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鱼跃前滚翻教学设计修改版
- 格式:doc
- 大小:209.50 KB
- 文档页数:6
《鱼跃前滚翻》教学设计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鱼跃前滚翻的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3. 增强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提高学生的柔韧性。
二、教学内容:1. 鱼跃前滚翻的动作要领讲解与示范。
2. 鱼跃前滚翻的练习与指导。
3. 鱼跃前滚翻的动作比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鱼跃前滚翻的动作要领。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体操馆或宽敞的平地。
2. 教学器材:体操垫、标志物。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准备身体。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鱼跃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3. 学生练习与指导(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动作比赛(10分钟):学生进行鱼跃前滚翻的比赛,鼓励学生互相学习,提高技能。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与体会。
6.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练习鱼跃前滚翻的动作,并请家长签字确认。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掌握鱼跃前滚翻动作的程度,观察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 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遵守规则、互相帮助等。
3. 关注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体操教练进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 组织学生参加体操比赛,锻炼学生的竞技能力。
3. 结合体育节等活动,开展鱼跃前滚翻表演,展示学生风采。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建议,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家长反馈:通过家长群或家访等方式,了解家长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学生在家练习情况。
3. 教师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九、教学修改:1. 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提高。
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描述鱼跃前滚翻的动作要领,理解动作的结构和关键步骤。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鱼跃前滚翻动作,并具备一定的腾空能力和滚动圆滑性。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模仿、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速度、协调性和下肢力量。
2. 培养学生的交流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怕困难、勇于进取的品质。
2. 培养学生养成团结协作的意识和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 有腾空,前滚圆滑。
难点:- 撑垫屈臂有控制。
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5分钟)1. 课堂常规:- 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 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
- 强调纪律安全,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要求:快、静、齐。
(二)准备部分(10分钟)1. 专项准备活动:- 花样跑:学生成两路纵队,进行变向跑、交叉跑等练习。
- 扩胸运动:学生成四列横队,进行扩胸、体转等动作。
(三)基本部分(25分钟)1. 复习前滚翻:- 教师示范前滚翻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新授鱼跃前滚翻:- 教师讲解鱼跃前滚翻的动作要领,重点强调腾空、滚动圆滑等要点。
-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四)辅助练习(10分钟)1. 支撑跳跃练习:- 学生进行支撑跳跃练习,提高下肢力量和跳跃能力。
-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五)结束部分(5分钟)1. 放松活动:- 学生进行肌肉拉伸,放松全身。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纪律、态度、合作精神等方面。
2. 动作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在鱼跃前滚翻动作中的腾空、滚动圆滑等要点。
3. 身体素质:通过专项准备活动和辅助练习,评价学生的速度、协调性和下肢力量。
课后作业1. 复习鱼跃前滚翻动作要领,巩固所学知识。
2. 针对动作中的难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2024年小学体育教案《鱼跃前滚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体育教材第四章“技巧与运动”,详细内容为“鱼跃前滚翻”。
