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加工卫生管理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1
粗加工管理制度范本一、制度目的为了保证粗加工工作的安全、高效、有序进行,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所有粗加工作业。
三、职责与权限1. 粗加工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粗加工工作的进行;负责制定和修订粗加工工作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负责对粗加工工作进行检查,确保操作符合规定。
2. 粗加工作业人员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认真执行工作任务,并负责当班期间的安全生产;及时上报工作中的问题和异常情况。
四、作业准备1. 质量准备准备工作前,需要核对所需的原材料、产品规格和质量要求,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2. 安全准备准备工作前,需要检查设备、工具和周围环境是否安全可靠,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3. 操作准备准备工作前,需要对操作流程、工艺参数进行了解和掌握,确保能够正确操作。
五、作业操作1. 操作规范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按照操作流程和工艺参数进行作业操作,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安全措施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配戴好安全防护用具,确保人身安全。
3. 通风排尘在作业过程中,需要及时清理产生的废料和粉尘,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防止粉尘积聚和暴露。
4. 异常情况处理如发现设备故障、操作失误或其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报告负责人。
六、作业记录与总结1. 作业记录每次作业结束后,应填写作业记录表,记录作业人员、作业时间、作业产量等相关信息。
2. 作业总结定期对粗加工作业进行总结,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
七、责任追究如有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纪律处分或法律追责。
八、附则本制度由粗加工负责人负责解释和修订,并报上级领导审批后执行。
粗加工管理制度范本(二)粗加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粗加工管理制度是为了加强对粗加工工艺和粗加工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提高粗加工质量和效率,确保企业的生产目标的实现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粗加工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粗加工间的工作效率、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制订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粗加工间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粗加工相关工作的员工,包括生产操作人员、设备维修人员和监督人员等。
第三条粗加工间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工作安全环境、操作规程和设备维修等方面。
第四条粗加工间的工作目标是按照生产计划和标准工艺要求,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并确保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第五条粗加工间的工作原则是有序、高效、安全、节约。
第六条粗加工间的管理依据是企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以及管理承诺。
第二章工作安全环境第七条粗加工间应保持整洁和安全,确保通道畅通,以便员工能够安全、快速地进出。
第八条粗加工间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并定期检查维护。
第九条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达标。
第十条严禁使用与工作无关的电器设备,严禁吸烟、喧哗和其他会危及工作安全的行为。
第十一条对于危险或有爆炸风险的材料和设备,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储存和使用。
第十二条粗加工间应建立健全的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制度,员工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
第三章操作规程第十三条粗加工间的操作规程应根据产品特性和工艺要求制定,并以书面形式发给操作人员。
第十四条操作人员在进行工作前应经过相应的培训和评估,合格后才能上岗操作。
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在工作时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擅自改变工艺流程。
第十六条操作人员应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正确使用工具设备等。
第十七条操作人员在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并上报相关人员。
第十八条操作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清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九条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和技能比赛,提高专业水平。
