升。
综合来看,蜂蜜通过多种途径调节血糖代谢,从而具有抗糖尿病的作用。
3. 蜂蜜的摄入方式和剂量尽管蜂蜜对控制血糖水平有益,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加限制地大量摄入。
蜂蜜仍然是一种高糖食品,过量摄入可能会导致血糖的急剧升高。
因此,在享用蜂蜜时,应注意适度控制摄入量,建议每天摄入不超过2-3汤匙。
此外,蜂蜜的摄入方式也有一定影响。
研究表明,将蜂蜜与其他食物一起食用,如搭配全麦面包、蔬菜或坚果等,可以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进一步降低血糖的上升。
因此,建议将蜂蜜作为一种天然的甜味剂,控制在饮食中的摄入量,并与其他健康食品一起搭配食用,以达到更好的控糖效果。
4. 注意事项虽然蜂蜜具有控制血糖水平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糖尿病患者可以放任摄入。
糖尿病的控制需要综合管理,包括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定期运动等多个方面。
蜂蜜的活性成分及掺假现状研究随着人们对健康追求的提高,蜂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作为一种天然健康食品,蜂蜜除了口感好,同时还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医疗保健等综合功能,如预防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血管疾病等。
蜂蜜的丰富营养成分和功能都与其生物活性成分密切相关。
而近年来,蜂蜜的掺假现象也成为行业和消费者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因此,本文将对蜂蜜的活性成分及掺假现状进行探究。
一、蜂蜜的主要活性成分1. 蜂蜜糖蜂蜜糖是蜂蜜中最丰富的成分之一。
蜂蜜糖除了可以成为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外,还可以起到保护心脏、增强免疫力、具有抗菌作用等多种优势。
此外,蜂蜜中的糖类对人体消化吸收也有促进作用,特别是谷氨酰胺可以刺激脾脏的淋巴细胞生产抗体,同时也能促进消化道内肠道免疫细胞的增殖和活性,有助于促进肠道健康。
2. 蛋白质蜂蜜中所含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比较富集,有些特殊的氨基酸不仅可以直接为人体生理代谢提供能量,还有利于胰岛素的分泌,有助于降低血糖。
3. 酚类物质蜂蜜中的酚类物质主要包括酚酸、黄酮类和花青类等。
酚酸能够降低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硬化血管,达到保护心血管的效果。
黄酮类和花青类则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利于身体健康。
4.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蜂蜜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丰富多样,主要包括钾、钙、铁、锌、锰等。
钾是维持人体生理状况和心血管健康的重要元素,能够降低高血压、脑卒中和心脏病的发病率。
钙是人体骨骼生长、牙齿健康等重要的物质基础。
铁能够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预防贫血的发生。
锌具有增强免疫力、促进细胞增生和修复等多种功能。
5. 酶和多糖类物质蜂蜜中的酶和多糖类物质能够增强人体的代谢能力和免疫力,改善人体消化功能和血液循环。
此外,酶还具有抑菌和杀灭感染病原菌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二、蜜假莫为蜂蜜被广为认为是一种纯天然、有益健康的食品。
但是,随着市场的需求和利益的驱动,蜂蜜被掺假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平时作业1:课堂讲座报告讲座报告二题目:蜂蜜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姓名:学号:班级:成绩:蜂蜜----是指蜜蜂采集植物花蜜或甘露、蜜露,加入自身消化道的分泌液后,在蜂巢内酿制并储存起来供日后食用的一种食品。
