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 母爱如水 主题班会
- 格式:ppt
- 大小:3.44 MB
- 文档页数:14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父爱如山的主题班会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爱的伟大和无私,感受父爱的深沉。
2. 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尊重父母,回报父母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教学重点:1. 父爱的伟大和无私2. 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尊重父母,回报父母的情感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父爱2. 如何激发学生回报父母的积极性二、教学准备教具准备:1. 音乐课件:《父亲》(歌曲)2. PPT课件:父爱如山的主题班会教案3. 纸张、彩笔等绘画工具课前准备:1. 调查学生对父爱的理解程度,了解学生与父亲的关系。
2. 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与父亲的故事或感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1 播放音乐课件《父亲》,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
1.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与父亲的故事或感受,引发学生对父爱的思考。
2. 父爱的伟大(5分钟)2.1 通过PPT课件展示父爱的伟大事迹,如父亲为孩子付出的努力、牺牲和关爱。
2.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感受到的父亲的爱,以及父亲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3. 绘画活动(5分钟)3.1 学生用彩笔在纸张上绘制一幅关于父爱的画作,可以是父亲的形象,或者是父亲为自己做过的事情等。
3.2 学生分享自己的画作,并简要说明画作背后的故事和感受。
4. 亲情沟通(5分钟)4.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与父亲进行有效沟通,增进彼此的感情。
5. 回报父爱(5分钟)5.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提出一些具体的行动建议。
5.2 学生分享自己的回报计划,鼓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父母,回报他们的爱。
四、课后作业1. 回家后,给父亲写一封感谢信,表达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 制定一个回报父母的计划,包括具体的行动步骤和时间安排。
3. 观察父亲在日常生活中为自己和家人付出的关爱,记录下来并与父亲分享。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父爱的理解程度。
父爱如山班会活动总结范文父爱如山。
踌躇之间,用自己的拙笔写下这篇读后感,记录下我对这本书的一些感悟心得,重现心灵的触动。
题记犹记得,当老师规定要看时,我还是颇为不耐的,心中甚至不屑的想,不就是一些书信吗,谁不会写?也因此,初看时也没看出有什么特别。
但是,当我慢慢能够耐下心来仔细看是,我的想法就被颠覆了,那哪里是普通的信啊!那一封封书信,那字里行间,都现出了浓浓的爱。
当我翻阅那些信件时,眼前不由浮现出一个伏案写作的身影。
看,他在为孩子的成就而骄傲微笑;看,他在为孩子的受挫而满含忧虑;看,他在为孩子的骄傲而不满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为了他的孩子。
傅雷是一个睿智,博学,正直的学者,而他给我的最深印象却是他对孩子们的严厉家教。
我认为,傅雷首先是一个父亲,其次才是一个学者。
在那一封封信里,不仅有他对孩子的叮咛嘱咐,也有对孩子的严格要求。
他会时刻关注傅聪的钢琴学习情况,会对他提出批评,也会对他夸奖鼓励。
鞭策傅聪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直至成为一个艺术大师。
我的父亲也是一个严厉的人,如果说父母总有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那么他无疑是那个唱白脸的。
曾几何时,我也曾因此怨恨过他,在那时的我看来,他简直就是不近人情。
当我取得优秀成绩时,他并没有如我所想般夸奖我,只是淡淡的嘱咐我要继续努力;当我考试失利时,他也没有安慰我,只会皱着眉,严肃的与我探讨失利的原因。
我想,如果不是奶奶告诉我父亲会在暗地里为我的成绩开心,为我的失落担忧,我恐怕会一直怨恨父亲。
而现在,我已然理解父亲所做的一切。
他并不是不爱我,只是习惯把爱掩藏在厚厚的外壳下罢了。
在教育孩子上,我想,父亲跟傅雷的想法是相同的。
他们都会用严厉掩饰自己的温情,将期盼倾注在孩子身上,哪怕会被孩子记恨,也坚持自己的选择。
直到看见孩子踏上成功之峰。
父爱,并不如母爱般温柔。
如果说,母爱是那一泓清澈的泉水,而父爱,则深沉如磐石,于无言中坚定、执着的守望着我,给予我前行的力量。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主题:父爱如山主题班会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爱的伟大和无私,感受父爱的深沉。
2. 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尊敬父母,回报父母的美德。
3. 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1. 父爱的伟大和无私2. 学生如何回报父爱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父爱2. 如何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对父爱有什么理解?”、“父爱在你们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父爱的伟大和无私。
2. 主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父爱的伟大事迹,让学生深刻理解父爱的无私和伟大。
可以结合一些真实的事例进行讲解,让学生产生共鸣。
3.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回报父爱,如何在生活中体现对父爱的感激之情。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4. 个人发言(5分钟)学生自愿上台分享自己对父爱的理解以及如何回报父爱的心得体会。