该章节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前滚翻的基本技巧,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鱼跃前滚翻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动作质量。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运动兴趣。
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鱼跃前滚翻的动作要领,特别是起身阶段的动作。
教学重点: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和安全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体操垫、标志桶、口哨、教学视频。
学具:运动服装、运动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视频、图片等形式,向学生展示鱼跃前滚翻的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a. 讲解动作要领,强调安全性。
b. 示范动作,分解动作细节。
c. 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动作模仿。
3.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分组,进行鱼跃前滚翻练习。
b.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c. 学生相互评价,提高动作质量。
4. 例题讲解(5分钟)a. 提问学生:鱼跃前滚翻的注意事项有哪些?5. 团队协作练习(10分钟)a. 学生分组进行接力比赛,提高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a. 学生进行放松活动,如深呼吸、拉伸等。
六、板书设计1. 鱼跃前滚翻动作要领2. 安全注意事项3. 团队协作练习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展示鱼跃前滚翻动作,并拍照记录。
2. 答案:正确完成鱼跃前滚翻动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学校体育社团,进一步学习提高鱼跃前滚翻等体育技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技能讲解与示范的细节。
3. 随堂练习的组织与指导。
4.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和难点解析:鱼跃前滚翻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是教学的重点,这直接关系到学生动作的完成质量。
《鱼跃前滚翻》教学设计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五章“体操”中的第三节“滚翻动作”。
具体详细内容为“鱼跃前滚翻”动作的学习与实践,包括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鱼跃前滚翻的动作要领,提高动作质量。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敢、顽强的精神品质。
3. 增强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运动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鱼跃前滚翻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教学重点:动作要领的掌握和练习方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体操垫、示范架、口哨、计时器。
学具:运动服装、运动鞋、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
通过讲解体操比赛中的鱼跃前滚翻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鱼跃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包括起跑、跃起、翻滚、落地等环节。
示范动作,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动作模仿。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鱼跃前滚翻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安排学生进行接力比赛,提高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4. 课堂小结(5分钟)表扬练习认真的学生,鼓励大家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1. 鱼跃前滚翻动作要领起跑:快速启动,身体前倾。
跃起:用力向前跃起,伸直腿部。
翻滚:身体蜷缩,头部向内收。
落地:平稳落地,保持身体协调。
2. 安全注意事项保持场地整洁,避免滑倒。
练习时注意力度,避免受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录制自己完成鱼跃前滚翻动作的视频,并至班级群。
2. 答案:根据学生的视频,评价动作质量,给予建议和鼓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鱼跃前滚翻的练习,提高动作水平。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体操比赛,展示所学成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示范的准确性3. 随堂练习的组织和教师的巡回指导4. 板书设计的信息量和可读性5.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和反馈机制6. 课后反思的内容和拓展延伸的可行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鱼跃前滚翻”的教学中,连贯性和协调性是学生掌握动作的难点,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关注。
