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76.50 KB
- 文档页数:3
第六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20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销蚀.(shí) 吞噬.(shì) 凛.冽(lǐn) 海市蜃.楼(shèng)B.拯.救(zhěn) 钦.佩(qīn) 鲁莽.(mǎng) 忧心忡.忡(chōng)C.炽.热(zhì) 遨.游(áo) 俯瞰.(kàn) 屏.息凝神(bǐng)D.严谨.(jǐn) 遗孀.(shuāng) 无虞.(yú) 心有灵犀.(xī)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海底两万里》中,紧张激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让人毛骨悚然....。
B.如果你在沙漠中行走,由于高温的天气,有时候你会看到周围有海市蜃楼....的景象。
C.当得知重建家园还遥遥无期时,人们开始变得忧心忡忡....起来。
D.我已经语无伦次....了,这是那种人们将在赛季结束后回味价值的比赛,我们做出完美反应,我们必须捍卫榜首。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经过多年的研究和酝酿,今年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政府将“三月三”确定为广西民族传统习惯节日并放假两天。
B.4月6日,马来西亚华人总会协同马来西亚佛教总会等举行“MH370失联万人祈福大会”,为尚无音讯的失联飞机和乘客祈祷。
C.三清山的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
D.了解并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稍作盘桓,脚下便有拱动之感,令人趔趄。
②那些萌动的小草,伸展的根系使出浑身解数,吸纳蓬勃生机,和春天一起仰望。
③快点走,我想出来逛逛。
④三月出户,漫步郊野,每一片土地都在向上萌动。
⑤或有低沉的催促声。
A.④②①③⑤B.④①⑤③②C.①③②④⑤ D.②⑤①③④5.为下面段落的空白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做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
第六单元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
(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点缀.(zhuì) 蔚.蓝(wèi)拍摄.(shè)忧心忡.忡(chōng)B.合拢.(lǒng)吞噬.(shì)炽.热(zhì)海市蜃.楼(shèn)C.烧灼.(zhuó)钦.佩(qīn)轮廓.(kuò)惊心动魄.(pò)D.俯瞰.(kàn)无虞.yú)凛冽.(liè)怏.怏不乐(yàng)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迟钝拯救凸现孤零零B.严谨吟唱遨游硅酸盐C.闲遐稠密慨率一刹那D.堡垒模拟疲惫炼钢炉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海底两万里》中,紧张激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读起来让人毛骨悚然....的景象。
B.如果你在沙漠中行走,由于高温的天气,有时候你会看到周围有海市蜃楼....起来。
C.当得知重建家园还遥遥无期时,人们开始变得忧心忡忡....了,这是那种人们将在赛季结束后去回味的比赛,我们要做出完美反应,我D.我已激动地语无伦次....们必须捍卫榜首。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人们在生活中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过重的负荷会让人疲惫不堪。
②只有卸下自己身上过重的负担,将压力释放,才能享受生活中的诗意。
③在美妙的意境中,人们不仅能感受到艺术的美,而且还能感悟到人生的哲理。
④在喧嚣匆忙的世界里,我们也需要凡事留有余地,需要给生活留白。
⑤中国画中常常留出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空白,显示出丰富而美妙的意境。
⑥留白,是中国画的一种布局。
它既是一种艺术的美,又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A.③⑤④①②⑥B.④⑤③①②⑥C.⑥⑤③④②①D.⑥⑤③④①②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阅.十余岁阅.金经B.尔.辈不能究物理但手熟尔.C.然.则天下之事康肃忿然.曰D.遂.反溯流逆上矣肃遂.拜蒙母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伟大的悲剧》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他的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 班级姓名学号一、积累运用(30分)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其独特的美感形式,陶冶性情,滋润心灵,伴随我们成长。
班级准备开展“文学部落”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小语徜徉在经典诗文的长廊中,获得了很多感悟。
请你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故乡,挥不去的眷恋:马致远的曲中有(1)“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 _”的愁苦;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将思乡之情表达得很直白:(2)“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中想象回到家乡后与亲人团聚,共话今宵的诗句:(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心难忘,始终坚守:曹操登山观海,放声高歌(4)“日月之行,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岑参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借菊寄托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的诗句:(5)“遥怜故园菊,__ ____________。
”读经典,悟人生智慧:做人当坚守正义,切不可用不义的手段获取富贵,正如孔子所说(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文针对文学经典阅读做了如下发言,请阅读语段,完成任务。
(7分)tǎng ruò()我们回眸走过的人生历程,有一种阅读是令人难以忘怀的。
它A.如影随形....地陪伴着你,qián yí mò huà()地影响着你,切不可与浅薄的碎片化阅读B.混为一谈....。
它就是文学经典阅读。
阅读那些深刻地描写了人性的真实与复杂且具有 zhèn hàn()灵魂的伟大力量的作品,需要带着一颗chéng chè()的内心,秉持C.刨根究底....的精神,熟读,精思。