第四章设备维修第二十条粗加工间应建立设备维修管理制度,制定设备维修计划和预防性维修方案。
第二十一条设备维修人员应具备相关技能和资质,熟悉设备操作手册,并接受定期培训。
第二十二条设备维修人员应根据维修计划和设备使用情况,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配件。
食堂粗加工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公司食堂粗加工环节的管理,确保食品粗加工过程的安全、卫生和质量可控,以提供高品质、安全的餐饮服务,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食堂的粗加工环节,包括原料准备、切割、清洗、腌制等操作。
三、相关法律法规1.《食品安全法》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3.《食品卫生管理办法》4.其他与食品加工和操作间管理相关的法规和政策。
四、粗加工环境要求1.操作间设计:1.1粗加工操作间的设计应符合食品安全和卫生的要求,确保通风、排水、照明等设施合理。
1.2操作间应合理划分不同功能区域,如原料准备区、切割区、清洗区等。
2.设备设施:2.1粗加工操作间的设备设施应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
2.2设备的摆放和布局应有序,不影响操作间的通行和清洁。
3.卫生要求:3.1粗加工操作间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3.2操作间内不得堆放垃圾和废弃物,垃圾应定期清理并分类处理。
五、粗加工人员管理1.操作人员培训:1.1所有粗加工操作人员应接受食品安全和卫生培训,了解相关法规和操作规程。
1.2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2.操作人员卫生要求:2.1操作人员应穿着整洁的工作服和帽子,保持个人卫生。
2.2操作人员不得在操作间内吸烟、吃东西、嚼口香糖等。
3.操作规程:3.1粗加工操作间应建立操作规程,明确粗加工的步骤和操作流程。
3.2操作人员应按照规程操作,不得擅自更改。
六、粗加工流程1.原料准备:1.1原料在进入粗加工操作间前应进行验收,检查食材的外观、质量和数量。
1.2如发现原料问题,应立即通知采购部门并进行记录。
2.切割和处理:2.1原料的切割和处理应按照食品安全和卫生要求进行,操作人员应佩戴手套。
2.2切割、处理工具应定期清洁和消毒,确保食品不受污染。
3.清洗和腌制:3.1清洗食材应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源,确保食材的卫生安全。
粗加工切配安全管理制度为规范餐饮服务粗加工、切配工作管理,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1、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迹象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和使用。
2、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应洗净,动物性食品原料、植物性食品原料、水产品原料应分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应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消毒处理。
3、食品原料的加工和存放要在相应位置进行,不得混放和交叉使用,加工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水产品的操作台、用具和容器要有明显标志并分开使用。
4、易腐烂变质食品应尽量缩短在常温下的存放时间,加工后应及时使用或冷藏。
5、切配好的半成品应避免污染,与原料分开存放,并应根据性质分类存放。
6、切配好的食品应按照加工操作规程,在规定时间内使用。
7、用于盛装食品的容器不得直接放置于地面,以防止食品受到污染。
8、加工结束应及时清理地面,水池、操作台、工用具、容器及所用机械设备清洗干净,定位存放,做到刀不锈、板不霉、整齐有序,及时清理垃圾,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9、在专用洗托布池或洗拖布桶内洗拖布。
不得在食品原料清洗水池内清洗拖布。
单位(盖)年月日粗加工切配安全管理制度(2)是一种用于确保粗加工切配操作安全的管理制度。
其目的是减少切配过程中的事故和伤害,并确保操作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安全。
以下是粗加工切配安全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要点:1. 设立责任:明确相关部门和个人的责任,确定谁负责执行和监督切割操作。
此外,还应确定责任人员的资质和培训要求。
2. 培训和教育:对所有相关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其了解切割操作的危险和相应的安全措施。
这包括正确的操作方法、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和安全规程。
3. 安全设备和设施: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同时,还应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消防设备、紧急停机装置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采取措施。
粗加工切配管理制度为规范粗加工、切配工作管理,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制度。
一、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迹象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和使用。
二、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应洗净,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水产品应分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应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消毒处理。
