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情况调研报告小学思政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教育内容,也是培养未来公民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思政课中,教师是教育者和引路人,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因此,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数量、素质和专业性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调研分析。
一、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数量我们在实地调研中发现,目前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数量整体还处于不足的状态,一些学校甚至没有专门的思政课教师。
更为严重的情况是,一些学校把思政课算作兼职,由其他学科教师轮流授课。
这样做带来了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思政课教师的数量不足,不能保证思政课教学质量;思政课成为兼职,会影响教师对思政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其他学科教师可能对思政课不够了解,在教学之中容易出现纰漏。
二、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在多方面体现,包括教育理念、专业能力和思政课教学方法等。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思政课教师缺乏全面的思政教育理念和深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础。
一些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识不够深入,无法在思政课教学中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同时,在专业能力和思政课教学方法方面,部分教师也缺乏系统的培训和研究,无法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三、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性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专业性也是十分关键的。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小学思政课教师未接受过正规的思政教育培训。
考虑到思政教育中的崇高性和特殊性,普通的教育培训难以实现,需要专业的思政教育培训。
这样做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更好地完成思政课教育目标。
结语总的来说,“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情况调研报告”发现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现状比较低迷,存在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和专业性不强等问题。
建议从多方面着手加强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其中包括:1. 倡导校内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性,切实发挥专职思政课教师的作用。
2. 通过专门的培训、研讨等方式,提升小学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加强专业化教育。
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调研报告一、引言在组织中,队伍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强大团结的团队可以为组织带来许多好处,如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创新和实现目标等。
然而,在队伍建设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进行调研和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解决方案。
本报告旨在探讨团队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二、沟通不畅沟通不畅是队伍建设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缺乏良好的内部沟通将导致信息交流不顺畅,造成误解和冲突。
同时,如果领导与团队成员之间缺乏有效沟通,那么工作目标无法明确传达,导致团队无法协同努力。
针对这一问题,首先需要优化组织内部的沟通渠道。
可以通过定期召开会议、使用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软件等方式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
此外,领导应该鼓励积极主动地提供反馈意见,并建立一个开放包容的工作环境,使每个人都能够畅所欲言。
三、缺乏目标感和归属感在队伍建设过程中,一些成员常常面临缺乏明确工作目标和归属感的问题。
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会导致团队失去方向性,无法高效地完成任务。
同时,缺乏归属感会影响团队成员的士气和工作积极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领导应该确保每个人都清楚他们所负责的任务,以及他们在整个团队中的角色和职责。
此外,领导还应该积极与团队成员沟通,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四、缺乏合作意识合作是一个强大团队的基石。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成员之间缺乏合作意识,存在竞争与独立行动的倾向。
这将削弱团队整体效能,并可能导致内部冲突。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领导应该提倡并激励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合作。
可以通过组织集体活动、制定奖励机制等方式来增加合作意识。
另外,还可以为团队成员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以增强他们的合作技巧和团队精神。
