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C雷达资料在定量降水及人工增雨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325.67 KB
- 文档页数:5
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在人工增雨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大众和各个行业对防旱抗旱、防灾减灾的需求不断增强。
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不仅为灾害性天气预警提供了及时丰富的观测信息,同时也为指导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了重要的监测指挥手段。
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在人工增雨中的应用。
关键词:多普勒天气雷达人工增雨应用多普勒雷达对云、降水系统的探测1.1常用于参照的回波参数回波强度(Z)回波强度可以主要使用反射率因子表示,主要以其对数形式dBZ来表示;回波强度表示单位体积内降水质点含量的大小。
在强对流天气中,回波强度数值越大,说明云体内大质点含量越多,出现强降水或降雹天气的频率越大。
回波移动速度(V)回波移动速度可以用V来表示,移动方向同高空气流运动方向基本保持一致。
回波移动速度越大,说明降水质点在较长距离运动中的蒸发速度越强,即是回波强度很大,因回波移动速度较大,此时直径也会降低。
因此,回波移动速度也是影响降水量的重要参数。
回波移动速度越小,也就是当云团在某地停滞不前时,说明该区域内极易出现强降水天气。
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IL):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主要反应在降水云体中,在确定的底面积垂直柱体内液态水含量总量分布的图像产品。
借助于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可以对降水强度和降水能力进行判别,同时还能判断强对流天气产生的冰雹等灾害性天气。
1.2常见回波归类和应用常见回波主要包括有片状回波、絮状回波和块状回波等。
片状回波和絮状回波可以形成较大范围的降水,其对应的天气系统尺度是锋面和低涡。
从PPI上可以看出,回波面积越大,边缘呈现毛发状,此时的回波直径往往在100km以上。
结合RHI,回波可以分成多个层次的云系,但没有明显的对流柱。
通常情况下,这种类型的回波高度在几千米以下,地面上往往会出现连续稳定的大面积降水天气,这种类型的云系对于人工增雨作业较为有利;块状回波对应的系统大都是中小尺度雷暴系统、局地对流或强对流天气,形成的降水较为集中,且雨势强度大,往往伴随有雷阵雨、雷暴、冰雹等灾害性天气,这类回波中也会有强大的风切变,对于人工增雨作业极为不利。
试论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在人工增雨中的应用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对天气影响的加剧,增雨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多普
勒天气雷达是一种先进的气象探测装置,可用于探测大气中水分的变化情况,为增雨技术
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本文将探讨多普勒天气雷达在人工增雨中的应用。
多普勒天气雷达是通过测量回波信号来获取大气中水分含量的变化情况。
它能够监测
到云层内的水汽含量、云粒子大小、运动速度等多种气象因素,并实时反馈给控制中心进
行处理分析。
在人工增雨中,多普勒天气雷达可以提供以下方面的数据支持:
1. 识别适宜区域
多普勒天气雷达可以探测到云层内的水汽含量和云粒子大小,从而确定是否有适宜的
云层进行增雨操作。
在实际操作中,只有符合一定条件的云层才适合进行增雨操作,否则
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
通过多普勒天气雷达监测和分析数据,可以快速识别出适宜的云层,实现精准增雨操作。
2. 监测云层运动趋势
多普勒天气雷达可以精确测量云层内云粒子的移动速度和运动趋势,从而更好地预测
云层的变化情况。
在增雨操作过程中,监测云层的运动趋势可以帮助调整增雨时间和位置,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增雨效果。
3. 评估增雨效果
多普勒天气雷达还可以监测和测量云层内水汽含量的变化,从而对增雨效果进行评估。
增雨后,通过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数据反馈,可以直观地了解增雨效果和改进空间,提高增
雨技术的效率和精度。
713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在冰雹与对流性强降水中的识别指标天气雷达是一种常用的气象观测仪器,它能够通过回波资料识别出各种天气现象。