三、植物性食品原料要按“一择、二洗、三切”的顺序操作,彻底浸泡清洗干净,做到无泥沙、杂草、烂叶。
四、食品原料的加工和存放要在相应位置进行,不得混放和交叉使用,加工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水产品的操作台、用具和容器要有明显标志并分开使用。
五、切配好的半成品应避免污染,与原料分开存放,并应根据性质分类存放。
已盛装食品的容器不得直接置于地上。
六、切配好的食品应在规定时间内使用。
易腐烂变质食品应尽量缩短在常温下的存放时间,加工后应及时使用或冷藏。
七、加工结束及时拖清地面,水池、操作台、工用具、容器及所用机械设备清洗干净,定位存放,做到刀不锈、板不霉、整齐有序,及时清理垃圾,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八、在专用洗拖布池或洗拖布桶内涮洗拖布。
不得在加工清洗食品原料的水池内清洗拖布。
粗加工切配管理制度(2)是指对于食品行业中的粗加工切配环节进行管理的一套规定。
该制度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质量管理:对粗加工切配环节进行质量管理,包括食材的选择、购买和验收标准,确保食材的新鲜和安全,严禁使用过期或有质量问题的食材。
同时,还要进行食品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加工出的食品符合卫生标准和质量要求。
2. 卫生管理:规定粗加工切配环节的卫生要求,包括场地的环境卫生和各种加工设备的清洁和消毒。
要求员工在操作过程中戴好厨师帽、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
3. 工序管理:明确粗加工切配的工序和操作规程,并制定相应的工序记录和检查制度,确保每一道工序都按照规定进行,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
粗加工及切配管理制度
为加强食堂管理,规范食品原料粗加工操作程序,制订本管理制度:
1、食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食品卫生知识和操作技能,规范粗加工操作程序。
2、食品原料在粗加工之前,必须进行感官检查,发现变质、腐烂的原料不能加工。
3、原料粗加工时必须按先洗后切的原则进行操作,对蔬菜类清洗必须做好除毒处理,具体方法:用食用碱液(0.5%食用碱)或淘米泔水浸泡半小时后清洗。
4、对易吸污的原料,如:肉类、水产类、家禽类等荤菜原料必须按规定存放在底部密封的容器内。
5、原料清洗时,必须按分设的水池(蔬菜池、荤菜池、水产池)内清洗,不得荤蔬混洗。
6、清洗后的原料必须按规定的容器内存放,沥尽水份,放入净菜货架待烹饪加工。
7、原料切配时,必须将砧板、刀具、切配台面清洗干净,以免细菌交叉感染。
8、严格按切配要求进行切配加工,确保切配质量。
9、蛋类原料在加工时,必须先将外壳清洗干净。
10、粗加工后的原料严禁着地存放,预防地面污染。
学校食堂粗加工管理制度是指对学校食堂中进行粗加工操作的规范和管理的制度。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学校食堂粗加工管理制度的例子:1. 管理责任1.1 学校食堂负责人负责制定和执行粗加工管理制度,并监督其执行情况。
1.2 相关部门负责协助学校食堂负责人制定和执行粗加工管理制度。
2. 设备及环境要求2.1 学校食堂应设备齐全,保证粗加工操作的顺畅进行。
2.2 学校食堂应保持整洁,并具备足够的卫生设施,如洗手池、消毒柜等。
3. 员工要求3.1 所有从事粗加工操作的员工应经过相关培训,并持有相应的健康证明。
3.2 员工应遵循食品安全和卫生规定,包括正确穿戴工作服和帽子,并保持个人卫生。
4. 原料采购和贮存4.1 食堂应选择经过合法检验合格的食品供应商,并建立相关采购记录与质检档案。
4.2 原料应储存于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并避免与有害物质接触。
5. 操作规范5.1 所有粗加工操作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包括清洗、切割、分装等。
5.2 员工应遵循操作规范,避免直接手触食材,使用适当的工具和防护措施。
6. 清洗和消毒6.1 所有用于粗加工的工具和设备应在使用前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
6.2 定期对工具和设备进行全面的清洗和消毒,并保持相关记录。
7. 监督和检查7.1 学校食堂负责人应定期对粗加工操作进行监督和检查,以确保制度的执行情况。
7.2 学校可以委派专门的人员进行随机抽查和抽样检测,以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
这只是一个示例,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适合自己的粗加工管理制度。
学校食堂粗加工管理制度(二)是指对学校食堂所进行的粗加工食品加工过程进行管理的规定措施。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学校食堂粗加工管理制度的内容:1.加工设备管理:a. 对食品加工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b. 对加工设备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保证食品加工环境卫生。
c. 加工设备的使用应符合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2.原材料采购管理:a. 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选择符合质量要求的食材。
学校食堂粗加工管理制度学校食堂粗加工管理制度1一、分设肉类(包括水产品)和蔬菜原料洗涤池,并且有明显标志。
二、加工肉类(包括水产品)的操作台、用具和容器必须与加工蔬菜的操作台、用具、容器分开使用,并且有明显标识,防止交叉污染。
三、盛装过肉类(包括水产品)的容器,不得盛装蔬菜和加工好的食品,用后必须及时消毒、清洗后,才能盛装蔬菜和加工好的.食品。
四、加工过肉类(包括水产品)的操作台和砧板及容器,必须及时消毒、清洗晾干。
五、加工过蔬菜的操作台和砧板及容器,要及时清洗、晾干。
六、保持粗加工区的清洁卫生,保持上下水畅通,及时清扫地面残留的废弃物等垃圾。
