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学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3
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模考卷及答案第I部分选择题(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
A.人们可以任意使用或创制语言符号B.语言符号的声音和意义之间没有必然联系C.利用语言可以任意给事物或现象命名D.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关系可以任意改变2.按“四呼”来给汉语音节中的韵母归类,uang属于()。
A.开口呼B.齐齿呼C.合口呼D.撮口呼3.“汽车”和“卡车”是()。
A.上下位词B.同义词C.等义词D.近义词4.“行为”和“行径”在词义上最主要的差别在于()。
A.感情色彩不同B.形象色彩不同C.语体色彩不同D.理性意义不同5.[y]是()。
A.前高不圆唇元音B.前高圆唇元音C.后高不圆唇元音D.后高圆唇元音6.下列关于语汇性质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意性是语汇不断丰富的手段B.普遍性使得各种语言的语汇能表达大量共同的概念C.稳定性保证了社会交际的正常进行D.活跃性满足了社会变化的需要7.下面音素中属于塞音的是()。
A.[k]《语言学概论》模考卷及答案B.[s]C.[f]D.[x]8.下列属于应用语言学的是()。
A.普通语言学B.语言教育学C.理论语言学D.历史语言学9.屈折是一种()。
A.语法范畴B.语法形式C.语法意义D.语法手段10.下列词组中不属于联合词组的是()。
A.能源交通B.读和写C.调查研究D.喜欢下棋11.下列各项中,甲和乙是预设关系的是()。
A.(甲)他买了一支钢笔→(乙)他买了一支笔B.(甲)老王在小李的左边→(乙)小李在老王的右边C.(甲)他早就不在学校工作了→(乙)他以前在学校工作过D.(甲)什么水果他都吃过→(乙)他吃过苹果12.文字发展三阶段说认为,文字发展的最高级阶段为()。
A.音位文字B.表意文字C.象形文字D.音节文字13.下列各句,通过停顿可以区别歧义的是()。
语言学:现代汉语考试资料1、多选按“阴、阳、上、去”声调排列的成语是()A、心明眼亮B、光明磊落C、胸怀广阔D、钻研马列E、坚持努力正确答案:A, B, C, D, E2、名词解释汉字的内部结构(江南博哥)正确答案:指一般所说的结构方式或造字法,是构造字形以记录汉语的方式、方法。
3、名词解释现代汉语正确答案: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4、填空题《中原音韵》有()个韵部,()个韵母。
正确答案:19;465、填空题普通话音节结构最齐全的包括()、()、()、()、()五个部分,至少包括()和()两个部分。
正确答案: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声调、韵腹、声调6、填空题文字是记录语言的(),是人类最重要的()。
人类有了文字,就空破了语言在()上的限制,扩大了语言的()。
正确答案:书写符号;辅助性交际工具;时间和空间;交际职能7、单选普通话里最长的音节是()A、三个音素B、四个音素C、五个音素正确答案:B8、单选普通话中,只能作声母,不能作韵尾的辅音音位有()A、1B、3C、20D、22正确答案:C9、单选下列成语的构造与众不同的一个是()A、老奸巨猾B、喜怒哀乐C、颠沛流离D、魑魅魍魉正确答案:A10、单选“明亮”在“光线充足”意思上的反义词是()A、昏暗B、暗淡C、模糊D、黝黑正确答案:A11、单选关于虚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虚词不能充任主语B.虚词绝大部分是自由的C.绝大部分实词在句法结构里的位置是固定的D.虚词是开放类,实词是封闭类正确答案:A12、填空题汉字的构造单位有两级:()和()。
正确答案:笔画;偏旁13、判断题语气的表达主要依靠语气词。
正确答案:错14、填空题zh、ch、sh、r、的发音共同点是()。
正确答案:都是舌尖后音15、判断题发zh组音时,应将舌头前伸到下齿背,舌尖略后的部分对着上齿背,而发z组音时,应将舌的前端上举,对着硬腭。
一、填空15%1、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根词。
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3、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语文学,通称为“小学”。
4、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的西部语支。
5、语音可以从生理角度分析它的产生方式,从物理•角度分析它的表现形式(传递过程),从社会功能角度分析它的功能作用。
6、是否能够独立(自由)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7、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直接来源于拉丁字母。
8、具有不同功能的三种最基本的语法单位是语素、词、句子。
9、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10、我国宪法(1982年)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题1分)1、下列关于“语言”和“言语”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B.语言是主要的,言语是从属的C.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D.语言是书面的,言语是口头的答案:D2、下列关于一般语汇总体特点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构词能力强B.使用范围窄C.产生历史长D. 大多很稳定答案:B 解析:根据词在语汇系统中的重要程度,可以分为基本语汇和非基本语汇(一般语汇)两大类。
ACD三项都属于基本语汇的特点。
3、区分“单纯词”和“合成词”所依据的是【】A.词的音节数量B.词的语素数量C.词的音形关系D.词的地位用途4、语法规则的“系统性”是指【】A.对语言的结构和成分进行类的概括B.相同规则可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C.语法规则之间可以相互推导和解释D.语法规则的发展变化过程十分缓慢答案:C 解析:ABD三项分别对应的是语法规则的“抽象性”、“递归性”、“稳定性”。