五、缺乏有效的决策机制在团队建设中,缺乏有效的决策机制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如果决策过程不清晰或者决策结果不被认可,将导致分歧和消极情绪的产生。
对于这个问题,领导应该确立明确的决策流程,并鼓励团队成员参与到决策过程中。
[中小学、中职校长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队伍建设调研报告中小学、中职校长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为了全面掌握**地区中小学、中职学校校级干部队伍的基本情况,进一步提高我市中小学、中职干部实施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与水平,查找并分析校级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中职校级队伍建设的有关政策提供依据,我们对全市中小学、中职校长队伍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本次调研对**市1215位中小学、中职在岗正副职校级干部的基本情况、所在学校情况、培训任用考核情况以及工作、生活情况进行普遍调查了解和对500位中小学校级干部、教育管理干部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
2、研究方法:本研究以查阅档案、问卷调查法为主,结合访谈交流。
共统计1215位校级干部的个人信息,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0份,回收率100%。
并采取典型抽样方式,同30名校长分5组进行了访谈。
二、**市中小学、中职校长队伍现状 1、校级干部的性别状况 **市中小学校级干部总数为1215人,其中男性1070人,占总数的88.07%;女性145人,占总数11.93%。
表1和表2对照可以看出,女性校级干部所占比率与教职工中的女性比率很不相称。
小学女性校级干部比率最高,也只占19.48%,初、高中女性校级干部比率不足5%。
**市中小学、中职校级干部人数及性别统计表(表1)各级学校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九年一贯制中学纯初中完小初小民办学校人数 169 30 48 336 461 150 21 性别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人数 162 7 29 1 42 6 326 10 360 101 132 18 19 2 % 95.85 4.15 96.7 3.3 87.5 12.5 97.02 2.98 78.09 21.91 88 12 90.48 9.52 人数高中199人初中 384人小学 611人民办学校21人人数男 191 人女 8 人男 368 人女16人男492 人女 119 人男19人女2人% 95.98 4.02 95.83 4.17 80.52 19.48 90.48 9.52 **市中小学、中职学校数与教职工性别统计表(表2)各级学校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小学教职工总人数 15783人 1393人 13136人女教职工总人数数 6733人 686人 7213人女职工比率 42.66% 49.25% 54.9% 2、校级干部的年龄状况 **市校级干部队伍中35岁以下的校级干部121人,占总人数的9.96%;36-45岁的573人,占总人数的47.16%; 46-50岁的273人,占22.47%; 51岁以上的 248人,占总人数的20.41%。
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热]一、调研背景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教师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我们组织了一次教师队伍建设调研。
本次调研旨在为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和建议,为学校未来的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目的1. 了解当前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包括教师的学历、年龄、性别、职称等方面。
2. 了解教师的工作状况和教学环境,包括教师的职业发展、福利待遇、工作压力等方面。
3. 分析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4. 为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和建议,为学校未来的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三、调研方法1.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调查表,对教师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收集教师的基本信息和教学情况。
2. 访谈调查:通过与教师、学校领导、教育部门等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访谈,了解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3. 数据统计:对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报告。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 教师队伍基本情况(1)学历:本次调研的教师学历普遍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5%,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30%。
(2)年龄:教师年龄结构较为合理,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40%,31-50岁的中年教师占55%,50岁以上的老年教师占5%。
(3)性别:本次调研的教师中,男女比例基本平衡,男性占45%,女性占55%。
(4)职称:高级职称教师占25%,中级职称教师占45%,初级职称及以下教师占30%。
2. 教师工作状况与教学环境(1)职业发展:大部分教师认为学校在职业发展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和关注,但仍有部分教师认为职业发展机会有限,需要学校加强关注和培养。
(2)福利待遇:大部分教师对目前的福利待遇较为满意,但仍有部分教师认为福利待遇有待提高,需要学校加强关注和改善。
(3)工作压力:大部分教师认为工作压力适中,能够承受。
但也有部分教师认为工作压力过大,需要学校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老河口市孟楼小学老师队伍建设相关情况调研汇报一、基础情况孟楼小学为一所乡镇中心小学,现有在校学生1650人,教职员62人。
