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培训教程
- 格式:doc
- 大小:9.99 MB
- 文档页数:12
摄像机使用说明书的详细讲解摄像机使用说明书的详细讲解一、简介本说明书主要介绍了摄像机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摄像机的组装、连接和操作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说明书,用户可以了解摄像机的各个部件和功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以便更好地进行拍摄和录制工作。
二、组装与连接1. 摄像机的组装摄像机通常由机身、镜头和电源等组成。
在组装摄像机之前,确保所有配件和电源都齐全,并仔细阅读附带的组装说明。
a. 将镜头插入机身的镜头座,并旋转到正确的位置。
b. 连接摄像机的电源,确保电源线与电源接口完全贴合。
c. 检查摄像机的组装是否牢固,并确保各部件之间的连接稳定。
2. 摄像机的连接使用摄像机之前,需要将摄像机与其他设备进行连接,以便进行拍摄和录制。
a. 将摄像机的视频输出接口与显示设备(如电视或计算机)的视频输入接口相连接,确保插头与插座连接稳固。
b. 将摄像机的音频输出接口与外部音频设备(如音箱或录音设备)的音频输入接口相连接。
c. 如果需要进行远程控制,可以将摄像机与遥控设备进行连接,以便方便操作。
三、操作指南1. 摄像机的启动a. 确保摄像机的电源线已正确连接,并将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座。
b. 按下摄像机的电源按钮,并等待摄像机启动完成。
c. 摄像机启动后,可以通过操作按钮或遥控器对摄像机进行进一步的设置和调整。
2. 拍摄模式的选择a. 摄像机通常具有多种拍摄模式,如拍照、录像、延时拍摄等。
通过摄像机上的模式选择按钮或操作菜单,选择所需的拍摄模式。
b. 在选择拍摄模式之前,建议先了解各个模式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以便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3. 拍摄参数的设置a. 通过摄像机的设置菜单,可以调整各种拍摄参数,如曝光、对焦、白平衡等。
根据实际拍摄场景和要求,进行适当的设置。
b. 如果不确定如何进行参数设置,可以参考摄像机的说明书或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4. 播放和编辑a. 在完成拍摄后,可以通过摄像机的预览界面或菜单选项进行播放和预览。
摄影摄像入门教程周光平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摄影摄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点。
2. 掌握摄影摄像的基础操作技能,能够进行简单的拍摄和录像。
3. 培养学生对于摄影摄像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时间:2节课(90分钟/节)教学内容:第一节课1. 摄影摄像的基本概念介绍- 什么是摄影摄像?- 摄影摄像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意义。
2. 摄影摄像的基础原理- 光的影响- 镜头的作用- 快门和光圈的关系3. 摄影摄像常用器材介绍- 相机、镜头、三脚架等- 摄像机、麦克风、录音设备等4. 实践操作- 示范如何使用相机进行基本拍摄- 示范如何使用摄像机进行基本录像第二节课1. 摄影摄像的构图与拍摄技巧- 构图的基本原则- 视角与景深的调整- 色彩与光影的运用2. 摄影摄像的后期处理- 简单的后期技术介绍- 后期处理的重要性3. 摄影摄像的艺术表现- 看片与学习- 欣赏经典作品4. 课堂小结和展示- 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堂上所拍摄的作品-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案例讲解,引发学生思考。
2. 示范操作法:教师实地操作,学生模仿跟随。
3. 互动讨论法: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互动和讨论,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是否参与活跃,是否能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拍摄一组作品或录制一段视频,并进行简单的后期处理。