5、语音的四个物理要素中,区别不同的意义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的是【】A、音高B、音强C、音长D、音色6、元音和辅音本质区别是【】A、元音的发音可以延长,辅音不可以B、元音发音响亮,辅音不响亮C、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辅音一定受阻D、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个部分均衡紧张;辅音则不然7、[ε]的发音特征是【】A、舌面前高不圆唇B、舌面后高不圆唇C、舌面前半高不圆唇D、舌面前半低不圆唇8、下列关于语义民族性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词义上的民族特点并不明显B.词的多义化不受民族特点的制约C.不同的民族语言在词的理性意义上并无差异D.不同的民族语言在词的非理性意义上会有所不同答案:D解析:不同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同,因而语义的民族特点也不同,词的多义化也会受制约,非理性意义也会有所不同,比如汉语中“狗”字常含贬义,像“走狗”;可在英语里,“dog”常含褒义,像“a lucky dog”(幸运儿)。
A卷一,简答1,什么是辅音?辅音又叫“子音”,是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形成的音.辅音的差异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辅音音色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的。
辅音(b)和辅音(P)的差异是什么?发音方法不同:他们都是塞、轻音,但由于克服阻碍及气流强弱的不同,故有送气和不送气之分.(b)呼出气流弱,因此是不送气,例如:包、斑、白、拔;(p)呼出气流强,因此是不送气,例如:爬、跑、拍.2,从语言分化的角度谈谈社会方言,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的联系与区别?(PPT上第七章最后一页)社会方言、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都是语言随社会分化而分化的结果.这三种语言现象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区别: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虽然都是方言,但是它们之间有很大的不同。
社会方言主要是由于职业、性别、年龄等方面因素而造成了某些词语的不一致,因此,社会方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词汇方面,而语音、语法方面的差别则比较小。
而地域方言之间的差别除主要表现在语音上之外,但它在词汇、语法上也存在着一系列差别,所以地域方言之间的差别往往是系统的,因而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地域方言就有可能分化为不同的语言,从一种语言的方言变成为一种独立的语言,和原来同一共同语下面的其它方言之间形成亲属语言的关系,而社会方言由于其差别主要是在词汇系统方面,所以无论如何也不会发展成为独立的语言。
2、方言和亲属语言的关系:方言和亲属语言都与单一社会在地域上的分化相关,都是由单一语言分化而来的后代。
单一社会如果在地域上的分化是不完全的,其语言一般也是不完全分化的,同一语言在地域上的不完全分化而形成的语言分支,就是该语言的方言。
如汉语在地域上的各个后代仍属汉语的分支,彼此是方言关系,就是由于中国在历史上虽有过分裂的历史,但统一却是主流,是长期的。
而单一社会在地域上的分化如果进一步加剧最终形成完全的分化,则方言就进一步发展为亲属语言。
如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原来都是拉丁语的方言,但后来随着罗马帝国的灭亡,各地不仅在经济上彼此隔离而且政治上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国家,这样各地语言的分化就失去了共同的约束,最终形成了具有亲属语言关系的独立的语言。
一、填空15%1、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根词。
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3、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语文学,通称为“小学”。
4、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的西部语支。
5、语音可以从生理角度分析它的产生方式,从物理•角度分析它的表现形式(传递过程),从社会功能角度分析它的功能作用。
6、是否能够独立(自由)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7、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直接来源于拉丁字母。
8、具有不同功能的三种最基本的语法单位是语素、词、句子。
9、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10、我国宪法(1982年)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题1分)1、下列关于“语言”和“言语”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B.语言是主要的,言语是从属的C.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D.语言是书面的,言语是口头的答案:D2、下列关于一般语汇总体特点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构词能力强B.使用范围窄C.产生历史长D. 大多很稳定答案:B 解析:根据词在语汇系统中的重要程度,可以分为基本语汇和非基本语汇(一般语汇)两大类。
ACD三项都属于基本语汇的特点。
3、区分“单纯词”和“合成词”所依据的是【】A.词的音节数量B.词的语素数量C.词的音形关系D.词的地位用途4、语法规则的“系统性”是指【】A.对语言的结构和成分进行类的概括B.相同规则可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C.语法规则之间可以相互推导和解释D.语法规则的发展变化过程十分缓慢答案:C 解析:ABD三项分别对应的是语法规则的“抽象性”、“递归性”、“稳定性”。
