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瘤诊断的可靠性
- 格式:doc
- 大小:342.00 KB
- 文档页数:5
大。
乳头状癌可发生囊变及囊结节。
但颈部淋巴结内发现囊性淋巴结及内壁有明显强化和乳头状结节的病灶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转移特征[3,4]。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分布在颈中上部,颈鞘区及颈深部,大小在数毫米与数厘米之间。
比较术前,CT 诊断淋巴结转移7例,数量不及手术发现多。
所以在判断淋巴结转移时,淋巴结的大小仅仅是一方面;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特征改变也是重要的一方面;除了上述的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特征外。
10例甲状腺腺瘤病灶中,2例为单发较大囊变结节增生灶及多发结节增生病灶中的部分囊变病灶,CT 增强后显示病灶边缘呈完整包绕的强化包膜环,病理上强化环为边缘被推挤的致密的甲状腺组织构成。
2例较大的腺样增生结节和2例有囊变甲状腺癌病灶无强化包膜。
强化包膜表示为膨胀性生长。
甲状腺炎结节、大部分结节增生灶甲状腺癌病灶无强化包膜。
突出于甲状腺外的良性病灶手术病理所见其甲状腺包膜是完整的,CT 增强扫描病变与腺外组织境界是清楚的。
有2例甲状腺癌浸润生长突破甲状腺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其CT 表现与病理是一致的。
2.2 螺旋CT 在甲状腺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甲状腺位于颈前气管双侧,因富含碘CT 平扫密度明显高颈部气管、肌肉等软组织,能清楚地显示其解剖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对甲状腺肿瘤压迫气管以及胸骨后延伸情况和有无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优于其他影像检查。
CT 对甲状腺疾病的定性诊断也有一定的价值,可将其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肿大两类。
多数甲状对于确需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炎结节和甲状腺肿结节与单纯的腺内型甲状腺襄手术方法是相同的,即将结节所在的腺叶切除。
多结节病变的鉴断点在结节性增生和弥漫性甲状腺癌:结节性增生表现为弥漫性改变并结节多样性改变,弥漫性甲状腺癌少见,多伴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CT 表现为单一性。
两者之间鉴别并不难,困难的是结节性增生伴甲状腺癌与前两者之间的鉴别,因为不仅是结节性增生与甲状腺癌的治疗不同,可以结合ECT 或超声诊断,甲状腺癌不同的病理类型治疗和预后也很不相同腺炎结节实验室检查可提供相应的诊断依据,经临床治疗可好转。
细针穿刺细胞学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分析作者:周淑敏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27期【摘要】目的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及诊断体会。
方法回顾分析428例乳腺肿块患者的FNAC,并对其中226例做病理对照。
结果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病理组织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诊断准确率达96.01%。
结论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乳腺肿块病变性质有独到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乳腺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乳腺疾病多表现为乳腺肿块,但是其肿块的性质确定有赖于辅助检查,目前的方法多有红外线乳腺扫描、钼靶摄片、超声波检查、乳腺导管内窥镜、手术活检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
其中FNAC检查具有经济、安全、操作简单等不可替代的优点,作为一种辅助检查手段,在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中有独特价值。
对本院近年来FNAC诊断的乳腺肿块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组织学结果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间共428例行乳腺肿块FANC检查患者,年龄18~74岁,肿物直径1.0~6.8 cm,其中得到病理组织学对照的有226例。
1. 2 方法患者体位可坐位或卧位,视肿物位置而定,充分暴露乳腺肿块。
5 ml或10 ml 一次性注射器, 7号针头,局部消毒,固定肿物,非麻醉下将针头刺入肿块,针头抵达肿物后拉取针栓保持注射器内负压,然后不同方向刺入肿物轻轻抽吸数次,确定针吸到肿物组织后将针退出。
针头对准玻片喷射数次,将吸出物制成玻片3~6张,晾干后用95%乙醇固定,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
病理组织学诊断均为手术切除标本,石蜡切片, HE染色。
