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源管理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53
便携式产品的电源管理深圳市长运通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杨通军1、引言近几年来,电源管理一直是半导体领域热点市场之一,其增速也高于半导体整体市场发展速度。
而基于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手机、多媒体播放器(PMP)、MP3播放器、数字相机、便携式视频游戏机、个人导航系统(PNA)等等,这些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便携式产品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它们的功能越来越丰富,外形尺寸也日益精巧,但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速度远远跟不上复杂度不断提高的便携式设备的功耗要求,而人们却希望能在充电时间间隔较长的情况下,利用这些轻薄短小的便携式消费电子享受移动娱乐和移动通讯。
特别是这些产品功能的融合趋势,例如将带拍照和摄像功能的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全球定位系统(GPS)、MP3以及视频功能集成到一个智能手机中,进一步加剧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便携式电子产品常用的电源采用锂电池供电,对电源的设计需要系统级思维,在开发由电池供电的设备时,诸如手机、MP3、PDA、PMP、数码产品等低功耗产品,如果电源系统设计不合理,则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架构、产品的特性组合、元件的选择、软件的设计和功率分配架构、电池的使用寿命等。
同样,在系统设计中,也要从节省电池能量的角度出发多加考虑。
例如现在便携产品的处理器,一般都设有几个不同的工作状态,通过一系列不同的节能模式(空闲、睡眠、深度睡眠等)可减少对电池容量的消耗。
即当用户的系统不需要最大处理能力时,处理器就会进入电源消耗较少的低功耗模式。
现从下面三个方面来简单的说明便携产品设计电源时需要注意的事项:1)便携产品常用电源管理芯片有以下几个单元:(1)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inear Regulators)(LDO VLDO)。
(2)基于电感器储能的DC/DC 转换器;(Inductor Based Switching Regulators\ Buck\Boost\Buck-Boost)。
(3)基于电容器储能的电荷泵(Switched Capacitor Regulators)。
电源招聘专家3-INPUT便携式设备电源的设计与制作一、设计思路本文介绍一种通用性较强、成本低廉的便携式电源系统设计与制作,系统具有两种供电模式,可采用外接电源供电,也可由内置锂电池供电,系统最终输出电压均为3V,两者同时存在时,优先选择外接电源供电。
具有两种外接电源接口,电源适配器和USB 接口,两者同时使用时,电源适配器具有优先权。
本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各种便携式设备,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市场前景。
电源模块外形封装如图1。
图1 电源模块电源系统原理框图如图2,由输入选择电路选择外接电源的供电方式,电源输入的电压值为4.5~6 伏,有外接电源时,直接经3.3V 稳压器稳压后输出,如果电池电量不足时,同时通过锂电池充电电路对锂电池进行充电;没有外接电源时,由锂电池供电,经3.3V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稳压后输出,供电选择电路根据是否有外接电源,选择由外接电源供电或者锂电池供电。
图2 原理框图二、电路设计1. 输入选择电路输入选择电路用以实现对外接供电电源的选择,本设计中采用目前主流的USB 供电以及电源适配器供电两种方式,以适应不同的供电环境,外接电源的供电电压需在4.5V~6V 之间,当两者共同存在时,适配器具有优先权,具体实现方法如图3,分以下三种情况:图3 输入选择电路●只有电源适配器供电,PMOS 管截止,输入电压经D1 降压后,给后级电路供电,D1 采用肖特基二极管,导通压降约为0.3V ;●只有USB 供电,PMOS 管导通,D1 用于防止USB 接口通过电阻R2 消耗电能;●两者同时存在,PMOS 管截止,电源适配器输入电压经D1 降压后,给后级电路供电。