花蜜是植物花内蜜腺的分泌物----蜜的主要来源;甘露是蚜虫、介壳虫、叶蝉等的排泄物;蜜露是植物花外蜜腺的分泌物。
1蜂蜜概述1.1蜂蜜的酿造从花蜜酿造成蜂蜜要经过两个过程:第一,物理过程----即除去花蜜中的多余水分。
第二,生化过程----蜜蜂在采集花蜜时被蜂吮入蜜囊,然后返回到口器中反复多次,分泌转化酶和淀粉酶混入花蜜后,再将蜜汁移入巢房。
在反复的过程中,各种酶将原有的蜜糖和淀粉转化为葡萄糖和果糖,使其含量达到65%~80%,而蔗糖含量降至5%以下。
成熟蜜需要5~7天才酿造而成,最后再用蜂蜡封盖。
1.2蜂蜜的分类1.2.1根据来源分类甘露蜜,在蜜源缺少时,蜜蜂也会采集甘露或蜜露;天然蜜,主要是花蜜;单花蜜,如荔枝蜜、刺槐蜜、紫云英蜜、油菜花蜜、枣花蜜、野桂花蜜、椴树蜜等;杂花蜜,也称“百花”蜜,有两种以上的花蜜混杂在一起。
1.2.2按生产季节分春蜜,蜜源植物流蜜期从4月末开始到6月末止,春季生产的蜂蜜波美度高,一般高1~2度, 质量好,龙眼蜜是春夏交之际饮品;夏蜜,夏天的蜂蜜较清凉退火气,是去暑圣品,例如莲花蜜;秋蜜,蜜源植物流蜜期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生产的蜂蜜比夏蜜的波美度高0.5~1.5度,如百花蜜;冬蜜,含水量少,浓度高,香味浓郁,宜于保健。
有山茶、野莓等,故冬蜜性较温和。
1.2.3按物理状态分蜂蜜在常温、常压下,具有两种不同的物理状态,即液态和结晶态。
液态蜜,一般刚分离出来的蜂蜜都是液态的,澄清透明流动性良好;结晶蜜;经过一段时间放置以后,或在低温下,大多数蜂蜜形成固态的结晶。
1.2.4按颜色分其分为水白色、特白色、白色、特浅琥珀色、浅琥珀色、琥珀色及深琥珀色7个等级。
上等蜜,色泽浅淡,气味芳香,味道甜润,透明度好,不易结晶。
例外,如荔枝蜜,色泽较深,但香气很好,列为上等好蜜;低等蜜,凡是色泽为深琥珀色、浓香、甜腻、透明度差的,均列为低等蜜。
品质再次有特殊味道的荞麦蜜、桉树蜜等则列为等外蜜。
2蜂蜜中的活性物质蜂蜜中含有180多种不同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糖类,包括单糖、二糖、低聚糖和多糖等,单糖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占总糖的85%-95%,此外蜂蜜中还含有多种有机酸、氨基酸、蔗糖、维生素、矿物质、酵素、芳香物、色素、激素、酶类和生物活性物质等,营养十分丰富。
2.1酶类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具有极强的生物活性。
蜂蜜中所含酶量的多少,即酶值的高低,是检验蜂蜜成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蜂蜜中酶是主要蜜蜂在酿蜜过程中添加进去的,来源于蜜蜂唾液,主要是蔗糖酶,这种酶能把花蜜中的蔗糖转化葡萄糖和果糖;另外还有淀粉酶、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还原酶、转化酶、磷酸酶、类蛋白酶等。
2.2功能性糖类棉子糖,是一种功能性低聚糖。
当它被摄入体内,由于人体内缺乏水解棉子糖的酶,其在人体内不易消化,但是体内的双歧杆菌却能利用棉子糖进行增殖,在健康人的肠道内,双歧杆菌是优势菌群,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作用。
2.3酸类蜂蜜中含有多种酸,其中主要是葡萄糖酸和柠檬酸,此外还有醋酸、丁酸、苹果酸和琥珀酸等。
蜂蜜中的酸类赋予蜂蜜在味道上的复杂性,由于蜂蜜中含有高浓度的果糖,甜味掩盖了酸味。
正常蜂蜜的酸度在3以下,绝不超过4。
2.4维生素蜂蜜中含多种维生素,尤其是B族为最多,每100克蜂蜜中含有B族维生素300—400微克。
目前已知蜂蜜中含有:硫胺素,核黄素,抗坏血酸,泛酸,生物素、吡哆醇,叶酸(PP)和凝血维生素(K)等多种维生素。
蜂蜜中的维生素主要来源于花粉,在酸性条件下贮藏,可以减缓维生素的破坏。
2.5芳香物质不同的单花蜜具有不同的香气和味道,就是因为它含有不同的芳香性成分。
芳香性的物质主要是醇和醇的衍生物——醛、酮及其相应的酯。
一般说来,蜂蜜的香味与花的香味是一致的。
2.6其他成分每100克蜂蜜中含有1200—1500微克乙酰胆碱,作用于副交感神经,对肠胃蠕动有特别好的作用,同时食用后能消除疲劳,振奋精神。
