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西安-LF02视疲劳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7.08 MB
- 文档页数:44
视觉疲劳的概念视觉疲劳是指眼睛长时间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下,视觉系统过度劳累所导致的症状。
人们在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电子屏幕设备时,往往会出现视觉疲劳的情况。
视觉疲劳可能会导致眼睛疼痛、干涩、模糊视觉、眼睛痉挛、头痛等不适症状。
除了电子屏幕使用过度外,其他因素如长时间开车、强光照射、劳累、干眼症等也可能引起视觉疲劳。
视觉疲劳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长时间注视同一固定的物体或者场景,眨眼的频率减少,导致眼睛疲劳。
另外,电子屏幕产生的蓝光也会对眼睛造成伤害,过多的蓝光会刺激视网膜,造成眼疲劳。
视觉疲劳会给人们带来很多不适感,不仅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还可能影响眼睛健康。
因此,对于视觉疲劳的预防和护理至关重要。
首先,人们需要控制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
尽量减少在电脑、手机等电子屏幕前的时间,适当安排眼睛休息时间,每隔一段时间闭目休息片刻可以有效缓解眼睛疲劳。
其次,调整电子屏幕的亮度和对比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适当减低屏幕亮度和对比度可以减少眼睛的疲劳感。
此外,可以选择防蓝光眼镜或者在电子屏幕上安装蓝光过滤器,以降低眩光和蓝光对眼睛的刺激。
另外,保持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也是预防视觉疲劳的重要措施。
避免在昏暗的环境中使用电子设备。
保持良好的室内照明条件,保证充足的自然光线,让眼睛感受到更加舒适的光线环境。
此外,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也是很重要的,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注视固定物体。
可以多次调整头部姿势,注视不同的视距,让眼睛得到放松。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可以预防视觉疲劳。
保持充足的睡眠,定时作息,有助于修复眼睛和视觉系统的疲劳。
此外,均衡饮食,多摄入含有维生素A、C、E和一些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胡萝卜、西红柿、紫甘蓝等,有利于眼睛健康。
对于已经出现视觉疲劳的情况,可以进行一些缓解措施。
使用温水轻轻洗眼可以缓解疲劳感。
多次闭目并用手掌轻轻按摩眼睛周围也有利于放松眼部肌肉。
在睡眠前,用温水眼罩敷眼10-15分钟,缓解眼睛的不适感。
视疲劳综合征研究概况庄丽雅视疲劳综合征是以眼部各种不适症状为突出表现的一组征候群。
其产生原因复杂多样,多数学者认为视疲劳的产生原因是眼或全身器质性因素与精神心理因素相互交织形成的结果,通常表现为眼部的不适:眼的疼痛,酸胀,烧灼感,异物感,畏光流泪,视物模糊,复视,眼睛干涩。
甚至头痛,不能阅读。
严重干扰患者的视觉和生活质量。
随着电脑终端的大量普及,工作节奏的加快,生活环境的变化,使视疲劳的患者越来越多。
也使视疲劳综合征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
一:病因眼部因素:1,屈光不正屈光不正是引起视疲劳的主要原因之一。
远视动用较大的调节使睫状肌持续紧张造成调节性视疲劳。
轻度散光利用改变调节,眯眼,代偿头位的方式矫正部分视力,这种不自主的持续紧张引起视觉干扰症状,尤以远视散光和混合性散光患者多见。
近视眼常用远用眼镜从事近距离工作,强制动用更多的调节力,以至引起眼部不适。
1,双眼影象不等由于屈光参差或发育的原因,致双眼视网膜成像不等或形状不同,超过一定程度,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视觉和全身症状。
这也是视疲劳的一种常见因素。
2,双眼眼外肌运动功能失调双眼眼外肌肌力不平衡可导致双眼异向运动失调,致融合功能下降,患者无法对偏离中心凹的物体产生反射性运动,出现严重的视觉干扰症状,通常与阅读和近距离工作有关。
3,调节功能障碍调节功能障碍最主要的因素是调节不足。
有调节功能障碍者在需要反复改变注视目标的工作中表现出视疲劳症状。
有调查研究发现视疲劳患者单眼和双眼的调节灵敏度均较无症状者低下。
5,眼部疾患任何眼部器质性病变均可导致视觉不适,引起视疲劳。
如干眼症,上睑下垂。