5、语音的四个物理要素中,区别不同的意义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的是【】A、音高B、音强C、音长D、音色6、元音和辅音本质区别是【】A、元音的发音可以延长,辅音不可以B、元音发音响亮,辅音不响亮C、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辅音一定受阻D、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个部分均衡紧张;辅音则不然7、[ε]的发音特征是【】A、舌面前高不圆唇B、舌面后高不圆唇C、舌面前半高不圆唇D、舌面前半低不圆唇8、下列关于语义民族性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词义上的民族特点并不明显B.词的多义化不受民族特点的制约C.不同的民族语言在词的理性意义上并无差异D.不同的民族语言在词的非理性意义上会有所不同答案:D解析:不同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同,因而语义的民族特点也不同,词的多义化也会受制约,非理性意义也会有所不同,比如汉语中“狗”字常含贬义,像“走狗”;可在英语里,“dog”常含褒义,像“a lucky dog”(幸运儿)。
大学语言学概论考试(习题卷1)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66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语言符号只能一个接一个出现,这是语言结构的A)不变性特征B)线性特征C)约定性特征D)聚合性特征答案:B解析:2.[单选题]中国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统称A)大学B)名学C)玄学D)小学答案:D解析:3.[单选题]下列各组词中全部属于复合词的一组是( )A)大学、人民、(英)readerB)劳动、阿姨、(英)railwayC)瓶子、教室、(英)unhappyD)道路、材料、(英)classroom答案:D解析:4.[单选题][]音素[i]和[y]的差别是由( )的差别形成的。
A)音高B)音强C)音长D)音质答案:D解析:D5.[单选题]下列关于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最大的词组开始逐层切分可以任意切分B)从最小的词开始组成组合,一直组合到复杂词组为止C)分析时要依据两条原则“成结构和有意义”D)分析时采用的方法是先分主干和后天枝叶答案:A解析:6.[单选题]语言学概论应属于( )。
D)汉语言学答案:B解析:7.[单选题][]下面的派生意义中,属于隐喻的是( )。
A)英语的pen指笔B)“习”的“温习”义C)寺院的方丈D)法语的bureau指办公桌答案:B解析:B8.[单选题]英语中的”impossible、incomplete、irregular”的三个否定的变词语素”im、in、ir”从发音上解释它们在形式上不同的原因是因为:( )A)同化B)异化C)弱化D)脱落答案:A解析:9.[单选题]汉语中的“着、了、过”在古代具有实实在在的词汇意义,到了现代成为表示类似体的意义的构形语素,这是( )。
A)词序的变化B)异化C)类推D)新的语法范畴的形成答案:D解析:10.[单选题]外语学习的高原期指的是A)听说阶段B)读写阶段C)初期D)后期答案:D解析:11.[单选题][]根据语言成分与人类经验的映像关系而得出的是( )。
华中师范大学二〇〇〇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语言类各专业科目:古代汉语方向:语言类各专业方向注意:1、第一大题为所有考生必做题。
2、第二大题为汉语史方向考生必做题。
3、第三大题为其他各方向考生必做题。
一、语言专业各方向考生必做题。
〔一〕解释以下成语或古诗文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或词组的意义或用法〔20分〕1.言简意赅赴汤蹈火感谢涕零动而见尤池塘生春草云半偏新睡觉颜色憔悴未尝不汉息痛恨于桓灵也〔8分〕2.星罗棋布车载斗量打草惊蛇日积月累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先君之好是继〔12分〕〔二〕简答题〔24分〕1.?说文解字?是一部分什么书?有何学术价值?清代研究?说文?最著名听是哪四个人?各自代表是什么?〔14分〕2.什么是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请举例说明〔10分〕〔三〕将下面一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
〔16分〕孟子日:“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
如有能信之者,那么不秦楚之路,为指之不假设人也。
指不假设人,那么知恶之:心不假设人,那么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二、汉语史方向考生必做题。
(40分)(一) 中国音四声和现代汉语普遍话四声在调类方面有何异同?(12分)(二) 本议和引申义之间的意义关系有哪几种类型?(15分)(三) 解释以下的固定格式。
(13分)1.“如……何“例: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形王屋何?〔?列子·汤问?〕2.“……孰与……〞例: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齐策一)3.“无乃……与〞例: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委氏)三、非衙史方向考生必做题(40分)(一) 联络汉语史,谈谈“繁荣市场〞、“丰富生活〞之类动宾构造的特点。
(15分)(二) “张〞字的声母,现代有些方言中读为d,请联络汉语语音史对此类现象试作阐释。
(13分)(三) 解释以下句子中的“之〞字的意义和用法(12分)1.不虞君之涉吾地也。
2.姜氏欲之,焉辟害?3.其是之谓乎?4.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
大学语言学概论考试(试卷编号211)1.[单选题]“我吃饱了饭”,可以说“我吃了饭,我饱了”,但“我吃光了饭”,却不能说成“我吃了饭,我光了”的原因是“饱”和“光”是A)语义指向不同B)语义角色不同C)句子结构不同答案:A解析:2.[单选题][]与国际音标[x]相对应的汉语音素是( )。
