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护理pdca循环ppt
- 格式:pptx
- 大小:18.44 MB
- 文档页数:66
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压疮管理中的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是由Deming提出的,是日本企业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采用的一种管理思想。
PDCA即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改进)四个环节,是一种以循环为基础的管理方法。
压疮是危害患者健康的一种常见病症,是指体位长时间不变或压迫部位不适当导致的局部皮肤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组织损伤和坏死。
而压疮的科学管理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
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压疮管理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Plan(计划)阶段计划阶段是指在压疮管理工作的开始阶段,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
其主要工作为了解压疮患者的情况,包括发生压疮的部位、患者的病史、病情及治疗情况等,明确压疮发生的原因,分析病因及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对于躺床患者,应该提供充足的护理,避免因长时间卧床造成的压力过大。
在制定护理计划时,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预防压疮的具体措施,例如定时翻身、使用护垫等,对于已发生的压疮,应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包括清创、敷药等操作。
二、Do(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是根据前一阶段计划制定的护理计划,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完成相应的操作和技术。
在该阶段,重要的是在实际操作中认真履行护理任务,确保操作的有效性,同时进行记录,为检查和改进提供依据。
在使用护垫时,护士应该检查其状态,确保护垫没有移位,定时翻身避免压迫。
在清创治疗时,护士需要认真观察患者并根据清创情况进行处理,确保操作规范化。
三、Check(检查)阶段检查阶段是对前两个阶段的实施进行总结、梳理和评价,以检查计划的实施结果和达成的效果。
在该阶段,必须进行评估和记录结果。
在检查阶段,护士需要对患者的压力分布、潜在风险、护理操作、清创治疗等方面进行评估,并反馈相应的结果,对护理操作进行纠正和优化。
四、Act(改进)阶段改进阶段是针对前三个阶段中发现的问题,重新制定护理计划,制定出改进措施,进行改进和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降低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PDCA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住院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它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
因此,降低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是医院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目标。
本文将运用 PDCA 循环管理方法,对降低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计划(Plan)1、确定问题和目标通过对住院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发现我院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较高,达到了_____%,高于同级别医院的平均水平。
因此,我们将降低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作为本次质量改进的目标,计划将压疮发生率降低至_____%以下。
2、分析原因组织护理团队对压疮发生的原因进行头脑风暴,通过鱼骨图等工具,从人员、设备、环境、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导致压疮发生的因素。
(1)人员方面护理人员对压疮风险评估不准确,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部分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患者的皮肤护理不够重视。
(2)设备方面病房床垫硬度不合适,缺乏减压设备。
翻身辅助工具不足。
(3)环境方面病房温度、湿度不适宜,影响患者皮肤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病房卫生条件差,容易导致皮肤感染。
(4)方法方面压疮预防和护理流程不完善,缺乏标准化操作规范。
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不到位,患者和家属缺乏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
3、制定措施(1)加强培训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压疮预防和护理的专题培训,邀请专家进行授课,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定期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确保培训效果。
(2)完善设备更换病房床垫,选择合适硬度和减压效果的床垫。
配备足够的翻身辅助工具,如翻身枕、气垫床等。
(3)改善环境调整病房温度和湿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加强病房卫生管理,定期消毒,保持清洁。
(4)优化流程制定完善的压疮预防和护理流程,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和操作规范。
建立压疮风险评估表,对住院患者进行动态评估,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5)加强健康教育制作压疮预防和护理的宣传手册和视频,向患者和家属发放和播放。