七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册)第一单元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A.元勋.(xūn)含蓄.(xù)调羹.(ɡēnɡ)鲜.(xiǎn)为人知B.选聘.(pìng) 筹.(chóu)划赫.(shè)然兀兀.(wù)穷年C.彷.(pánɡ)徨署.(shǔ)名绞.(jiǎo)肉深恶.(è)痛绝D.涉.(shè)猎通宵.(xiāo) 澎湃.(bài) 迥.(jiǒnɡ)乎不同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D )(2分)A.潜心惯注心会神凝一反既往家喻户晓B.慷慨淋漓锲而不舍历尽心血刮目相待C.搏学多识一拍既合锋芒毕露可歌可泣D.妇孺皆知马革裹尸杂乱无章不以为然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A.“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首,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
B.作家曹文轩荣获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来,骇人听闻....。
C.杨绛先生的离世,如巨星陨落,使中国文坛黯然失色....。
D.漫步曲水亭街,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
4.(2016,天津)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2分)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A.中国自古倡导“强不执弱,富不侮贫”。
不属于我们的土地,我们一寸也不要。
但属于我们的领土,我们寸土不让。
B.党和政府一定会继续努力,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2021年春季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测试(150分150分钟)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
(10分)(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3)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4)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5)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木兰诗》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6)王维《竹里馆》中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两句,传达出诗人与自然对话、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惬意。
(7)韩愈《晚春》中,写花木像是知道春将归去,所以珍惜最后的美好时光,争妍斗艳的句子是“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2.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1分)苍máng大地,芸芸众生,因为有了盼望,柔弱的臂膀才变得更加坚强;因为有了盼望,婆娑.的泪眼才放出坚yì的光芒;因为有了盼望,脚下的道路才越走越长,越走越宽广。
盼望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A,盼望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手足之情,盼望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望眼欲穿,盼望是“明月何时照我还”的B。
盼望与生命如影随形,如果说生命是一粒种子,那么盼望就是阳光雨露;如果说生命是一艘航船,那么盼望就是高扬的白帆;如果说生命是一场远足,那么盼望就是前方的风景。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苍máng(茫)婆娑.(suō)坚yì(毅)(2)在文中A、B两处各填写一个四字短语(或成语)。
(4分)A:示例:慈母情怀B:示例:归心似箭(3)画线句子使用了排比和引用的修辞手法。
(2分)(4)请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不得改变原意)(2分)盼望与生命如影随形。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综合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第一部分(1~4题21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8分)(1)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其一)》)(2)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将月亮人格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4)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用“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迈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5)《潼关》中谭嗣同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自己渴望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愿望.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4分)就在这时候,他周身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口里呼出的汽变成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轰隆的雷霆..,他的一只眼睛变成太阳,另一只眼睛变成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江河,他的筋脉变成道路,他的肌肉变成田土,他的头发变成天上的星星,他浑身的汗毛变成花草树木,他的牙齿、骨头、骨髓..等,也都变成闪光的金属、艰硬的石头、温润的宝玉,就是那最没有用处的身上出的汗,也变成清露和甘霖.总之一句话: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整个的身体使这新诞生的宇宙丰富而美丽.(1)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①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②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2)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2分)雷霆..(_____)骨髓..(_____)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女娲造人》是一篇寓言,以幻想的形式解释宇宙的起源.B.