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习周智夫先进事迹心得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2
学习周智夫同志心得体会
近日,在学习了周智夫同志的先进事迹,我感慨万千。
从他的身上,我学到了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为党奉献是他用一生践行的信条。
战争年代,他浴血奋战,身上留下了永远的伤痕;和平年代,他勤勤恳恳,几次调整工作岗位,他总能把任务完成的更出色;即便是退休之后,身患重病的他带着助听器,拿着放大镜也要学习十九大报告。
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名老党员的信念。
对党忠诚是他时刻坚守的原则。
即便是一点点微小的错误,他也会将其写进自我检讨;可以用公家的钱看病,他却更要节省;家人用了一次公车,就遭到了他的严厉批评。
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老党员的坚守。
淡泊名利是他伴随一生的品质。
无论是被从正职调成副职,还是先后辗转六个地方工作,他都欣然接受,毫无怨言。
宁肯让自己的一家人挤在60平米的小房子,也要把房子留给行动不方便的同志;他资助六名亲戚念完中学,自己却一直穿着破旧的衣服,用着破旧的家具。
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一个老党员的品德。
“这辈子一直跟党走,下辈子还做党的人。
”周智夫的这句话就是他一生的写照。
他的种种事迹都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辉。
而作为新时期的党员,我们更应该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用实际行动为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1页/共2页。
学习周智夫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5篇学习周智夫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5篇学习周智夫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周智夫,党员的一面镜子周智夫在《历史思想自传》中写道:“只要革命需要,我愿意把生命献给党”“这辈子一直跟党走,下辈子还做党的人”显然,周智夫老同志成了那个万千人中的“特例”,虽然他早已退休多年,但他身上的那份共产党员的荣耀和使命却从未散。
这与当下党内的一些干部表现出来的懈怠工作、贪图享乐、奢侈淫靡是截然不同的为人风骨,也使得旁人为之感动,为之肃然起敬。
周智夫老同志的身上,闪耀的是老一代党员勤劳朴素、真诚善良的光辉品质。
这些优秀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节操与道德,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时期,都是抓住民心、贴近民情、站在民意的崇高价值表现。
周智夫老同志的精神与品性无疑是高尚的,也是值得我们推崇与学习的,尤其是活到老学到老永远跟党走的精神,这是很难得的。
试着问一下,有谁可以在退休后的数年里坚持学习?坚持交党费?坚持学习党的精神?周智夫老同志做到了“退休的是岗位,不休的是党性”这是属于老党员的自我修养的升华,是周智夫老同志的人生价值的绽放。
他是老一代共产党员的缩影,他身上的那些优秀品质让我的脑中又回想起曾经那些个同样闪耀的党员们的生平,是数以千万计的党员的真实写照,心中不禁一阵失神:我们的生活缺少的不就是这样的精神吗?幸运的是,这些精神有时候就在我们的身边。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
”作为共产党员,“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入党誓词、庄严承诺,不仅是“在其位谋其职”的履职尽责,更当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守望初心。
“党”字不忘,信仰不失,才能在风浪考验前无所畏惧,在诱惑吸引前立场坚定,竖立起共产党人的一杆旗。
周智夫老同志只是千千万万老一辈优秀共产党人中的一员,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把党员身份当是每一名共产党员的一辈子坚守。
学习周智夫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周智夫的好家风“子
孙后代要永远跟着党走”
周智夫,江苏睢宁人,一名入党75年的老党员,他对家人说:“公家便宜一点也不能去占。
”无论在职还是离休,周智夫都干干净净、清清白白。
在基地医院任副政委时,女儿和几个干部孩子中午在医院食堂蹭了一顿饭。
他知道后,对女儿进行了严厉批评,并将几个孩子的伙食费全部补上。
周智夫对自己严格要求,一是一、二是二,不占公家一分便宜。
周智夫常给老伴交代,咱俩医疗保障标准不一样,我的药你不能用。
一天晚上,老伴的阿司匹林用完了,跟周智夫商量用一下他的药,他很认真地说:“药可以借给你,但你要记住,买药后必须及时还给我。
”大女儿周雪文也患有心脏病,随身常备速效救心丸。