蜂蜜中还含有0.1%—0.4%的抑菌素,从而使蜂蜜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3蜂蜜的生理功效3.1抗菌消炎,促进组织再生优质蜂蜜在室温下放置数年不会腐败,表明其防腐作用极强。
蜂蜜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产碱杆菌属,沙门氏菌属,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中的60多种细菌以及7种真菌有抑菌作用。
其中对炭疽杆菌、短小芽抱杆菌、白喉状杆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结核分支杆菌、普通变形杆菌、肠炎沙门氏菌、伤寒沙门氏菌、白色念珠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等均有明显的杀菌作用。
试验证明,低浓度蜂蜜有抑菌作用,高浓度蜂蜜有杀菌作用。
蜂蜜抗菌作用机理如下:①蜂蜜的粘稠性。
创伤创面外搽蜂蜜,就是利用蜂蜜的孰稠性阻隔空气里的氧不能进入创面,致使需氧菌得不到有氧代谢而死亡;另外,蜂蜜的孰稠性可保护创面,减少创面渗出液,减轻疼痛,从而有利于促进创面愈合。
研究还发现:蜂蜜的稀释浓度不同,其抗菌作用也不同,如:20%蜂蜜水溶液,可抑制或杀死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
②蜂蜜的渗透性。
蜂蜜是一种含糖的过饱和溶液,天然成熟蜂蜜其水分含量通常只占蜂蜜重量的17%-22%,由于高浓度蜂蜜具有吸湿性的特点,因而蜂蜜的高渗透性可使蜂蜜中的病原微生物体内的水分吸收,致使微生物脱水变干燥而死亡。
③蜂蜜的酸度。
蜂蜜中含有许多的酸类物质,其中有机酸包括葡萄糖酸、乳酸、酒石酸、草酸、柠檬酸、蚁酸、谷氨酸,其pH值为3.2-4.5,医学上称之为合酸。
因为一般病原菌生长繁殖的pH值多在7.2-7.4 。
塔拉诺夫报道:蜂蜜的抗菌能力主要决定于其合酸量达到0.43,在这样的酸度下,就可以抑制多种病原菌的生长繁殖。
④过氧化氢。
蜂蜜中的葡萄糖氧化酶与葡萄糖发生反应后而产生的过氧化氢,可抑制厌氧菌的生长。
每克蜂蜜在每小时实验条件下可产生约3.4-8.7μg过氧化氢,当蜂蜜中过氧化氢浓度≥174μg时,该蜂蜜就具有最强的抑菌能力。
⑤溶菌酶。
溶菌酶来自蜜蜂体中蜜囊和唾液腺分泌物的一种低分子蛋白质,具有溶解某些细菌(如革兰氏阳性细菌)多糖细胞壁的能力。
通常蜂蜜中溶菌酶为5-10mg/mL,偶尔可达35 -100 mg/mL。
溶菌酶在酸性环境中耐热,但在光照的作用下会失去活性。
⑥黄酮类化合物。
有些蜂蜜中可能含有来源于植物树脂峰膨中的类黄酮,具有一定的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抑制和杀菌作用。
⑦挥发性物质。
蜜中含有许多种挥发性成分,如旅烯、茨烯、芒烯,按叶油、芳樟醇,苯甲醇,法呢醇和二十烷醇等,这些挥发性物质对革兰氏阴性芽抱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和真菌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试验发现对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无效。
推测这些芳香性组分对治疗某些呼吸道疾病有一定关系。
蜂蜜抗菌作用临床应用如下:①蜂蜜水溶液清洗创面,可以获得清洁创面和控制感染的作用。
②蜂蜜敷料换药时,敷料不会粘附在创面上,可以减轻换药时对伤口的刺激。
③蜂蜜涂敷新鲜外伤创面,可以减少创伤组织血浆的渗出,控制水肿,减轻疼痛,并可预防和抑制细菌的繁殖。
④蜂蜜涂敷重度感染的创口,在抑制和余灭病菌的基础上,因蜂蜜中含有促进组织生长的活性物质,能使创伤部位很快生长出肉芽组织,促进表皮组织的生长愈合。
在获得创面干净清晰的界面时,便于早日进行外科手术和植皮。
3.2抗氧化作用蜂蜜中的抗氧化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化合物、酚酸类化合物(苯甲酸、肉桂酸及其衍生物)、美拉德反应产物(主要集中在热加工和贮存过程中蜂蜜抗氧化活性的变化方面),同时蜂蜜中还包括一些抗氧化成分如酶类物质、维生素、类胡萝卜素、氨基酸、蛋白质、有机酸等。