《皇帝的新装》中,皇帝上当受骗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皇帝追求虚荣,愚蠢透顶.C.《杞人忧天》教育我们不要为没根据的事情而忧虑和担心.D.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语言通俗生动,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4.仔细观察漫画《忙里偷闲》,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1)漫画讽刺了个别公务人员怎样的工作态度?(3分)(2)请你劝说漫画中的公务人员.(要求:结合画面内容,并用上本课中的“敬业”和“乐业”两个词语.)(3分)第二部分(5~20题49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5~6题.(6分)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寄北”是因为当时诗人在巴蜀,妻子在长安.B.“涨”字富有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水注入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了诗人的愁思之绵绵.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是虚写,它所创设的是一个与妻子团聚的欢乐情景.D.这首七言律诗通过对归期的问与答,抒发了诗人漂泊他乡时对亲友的思念之情.6.本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请作简要分析.(3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7~10题.(14分)甲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卖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特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蒲松龄《狼》)乙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杞人忧天》)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1)弛.担持刀(2)目似瞑,意.暇甚(3)身亡.所寄,废寝食者(4)若.屈伸呼吸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2)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9.甲文主要写了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经过,这则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3分)10.结合乙文的内容,说说“杞人忧天”这个成语常用来讽刺哪一类人?(3分)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1~13题.(8分)满足的人的衬衫【意大利】卡尔维诺一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可这个王子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你还缺什么吗?”国王问他,“你到底怎么了?”“我也说不清,爸爸,我自己也不清楚.”“你恋爱了?如果你想要哪个姑娘,告诉我,我会安排你们结婚的,不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王的女儿,还是最穷困的农家女子,我都可以给你解决!”“不是,爸爸,我没爱上什么人.”国王想方设法为儿子开心解闷.戏剧、舞会、音乐、歌曲,但毫无效果,而且王子脸上的红润一天一天消退.国王只好发出命令,从世界各地来了许多最有学问的人:哲学家、博士、教授.他让大家见了王子,然后征求大家的意见.这些人退出去想了想后,又来见国王,说:“陛下,我们想过了,并研究了星相,必须这样做:找到一个感到满足的人,这个人对所有东西都感到满足,并且因为一切而感到满足,然后把他的衬衫跟你的儿子的交换一下就行了.”当天,国王就派出使者到世界各地寻找这个感到满足的人.一个神父被带了回来,国王问他:“你满足吗?”“很满足,陛下.”“那好.你愿意成为我的主教吗?”“噢,那可太好了,陛下!”“出去!快滚出去!我找的是一个满足于自身状况的幸福的人,而不是一个想要比现有状况更好的人.”国王又开始等待下一个满足的人.人们告诉他,他的邻居,另一个国王,那真是又幸福又满足.他有一个善良美丽的妻子,子女成群,曾在战争中打败了所有的敌人,国家和平安宁.满怀希望的国王当即派出使者去向他求讨衬衫.邻居国王接待了使者,说:“对,对,我什么东西也不缺,可悲的是一个人拥有了一切,却还得离开这个世界,抛弃这一切!每次这样一想,我就深感痛苦,夜里不能睡觉!”使者一听,觉得还是回去吧.国王一筹莫展,只好去打猎散心.他射中一只野兔,以为可以抓到它了,可没想到,野兔一瘸一拐地逃走了.国王便在后面追了过来,把随从都甩在后边老远.追到一处野地,国王听见有人在哼着乡村小调.国王停下来,想:这么唱歌的人只能是个满足的人!就循着歌声钻进了一座葡萄园,在葡萄藤下他看到一个小伙子边摘葡萄边唱着歌.“您好,陛下,”小伙子说,“您这么早就到乡下来了?”“好小伙子,你愿意让我把你带到京城吗?你可以做我的朋友.”“啊,啊,陛下,不愿意,我一点也不想去,谢谢您.就是让我做教皇我也不愿意.”“那是为什么,像你这样一个棒小伙子……”“不,不,跟您说实话吧,我觉得这样很满足,这就够了.”国王想:我总算找到了一个幸福的人啦!“年轻人,你帮我一个忙吧.”“陛下,只要我能做到,我会全力以赴的.”“你先等等.”国王欣喜若狂,跑着去叫那些随从,“快过来!快过来!我的儿子有救了!我的儿子有救了!”然后他把随从们都带到了小伙子这里,说:“好小伙子,你想要什么我都会给你!但你给我,给我……”“什么东西,陛下?”“我的儿子就要死了,只有你能救他.来,你过来!”国王抓住他,开始解开他外衣的扣子.突然,国王僵住了,手耷拉了下来.这个满足的人没有衬衫.11.本文的开头有两种不同的译文,你觉得哪种译文更能体现童话语言的特点?请说明理由.(3分)A.一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可这个王子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B.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很疼爱他,视若珍宝.可这个王子总是郁郁寡欢,整天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12.故事中王子和小伙子没有姓名,他们都具有典型意义.请你说说他们分别代表了怎样一类人.(2分)13.国王找到“衬衫”了吗?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四、名著阅读.(7分)14.《朝花夕拾》是新课标推荐中学生阅读的名著.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两幅插图.请观察图片并完成后面的题目.(2分)①捕鸟②吹嘟嘟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写出与这两幅图画相关的文章篇名.与图①相关的篇名是《》,与图②相关的篇名是《》.15.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根据与图片相关的文章,任写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内容.