教学资源:1. 相机、摄像机、示范用的器材2. 案例图片和视频3. 后期处理软件的演示教学反思:每节课结束后,教师要总结学生的表现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依据。
摄像机的拍摄技巧摄像机在我们的生活中是越来越普及了,但是似乎大多数人还没有掌握如何拍摄的技巧,下面就为大家讲解一下。
一、之拍摄姿势1.最常用的基本方式。
适用机型:小型摄像机/中型摄像机动作要领:将右胳膊上臂与身体右侧夹紧,右臂向左后方用力,并利用身体的反作用力形成胳膊与身体之间的动态平衡,增加机器的稳定性;必要的时候可在启动录像键前深吸一口气,再屏住呼吸开始拍摄,也可同时将左手托住镜头底部,这样既可以保证机器的稳定性,同时又方便手动聚焦和变焦。
第二势2抢新闻方式。
适用机型:小型摄像机/中型摄像机[液晶屏型]动作要领:当拍摄对象被前方人群阻挡时,建议采用本方式:把翻盖式液晶屏打开,并向下方旋转45度左右;右手单手握机,伸过前方人群头顶,从液晶屏上评估拍摄效果;如果构图合适,即按下录像钮开始记录。
第三势3低机位方式。
适用机型:小型摄像机/中型摄像机/大型摄像机动作要领:以左脚为着力点蹲下;把翻盖式液晶屏打开,并向上方旋转45度左右;左手托住摄像机底部,右手进行变焦、启动录像/暂停按钮等操作;如果使用无液晶屏的大型摄像机,须将寻像器遮光罩扳起。
第四势4省力的拍摄方式。
适用机型:小型摄像机/中型摄像机/大型摄像机动作要领:盘腿坐在地面上的拍摄方式。
第五势5移动中的中小型摄像机拍摄方式。
适用机型:小型摄像机/中型摄像机动作要领:拍摄儿童,要让镜头与孩子们的眼睛等高,将右手向下插入摄像机手带部分,右手手指部分托住摄像机底部;如果是带有手柄的中型摄像机,可直接握住手柄,把翻盖式液晶屏打开,并向上方旋转45度左右;注意在移动拍摄的过程中腿部和脚部动作:腿部稍弯曲,前脚掌先落地,脚跟落地要轻。
第六势6移动中的中大型摄像机拍摄方式。
适用机型:中型摄像机无液晶屏型/大型摄像机动作要领:与上一动作的最大区别就是:弯下腰。
不过,这是迫不得已,因为要看寻像器!请注意将寻像器遮光罩扳起。
第七势7大型摄像机最常用的基本方式。
适用机型:大型摄像机动作要领:请将右胳膊上臂与身体右侧夹紧,右臂向左后方用力,并利用身体的反作用力形成胳膊与身体之间的动态平衡,增加机器的稳定性;必要的时候可在启动录像键前深吸一口气,再屏住呼吸开始拍摄;必要的时候可将背部抵住墙壁等物体。
新宁县电视台技术培训课程摄像机拍摄技巧系列教程之四众所周知,摄像机拍摄中最常用的动作有推、拉、摇、移,今天我们在这里要讲的是摄像机拍摄技巧第四部分《摇摆的技巧》。
1、上下摇摄与左右摇摄拍摄工作中,摇镜头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
当拍摄的场景过于宏大,如果用广角镜头不能把整个画面完全拍摄下来,那么就应该使用"摇摄"的拍摄方式。
摇摄分上下摇摄和左右摇摄,就是摄像机的位置不变,依靠变动摄像的角度去拍摄。
摇摄的拍摄方法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常被用到:第一种情况就是当拍摄一个大场面或一幅风景画时,这种情况往往用在你所拍摄的故事片段的开始,就像一段开场白,以次来介绍事件所发生的地点以及主角人物所处的位置和环境;第二种情况就是用来追踪一个移动中的目标,比如,一个正在高台跳水的运动员、楼上掉下来的东西或者是一辆奔跑的汽车等。
①上下摇摄用这种拍摄方法可以追踪拍摄上下移动的目标。
如运动员的跳水动作,从运动员站在高台准备跳时作为起幅,把镜头推近,锁定目标,从起跳到入水,镜头随运动员的下落而同步下移。
这样的场面最好使用近镜头去拍摄,如果运镜恰当,短短几秒,一气呵成,视觉冲击力很强。
但是拍摄这样的目标是有难度的,关键是摇拍的速度不好掌握,移动构图有难度。
拍摄一定要多演习几遍,除非你是"老鸟",一般不要采用太近的镜头去拍摄。
用上下摇摄的方法还常常用来显示一些高得无法用一个整画面完整表现的景物,或是要表现某一景物的高大雄伟。
高纵的建筑物是上下摇摄的最好目标。
站在一座高楼大厦前,先用平摄的方法拍摄楼的底座,再由下往上慢慢移动镜头直至高楼的顶端;小小的一组镜头把整座楼的景观纳入视线,使得高楼更显雄伟壮观。
②左右摇摄以横向圆弧路线摇动摄像机,可以很好的拍摄宽广的全景或者是左右移动中的目标。
左右摇摄的方法是:首先将身体面对摇镜头的终止方向上,使摄像机稳定,朝向摇摄的最后一点,然后身体转向摇镜头的开始方向并开始拍摄。