2. 锂电池充电管理电路锂电池充电电路采用CN3052 锂电池充电芯片,CN3052 可以对单节锂电池进行恒流或恒压充电,只需要极少的外围元器件,可编程设定充电电流,恒压充电电压为 4.2V。
并且符合USB 总线技术规范,非常适合于便携式应用的领域。
移动电源的设计方案草案(二)引言:移动电源是一种便携式的电力供应装置,可以为各类移动设备提供电力支持。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多样化,移动电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用户对移动电源的需求,设计方案的优化和创新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移动电源设计方案的草案,包括功能、性能、材料和外观等方面的考虑。
概述:一、容量设计:1.根据用户需求和市场调研,确定移动电源的容量范围,满足多种设备的充电需求。
2.采用高能量密度的锂电池,提高容量与体积的比例,实现轻便便携。
3.考虑不同设备的充电需求,配置多个输出接口,提供便捷的充电方式。
二、输入输出接口:1.选择通用性强的接口,如USBTypeC,以适配更多设备。
2.设计智能识别系统,自动匹配设备功率需求,实现智能充电。
3.融合快速充电技术,提高充电效率和速度,缩短充电时间。
三、安全保护:1.安装过压、过流、过热保护电路,保障用户使用安全。
2.收集用户充电行为数据,进行充电行为分析,提供智能保护建议。
3.优化电池管理系统,增加充电循环寿命,延长移动电源的使用寿命。
四、材料选择:1.选择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采用高品质的外壳材料,提高产品的触感和外形质感。
3.使用耐高温材料,提高产品的耐用性和工作效率。
五、外观设计:1.结合人体工学原理,设计合理的外形和按键位置,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2.采用简约时尚的外观设计,符合年轻用户的审美需求。
3.添加个性化元素,如自定义贴纸、LED灯效等,增加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
总结:移动电源的设计方案草案需要综合考虑容量、输入输出接口、安全保护、材料选择和外观设计等多个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创新,可以提供用户满意的充电体验。
设计方案的优化和改进,可以不断满足用户对移动电源的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并推动移动电源行业的发展。
引言:移动电源作为一种便携式电源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市场需求。
本文将探讨移动电源的设计方案草案,通过分析和研究不同的设计要素,提出一个满足用户需求的高效、可靠和安全的移动电源设计方案。
便携式应用中的有源电源管理移动电话、智能电话、PDA以及媒体播放器等当今便携式消费类产品均拥有十分丰盛的特性与功能。
这些产品高、中、低端一应俱全,其性能水平和体积大小也各不相同。
总体说来,便携式应用的尺寸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丰盛、性能也越来越高,但功耗却向来居高不下。
相关示例不胜枚举,如超过300万象素可拍照手机的高辨别率摄像头、超过1A的单个高功率闪光灯或数码相机中的氙气闪光灯、智能电话或媒体播放器中的高级音频或功放系统,以及大多数便携式应用中均配备的高辨别率显示屏等。
设计师濒临着必需同时满足静态和动态需求的挑战。
随着便携式产品的功能日益丰盛,应用对单电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导致电量消耗显著加大,电池用法寿命相应缩短。
另外,模拟与数字基带处理器单元、中心处理器主机,尤其是各种新推出的图形及音频专用处理器等,无论在先进性还是在集成度方面都在不断提升。
随着产品功能的增多,IC的集成度也随之提升,因此需要更多的电源轨,或在同样数量的电源轨上施加更高的电源电流。
大多数便携式消费类产品均用法标准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通常为单电池配置)。
鉴于电池电量有限,创造商不得不在下列两种状况中做出决断,要么为用户提供功能丰盛的应用但忍受较短的电池用法寿命,要么牺牲应用的功能丰盛性而确保较长的电池用法寿命。