3.2.1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分布在植物界的一类化合物,现已发现数千种不同类型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抗突变、抗肿瘤、抗菌、抗病毒、调节免疫力等功能生物活性。
黄酮类化合物是存在于蜂蜜中的一类主要抗氧化成分,主要来自植物花蜜、花粉和蜂胶,含量在20mg/kg左右。
蜂蜜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以配基和糖苷形式存在。
尽管人们从蜂蜜中检测出了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但由于其含量较低,且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将蜂蜜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用于质量控制仍需要进行大量细致的工作。
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蜂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可能成为鉴别蜂蜜种类和真伪的有力手段。
3.2.2酚酸类化合物酚酸类化合物包括苯甲酸、肉桂酸及其衍生物,广泛分布于植物界中,最常见的酚酸类化合物包括咖啡酸、原儿茶酸、P-香豆素酸和阿魏酸等。
酚酸类化合物在调节植物生长和代谢、抵御病害虫入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多数具有确切的药理活性和药用价值。
3.2.3美拉德反应生成物美拉德反应除了最终阶段生成的一些高分子化合物,如蛋白黑素外,还有一系列中间阶段的产物—还原酮及挥发性的含氮、含硫杂环化合物。
研究表明,这类物质具一定的抗氧化性能,其中某些物质的抗氧化活性可以与食品中常用的抗氧化剂相媲美。
蜂蜜在贮存和热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美拉德产物,如轻甲基糠醛,使蜂蜜的颜色加深,抗氧化能力增强。
热加工对蜂蜜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较大,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蜂蜜的抗氧化活性增强。
3.3促进消化吸收研究证明,蜂蜜对胃肠功能有调节作用,可使胃酸分泌正常。
动物实验证实,蜂蜜有增强肠蠕动的作用,可显著缩短排便时间,常作为缓泻剂,常用来治疗习惯性便秘、老年人和孕妇便秘,以及结肠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儿童痢疾等疾病。
3.4美容护肤蜂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氨基酸及多种活性物质,可调节内分泌、抑制皮脂腺过多分泌脂肪,改善脂肪酸代谢并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毛细血管功能,促进血液将营养运送到皮肤层。
而且蜂蜜还有很好的抑菌杀菌作用,能有效的抑制和杀灭毛囊中的细菌。
因此,蜂蜜不但不会促长青春痘,相反还能防治青春痘,使皮肤变的光滑柔润。
3.5提高免疫力现代研究表明,蜂蜜具有多种医疗功效,如Hamzaoglu等报道,蜂蜜能使植入大鼠的肿瘤细胞明显下降,可以防止肿瘤细胞扩增;蜂蜜还可以增加机体免疫能力,肿瘤患者服用蜂蜜制剂后,血清中IgG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
3.6改善睡眠蜂蜜可缓解神经紧张,促进睡眠,并有一定的止痛作用。
蜂蜜中的葡萄糖、维生素、镁、磷、钙等能够调节神经系统,促进睡眠。
3.7抗疲劳蜂蜜中的果糖,葡萄糖可以很快被吸收利用,改善血液的营状况。
人体疲劳时服用蜂蜜,15分钟就可明显消除疲劳症状。
蜂蜜中矿物质的含量和人体血液中的矿物质含量颇为相似,这很有利于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
由于矿物质的存在,使蜂蜜在体内成为碱性成分,可中和血液中的酸性成分,使人较快地解除疲劳,增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