2 结果428例患者中226例经病理组织学对照,细胞学诊断恶性者49例,诊断正确率92.45%;其他良性肿块诊断正确率也较高,总诊断正确率达96.01%,具体见表1。
3 讨论乳腺肿瘤是我国女性常见的一种疾病,且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因此,早发现、早期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针吸细胞学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及文献评价摘要:目的:对针吸细胞学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进行评价。
方法:参照诊断性试验的评价指标,对文献的设计方案、研究对象的选择、参考值的确立、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等进行评价。
结果:纳入的30篇文献中有30篇与金标准进行了比较,但未提及是否采用盲法;所提供的诊断性指标(敏感度、特异度、似然比等)不全面。
结论:针吸细胞学在乳腺癌诊断领域国内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
关键词:针吸细胞;乳腺癌;文献评价【中图分类号】r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129-02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在妇女仅次于子宫癌。
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及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
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针吸细胞作为一种肿瘤细胞学检查已被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检测中。
本研究将1989年以来利用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进行评价的国内文献,按临床科研设计要求结合国际公认标准进行客观评价,以便了解我国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乳腺癌现状。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来源:回溯检索重庆维普数据库1989-2011年以来的文献。
检索式为:针吸细胞*乳腺癌,时间限定为:1989-2011。
1.2 方法:在检出的109篇文献中,经过逐篇阅读全文,排除综述,选出30篇纳入统计范畴,纳入的文献仅以针吸细胞学检查做为诊断指标的文献为30篇,根据以下标准进行分析:(1)是否将诊断试验与金标准进行盲法同步比较;(2)是否每个被检者都经过金标准试验检查。
所谓金标准是指目前医学界公认的诊断某疾病的最佳方法,有金标准对照研究的试验才可以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似然比等方法学评价指标;(3)研究对象是否包括各型病例(典型和非典型;早、中和晚期;轻、中和重型;有和无并发症等)以及患有极易混淆的其他疾病;(4)研究对象是否包括病例和对照的来源;(5)诊断试验的精确性或重复性,即在试验条件完全相同的时候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序;(6)参考值的确定是否合理、可靠;(7)诊断试验的具体步骤、注意事项,结果判断是否明确。
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乳腺肿块516例分析作者:周斌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第07期【摘要】目的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检查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516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FNAC检查,采用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排列、结构、背景特点、细胞形态等方面对乳腺肿物良恶性判定,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有病理组织学对照的乳腺肿块患者516例中,病理组织学诊断恶性肿瘤75例,良性病变441例。
FNAC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灵敏度为92%(69/75),诊断特异性为100%(441/441),正确率为92%(69/75)。
良性病变的诊断正确率为99.5%(441/443),乳腺肿块FNAC检查诊断良恶性总的正确率为98.8%(510/516)。
结论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对于临床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有独到价值,且对恶性病例诊断更为可靠。
此诊断技术简便、费用低,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细针穿刺细胞学;乳腺肿块;病理组织学;诊断乳腺肿块是妇女常见病,其中乳腺癌在一些城市的发病率已经超过宫颈癌上升为妇女的首位恶性肿瘤,并且发病年龄有趋下降的趋势。