一次,她从重庆来北京看望父亲,周智夫发现女儿用的药和自己的一样,就要求她在药瓶贴上名字来区分。
面对家人的不解,周智夫解释:他的药是公费保障的,不能一人公费医疗,全家免费吃药。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规、家训、家风。
正如成龙在歌中唱道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这清白传家的家风连着党风政风。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第一所学校,只有重视家风家教,家庭这个细胞才能更健康,这个千万家的国家大肌体才能更强壮。
周智夫非常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坚持不留金不留银,只给后代留精神。
这是他对子女的深沉大爱,也是传承的最好家风。
他立下家训:“子孙后代要永
第1页/共2页。
做对三件事,不做三种人——学习周智夫先进事迹有感近日,经习主席批准,北京卫戍区某离职干部休养所离休干部周智夫同志被列为全国重大典型进行总结宣传,发出了向周智夫学习的动员令。
作为一名来自江西红土地的普通党员,我被周智夫先进事迹深深地打动、感动,他身上有许多优秀特质,值得我们去学习、体味和践行。
一是对党忠诚,不做“两面人”。
选择了就一直走下去,无论在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亦或是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周智夫始终践行一生跟党走的铮铮誓言,甚至立下“严苛”的遗嘱:“子孙后代要永远跟着党走,要用实际行动爱党爱国听党的话。
”同时,坚决反对“两面人”,坚持“要对组织有一说一,可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在1953年社会大改造的时候,身为贫农身份的他如实将自己拥有30亩地、4间房、1块约2亩地的梨园、1头牲口、2辆小平车的情况报告组织,以致土改时被划分为中农,虽明知于己有利但决不做违心之事。
二是对学执着,不做“莽武夫”。
社会上曾经有一种错误认识,认为当兵的总体文化水平不高,很多是一介武夫,刚猛有余而智谋不足。
但在周智夫身上,学习从不放松,坚持把读书学习作为一大爱好、一大需要,坚持用读书学习来为工作添力,为精神补钙。
在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辗转南北的工作生涯以及离休的30多年,他始终热爱学习,抓紧一切时间读书看报、研读理论,即使卧病在床,也坚持到客厅从头到尾听完习主席作十九大报告,紧跟党的创新理论步伐,补足精神之“钙”,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三是对事较真,不做“糊涂者”。
习总书记曾说过:“如果一个地方腐败问题严重,有关责任人装糊涂、当好人,那就不是党和人民需要的好人!”难得糊涂,明哲保身,退避三舍,曾是一些人的为官之道,这种难得糊涂实质上是对社会的一种巨大危害。
周智夫在任何时刻都保持清醒头脑,敢于同不良现象较真,不做“糊涂者”。
“公家便宜一点也不能去占”,他较真批评女儿在他工作的医院食堂蹭饭并补全伙食费,较真区分自己和家人的药物,只因他的药是公费保障的,而家人的不是。
周智夫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传承优良作风谱写时代精神周智夫同志不仅是新时代军人的优秀代表,同时也是老党员的典范,他坚守信仰、对党忠诚、艰苦奋斗、立德齐家,成为所有党员的一面旗帜。
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要以周智夫同志为榜样,念党情、报党恩、让党性永传承,坚守信仰不迷失,坚持奋斗不止步,继续传承老一代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树立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新形象。
要进一步牢固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
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
牢固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不断提高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是牢固树立坚定正确理想信念的思想基础。
好各项工作的关键在于党。
首先共产党人拥有自己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
在新形式下,只有履行好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要始终如一地坚持党的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对所有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
共产党员如何对待群众,是一个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党性问题。
