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鸡西石墨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51.50 KB
- 文档页数:10
黑龙江省鸡西市石墨产业发展规划
研究报告
一、鸡西石墨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发展历程
鸡西石墨产业发展始于上世纪30年代,目前己形成较为坚实的产业基础。期间经历过上世纪80年代的高峰,也经历了90年代的低谷,进入新世纪以来,石墨产业又进入新一轮的发展阶段。
l、起始阶段
起始阶段(30年代~80年代),当时,在日本人占领东北的客观政治环境下,日本人在鸡西首先发现了石墨矿产资源并进行掠夺性开采。解放后,石墨采选业虽得到延续发展,但一直保持单一企业生产状态,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只能生产低碳石墨精矿粉。
2、快速发展阶段
快速发展阶段(80年代~9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世界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加上日本、韩国等国家对石墨进行战略储备,石墨需求量大幅增加,产品价格上涨,鸡西石墨生产企业骤然增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以柳毛石墨矿为代表的石墨采选能力明显提高,产品出口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上树立了鸡西“柳毛牌”石墨的知名品牌。
3、产业下滑阶段
产业下滑阶段(90年代中期~新世纪初期),世界石墨产能经过90年代初期快速扩张之后,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市场需求大幅萎缩,供大于求,价格下降30%以上,石墨企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同时,企业受其实力及技术装备水平限制,剥离欠账,采剥失衡,产品以原材料初加工为主,缺少市场应变能力,许多采选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导致鸡西石墨产业整体下滑。
4、恢复性发展阶段
恢复性发展阶段(“十一五”后期),进入“十一五”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市场逐渐恢复,产品需求快速增长,加速了石墨产业发展。新企业依靠技术创新,调整产品结构,加之政府宏观引导,石墨产业开始走向良性发展轨道,尤其是近年来,引进深圳贝特瑞、香港浩市公司,培育奥宇、金宇、普晨、盛源石墨公司等一批优势企业,为石墨产业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产业现状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快速发展,石墨产业在采选能力、产量方面大幅增长,产品品种不断增加,企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1、石墨产量和经济效益持续增长
截止2010年,全市石墨精矿产能达到26万吨,产量19.6万吨,产值6亿元,产业总体上保持了增长势头,2010年比2005年产量、产值分别增长了64.7%,71.4%0
图1-1 2005-2010年鸡西石墨产量情况(单位:万吨)
图1-2 2005-2010年鸡西石墨产值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鸡西市工信委提供资料
2、产业结构
(1)企业情况
全市石墨采矿、选矿及加工制品企业共36家。其中,深加工制品企业4家,占企业总数11%;采选企业共32家(采矿企业13家,选矿企业8家,采、选合一企业11家),占企业总数89%。
表1-1 石墨选矿企业情况
石墨生产能力 万吨 >7 2 l <1
企业数量 家 1 4 5 9
资料来源:鸡西市工信委提供资料
(2)产品结构
产品以石墨初加工产品为主,主要是低、中、高碳鳞片石墨。2010年石墨初加工产品结构为:高碳石墨7.4万吨,占总量38%;中碳石墨9.9万吨,占总量51%;低碳石墨2.3万吨,占总量11%。另外,还有部分石墨加工制品,如铅笔、耐火材料类产品、石墨电极等。近年来,在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下,石墨产品由初加工逐渐向深加工、精深加工制品方向发展。一方面,本地优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生产高碳石墨、耐火材料以及球形石墨等深加工产品;另一方面,引进深圳贝特瑞、香港浩市公司、鸡西黑宝碳素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石墨深加工产品。
