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20 口技练习题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6
《口技》练习题一、疏通文意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 )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 ),无敢哗( )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 )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 )儿乳(),儿含乳()啼,妇拍儿( )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 )不止。
当是时( ),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 )大儿声,一时( )齐发,众妙( )毕( )备。
满坐( )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微笑,默叹,以为妙( )绝( )。
未几( ),夫齁( )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 )有鼠作作索索( ),盆器倾侧( ),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 )少( )舒( ),稍稍( )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 )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 )力拉崩倒( )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 )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 )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不能指( )其一端(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 )其一处也。
于是( )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 ;奋:),两股( )战战( ),几( )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 )绝( )。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
二、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此书是____代__________编选的_______小说。
本文作者______,字_______,______代顺治年间进士。
三、字词句积累(一)、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无敢哗者()犬吠()呓语()xùxù不止()夫叱大儿()hōu声()几( )欲先走中间( )力拉崩()倒yè()屋许许()声意少()舒(二)、一词多义1、善:京中有善口技者()王曰:“善哉”()2、乳:妇抚儿乳()儿含乳啼()3、绝:以为妙绝()群响毕绝()4、指: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5、意:宾客意少舒()醉翁之意不在酒()目似瞑,意暇甚()6、名:不能名其一处也()名之者谁()7、坐:口技人坐屏障中()满坐寂然()8、妙:以为妙绝()众妙毕备()(三)、古今异义词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3、两股战战4、几欲先走5、虽人有百手6、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四)、词类活用1、会宾客大宴2、京中有善口技者3、不能名其一处也4、众妙毕备(五)、通假字:满坐寂然(六)重点句子翻译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5、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6、凡所应有,无所不有7、不能名其一处也8、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9、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口技》练习题及答案一、本文选自《》,这本书是()朝的()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本文的作者是()朝的()。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1.屏障()2.呓语()3.齁声()4.曳屋许许声()()5.几欲先走()三、解释加点的词。
1、京中有善口技者()2、施八尺屏障()3、众妙毕备()4、会宾客大宴()5、众宾团坐()6、夫叱大儿声()7、宾客意少舒()8、虽人有百手()9、妇抚儿乳()10、奋袖出臂()11、但闻屏障()12、其夫呓语()四、指出下列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及词性。
1 众妙毕备以为妙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宾客意少舒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满坐寂然坐屏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手有百指指其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选择恰当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并在横线上解释词语。
(既而俄而少顷一时未几)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2.(),儿醒,大啼。
3.当是时,妇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齐发,众妙毕备。
4.()夫齁声起,妇拍儿变渐拍渐止。
5.()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六、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4、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5、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6、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7、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8、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七、思考并回答下列各题。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口技》导学案新人教版1、作者简介《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
清顺治初进土。
《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
全书20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访拟传奇故事之作,形式近于搜奇志异,并加评语,实际上是一部短篇小说集。
编者意在“表彰轶事,传布奇闻”。
2、口技,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
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
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口技。