但当今的消费者既希翼获得高端产品,同时又要求电池具备超长用法寿命。
便携式系统中的动态缩放(Vbat大于Vrail)锂离子电池技术中最频繁的电压范围是4.2V"3.0V。
新的电池或将来的化学技术一方面将实现高达4.5V的电压,另一方面需要将放电截止电压降低至3V。
这就意味着可用的输入电压范围变得更为宽泛了,因而也就可以在该范围内添加更多的电压轨。
当今的系统电压轨通常低于3V(如处理器内核电源、I/O电源及内存电源)或高于5V。
这些电压轨通常由分立、中或低功率DC/DC转换器、第1页共4页。
便携嵌入式设备电源管理解决方案来源:电子设计信息网/作者:吴快快都思丹前言随着各种便携嵌入式设备性能的日益提高,功能日益丰富,其电源紧张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国内新推出的某些具有PDA等多种功能的智能电话在密集使用下只能维持半天,多数摄像机和数码相机在一次充电后都只有一个小时左右的累积工作时间。
Linux作为一个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拥有非常丰富的软件资源和平台支持,这使得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周期大大缩短,越来越多的商用和通用嵌入式系统都采用Linux作为软件平台。
因此有必要对Linux 系统的电源管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Linux内核电源管理机制分析Linux作为一个强大而成熟的操作系统,本身提供了一套从用户空间到系统空间的,由上而下的软件电源管理机制。
电源管理子系统Linux内核实现了一个电源管理子系统用于统一管理每个设备。
源代码pm.h和pm.c中定义和实现了主要的接口函数。
如表1所示。
通过这些接口函数就可以将自己的硬件设备纳入电源管理子系统使其成为系统电源管理的一部分。
这需要在编写设备驱动程序的时候完成下面的工作:(1)在初始化驱动时,使用pm_ register对设备的每个实例( instance)进行注册;在清除驱动时使用pm_unregister来取消设备的注册。
(2)在对硬件进行操作之前调用pm_access (这样会保证设备已被唤醒并且处于ready 状态)。
(3)编写自己的pm _callback函数。
开发人员应该在设备或系统进入suspend状态时保留设备和系统的上下文到安全的地方,并在设备或系统re -sume时恢复其上下文,使之能够继续运行,编写pm_callback函数是驱动实现设备电源管理的重点。
(4)当设备不在被使用的时候调用pm_dev_idle函数,这个操作是可选的,可以增强设备idle状态的监测能力。
电源管理设备将设备加入到电源管理子系统后,该设备就已经有了处理电源管理请求的能力,但是系统的电源管理行为并不会主动发生。
便携式户外大功率电源的设计与实现项目计划书项目名称:便携式户外大功率电源的设计与实现一、项目背景和目标1.1 背景随着户外活动的普及和人们对便利性的需求增加,便携式户外电源成为了一种必备的装备。
然而现有的便携式电源容量有限,无法满足大功率设备的使用需求。
1.2 目标本项目旨在设计和实现一款具有较大容量和高功率输出能力的便携式户外电源,以满足用户在户外环境中使用大功率设备的需求。
二、项目范围和任务分解2.1 项目范围本项目涵盖以下主要任务:- 电源系统设计:包括电池选择、充放电管理、输出接口设计等。
- 控制系统设计:包括功率管理、充放电控制、保护机制等。
- 外壳设计:考虑到户外环境中可能遇到的恶劣条件,需要设计一个坚固耐用且防水防尘的外壳。
- 测试与验证:对设计好的便携式户外大功率电源进行各项测试,并验证其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2.2 任务分解2.2.1 电源系统设计- 选择合适的电池类型和容量,考虑到重量和体积的限制。
- 设计充放电管理电路,确保电池的安全和充放电效率。
- 设计输出接口,如USB、AC输出等,以满足不同设备的需求。
2.2.2 控制系统设计- 设计功率管理系统,根据不同设备的功率需求进行动态调整。
- 设计充放电控制系统,确保电池在合适的状态下进行充放电操作。
- 设计保护机制,如过流、过压、过温等保护措施。
2.2.3 外壳设计-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设计,以确保外壳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防水防尘性能。
- 考虑便携性和人体工学原理,在外壳设计中加入便于携带和使用的元素。
2.2.4 测试与验证- 对设计好的便携式户外大功率电源进行性能测试,包括输出功率、充放电效率、安全性等方面。