5. 总结发言(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强调父爱的伟大和无私,以及学生应具备的感恩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学生写一篇关于父爱的心得体会,题目为:“我想对您说——致父亲”。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父爱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
3. 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
2. 真实的事例材料。
3. 课后作业模板。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情景剧表演(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表演一个关于父爱的情景剧。
通过表演,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父爱的伟大和无私。
2. 父亲节礼物制作(10分钟)学生动手制作父亲节礼物,表达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可以是无偿地为父亲做一件家务,也可以是为父亲写一封信、画一张画等。
3. 父亲节祝福视频(5分钟)学生录制父亲节祝福视频,向父亲表达爱意和感激之情。
《父爱如山,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父爱的深沉与伟大,认识到父亲在成长过程中给予的支持与陪伴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享、观看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感受父爱,学会表达对父亲的感恩与爱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珍惜与父亲相处的时光,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和亲情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父爱的内涵,感受父亲为家庭的付出与努力。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将感恩之心转化为实际行动,表达对父亲的关爱与尊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关于父爱的短视频,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2)提问学生:“你们眼中的父爱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分享对父爱的理解。
(3)总结学生发言,引出班会主题:“父爱如山,伴我成长”。
2. 父爱的诠释(1)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父爱的具体表现,如父亲在工作、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付出。
(2)代表发言:各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讲述父亲为家庭的付出与努力。
(3)教师总结:强调父爱的无私与伟大,引导学生珍惜父爱。
3. 回忆与分享(1)个人回忆:学生回忆成长过程中与父亲相处的温馨时刻,并分享给同学。
(2)故事交流:学生讲述关于父爱的感人故事,增强班级氛围。
(3)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分享给予肯定和鼓励,强调感恩的重要性。
4. 表达感恩(1)写一封感恩信:学生现场撰写一封给父亲的感恩信,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感激与爱意。
(2)展示感恩信:部分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感恩信,与同学分享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3)鼓励行动:引导学生将感恩之心转化为实际行动,如为父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关心父亲的身心健康等。
5. 总结与升华(1)总结班会:教师总结本次班会的主题和内容,强调父爱的伟大和感恩的重要性。
(2)升华情感:通过播放感人的音乐或诗歌朗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3)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将感恩信带回家交给父亲,并记录下父亲收到信后的反应和自己的感受。
父爱如山的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章:主题导入1.1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理解父爱的伟大,感受父爱的如山之重,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1.2 活动过程:(1)播放歌曲《父亲》,让学生感受父爱的温暖。
(2)班主任讲解父爱的伟大,分享一些关于父爱的感人故事。
(3)学生分享自己与父亲之间的感人瞬间。
第二章:父爱如山的故事分享2.1 活动目的:通过分享父爱如山的故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父爱的伟大。
2.2 活动过程:(1)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父爱如山的故事。
(2)班主任分享一些名人父爱如山的故事,如毛泽东、邓小平等。
(3)学生分组讨论,讨论父爱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第三章:父爱如山的主题演讲3.1 活动目的:通过主题演讲,让学生表达自己对父爱的理解和感激之情。
3.2 活动过程:(1)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主题演讲。
(2)演讲内容包括父爱的伟大、自己对父爱的理解、对父亲的感激等。
(3)班主任对演讲进行点评,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情。
第四章:父爱如山的感恩实践活动4.1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感恩之心,让他们明白父爱的伟大,从而更加珍惜父爱。