在冰雹和对流性强降水的识别中,天气雷达的回波资料可以提供一些指标,帮助气象预报员进行准确的判断和预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识别指标:1.雷达回波强度:回波强度是雷达探测到的天气现象的信号强度,通常以dBZ为单位。
冰雹和对流性强降水往往伴随着较高的回波强度,因此可以通过回波强度的大小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冰雹和对流性强降水。
2. 雷达回波高度:雷达回波的高度可以提供冰雹和对流性强降水的垂直分布信息。
冰雹的高度通常较低,一般在2~6km之间;而对流性强降水的高度较大,通常在6~10km之间。
因此,通过回波的垂直分布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冰雹和对流性强降水。
3.强回波峰值高度:强回波峰值高度指的是回波中最强的那一层的高度。
在冰雹和对流性强降水中,由于存在较大的降水粒子和冰雹,峰值高度通常较低。
因此,强回波峰值高度的变化也可以作为冰雹和对流性强降水的指标之一4. D0/ZDR:D0值是雷达对目标物体的直径大小进行估计的一个参数,通常用于冰雹的识别。
对于冰雹而言,D0值较大,通常在1~3cm之间。
而ZDR值则是雷达回波信号中的液态水含量和固态水含量之间的差异,冰雹的ZDR值通常较大。
因此,通过D0和ZDR值的分析可以对冰雹进行更准确的识别。
总结起来,冰雹和对流性强降水在天气雷达回波资料中的识别可以从回波强度、回波高度、强回波峰值高度、D0和ZDR等指标入手。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分析,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和预报冰雹和对流性强降水的出现情况,提供有效的气象服务。
攀枝花天气雷达在人工增雨作业中的应用攀枝花地处四川盆地南缘,处于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区域,每年降水量较大,但雷电活动频繁,同时又有一定的区域干旱。
为了解决干旱问题,攀枝花市政府通过人工增雨的方式来增加地区的降水量。
其中,雷达技术在人工增雨作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雷达技术是指将雷达探测技术与人工增雨技术相结合,通过雷达探测云层中的粒子数量、大小、速度、形态等信息,进行云物理分析,为人工增雨提供数据支持。
1.确定雨带位置和雨水量雷达可以探测到云层中的粒子数量、大小、速度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判断出雨带的位置和雨水量。
根据雷达反射信号的强度,可以确定云区的构成及其动态演变,结合本地气象台的丰富经验,可以对人工增雨作业的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选择最佳作业时机和区域,确保人工增雨的效果。
2.判断云粒子种类和落区高度通过雷达技术还可以判断云中的粒子种类和落区高度。
一般来说,云中的粒子种类分为两种,一种是水滴,另一种是冰晶。
不同种类的云中粒子的落区高度不同,经过雷达分析后可以确定云层中的粒子种类和落区高度,这对人工增雨作业的方案制定和作业效果的评价非常重要。
3.实时监测云层变化在人工增雨作业期间,攀枝花市气象部门还使用雷达技术对云层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对作业方案进行调整。
如果云层中的粒子数量和落区高度发生变化,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人工增雨效果。
实时监测可以保证人工增雨作业的实施稳定,提高作业的成功率。
4.提高人工增雨效率通过雷达技术,可以快速掌握云层的情况,调整增雨作业时机和位置,提高人工增雨效率。
同时,通过对云层中的粒子数量、大小、速度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合理控制增雨作业的强度和范围,避免过度增雨或者无效增雨的情况发生,提高人工增雨的效果和成功率。
总之,攀枝花天气雷达在人工增雨作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增强人工增雨作业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提高降雨量,为攀枝花市的干旱脱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713雷达估算降水量方法探讨
刘鹏
【期刊名称】《山西气象》
【年(卷),期】2008(000)003
【摘要】现用的713雷达基本上只能起到强降雨的预警作用,而无法直接实现降雨的定量预测,对气象防灾减灾上作很难给出量化的降雨预警信息.在雷达气象方程中,平均接收功率(P-)r与反射因子 Z 成正比;而根据卵论和实际观测,Z和降水强度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因此町以考虑用雷达亢接测量降水.本文详细介绍了713雷达定量定点颅测降雨量的技术和系统开发时可能用到的一些算法.