3、技术装备水平
经过多年发展,石墨生产技术、工艺不断改进,已经形成了较为先进的石墨采选技术工艺,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在采矿方面,以柳毛石墨矿为代表的大型矿山采用露天开采方法,使用潜孔钻、凿岩机、挖掘机、推土机、自卸汽车等设备,穿孔、装运等工艺环节已经做到大型化开采。在选矿方面,主要采用精矿再磨流程进行了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生产石墨精矿粉纯度达到90%以上,有的企业甚至可达到98%。在提纯方面,引进的浩市新能源公司采用高温热工提纯法,成功生产出纯度在99.995%以上高纯石墨,为鸡西乃至国内石墨深加工企业做出示范。
4、石墨产业已形成一批有实力的重点企业
(1)柳毛石墨资源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前身是柳毛石墨矿,始建于1936年,拥有鸡西地区最大的石墨资源,地质矿石储量为2.53亿吨,平均品位9.35%,适于露天开采。拥有两条高品质石墨生产线,产品为90%~98%石墨精矿,年选矿能力为7万吨。2010年,该公司生产天然磷片石墨精矿6.1万吨,产品综合品位为94.4%。
(2)鸡西浩市新能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成立于2008年9月1日,注册资金2200万。项目投资5.1亿,建设期限为2008年至2013年。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高纯石墨5000吨、球形石墨5000吨、改性石墨5000吨、等静压石墨8000吨、金刚石精粉2.4亿克拉,预计年实现产值20亿元。其中,采用高温热工提纯法生产高纯石墨生产线,一期工程5000吨高纯石墨于2010年10月建成投产。
(3)鸡西贝特瑞石墨产业园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于2010年6月入驻麻山石墨产业园,注册资金2000万元,总投资10亿元,建设年限为2010年至2013年,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球形石墨3万吨、锂电负极材料1万吨、增碳剂3.8万吨、碳纤维制品2000吨,实现产值28亿元。一期工程l万吨球形石墨生产线于2010年12月建成投产。
(4)黑龙江奥宇石墨集团公司
公司创立于1988年,主要从事石墨精矿、球形石墨生产。总投资3亿元,建设2000吨石墨纸生产线、8000吨球形石墨生产线、5000吨导热石墨生产线,实现产值4亿元。2010年8月,建成了全市第一条2000吨/年球形石墨生产线,后续二期正在建设。2009年建成了第一条年产3000万块尾矿砂空心砖生产线。
(5)鸡西黑宝碳素制品有限公司
公司是专业从事节能石墨电极生产企业。总投资8000万元,建设年限2010年至2011年,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6万吨节能石墨电极、2万吨镁碳砖生产能力,实现产值2.5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形成1.6万吨节能石墨电极生产能力。2011年计划投资5000万元,形成2万吨镁碳砖生产能力。
(三)存在问题
1、石墨资源地质工作薄弱
石墨资源开发较早,但地质工作较为薄弱。石墨资源勘查工作主要集中在上世纪80年代。1983年,黑龙江矿产地质第一调查研究所对柳毛大西沟进行详查,并提交地质勘查报告,直至1996年对恒山区义安进行石墨普查工作以后,再没有做过相关地质勘查工作。根据鸡西地矿部门资料,到目前为止所做全部石墨地质报告19份。其中,勘探报告4份,详查报告6份,普查报告9份。从矿区规模看,柳毛大西沟详查区的石墨矿物量占全部储量的70%。石墨资源除柳毛大西沟外,其他矿区或规模小,地质工作程度低。
2、矿山开采管理滞后
(1)矿权设置不合理
全市共颁发石墨矿采权证24个。从矿权分布看,因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矿权配置,使柳毛石墨矿拥有柳毛大西沟矿区采矿权,该矿权占有储量达到全市70%,其生产能力仅有7万吨,占有储量显得过度集中。按国家“保护性开发,开发中保护”要求,满足新时期石墨发展中资源市场配置原则,现有矿权设置不优化。
(2)开采不规范、采剥失调
