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帮助他人我快乐》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3
教案: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帮助他人我快乐》教案冀教版第一章:关爱他人1.1 学习目标: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关心和帮助身边的人。
1.2 教学内容:讲述关爱他人的故事,引导学生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
1.3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讲述一个关爱他人的故事,如“盲人过马路”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关爱他人的关注。
Step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日常生活中如何关爱他人,举例说明。
Step 3:分享心得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关爱他人的心得体会。
Step 4: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帮助他人。
第二章:助人为乐2.1 学习目标: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学会主动帮助他人。
2.2 教学内容:讲述助人为乐的故事,引导学生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2.3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讲述一个助人为乐的故事,如“小猴子摘香蕉”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帮助他人的关注。
Step 2:情景模拟设置一个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Step 3:分享心得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帮助他人的心得体会。
Step 4: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助人为乐的品质,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帮助他人。
第三章:尊重他人3.1 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学会尊重他人的不同。
3.2 教学内容:讲述尊重他人的故事,引导学生体验尊重他人的快乐。
3.3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讲述一个尊重他人的故事,如“小猪佩奇和朋友们”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尊重他人的关注。
Step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日常生活中如何尊重他人,举例说明。
Step 3:分享心得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尊重他人的心得体会。
Step 4: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尊重他人。
第四章:合作共赢4.1 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共赢的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
小学思想品德二年级助人为乐教育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助人为乐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乐于助人的品德素养;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参与能力;3. 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通过案例分享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助人为乐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情感和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助人活动;3. 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鼓励他们团结合作。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意识形态教育通过故事、图片和视频素材,让学生了解助人为乐的含义、种类和意义,引发他们思考。
2. 案例分享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助人为乐的真实案例,向学生展示他人如何通过各种方式来帮助他人。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案例中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3. 小组合作体验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助人为乐的活动,例如清洁校园、关心环境、帮助老人等。
让学生自行商议如何进行,如何分工合作,并在一定时限内完成任务。
4. 反思与总结学生完成助人为乐的活动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让他们思考自己的感受和所获得的成果,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收获。
四、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通过播放助人为乐相关的视频或讲述相关的故事,唤起学生的情感。
2. 引导思考提问学生,什么是助人为乐?为什么我们要助人为乐?助人为乐有哪些方式?3. 案例分享教师向学生分享一两个真实的助人案例,并引导学生讨论案例中的行为和价值观。
4. 分组合作体验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分配助人为乐的任务。
例如,清洁校园,小组成员可以分工合作,清理垃圾、擦拭桌椅等。
5. 反思与总结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感想。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 课堂观察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是否积极参与、关心他人等。
2. 同伴评价学生可以通过填写同伴评价表来评价其他小组成员在助人活动中的表现,并给予反馈。
年级道德与二学科课型新授生活讲课时间设计时间总课时学习内容 6.《帮助他人我快乐》第一课时A.知道乐于助人是对人友善的表现。
学习目标 B.乐于帮助他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
C.体验帮助他人给自己所带来的欢乐感情。