(5分)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6~20题.(14分)是谁爱着你的背影①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②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③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④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⑤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⑥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⑦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⑧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果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⑨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⑩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⑪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⑫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⑬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⑭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的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⑮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已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16.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背影的三个事件,请你按照时间顺序,用概括的语言补充下面空格.(2分)①那个夏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里望着我离开小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请你结合全文,具体分析母亲的形象.(3分)18.请你按照要求进行品析.(3分)“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句中的“才”不可删去,理由是什么?19.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请从人物描写手法角度作答).(3分)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 20.文章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我”掉泪,请你结合文中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着“我”怎样的复杂情感.(3分)第三部分(21题50分)21.作文.(50分)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变化,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正是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情,人生才会多姿多彩,社会才会美丽纷繁.“情”是一个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请以“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要求内容具体充实,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参考答案1.【答案】(1)晴空一鹤排云上(2)博学而笃志(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5)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每空1分)2.【答案】(1)①汽气(1分)②艰坚(1分)(2)①léi tíng(1分)②gǔ suǐ(1分)3.【答案】A(3分)4.【答案】(1)讽刺了公务人员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3分)(2)同志,作为公务人员,你们首先应该敬业——尊重百姓,真心实意为百姓办事;其次,你们更应该乐业——以为百姓服务为乐,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玩游戏、看电影上.(3分)5.【答案】D(3分)6.【答案】作者运用想象的手法想象着来日重逢,剪烛夜话的欢乐情景,以此来反衬今夜的孤寂.(3分)7.【答案】(1)解除,卸下(2)这里指神情、态度(3)无,没有(4)你(每小题1分)8.【答案】(1)狼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而从后面攻击屠户.(2分)(2)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宁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2分)9.【答案】告诉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妥协,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3分)10.【答案】常用来讽刺那种害怕不可能发生的灾祸,徒然自扰的人.(3分)11.【答案】示例一:A更能体现童话的语言特点.相比B“视若珍宝”“郁郁寡欢”“整天”等词句,A中的“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等更能体现童话语言简明、朴实、生动等特点,符合儿童的口吻,更加适合儿童阅读.(3分)示例二:B更能体现童话的语言特点.“视若珍宝”和“郁郁寡欢”等词语,更能体现童话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3分)12.【答案】王子代表几乎拥有一切却还是不快乐的一类人;小伙子代表尽管没有优越的生活条件却很满足、很快乐的一类人.(2分)13.【答案】示例:我认为国王(可能)找到了衬衫.神父对生活还有欲望,邻居国王拥有一切但因害怕失去而感到痛苦,唯有小伙子对自己的现状很满足.国王虽然没有找到物质意义上具体的衬衫,但是他在一次次寻找中,真正理解了“衬衫”的象征意义,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人性的欲望往往是无止境的,精神的满足快乐要比欲望的追求更能让人快乐;满足是人的自我感受,权利、地位、物质等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幸福快乐,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以真正的满足、幸福与快乐.(3分)14.