鱼跃前滚翻教学设计与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操技巧类教材第四章“滚翻运动”,详细内容为“鱼跃前滚翻”。
该技术动作要求学生在掌握一般前滚翻的基础上,通过身体协调用鱼跃的方式完成前滚翻,提高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鱼跃前滚翻的基本技术要领,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
2. 培养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提高动作美感。
3.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鱼跃动作的起跳、空中姿态和落地。
教学重点:前滚翻的连贯性和鱼跃动作的协调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体操垫、教学视频、音响设备。
学具:运动服装、运动鞋、体操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位学生扮演渔夫,通过捕鱼游戏引导学生体验鱼跃动作。
2. 讲解示范(10分钟)讲解鱼跃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强调起跳、空中姿态和落地的技术细节。
同时,进行示范,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
3. 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为四组,每组在体操垫上进行鱼跃前滚翻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名动作规范的学生进行鱼跃前滚翻演示,讲解动作细节,引导学生注意。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7. 放松活动(5分钟)播放轻松音乐,引导学生进行肌肉拉伸放松。
六、板书设计1. 鱼跃前滚翻动作要领2. 技术重点与难点3. 练习方法与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一篇关于鱼跃前滚翻的学习心得,内容包括技术要领、训练方法和改进方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鱼跃前滚翻的自主练习,提高动作熟练度。
同时,关注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态,拓宽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鱼跃动作的起跳、空中姿态和落地。
2. 教学重点:前滚翻的连贯性和鱼跃动作的协调性。
3. 分组练习时的巡回指导和个别指导。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鱼跃前滚翻》教学优秀教案教案:鱼跃前滚翻教学一、教学内容概述本课节将深入讲解和练习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滚动与翻转技巧之一——鱼跃前滚翻。
该技巧不仅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还助于培养勇敢、自信、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鱼跃前滚翻的动作技巧,增强身体协调性。
2.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团结协作的精神。
3. 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质量。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鱼跃前滚翻的动作技巧。
难点: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具:体操垫、标志物、录音机、音响设备。
2. 学具:笔记本、水杯、运动服装。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3分钟)2. 技能讲解与示范(5分钟)教师将详细讲解鱼跃前滚翻的步骤,并示范动作,特别强调动作的流畅性与自然性。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做动作,体会动作要领。
3. 分组练习(7分钟)学生两人一组,互相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观察学生的练习,适时提供个性化指导,纠正动作中的错误。
4. 实践提高(5分钟)学生进行穿越障碍的练习,增加技巧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教师组织小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5. 课堂小结(2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动作要领,强调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6. 课后作业布置(1分钟)学生记录本节课的学习心得和动作要领。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展示鱼跃前滚翻的动作,并争取家长的反馈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板书将包括鱼跃前滚翻的动作步骤和关键要点,以供学生课后复习。
七、教学反思与拓展教师将在课后反思教学效果,考虑如何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动作技巧,并计划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兴趣,考虑增加其他有趣的体育活动,如攀岩、羽毛球等,以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身体素质。
体操——鱼跃前滚翻教学设计修改版
富锦市锦山镇中学
程国平
年级七年一人数29 日期2011.6 执教程国平
内容主题1.复习前滚翻
2. 新授鱼跃前滚翻(男)远撑前滚翻(女)
重点各环节的协调配合,动作的节奏与姿态
难点蹬地、腾空、屈臂缓冲各环节的协调配合
学习目标1.发展学生的灵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控制、平衡能力。
2.通过思与练、议与创的有机结合,提高鱼跃前滚翻、摆、跃的质量和组合动作的创编能力。