其中:专技人员57人,工勤人员5人。
老师队伍结构情况以下:1.组成结构:我校编制数为62人,实有专任老师54人。
依据国家14年标准,教职员和学生比为1:19我校应配87名教职员,可现实师生比为1:27,老师严重缺编,现在聘用代课老师30人。
2.年纪结构:专任老师中30周岁以下18人,31—40周岁9人,41—50周岁15人,51—55周岁8人,55周岁以上4人。
分别占专任老师总数33%、17%、28%、15%、7%。
3.教龄结构:现有专任老师中教龄在10年内有18人,11-20年有10人,21-30年有14人,30年以上有9人,分别占专任老师总数39%、18%、26%、17%。
4.学历结构:专任老师本科学历26人,专科学历27人,中专1人,分别占专任老师总数48%,50%,2%。
5.备注:因年高体弱、患重大疾病或精神病等原因不能担任教学工作有3人,借调到其它行业工作2人。
从总体来看,我校老师队伍现实状况是:总体数量严重不足,年纪、性别及学科等结构均不尽合理,师资力量严重紧缺。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一)编制管理存在问题及提议1、“缺”,即老师数量不足,缺口较大。
多年来,我校学龄儿童数量急剧增加, 3月份,我校共有1650名学生,根据国家基础师资配比1:19计算,加上现在大病不能上班3位老师,我校将缺老师30余人;我校估计今年退休老师为3人,但我校仅分配新老师3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只好聘用大量临代老师。
现在我校临代老师30人。
2、“老”,即老师年纪结构不合理,老龄化现象。
40岁以上老师达老师总数二分之一左右,这些年纪偏大老师不管从精力、知识组成还是教育思想来说,面对教育发展和新课程改革全部显得力不从心,绝大部分老老师不会使用多媒体,不会制作课件,教育理念、教育手段落后,教育方法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
16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谋求创新人才发展——湖南省中小学校科技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调研报告田春忆 秦银银 颜优华(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创新教育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001)摘 要:科技教师作为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指导者,对青少年科技启蒙起着关键作用。
鉴于此,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小学科技教师队伍,成为当下贯彻落实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提升青少年科技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和前提条件。
然而,目前摆在创新教育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各中小学科技教师数量太少,科技教师基本供不应求。
关键词:科技创新教育;科技教师;队伍建设;认同感科技创新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社会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国际竞争中的重要评价要素之一。
科技创新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中华民族要实现中国梦,站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巅峰,惟有大力开发国民的创新能力,把巨大的人力资源转化为巨大的创新能力资源,造就一支庞大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1]。
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以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为目标,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对培养青少年科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教师作为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指导者,对青少年科技创新启蒙起着关键作用。
所以,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小学科技教师队伍,是贯彻落实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提升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和前提条件。
为进一步了解湖南省当前科技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走访等形式,对湖南省中小学科技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中小学科技教师队伍的对策和建议。
一、湖南省中小学校科技教师队伍现状整体来看,湖南省科技教师队伍在全国范围内发展态势较好。
全省以科技创新为主要特色的学校占比在全国排名靠前,形成了长郡芙蓉中学、宁乡市双江口中学、宜章县第一中学、浏阳市柏加中学、长沙市沙湖桥小学等科技创新教育名校,涌现了陈水章、谢爱华、章凌川、肖宗文、廖剑强、张从军、赵海洋等一大批科技创新教育名师。
优秀教师队伍调研报告5篇优秀教师队伍调研报告(精选篇1)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加强全县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队伍合理优化配置,围绕当前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对各学校现有教职工人数、专任教师人数、一线教师人数、教龄、年龄、学历、专业、不胜任学科性专业人数等方面进行了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当前哈巴河县教师队伍基本情况全县教育系统现有教职工1825人,其中专任教师1758人;义务教育阶段教职工1330人,其中专任教师1256人;少数民族专任教师788人,占专任教师比例62.73%;其中,35岁以下863人,36至45岁之间531人,45岁以上431人;其中,专科及以下学历945人,本科及以上学历880人;其中不胜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540人。