【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3分)15.【答案】温馨的回忆: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②《五猖会》一文中迎神赛会时,孩子们买一个“吹嘟嘟”,呲呲地吹它两三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4分)理性的批判: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老师让孩子们读一些枯燥乏味的书.②《五猖会》一文中去看迎神赛会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4分)16.【答案】②去年秋天,母亲在医院病房的窗口望着我在雨中离开.③这个周末,母亲跟我来到路口,站着看我远去.(2分)17.【答案】示例一:这是一位关注儿女、爱意深沉的母亲,她依恋与儿女在一起的时光,连儿女离去的背影也不想错过,还要多看一眼.(3分)示例二:这是一位通情达理含蓄深沉的母亲,她虽然因儿女成家立业,缺少陪伴而孤单失落,但并不提出特别要求,只是在儿女离别时默默关注他们的背影,努力延长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3分)18.【答案】示例一:“才”字细致表明母亲是在一直目送“我”走下楼梯,直到看不见“我”的身影才返家关门,如果把它删除,则不够具体细致,没有了“一字传情”的表达效果.(3分)示例二:“才”准确传达出“我”对母亲的关注,、期待,“我”告别母亲是,一面下楼倾听母亲的动静,期待他赶快回家,听到关门声才放下心来,如果删去,则少了细节上的强调,不能表达出母女间微妙真切的感情.(3分)19.【答案】(这句话是作者的想象),运用了动作描写,“一刹那”“拖”“努力”“快速”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动作的艰难与急切,表现了母亲对“我”的关心、牵挂与不舍.(3分)20.【答案】示例:这些泪水中蕴含着“我”复杂多样的思想感情,既有知晓母亲的殷切凝视之后,为母亲的孤独失落而心酸难过的心情,也有感受到爱的目光在身后追随,为母爱的细致深沉而感怀激动的心情.(3分)21.【立意指津】请以“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是什么“情”?是写“亲情”,还是写“友情”,还是写“师生情”?选好题材最为重要.我们人生收获了很多很多的感情.要写自己收获最大的一个方面,不能面面俱到.只有写自己的人生,才能写出真情实感.要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才能有生活,有东西可写.。
初一语文下第六单元测试题班别:姓名: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犷.()野畸.()形斑lán()沟hè()2、根据下列语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毫无私心、毫不吝啬地前往。
()(2)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
()(3)暗中观察情况。
()(4)比较起来,只有超过的,没有赶不上的。
()3、在修改病句(在原句里改)。
(1)、这种种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的引起了讨论。
(2)、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完成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4、默写。
(1)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2)赵翼《论诗》一诗中,常被用来形容江南梅雨季节的清新幽静的可爱景色的两句是:,。
(3)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机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4)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
卒之为众人,。
二、文言文阅读。
狼(选段)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5、解释加点字词。
一狼径.去()屠暴.起()一狼洞.其中()狼亦黠.矣()6、翻译下列句子。
(1)其一犬坐于前。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7、文中与“目似瞑,意暇甚”相照应的一句是:8、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三、现代文阅读。
(一)老师的泪初二时,我竟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我的语文老师。
老师姓杨,爱穿白色的裙子,她在讲台上讲蓝蓝的天,青青的草,像一片白云飘来飘去,轻盈极了。
她有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笑时,便成了甜甜的弯月……“齐玉。
”杨老师叫我。
我发怔。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一)(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缥.缈(piāo)炫.耀(xuàn)掺.和(cān)B 赐.给(cì)愚蠢.(cǔn)滑稽.(jī)C.御聘.(pìn)钦.差(qīn)妥.当(tuǒ)D.躇.步(chú)庇.护(pì)呈.报(chéng)2.(3分)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爵士澄澈枯籐骇人听闻B.头衔女娲剌叭随声附和C.贱起气概蜘蛛莽莽榛榛D.镀金爱慕雕像眉开眼笑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4.(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屠呦呦在小草中萃取的靑蒿索,使全世界亿万疟疾病人造福。
B.我国每年因吸烟引发疾病导致死亡的人数大约100万左右,控烟立法迫在眉睫。
C.水上古城元宵灯会量身制作的融传统人文故事、地域特色于一体的花灯,体现出现代灯光技术与古典文化艺术的结合。
D.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宗旨是能否通过具有普及性的诗词内容,打造﹣场全民诗词文化盛宴。
5.(3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②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的要素呢?③我正欣赏着这里的景致,一位穿长袍戴小帽的老先生骑着一头小毛驴地走过我的身旁。
④今年央视春晚的魔术表演十分精彩,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其丰富奇妙的变化简直。