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又称乳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FNAC),目前各地医院已经广泛应用FNAC技术诊断乳腺包块的病理性质,结合影像学检查、临床症状指导临床诊治工作。
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经FNAC检查并有病理组织学诊断的乳腺肿块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7年12月~2010年12月间在笔者所在医院行乳腺肿块FNAC检查并手术做了病理切片组织学分型诊断的患者共计516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16岁。
男3例,女513例。
1.2方法查清病变部位,常规消毒后用5 ml或10 ml一次性塑料注射器7号针头进针,保持空针一定的负压,针头在肿块内不同方向抽吸几次,然后将抽吸物喷注到坡璃片上,涂片。
采用瑞氏染色、HE染色,并辅以AGNOR染色,根据国际乳腺疾病分类诊断标准[1]进行诊断。
三联检查法诊断乳腺肿块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讨三联检查法在诊断乳腺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旨在提高对乳腺肿块的临床诊断符合率最大限度的降低乳腺癌的漏诊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三联检查法诊断后手术的1例乳腺肿块患者将临床体检、乳腺x线、针吸细胞学和三联检查的临床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临床体检、乳腺x线对肿块良、恶性诊断符合率76.5%~89.%假阴性率分别为.5%、.%;针吸细胞学对良、恶性肿块的诊断符合率为85.%、1%假阴性率为1.6%;三联检查法对肿块的良、恶性诊断符合率均为1%假阴性率为。
结论:三联检查法诊断的良性肿块进行临床观察是比较安全的;三联检查法诊断的恶性肿块可代替术中冰冻检查加快手术速度;三联检查法虽然增加了可疑恶性肿块的假阳性率却最大限度的降低了乳腺癌的漏诊率。
关键词乳腺肿块体检乳腺钼靶x线针吸细胞学诊断资料与方法7年月~8年6月经三联检查诊断手术后有病理对照的乳房肿块患者1例男1例女1例;年龄~7岁平均6.6岁;肿块直径(d)≥.5cm ≤cm58例d>cm6例。
伴有溢液8例腋下淋巴结1例皮肤改变8例。
检查程序:先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检对体检触及到肿块的病例均进行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
根据触诊和x线提示进行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有溢液者同时行溢液细胞学检查。
对可疑单纯乳腺囊肿先行乳腺彩超检查彩超确诊的单纯囊肿不进入三联检查程序。
检查和诊断方法:由经验丰富的乳腺专科固定医师进行通过手指感觉到的肿块大小、硬度、活动度、表面是否光滑、边界是否清晰、与周围组织是否粘连以及皮肤及乳头变化等方面来判断肿块的性质。
根据病史和体检情况分为三组:良性、可疑恶性和恶性肿瘤组。
乳腺钼靶x线:mamomatnova型乳腺摄影机检查。
方法:患者取立位裸露双乳常规拍轴位和斜位cr片照片包含整个乳房及腋窝必要时加摄侧位、放大或局部点压片。
发现毛刺状、分叶状肿块、透亮环肿块或肿块内出现泥砂样微细钙化点均为诊断乳腺癌的较特异性证据。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乳腺包块鉴别中的意义作者:田金国,王鸿君,王兰英,高兰芝,吴立成【关键词】乳腺包块乳腺包块在门诊病人中占很大比例,且逐年增多。
虽然鉴别乳腺包块的检查手段很多,但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仍不失为一种简便、经济、有效的检查方法。
尤其在基层医院更为适用。
本院1998年1月~2005年9月门诊诊治乳腺包块病人1236例。
并对其中408例包块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此项检查对乳腺包块的鉴别尤其是对乳腺癌的筛选具有重要意义。
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236例乳腺包块病人均为女性,年龄19~72岁,平均45.5岁;病史5天~3年;对其中408例包块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余828例病人因门诊诊断明确未行穿刺,这部分病人一部分为乳腺纤维瘤,门诊较易诊断,可行门诊切除病理检查;另一部分较多病例为典型乳腺增生,包块扁平、质韧,其中未触及较硬结节及包块,增生包块的大小及症状与月经周期有明显关系,可行门诊随访;另有一部分急性乳腺炎病人较易诊断,无需穿刺。
细针穿刺病人占乳腺包块病人的33.01%。
1.2 穿刺病例选择对于包块硬,活动差,表面不光滑,界限不清,怀疑乳腺癌者为绝对适应证。
乳腺包块病人手法触诊无法明确诊断,且不能定性者;乳腺纤维瘤病史长,瘤体大,质地较硬或近期生长加快者;重度乳腺囊性增生有硬结或伴有腺瘤样变者;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生长快、乳头溢液者应穿刺与溢液涂片同时进行。
对考虑乳腺脂肪坏死,乳腺乳汁淤积症者亦应行穿刺。
乳腺导管扩张症多次炎症发作者可行穿刺以鉴别有无恶变。
1.3 穿刺方法病人平卧,双手上举抱头,充分暴露乳腺及包块;仔细检查乳腺、腋窝、锁骨上下、胸骨旁有无肿块及肿大淋巴结;包块触诊明确后,消毒皮肤,左手拇、示指固定包块;用7号针头接5ml空针。