全县教育系统现有党支部21个,党员总数534人,其中在职党员357人,退休党员177人。
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过此次对教育系统深入细致的专项调研,发现教师队伍存在党员“双培养”机制有待完善,发展成效不够显著、部分学校思政教师紧缺、城乡教育教学质量存在一定差距、非寄宿中午留校学生管理不完善,设施不齐全等问题,其中阻力最大、困难最多的两个问题是:学校管理干部没有形成梯队建设、班主任难选难当;结构性缺编的问题、偏远地区教师队伍不稳定。
(一)学校管理干部没有形成梯队建设、班主任难选难当。
一是贯彻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针对全县54个村级教学点及幼儿园党员不足3名或没有党员的实际问题,从县直学校选派16名党建指导员,负责联系村级教学点及幼儿园党建工作。
虽然人员已经到位,但是对校长责任制贯彻落实、书记校长共同发力认识不到位,书记的党建素质有待提高,管理能力不够。
二是中层领导共有360人,其中45岁以上265人,占比73.6%;中层年龄偏大,管理方式方法创新意识不足,管理干部工作量大。
比如:初级中学一名教务副主任,代2个班数学满工作量的情况下,管理相应的教务工作,起到上呈下达的作用;一名班主任代两个班的语文满工作量的情况下,需完成好班级35名左右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完成学校各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班主任岗位津贴低、管理干部岗位不具有吸引性、学校在选拔管理干部方面方式方法单一等原因;导致很多教师在思想上不愿意担任管理干部、班主任。
教师队伍管理工作调研报告教育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活力与后劲的重要因素,教育的发展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肩负着艰巨的任务和神圣的使命。
众所周知,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处于主导性地位,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的高低。
没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育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的发展之基、竞争之本、提高之源。
加快建设高素质的教师和校长这是我区教育发展战略和宏观政策的重点。
一、现在教师队伍管理现状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到了重要位置,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中心,以改善教师队伍状况和加强骨干教师选拔培养为重点,调整布局,深化改革,优化管理,注重成效,取得了明显进展。
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区政府的统一部署,有计划地进行学校布局调整,高标准、高水平新建、扩建、改建了部分学校,显著改善了办学条件。
在重视外延建设的同时,注重提升内涵水平,认真抓好师德建设、人才培养、人事改革三项重点,以理论学习和法制教育、师德教育和技能培训,促进了教师队伍管理(一)管理从不规范走向逐步规范。
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布,为教师管理提供了全面而可靠的法律依据。
此外,与这些法律法规配套的其他一系列有关教师队伍管理与建设的文件,则为教师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操作办法。
因此不管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对教师管理的盲目性行为大大减少,提高了其整体管理的科学性。
(二)管理增强了教师队伍的活力。
教师聘任制与结构工资制相结合管理模式的探索,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与事业心、激进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也带来了学校工作的生机。
(三)管理使队伍建设取得了成绩。
一是教师队伍总量平稳,基本满足需求。
二是学校内部管理基本形成了由教师聘任制度、岗位负责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绩效激励制度等构成的管理体系。
关于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校党政:学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日新月异的学生工作需要具备专门知识、技能和修养的管理人才,因而专业化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通过加强辅导员专业学科建设,强化辅导员职业规范,建立辅导员专业组织,健全辅导员工作保障机制,全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专业化辅导员队伍,以期对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增砖添瓦。
一、辅导员队伍建设状况几年来,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立了专职辅导员和兼职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
现有在校生5094人,其中,专职辅导员(班主任)17名,带班师生比例为1:141。
兼职班主任为46名,带班师生比例为1:59。
专职辅导员15人为本科或研究生以上学历,2人为高中学历(各二级学院专职辅导员人数:XX学院2名、XX学院0名、XX学院3名、XX学院4名、XX学院1名、XX学院3名、XX学院1名为专职班主任、XX学院3名)。
二、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不足1、辅导员工作缺乏稳定性。
由于学校辅导员管理学生时间长,日常事务多,待遇不高,在个别辅导员身上存在“跳板”思想,辞职和校内转岗现象较为突出。
2、兼职辅导员(班主任)比例大。
由于兼职人员大都为在编在岗的行政和教师岗人员,大都不愿意从事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且责任心也有待提高,从而影响工作质量。
3、现有专职辅导员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特长与二级学院专业不对口,在学生专业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不足。