确切而真实地抓住口技表演者发出的声响、听众的反应,描绘出当时表演的故事的全部内容,生动地再现了表演者摹拟深夜中一家四日梦中醒来,继又入睡和发生火警、救火的情景。
文章可以作为描写场景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第一课时自主学习翻译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给划横线的字注音。
林嗣环()抚尺()少顷()()呓语()齁()意少舒()犬吠()中间()曳屋()许许声()几欲颈()2、学生听示范朗读或范读,教师指导朗读,学生齐读,个别读,自由读。
3、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结合注释、资料和工具书翻译课文,不懂得词语划出来。
①解释下列词语:善:会:施:少顷:但闻:既而:满坐寂然:惊觉:欠伸:呓语: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当是:叱:一时:毕:以为:妙绝:未几:意:少:舒:俄而:中间:虽:名:奋:股:几:走:绝:②文言现象汇总:通假字:满座寂然:古今异义:1、会宾客大宴古义:今义:2、中间力拉:古义:今义3、两股战战:古义:今义:4、几欲先走古义:今义:一词多义:1、虽人有百指:2、不能指其一端:3、以为妙绝:4、群响毕绝:③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时间词语:表示突然发生:表示同时发生:表示相继发生: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表示在特定时间内发生:④翻译下列句子: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2019七年级语文《口技》课后习题2019七年级语文《口技》课后习题学习《口技》这篇课文后,很多课后的练习等着我们去完成,七年级语文口技课后习题结合知识点一起运用,一起来看看吧!一、本文选自《?》,这本书是?朝的?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_____。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1.屏障(?)?2.呓语(?)?3.齁声(?)4.曳屋许许声(?)(?)?5.几欲先走(?)三、解释加点的词。
1、京中有善口技者?(?)?2、?施八尺屏障(?)?3、众妙毕备(?)4、会宾客大宴(?)?5、众宾团坐(?)?6、夫叱大儿声(?)7、宾客意少舒?(?)?8、虽人有百手(?)?9、妇抚儿乳(?)10、奋袖出臂(?)?11、但闻屏障(?)?12、其夫呓语(?)四、选择恰当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并在横线上解释词语。
(既而?俄而?少顷?一时?未几)1.(?)?,但闻屏障xx一下。
2.(?)?,儿醒,大啼。
3.当是时,妇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齐发,众妙毕备。
4.(?)?夫齁声起,妇拍儿变渐拍渐止。
5.(?)?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五、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4、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5、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6、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7、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8、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想要学好语文,做题是最好的办法,但想要奏效,还得靠自己的积累。
多做些典型题,并记住一些题的解题方法。
七年级语文口技课后习题供大家复习时使用!。
word 1 / 10 某某省某某市第二十六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口技》分类练习(1) 新人教版 .解释下列字词。 善.口技者: 会.宾客:于.厅事..之东北角(在) : 施.八尺屏障..:团.坐.:但.闻.: 寂然..: 无敢哗.者:惊觉欠伸...: 呓语..: 大啼.:拍而呜.之:絮絮..不止.: 当是.时:初.醒声: 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 众妙毕备..:伸颈..:侧目..:默叹..: 以为..妙绝.:齁.声: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倾侧..: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百千齐作.:中间曳...屋许许声...: 力拉崩倒....之声:虽.人有百手: 不能指其一端.: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奋.袖出.臂: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群.响毕绝.(各种) ( 停止) 撤.屏视之(撤掉) 四、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坐”通“座” :座位 ) 五、勾画出词类活用现象,并翻译。 1、京中有善口技者。__形___活用作__动___,_擅长、善于_。 2、会宾客大宴。_名 活用作__动___,_举行宴会、宴请_________。 3、众宾团坐。__名_活用作_状__,____围绕___。 4、妇手拍儿声。__名__活用作__状__,___用手_____。 5、一时齐发,众妙毕备。__形_活用作__名___,____好处______。 6、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__名__活用作__动___,_____看_____。 7、不能指其一端。__名___活用作___动__,____指明______。 8、不能名其一处。__名___活用作___动__,___说出_______。 六、一词多义,解释加点的词。 1、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 善于、擅长) 择其善者而从之( 好的 ) 2、乳: 妇抚儿乳( 喂奶) 儿含乳啼(乳头) 3、妙: 众妙毕备( 好处 ) 以为妙绝( 好) word 2 / 10 4、绝: 以为妙绝( 极 ) 群响毕绝( 停止 ) 5、指: 手有百指( 手指 ) 不能指其一端(指出 ) 6、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 说出 ) 并自为其名( 名字) 7、侧:侧目(偏头 ) 盆器倾侧(倾斜 ) 8、意:意稍舒(心情 )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主旨 ) 9、起:夫齁声起( 响起 ) 夫起大呼(起身 ) 10、以为:以为妙绝(认为 ) 可以为师矣(凭借……做 ) 仁以为己任(把……当作) 11、然:满坐寂然(……的样子) 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 泯然众人矣……的样子)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代词:这样 ) 12、而:拍而呜之( 连词,表并列 ) 任重而道远(连词,表并列) 结友而别(连词,表承接) 冲烟而飞鸣(连词,表修饰) 13、于:于厅事之东北角( 在) 环谒于邑人(到 ) 贤于材人( 比 ) 受于人者不至( 从 ) 14、其:其夫呓语( 代词,她的 ) 不能指其一端( 其中 ) 其诗以养父母(他的) 15、之:于厅事之东北角( 的) 拍而呜之( 代孩子) 力拉崩倒之声( 的) 撤屏视之( 代里面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代这样) 卒之为众人( 音节助词) 六、古今异义 1、会..宾客大宴 古义:__正赶上___,今义:________。 2、但.闻 古义:___只__,今义:________。 3、稍稍.. 古义:___渐渐___,今义:________。 4、股. 古义:__大腿__,今义:________。 5、走. 古义:__逃跑___,今义:________。 6、意少.舒 古义:__稍微___,今义:________。 7、于是.. 古义:___在这种情况下__,今义:________。 8、中间.. 古义:__其中夹杂___,今义:________。 9、虽. 古义:__即使___,今义:________。 七、解释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并将它们分别填在横线上。 :过了一会 :一会儿 :这当这时候 :同时 word 3 / 10 :不久 :忽然 :刹时间 :忽然 1.表示突然发生:忽 忽然 2.表示同时发生:一时 3.表示相继发生:既而 4.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是时 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俄而 少顷 未几八.句子翻译 1、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京城中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一天),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围幕。