A)yB)kC)qD)h答案:D解析:D3.[单选题]下列关于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最大的词组开始逐层切分可以任意切分B)从最小的词开始组成组合,一直组合到复杂词组为止C)分析时要依据两条原则“成结构和有意义”D)分析时采用的方法是先分主干和后天枝叶答案:A解析:4.[单选题]下面现象不属于语言文字反映当代文化的变迁的是()A)“吉祥话”中的文化心理B)“委婉语”中的社会地位C)“称谓语”中的时代特征D)“广告语”中的人文色彩答案:B解析:5.[单选题]让计算机能接受语言信号并做出回应动作或答复,这种技术属于A)语音合成B)语音识别C)自动翻译D)人工智能6.[单选题]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属于A)歇后语B)惯用语C)成语D)谚语答案:C解析:7.[单选题]下面各项属于由名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意义的是A)数B)态C)体D)时答案:A解析:8.[单选题]下列关于重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些语言中一个词可以有一个以上的重音B)能够区别不同意义的重音可以看作一个音位C)词重音可以分为“固定重音”和“自由重音”D)重音只跟音强的增加有关答案:D解析:9.[单选题][]语音与自然界中其他声音的区别在于其( )属性。
A)自然B)社会C)人类D)思维答案:B解析:B10.[单选题]下面各项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是A)武汉话B)温州话C)上海话D)福州话答案:A解析:D)讨论体答案:B解析:12.[单选题][]伦敦方言成为英吉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由于( )方面的原因。
A)文化B)政治C)经济D)人口答案:C解析:C13.[单选题][]音素[i]和[y]的差别是由( )的差别形成的。
社会语言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语言结构B. 语言使用C. 语言演变D. 语言起源答案:B2. 以下哪个术语不是社会语言学的范畴?A. 语域B. 语码转换C. 语音学D. 语言变异答案:C3. 社会语言学中,语域指的是:A. 语言的地域分布B. 语言的社会功能C. 语言的语法结构D. 语言的词汇组成答案:B4. 语言变异通常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A. 年龄B. 性别C. 教育水平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5. 语码转换是指:A. 语言的转换B. 语言的混合C. 语言的借用D. 语言的替换答案:B6. 在社会语言学中,性别差异对语言使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 发音B. 词汇C. 语法D. 以上都是答案:D7.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方法?A. 问卷调查B. 观察法C. 实验法D. 计算法答案:D8. 社会语言学研究中,社会阶层对语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语言的发音B. 语言的词汇C. 语言的语法D. 语言的风格答案:D9. 以下哪个术语与社会语言学无关?A. 社会方言B. 地域方言C. 语言接触D. 语言习得答案:D10.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A. 描述语言现象B. 解释语言现象C. 预测语言现象D. 以上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社会语言学的定义。
答案: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个语言学分支,它探讨语言如何反映和影响社会结构、文化和社会身份。
2. 描述社会语言学中的“语码转换”现象。
答案:语码转换是指在不同的社会情境或与不同的社会群体交流时,人们会根据需要在不同语言或方言之间进行切换。
3. 社会语言学研究中,如何理解“语言变异”?答案:语言变异是指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由于社会、文化、地域等因素影响,语言的发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
4. 社会语言学研究有哪些主要方法?答案: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观察法、访谈、语料库分析等。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精选4份)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1.下列关于"威尔尼克失语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发音仍然比较准确B.构成不完整的句子C.仍然能听懂别人的话D.词语之间没有联系答案:C解析:威尔尼克取受损的患者能够说出一些词语,发音也很准确,可是词语之间在意义上没有联系,构成不了完整的句子,并且患者也听不懂别人说的话。
考点:语言与科学技术--生命科学和人的语言本事--人脑语言本事的研究成果2.人的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此刻一般认为大约是。
A.5-6岁B.7-8岁C.9-10岁D.12-13岁答案:D解析:人的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此刻一般认为最迟大约是12-13岁。
考点:语言与科学技术--生命科学和人的语言本事--大脑的语言功能受临界期限制3."老刘有三个孩子"的蕴含义可能有。
A.老刘没有孩子B.老刘仅有三个孩子C.老刘有不止三个孩子D.老刘有孩子E.老刘没有三个孩子答案:BCD解析:蕴含义指说出的话中包含着其中某个词语的上位义或整体义,分为两种"衍推义"和"隐含义"。
D为衍推义,BC为隐含义。
考点:语用--会话准则和会话含义--蕴含义和预设义4.下头各对词语中,能表此刻同一语法位置上的有。
A.小孩-苹果[由整理]B.大-小C.红-红色D.写-在E.好-衣服答案:ABD解析:能表此刻同一个语法位置上词,他们是属于聚合关系,聚合关系得到的是词类。
A是名词,B是形容词,D是动词。
考点:语法--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词的聚合:词类5.下头各项中属于词的有。
A.吃败仗B.转基因C.幼儿园D.小女儿E.玩游戏答案:BCD解析:词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够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A属于"语",长度相当于语法上的词组或句子,但意义和用法相对凝固的语言片段。
E属于"短语"。
考点:语汇--语汇概说--什么是语汇6.医生安慰重病人说:"没什么大问题,好好回家休养"明显违反了。