A.标志必须悠然自得不言而喻B.标本必需悠然自得不可思议C.标志必需泰然自若不言而喻D.标本必须泰然自若不可思议6.(3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无误的一项是()A.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B.“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C.女娲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作“人”。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含期中期末试题,答案在最后)第一单元学业水平测试卷(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燕.然(yān) 彷徨锲.而不舍(qiè) 妇儒皆知B.萦.带(yínɡ) 元勋锋芒毕露.(lù) 可歌可泣C.殷.红(yīn) 深宵鲜.为人知(xiān) 心不在焉D.调羹.(ɡēnɡ) 昼夜气冲斗.牛(dòu) 慷慨淋离2.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战国时代,多少无名英雄战死沙场,马革裹尸....。
B.这个小偷被称作“偷王”,是当之无愧....的。
C.从这件事之后,他的态度一反既往....,有了很大的改观。
D.人民群众对贪污腐化、损公肥私的官员深恶痛绝....。
3.文化积累——下列对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在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给美猴王起名“孙悟空”。
B.《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62年间的史实。
《孙权劝学》选自这本书。
C.《骆驼祥子》中,祥子的第一辆车是卖了骆驼得了钱再买的。
D.《狗·猫·鼠》和《二十四孝图》都是以议论为中心,穿插童年时的经历和感受。
主要目的是批判旧道德。
4.语言运用——根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须粗知。
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研究,仔细揣摩。
所以,而对于少数好书,则需要精读、细读、反复的读。
A.有的书只须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必须咀嚼揣摩。
B.有的书只须咀嚼揣摩,有的书只须读其中一部分。
C.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有的书需要咀嚼揣摩。
D.有的书只须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
5.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通过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使学生的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六单元评价检测(解析版)单元评价检测(五)(90分钟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迸溅(bènɡ) 忏悔(qiàn) 忧郁(yù)B.恩惠(huì) 矜持(jīn) 伫立(chù)C.卸却(xiè) 酒酿(niànɡ) 瞬息(shùn)D.挑逗(tiǎo) 赤裸(ɡuǒ) 延绵(mián)【解析】选C。
A项“忏”应读chàn;B项“伫”应读zhù;D项“裸”应读luǒ。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赤裸忏悔悠寂凝望B.颤抖鸡豚伶丁疑惑C.繁蜜伫立幼稚脾性D.渺小忧郁懊丧嫌弃【解析】选D。
A项“悠”应为“幽”;B项“丁”应为“仃”;C项“蜜”应为“密”。
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这时候,奶奶也去世了,真是祸不单行。
B.这就是生活,有轰轰烈烈但虚无缥缈的过往烟云,也有平平淡淡但实在朴素的生活睿智。
C.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
D.春节期间,当越来越多的人忙于抢红包并乐此不疲时,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变成了“我看着你,你却在抢红包”。
【解析】选C。
用词不当,“入木三分”是“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恰切”。
4.(2017·龙东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一带一路”建设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离不开文明互鉴的“软”助力。
C.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D.新一代迎宾展示机器人是一款工作于室内环境,用于迎宾、讲解、接待、引领工作的智能型服务机器人。
【解析】选B。
A.否定不当,去掉“不再”;C.前后不一致,去掉“能否”;D.语序不当,应是迎宾、接待、引领、讲解。
试卷第1页(共3页)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班 级 姓 名
考 号 复兴中学2014--2015学年第2学期第五单元考试 七年级 语文 试卷
满分[100] 分 ,时间45分钟 2015年06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分数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眼睑.(jiǎn) 悲怆.(chuàng) 抽搐.(chù) 窥伺.(sì) B.剽.悍(biāo) 束.缚(shù) 妒.忌(dù) 困窘.(jiǒng) C.缀.行(chuî) 假寐.(mâi) 搏.击(bï) 意旨.(zǐ) D.犷.野(kuàng) 鬃.毛(zōng) 翘.起(qiáo) 覆.(fù)盖 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2分 A. 不动声色 蹦来蹦去 临空跃起 目瞪口呆B .斑斑驳驳 生意葱茏 进退维谷 略胜一筹 C. 眼花嘹乱 秩序井然 石破天惊 慷慨以赴D. 遒劲有力 相得益章 面面相觑 团结玉侮 3、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内容。(10分) (1).《约客》中用对句写景,富有时令和地方特色的诗句是 。 (2)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各行各业的许多有志青年积极投身到建设祖国的浪潮中,老一辈的建设者无不欣慰的说:“真是 , ”。(用赵翼《论诗》绝句中的相关诗句回答) (3)古代诗词里有很多句子写到动物,请写出两句: , 。 (4)写出两个带“马”字的成语: 、 。 两个带“狼”字的成语: 、 。 4、.下列文字选自一位同学的讲演稿,请指出错误并写明修改办法。4分 ① 同学们,我们不能忘记,曾有多少志士仁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的兴亡英勇奋斗;②我们也不能总沉醉于我国有世界上所没有的万里长城和四大发明。③作为祖国21世纪的建设者,我们将要担负的责任并不轻快,④我们更不能不忘记,当年少先队员的誓词——准备着,时刻准备着„„ 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填空。(8分) (1)《猫》的作者 代作家 。