2019-2020学年度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24 口技练习题第三篇第1题【单选题】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京中有善口技者”这一句交代口技表演者名气大、技艺高。
“善”字统领全篇。
B、文章开头结尾写到了表演道具的简单,是为了烘托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C、课文直接描摹表演的内容和过程,这是从正面表现口技者的技艺精湛。
D、在描写表演过程的三段中,都是先写听众的反应,后写口技艺人的表演,从而使表演和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听众的反应为烘托,从侧面表现口技表演之“善”。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中/有善口技者B、口技人坐/屏障中C、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D、妇/拍儿/亦渐拍渐止【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没有歧义的句子是( )A、我看见他高兴得跳起来。
B、身体瘦弱的水生的祖父已经70多岁了,但仍然要照料农田里的事。
C、从这件平凡的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人格的伟大。
D、刘璋从新疆带回一筐他最喜欢吃的葡萄。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京中有善口技(擅长)满坐寂然(同“座”)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间)妇抚儿乳(喂奶)C、不能名其一处(说出)两股战战(大腿)D、宾客意少舒(心情)几欲先走(跑)【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面句中划线词与“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之”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驴不胜怒,蹄之D、水陆草木之花【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________4月5日,山西王家岭煤矿“3·28”矿难l53名被困人员中的115人成功获救,创造了中国救援史上的奇迹!②中国举办世博会,________要向世界炫耀什么,________要交流先进科学技术,展示科技发展成果。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20课《口技》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义及用法,积累文言知识。
3.学习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4.使学生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学习重点:目标2、3学习过程:一、【文学常识】1、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代顺治年间进士。
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渔篇》等。
《口技》是他的《秋声诗自序》的一部分。
2、本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虞初新志》是一部笔记小说集,由清代人张潮所编,共20卷,所收集的大多是明末清初时人的文言短篇,并附评语,编者意在“表彰轶事,传布奇闻”。
3、本文选自《》,作者是朝的,字。
《》是朝的编选的一部体小说集。
二、读文章,疏通文意1、加粗字注音。
少顷()哗()呓语()絮()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宾客意少舒()yè屋许许声()( )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夫hōu声起()满坐宾客无不伸颈()夫叱()大儿声犬吠()hān声如雷()2、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
(1)口技人坐屏障中(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3)遥闻深巷中犬吠(4)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5)中间力拉崩倒之声(6)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3、结合课下注释及字典,试疏通文意(先自行解决,疑问处小组内商量解决)【原文再现】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 ),于( )厅事之( )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
少顷,但()闻( )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 )欠伸( ),其( )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 )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精选2019-2020年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24 口技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第七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选出对文章《口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在第四段中写了表演一场突然而至的大火灾的情形,以及宾客以假为真的神态、动作描写来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B、开头的“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四个一,交代道具极为简单,以简单的道具反衬表演者演技的高超,为下文赞美口技表演者技艺高超作铺垫。
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微笑”,表示宾客认为表演滑稽可笑,“默叹”写出宾客为表演者技艺折服而不愿拍案叫好的神态。