cam操作规程摄像机(cam)操作规程摄像机(cam)是一种常见的电子设备,用于拍摄视频或照片。
无论是专业摄像师还是摄影爱好者,都需要遵守一定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拍摄到高质量的影像作品。
以下是一个摄像机操作规程的简要指南,供参考。
1. 准备工作在开始拍摄前,确保摄像机的电池充足,并检查存储媒体(如SD卡)的可用空间。
清理镜头和视图窗,确保没有灰尘或指纹。
2. 设置摄像机参数根据拍摄需求,调整摄像机的设置。
包括白平衡、对焦模式、曝光补偿、ISO等。
如果需要,可以选择特殊的拍摄模式,如运动模式或夜景模式。
3. 确保稳定的拍摄在拍摄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摄像机。
可以使用三脚架或手持稳定器来避免画面抖动。
对于运动镜头,可以考虑使用追焦器或跟踪平台来保持图像稳定。
4. 注意光线条件光线是拍摄的基础,尽量选择明亮的环境进行拍摄。
如果光线不足,可以使用摄像机的补光灯、闪光灯或外部灯光设备来增加亮度。
避免强烈的背光或反光。
5. 熟悉摄像机功能熟悉摄像机上的各种功能按钮和菜单选项。
了解如何调整焦距、变焦、切换镜头和调整音频设置等。
这样可以在拍摄时快速调整相机设置,以确保拍摄效果。
6. 使用取景器和观景器在拍摄前,使用取景器或观景器来确认拍摄画面。
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焦距、曝光和构图。
7. 创造有吸引力的构图在进行摄像拍摄时,要注意构图。
选择合适的主题、角度和背景,以及使用线条、对称和对比等构图技巧,创造有吸引力的图像。
8. 平稳的移动和变焦在需要移动或变焦时,要确保操作平稳。
使用旋转和推动的流畅动作,避免快速抖动或突然停止。
9. 注意音频录制如果需要录制音频,使用外部麦克风或摄像机内置的麦克风。
在拍摄过程中,避免握持摄像机,以减少手指在机身上的摩擦声。
10. 合理使用特殊效果摄像机通常提供一些特殊效果选项,如慢动作、时间推移和特殊滤镜等。
合理使用这些效果,增加视觉吸引力,但不要过度使用。
11. 合理使用后期处理拍摄完成后,可以使用后期处理软件来对视频进行剪辑和调色。
摄像机操作规程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摄像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摄像机的正常操作不仅关系到影像的质量,还关系到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摄像机能够正常使用并达到最佳效果,制定一套摄像机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二、摄像机基本操作流程1. 开机准备a. 检查摄像机电池电量是否充足,如不足需更换或充电。
b. 确保摄像机存储卡的容量空间足够。
c. 根据需要,调整摄像机的时间日期设置。
2. 摄像设置调整a. 检查摄像机的拍摄模式,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式,如手动、自动或半自动模式。
b. 根据拍摄场景的光照情况,调整摄像机的曝光设置,确保画面明亮度适中。
c. 根据需要调整摄像机的对焦模式,如自动对焦或手动对焦。
d. 如有需要,调整摄像机的白平衡设置以保证画面色彩准确。
e. 调整摄像机的音量设置,确保录制到的声音清晰可辨。
3. 姿势与稳定性a. 选择合适的拍摄姿势,如手持、使用三脚架或稳定器等。
b. 手持时,双手稳定,尽量避免抖动。
c. 使用三脚架或稳定器时,确保其稳定性,避免移动或倾斜。
4. 拍摄角度与构图a. 根据拍摄的主题与目的,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如俯拍、仰拍、平视等。
b. 注意画面构图,遵循黄金分割或对称原则,以突出主题或创造美感。
c. 确保画面中的元素及时有序,不出现杂乱或干扰视线的情况。
5. 摄像机移动与转场a. 确保摄像机的移动平稳流畅,避免突然晃动或抖动。
b. 如需要进行场景转场,考虑使用合适的转场效果与方式,如切入、切出、淡入、淡出等,以保证画面过渡自然。
6. 录制与存储a. 在需要录制的时候按下录制按钮或开启录制功能,确保开始录制。
b. 确保摄像机存储卡的容量足够,如需要更换存储卡,确保换卡操作平稳。
c. 在录制过程中,注意及时查看存储空间的使用情况,避免存储空间不足而导致中断录制。
d. 录制结束后,将摄像机关闭,整理好存储设备,以备后续使用。