环境因素:1,工作性质长时间近距离工作和电脑终端操作者在注视屏幕时,为获得清晰有效的视力,眼内外肌肉需要维持一定的张力,并且不停的做细微的调节和辐辏调整,以保证视线始终追随目标。
电脑操作中视线在屏幕,键盘和文稿间频繁移动需要更多复杂的眼球运动,如不及时休息放松可引起眼肌疲劳,尤其睫状肌。
(1)什么是视疲劳?有哪些表现?我们的眼睛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看东西,实际上是在为看清目标而非常努力的不断工作。
眼睛的看和我们用腿走路在本质上一样。
例如:适当的行走是必要的,对我们的健康有益;短时间的快走和跑步对我们没有什么害处。
但是,长时间的快走和跑步,不仅引起腿的疲劳,而引起气力疲劳。
这个道理对眼睛也同样适用,看远处物体,睫状肌松驰,眼睛是放松的,好比散步。
看近物体时,睫状肌收缩,眼睛紧张,好比快走。
看很近的物体时,睫状肌高度收缩,眼睛高度紧张,好比跑步。
因此,长时间用力看近处物体时,有如长跑,必然引起疲劳,对眼睛和气力都没有好处。
眼科医生通常注意矫正患者的视力缺陷,而往往忽视眼疲劳的治疗。
眼疲劳又称视力疲劳,简称视疲劳。
视疲劳是目前眼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近距离工作不能持久,出现眼及眼眶周围疼痛、视物模糊、眼睛干涩、流泪等,严重者头痛、恶心、眩晕。
它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组疲劳综合征。
视疲劳常常由于长时间阅读或做近距离工作引起。
有很多病例,症状不是马上出现,而是工作数小时后方发生。
当睫状肌疲劳时,眼睛感到不舒服或疼痛,视力可能一会儿清楚,一会儿模糊,如果继续用眼可能发生轻度头痛。
眼疲劳通常有以下症状:①眼睛感到累和酸痛;②眼红、眼胀、畏光、流泪、有异物感;③在看远物体或看近物体时视力均模糊;④在看远和看近之间转换时,调节时间长;⑤头痛,出现在眼周围和眼的后部;⑥有眼干眼涩的感觉;⑦出现短暂的复视。
⑧视疲劳严重时还会出现全身不适。
(2)哪些人易患视疲劳?①整天与电脑打交道的人,八成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视疲劳症状。
“电脑族”在使用电脑时,眨眼次数明显减少,泪液分泌减少,容易造成眼睛干涩。
再加上使用电脑时,一旦集中精力工作就忘记休息眼睛,导致眼睛在不知不觉中负荷过重,视疲劳便由此产生。
②已经近视或者将要近视的学生。
由于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普遍较重,容易造成用眼过度,使睫状肌痉挛,造成微循环障碍、目失所养,新陈代谢失常,分泌泪液不能正常滋养眼睛,最后眼睛干涩,视力疲劳。
视疲劳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一、视疲劳问题的背景分析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普及,我们越来越多地依赖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和平板电脑等。
长时间专注于屏幕上的文字、图形或视频内容,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视疲劳问题的出现。
视疲劳是指因连续使用眼睛并长时间盯着屏幕造成眼部不适和疲劳感。
常见的症状包括眼部干涩、漂亮、模糊或重影、头痛以及颈肩酸痛等。
如果长时间忽视这些症状并不加改善,还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二、导致视疲劳问题的原因分析1. 长时间接触电子设备:我们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大多需要长时间接触电子设备,并专注于屏幕上的内容。
这会导致眼球肌肉过度用力,容易引发视觉不适。
2. 不良用眼习惯:长时间用眼、频繁地注视小字体,或者连续数小时未休息都是不良用眼习惯的表现,会加剧视疲劳问题。
3. 光照条件不良:过强或过弱的光线都会影响人们对屏幕上内容的清晰度,从而增加眼睛的负担。
4. 工作环境不佳:工作环境中存在噪音、气味、温度、湿度等不适因素,也会对眼睛造成额外压力。
三、解决视疲劳问题的方案1. 保护眼睛基本原则:a) 做好适当的眼保健操:每小时定时进行简单的眼部运动,如转动双目和闭合双目几秒钟等,可以缓解肌肉紧张感。
b) 定时休息:每隔一段时间离开电子设备,远离屏幕并进行短暂休息。
闭目放松片刻或看看室外远处景色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c) 控制用眼时间和姿势:尽量避免过长时间注视屏幕和低头观看手机等不利于视觉系统放松的姿势。
d) 保持良好的用眼环境:保持室内适度光线光亮,避免屏幕反射和明暗对比过大等造成不适的问题。
2. 调整电子设备设置:a) 调整屏幕亮度和对比度:根据工作环境来调节屏幕亮度,以确保护眼并减少视觉疲劳。