【总页数】3页(P36-38)
【作者】刘鹏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市气象局,山西,运城,04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59.4
【相关文献】
1.浅谈713雷达定点预测降水量系统的实现 [J], 刘鹏;高晋杰;卫徐刚;闫淑杰
2.雷达-雨量计-粒子激光探测仪联合估算降水量 [J], 房彬;班显秀;郭学良;肖辉
3.沂沭河流域不同多普勒雷达降水量估算方法的效果评估 [J], 邵月红;张万昌;刘永和;张京英
4.综合应用探空、雷达回波、卫星云图资料估算短时降水量的一种方法 [J], 葛小
清;王叶仙
5.雷达联合雨量计估算区域降水量精度对比 [J], 张利平;李璐;叶爱中;夏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攀枝花天气雷达在人工增雨作业中的应用
攀枝花是四川盆地东部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地理位置特殊,中亚热带与温
带过渡地带的气候特点突出。
由于其地处西南地区,环境复杂,地貌起伏较大,气候多变,常年缺水的特点,使得该地区经常面临干旱等气象灾害。
为了解决长期以来的干旱问题,
提高农业产量和生态环境,攀枝花市积极借鉴和采用先进的人工增雨技术。
人工增雨技术是通过人为手段改变大气云团中水汽的分布,对云团进行人工刺激,使
其中的水汽聚集成云滴或冰晶,进一步形成降雨。
在攀枝花市的人工增雨作业中,雷达技
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攀枝花市利用天气雷达对云团的形态、强度、高度以及水汽分布等进行精确观测和分析。
天气雷达可以通过发射和接收回波信号,探测到云团内部的变化,并将这些信息实时
传输到作业指挥中心。
通过分析雷达图像,指挥中心可以及时了解到云团的演变情况,判
断是否达到适宜增雨的标准,从而做出科学决策。
攀枝花市还利用雷达技术进行云团的监测和预警。
天气雷达可以实时观测到云团的形成、发展和消散过程,及时提供预警信息,为增雨作业提供宝贵的时间窗口。
通过雷达的
监测和预警,可以及时发现云团发展过程中的异常变化和预兆,提前准备和调整人工增雨
计划,提高作业的效果和准确性。
攀枝花市天气雷达在人工增雨作业中的应用十分重要。
利用雷达技术可以实时观测和
分析云团的形态和特征,提供科学依据和预警信息,为增雨作业提供可靠的支持和指导,
从而提高增雨的成功率和效果,为解决气象灾害和保障农业生产起到积极的作用。
713—C雷达探测中的一些问题
王令
【期刊名称】《气象与减灾研究》
【年(卷),期】1995(000)003
【摘要】江西省气象台从1993年4月开始启用713—C雷达。
它的工作原理及探测能力与713雷达相同,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数字化处理系统和彩色显示终端。
并具有如下功能:①用微机操纵雷达,可以进行三维立体扫描。
②通过数字化视频积分处理,可以得到稳定的彩色分层显示的雷达回波图象。
③可将雷达回波资料储存到计算机的软盘或硬盘上,并可将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各种产品,如同屏显示。
还以得到稳定的彩色分层显示的雷达回波图象。
③可将雷达回波资料储存到计算机的软盘或硬盘上,并可将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各种产品,如同屏显示。
还
【总页数】3页(P24-25,28)
【作者】王令
【作者单位】江西省气象台!3300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12.25
【相关文献】
1.降水强度影响713雷达探测距离的理论估计 [J], 陈益伦
2.CINRAD/A与713、714、714SD天气雷达探测性能比较 [J], 李麟邓志
3.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J], 汪俊[1]
4.泰山713雷达与我省711雷达探测的综合比较 [J], 申培鲁
5.我省713雷达与711雷达探测性能综合分析 [J], 刁秀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