4、辅导员在学校工作被边缘化的倾向,一直处于一种“多人用、少人管”的状况中,事务繁杂,个人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人事晋升机制不够完善,导致专职辅导员在思想上产生波动,工作上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建议1、建立“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即:由党政办在全校党员和中层干部中为每个教学班选配一名思想政治辅导员,协助专职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务处在全校专业老师中为各教学班选配专业辅导员,负责学生的专业学习辅导;学工处为各教学班按师生比1:300配备专职辅导员,全面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发展指导和学生事务管理。
2023教师队伍调研报告范文(通用7篇)2023教师队伍调研报告范文(通用7篇)1一、促进教师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科学发展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最新的执政理念的体现,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以促进教师发展为根本,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主要矛盾的解决对次要矛盾的解决有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办事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教师队伍建设包括政治素质、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团队精神、机制建设、教师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工作。
而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核心,教师发展决定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功,并对其他方面的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因此,教师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主要矛盾,是根本和关键。
抓住了教师发展这个根本,就牵住了“牛鼻子”。
1、促进教师发展,要从全局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教师发展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优先筹划,优先安排,优先落实,充分重视教师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要求,要尽全力满足,并鼓励教师主动谋求发展。
2、促进教师发展,要正确处理教师专业发展与其他方面发展的关系,促进教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教师发展包括价值观念、心理素质、情感态度、意志水平、专业发展等多个层面,这些层面之间是互动的。
“在新世纪,教师专业发展在促使中小学生成长、保障基础教育进步方面,被看成是比任何时期都关键的重要因素。
人们对教育专业所期望的,是能使教师工作专业化,使教师超越能干的教书匠而成为专业的教育家”。
教师专业发展是决定教师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师发展的核心。
教师专业发展包含知识的积累、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也包括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等等。
首先要求教师将教书育人作为一种专业理想,将教育视为一件快乐的事情而全力以赴;其次,整合专业知识和技能,内化为自身素质;再次,要求教师具有教育智慧,这是教师成熟的标志。
九年一贯制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有关情况调研报告XXX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有关情况调研报告为贯彻落实教育部、XXX、XXX、财政部、XXX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及《XXX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要求精神,推动学校办好思政课、教师教好思政课、学生学好思政课,现结合我中心学校实际,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形成我中心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有关情况调研报告。
一、思政课教师队伍配置情况XXX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现有教学班51个,学生2442名,其中,小学部37个教学班,学生1887名;中学部14个教学班,学生547名。
学校现有教职工156人,其中小学部99人,初中部57人。
我校初中部有3名专职思政课教师,占教师总数的 5.3%,均为本科学历;年龄在45岁以上专职思政课教师2人,占兼职思政课教师人数的66.7%;具备思政类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教师2人,思政专业毕业教师、持有思政类专业教师资格证教师1人。
小学部无专职思政课教师,每个教学班级都配备了1名兼职思政课教师,均由班主任或语文课教师担任,共37人,兼职思政课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7.4%。
在37名兼职思政课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为30人,占兼职思政课教师人数的81.1%;年龄在45岁以上兼职思政课教师13人,占兼职思政课教师人数的35.1%;思政专业毕业教师、持有思政类专业教师资格证教师、具备思政类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教师均没有。
二、思政课程开设及教学情况学校在思政课教材的选用上,严格统一使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道德与法治》教材。
学校严格按照课程设置标准,开设了一至九年级思政课,开足学时,正常开展思政课教学工作,不存在随意增减课时情况,没有存在其他学科教师挤占思政课课时的情况。
三、对思政课程考核评价情况学校重视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当真把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方向和目标,具体落实到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全过程中。