4.2 活动过程:(1)学生写一封给父亲的感谢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2)学生为父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洗脚、做饭等。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活动目的:总结本次主题班会,让学生深刻理解父爱的伟大,激发他们的感恩之情。
5.2 活动过程:(1)班主任对本次主题班会进行总结,强调父爱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在班会中的收获和感悟。
(3)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父亲一起完成一项亲子活动,感受父爱的温暖。
第六章:父爱如山的艺术创作6.1 活动目的:通过艺术创作,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爱的理解和感激。
6.2 活动过程:(1)学生选择一种艺术形式,如绘画、书法、摄影等,创作一件表达对父爱的作品。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背后的故事和感受。
(3)班主任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用心去感受和表达父爱。
第1篇一、班会背景为了加强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增进家校合作,同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父爱,懂得感恩,我们班特举办以“父爱如山,感恩同行”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二、班会时间2022年X月X日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参会人员班主任、全体学生及部分家长五、班会流程1. 班主任致辞2. 观看父爱主题视频3. 学生分享与父亲的故事4. 家长代表发言5. 亲子互动游戏6. 总结发言六、班会内容1. 班主任致辞班主任首先对家长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接着,班主任强调了父爱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能够更加珍惜父爱,懂得感恩。
2. 观看父爱主题视频视频展示了父亲在不同场景下关爱孩子的感人瞬间,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
观看过程中,同学们被视频中父亲们的付出和关爱所感动,不少同学眼含泪水。
3. 学生分享与父亲的故事同学们纷纷走上讲台,分享了自己与父亲之间温馨、感人的故事。
有同学讲述了父亲为了自己努力学习,不惜放弃工作;有同学分享了父亲在寒冷的冬日里为自己送温暖的情景;还有同学讲述了父亲默默付出,为自己撑起一片天的感人故事。
4. 家长代表发言一位家长代表发言,分享了他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他强调了父爱的重要性,表示会继续关心、支持孩子的成长。
他还呼吁其他家长多陪伴孩子,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5. 亲子互动游戏为了增进亲子关系,我们安排了亲子互动游戏。
游戏中,家长和孩子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挑战。
这个环节让家长们感受到了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快乐,也让孩子们体会到了父母的关爱。
6. 总结发言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
她表示,父爱如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希望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能够更加珍惜父爱,懂得感恩。
同时,也呼吁家长们继续关注孩子的成长,共同为孩子的未来努力。
七、班会效果本次班会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同学们在活动中深刻体会到了父爱的伟大,懂得了感恩的重要性。
家长们也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更加关注孩子的成长,愿意与学校携手,共同为孩子的未来努力。
父爱如山感恩父亲主题班会5篇父爱如山感恩父亲主题班会篇1【设计思路】父亲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现代家庭中,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繁忙、威严,孩子与爸爸接触交流的机会甚少。
为此,上中路幼儿园开展了“快乐父亲节”活动,提供孩子和爸爸沟通交流的机会,增进父子、父女间的感情。
【活动目的】1、使幼儿知道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知道爸爸的艰辛。
2、通过亲子游戏给父子提供交流的机会,增进父子、父女间的感情。
【活动准备】歌曲录音带、彩色纸、彩笔、鼓、花、羊角球等器械、自制奖牌。
【活动过程】幼儿配乐朗诵: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
师:在孩子们的心中,您是那么的伟大、威武,是他们心中最崇拜和尊敬的人,是他们永远学习的榜样!1、表演《感恩的心》2、演唱歌曲《我的好爸爸》3、亲亲爸爸说说悄悄话4、室内亲子制作《心连心爱心卡》5、《击鼓传花》家长和幼儿听鼓声同时传花,鼓声停花在谁的手中幼儿说一句祝福的话或表演节目,家长简单介绍自己的工作或家庭中的趣事。
亲子游戏:1、《小脚踩大脚》游戏规则:宝宝的小脚踩在爸爸的脚上一起向前走,宝宝的脚不能落地,分组进行比赛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
2、《骑大马》游戏规则:宝宝骑在爸爸的脖子上分组进行比赛。
3、《蒙眼找宝宝》:用毛巾把家长的眼睛蒙住,幼儿站在家长的对面不能发出声音,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特征找到自己的宝宝。
一、主题班会活动目的:1.让学生在平等的对话中体验亲情,了解父母为自己付出的艰辛,懂得感激和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是自己的职责。
2.让学生理解孝敬父母的具体内涵,弘扬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如何爱自己的父母,进而把这种爱上升到对集体、对祖国的爱,使学生有一种博爱的胸襟。
