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生产主要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17.81 KB
- 文档页数:4
棉花防治技术的农业机械应用与自动化生产棉花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种植与生产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棉花的防治技术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
农业机械的应用和自动化生产在棉花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棉花生产效益和质量。
首先,农业机械在棉花的防治中的应用使得棉花种植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传统的棉花种植需要大量的人工耕作,不仅耗时耗力,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影响棉花的生长和生产。
而通过农业机械的运用,如种植机、收割机等,可以实现棉花种植的机械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力投入,降低了种植成本。
种植机的应用可以实现一次性完成整行的种植作业,减少了耕作过程中的压实和泥块对棉花根系的破坏,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和生产。
收割机的应用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棉花的采收工作,保证棉纤维的质量和纯度,提高了产量。
农业机械的应用使得棉花种植的工作变得更加简便、高效,为棉农提供了更好的生产保障。
其次,农业机械在棉花的防治中的自动化生产为棉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自动化生产是指通过自动化设备和技术来实现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控制和操作。
在棉花防治中,农业机械的自动化生产可以实现对棉花的监测、灌溉、施肥、喷药等作业的自动化控制,使得棉花生产过程更加科学、规范、高效。
例如,智能化的棉花监测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对棉花的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提供关键的决策依据,帮助棉农进行调控和管理。
自动喷药机可以根据棉花的生长特征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精确控制药剂的喷洒时间和喷洒量,避免了过度施药和浪费资源。
这些自动化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病虫害对棉花的危害,促进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农业机械的应用在棉花的防治中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传统的棉花防治中,农药的使用量较大,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而通过农业机械的应用,可以利用精准喷洒技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棉花间作轮作技术要求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棉花间作轮作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基础条件要求、种植模式、播前准备、种植技术要点和秸秆还田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棉花间作轮作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7.1 经济作物种子第1部分:纤维类GB 4407.2 经济作物种子第2部分:油料类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15799 棉蚜测报技术规范GB/T 15800 棉铃虫测报调查规范GB/T 15802 棉花叶螨测报技术规范NY/T 2393 花生主要虫害防治技术规程NY/T 2394 花生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NY/T 3084 西北内陆棉区机采棉生产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棉花间作 cotton-based intercropping棉花与其它同期或同季作物成行或成带相间种植的方式。
3.2棉花轮作cotton-based rotation在同一块田地上,棉花与其它同期或同季作物轮换种植的方式。
3.3棉花间作轮作cotton-based alternate intercropping也称换位间作,棉花与其它同期或同季作物(花生、大豆、西瓜、辣椒等)等带宽相间种植,翌年将棉花与间作作物位置互换种植,是一种将间作与轮作相结合的种植方式。
4 基础条件要求4.1 热量条件棉花播种至收获大于15 ℃积温不少于3000 ℃。
4.2 机械设备配备比较完整的系列耕种机械,利用机械进行整地、铺膜播种、起垄、中耕施肥、收获、秸秆还田等。
5 种植模式5.1 棉花花生间作轮作采取“4-6”式种植,4行棉花平作,幅宽280 cm左右;6行花生垄作,幅宽280 cm左右。
新疆兵团棉花栽培技术要点新疆兵团是中国最主要的棉花产区之一,新疆兵团棉花栽培技术的要点包括种植时间选择、土壤管理、播种方法、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要点。
种植时间选择:新疆兵团棉花适合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播种。