b) 使用护眼模式或夜间模式:护眼模式可以减少屏幕蓝光对眼睛的刺激;夜间模式可以降低发出的蓝光,使得屏幕更加柔和舒适。
3. 提高工作环境舒适度:a) 控制噪音、温度和湿度:创造安静、舒适的工作环境,避免过强或过弱的空调风力以及湿度。
关于了解视疲劳和眼疲劳的论述【文章属性】实用性内容【文章价值】无我享受【文章分类号】Q17【文章标识号】E59【文章语种】汉语【文章日期】2020-06-22视疲劳是一种眼科常见病,它所引起的眼干、眼涩、眼酸胀,视物模糊甚至视力下降直接影响着人的工作与生活。
而眼疲劳主要是由于人们平时全神贯注看电视、电脑或手机等电子产品屏幕时,眼睛眨眼次数减少,造成眼泪分泌相应减少,同时闪烁荧屏强烈刺激眼睛而引起的。
眼疲劳还会引发和加重各种眼病。
因此,需要我们对它重视起来。
患眼部疾病的病因及常见疾病1.眼睛屈光异常当患有远视、近视、散光、花眼时,看远看近时眼睛都需要动用很大的调节力,使眼睛过分劳累。
2.眼睛过度集合近视眼未得到矫正时,由于阅读距离太近而引起过度集合。
如此发生恶性循环,以致产生眼疲劳。
不断变换焦点:散光时,成像无法在一个点上的时候就需要使用眼内睫状肌的调节作用,来不断地变换焦点,过度地运用调节,睫状肌的疲惫会导致相应的神经疼痛。
3.眼部疾病患有角膜云翳、晶状体混浊以及其他眼疾引起的视物不清,也易引起眼疲劳。
4.眼发育异常如两眼瞳距较大,两眼集合困难,易产生眼疲劳。
5.体质及生活因素比如缺乏锻炼、营养不良、经常失眠、烟酒过度、不注意用眼卫生等,均容易发生眼疲劳。
6.年龄因素40岁以上的人,眼睛开始老化,但又未及时配老花镜,容易发生眼疲劳。
7.环境因素工作或学习场所照明不足可以造成眼睛紧张和过多使用调节力。
以上,就是爱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视疲劳和眼疲劳的资料,有需要可以阅读了解噢。
小结分享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是中国及全球范围医院规模和医疗能力领先的眼科医疗集团,覆盖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在中国内地、欧洲、东南亚拥有3家上市公司(中国深圳:爱尔眼科,300015;西班牙:CBAV;新加坡:40T),眼科医院及中心数量达600余家,其中中国内地500余家、中国香港7家、美国1家、欧洲80余家,东南亚12家,中国内地年门诊量超1000万人次。
什么是视疲劳
视疲劳的产生是眼或全身器质性因素与精神心理因素相互交织形成的结果,属于身心医学范畴,但通常以患者自觉眼部症状为突出表现,因此,在临床上又常称为眼疲劳综合症。
近年来随着信息交流方式的变化和工作、学习、生活节奏加快,用眼负荷加重,人群中视疲劳患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视疲劳有以下主要症状:
1、眼部有灼热的感觉,困倦欲睡。
2、眼内发痒、干涩、不舒适、有异物感、眼睑呆滞沉重。
3、视力大大减退,甚至看不清文字,有时出现复视、串行。
4、怕光、流泪、酸胀、疼痛等。
5、经常有轻度的结膜充血或慢性结膜炎发作。
6、严重者甚至出现头晕目眩,食欲不振,甚至恶心,呕吐等。
视疲劳应引起重视,若长期得不到改善,会引起视力下降,近视,老花年龄提前等,甚至还会引发其他疾病。
平时工作中应该注意爱护眼睛,经常揉揉眼,眨巴眨巴眼,喝点眼活力,时间久了走动一下,向远处望一望等。
视疲劳诊断与处理流程
丁冬冬;李丽华
【期刊名称】《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视疲劳(asthenopia)是由于不良的视觉工作环境、视觉器官功能障碍、全身器质性疾病及心理异常诸因素单一或相互作用所致的视觉作业不能正常进行的一组症候群。
视疲劳患者的病因和症状多种多样,临床诊断较为困难。
由于视疲劳广泛地发生,因此科学地诊疗视疲劳在实际工作中非常重要,临床上我们设计出一套规范的视疲劳诊断与处理流程,通过这样的流程能更快速地找到顾客的视疲劳病因,并针对病因采取有效的治疗和处理方法。
视疲劳诊断和处理流程包括:问诊、眼部健康检查、视力检查、客观&主观屈光检查、双眼视功能检查、诊断、处理和回访复查8个步骤。
【总页数】3页(P120-122)
【作者】丁冬冬;李丽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013视疲劳的诊断与处理”主题论坛在津成功举行
2.低屈光性视疲劳的诊断
与处理3.视疲劳诊断、病因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4.辐辏不足性视疲劳诊断和治疗
的临床研究5.调节性视疲劳的诊断和治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视疲劳诊断、病因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
赵建军;叶建东
【期刊名称】《中国疗养医学》