7. 后期处理a. 如有需要,将摄像机存储设备中的影像资料导入电脑或其他设备进行后期处理。
一、连接相机1、根据康耐视接线说明书接好相机,通过网线连接上电脑。
在PC端打开in-sight浏览器。
2、打开“系统”菜单栏下的菜单项,或者右键点击In-Sight网络栏弹出“将网络、设备添加到网络”:查找出7402相机,如上图,其IP地址与PC不在同一个网段。
3、统一ip网段点击“复制PC网络设置”,输入125,点击“应用”,则把相机的ip地址设置为“192.168.0.125”,让相机、pc都处于192.168.0.xxx网段上。
4、打开相机双击“is7402_13ad6e”,则打开相机,之前设置的开机自动加载的作业(如pinwen.job)也打开。
“传感器”-》“启动”,设置相机上电后是否自动联机,设置自动加载的作业。
二、新建作业(电子表格下)1、转到电子表格视图2、“文件”-》“新作业”,或者点击左上角相应工具三、设置拍照参数双击“Image”,如下,设置触发模式和曝光时间等参数,这里设置为“手动”触发,即点击工具栏的触发图标或者按快捷键F5时,相机拍照。
四、校准1、calibrateGrid将坐标变换下的CalibrateGrid函数拖到一空白的电子表格B2:点击“实况视频“,调整好标定板(或者标定纸,没有的话可以打印)和镜头焦距等,让标定板清晰现实在视野中央,双击鼠标(或者按enter键):点击“触发器”,则右上角现实找出的特征点数(276)。
点击下方“校准”按钮:点击“确定”按钮,则校准完成。
2、CalibrateImage经过如此处理,实现了像素坐标系图像到毫米坐标系图像的映射。
五、训练模版1、拿走标定板,把要查找的物品放到视野范围,按F5拍照2、函数栏里,“视觉工具”-》“图案匹配”-》TrainPatMaxPattern图像框选A0或B4,默认是A0。
3、双击“图案区域”栏:调整紫色区,双击鼠标(或者点击“确定”图标,或者按“enter”键)。
模版训练完成。
六、查找模版FindPatMaxPatterns,另外的FindPatterns类似。
摄像机操作流程及注意要点
摄像机操作流程
1. 打开摄像机电源:确保摄像机连接好电源适配器,按下电源
按钮,等待摄像机启动。
2. 调整焦距和视角:根据拍摄需求,旋转摄像机镜头上的焦距
环来调整焦距,移动摄像机支架来改变拍摄角度和视角。
3. 设置摄像模式:根据不同场景需求,选择合适的摄像模式如
自动模式、手动模式或场景模式。
4. 调整摄像参数:根据拍摄环境,调整摄像机的曝光、白平衡、对焦、ISO等参数,以获得最佳的画面效果。
5. 确定拍摄对象:通过摄像机取景器或液晶屏幕,确认拍摄对
象的位置和姿态。
6. 开始拍摄:按下快门按钮开始录制或拍摄,保持稳定并跟随
拍摄对象的移动,避免晃动和抖动。
7. 停止拍摄:按下停止按钮结束录制或拍摄。
摄像机操作注意要点
1. 熟悉摄像机功能:在使用摄像机前,仔细阅读用户手册,了解摄像机的各项功能及操作方法。
2. 总是保持稳定:在拍摄过程中,尽量使用三脚架或稳定支架来保持摄像机的稳定,避免画面晃动。
3. 注意光线条件:根据实际光线情况,调整摄像机的曝光和白平衡参数,确保画面亮度和色彩准确。
4. 关注音频录制:如果需要录制音频,请接入适当的麦克风,并注意录音环境的噪音情况。
5. 注意拍摄角度: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和构图方式,提高画面的吸引力和艺术性。
6. 随时备用电池:如果需要长时间的拍摄,准备备用电池以防电量不足。
7. 定期清洁镜头:使用专业的清洁工具和方法定期清洁摄像机镜头,确保画面清晰无污点。
以上是摄像机操作流程及注意要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咨询。
为了更好地利用摄像机拍摄出优质的画面,摄像人员必须掌握摄像的基本操作要领。
(一)稳拍摄的画面要保持稳定,消除任何不必要的晃动。
如果画面不稳定,就会给人以不安全的感觉,容易造成视觉疲劳。
画面的稳定是对摄像人员的基本要求。
操作时一般多为两种方式:支架式和手持式。
1.支架式:即摄像机固定到摄像机三脚架云台上,摄像师握住摇把和调焦杆,用眼睛贴近寻像器取景构图,以此来进行拍摄的方式。
拍摄时根据拍摄的要求,或摄像人员的高矮,调节三脚架的高低,以及水平。
对运动镜头拍摄时,应预先将云台的锁扣拧松,使摄像机能上下左右摇动。
右手握住摇把,靠它牵动摄像机运动进行摇摄。
左手调节变焦扣和调焦杆,进行聚焦和变焦工作。
演播室内使用时通常用摄像机遥控器,遥控器的左把手上有聚焦杆,右把手上有变焦杆,分别由左右手控制。
利用三脚架拍摄的最大好处就是能获得稳定的画面,尤其在使用长焦镜头的情况下,也能得到稳定的画面。