PDCA内容(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柱状图、鱼骨图、柏拉图、甘特图等)手术室术中压疮预防与护理总结1.检查时间:2016.3.26-2016.4.252.检查内容:术中压疮发生率3.预期目标:<0.03%4.检查人员组成:王冉、程艳红、崔晓松、祝洪博、李赛5.检查方法根据手术室近2016年4月的手术例数发生压疮情况进行总结。
检查总结:共查 494例,其中有2 人发生术中压疮,没有发生的 492 人,压疮率 0.4% 。
术中压疮发生例数6.术中压疮发生率= 手术总例数×100%7.总结494台手术,其中2例手术发生术中压疮,压疮发生率为0.4%(目标值为0.03%)原因分析:术中压疮发生率高的原因分析:调查时间:2016年4月20日-4月21日调查访视:发放调查表手术室护士对于术中压疮相关内容调查表根据表格内容与本人所掌握的信息,在相应的括号内如实打“√”。
调查区间年月日------- 年月日备注:防压疮措施项中空白位置为可添加项,如有其它措施请填入相应宫格内。
对此调查结果总结如下:1.接受相关内容培训次数:一次----1人二次---11人三次-----4人2.压疮定义知晓情况:知晓----16人部分知晓-----1人3.压疮分级知晓情况:知晓----14人部分知晓-----3人4.评估时机(多选):访视时-----17人麻醉开始前-----4人摆放体位前后----6人手术开始前----2人手术结束后---17人5.不同体位好发部位:完全知晓---3人部分知晓----14人6.评估单使用:一直使用----2人偶尔使用---12人未使用----3人7.评分标准:完全知晓-----2人部分知晓----12人不知晓-----3人8.发生压疮因素(多选):手术时间长---15人意识淡薄---8人手术医生粗暴---6人体位摆放不合理—3人患者皮肤条件差—6人评估时机错误—7床单位不平整或潮湿--7 未正确使用压疮贴—6 培训不到位-14 9.常用防护措施:保暖----15人体位摆放合理—17人压疮贴--17人床单位干燥平整---17人垫压疮垫---17人防止消毒液浸湿---7人超过2小时给予护理措施--4人10.上报方式:电子---4人纸质--15人电子+纸质--4人不知晓--2人根据17份调查表得出数据:要因分析:要因一:手术时间长(手术超过4个小时,可能发生难免压疮)要因二:科室对于压疮相关知识培训不到位要因三:护士对于患者皮肤评估及管理意识不强要因四:评估时间错误(只在访视时评估,对于麻醉前、摆放体位前后及手术开始前和手术超过2个小时未评估)要因五:床单位不平整或消毒液浸湿床单引起皮肤压红整改措施:(1)术前访视时,依据《手术室皮肤预警评估单》评估患者,对于高度风险及极高风险患者填写压疮风险评估表,对于手术超过4个小时,存在难免压疮的患者,建议医生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做好预防工作。
皮肤科质量持续改进记录(PDCA改进)
摘要
本文档记录了皮肤科质量持续改进过程中的PDCA(计划、执行、检查、改进)循环实施情况。
通过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和评估改进效果,我们旨在提高皮肤科服务的质量和病患满意度。
PDCA循环
PDCA循环是指在质量管理中进行持续改进的四个阶段。
以下是皮肤科质量持续改进工作的PDCA循环实施情况:
计划(Plan)
- 在本阶段,我们收集并分析了皮肤科服务中的问题和挑战。
- 我们制订了解决方案并确定了实施计划。
- 我们设定了改进的目标,并制定了相应的时间表。
执行(Do)
- 在本阶段,我们根据计划执行了改进方案。
- 我们监测了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检查(Check)
- 在本阶段,我们评估了改进措施的效果。
- 我们分析了数据,并与改进目标进行比较。
- 我们检查了问题是否得到解决,以及病患满意度是否提高。
改进(Action)
- 在本阶段,我们根据评估结果,确定进一步的改进方案。
- 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修正和改进皮肤科服务。
结论
通过PDCA循环的实施,我们能够持续改进皮肤科服务的质量,并提高病患的满意度。
在下一轮PDCA循环中,我们将继续分析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不断提升皮肤科服务的质量水平。
以上是皮肤科质量持续改进记录(PDCA改进)的内容。
降低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PDCA 压疮,又称为压力性损伤,是住院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它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增加治疗成本,还可能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
因此,降低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运用 PDCA 循环管理方法,对降低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计划(Plan)(一)确定问题和目标通过对医院住院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压疮发生率较高,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因此,我们将降低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作为本次 PDCA 循环的目标,将发生率降低至具体目标值以下。
(二)原因分析组织护理团队对压疮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护理人员方面对压疮风险评估不准确,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
护理工作繁忙,未能按时为患者翻身和进行皮肤护理。
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不到位,导致患者和家属缺乏预防压疮的意识和方法。
2、患者方面部分患者病情严重,长期卧床,自主活动能力差。
营养不良,皮肤弹性差,容易发生压疮。
患者和家属对压疮预防的重视程度不够,不配合护理工作。
3、管理方面压疮预防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
护理人员培训不足,未能及时更新压疮预防的知识和技能。
(三)制定措施针对以上原因,制定以下改进措施:1、加强护理人员培训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压疮预防的专题培训,邀请专家进行授课,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开展案例分析和讨论,分享压疮预防的经验和教训。
2、优化护理工作流程制定详细的压疮预防护理计划,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增加护理人员配备,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确保按时为患者翻身和进行皮肤护理。