学习要点教育学生乐于帮助残疾人和老年人学习难点教育学生乐于帮助残疾人和老年人。
学习准备经过网络或其余门路,收集一些与残疾人有关的资料。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自学感悟:1.让同学们闭着眼镜走一段路;用一只手系鞋带;用一条腿走路;不说话,用手势表达清楚一件事情等。
就是让学生模拟一些有生导理缺点的人做事情。
学2.大家做完这些游戏,有什么感觉呢?残疾人在生活和学习中,过可能会碰到哪些困难?他们最需要什么呢?大家议论一下,而后说程一说。
教师小结:因此,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上应当帮助近似这些有困难的人。
下边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设问导读:1.同学们,翻开课本第二十四页,我们看一看图中说了一个什么故事,而后把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给同学们说一说。
2.大家想想,李刚听到春游的信息后,为何一言不发坐在那里呢?他当时的心情如何呢?下面大家分小组议论一下,而后说一说。
3.李刚是自己不可以正常走路,以致于不可以和同学们一同去春游,他当时必定很悲伤。
以后,同学们导是如何帮助他的呢?获得帮助后他的心情是如何的?同学们的心学情又是如何的呢?过稳固练习:程让同学们赏识图片“帮助残疾同学”、“帮助生病同学”、“帮残疾同学上楼”、“搀扶”、“扶盲人过马路”等。
拓展延长:在很多公共场所,为了帮助老人和残疾人,设置了特意的服务设施。
下边我们就来说一说,有哪些特意为残疾人和老人设置的设施?板书设计导学反省道德与年级二学科课型新授生活讲课时间设计时间总课时学习内容 6.《帮助他人我快乐》第二课时1.知道每年 5 月的第三个礼拜日是全国助残日,阴历九学习目标月初九为全国敬老日。
2.体验帮助他人给自己所带来的欢乐感情。
学习要点教育学生乐于帮助残疾人和老年人学习难点教育学生乐于帮助残疾人和老年人。
河北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设计《帮助他人我快乐》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到助人为乐的重要性和快乐;2.学习了解帮助他人的方法和方式;3.激发孩子们助人为乐的热情,培养爱心、责任心和乐于助人的品质;4.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帮助他人的意义;2. 学习如何帮助他人。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助人为乐的快乐。
教学准备:教学PPT、图片、课件、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出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助人为乐”的快乐。
2. 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自己曾经帮助他人的经历,分享感受和想法。
二、概念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理解助人为乐的含义,了解帮助他人的好处。
2. 呈现现实范例,让学生懂得:助人为乐不但能让别人感到温暖,还会激励自己的成长。
3. 通过图片与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三、整合学习(30分钟)1.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认真阅读“助人为乐”相关内容的发现团队协作的能力并对文章进行点评。
2. 针对孩子感兴趣的细节和信息,教师在PPT上收集内容,并整合到课堂上,与同学分享彼此的阅读结果和收获。
四、活动设计(3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个小活动环节,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观察身边的同学和身处的环境,寻找可以帮助别人的机会。
2. 学生可以与同组的同学交流,用自己的方式找到适合的方法并组织实施。
3. 最后,学生可以上传他们的照片或视频,展示他们助人为乐。
五、课堂反馈(10分钟)1. 通过教师的带领与现场的学生讨论,回顾学生们如何帮助他人的经历。
2. 教师用PPT或黑板展示学生所做的成果和获得的收获和建议。
六、作业(5分钟)1. 学生需要回家写一篇记述自己今天在课堂上学习“助人为乐”的作文。
2. 齐阅读自己的文章。
教学反思:1. 教学活动较多,有助于发掘孩子们的潜力。
2. 学生非常有想法,需要老师引导、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冀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帮助他人我快乐唐钱楼小学阎红第一次上课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同学们,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得到快乐,做一个快乐的人。
怎样才能得到快乐?老师也有一种获得快乐的方法,那么就是帮助他人,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课〔一〕帮助残疾人1.谈论需要帮助的人引发讨论:在我们生活中,哪些人特别需要大家的帮助?学生说教师板书〔残疾人,老年人等〕2.这些人为什么需要帮助出示图片学生说说图片上残疾人是怎样生活的,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会遇到各种困难需要我们多一些关爱和帮助。
老年人为什么需要帮助?学生说一说教师补充说明3.讲故事体会快乐教师配乐讲故事,要求学生用心听故事,体会故事内容。
教师小结:对呀,得到帮助的人很高兴,帮助别人的人付出爱心也得到了快乐,这就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4.了解设施过渡:其实在我们大家都在互相帮助,为了更好的帮助、照顾残疾人、老年人我们的社会还设置了一些设施。
你认识这些设施吗?〔1〕认识书中的设施介绍盲道的作用:盲道是用特殊形状的砖铺成的,它能指引盲人的行走路线,对于盲人来说,盲道就是他们的眼睛。
残疾人厕所,里面没有任何障碍,而且周围还有坚固的扶手,便于他们起坐。
健身器材,种类多样,便于老年人多练身体。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设施?〔2〕了解课外设施教师:我们全社会为残疾人,老年人设置了这么多方便的设施,这里面包含着我们所有人对他们的关爱。
小精灵提示“我们要保护呀”〔3〕了解被破坏的设施将会有哪些危害出示被破坏设施的图片学生说一说看到这些设施被破坏后的感受〔二〕帮助老年人〔板书:老年人〕教师:残疾人需要帮助,老年人呢?为什么他们也需要帮助?学生说一说教师:老年人行动不方便需要我们帮助,他们年轻时为家庭和社会做过奉献,所以我们要帮助他们,另外,我们也有老的时候,为我们的将来,也应该帮助老人。
〔三〕帮助其他人教师:还有什么人需要帮助?板书:省略号1.讲故事,体会快乐播放小故事,要求:仔细看图,认真读文字,用心体会故事内容。
帮助他人我快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帮助他人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2.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关心他人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