学校监管思政课教学情形,要求各学科教学中进行思政课的渗透和德育教育的渗透,在班队会中必需有思政教育的内容,做到时处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思政课的开设与落实在各学料的教学中得到具体的体现。
关于白河中心校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教体局工作安排,12月6日,白河中心校组成了以周金凡主任为组长、马明林书记为副
组长、中心校其他人员为成员的调研组,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先后召
开了教师代表、学校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认真听汇报,广泛征求意见,基本掌握了白河各中小
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白河中心校辖区共有中学2所,27 个教学班,在校生 1968 人,现有在编教职工
145人;小学12所,96个教学班,在校生5215人,教职工261人。
近年来, 白河中心校始终把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积极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挖掘教师队伍潜力,教师队伍建设不断进
步。
一是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从中学教师年龄结构分析:35岁以下教师66人,占
教师总数的45.52%;36至45岁教师55人,占教师总数的37.93%;46—60岁教师30人,占教
师总数的20.69%;一中、二中中青年教师占主体,并形成了合理的梯度。从农村小学教师年龄结
构分析:35岁以下教师139人,占教师总数的53.26%;36至45岁教师77人,占教师总数的28.50%;
46—60岁教师45人,占教师总数的17.24%;教师年龄梯度不明显。
从教师职称结构分析:有高级职称28人、中级职称178人,初级职称190人,员级职称
5人,分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98%、44.39%、47.38%,1.25%,职称比例比较合理。
二是制度建设不断强化。近年来,白河中心校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
伍管理的意见》、《白河中心校教师队伍管理暂行规定》等10余项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规定,
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高教育,坚持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大规模培训现有教师,形成了继续教育、学历提高教育、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教师培训工作机制,
教师队伍建设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三是师德创建活动成效显著。近年来,白河中心校以“师德标兵”评选为抓手,以师德
报告会为主要形式,狠抓了师德培训、师德考核工作,并把师德师风建设与各类评先树优相结合,
有力地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中小学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教师、业务骨干和师德标兵。
目前,中小学有省特级教师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学科带头
人26人,市级骨干教师28人。
二、存在的问题
从教师队伍来看,有四个问题比较突出:
一是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小学教师平均年龄41岁,30岁以下教师只占14.2%,46岁以
上教师占19%。自2005年至今,小学教师队伍中离退休人员已达72人。55周岁以上的男教师和
50周岁以上的女教师已达6人。如果根据省里规定的师生比例核编,农村小学教师超编,但由于
农村小学教学点分散,任课教师年龄偏大,不能在教学第一线的人员较多,因此,小学实际缺教
师36名。为满足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教师的缺口只好由代课教师来补充。
二是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工作量过大。按省里规定的“开齐课程,开足课”的要求,
小学各个年级必须开齐音乐、体育、美术和社会实践活动课,小学三年级以上必须开设英语、计
算机课,这些学科都需要专业对口的教师执教。由于教师缺乏,教非所学、学非所教以及一人代
多科的现象不同程度上存在。
三是教师职称福利待遇较低。一是专业技术职务不合理:共有小学教师261名,没有高级职
称的教师,使长期工作在艰苦环境下的教师们很难接受。二是教师工资福利低。仅在工资表上看,
同样学历、教龄和职称的教师,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就比市直中小学教师低四五百元,这给中
小学教师队伍的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三、建议
要解决乡镇中小学教师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政府一是要建立严格的教师准入制度,坚持新
进教师必须具有教师资格和相应的学历条件,所有教师必须持有相应层次教师资格证书上岗;要
优化教师队伍,逐步解决师资在年龄、来源、学历、专业、职称等方面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尽快
改善教师队伍结构。二是要建立新教师年补充机制,为保证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应根据
教师队伍年龄、学科结构情况,在计划内,通过考试的形式公开招聘新教师,逐步解决农村教师
队伍老龄化和部分学科教师缺额现象。三是要加大优秀师范毕业生的储备,对学校核定编制时另
外增加5%—10%的后备师资储备编制。四是要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激励机制,为鼓励广大教
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当称职的教师,在教师职务评聘、评先树优、年
度考核等活动中,要向农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农村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