二、主题班会活动准备过程:1.介绍“父亲节”的由来。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父爱如山的主题班会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爱的伟大和无私,感受父爱的深沉和厚重。
2. 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敬父亲,回报父爱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亲沟通,增进父子(女)间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会与父亲沟通,增进父子(女)间的感情。
四、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感体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歌曲《父亲》,引导学生进入主题,让学生谈谈对父亲的印象。
2. 案例分享:教师分享一些关于父爱的感人故事,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和无私。
3. 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与父亲之间的感人故事,以及自己如何回报父爱。
4. 情感体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父爱的深沉和厚重。
5. 总结提升:教师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学会与父亲沟通,增进父子(女)间的感情。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父爱的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父爱的理解程度,以及感恩意识的提升。
2. 学生与父亲沟通的能力,以及父子(女)间感情的增进。
3. 学生对家庭价值观的认同,以及在家中的行为表现。
七、教学资源1. 音乐:《父亲》2. 案例:关于父爱的感人故事3. 角色扮演道具:父亲、子女服装4. 作业:关于父爱的心得体会八、教学建议1. 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尽量选择真实、感人的故事,以便引起学生的共鸣。
2. 在讨论交流环节,教师要善于引导,让学生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故事。
3. 在情感体验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波动,适时给予关爱和支持。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九、教学反思1. 教师要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是否得当,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父爱如山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背景父爱,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营养之一。
然而,由于社会压力、工作繁忙等原因,许多父亲往往疏忽了对孩子的陪伴和关爱。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父爱的伟大和重要性,提高他们的感恩之心,我们决定举行一次以“父爱如山”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二、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父爱的伟大和无私,感受父爱的力量和温暖。
2.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珍惜父爱的陪伴和关爱。
3.提高学生与父亲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三、活动内容及步骤1.开场白:通过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引出“父爱如山”的主题。
故事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父亲,为了拯救女儿的生命,不惜一切代价,最终战胜病魔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和无私。
2.互动环节:组织一系列互动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父爱的内涵和特点。
例如,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与父亲之间的感人故事,或者描述父亲在自己心中的形象。
还可以邀请一些学生家长来到现场,与孩子们一起进行亲子互动。
3.专题讲座:请专业人士为学生进行一场关于父爱的讲座,从专业角度解读父爱的特点、意义和价值。
通过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父爱的伟大和重要性。
4.结尾总结:对本场主题班会进行总结,强调父爱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和感恩父爱。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与父亲沟通交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关爱。
四、活动效果评估1.通过学生的表现和反应来判断活动的成效。
观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度、互动情况以及情感表达等各方面情况。
2.在活动结束后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本次活动的满意度、对父爱的认识程度以及今后打算如何表达对父亲的关爱和感激之情。
3.通过家长反馈了解活动效果。
邀请参与活动的家长表达他们对活动的看法和建议,以便今后不断完善类似的活动。
五、活动安全保障措施1.活动开始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醒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遵守纪律。
2.确保活动场地安全,检查场地设施是否安全可靠,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教育一直是社会发展的关键,而家庭则是教育的最初来源。
父母如山,教育如水,倘若父母是山,教育就是像水一样滋润成长。