- 验证产品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对产品进行可靠性测试。
三、项目进度计划3.1 项目启动阶段(1周)- 确定项目目标和范围。
- 成立项目团队,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 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时间表。
3.2 需求分析与设计阶段(2周)- 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用户需求和竞争对手情况。
便携式应用处理器设计中的电源管理
当今便携式应用处理器的电源管理解决方案的集成度越来越高。
总功耗、
待机和深度睡眠的电流消耗会影响电池的大小、物料单(BOM)的成本和产品的
认知度。
当设计便携式设备―如智能电话或PDA―的时候,系统设计工程师必须考虑
许多电源的变量。
随着它们消耗的功率越来越大,智能电话要求高度集成的电
源管理解决方案,以便在尽可能最小的PCB 面积中实现电池寿命最长的设计目标。
当今的应用处理器需要为内核、I/O、存储器和外部设备等等提供不同的电源域。
例如,LP3971 就是一种设计用来满足所有这些要求的电源管理单元(PMU),它利用了3 个高效率的降压转换器和6 个低压差(LDO)调整器。
应用处理器需要多种电源电压,这些电压可以通过核心电源管理和系统的架
构进行优化。
LP3971 具有由I2C 控制的输出电压、工厂可配置的上电顺列和缺省的输出电压,可以满足范围广阔的系统要求。
本文重点讨论如何利用诸如LP3971 之类的器件与降压型转换器及LDO 功能相结合,为PDA/智能电话应用中的微处理器的低电压供电。
当设计一个系统的时候,必须对架构进行平衡,包括成本、PCB 面积、元器
件大小、通话时间、待机时间、电池容量和进度表等等的要求。
微处理器
RAM 需要1.5V、最大电流为400mA 的电源。
让我们从最简单、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案―直接连接到锂电池的LDO―开始(下图1)。
电池电压将从4.2V 开始跌落到3.2V,在该电平系统进入深度睡眠,直到电
池被充电或更换。
图2 所示为一个典型的锂电池放电周期。
便携式产品电源管理的新方案
随着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摄录像机、MP3播放机等便携装置的迅速发展,对电源和电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源系统面对:
*系统日益增加的复杂性;
*需要管理更多电压、更低电压以及更宽的输入电压范围;
*系统空间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多,功率越来越高;
*高性价比要求。
面对这些严峻的挑战,制造厂家推出各种解决方案,使得电源和电源管理技术日新月异,新产品、新结构、新协议、新解决方案层出不穷。
除便携装置所用电源面对严峻挑战外,计算机、通信、工业、消费电子、汽车、仪器仪表等所用电源面对提高电源效率、降低待机功耗的挑战。
数字电源管理 数字电源控制协议
控制电源转换和管理器件的数字通信协议__新PMBus(电源管理总线)于2005年发布标准规范。
一些电源和半导体公司,如ArtesynTechnologies、Astec/EmersonNetworkPower、IntersilCorp.、MicrochipTechnology、SummitMicroelectronics、TexasInstruments、VolterraSemiconductor、。
便携式电源管理设计袁林2009.09.24一、概述二、主要类型电源管理说明三、主要类型电源管理比较四、系统电源设计一、概述主要讨论便携式电源管理一般理论及实践知识。
一般使用3种类型器件,LDO、DC-DC和Charge Pump。
• 1.1、DC-DC稳压器DC-DC稳压器一般都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其特点是频率高,效率高。
DC-DC稳压器按其功能分成Buck式DC-DC(Step-down)、Boost式DC-DC(Step-up)和Buck-Boost式DC-DC。
当输入与输出的电压差较高时,通过使用低电阻开关和磁存储单元实现高达85%以上的效率,因此可以极大地降低了转换过程中的功率损失。
一、概述• 1.2、LDOLDO与三端稳压器最大的不同点在于,LDO是一个自耗很低的微型片上系统(SoC),使用具有低在线导通电阻RDS(ON)的MOSFET管或三极管。
只能降压使用。
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最小工作压降取决于导通电阻。