自觉坚持党的宗旨,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是我们党坚持的一贯原则。
党在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工作任务有所不同,为人民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也有所不同,但党的根本宗旨没有变,也不能变。
只有牢记党的宗旨,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宗旨立得牢,执政才能执得好。
党员干部,要始终清醒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利,来自于党和人民,自觉摆正自己是人民公仆的姿态,要始终想百姓所想,做百姓所做,在新的形势下,要牢记党的宗旨,在不同的岗位上,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坚定地履行着党的宗旨,才能得到人民的广泛赞誉。
必须旗帜鲜明的反对不思进取、贪图安逸,作风飘浮,工作不实,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行为,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增强党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从而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伟大成果。
周智夫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离休不离志退休不褪色——向周智夫同志学习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广大离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
广大老干部如何离休不离志、退休不褪色,周智夫同志用实际行动作出了有力诠释。
我们要向周智夫同志学习,切实把不忘初心、以身许党作为价值追求,作为我们永恒的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终身。
昔日沙场留弹痕,一生清正守初心。
周智夫的一生是不平凡的。
他1924年出生,1943年9月入党并参加革命,1944年9月入伍,曾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先后参加江苏睢宁县高作镇、安徽灵璧县后马家等10余次战斗,他右肺切除近三分之二,右侧第六根肋骨被摘除,因战负伤被认定为三等甲级伤残军人。
他亲身参与了可歌可泣的革命历程,见证了大历史的沧海桑田之变。
他的一生,从枪林弹雨中走来,历经千锤百炼。
周智夫同志入党75年来,始终牢记入党和从军初心,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始终紧跟党的创新理论步伐,一片丹心跟党走,一生一世报党恩,彰显了老党员不忘革命初心、永葆政治本色的精神风范。
严于律己近无理,宽厚待人见热忱。
”待遇是组织给的,有标准也要省着用。
”周智夫常说,待遇好是党对老干部的关心,但我们不能可着劲用。
他对自身要求有”三个不超标”,即住房、用药、用车不超标。
离休多年一直住着90平米的公寓房,直到20XX年才分到102平米的经适房;周智夫处处精打细算,为国家节省了不少经费。
周智夫不仅对自己的生活自觉自律,对自己的家属子女也很”严苛”.20XX年暑假,周智夫的大孙女带着孩子来北京看望他,期间小孩感冒发烧急需到医院治疗。
孙女外出打车没打上,请爷爷要公车送又被回绝,便私自以爷爷的名义向所里要了车。
周智夫知道后严厉地批评。
这件在普通人看来合乎情理的事情,在周智夫眼里却是”坏了规矩”,违背了原则,通过平日里的言传身教,周智夫树立了良好的家风,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学习周智夫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从周智夫身上收获
的“宝贵财富”
一个人、一个故事、一段话语,看似平凡简单,却能点燃许多人心中的激情与梦想。
品读完老党员周智夫的典型事迹,让我充分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使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修养教育。
作为在党长期执政的和平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干部,同老一辈革命家相比,感到责任更加重大。
一辈子对党忠诚,永葆老革命至纯至粹的精神品质。
理想信念是指路的灯塔,年轻干部要学习周智夫同志对党忠诚,老革命家至纯至粹的精神品质,扎牢思想防线,加强党性修养,切实做到对理想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自觉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一名党员对党忠诚纯粹,就会向党敞开心扉,就愿为党奉献一切,就能给党增光添彩。