(2)《马》是 国作家 (姓名)的妙作,他一生的主要著作是36万字巨册的《 》。 (3)《狼》选自《 》,作者是 代文学家 。 二、文言文阅读(13分) 《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 ②一狼洞.其中 ( ) ③屠自后断其股. ( ) ④止.增笑耳 ( ) 7、.解释“其”字在各句中分别指代什么: 2分 ①一狼洞其中:( ) 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8、下面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屠自后断/其股 B 恐前/后受其敌 C.其一/犬坐于前 D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9.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1)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10、 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2分) 答: 。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哀悼(diào) 悲怆(chuàng) 瞬间(shùn) 咆哮(xiāo) B.娴熟(xián) 抽搐(chù) 不羁(jī) 剽悍(piāo) C.窥伺(kuī) 庇荫(yīn) 遒(qiú)劲 对峙shì D.畸形(qí) 苫蔽(shuàn) 假寐(mài)细腻 (nì) 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内 (4分) A.凛冽 吞噬 羸弱 语无论次 ( )B.辐射 遮弊 协奏 养精蓄锐 ( ) C.崔巍 惩戒 真蒂 妄下断语 ( )D.覆践 犷野 蜷伏 相得益彰 ( ) 4.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福州市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B.近年来,海交会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C.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试卷第2页(共3页)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D.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5.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2分)( ) A.《华南虎》这首诗,作者牛汉以华南虎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B.《猫》选自《郑振铎文集》,作者是福建人,现代作家。 C.《在沙漠中心》选自《人类的大地》,作者圣埃克絮佩里,是法国作家,他是法国最早的一代飞行员之一,代表作有《夜航》、《小王子》等。 D.《狼》这篇文章情节曲折,语言生动,作者主要通过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来刻画屠户勇敢机智和狼阴险狡诈的形象。 6、仿写。(2分) 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果实"中再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叙写,与前一组句子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二、阅读题(45分) 《猫》 (1)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游玩,好象是具有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和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对于前几只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2)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3)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白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咛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4)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5)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6)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没有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7)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象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多。 (8)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9)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着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10)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11)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12)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13)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14)我心里还愤的,以为惩戒的还没有快意。 (15)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跳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16)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17)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18)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19)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20)至此,我家永不养猫。 14、依据文中“我”对第三只猫情感的变化过程,完成填空。(2分) ( )→愤怒→( ) 15、.写“我”一家人都不太喜欢这第三只猫,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请概况回答后结合文章内容加以说明。(3分)
16、文中画线句(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退了......)中“一定”出现了三次,请结合语境说说它的意思以及作用(4分)
17、第16段采用了何种人物描写手法?抒发了“我”怎样的感情?(3分) 18、16至20段的表达方式是什么?选段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9、文章最后一句“从此,我家永不养猫”蕴含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你觉得动物与人的关系应是怎样?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