A.赞誉准则B.慷慨准则C.相关准则D.一致准则E.质量准则答案:CE解析:为了避免患者受到损害,遵守礼貌原则,医生被迫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相关原则和质量准则。
语言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语言的最小意义单位是:A. 词B. 语素C. 音节D. 音位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语言的功能?A. 表达功能B. 交际功能C. 娱乐功能D. 认知功能答案:C3. 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 语言B. 文字C. 符号D. 声音答案:A4. 语音学研究的是:A. 语言的声音系统B. 语言的书写系统C. 语言的语法结构D. 语言的意义系统答案:A5. 以下哪项不是语言的方言?A. 粤语B. 英语C. 闽南语D. 吴语答案:B6. 语言的演变遵循的原则是:A. 经济原则B. 复杂原则C. 稳定原则D. 随机原则答案:A7. 语言的同源词是指:A. 来自不同语言的词B. 来自同一语言的词C. 来自同一语系的词D. 来自同一语族的词答案:C8. 以下哪项是语言的词汇变化?A. 语音变化B. 语法变化C. 语义变化D. 句法变化答案:C9. 语言的音位变体是指:A. 同一音位的不同发音B. 不同音位的相同发音C. 同一音位的不同写法D. 不同音位的不同写法答案:A10. 语言的借词是指:A. 从其他语言借来的词B. 从本语言中产生的词C. 从方言中借来的词D. 从古语中借来的词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语言的最小语法单位是______。
答案:语素2. 语言的______是指语言在特定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
答案:语境3. 语言的______是指语言在不同时间的发展变化。
答案:历时语言学4. 语言的______是指语言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的分布情况。
答案:地理语言学5. 语言的______是指语言在不同社会群体中的使用差异。
答案:社会语言学6. 语言的______是指语言在不同交际场合中的使用差异。
答案:语域7. 语言的______是指语言在不同语言接触中的变化。
答案:接触语言学8. 语言的______是指语言在不同心理状态下的使用差异。
历届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3)语言学(20分)一、解释术语(每小题2分,共6分)(一)形态——在有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变化。
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
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做形态,也叫词形变化。
(二)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音素彼此并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言形式的作用(即不肥区别意义),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
这种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也就是音位变体。
(三)社会方言——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
二、填空(每空0。
5分,共4分)1. 字母是文字的书写符号,音标是音素的标写符号。
2. 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是音节。
3. 句子是语言中最大的语法单位。
4.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5. 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发音的能力相结合,表现为人类的语言能力。
这种能力是先天具备的,运用这种能力学会一种语言,则是后天的事情。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举例说明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结构类型。
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结构类型是:主谓结构:反映陈述对象和陈述内容的关系。
如“赵先生来了”、“苹果红了”。
述宾结构:反映动作和受动支配等的事物的关系。
如“杀敌人”、“摘桃子”。
述补结构:反映动作及其程度、结果、趋向等的结构关系。
如“写完了”、“拿出去”。
偏正结构:反映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
如“中国产品”、“大力提倡”、“黄绸子”。
联合结构:其构成成分在语法上是平等、并立的关系。
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是我国的四个直辖市”。
2. 简要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
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外国人学汉语碰到一个新词,无法从读音推知意义,也无法从意义推知读音。
这说明音与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语言学概论(八)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A.语言符号可以任意使用和创造B.绝大多数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C,可以任意使用语言符号绐事物命名D∙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可以任意改变参考答案:B2.(2分)下列各组辅音中,发音部位相同的•组是A.image1..pngB.image2.pngC.image3.pngD.Image4.png参考答案:B3.(2分)“汽车”和“轿车”是A.上下位词B.同义词C.等义词D.近义词参考答案,A4.(2分)下列几种社会方言中,具有排他性的一项是A.阶级习惯语B.行话C隐语D.学生腔参考答案:C5.(2分)下列关于亲属语言的表述中,不正确的项是A亲属语言是社会完全分化的产物B∙亲属语言之间具有历史同源关系C.语言亲属关系有亲疏远近的分别D.亲属语言间不存在语音对应关系参考答案:D6..