除柳毛石墨矿曾做过正规设计外,其余均无正规设计,没有开发利用方案。以地表矿体露头为基础,向深部、周边拓展,有矿就采,采富弃贫;大部分矿山缺少废石场,剥离物就近堆放,有的甚至放在矿体上,造成二次剥离,乱采滥挖现象时有发生。90年代以来,石墨产业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受市场需求下滑影响,企业经营较为困难,矿山开采存在只采不剥或少剥多采现象。柳毛石墨矿作为当地最大石墨矿,由于种种原因也陷入经营困境,剥离欠帐逐年增长,按目前情况估计,采场欠剥离量已达1500万吨之多。这种不规范开采,特别是废石就近堆存,压盖矿体,给后续开采造成极大困难。
3、产业结构不合理
组织结构: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全市现有4家深加工制品企业,只占企业总量的11%;采选企业32家,绝大部分是小规模采选生产企业,除柳毛矿产能达到7万吨,4家企业产能可以达到2万吨以外,其他企业产能都在1万吨以下。
产品结构:主要为低碳石墨、中碳石墨和少量高碳石墨。2010年高纯石墨、球形石墨等深加工产品才投入生产。石墨深加工制品刚起步,品种少、档次低。
技术结构:总体表现为一直沿用传统工艺技术,缺少创新,工艺设备有待进一步提高。
4、技术创新能力弱,严重制约行业发展
全市石墨企业没有独立的研发机构和科研队伍,鸡西石墨产业长期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缺乏市场核心竞争力,严重制约石墨产业发展。
5、环境污染较重
采选企业数量多、分布散、规模小,绝大多数无规范矿山开发方案,开采随意性较大,开采之后无复垦方案,废石等剥离物就近堆放。目前,石墨产业每年排放尾矿量高达200万吨,只有柳毛石墨资源有限责任公司等少数企业有正规尾矿库。
二、鸡西石墨产业发展内部环境分析
(一)资源条件分析
1、石墨资源储量丰富、品位较高
鸡西是我国石墨资源主要蕴藏区之一,且大鳞片石墨资源尤为丰富,工业利用价值高。拥有矿石储量为8亿吨。截止2009年,探明矿石保有储量为4.8亿吨,矿物量为3815万吨。其中,恒山区矿石量为3.7亿吨,矿物量3147万吨,平均品位8.49%;麻山区矿石量4879万吨,矿物量278.4万吨,平均品位5.71%。 2、分布较广、矿床规模大、开采条件好
在全市所辖3县(市)6区中,除鸡冠区、城子河区、虎林市外,其余县(市)区都有石墨资源分布。恒山区和麻山区是石墨矿产资源重要分布区,两区资源矿物量占全市总量89.78%。鸡西石墨资源成型条件好,具有矿石埋藏浅,开采条件好,矿石含碳品位高,可选性好,易采易选等特点。此外,在该成矿带上发现多个石墨矿化点,但目前尚没有经过相关地质勘查工作,资源储量扩大前景广阔。
表2-1 石墨资源分布情况
地区 矿石量(万吨) 矿物量(万吨) 平均品位(%)
恒山区 37244 3147 8.49
麻山区 4879 278 5.71
梨树区 1217 57 7.6
滴道区 773 55 7.15
密山市 2910 222 7.62
鸡东县 761 56 7.41
合计 47784 3815 7.33
数据来源:鸡西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对我市石墨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开发利用的报
(二)石墨产业园区基本条件分析
为促进石墨产业发展,鸡西市根据资源分布、产业基础、区域位置以及各行政区发展现状等因素,通过对原有工业用地盘活、土地置换等多种形式,在恒山区和麻山区分别规划两个石墨产业园,“十二五”期间,两园区规划建设用地530公顷。
l、恒山石墨产业园
恒山石墨产业园规划建设用地280公顷,位于鸡西市区西南16公里,南邻鸡图公路,北至北山脚下。向北5.5公里、向东5.8公里分别有柳毛石墨矿铁路专用线和鸡恒铁路通过,两条铁路均与国铁鸡牡线相连,交通便利。
2、麻山石墨产业园
麻山石墨产业园规划建设用地250公顷,位于鸡西市区西北50公里,距麻山区中心2公里,紧邻309省道(方虎公路),距201国道(鹤大公路)3公里、哈密铁路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3、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恒山石墨产业园:2010年己投入1000万元对园区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新建一条66千伏专用输电线路和容量为21000千伏安的区域变电站,已用10000千伏安,尚余容量11000干伏安,可以满足企业近期用电需求;园内已初步配套供水设施,日最大供水能力可达300吨。
麻山石墨产业园:2010年已投入2800万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现有66千伏供电线路1条、15000千伏安变电所1座,可以满足企业近期项目建设用电。园内配套供水设施日最大供水能力达200吨。
为满足两个石墨产业园项目用电需求,鸡西市已在“十二五”期间,对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