穿刺时快速穿刺皮肤,然后轻轻进针达包块实质内,可不同方向多次提插并轻轻抽吸,切忌用力抽吸以免吸进血液。
退出时可保持低负压。
然后,请病理科医生涂片检查。
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瘤诊断的可靠性 目的:探讨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瘤诊断的可靠性。方法: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病理科行乳腺包块针吸细胞学检查的68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的细胞学检查结果与患者在笔者所在医院或上级医院取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标准,观察FNAC检查对肿瘤分级的准确性,以及对良性和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以病理切片作为分级金标准,FNAC诊断结果示:Ⅰ级诊断准确率为98.46%(383/389),Ⅱ级为92.02%(219/238),Ⅲ级为69.57%(16/23),Ⅳ级为96.77%(30/31),总准确率为95.15%(648/681)。FNAC检查对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88.89%,特异度为99.52%。误诊率为0.48%,漏诊率为11.11%。结论: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瘤诊断的可靠性高,对患者的损伤小。但是存在误诊与漏诊的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诊断。
[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reliability of breast tumor diagnosis by the 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Method:681 cases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s,which were given 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The cytolog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of the patients and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from our hospital or superior hospital were compared.The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were gold standard,th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of FNAC inspection for the tumor,benign and malignant tumor diagnosis sensitivity,specific,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were observed.Result:Pathological section was the gold standard for grading,FNAC diagnosis:the gradeⅠdiagnostic accuracy was 98.46%(383/389),gradeⅡwas 92.02%(219/238),grade Ⅲ was 69.57%(16/23),grade Ⅳ was 96.77%(30/31),the total accuracy was 95.15%(648/681).The FNAC inspection malignant tumor sensitivity was 88.89%,and the specificity was 99.52%.The misdiagnosis rate was 0.48%,the missed diagnosis rate was 11.11%.Conclusion:FNAC for breast tumor diagnosis has high reliability with small damage.However,there is the possibility of misdiagnosis and missed diagnosis,which need to combine with other comprehensive diagnosis.
[Key words] 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Breast tumor; Reliability 乳腺肿瘤是女性多发疾病,据统计,乳腺癌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因此,对于该疾病的早期筛查诊断就成为临床上的重要课题[1]。针吸细胞学是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的简称,是使用细针对病灶进行穿刺,将少许的“脱落细胞”吸取做涂片进行检查,有时少许组织同时被吸取,已经成为临床上重要诊断方法之一[2]。现将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病理科进行针吸细胞学检查并有组织病理切片检查结果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以便为后续的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病理科2010年5月-2015年5月行乳腺包块针吸细胞学检查的患者681例,诊断为恶性肿瘤51例,非恶性肿瘤630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行FNAC检查。局部消毒后,使用友谊式细针穿刺器,配10 ml针管及8号针头,对患者乳房包块进行针吸细胞学检查,检查方法为持笔式负压针吸标本采集法。并对患者包块多方向进行穿刺,尽可能穿刺出多的细胞成分。标本采集后涂片2~8张,立即使用95%乙醇溶液固定5~10 min,行HE染色,使用光镜观察得出诊断结果。1.3 乳腺肿瘤分级标准