本次教育主题班会的目的在于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父母的作用,共同为孩子打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1.1 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最初来源孩子出生就进入了家庭环境,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社会环境。
在最初的阶段,父母是孩子唯一的老师。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1.2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决定性作用孩子的性格、态度、习惯、价值观等都是在家庭教育中逐渐形成的。
这些因素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还会对人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决定性作用。
1.3 家庭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家庭教育不仅会影响孩子个体,还会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个健康、阳光、和谐的家庭,不仅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儿童,还能为社会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父母的作用2.1 父母扮演榜样的角色孩子是非常聪明的,他们容易模仿身边的人。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需要扮演良好的榜样。
做父母的要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动给孩子做出好的示范。
2.2 父母需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父母需要创造一个和谐、温馨、快乐的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良好,孩子的成长环境也会更好。
2.3 父母需要教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教育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这么多年愈发明显,学业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做人的能力,特别是要有积极向上、正能量的态度和价值观。
2.4 父母需要注重孩子的性格培养孩子的性格对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要。
父母需要注重孩子的性格培养。
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同时也不要过度保护孩子,让他们适应社会不同的情况。
三、家庭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3.1 孩子的独立性培养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让孩子自己做事,让他们学会独立处理事情。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主题:《父爱如山》主题班会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爱的伟大和无私,感受到父爱的深沉和厚重。
2. 培养学生尊重父亲,热爱父亲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亲沟通,理解父亲的心意,回报父亲的爱。
教学重点:1. 父爱的伟大和无私2. 尊重父亲,热爱父亲的情感3. 与父亲沟通,理解父亲的心意,回报父亲的爱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和无私2. 如何培养学生尊重父亲,热爱父亲的情感3.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与父亲沟通,理解父亲的心意,回报父亲的爱二、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歌曲《父亲》,让学生初步感受父爱的伟大和无私。
2. 事例分享:分享一些关于父爱的事例,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父爱的伟大和无私。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与父亲的故事,交流对父爱的理解和感受。
4. 小组分享: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尊重父亲,热爱父亲。
5. 观看视频:观看关于如何与父亲沟通,理解父亲的心意,回报父亲的视频。
6. 总结提升: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会与父亲沟通,理解父亲的心意,回报父亲的爱。
三、教学方法1. 情感体验法:通过歌曲、事例分享等方式,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和无私。
2. 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与父亲的故事,交流对父爱的理解和感受。
3. 视频教学法:观看关于如何与父亲沟通,理解父亲的心意,回报父亲的视频。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父爱的理解和感受的深度。
2. 学生对如何尊重父亲,热爱父亲的认知程度。
3. 学生对与父亲沟通,理解父亲的心意,回报父亲的爱的能力的提高。
五、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父亲》的音频文件。
2. 准备关于父爱的事例。
3. 准备与父亲沟通,理解父亲的心意,回报父亲的相关视频。
4. 准备分组讨论的题目和讨论指导。
六、教学过程7. 情感表达:邀请几位学生代表上台,分享他们对父亲的爱和感激之情,鼓励其他学生勇于表达对父亲的爱。
班会课设计母爱如海,父爱如山福建顺昌水南中心小学黄红英【班会目的】通过活动,让孩子懂得父母对自己的爱;让孩子学会向父母表达爱。
【班会重难点】学会向父母表达爱。
【班会形式】故事情境式、讨论式,合作绘画【班会过程】一、游戏热身激发兴趣小游戏:同学们,你们好!上课前,有一只小兔子也来到这儿,它将带领着大家一起来跳小兔跳跳操。
体会小兔子的快乐。
【设计意图】利用一年级的孩子活跃,通过游戏,激发兴趣,导入与游戏相关的故事。