(2分)“老郎鼓励我考大学”是A.生谓诃组B.兼语词组C.连动词组D.复句词组参考答案,B7.12分)目前己知的最古老的拼音文字是一A.古埃及文字8.占希腊文字C腓尼基文字D∙中国的甲骨文参考答案:C9.(2分)划分词类的最本质的标准是A.分布标准8.意义标准C.形态标准D逻辑标准参考答案,A9.(2分)外语学习中的后期阶段被称为A.中介语阶段B.目标语阶段C低平期D高原期参考答案I D10.(2分)英语“students"中的"∙s"是.A.虚词语素B∙词根语素C.构形语素D.构词语素参考答案:C11.(2分)认为“思维和语言各自发展,二者没仃关系”的学者不包括A.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B.法国哲学家迪卡尔C.英国哲学家座布斯D.苏联语言学家马尔参考答案:D12.(2分)以卜.不属于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的是A.中国B.埃及C.印度D希腊•罗马参考答案,B13.(2分)下列语言学流派中桀中研究语言本体的流派是A.功能语言学B∙社会语言学C认知语言学D.结构语言学春考答案:D14.(2分)下面词组中,结构类型与其他各组不同的•组是A.年轻漂亮/朴素大方B.我们大家/首都北京C.民航大厦/工人农民D.贯彻执行/讨论研究辨考答案:C15.(2分)关于语言获得的原因,卜列学说中偏重于内部条件解择的一项是A.天赋说B.摹仿说C强化说D剌激反应说参考答案;A16.(2分)传统上把汉字的单纯字符称为A偏旁B笔画C记号D.独体字参考答案,D17.(2分)北京话“面”单念时读作但“面包”却读作[mi?mpau),这种语流音变现象是A溺化B.增音C同化D.异化春考答案:C18.(2分)汉语中的词类(词的语法分类)可以首先分出的两个大类是一A.基本词和非基本词B.实诃和虚词C.典型词和兼类词D.体词和谓词参考答案:B19.(2分)目前对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比较一致的观点是A.有什么样的思维,就有什么样的语言B∙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思维C思维对语言有•定影响,但更重要的是语言决定思维D.语言对思维有一定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思维决定语言参考答案,D20.(2分)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A.音素B.国i音C音位D.音节参考答案:D21.(2分)首先提出“能指”和“所指”这对概念的语言学家是A洪堡特B.索绪尔D.萨丕尔分考答案:B22.(2分)判断两种话是不同语言还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应该主要参考A.相互理解程度B.语言结构的差异程度C.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D∙地域临近程度参考答案,C23.(2分)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的根本原因在丁语言符号的A.任意性B.强制性C离散性D.系统性参考答案:A24.(2分)下列各项中,谓词和变元之间属于动作与结果关系的是A.写黑板B.打篮球C.织毛衣D.寄包裹参考答案,C25.(2分)从词的构造类型上看,汉语“动人”一词属于A.单纯词B.复合词D.简缩词参考答案:B26.(2分)语法的演变之所以比语汇缓慢,是因为A语法规则比较简单B.语法规则数量较少C.语法规则具有强制性D∙语法规则具有抽象性参考答案IC27.(2分)构形语素属于A.虚词语素B.词根语素C.自由语素D.黏若语素参考答案:D28.(2分)下列各组中,三个复合词构词类型不一致的一组是A.席卷耳鸣地震B.打倒切断推翻C发光散热出气D.天地欢乐爱好弁考答案:A29.(2分)在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中,域大的类别是一A.语族B.语支C.语系D∙语群参考答案,C30.(2分)从语音的社公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A.音位B.音素C.音节D.各渡参考答案:B31.(2分)人类语言和动物的交际方式A.完全一致B.有根本区别C有•定的差别D∙基本一样参考答案:B32.(2分)“我知道你很聪明。
2024年汉语言本科-训诂学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卷I一.综合检测题(共100题)1.增补或仿照《尔雅》的著作多用“雅”字命名。
其中以旧题_____撰的《小尔雅》为最早。
2.什么是“以形索义”?以形索义应注意哪些问题?3.训诂学发展的中落期出现在()。
A.先秦B.两汉C.魏至唐D.宋至明4.以下著作,兼注音义的是()。
A.《尔雅》B.《经传释词》C.《经典释文》D.《释名》5.汉朝人注释经籍奠定了训诂学的基础,代表人物有()。
A.毛晋B.郑玄C.孔颖达D.邢昺6.萧统的《文选》在唐代主要的注本有()。
A.李善注B.五臣注C.郭璞注D.范宁注E.孔颖达注7.《尔雅》本为儒学经典之一,凡_____类,共释2204事,是研究先秦词汇的重要参考书。
8.譬之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
9.鱼价今年逐渐【强】,偶因换酒到山乡。
10.什么是“词义的理性引申”?包括哪些类型?11.邹忌修八尺【有】余。
12.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
13.解释正文,同时解释前人注释的训诂术语是()。
A.疏B.笺C.音义D.释文14.狐毛、狐偃以上军夹攻子西,楚左师溃,楚师【败绩】。
15.训诂术语“辞”表示()。
A.实词B.修辞C.虚词D.比喻16.寻常之沟,巨鱼无所【还】其体。
17.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18.《庄子》郭象注与成玄英疏的内容主要是()。
A.注明出典B.考证人名、地名C.考核史实D.阐明哲理19.说明“因声求义”的条件、重要轨道。
20.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著作是《_____》。
21.下列词语中不属于佛教词汇的是()。
A.当今B.因果C.法宝D.现在22.清代“乾嘉学派”训诂工作中有很多长处,请简要说明。
23.四书集注24.“肥,多肉也。
”释义的方式是()。
A.互训B.推因C.摹写D.义界25.“呼和浩特”是“春色之城”的意思,来自_____语。
26.魏代张揖的《_____》是继承《尔雅》而较著名的训诂著作之一。
2023年下学期语言学概论(考试课)复习资料、多项选择题1元音[A]是。
(1分)A前元音B.央元音C低元音D不圆唇元音答案:BCD2非音质要素是指(1分)A.音色B音高C音强D音长答案:BCD3.固定词组的显著特点是。