因此在电视节目制作中要尽量作用三脚架。
2.手持式:三脚架支撑拍摄优点是很明显的,但每换一个地点就重新上卸机,调整高度及水平非常麻烦,而且有时环境条件不允许使用三脚架,这就需要徒手持机进行拍摄,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持画面的稳定呢?1)肩扛的姿势:又可分为站姿和跪姿站姿:肩扛摄象机正对被摄物,两脚自然分开,重心在两脚中间。
右肩扛着摄像机,右手把在扶手上,并操作电动变焦以及录像机的启停。
左手放在聚焦环上进行焦点调节,并作为支撑点;右眼贴近寻像器,观察图像构图。
以录制时,如果镜头不长,最好屏住气,直到录完一个镜头。
尤其在长焦状态时,轻微的呼吸会使画面产生较大晃动。
在摇摄时,要事先选好起幅、落幅,并调整好双脚的位置,避免最后失去平衡。
在移动拍摄时,步幅要均匀,最好用广角镜头。
跪姿:单腿或双腿跪立拍摄。
摄像机放在肩上,左、右手分工同站姿。
通常用于低角度拍摄的场合,如武术表演、体操表演等。
2)怀抱姿势:将摄像机用右手抱在胸前,左手穿过镜头下方去握住调焦杆,进行拍摄。
摄影摄像基本操作一、教学目标1. 了解摄影摄像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掌握摄影摄像的基本操作技巧。
3. 学会使用摄影摄像设备进行拍摄。
二、教学内容1. 摄影摄像的概念和术语:摄影摄像的定义、摄影摄像机的种类、摄影摄像的基本术语。
2. 摄影摄像的操作技巧:摄影摄像机的持机方式、摄影摄像机的对焦方法、摄影摄像机的曝光控制。
3. 摄影摄像设备的使用:摄影摄像机的选购和使用、摄影摄像机的保养和维护。
三、教学重点1. 摄影摄像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摄影摄像的操作技巧。
3. 摄影摄像设备的使用。
四、教学难点1. 摄影摄像的操作技巧的掌握。
2. 摄影摄像设备的使用的理解和实践。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摄影摄像机的教材、摄影摄像机、三脚架、相机包等。
2. 教学环境:摄影摄像实验室或者摄影摄像场地。
教学过程:1. 教学导入(5分钟):介绍摄影摄像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引起学生对摄影摄像的兴趣。
2. 教学讲解(15分钟):讲解摄影摄像的操作技巧,包括摄影摄像机的持机方式、对焦方法和曝光控制。
3. 教学演示(10分钟):示范使用摄影摄像设备进行拍摄,展示摄影摄像的操作技巧。
4. 学生实践(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使用摄影摄像设备进行拍摄,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5. 教学总结(5分钟):总结摄影摄像的基本操作,强调摄影摄像设备的保养和维护。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2. 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学生是否能够正确使用摄影摄像设备进行拍摄。
3. 学生作品质量:学生拍摄的作品是否符合摄影摄像的基本要求。
六、教学拓展1. 摄影摄像构图原则:介绍摄影摄像构图的基本原则,如画面的平衡、对比、节奏等。
2. 摄影摄像题材选择:讲解如何选择摄影摄像的题材,包括人物、风景、物体等。
3. 摄影摄像后期处理:介绍摄影摄像后期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如剪裁、调色、合成等。
七、教学活动1. 摄影摄像作品欣赏:组织学生欣赏经典摄影摄像作品,分析其构图、光线、色彩等方面的优点。
摄像机操作手册摄像机作为一种重要的拍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和各种活动的记录中。
为了能够更好地运用摄像机进行拍摄工作,本手册将详细介绍摄像机的基本操作、常见功能和注意事项,以帮助用户熟悉并掌握摄像机的使用技巧。
一、摄像机基本操作1. 开机与关机使用摄像机前,请确定电池电量充足或插入适配器进行供电。
按下电源按钮,摄像机将进入准备状态,此时可以通过调整各项参数准备进行拍摄。
长按电源按钮即可关机。
2. 拍摄模式选择根据不同的拍摄需求,选择合适的拍摄模式。
通常摄像机提供自动模式、手动模式、剧照模式等多种模式可供选择。
3. 对焦与曝光摄像机的对焦和曝光对于拍摄效果至关重要。
通过调整摄像机的对焦环和曝光补偿按钮,可以使图像更加清晰和明亮。