3. 引导学生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讨论帮助他人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帮助他人也是一种快乐。
2. 学习如何观察他人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和关心他人的能力。
3. 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
4. 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人的意义和价值。
2.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3. 实践体验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讨论材料和案例,以便进行小组讨论。
2. 准备角色扮演的场景和道具,以便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3. 安排实践活动的时间和地点,以便让学生亲身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帮助他人的认识和理解。
2.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
3.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4.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对教学方法的评价。
六、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曾经帮助他人或被他人帮助的经历,引导学生认识到帮助他人的快乐。
2.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不同的帮助场景,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3. 安排一次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帮助贫困同学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帮助他人的真实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人的意义和价值,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
3.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和合作。
河北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设计《帮助他人我快乐》教案《帮助他人我快乐》教案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活动主要通过用游戏、小故事等形式,使同学们切身体验到残疾人的不易,懂得应当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继而让同学们认识一些残疾人和老人专用设施,教育他们保护这些设施;还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手段,使同学们接受一些榜样教育,激发他们产生乐于帮助别人的情感。
再通过课后去福利院、老人院等慰问的形式,让学生切实体验到帮助别的快乐。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助人为乐是对人友爱的表现。
2.知道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全国助残日,农历九月初九为全国敬老日。
(二)能力目标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帮助别人给自己所带来的愉悦情感。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乐于帮助残疾人和老年人。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乐于帮助残疾人和老年人。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游戏教学媒体多媒体、投影仪等课时安排2~3个课时教学结构与过程【课前准备】1.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一些与残疾人相关的资料。
2.让学生搜集班里乐于助人的事迹。
【导入新课】老师:同学们,我们下面做一个模拟游戏好吗?学生:(略)(让同学们闭着眼镜走一段路;用一只手系鞋带;用一条腿走路;不说话,用手势表达清楚一件事情等。
就是让学生模仿一些有生理缺陷的人做事情。
)老师:大家做完这些游戏,有什么感受呢?残疾人在生活和学习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他们最需要什么呢?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老师:是不是有这样的感受:残疾人学习或生活是非常的不容易。
他们需要我们的理解关心和帮助,对不对啊?学生:(略)老师:所以,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上应该帮助类似这些有困难的人。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过渡)【讲授新课】一、小故事:一个都不能少(板书)老师:同学们,打开课本第二十四页,我们看一看图中说了一个什么故事,然后把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给同学们说一说。
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帮助他人我快乐教案冀教版第一章:了解帮助他人的意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帮助他人的意义和价值。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
1.2 教学内容讲解帮助他人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故事或实例展示帮助他人的快乐。
1.3 教学活动讲述一个关于帮助他人的故事,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主人公为何会感到快乐。
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帮助他人experiences。
第二章: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
让学生理解通过帮助他人可以获得快乐。
2.2 教学内容讲解乐于助人的品质的重要性。
通过实例展示乐于助人的人是如何获得快乐的。
2.3 教学活动观看一个关于乐于助人的人的视频,引导学生讨论视频中的主人公为何会感到快乐。
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如何乐于助人。
第三章:学会关心他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
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同理心。