在这个时期播种可以避免低温伤害,有利于棉花的生长与发育。
土壤管理:新疆兵团棉花需要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栽培。
在栽培前,要进行土壤消毒,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栽种前可适时进行土壤翻松、平整、开沟等工作,使土壤更适合棉花生长。
播种方法:新疆兵团棉花可采用传统的直播法和透光膜覆盖的无土饼播法两种方式进行播种。
传统直播法主要是将种子直接撒在土地上,而无土饼播法则是利用透光膜或纸膜将种子包裹在饼状土壤中,直接覆盖在地面上。
施肥技术:新疆兵团棉花生长期较长,对营养需求较高。
在播种前要充分施足基肥,通常以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提供充足的养分。
种植过程中还要进行适时的追肥,以保证棉花的生长发育。
病虫害防治:新疆兵团棉花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在播种前要采取药物喷雾的方式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可以选择农药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提高防治效果。
还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田间病虫害源,防止病虫害的扩散。
除了上述要点,还有一些技术细节需要关注。
栽培过程中要注意调节适宜的灌溉水量,保证棉花的生长需要;要注意定期的田间管理,包括除草、松土、支撑棉花等工作,以促进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收获期间要选择合适的收割时间,一般以棉铃内果皮适时裂开为宜,避免早采或过晚采摘。
棉花杂交制种6个技术要点一、播前土壤准备未灌冬水或土壤墒情较差的地块,应在播前5--7天灌足定根水。
待地表发白时进行浅耕,结合耕作,每亩用甲基异柳磷300--450ml 掺细沙20kg均匀撒施以防地下害虫。
用48%地乐胺乳油lOOml掺细沙50kg均匀撒施以防杂草。
选用145cm宽的地膜覆盖。
每亩需67平方米拱棚育父本苗,父本(♂)比母本早育苗15天,一般甘肃高台县罗城乡于4月13--16日播种。
二、播种育苗及植株调整(一)播种方式。
春季温度回升快,土壤水分蒸发速度也快,蒸发量大,所以春季整地保墒是棉花能否保证播后全苗的关键性措施之一。
选地势平坦、盐碱含量低的地块做制种地,灌后及时耙耕、覆膜,地多人少的地区应采用机械化点播。
为扩大F2(二代)田面积,可对F1(一代)种子采用条播,使用60kg/公顷的F1种子加煮熟的废棉籽30--60kg混合拌均匀后机器条播。
F2破膜点播,每穴点种1--1.5粒,用种量为18--27kg/公顷,在目前的制种栽培条件下,F0(原种)、F1、F2的繁殖倍数比可达1:50:150。
母本(♀)株行距为20cmx25cm,亩育苗8890--9880株,父本(♂)株行距50cmx25cm。
育父本棉苗560株/亩。
平均保苗数在15.6万株/公顷以上。
(二)间苗。
4月23日至5月23日为苗期管理的关键时期。
棉花播种后7--10天即可出苗,在出苗前应防土壤板结、风沙及晚霜的危害。
待苗真叶出现即间苗、定苗。
其原则是拔除小苗留壮苗,缺苗断垄处隔行或隔穴留双苗,全苗处只留单苗。
(三)植株调整。
对植株要整枝、化控,注意肥水管理。
棉花现蕾后及时给棉株“脱裤腿”(即将第一果枝以下的侧枝、叶、芽全部抹掉)。
棉株“脱裤腿”后每亩用缩节胺1--2g对水15--30kg进行第一次叶面喷雾,也可使用矮壮素,以控制棉株高度。
在授粉期间还需及时给棉株打顶尖,棉株长至6--7果枝时将主杆与果枝摘心有利于坐果。
棉花技术培训方案背景与目的棉花是我们国家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纤维作物之一。
但是由于种植技术的问题,导致棉花产量和质量不稳定。
因此,为了提高棉农的种植技术和技能,我们制定了这个棉花技术培训方案,旨在帮助棉农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提高他们的收入和生活质量。
培训内容与形式培训内容1.棉花种植技术要点:包括棉花的生态要求、棉花品种的选取、棉花的播种和栽培、棉花的病虫害防治、棉花的采收与保管等方面的内容。
2.棉花生产管理:包括农民的基础管理知识、作物调控、灌溉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3.核心技术:包括精准播种、定向修剪、科学施肥、早中期灌水、严格拣掉菲枝、规范采棉、科学存储等方面的核心技术。
4.相关政策法规和市场分析:包括国家对农业、棉花生产、质量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和市场价格、需求等方面的分析。
1.现场授课:专家辅导员通过实地考查,教师学员实用技能,反复演示,纠正学员在坐、手、板等方面的问题,达到熟练的技能操作。
2.在线直播: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技术传授和操作演示,线上互动交流,实现带动线下。
3.听课笔记:采取听课笔录的方式进行,方便学员记忆和复习。
培训时间和地点培训时间本次棉花技术培训为期 3 天(周末),总计 24 课时。
培训地点培训地点定在河南省南阳市卧龙矿区农技推广站,全方位展示农业现代化的成果,让学员能够深入生活中学习并实践技术。
培训师资和收费标准培训师资本次技术培训由棉花种植专家担任,以授课为主,实践为辅,帮助学员理念和实际经验相结合。
收费标准为每人 500 元,包括培训教材和实操培训费用,同时也完成所有培训任务乃至实践均为考核范畴。
培训评估和证书发放培训评估培训期间将进行作业考核(每个好),并在培训结束后进行综合考核。
考核成绩合格者将获得结课证书。
证书发放考核合格者将获得证明证书,代表工程培训,可通过考验择业,如果返回村中创业开店,还可获得一揽子贷款与政策激励。