4. 缩放与变焦摄像机通常配备了变焦镜头,通过旋转变焦环,可以调整拍摄场景的视野范围。
同时,还可以通过手柄上的缩放按钮进行快速的画面拉近和拉远。
二、常见功能操作1. 白平衡调节白平衡是为了使摄像机校准图像中的白色更真实,以保证图像的色彩还原度。
通过进入菜单选项,找到白平衡设置,可以手动选择预设模式或进行自定义设定。
2. 快门速度调节快门速度控制图像的曝光时间,较高的快门速度适用于运动物体的拍摄,而较低的快门速度则适用于拍摄运动模糊的效果。
摄像机通常提供自动和手动两种模式可供选择。
3. 音频录制摄像机通常内置麦克风,也可以通过外接麦克风进行录音。
设置菜单中可以找到音频录制选项,可以调整录制音量和开关内置麦克风。
4. 录像质量调节摄像机的录像质量可通过调节分辨率、帧率和编码方式进行调节。
高质量的录像设置可以提供更清晰、细腻的图像,但同时会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
三、注意事项1. 镜头保护在不使用摄像机时,应该对镜头进行保护,避免灰尘和刮伤对画面质量的影响。
建议使用镜头盖或专用的摄像机袋进行保护。
2. 电池寿命电池是摄像机使用的重要电源,为了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应该在不使用摄像机时及时关闭电源,并减少不必要的功耗,例如关闭闪光灯和关闭液晶屏。
01课程介绍Chapter电视摄像的定义与重要性电视摄像的定义电视摄像的重要性课程目标与学习内容课程目标学习内容电视摄像的发展历史与趋势发展历史发展趋势02电视摄像基础知识Chapter摄像机的种类与特点广播级摄像机专业级摄像机消费级摄像机特殊用途摄像机01020304负责聚焦和调节进光量,是影响图像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镜头将镜头传递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是摄像机的核心部件。
感光元件对感光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形成最终的图像信号。
图像处理电路将图像信号记录在磁带、硬盘等存储介质上。
录像系统摄像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镜头的光学特性镜头的分类光学畸变与校正030201镜头与光学原理感光元件与图像传感器感光元件的种类包括电荷耦合器件(CCD)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等。
感光元件的性能指标包括像素数、感光度、动态范围等,决定了摄像机的成像质量。
图像传感器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进步,图像传感器的性能不断提高,推动着摄像机的发展。
03电视摄像技术要点Chapter曝光控制技巧正确选择测光模式01调整光圈和快门速度02利用曝光补偿031 2 3自动对焦与手动对焦焦点预设与跟踪超焦距应用焦点调整策略白平衡调整方法自动白平衡与手动白平衡白平衡卡使用技巧白平衡漂移与微调色彩还原与校正技巧色彩空间与伽马校正了解不同色彩空间和伽马校正对画面色彩的影响,选择合适的设置以获得准确的色彩还原效果。
色彩分级与调整利用色彩分级和调整功能,可以对画面的不同色彩进行单独调整,实现更精细的色彩控制。
色彩校正工具应用掌握并使用各种色彩校正工具,如色轮、曲线和饱和度调整等,对画面色彩进行精确校正和优化。
04拍摄构图与用光技巧Chapter01020304突出主题简洁明了平衡画面利用对比拍摄构图原则及实例分析用光技巧及实例分析01020304主光与辅光的运用光线的方向与效果光线的色温与色彩特殊光效的营造场景布置与道具运用策略根据拍摄主题选择合适的场景,如室内、室外、自然或人造景观等。
摄像机培训教程 摄像机培训教程 前言 由于摄像机的原理较复杂,又加上车间维修工人流动较快,所以对不良品的维修造成了一定困难,故编写本教程,希望对员工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从而能更好的配合生产和研发。
本教程主要讲述了彩色摄像机以及黑白摄像机的方框图、基本工作原理、主要芯片简介以及维修流程及几种不同的摄像机的区别。
第3页 共12页 第一部分 黑白摄像机简介
一、 黑白摄像机方框图
二、 基本工作原理 三、 主要芯片介绍 1、CCD(Charge Coupled Device, 电荷耦合装置): SONY CCD (1)、ICX409AL:1/3” 黑白高解CCD (2)、ICX405AL:1/3” 黑白低解CCD (3)、ICX059AL:1/3” 黑白高解CCD (4)、ICX055AL:1/3” 黑白低解CCD