周智夫作为名普通党员,在平凡的一生中,始终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党叫干什么就坚决干,党不让干什么就坚决不干,一以贯之保持着共产党人忠诚底色,工作39年,4次跨省调动,20多次变换岗位,认真践行了“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信条。
一辈子坚守信仰,永立老党员笃定笃行的精神高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年轻一代
第1页/共2页。
我愿永远做一颗螺丝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74年前,有这样一同志,刚刚步入18岁的花季,就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到了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之中,一干就是四分之三个世纪。
直到弥留之际,都心心念念着党和人民,他的名字叫--周智夫。
一步与一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香港著名歌手许志安有一首歌《一步与一生》。
歌中是这样唱的:“回顾中仿佛一步一生,每一级一世都难忘”。
这正是契合了周智夫同志的一生。
在一个机缘巧合的时候,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正是这一步,让一个人一生的轨迹随之改变,每一步的信念产生动摇,周智夫都将不再是周智夫,如果他看到了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产生了恐惧心理,他就不会成为周智夫,如果他听信当初国民党反动派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剿共口号,他就不会成为周智夫。
如果他在战争的枪林弹雨面前畏惧退缩,他就不会成为周智夫,如果他被和平时期的安定消磨掉了进取的斗志,他就不会成为周智夫。
可以说,正是周智夫同志对党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忠贞不二的奉献成全了如今这个受人爱戴,为人楷模的周智夫。
他用他的一生教育了中国上千万的共产党员,告诉我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第二次生命“当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要用这一生去报答。
”周智夫同志的一生可以用他说的这样一句话来概括。
周智夫同志在解放战争中身负重伤,生命垂危时,他没有忘记这句话;在部队职务调整,将他由正职调整为副职时,他没有忘记这句话;当他不满于女儿“抹黑”党,向组织“检举”亲人时,他更加没有忘记这句话!在近一个世纪的人生中,周智夫同志时时刻刻以一名共产的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服务集体,奉献社会。
虽然他的身体离开了人世,但是他的精神永存,并将时刻鼓舞着后来的每一位共产党员。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终生。
一生的螺丝钉“我愿永远做一颗螺丝钉”。
周智夫同志用一生践行了共产党员的精神,我们的党正是需要这千千万万的螺丝钉,才能筑起共产党员精神的堤坝。
2021学习周智夫先进事迹有感周智夫同志是我们同志的杰出代表,半生戎马,一心向党。
作为一名年轻党员,要认真学习他的优秀党员,向优秀共产党员看齐。
周智夫是离休干部,退伍军人。
年轻的时候为国家和平立过站卢功劳,也是经历过战场的九死一生。
作为眼光一个凡人的眼光来说,这样的宋德福老干部,国家给他充分享受什么金质奖章享受都不为过。
可是,周智夫不这么认为。
他常说“待遇是组织给的,有标准也要大区着用”。
平时看病几乎省着花,家里人想公车私用都被他训斥一番。
这样的老党员是多么让人崇敬和尊重啊!如今,国家先进典型政治贪污腐化的广大党员,抓出一批“老虎”和“苍蝇”。
同样是为国家做出了汗马功勋的党员干部,思想差距缺如此之大,不得不让人深思。
这些思想上走向偏差的干部们,如果当初深刻领会像周智夫这样的老党员要替的先进事迹,好好反省自己,就不会走到今日的孙悦了。
一谈起自我反省,周智夫思想上如此高标准要求自己,就是因为习惯了平日的“自我反省”。
他年轻的时候,在战场上所被子弹打中但是活过来了,而他的很多老兵死去了。
战友的惨死与他关系不大,他却一直在反思思考自己的过错。
周智夫常说:“就像房间需要有打扫一样,思想上的灰尘也要经常打扫。
”乃是他勇气这种敢于剖析自己的勇气和精神,才让责任意识他一直保持着党员应有的自觉性和先进性。
周智夫革命工作39年,20多次变换岗位,从无怨言,认真践行了“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信条。
一心对于刘少奇的安排一心践行,对党的深厚感情和党的事业无比忠诚,这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年轻党员学习的。
只有时刻拥护党,对党忠诚,才能在工作上时兢兢业业,不怕吃苦。
这也是所有党员同志的精神脊梁。
学习周智夫同志5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习周智夫同志5篇,欢迎阅读参考!学习周智夫同志心得体会(一)余热未尽献,老骥不偷闲。
古梅无他求,点红暖人间。
