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法

  • 格式:docx
  • 大小:40.69 KB
  • 文档页数:1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很高兴又有一次跟师学习的机会,我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好好跟贺老学习治疗疑难病的技术经验,和贺老对针灸医学的创造性贡献、开拓性思维。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基础理论、针刺手法、选穴思路、选法思路、水平境界等方面。贺老常说:“针灸学博大精深,越学越难。”这正是鞭策我要好好努力的话语。

一、基础

(一)经络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和气功学的理论核心,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学说。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径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指经脉,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较大。“络”指络脉,有网络的含义,为经脉别出的分支,较小。经与络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经脉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及其附属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奇经八脉;络脉系统包括十五络脉以及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

1、经络的发生与形态

《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后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说明经脉是根于先天,与生俱来,具有遗传性,其形成过程主要与脑髓关连,即由中枢神经系统为主导,并得到皮肤、血管、筋膜、肌肉、骨骼等的支持包绕所构成的立体框架的通道系统,它有独自的运行规律,具有调控血气运行的功能。现有人从发生学来探讨,认为经络是由胚胎时期的网络结构发育而来的,这一观点是符合内经载述的。包绕经脉的五体亦成了经络的附属成分,功能活动受到经脉的调控。

对经络的形态,《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于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明确指出,经脉的形态是不能直接看见,其实质是深藏于分肉间隙之中,体表的经脉循行线只是经脉的示意图,而不是经脉的实体。从现代组织学看,“分肉之间”是在皮肤与肌肉和骨骼之间的筋膜间隙,它是具有多角、套管、复合、立体形的间隙多元疏松结缔组织,经脉的外周实质可能主要是根基于此中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至于所言的络脉可见,实质上是指可见的血管,络脉的机能通过血脉得到反应。

2、经脉的循行与功能

经脉在四肢躯干有特定的循行线路,并且内连属于脏腑,是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脏,外络于肢节”。而络脉则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把人体所有的脏腑、器官、孔窍以及皮肉筋骨等组织连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系。

经络具有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灵枢•本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脉运行气血的功能,《内经》已经明确分为营血与卫气相对的两大循行

体系,并在性能、病理以及治疗方面,也者有彼此各民的认识。关于营气的运行,《灵枢•营气》:“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其运行与经脉流注次序是一致的,始于手太阴肺经,终于足厥阴肝经,环周不休。卫气的运行与营气不同,《灵枢•卫气》:“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明确指出,卫气循行不同营气那样,不分昼夜阴阳交错着循行,而是昼独行于阳、夜独行于阴的运行程序。

从现代看,营血运行是指血液循环系统,而经络显然并不是指血液循环系统,如《内经》中称“营气运行”、“经脉流注”、“经气”等并不兼有“血”字,二者早已区别对待,但二者似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连,经脉是统调了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其实,营气循行是指营养物质的代谢进程,并不是指血液循行,但又通过血液循环来实现。经脉主导营气循行,是指经脉具有调控微循环灌流量,主持营养物质交换的功能,即营气虽流行于血管中,经络通过调控微循环来运行营血,如程序流注于肺时,则肺系的微循环开放。同理,卫气是指免疫防卫系统,而免疫是与淋巴系统相连结,经脉调控淋巴循环系统的功能兴许正是体现于卫气循行,且淋巴循环与卫气循行均没有环周的特性。

由上认为,经络运行营卫是与血液和淋巴两大系统密切关联,其实质又是全然有别的,经脉更是机体能量信息的循环通道体系,调控着生命现象,其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正如《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二)腧穴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为“脉气所发”、“神气游行出入”之处。经穴是经脉线上的反应点,与经脉一样伏于分肉之间,经络与腧穴是密不可分地连系在一起,经络以穴位为据点,穴位以经络为通路,经络的功能主要是由腧穴的反映来体现的。