(1分)A来源的多样性B运用的普遍性C.结构的定型性D意义的完整性答案:CD4常见的附加意义有。
(1分)A感情意义B.比喻义C语体意义D联想意义答案:ACD5依据句子的表述功能,可以将句子分为。
(1分)A.陈述句B疑问旬C祈使句D感叹句答案:ABCD6.同基本词汇相比,一般词汇的特点是。
(1分)A多义性B.不一定是全民常用的,使用的范围和复现的频率不及基本词汇C.缺乏历史稳固性,发展变化较快D数量庞大,成分庞杂答案:BCD7词典的编纂的三个步骤分别是。
(1分)A.选词B.注释C编排D检索答案:ABC8语义场的类别有(1分)A联想义场B同义义场C反义义场D多义义场答案:ABCD9词义引申的途径是(1分)A夸张B比喻C拟人D借代答案:BD10语义历史演变的原因是(1分)A语音的发展B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C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D语言单位内部的矛盾答案:BCD11语言和言语的联系是。
(1分)A语言存在千言语之中,言语是语言存在的形式。
B语言是对言语的规范。
C语言和言语都具有个人因素。
D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没有言语就无所谓语言。
答案:ABD12普遍语言发展规律的特点是(1分)A突变性B多样性C渐变性D参差性答案:CD13造成语音音质不同的原因有(1分)A发音体不同B发音方法不同C发音时间长短不同D共振腔的形状不同答案:ABD14诀定每个辅音的特性的是(1分)A气流的强弱B形成阻碍的具体部位C具体的发音方法D是否形成阻碍答案:BC15常见的表达语法结构意义的语法手段有。
(1分)A选词B词序C.虚词D词形变化答案:ABCD16人与人在语言交际中要遵守合作原则,合作原则包括。
(1分)A量的准则B质的准则C相关准则D方式准则答案:ABCD17诀定辅音发音不同的是。
语⾔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5语⾔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5题号⼀⼆三四五六总分得分⼀、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语⾔系统具有性和性。
2、⾳位是从的⾓度划分出来的语⾳单位,它是特定语⾔或⽅⾔中具有作⽤的最⼩的语⾳单位。
3、社会的地域分化会导致语⾔的,在⼀种语⾔的内部形成不同的或。
4、⼼理语⾔学的两个分⽀学科是指和,这两个学科也可以统称为。
5、通常说的⼈的认知活动主要是指的活动。
6、语⾔学在⼈⽂科学中的应⽤最重要的是跟和有关的直接应⽤研究,还可以包括语⾔学与、等学科的交叉研究。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语是()A.⾔论和语⾔ B.⾳义结合的符号系统C.个⼈说的⾏为和结果 D.写成的作品或发表的⾔论2、语⾔学概论应属于()A.个别语⾔学 B.⼀般语⾔学 C.应⽤语⾔学 D.汉语⾔学3、元⾳[o]是()A.前半⾼圆唇⾆⾯元⾳ B.后半低圆唇⾆⾯元⾳C.后半⾼圆唇⾆⾯元⾳ D.后⾼不圆唇⾆⾯元⾳4、汉语普通话“⾟苦”[in k u]快读成[i k u]这种现象是()A.顺同化 B.顺异化 C.逆同化 D.逆异化5、“游泳”是⼀个()A.语素 B.句⼦ C.离合词 D.词组6、下⾯这些语法⼿段中,属于句法⼿段的是()A.词的轻重⾳ B.词的重叠 C.屈折 D.语调7、下⾯词组中属于偏正词组的是()A.看⼩说 B.悄悄进来 C.门开了 D.抬进去8、语⾔产⽣、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A.⼈类发⾳器官的健全 B.⼈类⼼理的健全C.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 D.⼈类劳动的需要9、⼈的⼤脑的左半球的⼀定部位掌管语⾔和抽象的思维活动,这种现象称为()A.分区 B.单侧化 C.临界期 D.语⾔获得10、汉语中的“狗”和英语中的“dog”在意义褒贬上具有差异说明了()A.词义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社会⼼理 B.语⾔和⽂化互不相关C.中英⽂化没有相通之处 D.不同民族思维不同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语义场2、地域⽅⾔3、语⾔信息处理4、语⾳的⽣理属性四、简答题(每⼩题7分,共21分)1、简要叙述语⾔的客观存在形式和⼈的主观认识的关系。
1、方言调查的意义和作用
(1) 推广普通话。 为了更好的推广普通话,需要对现代汉语的各种方言进行全面的调查、
了解各地区方言的特点,求出各地区方言和普通话的“对应规律”从而帮助各方言区
的人们更迅速更准确的学会普通话。
(2) 探求汉语的演变轨迹。 现代汉语的各个方言都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但各地区的发
展情况不一致,我们可以从发展慢、变化小的方言里找到若干古汉语的痕迹,进而求
出汉语发展演变的轨迹。
(3) 探究一个民族的发展史。 一个民族的方言材料还可以印证这个民族的发展史。比如
现在四川方言里有很多两湖、两广的方言成分,这显然与历史上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
川有关”
(4) 促进语言学相关课程的教学。 汉语是有较严重方言分歧现象的语言,无论教学古代
汉语或是现代汉语,都会牵涉到方言问题。比如在现代汉语的语音部分要接触到古今
声调对应的“平分阴阳,入派三声”的问题,弄清楚各个方言的特点对提高汉语质量
大有裨益。
2、汉语方言分区的依据和原则
1.分区的原则:方言分区是不同语言的划分,有别于地理上、行政上的分区。不同方言可以同在一个地
理区域内,同一方言也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理区域中。行政管辖范围可以变更,方言区属却不可能在短期
内随之更改。
方言的分区要有不同的层次,根据亲、疏的程度把不同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方言区—方言片—方言
小片—方言点。不论是哪一个层次的方言,在分区中始终要从实际出发,判明亲疏关系,该分即分,可合
便合。有的地方方言处在不同方言的过渡地带,特别是几种不同方言犬牙交错的地区,方言现象复杂,一时
不易确定归属的,认为它是过渡地带的方言。
2.分区的依据: 语言特征是方言分区最主要的依据。其次还要考虑社会历史背景。此外,方言地区人
民通话的情况对于确定方言的归属也有参考作用。
区分汉语方言时,必须对方言间的差异性和一致性都要有充分的了解。一种方言有别于其他方言,首
先从语言差别中表现出来,而在这个方言内部,与之同属一个方言区(片、小片)的,必然又都明显地存在
着一致性。在选取语言特征来作为划分方言的依据时,要通过反复比较,使最有代表性、最典型的语言特