3.2 教学内容讲解关心他人的重要性。
通过实例展示如何关心他人。
3.3 教学活动观看一个关于关心他人的视频,引导学生讨论视频中的主人公为何会感到快乐。
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关心他人。
第四章:实践帮助他人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培养学生实际行动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讲解实践帮助他人的意义。
通过实例展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帮助他人。
4.3 教学活动组织一次实践活动,如帮助清洁工人清理垃圾,让学生亲身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
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反思自己行为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课程中的表现和行动。
5.3 教学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程中的收获和反思。
第六章:理解互助的重要性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互助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主动互助的习惯。
6.2 教学内容讲解互助的含义和重要性。
通过实例展示互助的力量。
6.3 教学活动讲述一个关于互助的故事,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主人公为何会感到快乐。
河北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设计《帮助他人我快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帮助他人可以带来快乐;2.了解帮助他人的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成为一个懂得帮助他人的好人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1.帮助他人可以带来快乐,让学生产生这一认识。
2.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成为一个懂得帮助他人的好人的思想。
三、教学难点学生如何了解帮助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过程设计4.1、引入1.以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帮助他人的事例引出今天的课题。
2.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感到快乐的原因。
4.2、学习1.分组讨论,每组都可以选择一个小故事或新闻来表述给其他组听。
2.每组都已自己的方式,来帮助那位需要帮助的人。
3.交流小组的体验,转述给大家。
4.整理总结出帮助他人的技巧和方法。
4.3、延伸1.分别举出一些小事情,尝试采用讨论的技巧和方法来解决这些小问题。
2.小组之间交流和回答提出的问题。
4.4、总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问题。
2.询问学生今天的收获,对自己的认知是否有所更新。
4.5、巩固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尝试去解决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要运用自己所学的技巧和方法去帮助到他人。
五、板书设计板书如下:帮助他人,快乐无穷。
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成为一个懂得帮助他人的好人的思想,采取了小组讨论和交流这种活跃的形式,在讨论中学生敢于发言,不会感到害羞,各个小组都能够充分表述自己的想法。
同时,通过共同思考的方式,也让学生们更多了解到别人的生活和情况,了解到有些人面临的问题和重重困难。
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从小积累并逐渐更改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行为,知道了如何正确利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和乐观,同时也会关注别人,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人。
整个课程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们认识到帮助他人的意义和快乐,从而调动他们帮助他人的积极性。
第六课帮助他人我快乐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活动主要通过用游戏、小故事等形式,使同学们切身体验到残疾人的不易,懂得应当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继而让同学们认识一些残疾人和老人专用设施,教育他们保护这些设施;还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手段,使同学们接受一些榜样教育,激发他们产生乐于帮助别人的情感。
再通过课后去福利院、老人院等慰问的形式,让学生切实体验到帮助别的快乐。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助人为乐是对人友爱的表现。
2.知道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全国助残日,农历九月初九为全国敬老日。
(二)能力目标
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帮助别人给自己所带来的愉悦情感。
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乐于帮助残疾人和老年人。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乐于帮助残疾人和老年人。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游戏
教学媒体
多媒体、投影仪等
课时安排
2~3个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前准备】
1.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一些与残疾人相关的资料。
2.让学生搜集班里乐于助人的事迹。
【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我们下面做一个模拟游戏好吗?
学生:(略)
(让同学们闭着眼镜走一段路;用一只手系鞋带;用一条腿走路;不说话,用手势表达清楚一件事情等。
就是让学生模仿一些有生理缺陷的人做事情。
)老师:大家做完这些游戏,有什么感受呢?残疾人在生活和学习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他们最需要什么呢?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是不是有这样的感受:残疾人学习或生活是非常的不容易。
他们需要我们的理解关心和帮助,对不对啊?