人体的腧穴很多,大体上可归纳为十四经、奇穴、阿是穴3类。贺老认为全面的看,应分3大类,一为人体腧穴,它又分为经穴,奇穴和阿是穴;二为气功腧穴,如丹田之类;三为武术上的腧穴,如点某些穴后人体就不动了。而考察腧穴的源流,《内经》时期经穴很少,到《针灸甲乙经》增至349个穴,其发展过程有待于继续考察。现在临床针灸施术常用的人体腧空是361个。腧穴在历代文献中又称“砭灸处”“气穴”“骨穴”“骨空”“孔穴”“腧穴”以及“穴位”等。腧穴与经络在针刺的作用下,调动人体的抗病能力,调节机体的虚实状态,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研究腧穴可以从五方面进行,①位置变异,②功能作用,③穴位的配伍,④针刺深浅,⑤手法不同。要取得好的疗效,就必须全面考虑这五方面问题。

腧穴中有特殊称号及有特殊作用的重要腧穴称为特定穴。特定穴是将十四经中占有特殊地位、特殊性质、又有独特治疗作用的腧穴,赋予有代表性的称号,究其实质,是腧穴的不同分类。它们除具有经穴的共同主治特点外,还有其特殊的性能和治疗作用。特定穴包括五腧穴、原穴、络穴、俞穴、募穴、八会穴、郄穴、下合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

1、穴位的本质

《灵枢•九针十二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

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者也,非皮肉筋骨也。”明确指出穴位是神气游行出入的部位,并不是指皮肤、肌肉等可视见、触摸到的有形物。现一般认为,“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表现,穴位似应是反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神经递质出入的部位,既言游行出入,自身是能感觉体验到的,这可能即是神经递质的释放降解过程或神经兴奋产生的电脉冲。鉴此,现教材仅将腧穴命名为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似有妨于对穴位本质的认识。

2、穴位的位置

⑴穴位据于经线上:《内经》所载脉气所发三百六十余穴,均是分布于经脉循行线上,数目与位置者是一定的,与生俱来即如此。

⑵穴位有一定的深度:《素问•刺要论》:“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脏,后生大病”。说明针刺浅深必须根据穴位的深浅来确定,否则有害无益,不同的穴位其浅深度是有区别的。

⑶穴位处在分肉间:针刺取穴是遵循循经取穴的原则,由于经脉伏行分肉之间,所以《素问•调经论》主张“守经隧”、“取分肉间”的取穴方法,穴位是处于分肉之间的经脉上,其深浅即由分肉间隙来决定,穴位并不是皮肤表面的一个点。

3、穴位是反应点、治疗点

《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六府,六府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灵枢•背腧》:“五脏之腧,出于背者……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以上说明穴位是脏腑机能状态的反应点,当然亦是刺灸治疗部位。经脉连属于脏腑,穴位是经脉的据点,穴位与脏腑机能是息息相通的,外在的穴位可影响调节内在的脏腑。还有在经穴——脏腑相关方面。《内经》尤其强调原穴的重要性,由此必须重视对原穴的探究。

4、穴位的定位

我看贺老取合谷、申脉、照海、足三里等穴就与教材有异,并说悬钟应在腓骨前缘等等。对穴位的定位请教贺老,他说:这个问题实际上比较复杂,穴位可以说遍布全身,其定位不能照本宣科的套用,有确定性的一面,也有不确定的因素。

通过学习探讨,我认为穴位的确定性是指:(1)按骨度分寸取穴;(2)穴位处在分肉之间、骨缝之间、溪谷之间;(3)穴位处在凹陷处;(4)穴位常在脉动处;(5)穴位有一定的深度。而穴位的不确定因素包括:(1)男女差异;(2)人体体质差异,如高矮肥瘦;(3)体位的变化;(4)与练功、气功有关;(5)与时空或子午流注有关?

5、穴名与功效

腧穴的名称均有一定的含义,《千金翼方》指出:“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它是历代医家以其所居部位和作用为基础,结合自然界和医学理论等,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而定的。这里试就依据穴位功效命名的腧穴作一小结。大致有如下穴位其功效与命名直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