• 1.3、Charge Pump电容式电荷泵通过开关阵列和振荡器、逻辑电路、比较控制器实现电压提升,采用电容器来贮存能量。
其不仅可升高或降低输入电压,而且还可用于产生负电压。
电荷泵是无须电感的,但需要外部电容器。
能够提供90%以上的效率。
根据其控制方式,这种结构的输出电压只能是输入电压的倍数,利用内部开关和外部飞电容(flying capacitor)能够获得输入电压的2 倍、1.5倍或-1 倍等电压输出。
另外一种在手机等手持式设备上使用较多的是PMU 器件。
• 1.4、PMU 电源管理器件PMU (POWER MANAGEMENT UNIT )也就是电源管理单元,集成度很高,内部主要由多路不同类型的DC -DC 和多路LDO 组成,还可能集成了其他功能,如POWER ON/OFF 、ADC 、DAC 、AUDIO 、RTC 、GPIO 、LCD 、CAMERA 、LED 等。
上电时有默认值,可通过CPU 对其进行修改相关配置,从而改变相关输入输出值或功能,内部具有上电时序控制,也具有进入不同工作状态模式等功能。
非常适用于电池供电、对小尺寸空间有要求的便携式产品上。
一、概述• 2.1、DC -DC 转换器• 2.1.1、构架DC -DC 转换器内部由误差放大器、内部参考源、电流采样放大器、单稳态触发器、晶体管、电流保护、电压保护、温度保护等电路组成。
二、主要类型电源管理说明——DC -DC• 2.1.2、DC -DC 转换器主要类别• 2.1.2.1、DC -DC STEP_DOWN 降压型(Buck )电源通过一个电感给负载供电,同时电感储存一部分能量,然后将电源断开,只由电感给负载供电。
如此周期性的工作,通过调节电源接通的相对时间来实现输出电压的调节。
• 2.1.2.2、DC -DC STEP_UP 升压型(Boost )DC -DC 内部晶体管的导通,会引起通过外部电感的电流增加;而内部晶体管的断开,会促使电流通过二极管流向输出电容,因储存来自电感的电流,多个开关周期以后输出电容的电压升高,结果输出电压高于输入电压。
•2.1.2.3、DC -DC 升降压型(Buck -Boost )当晶体管Q1导通、Q3断开时电感存储一部分能量且同时通过二极管D4给负载供电,电容被充电储能;当Q1断开、Q3断开时,只由电感通过D4、D2给负载供电。
此模式即为Buck降压类型。
当Q1、Q3都导通时电感存储能量,不给负载供电;当Q1导通、Q3断开时电感继续存储能量,并且电源通过电感、二极管D4一起给负载供电。
此模式即为Boost 升压类型。
二、主要类型电源管理说明——DC -DC• 2.1.3、DC -DC 转换器原理• 2.1.3.1、工作原理:当开关闭合时,电源通过开关晶体管、电感L 给负载供电,并将部分电能储存在电感L 以及电容C 中。
由于电感L 的自感,在晶体管接通后,电流增大得比较缓慢,即输出不能立刻达到电源电压值。
一定时间后,晶体管断开,由于电感L 的自感作用(可以比较形象的认为电感中的电流有惯性作用),将保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即从左往右继续流。
这电流流过负载,从地线返回,流到续流二极管D 的正极,经过二极管D ,返回电感L 的左端,从而形成了一个回路。
通过控制晶体管导通跟断开的时间(即PWM ——脉冲宽度调制),就可以控制输出电压。
如果通过检测输出电压来控制开、关的时间,以保持输出电压不变,这就实现了稳压目的。
• 2.1.3.2、效率:效率可达到90%以上。
效率计算公式:η=V out *I out /(V in * I in )*100%。
效率计算比较复杂,效率值可参考DATASHEET获得。
——DC -DC• 2.1.4、DC -DC 功耗• 2.1.4.1、DC -DC 转换功耗P Dcon = Vout * I out * (1-η)/η• 2.1.4.2、DC -DC 实际功耗P Da = P Dcon + P Dsw + P Dgc + P DqDC -DC 本身实际功耗以其DATASHEET 给出的相应值进行计算。
• 2.1.4.3、DC -DC 最大允许功耗P max =(T Jmax -T A )/R θJA其中,T Jmax 为最大允许结温度℃,一般为+125 ℃;T A 为环境温度℃,一般为+85 ℃;R θJA 为封装的结点热阻℃/W ,参考所选器件的DATASHEET 。
P Da 应小于或等于P max。
——DC -DC二、主要类型电源管理说明• 2.1.5、DC -DC 应用电路DC -DC 的应用电路比较复杂,工作时需要电感、肖特基二极管、二个作输入、输出电压退耦降噪的陶瓷电容器,甚至还需要外加MOSFET 晶体管。
后都以降压型为例进行相关说明,其他类型DC -DC 类似。