乳腺肿瘤分级标准参考Bethesda的四级分类,Ⅰ级(良性病变):导管上皮细胞分化良好,且排列规律,呈单层蜂巢样的团片或者腺样结构。涂片中见到的细胞为良性裸核细胞,卵圆形或者麦粒形。Ⅱ级(非典型病变):上皮细胞有轻度或者重度异形,排列不规律,呈团块状。Ⅲ级:可疑恶性病变:上皮细胞除了轻度和中度异形,可见少量高度异形,细胞呈不规律团块状,良性裸核细胞少见或者不可见。Ⅳ级(恶性病变):上皮细胞恶性病变特征明显,细胞可呈团块状也可散在分布,良性裸核细胞不可见或者偶有,此外尚有坏死物、淋巴细胞增生以及核固缩细胞等结构存在[3]。
1.4 观察指标 将患者的细胞学检查结果与其在笔者所在医院或上级医院取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标准,观察FNAC检查对肿瘤分级的准确性,以及对良性和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真阳性例数/总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误诊率=假阳性例数/总例数×100%。漏诊率=假阴性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FNAC与组织病理学分级结果 以病理切片作为分级金标准,FNAC诊断结果示:Ⅰ级诊断准确率为98.46%(383/389),Ⅱ级为92.02%(219/238),
Ⅲ级为69.57%(16/23),Ⅳ级为96.77%(30/31),总准确率为95.15% (648/681),详见表1。 2.2 FNAC检查对良、恶性肿瘤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 FNAC检查结果示,良性肿瘤630例,恶性肿瘤51例,病理切片诊断结果示良性肿瘤627例,恶性肿瘤54例,以病理切片结果为金标准,则FNAC检查对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88.89%,特异度为99.52%,误诊率为0.48%,漏诊率为11.11%,详见表2。
3 讨论 FNAC目前在国内的临床应用已经较为普及。国内使用的外在直径≤0.9 mm的细针头,这个外径能够带出足够检验的组织细胞,且避免因为穿刺引起肿瘤细胞的扩散和转移的风险[4]。FNAC检验的优点很明显:首先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医疗设备,而且因为针细,疼痛程度在患者承受范围内,且不会遗留瘢痕[5]。其次,FNAC检查安全性高,并发症极少,且经过研究发现该方法不会促使癌细胞扩散或者转移。再次,FNAC检查取样快、制片也快,可以在很短时间内看到结果,进而制定下一步的诊疗方案,不会延误病情[6-7]。最后,该诊断方法局限性小,可以对肿瘤多点取病理,从而降低误诊和漏诊的发生概率[8]。所得细胞新鲜,有利于光镜和电镜下进行观察。
乳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肿块刚被发现时,能否及时确诊成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9]。乳腺内无大的动脉和静脉,尤其适合FNAC检查,确定位置后可从不同方位几次穿刺,得到结果彼此验证,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10]。本试验收集了笔者所在医院病理科2010年5月-2015年5月进行FNAC检查的乳腺肿块患者,并且以其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验证FNAC检查的准确性,结果发现,总准确率能够达95.15%,但是对于Ⅱ、Ⅲ级,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的分级,准确率较差,分别为92.02%和69.57%,这是FNAC检查的一处缺陷所在,如果病变主要表现为组织结构异常而非细胞异常,或者肿瘤的分化性较高,那么就会降低FNAC检查的准确性。FNAC检查对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88.89%,特异度为99.52%。误诊率为0.48%,漏诊率为11.11%,所以对于使用该检查排除的良性肿瘤患者应该使用其他检查方法综合得出结论,以便减少漏诊率,此为FNAC检查的另一个缺点[11-12]。
综上所述,FNAC检查对于乳腺肿瘤诊断可靠性高,方便快捷,安全,损伤小,患者容易接受,应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韩鄂辉,黄娅娟,胡小娟,等.多普勒超声显像及其引导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9):2563-2566.
[2]韦东明,韦桂兰.乳腺肿瘤的超声诊断及术后病理结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