LG CCD Ai329:1/3” 黑白低解CCD 这两类CCD的原理基本相同,但是LG CCD比SONY CCD的清晰度及成像效果方面要差很多。而同样是SONY CCD,40系列和05系列也有差别,主要体现在成像效果及外围电路方面。其第8脚为视频信号输出引脚。+15V(第9脚)及-7.5V(第12脚)供电。
2、 CXD2463R:时序发生器(或时序控制器)。 产生CCD工作必须的垂直驱动信号(V1~V4)、水平驱动信号(H1~H2)、SUB(Substrate clock副载波时钟)信号、RG(Reset Gate Clock复位门电路时钟)信号。+5V供电。
第4页 共12页 3、 CXD1310AQ:信号放大、信号处理芯片 内含AGC(Auto Gain Control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视频信号处理电路。+5V供电。
4、 BU4066:四路的模拟开关 C1~C4是控制端,I/O1~4(或O/I1~4)是输入输出端。当C1~C4为高电平时,相应的I/O1~4与O/I1~4即为导通状态;相反,当C1~C4为低电平时,相应的I/O1~4与O/I1~4即为截止状态。
第二部分 彩色摄像机简介 一、彩色摄像机方框图
二、基本工作原理
第5页 共12页 三、主要芯片介绍 1、 CCD: SONY CCD ICX409AK:1/3” 彩色高解CCD SHARP CCD RJ2361:1/3” 彩色高解CCD 这两种CCD的原理基本相同,但是SHARP CCD比SONY CCD的清晰度及成像效果方面要相对差一些。其第8脚为视频信号输出引脚。+15V(第9脚)及-7.5V(第12脚)供电。
2、 CXD2480R:时序发生器(或时序控制器)。 产生CCD工作必须的垂直驱动信号(V1~V4)、水平驱动信号(H1~H2)、SUB(Substrate clock副载波时钟)信号、RG(Reset Gate Clock复位门电路时钟)信号。AVDD(模拟电压)为 +5V供电,VDD(数字电压)为+3.3V供电。
3、 CXD2006Q:信号放大芯片 内含高增益的AGC(Auto Gain Control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输出A/D转换器需要的参考电压,内置A/D转换器需要的采样保持电路。+5V供电。
4、 CXD2163BR:信号处理芯片(DSP) 内含8位的A/D和D/A,可选NTSC和PAL制式,可选线速(即高解或低解CCD),可选内同步或外同步功能,与周边芯片的通讯功能,内含AWB(自动白平衡控制)算法,等。AVDD为+5V供电,VDD为+3.3V供电。
5、 MB88347:8通道的D/A转换器 由CXD2136控制,产生6路电压,提供给其他芯片作参考电压。+5V供电。 6、 BR9020:EEPROM 存放着摄像机的软件的参数。+5V供电。
7、 NJM2568:带有75Ω驱动的视频放大芯片。 含有色度信号和亮度信号的低通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5V、+3.3V两路供电。
第三部分 摄像机公用部分电路原理 一、自动光圈电路
第6页 共12页 此部分电路是摄像机所共有的(只是位号有所差异)。此部分电路主要是利用LM358的放大作用,来调整DC驱动的自动光圈镜头的电平。此部分电路最常见的故障是光圈关不死。解决方法的主要思想就是:保证LM358的第3脚电压高于第2脚的电压。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调整R106、R107从而增加第3脚所分到的电压值。另外,VR101即是用来调整输出电平的。 此电路的参考电压为+5V,信号输入端从CXD2006的第8脚DRVOUT引出(或者CXD1310的第27脚IRIS)。
二、+15V、-7.5V电路
此电路的作用是产生CCD及CXD2480所需要的+15V和-7.5V电压。 首先,取HD(或者PBLK)信号作为驱动信号,HD信号没有带负载的能力,而且电压较低(+3V左右)。经过三极管放大后,到了Q4和Q3的中间,这时的信号就具有了带负载的能力,电压也升到了+10V左右。于是经过电容去耦,双二极管整流,稳压二极管稳压后,就输出了比较稳定的直流电压。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负电压可以是-7.5V也可以是-8.2V,主要是为了配合不同的CCD。