征入选。就语音方面来看,下面这些特征是方言工作者常常考虑的问题:古双唇塞音在三等合口韵前的读
法,古全浊塞音b、d、g的演变等。古知彻澄母的读法,古照穿床审禅各母的读法,古泥来母的分混,古舌根
音声母是否腭化,古塞音韵尾的演变,古鼻音韵尾的演变,古调类的分合,古入声的演变,f-和xu-的分混,鼻音
声母是否失去鼻音成分,浊塞擦音及浊擦音的有无,介音的分合,复元音与单元音的转化,元音的长短等。
除了声、韵、调三方面的特征外,还要注意方言某些整体性的特征。例如音节结构上的特征,什
么样的声母能和什么样的韵母拼合,各地方言很不一样。除了考虑语音方面的依据外,也要同时考虑词汇、
语法方面的因素。例如闽方言常用词中的 “鼎”(铁锅)、 “冥”(夜晚)等,在别的方言中没有,而在
闽、粤、台、浙各省的闽方言中却都普遍存在,可以用来配合语音方面的典型特征,作为确认闽方言的重要
依据。
.总之,分区的依据和原则就是参照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把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方言点连成一块方
言片,再把若干个具有相似特征的方言片连成一个更大的方言区。
3、汉语方言语音的主要差异
汉语七大方言的语音系统各具特色。联系历史发展来看,官话方言的音系比较简单,反映了汉
语语音从繁向简的发展趋势;南方各大方言音系比较复杂,更多地保存了古代语音的因素。就声、
韵、调三部分来说,官话方言的韵母和声调要比闽、粤、吴、客家诸方言简单得多,唯有声母方面,
南、北方言各有繁简,官话方言并不从简。
1.声母方面
。北方方言声母分类较细,南方方言声母分类较粗。官话方言中的北京、西安、济南等地声母
都在20个以上,而南方六大方言中,除了吴方言以外,闽、粤、客家、湘、赣等方言,声母一般
都不到20个,只有湘方言中的老湘语才有20个以上的声母。古声母在各个方言区的发展演变各有
不同,如从古全浊声母的保留与演变上看,清、浊声母对立的现象在现代汉语七大方言中,除吴方
言和湘方言中的老湘语外,其余大都已经消失,官话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等
古浊声母字都合并到清声母字中去了。
2.韵母方面
比较汉语各方言的韵母,可以看出官话方言的韵母比南方各方言的韵母简单得多。官话方言区
各地一般都只有30多个韵母,如北京、济南、西安都是38个韵母,只有江淮官话韵母超过40个。
官话方言以外的六大方言中,吴方言、湘方言的韵母数目比较少:长沙38个,上海 43个,苏州 49
个,其余客家、赣、粤、闽等方言区各地方言韵母都在50个以上;韵母特别多的,如闽方言潮汕
话有76个,泉州话有72个。各方言韵母繁简如此悬殊,主要体现在韵母中韵尾的保留和消失上。
此外,在韵腹方面,各方言拥有的主要元音虽然差别不很大,但当两个以上的元音组成复合韵母时,
各方言各具特色。韵头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异,古代汉语语音中所谓两呼、四等发展到现代汉民族共
同语,成了开、合、齐、撮四呼。以四呼来衡量各地方言,也可看出方言韵母的不同特色。
3.声调方面
现代汉语方言的声调,总的说南方多,北方少。官话方言一般以 4个声调为多,少数5个声
调,西北有的地方少至3个,长江以南只有属于官话系统的西南官话仍保持 4个声调,其余各方
言的声调都在5个以上。声调数目的多少是反映方言语音复杂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除山西方言,
声调中有没有保留古音中的入声调类,又是南方各大方言和官话方言的重大差别。
4、汉语方言词汇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方言词汇有两个含义:一方面指一个方言中说法与普通话不同的词,即狭义的方言词汇;.另一方面指
一个方言中所使用的全部的词,既包括与普通话不同的词,也包括与普通话相同的词,即广义的方言词汇。
以下主要从四个方面简要说明方言词汇的差异:
一、构词差异 构词是从词源上来分析词汇,汉语方言构词方式可以主要从借词和造词两方面来说。
借词:不同民族长期相互交往,势必在语言上相互借用、相互吸收以取长补短。
造词:西宁方言中“手抓”为偏正结构,核心语素是动词,但在此处表示的却是名词性的事物,指一
种食物,即手抓羊肉。
二、词义差异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方言里不一定完全相同,甚至相反,如普通话中的“馒头”,上海方言中
指的是包子,青海方言叫“馍馍”,而“馒头”却是祭祀时用的。“清汤”一词在西宁方言中指“煮过面条
的水”,赣方言专指馄饨,在重庆方言中却是“与红汤相对的火锅底料”。
三、语素价值差异 由于各个地方的文化背景不同,生活习俗和价值观的差异会导致一种词素价值的差异,
也就是说在同一个语素在不同的方言里组词的能力和使用频率是不同的,在甲方言里是很冷僻的语素(或
词),在乙方言里可能是个很活泼、很常用的语素(或词),如:北方方言对“落”是使用远不如南方频繁,
如北方方言中“下雨”“下课”“下车”在上海方言中为“落雨”“落课”“落车”。
四、语素顺序差异 两个词的语素相同,数量也相同,只是排列顺序不同,也能形成方言词汇差异。如:
北方方言的公鸡,重庆和厦门方言称“鸡公”。
5现代汉语方言语法的分析主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一、 从构词法、构形法入手
构词法即语素构成词的情况。
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合成词又分为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
复合式的词至少有两个不相同的词根结合在一起构成。词根与词根的关系主要有五种类型:1.联合型
例如:尺寸、窗户
2.偏正型 气功 冰箱
3.补充型 提高 说服
4.动宾型 司机 管家
5.主谓型 地震 日食
附加式的词由词根加词缀构成。1.前缀+词根 老虎 老乡
2.词根+后缀 刀子 石头
方言中例如西宁话就是儿多子少。
重叠式的词就是由相同的词根语素重叠构成。例如:姐姐 哥哥
构型法,普通话中不明显,但是方言中很多。构词法中的附加和重叠式也属于构型。附加式例如西
宁话中的“们”,水们,烟们,本本们,桌桌们。重叠式如西宁话中的包包,桌桌,凳凳等。
二、 从词组的构成入手
例如,饭吃了没
三.从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入手
a.语序 SOV句 SVO句
b.量词使用 一棵树 一坡树
一个鸡蛋 一枚鸡蛋
四、从句子结构方式入手
a 比较句 小王的个子比小李哈不到。
b 被动句 风哈吹到地上了。
c 把字句 他我哈气死了。
d 特有句式
五、从实词中存在的特殊语法现象入手
例如:指示代词 近指“这”和远指“那”的特殊用法
六、从个别虚词中存在的语法现象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