3、加强健康教育制作压疮预防的宣传手册和视频,向患者和家属发放和播放,提高他们的预防意识和能力。
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指导他们正确的预防方法。
4、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压疮预防的管理制度,明确评估、预防、处理等环节的工作标准和流程。
PDCA循环 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获得了经济成效。P、D、C、A四个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意义如下: ① P(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 ② D(DO)——执行。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③ C(Check)——检查。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④A(Action)——处理。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认可或否定。成功的经验要加以肯定,或者模式化或者标准化以适当推广;失败的教训要加以总结,以免重现;这一轮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 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运转,离不开管理循环的转动,这就是说,改进与解决质量问题,赶超先进水平的各项工作,都要运用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 PDCA循环作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法,其实是需要搜集大量数据资料,并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
2骨牵引后护理 2.1严密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和肢体活动情况。观察内容包括肢端皮肤温度,足背动脉搏动和趾端的活动。注意牵引重量勿过重,防止牵引过度,肢体肿胀消退后,就酌情减轻牵引重量。 2.2保持有效牵引,抬高床尾头保证牵引力和体重的平衡。防止足部抵住床尾,使牵引失去作用。保持牵引锤悬空,滑车灵活,牵引绳和患肢长轴平行。牵引绳上避免放重物以免影响牵引效果。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要随意增、减牵引重量。 2.3保持病人处于牵引体位。如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时,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股骨上段骨折时,患肢尽量外展,胫腓骨下段骨折行跟骨牵引时,可将牵引绳系在牵引弓的外角,使踝关节内翻,以利于骨折复位。 2.4经常检查牵引针处有无不适,如皮肤绷得过紧适当切开少许减张,牵引针处保持干燥预防感染,穿针处如有感染应设法使之引流通畅,保持皮肤干燥,感染严重时应拔出钢针更换牵引位置。 2.5②牵引时间一般不超过8周,如需继续牵引治疗,则应更换牵引针的部位或改用皮肤牵引。 3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1骨牵引的患者最易发生的并发症即压疮,其次为便秘,坠积性肺炎及泌尿系感染,应每2小时协助翻身一次,翻身时勿将牵引锤托起,以免骨折断端错位加重疼痛及出血。踝部垫软垫。指导患者多食蔬菜、水果、粗粮等高纤维食物,沿顺时针按摩腹部。③提供适当的排便环境,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咳嗽。鼓励患者多饮水。 3.2牵引过程中鼓励病人进行功能锻炼,如肌肉等长收缩、正常关节及肢体活动锻炼,防止患肢及未牵引肢体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直。
PDCA内容(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柱状图、鱼骨图、柏拉图、甘特图等)手术室术中压疮预防与护理总结1.检查时间:2016.3.26-2016.4.252.检查内容:术中压疮发生率3.预期目标:<0.03%4.检查人员组成:王冉、程艳红、崔晓松、祝洪博、李赛5.检查方法根据手术室近2016年4月的手术例数发生压疮情况进行总结。
检查总结:共查 494例,其中有2 人发生术中压疮,没有发生的 492 人,压疮率 0.4% 。
术中压疮发生例数6.术中压疮发生率= 手术总例数×100%7.总结494台手术,其中2例手术发生术中压疮,压疮发生率为0.4%(目标值为0.03%)原因分析:术中压疮发生率高的原因分析:调查时间:2016年4月20日-4月21日调查访视:发放调查表手术室护士对于术中压疮相关内容调查表根据表格内容与本人所掌握的信息,在相应的括号内如实打“√”。
调查区间年月日------- 年月日备注:防压疮措施项中空白位置为可添加项,如有其它措施请填入相应宫格内。
对此调查结果总结如下:1.接受相关内容培训次数:一次----1人二次---11人三次-----4人2.压疮定义知晓情况:知晓----16人部分知晓-----1人3.压疮分级知晓情况:知晓----14人部分知晓-----3人4.评估时机(多选):访视时-----17人麻醉开始前-----4人摆放体位前后----6人手术开始前----2人手术结束后---17人5.不同体位好发部位:完全知晓---3人部分知晓----14人6.评估单使用:一直使用----2人偶尔使用---12人未使用----3人7.评分标准:完全知晓-----2人部分知晓----12人不知晓-----3人8.发生压疮因素(多选):手术时间长---15人意识淡薄---8人手术医生粗暴---6人体位摆放不合理—3人患者皮肤条件差—6人评估时机错误—7床单位不平整或潮湿--7 未正确使用压疮贴—6 培训不到位-14 9.常用防护措施:保暖----15人体位摆放合理—17人压疮贴--17人床单位干燥平整---17人垫压疮垫---17人防止消毒液浸湿---7人超过2小时给予护理措施--4人10.上报方式:电子---4人纸质--15人电子+纸质--4人不知晓--2人根据17份调查表得出数据:要因分析:要因一:手术时间长(手术超过4个小时,可能发生难免压疮)要因二:科室对于压疮相关知识培训不到位要因三:护士对于患者皮肤评估及管理意识不强要因四:评估时间错误(只在访视时评估,对于麻醉前、摆放体位前后及手术开始前和手术超过2个小时未评估)要因五:床单位不平整或消毒液浸湿床单引起皮肤压红整改措施:(1)术前访视时,依据《手术室皮肤预警评估单》评估患者,对于高度风险及极高风险患者填写压疮风险评估表,对于手术超过4个小时,存在难免压疮的患者,建议医生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做好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