学生:(略)
老师:所以,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上应该帮助类似这些有困难的人。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过渡)
【讲授新课】
一、小故事:一个都不能少(板书)
老师:同学们,打开课本第二十四页,我们看一看图中说了一个什么故事,然后把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给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大家想一想,李刚听到春游的消息后,为什么一声不响坐在那里呢?他当时的心情怎样呢?下面大家分小组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李刚是自己不能正常走路,以至于不能和同学们一起去春游,他当时一定很难过。
后来,同学们是怎样帮助他的呢?得到帮助后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同学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略)
老师:同学们讲的很好,可见知识不仅在课堂上能够学到,在生活中我们也能学到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大家说是不是啊?
学生:(略)
老师:同学们说得不错,李刚在得到同学们的帮助后,脸上露出了笑容,同学们也露出了笑容。
可见,同学们帮助李刚,也从中得到快乐。
所以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帮助那些像残疾人一样有困难的人。
(让同学们欣赏图片“帮助残疾同学”、“帮助患病同学”、“帮残疾同学上楼”、“搀扶”、“扶盲人过马路”等。
)
老师:在许多公共场所,为了帮助老人和残疾人,设置了专门的服务设施。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有哪些专门为残疾人和老人设置的设施?(过渡)
二、说一说(板书)
(一)为残疾人和老年人专门设置的设施(板书)
老师:我们打开课本第二十六页,认真看一看图中画了哪些为残疾人和老人设置的设施?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图上画了四种专门为残疾人和老人设置的设施:为盲人设置的盲道;为残疾人设置的厕所;公共汽车上设置的老弱病残专座;还有为老人们锻炼身体设置的锻炼设施。
这些都是帮助他们的一种方式,所以我们应该保护这些设施。
(让同学们欣赏图片“盲道损坏”。
)
老师:像图片中这样,我们是在伤害那些盲人,而不是帮助他们,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这些设施,这样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帮助。
大家还知道哪些设施,是专门为残疾人和老年人设置的呢?
学生:(略)
(让同学们欣赏图片“为残疾人设置的无障碍通道”、“为残疾人设置的电话”、“为残疾人上车方便设置的设施”、“地下通道为残疾人设专用电梯”。
)
老师:这些设施都是为残疾人和老人设置的设施,是对他们的一种帮助,我们又该怎么帮助他们呢?(过渡)
(二)尽自己能力帮助别人(板书)
老师:我们看课本第二十七页,看一看,说一说:图中的同学是怎么做的?
学生:(略)
老师:我们年龄虽然小,但我们也能尽自己的能力做一些帮助别人的事情。
当然我们在帮助别人时,还要注意自我保护,一定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
(让同学们欣赏图片“扶弱助残捐款”、“给老人让座”、“看望老人”、“让座”、“慰问老人”、“助残捐款”、“尊敬老人”、“尊老”。
)
老师:下面把你帮助别人的事和感受,讲给大家听,并记下来。
学生:(略)
老师:同学们都感觉到了帮助别人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特别是帮助残疾人和老年人,可大家知道哪天是助残日,哪天是重阳节吗?(过渡)
三、助残日、重阳节(板书)
老师:同学们,打开课本第二十八页,看一看“你知道吗”。
学生:(略)
老师:这回大家知道哪天事助残日,哪天是重阳节了吧!
学生:(略)
老师:在五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助残日;而农历九月九重阳节,也是我国传统的敬老日,大家要知道这两个日子。
在“你知道吗”小知识的下面,我们看同学们在做什么?
学生:(略)
老师:同学们在慰问福利工厂的叔叔阿姨;在慰问福利院的爷爷奶奶,我们也要组织一次这样的活动。
(课后,由老师带领,就近组织同学们,到福利工厂慰问残疾叔叔阿姨或到福利院看望爷爷奶奶。
)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助人为乐是对人友爱的表现,知道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全国助残日,农历九月初九为全国敬老日。
使学生懂得要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使他们体验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