二、绘本故事感悟亲情1、同学们,今天我们还有两位朋友来到了现场,(出示课件两只栗色的兔子)他们是大栗色兔子(大栗色兔子向大家打招呼),还有他的宝贝小栗色兔子(小栗色兔子蹦蹦跳跳地跳出来,向大家打招呼:“大家好,我是人见人爱,人见人夸,长得稀里哗啦的小兔子”。
2、大兔子和小兔子发生了一场争论,他们争论什么呢?他们谁会赢呢?让我们一起欣赏绘本剧表演:《猜猜我有多爱你》。
3、听老师讲绘本故事,还要一边想:为什么大兔子会赢小兔子?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4、谁来告诉我们你从这个故事感受到了什么?大兔子是小兔子的什么人?5、老师:故事中的小兔子代表的是在座的小朋友,大兔子代表了我们的爸爸妈妈,他们不仅给了我们生命,还无怨无悔地养育我们,爸爸的爱是山,妈妈的爱是海,他们的爱最伟大、最无私的,我们的爱又怎么能比得赢呢?【设计意图】通过绘本故事,引导孩子体会父母的爱永远比孩子多得多,他们的爱最伟大、最无私的。
从绘本到孩子自己生活,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更容易理解。
三、回忆交流体会父母之爱1、请说说你的父母平时是怎样关心、照顾你的?从小事入手,孩子畅所欲言。
(1)、先在小组里交流。
(2)、每一小组选一人在全班交流。
2、孩子们,随着音乐,一边朗读,一边回忆父母、长辈平时是怎么关爱我的。
是您,在我成长的岁月中,\教会我如何走过沟沟坎坎。
\是您,在天寒地冻时,\将我的双手放入怀中温暖。
\您用爱心穿引的线,\编织着我童年的梦想。
教案父亲节主题班会父爱如山让我们感恩父亲教案:父亲节主题班会——父爱如山让我们感恩父亲一、活动目标及背景父亲节是一个向父亲们致敬的特殊日子,也是一个表达我们对父亲们感激之情的机会。
为了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我们班组织了一次父亲节主题班会,旨在向父亲们致以最真挚的感激与祝福。
通过本次班会活动,我们希望能让学生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父亲辛勤的付出和无私的爱,从而增进对父亲的感恩之情。
二、活动内容1. 班会开场(在教室悬挂明亮的气球和温馨的父亲节海报,营造热烈的气氛)分组推荐歌曲:《父亲》、《父亲的草帽》等,通过歌曲来展开主题班会。
2. 感恩诗歌朗诵学生们将准备好的感恩诗歌进行朗诵,表达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3. 父亲的故事分享家长代表将分享自己或其他家长的感人故事,让孩子们了解父亲付出的努力和父爱的无私。
4. 制作父亲节礼物学生们事先准备好材料,将手工制作的父亲节礼物派发给各自的父亲。
5. 父爱如山的故事分享班主任将分享一些关于父爱如山的真实故事,激发学生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6. 互动游戏准备一些互动游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同时拉近学生和父亲之间的关系。
7. 感恩信写作学生们将写下一封感恩信,表达对父亲的感激之情,并在班会上公开朗读。
8. 综合表演学生们准备一些父亲节相关的小表演,比如歌曲、舞蹈、小品等,以此向父亲们致以最真诚的祝福。
三、活动期望与评价通过本次班会活动,期望能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1. 学生们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到父亲的辛勤付出和无私的爱,从而懂得感恩。
2. 学生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表达对父亲的感激之情,让父亲感受到自己的爱意。
3. 学生们能与父亲建立更亲密的关系,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沟通。
4. 学生们能从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父爱的伟大,培养爱的观念和情感。
通过对本次班会活动的评价,我们将不断完善对学生的教育,以期更好地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家庭教育做出贡献。
四、活动结束与延伸本次班会活动结束后,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表达对父亲的爱与感激。
父爱如山班会活动总结父爱如山主题班会主持词。
父爱如山主题班会主持词范文(一):女:____月,我们迎来热情奔放的初夏。
____月,有灿烂的阳光照耀在我们的身上。
____月,我们也将迎来一年一度的父亲节,一个值得我们去感恩的日子。
男: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父母的养育和帮助,他们悉(____i)心照顾我们,给(ji)予无限的关爱。
母亲的爱是温和的,她用她的仁慈和善良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父亲的爱是默默无闻的,他像一棵参天的大树,为我们遮挡风雪和严寒。
他像夜晚的一盏明灯,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
女:为了感恩母亲对我们的呵护和关爱,人们在____月的第二个星期天设立了母亲节。
为了感恩父亲对我们的扶持和教诲(hui),人们在____月的第三个星期天设立了父亲节。
在这两个特别的节日里,让我们为自己的父母送上一份温馨的祝福,送上一份来自儿女的情谊。
男:父亲节究竟是怎么得来的呢女:____年,美国华盛顿一位叫布鲁斯多德的夫人,在庆贺母亲节的时候,想到抚养他们长大成人的父亲,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既然有母亲节,为什么不能有父亲节呢她提笔给州政府写了一封信,呼吁建立父亲节。
州政府采纳了她的建议,并确定每年____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父亲节。
以后很多地方都开始庆祝这一节日。
____年,尼克松总统正式签署了建立父亲节的文件,这个节日被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并沿用至今。
父亲节虽然是由美国人率先设立的,但它表达了人们对父亲的尊敬和爱戴,因此逐渐被全世界人民所接受。
男:父爱是世上最伟大而深沉的感情,也许不如母爱那样细腻,也许没有母爱那样无微不至,但我们脆弱之际,父亲总会给予我们最坚定的支持。
父亲没有母亲那样的千般叮(dingzhu),但总是用无言的行动影响着我们。
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从幼儿园时的顽皮孩童到现在逐步懂事的少先队员,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父亲们倾注了无数的心血。
我们的茁壮成长,离不开父亲的默默付出,他们不辞辛苦为我们支撑起生活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