D、“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夫鼾声起”,写丈夫由醒到睡;“渐拍渐止”写出拍儿声由大到小的变化,给人一种轻而慢的节奏感,说明妇人和小儿也正慢慢入睡。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便有妇人惊觉欠伸B、会宾客大宴C、奋袖出臂,两股战战D、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和下列词语中的“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莫名其妙B、至理名言C、有名无实【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指出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
A.于厅事之东北角______B.而呜之______C.久之,目似瞑______D.医之好治______【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遥闻深巷中犬吠______ 便有妇人惊觉欠伸______既而儿醒______ 众妙毕备______【答案】:【解析】:第6题【问答题】下面的短文是写“口技”的,请你与课文《口技》比较一下,看看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例文:陆瑞白能口戏。
善作钉碗声及群猪夺食声;又善作僧道水陆场钹声,且有大铙小镜,杂以锣鼓,无不合节。
【答案】:【解析】:第7题【问答题】读《口技》,结尾的“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能否删去?为什么【答案】:【解析】:第8题【文言文阅读】阅读《口技》片段,完成后面小题。
C.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20课《口技》练习题及答案七年级下册第D.两股战战;几欲先走20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都错误的一项是()(2分) )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分1①会宾客大宴(举行宴会)1()施八尺屏障()②众客团坐(挤在一起坐) b ng íng B、、Ap③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斜着眼看)少(2)意舒④虽人有百手(虽然)o B、、Ashàshǎo⑤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扬起,举起)()(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⑥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大腿)n A、jiāà、jin B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许声许)(4)曳屋5.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BxAǔhǔ以为妙绝手有百指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妇拍而呜之) 2.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分(1 )A. B C DB.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会宾客大宴A群响毕绝不能指其一端微闻有鼠作作索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D.C.宾客意稍舒,稍稍正坐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分))(.下列表时间的词语分类有误的一项是(26)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古今用法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3分)(1 忽然俄而忽未几一时是时既而少顷A.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A.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是时B.凡所应有.于所不有1 / 8B.表示突然发生:忽,忽然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二、整体感悟(6分)俄而未几C.表示过了很断奶时间就发生:少顷1.文中是怎样描写听众反应的?想一想这些描写起什么作用?(3分)D.表示相继发生:既而一时2.文中前后两次交代极简单的道具,起什么作用?(分)3分)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京中A/有善口技者 B. 口技人坐/屏障中11分)①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②两儿齐哭。
③俄而百///屏障中抚尺一下 D. 妇拍儿/亦渐拍渐止C. 但闻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20 口技练习题 新人教版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一、本文选自《 》,这本书是 朝的 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本文的作者是 朝的 。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1.屏.障( ) 2.呓.语( ) 3.齁.声( ) 4.曳.屋许.许声( )( ) 5.几.欲先走( ) 三、解释加点的词。 1、京中有善.口技者 ( ) 2、 施.八尺屏障( ) 3、众妙毕.备( )4、会.宾客大宴( ) 5、众宾团.坐( ) 6、夫叱.大儿声( ) 7、宾客意.少舒 ( ) 8、虽.人有百手( ) 9、妇抚儿乳.( )10、奋.袖出臂( ) 11、但.闻屏障( ) 12、其夫呓语..( ) 四、指出下列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及词性。 1 众妙毕备 以为妙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宾客意少舒 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满坐寂然 坐屏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手有百指 指其一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择恰当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并在横线上解释词语。 (既而 俄而 少顷 一时 未几) 1.( )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2.( ) ,儿醒,大啼。 3.当是时,妇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 ) 齐发,众妙毕备。 4.( ) 夫齁声起,妇拍儿变渐拍渐止。 5.( ) 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六、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 4、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 5、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 6、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 8、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 七、思考并回答下列各题。 1、《口技》一文中“众妙毕备”一语中的“毕”字和下列词语中的“毕”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毕业典礼 B.毕生精力 C.丑态毕露 2、“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和下列词语中的“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莫名其妙 B.至理名言 C. 有名无实 3、第一段写什么内容?文章最关键字眼是什么?