简单的DC -DC降压应用电路见下图:——DC -DC• 2.1.6、降压DC -DC 选型• 2.1.6.1、降压DC -DC 选择考虑因素•2.1.6.1.1、首先根据所要求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输出电压精度(高)、输出电流(降额使用)、高效率要求进行选择;• 2.1.6.1.2、尽量选择低静态电流、低的品质因数FOM= R DS(ON)* Q g ;• 2.1.6.1.3、优先选用固定电压输出;•2.1.6.1.4、可选择高开关频率以减少周边器件空间及成本,但是不要接近信号工作频率;• 2.1.6.1.5、根据面积要求选择相关封装以及兼容性;• 2.1.6.1.6、根据要求选择是否带有开关控制的DC -DC 转换器;• 2.1.6.1.7、可考虑是否需要带有过压、过流、过温保护;•2.1.6.1.8、考虑功耗,所设计的电路DC -DC 转换器的消耗尽量小,不要超过最大允许功耗P max ;• 2.1.6.1.9、周边器件尽量少且小(值、尺寸、价格);• 2.1.6.1.10、考虑EMI 、环保、温度、工艺等其他参数;• 2.1.6.1.11、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考虑启动时间。
二、主要类型电源管理说明——DC -DC• 2.1.6.2、DC -DC 转换器选择案例•2.1.6.2.1、电路要求一节锂电池供电设备V in =3.4V~4.2V ,V out =1.2V ±5%,最大I out =400mA ,根据需要可关断输出,无上电时序要求。
• 2.1.6.2.2、DC -DC 转换器选择• 2.1.6.2.2.1、为降低功耗,尽量使用高效率的转换器,如80%以上,具有PWM 和PFM ;• 2.1.6.2.2.2、尽量选用低的品质因数FOM= R DS(ON)* Q g ;• 2.1.6.2.2.3、输出电压精度要小于或等于5 %;• 2.1.6.2.2.4、所选的最大输出电流应大于580mA 以上(降额75%使用);• 2.1.6.2.2.5、选用低静态功耗,选用低噪声、低输出纹波如带有同步控制等功能;• 2.1.6.2.2.6、选用小封装、管脚少、常用封装、具有兼容性封装,如SOT -23-5等;• 2.1.6.2.2.7、选用带有使能管脚的;• 2.1.6.2.2.8、选用固定输出,以减少面积和成本,增加可靠性;• 2.1.6.2.2.9、选用具有高开关频率;• 2.1.6.2.2.10、选用周边器件数目少、面积小、成本低、常用器件;• 2.1.6.2.2.11、因无上电时序要求,故可不考虑DC -DC 启动时间;• 2.1.6.2.2.12、考虑使能控制电平范围;• 2.1.6.2.2.13、考虑温度、环保因素;• 2.1.6.2.2.14、考虑成本;二、主要类型电源管理说明——DC -DC• 2.1.6.2.3、所选DC -DC根据以上分析可选择LM3674,固定1.2V 输出,600mA 输出。
所消耗的最大功耗P Da 为1.2*400/81%*(1-81%)=112.59mW ,而最大允许功耗(125-85)/250=160mW 。
可满足要求。
——DC -DC•2.1.7、DC -DC 周边器件选择一般是由滤波电容、电感、反馈电阻或肖特基二极管或MOSFET 晶体管或前馈电容组成。
• 2.1.7.1、输入电容选择应当选用宽范围、低等效串联电阻(ESR) 陶瓷电容器,越大越好,可根据DATASHEET 选择,以提高输入瞬态响应及减少电源纹波。
精度方面没有特别要求。
耐压应满足降额要求。
理论计算公式:ΔV in ≥I out /(f* C in ) * (1-V out / V in ) * V out / V in + I out * ESR max式中,ΔV in 为输入电压纹波,f 为开关频率,ESR max 为电容有效电阻值。
选用陶瓷电容,X5R 或X7R 类型。
可参考DATASHEET 进行选择。
• 2.1.7.2、输出电容选择应当选用宽范围、低等效串联电阻(ESR) 陶瓷电容器。
输出电容器的基本选择取决于纹波电流、纹波电压以及环路稳定性等各种因素。
增大输出电容的容量有利于降低高频输出噪声。
可根据其DATASHEET 选择。
精度方面没有特别要求。
耐压应满足降额要求。
理论计算公式:ΔV out ≥ΔI L / (8 * f * C out )式中,ΔV out 为输出电压纹波,f 为开关频率,ΔI L 为电感纹波,这些参数可参考DATASHEET 。
选用陶瓷电容,X5R 或X7R 类型。
可参考DATASHEET 进行选择。
• 2.1.7.3、肖特基二极管选择最大反向电压须大于开关点处最大电压;所承受的峰值电流应大于电感上流过的最大峰值电流,低的反向漏电流;正向压降应越小越好,以使其高效率工作;其开关速度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