七、采买回来和未加工完的蔬菜不能直接放置于地上,要放在摊晾架上,使其通风透气,防止霉烂变质。
学校食堂粗加工管理制度21、清洗、加工食品先检查原料质量,剔除不可食部分,不加工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原料。
2、肉类、水产品等易腐食品加工前后不得落地堆放。
3、冷冻、食品应自然解冻,不得采用自来水冲淋及温水浸泡。
4、水产、肉禽、素食品应分池清洗,各清洗池有明显标记。
5、肉类食品清洗后无血、无毛、无污及无有害腺体;鱼类洗后无磷、腮和内脏;活禽宰杀放血完全,去净羽毛、内脏。
6、蔬菜按一拣二洗的顺序进行操作,洗后无泥沙杂物,不放置过夜。
7、清洗后的'食品应保持清洁,放置于货架。
易腐食品及时冷藏保鲜,防止腐败变质。
8、荤素食品盛器分开使用,用后冲洗干净,不得落地存放。
9、有独立的粗加工,加工场所地面清洁、无积水、下水道通畅,无垃圾积存、无异味。
学校食堂粗加工管理制度3学校食堂粗加工区管理得好,不仅能保证师生的食品卫生安全,而且也能有效预防食品中毒。
为此,特制定食堂粗加工区管理制度。
一、分设肉类(包括水产品)和蔬菜原料洗涤池,并且有明显标志。
二、加工肉类(包括水产品)的操作台、用具和容器必须与加工蔬菜的操作台、用具、容器分开使用,并且有明显标识,防止交叉污染。
三、盛装过肉类(包括水产品)的容器,不得盛装蔬菜和加工好的食品,用后必须及时消毒、清洗后,才能盛装蔬菜和加工好的'食品。
学校食堂粗加工管理制度(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学心得体会、工作心得体会、学生心得体会、综合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培训心得体会、军警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eaching experience, work experience, student experience, comprehensive experience, party member experience, training experience, military and police experience, observation and feedback, essay collection,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学校食堂粗加工管理制度第1篇学校食堂粗加工管理制度(一)食堂管理员根据每日食谱要求,通知库管员准备每餐所用食品原料。
一、目的为了规范幼儿园粗加工食品的管理,确保食品安全,保障幼儿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内所有粗加工食品的制作、储存、运输、销售、消费等环节。
三、职责1. 幼儿园园长负责对本制度进行监督、检查和实施。
2. 幼儿园食堂管理员负责组织、协调、实施本制度。
3. 幼儿园食堂工作人员负责按照本制度要求进行粗加工食品的制作、储存、运输、销售、消费等工作。
4. 幼儿园保健医生负责对粗加工食品进行卫生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四、管理制度1. 原料采购(1)采购原料应选择有合法经营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的供应商。
(2)采购的原料应新鲜、无污染、无变质。
(3)采购的原料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 食品加工(1)加工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加工工具、设备应定期清洗、消毒。
(2)加工人员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保持个人卫生。
(3)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确保食品安全。
(4)加工好的食品应立即冷却,避免细菌滋生。
3. 食品储存(1)储存场所应保持通风、干燥、清洁。
(2)食品应分类存放,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3)食品储存温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避免食品变质。
4. 食品运输(1)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卫生,防止食品污染。
(2)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食品受到撞击、挤压等损害。
(3)运输食品的温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5. 食品销售(1)销售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摆放整齐。
(2)销售食品应明码标价,确保价格合理。
(3)销售过程中应主动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卫生知识宣传。
6. 食品消费(1)幼儿进餐时应保持安静,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食堂工作人员应密切关注幼儿的饮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食堂应定期对幼儿进行饮食健康检查,确保幼儿身体健康。
五、监督检查1. 幼儿园园长应定期对食堂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幼儿园食堂管理员应定期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食品粗加工卫生管理制度(草稿)
1. 实行专人加工、专用工具与容器、未加工和已加工的原
辅料须分类、分架、分开存放。严禁将食品原辅料直接放于地上。
2. 当餐所用原辅料当餐加工,尽量用完。未用完或易腐烂
变质的原辅料,粗加工后须及时冷藏保管。
3. 坚持一择、二洗、三切的操作程序。严禁将未洗净的原
辅料直接送入烹调加工间使用。
4. 肉类(含水产品)、蔬菜须分间(池)清洗,分案切配。
装肉类(含水产品)、蔬菜的容器应分开固定使用,并有明显标
识。
5. 所有工作用具、切配案台、容器用后应洗净,定位存放。
保持粗加工间整洁。粗加工的废弃物应及时清运,做到地面、地
沟,无积水、无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