第7页 共12页 第四部分 黑白摄像机电路原理 一、 电源 黑白摄像机采用的电源为三端稳压块
二、 CCD的区别 1、 40系列和05系列的区别: 主要区别在于40系列的SUB和RG电压是自调整的,而05系列的SUB和RG电压需要手动调整,主要依据CCD背后给出的参数(详见下表)
鉴于上述原因,所以05系列的CCD需要加上以上两部分电路的调整电路。如果SUB或者RG的电压没有调整好,图像可能出现“拖光”或者“玻璃花”的现象。 2、 SONY CCD和LG CCD的区别 LG CCD也需要调整SUB电压,但是它所需要的调整电路不同于05系列。所以,它的调整电路单独分离出来。而且,它的RG电压是不需要调整的。
左图即为其电位器的示意图: 左起第一个和第三个为05系列的电压调节,分别为SUB和RG。中间一个为LG的SUB电压调节的。 05系列在调节的时候,按照CCD背后给出的字符进行调整既可。 LG CCD在调节的时候,要对准灯光,以调到图像没有玻璃花为准。
第8页 共12页 第五部分 彩色摄像机电路原理
一、 电源
彩色摄像机所使用的是开关电源,包括的主要元器件是: 1、 CEM9435开关管(P沟道MOS管) S-输入,G-外部驱动,D-输出
CEM9435 R1224N102H 2、驱动芯片:R1224N102H(以上+12V~+5V) 3、三端稳压器:XC62FP3302(+5V~+3.3V)
二、 同步电路
第9页 共12页 本电路采用的是LC振荡,也可以采用晶振电路。 IC7:LM358,放大器,第2脚采样PCOMP电压,然后与第3脚相比较,由第1脚输出结果,加电压D7、D8的两端。 D7、D8:1T397,变容二极管。原理就是其两端电压变化,导致其电容量变化,从而形成一个负反馈,把频率校正过来。
三、 几种不同的CCD的应用电路的区别 位号 状态
作用 ICX409AK RJ2361
R5 空 0Ω ICX409AK为空脚,不需要连接,所以此位置空开。而
RJ2361要求此位置需连接到地,所以接0Ω电阻短路到地 R6 空 0Ω R7 空 0Ω R10 100K 空 ICX409AK要求RG电压需加上述元器件到+15V D5 1SS355 空
R11 空 0Ω RJ2361要求RG电压要求加1M电阻到地,所以R11接0Ω
电阻短路到地,C13装1M电阻 C13 空 1M
D1 空 1SS355 RJ2361要求SUB加二极管到地
注:以上区别全部依照于两种CCD的典型应用电路。
第六部分 维修流程 一、 检测电源 无论彩色摄像机还是黑白摄像机,首先检测+12V电压是否正常。
其次,彩色摄像机要检查XC62FP3302(IC9),左侧为GND,中间为+5V,右侧为+3.3V。这些电压都正常,说明没有电源短路现象。 黑白摄像机要检查78D05(U3)的电压是否正常,左侧为输入端,电压为+7V左右,右侧为输出端,电压为+5V。(注意,此时U3及旁边的电阻会比较烫,这属于正常现象)
二、 检测CCD的电压及信号 首先检查第9脚的电压是否为+15V,以及第12脚的电压是否为-7.5V。 其次,其他引脚的波形及电压参照下面: 第1、2脚:直流电压:-8.2V,波形如下: 第3、4脚:直流电压:-0.2V,波形如
第10页 共12页 下:
第13脚:RG,直流电压为+12.5V,波形如下: 第15、16脚:H1、H2,直流电压为+2.2V,波形如下:
第11页 共12页 此时,第8脚VOUT的电压大约在+9~10V。 以上所说的电压及波形并不是标准的,因为在CCD照射不同的光亮的地方时,电压或波形会有率为变化。
注:以上波形及电压对于彩色和黑白摄像机同样适用。 三、 (彩色摄像机)当CCD电压及信号全部正确时,可以基本断定CXD2480工作正常。此时可以考虑CXA2006和CXD2163。 首先也要检查芯片的电压是否正常: 1、 CXD2163电压:第1、38、56、66脚为+3.1V左右。 第19、22、57、96脚为+4.9V左右。 2、CXD2480电压:第20、28、35脚为+3.1V左右。 第3、8、9脚为+4.9V左右。 3、 CXA2006电压:第9、20、27脚为+4.9V左右。 4、 MB88347电压:第2脚+0.55V, 第3脚+0.7V, 第4脚+1.3V, 第5脚+2.8V, 第6脚+2.9V, 第7脚+1.2V, 第8、9脚+4.9V。
四、(黑白摄像机)当CCD电压及信号全部正确时,可以基本断定CXD2463工
作正常。此时可以考虑CXA1310。 1、 CXD2463及CXA1310全部是+5V供电。所有的电源输入引脚电压基本都是+4.9V。
第七部分 摄像机区别 CCD的区别前面已经介绍过,现在主要讲枪机和球机的区别。 一、 彩色摄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