3.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帮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积极锻炼、勇于进取的意志品质。
课序时
间
教学
内容
运动负荷
教与学的策略与方法组织队形
次
数
时
间
强
度
开
始部分1
1.体育委员整队,汇
报出勤情况。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课的目
标与任务。
4.安排见习生
1 3 小
1.教师做好常规检查。
2.学生集队做到快、静、齐。
3.明确课的目标与要求。
﹡﹡﹡﹡﹡﹡
﹡﹡﹡﹡﹡﹡
﹡﹡﹡﹡﹡﹡
﹡﹡﹡﹡﹡﹡
▲
准
备部分7
1.队列队形练习
2.热身跑游戏“喊数
抱团”
2.徒手操
①头颈关节运动
②肩腰伸展运动
③团身抱膝运动
④蹬地摆臂运动
⑤腕、踝活动
4
﹡
8
3
3
3
中
中
中
1.教师口令,学生做动作
2.动作整齐、精神饱满
1.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与规则
2.学生跑动积极、快速反应、注意同伴间
的沟通与协作
1.教师演示动作
2.学生按动作要求练习
▲
要求:动作有力
精神饱满
基
本部分24
一、复习前滚翻
1.分组复习前滚翻
2.分析讲解前滚翻
动作要点
2.学习鱼跃前滚翻
(男)远撑前滚翻
(女)
4
1
8
3
2 中
中
1.教师提出练习要求,体现:滚动快、团
身、抱腿及时。
2.分组练习,每人至少要完成4个前滚翻
练习
3.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讲解前滚翻的动作要
点。
4.教师适时指出存在的问题。
1.教师示范鱼跃前滚翻动作,激起学生学
习兴趣。
2.提出问题:“鱼跃前滚翻与前滚翻有哪些
□□
□□
□
□□
□□
要求:
体现相互指导
身体配合协调
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5
3
3.小组评价与检测
4.小组探究练习
5.游戏“我是特种
兵”
1.放松练习
2.教师讲评
3.布置回收器材
4.师生再见
1
2
分
2
3
4
2
中
中
大
小
动作区别。
3.教师讲解鱼跃前滚翻的技术要领,重点
对易犯的错误进行阐述,提出练习要求。
4.学生分组练习,体现:观察分析、相互
帮助、改进提高。
5.教师适时的小组指导。
1.教师讲解评价与检测表的应用方法。
2.各组按评价表进行相互评价。
3.做好记录并相互交流反馈。
4.学生根据各自存在问题,进行改进练习。
5.再次评价,检测改进的效果。
1.教师提示利用实心球、排球、跳箱体操
垫等有效器材创编1—2种练习方法。
2.学生尝试练习
3.小组创设多人配合下的鱼跃前滚翻练习
4.教师适时的指导
5.小组交流,改进与提高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与规则注意游戏安全
2.学生分为两组按照教师要求布置场地
3.分组竞赛
4.奖励优胜组
1.引导学生肌肉、身心放松
2.师生互评
3.提出更高的要求与希望
4.小组归还器材
要求:
善于观察分析
及时发现问题
改进手段有效提高
要求:
注意相互配合
敢于挑战自我
发挥集体智慧
创编利于提高
□□□□
□□□□
□□□□
□□□□
要求:
注意安全
相互激励
▲
场地器材1. 24小块垫子2块大垫子
2. 排球2个实心球3个
3. 跳箱一个
安全保障措施
1.合理的场地布置
2.做好准备活动
3.课中的安全教育
运动负荷预计
练习密度强度
全课密度内容主题
中上
40% 26%
同组教师对本课进行研讨,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1、本课缺少运动安全教育环节,保护和帮助是完成体操教学的重要手段。
正确地运用保护和帮助,不仅能有效地防止各种伤害事故,而且对体操动作的学习、掌握,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通过教师示范讲解大部分学生能够接受并掌握好动作技能方法,但还存在少部分学困生不能同步地接受并掌握,教师还应注重学困生的培养。
3、动作质量检测表应该细化到位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每一动作环节的评价标准。
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我调整了教学设计增加了以下几方面的教学环节:
1、在基本部分(学习鱼跃前滚翻)后增加鱼跃前滚翻的保护与帮助的教学并加强学生注重保护与帮助的意识。
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一做一护”的形式。
2、针对少部分学困生学习动作困难,在分组练习过程中发现并找出动作困难的学生进行观看图解并再次讲解与示范,鼓励学困生大胆尝试,在教师的帮助下做动作,从易道难逐步完成动作。
鱼跃前滚翻教学图解
动作做法:由半蹲臂后举开始,重心前移,两腿用力蹬地,同时两臂前摆,
两手前下撑地,顺势屈臂、低头、含胸、稍屈髋,向前滚动,随即屈膝、团身、抱腿、跟肩成蹲立。
保护方法:保护者单腿跪立或站立,一手托腹,一手托大腿前部,帮助腾空和屈臂缓冲前滚。
试一试:1.设置实心球做鱼跃前滚翻(男),或远撑前滚翻(女) 2.逐渐提高高度和远度,设置跳箱为障碍物做鱼跃滚翻(男),逐
渐提高远撑远度(女)。
3.由低向高做鱼跃滚翻或由高向低做鱼跃滚翻(男),尝试着做鱼跃前滚翻(女)。
3、每一组发放一张检测表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每一个动作的评价标准。
鱼跃前滚翻学练效果评价标准
动作质量
学习态度与行为
综合能力评价
优
良
中 差
好
中
差
好
中
差
鱼 跃
前
滚 翻
腾空明
显,姿
态较好,滚翻圆
滑,幅度大方向正。
腾空较明显,姿态较好,滚翻较圆滑,幅度较大,方向正。
有腾空,姿态欠佳,滚翻欠圆滑,动作不够伸展。
无
腾
空,姿态差,完不成动作。
主动参与,积极努力克服困难,刻苦练习,战胜自我,勇敢顽强,团结协作,遵守纪律,自信心强,责任心强。
较积极主动参与练习,较刻苦努力,较勇敢顽强,能注意团结协作,纪律较好,有自信心,战胜困难,责任较心强。
参与练习不够积极主动,怕苦怕累,胆怯,缺乏自信心,不能战胜自我,纪律较差,团结协作精神较差,责任心不强。
会讲解动作要点,会保护与帮助,会分析纠正错误,会协作交流,能够帮助同伴取得成功。
讲解基本清楚,保护与帮助基本正确,能初步分析纠正错误能协作交流,能听取他人正确意见。
不会讲解要点,不会保护帮助,不会分析纠正错误,不会协作交流,不练习,不参与。
范 围
标
准 动
作
名
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