4、文中口技者共表演了哪几个场景?
5、课文中描写了听众的哪几处表现?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 6、文章开头和结尾一再强调道具的简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古今异义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闻 古义_____ 今义_____ 九、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⑴遥闻深巷中犬吠 ⑵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十、用原文填空: ⑴文中极写声响的多杂,盛赞表演者口技之“善”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文中写口技表演的以假乱真、惊慌欲逃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总写失火的声音之逼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侧面烘托口技人表演技艺高的句子是什么(写出两句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第二自然段写品技表演的顺序是 、 、 、 ⑹写听众情绪随着表演而起伏变化的句子是 ⑺真切地说明拍儿声由小到大的句子是 ⑻写宾客如亲临火灾现场的句子是 十一、回答下列问题: ⑴文章第三节中“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这几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由“遥闻”至“以为妙绝”,写出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大而小、疏而密、由少而多的过程,作者抓住哪些词语的变化分层展现这一情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文章第四节运用了_____和______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①写出两个与“不能名其一处也”的“名”字用法一致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一个与“几欲先走”的“走”字用法一致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它们分别填在横线上。(小心哟!) A.少顷 B.既而 C.是时 D.一时 E.未几 F.忽 G.俄而 H.忽然 ①表示突然发生:_____、_____ ②表示同时发生:_____ ③表示相继发生:_____ ④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_____ ⑤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_____、_____、_____ ⑹课文依次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个情景,目的在于____,即是紧扣“京中有善口技者”中的一个“____”字。 ⑺选文第1段交待了哪些事?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⑻第1段中用4个“一”列举道具,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⑼统领全文的关键字眼是____________,作者是通过__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__描写来体现的。 ⑽“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体现了观众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⑾第2段描写口技人表演的声响,其顺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⑿选文中最能体现口技人摹拟效果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⒀众宾客听了表演后都“以为妙绝”,请问“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⒁“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表现了听众听表演的哪些内心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虞出新志》 清 张潮 清 林嗣环 二、píng yì hōu yè hǔ jī 三、(1)擅长 (2)设置 安放 (3)全、都 (4)适逢 正赶上 (5)围绕 (6)呵斥 (7)心情 (8)即使 (9)喂奶 (10)扬起 举起 (11)只 (12)说梦话 四、妙:(1)妙处 好处 少(1)稍微 坐(1)通“座” 指(1)指头 (2)美妙 (2)少年 (2)坐在 (2)指明 五、1少顷 2既而 3一时 4未几 5俄而 六、1 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一个敢喧哗的。 2 同时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具备了。 3 其中夹杂着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爆炸的声音,呼呼的风声,成百上千的声音一齐响了起来。 4 还夹杂着成百上千的求救声,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的房子时一齐用力发出的呼喊声。 5 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 6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 7 于是宾客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颜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 8 忽然醒目一拍,各种声音都消失 七、1 c 2 a 3 交待口技者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及开场气氛 。 “善” 4 两个 一是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入睡的情形。 一是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的情形。 5 三次。 细腻的刻画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的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烘托口技者技艺的高超。 6 首尾呼应,结构完整。烘托口技者技艺的高超。 八、闻:古义听;今义用鼻子嗅。 九、⑴遥闻/深巷中犬吠 ⑵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十、⑴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⑵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⑶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⑷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②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③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十一、⑴以动写静,衬托深夜的静。 ⑵犬吠-----以动写静,烘托深夜寂静的气氛。 欠伸、呓语-----声音微弱 大啼、呜之、絮絮不止-----说明四口由睡到醒,秩序渐进。 拍儿、呜啼、初醒声-----一时齐发,用短促排比句式,急促的语势,口技表演达到第一高潮。 ⑶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更为全面的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⑷①莫名其妙、惊诧莫名、莫可名状 ②走马观花 ⑸①F H ②D ③B ④C ⑤A E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