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药理学笔记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全的药理学笔记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第一节药物的基本作用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一)药物作用是指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是分子反应机制,有其特异性。例如强心甙能抑制心肌细胞膜上Na-KATP 酶活性。心肌细胞膜Na-KATP 酶药物作用药理反应强心甙心肌收缩力(二)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对不同器官有其选择性。例如:强心甙能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膜上Na-KATP 酶活性。(强心甙的药物作用)而获得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理效应。因此药理效应实际上是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即:惊厥原有功能水平提高兴奋/亢进镇静原有功能水平原有功能水平降低抑制/麻痹回苏①药理效应表现为:1.使机体机能活动提高(兴奋)或降低(抑制)。 2.补充不足(维生素、激素)或改变体液成份。3.抑制或杀灭病原体以及癌细胞(化疗药)衰竭4.改变机体的反应性(免疫抑制药)②药理效应的选择性(药物作用特异性高)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只对某些组织器官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作用很小或无作用。药物作用特异性高的药物不一定引起选择性高的药理效应。二者不一定平行,例如:阿托品具有特异性阻断M-胆碱受体的药物作用,但药理效应选择性并不高,对心脏、血管、平消肌、腺体中枢神经功能均有影响,而且有的兴奋,有的抑制。一般来说,药物作用特异性强及药理效应选择

性高的药物应用时针对性较好,可以准确地治疗某种疾病或某一症状。选择性低的药物副反应较多,但广谱药物在多种病因或诊断未明时也有其方便之处,例如,广谱抗生素、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等。③药理效应的二重性:凡符合用药目的或能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叫做治疗作用(治疗效果)1. 治疗(治疗效果)药理效应与治疗效果并非同义词。例如:具有扩张冠脉效应的药物不一定都是抗冠心病药(潘生丁),抗冠心病药也不一定都会取得缓解心绞痛临床疗效。 2. 不良反应其余不符合用药目的,甚或给病人带来痛苦的反应统称为不良反应。通常情况下,用药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会同时出现,这就是药物作用的两重性。二、治疗效果1.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称为对因治疗,或称治本。例如:抗生素消除体内致病菌。2.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称为对症治疗,又称治标。对症治疗虽未能根除病因,但在诊断未明或病因未明暂时无法根治的疾病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某些重危急症如休克、惊厥、心衰、高热、剧痛时,对症治疗可能比对因治疗更为迫切。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是药物固有效应的延伸,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预知的,但不一定是可以避免的。少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是较难恢复的,称为药原性疾病。例如庆大霉素引起的神经性耳聋。肼苯哒嗪引起的红斑狼疾等。1.副作用是在治疗量下与防治作用同时出现的

和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一般不太严重。这是由于药理效应选择性低,涉及多个效应器官,当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副作用)。例如:阿托品抑制腺体分泌――麻醉前给药(口干)松弛平滑肌――解除胃肠绞痛(腹胀气)麻黄碱松弛支气管平消肌――平喘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失眠副作用是可以预知的,也是可以转化的。 2.毒性反应是在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毒性作用一般是药理效应延伸,是可以预知的,也是应该避免发生的不良反应。例如:泽地黄――室颤催眠药――呼吸抑制、昏睡根据中毒症状发生的快慢和接触药物过程毒性反应可分为:①急性毒性是指一次或突然使用过大剂量立即发生的毒性反应,急性毒性多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②慢性毒性是长期反复使用蓄积后逐渐发生的毒性反应。慢性毒性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等功能。致癌、致畸胎和致突变等三致反应也属于慢性毒性范畴。由此可见,企图增加剂量或延长疗程以达到治疗目的是有限度的,过量用药

十分危险的。防止毒性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1.控制剂量或给药时间间隔。2. 注意剂量个体化。③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例如: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停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数月

内难以恢复。④停药反应是指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

剧,又称回跃反应。例如:长期服用可乐定降血压,停药次日血压将激烈回升。可乐定(—)突触前膜α2(负反馈)长期使用后α2 对NA 敏感性,调节不足,突然停用可乐定取消负反馈,末梢大量释放NA Bp ⑤变态反应是一类免疫反应,也称过敏反应。常见过敏体质病人,临床表现各药不同,各人也不同。反应性质与原有效应无关,反应严重度差异很大,与剂量无关,从轻微的皮疹,发热至造血系统抑制、肝肾损害、休克等,可能只有一种症状,也可能多种症状同时出现。停药后反应逐渐消失,再用时可能再发。致敏物质可能是药物本身,可能是其代谢物,也可能是药剂中杂质。临床前常做皮肤过敏试验,但仍有少数假阳性或假阴性反应。可见这是一类非常复杂的药物反应。例如: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⑥特异质反应少数特异体质病人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性质也可能与常人不同,但与固有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严重度与剂量成比例。药理拮抗药救治可能有效,这种反应不是免疫反应,不要预先敏化过程,这是一类药理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例如:骨骼肌松弛药司可林特异质反应是由于先天性血浆胆碱酯酶缺乏。小结药物作用

药理效应特异性选择性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第二节

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剂量-效应关系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

定范围内成比例关系。由于药理效应与血药浓度的关系较为密切,所以在药理学研究中常用浓度-效应(曲线)关系。在剂量-效应关系中,如图表示:纵坐标:表示效应的强弱。横坐标:表示药物浓度(用对数表示时为一条s 型)对称曲线。量效曲线说明量效关系存在以下四个规律:1. 药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剂量才能产生效应。2. 在一定范围内剂量增加,效应增加。3. 效应的增加不是无限的。4. 量效曲线的对称点在50处,对剂量的变化反应最为灵敏。量反应是指药理效应强弱是连续增减的量变。例如:血压的升降,平滑肌的舒缩等,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质反应是指药理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阳性或阴性表示。例如:死亡与生存、抽搐与不抽搐等,必需用多个动物或多个实验标本以阳性率表示。从量效曲线可以看到下列几个特定的位点:最小有效浓度(剂量)即刚能引起效应的阈浓度(或剂量)半数有效量是能引起50阳性反应(质反应)或50最大效应(量反应)的浓度(或剂量)如:ED50:半数有效剂量EC50:半数有效浓度TC50:半数中毒浓度TD50:半数中毒剂量LC50:半数致死浓度LD50:半数致死剂量最大效能继续增加浓度或剂量而效应量不再继续上升,即药物产生最大效应的能力,在量效曲线上,产生最大效应水平的高低。极量是治疗量的最大限度,即出现疗效的最大剂量,药典为剧毒药规定了极量。最小致死量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