结语本棉花技术培训方案旨在解决棉农技术薄弱的问题,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大力推动棉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推广棉花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李玉林(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农业农村局,新疆温宿843100)摘要:棉花种植工作需遵循更为严格且科学的种植方式,病虫害的出现会对棉花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基于此,本文对棉花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方式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旨在通过分析能够为棉花种植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棉花;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措施1棉花种植技术1.1科学选种棉花种植工作需选择优质品种,保证种植出的棉花铃壳薄、铃子小、自重大,可结合种植地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土壤条件、气候条件以及温度等因素,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合种植的品种,为后续棉花的高产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种子购买需要选择正规厂家出售的种子,尽量选择高产、抗病性强以及抗逆性强的棉种。
1.2科学控制播种量现阶段棉花种植一般采用条播、点播和育苗移栽等方式,播种方式的选择需要结合种植区域实际进行适当调整,规划出合理的种植数量。
像盐碱地其土壤养分不足,可适当增加播种量。
另外为保证播种工作顺利进行,还需制定较为科学的播种流程,在播种前做好种植区域的勘察,选择合适的播种方式,提高产量1.3播种后的正确管理播种完成后,需做好种子后期生长的管理和监测,棉花种子萌芽期要进行幼苗观测,明确其发芽率,缺苗及时进行补苗。
幼苗其两侧位置土壤过厚或板结,要及时进行处理;土壤过薄或是多雨季节,要加土掩埋或是扶正幼苗;天气干旱需及时灌溉,保证幼苗获得足够的水分。
棉花后期生长过程中,种植人员还需结合其实际生长状况做好施肥管理,满足棉花生长对于各种类型养分的需求。
首先在播种前要施加氮肥,避免棉花后期生长出现发育迟缓、产量下降的情况。
盛蕾见花期需进行追肥,然后进行土地翻耕,促进土壤和肥料融合作用,提高肥料利用率。
可适当增施锌肥和硼肥,提高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促进棉花生长。
棉花生长过程中还需对多余枝干进行修剪和处理,保证主杆能够获得充足养分,提高产量。
植株下部的营养枝干,可适当保留,保证其后续生长过程中可长出次生果枝,发育成棉铃,保证棉花产量提升(营养枝的次生果数量不能多于4个。
棉花生产主要技术
一、灌溉技术
1.苗期需水:棉花出苗到现蕾阶段,由于气温不高,植株体较小,
叶面蒸腾量较低’需水也较少,而且主要耗水是由田间蒸发造成的,
因此可以采用中耕松土等措施来减少水分消耗。此阶段的需水量占全
生长期总需水量的15%以下,0-40厘米土层含水量占田间最大持水量
的55%-70%为宜。
2.蕾期需水:棉花现蕾以后,气温逐渐升高,棉花生育加快,土
壤蒸发最也随之增加,需水量也逐渐加大。此阶段的需水量占全生长
期总需水量的12%—20%,0-60厘米土层内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
—70%为宜。
3.花铃期需水:棉花开花以后,气温高,棉株生长旺盛,叶面积
指数和根系吸收能力都达到高峰,需水量最大,而且主要耗水是由植
株蒸腾所造成的,因此此期缺水对棉花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形成影响最
大。此阶段的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45%-65%,0-80厘米土层内土壤水
分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为宜。
4.吐絮期需水:由于气温下降,叶面蒸腾减弱,需水量逐渐减少。
此阶段的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10--20%,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最大持
水量的65%。
膜下滴灌是最适合棉花灌溉的一种灌溉方式,分可以防止水分的
政法,提高棉花对水分的利用率。
二、施肥技术
1、从头水起,坚持一水一肥,两头轻施,中间重施。头水时苗
小根浅,肥量不宜大(亩保苗8000株以下或苗即小又弱的地块可适
当加大用量)。因进入6月,棉花营养生长比较旺盛,尤其6月下旬
开花后,营养生长达到其一生高峰期,棉花主茎日生长量可达2-3厘
米,此时用肥切莫过大,要因地制宜,看苗施肥,4-7水时要重施肥,
此时是棉花生长两旺期,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应加大用量。后两
水应减少肥量,但一定要施,防止早衰。
2、目标产量所需磷肥应在前三水施完(因磷肥易被土壤吸附固
定,移动性差,应早施)。
3、滴灌时,停水前两小时加入肥料,并保证肥料加入后冲清水
1小时以上。
4、所选用肥料必须是水溶性强的。
5、土壤盐渍化棉田不宜施用氯化钾,应用硫酸钾。
三、其他技术
1、病虫害防治。种植转基因抗虫棉与机械喷施农药相结合,生
长期间化学防治次数少于5次。
2、除草。在播种前,整地后,耧膜后,进行二甲戊灵播前除草,
不可过程,土壤不能太干或过湿。
3、田间生长自动监测系统。利用仪器监测棉花的生长情况,获
取茎粗、株高、植株水分、温度、营养情况及土壤情况,自动输送至
计算机终端,及时掌握棉花生育进程,决定灌水及施肥量。同时还进
行飞机远红外遥感测试。得出最佳生长速度为:开花后株高每天增长
2cm。
4、密度与产量结构。平衡好株行距配制,并于日生长调控技术
相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