历经了伟大变革的老党员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对党怀有深厚感情,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是忧党爱国为民的代表。
今天,就有这样一个老党员,他不忘革命初心,永葆政治本色,用实际行动做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支持者和模范践行者,他,就是周智夫。
周智夫同志用毕生的行动诠释了他对党的忠诚,对党的热爱。
年少时期,他就拥有“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迈情怀,毅然决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
在战场上英勇战斗,留下了“右肺切除近三分之二,右侧第六根肋骨被摘除”这样的光荣勋章。
正值壮年,他恪守“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信条,服从安排,沉心静气,全身心投入事业,常年累月拖着残疾身体加班熬夜,勤勤恳恳、乐此不疲。
病危之时,他仍铭记党员义务,拿出12万元积蓄缴纳党费,捧着党费收据热泪盈眶,凝视良久。
周智夫用他的一生践行跟着共产党走就是跟着真理走、跟着光明走、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的坚定信念,真切的展现了老党员崇高品格和精神风范。
坚守信仰是他刻入骨髓的政治灵魂。
革命战争年代,面对生死考验,他对党忠贞不渝;和平建设时期,面对各种诱惑,他理想信念坚如磐石。
已至耄耋之年,即便身体状况极差的情况下,他能仍能坚持用放大镜、助听器、笔记本学习党的科学理论和十九大精神,支撑他的,是对中国共产党无比虔诚的信仰,是作为共产党员一心向党的归属感。
对党忠诚是他铭记终身的郑重承诺。
“对组织要有一说一,可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他发现家人私用村民为民兵捐献的5斤粮食,没有及时向组织报告,为此愧疚不已;明知贫农出身对自己更好,还是如实报告家庭经济情况,即便被划为中农也从不后悔。
在他平凡的一生中,始终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党叫干什么就坚决干,党不让干什么就坚决不干,从不做“两面”人,一以贯之保持着共产党人忠诚底色。
2021学习周智夫先进事迹心得
周智夫,出生在苏北反动老区,亲眼看到过日本鬼子烧杀抢掠的凄惨现象,见证了八路军浴血奋战打鬼子的英勇壮举、党领导农民进行减租减息斗争,切身感受到党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好,逐步萌发加入反动队伍的念头,心中播下了向党靠拢的种子。
而强大的国家需要强大的人民军队来作支撑,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需要不忘初心、永葆本色的优秀军人。
周智夫同志作为一名经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兵,先后参加江苏睢宁县高作镇、安徽灵璧县后马家等10余次战斗,身负重伤、英勇顽强、永葆本色的他用行动和行为诠释了一名优秀的军人的光辉形象。
周智夫同志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军人代表,还是一名老干部,是共产党员的一面旗帜;一名党员对党忠诚纯粹,就愿为党奉献一切。
周智夫恰恰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党员,在平凡的一生中,始终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说老实话,一以贯之保持着共产党人忠诚底色。
周智夫立下家训:“子孙后代要永远跟着党走。
”、”;这辈子一直跟党走,下辈子还做党的人。
”念党情报党恩是周智夫是传家的精神命脉,也是红色家风之魂。
周智夫有一个陈旧的木质衣柜,两开门,高约2米,宽约1米。
这个衣柜跟随了他数十年,里面装的衣物却寥寥可数。
对周
智夫而言,最珍贵的还是那套马裤呢老式军装。
一套军装,被他穿了30余载,已经褪了色。
岁月流逝,军装的颜色变淡了,军人的底色却厚重了。
周智夫的勤俭美德已经融入血脉,成为家风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智夫始终秉承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为我们这些年轻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向周智夫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两种精神:
一是学习他言行一致,对党忠诚老实。
“对组织要有一说一,不弄虚作假。
”真正的共产党员,是纯粹的、没有任何杂质的,对党不会有丝毫虚假。
二是学习他无私奉献,克已奉公。
在单位同事的眼里,周智夫是有名的”;工作狂”,他把工作当事业来干,常年累月拖着残疾身体加班熬夜,勤勤恳恳、乐此不疲。
我们要向周智夫同志学习,实实在在把不忘初心、以身许党作为价值追求,不断追求理想信念与人生意义的升华,坚定一生跟党走的远大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