【年(卷),期】2014(23)3
【摘要】视疲劳是目前眼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眼或全身器质性因素与精神(心理)因素相互交织的综合征,是一组表现为用眼后出现视觉障碍、眼部不适及全身症状以至不能正常进行视作业的症候群,因此,在临床上又常称为眼疲劳综合征。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工作节奏增快,从事文字及其他近距离用眼工作人群的增多,尤其是电脑等视频终端的广泛普及,临床上视疲劳的发病率逐年增多。
视疲劳是诱发近视及引起近视度数加深的主要因素。
视疲劳的各种症状干扰了患者的视觉和生活质量。
因此,关于视疲劳的病因、病机及防治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
对于视疲劳治疗上除了处理眼局部外,还要对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生活方式、工作量、身体锻练给予合理建议。
本文就视疲劳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总页数】3页(P210-212)
【作者】赵建军;叶建东
【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二医院,300141;天津市第二医院,30014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耳穴在近视和视疲劳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2.视疲劳病因机制及防治的研究进展
3.视疲劳病因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
4.视疲劳的病因与治疗概述
5.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视疲劳定义视疲劳定义•视疲劳是指长时间使用眼睛进行密集工作或观看屏幕等活动后出现的不适感,如眼部疼痛、疲劳、干涩、模糊或双重视觉等。
理由•在现代社会,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越来越离不开电子设备和屏幕,长时间使用这些设备容易导致视疲劳的发生。
视疲劳不仅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学习能力,还可能导致眼部疾病的发生。
书籍推荐•《数字资本主义帝国:我们如何成为视觉信息操纵的化身》–作者:尼克·麦格里格尔–简介:本书通过对数字资本主义帝国的调查,揭示了我们成为视觉信息操纵的化身的过程。
我们在社交媒体、数字广告和人机界面中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这对我们的大脑和视觉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导致了视疲劳的增加。
通过分析数字媒体和技术对我们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本书提出了解决视疲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数字化大脑:重构人与屏幕的亲密关系》–作者:加里·卡夫曼–简介:本书探讨了数字化时代人们与屏幕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我们视觉健康的影响。
作者分析了数字化大脑对我们注意力、情绪和认知能力的塑造,指出长时间使用屏幕容易导致视疲劳的产生。
通过提供一系列应对策略和技巧,本书帮助读者改善视觉健康,避免视疲劳的发生。
•《数字沉默:如何解除屏幕世界对我们思想与感知的控制》–作者:玛丽亚·卡勒斯·戈麦斯–简介:本书探讨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数字屏幕对我们思维和感知的影响。
作者指出,长时间使用数字屏幕会导致我们的大脑变得麻木,容易产生视疲劳。
本书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重建我们与自然世界和他人的联系,并减少数字屏幕对我们的控制的方法和建议。
•《屏幕时代:如何控制数字生活,不让它控制你》–作者:克里斯托夫·斯韦奇–简介:本书探讨了我们在屏幕时代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惑,以及这些问题对我们眼睛和大脑的影响。
作者提供了一系列关于如何控制数字生活的方法和工具,帮助我们减少使用屏幕的时间,从而减轻视疲劳的发生。
通过改变我们对数字技术的使用方式,我们可以恢复视觉健康,提高工作和生活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