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营养不良导致皮肤失去弹性,受压时容易出现压疮,如恶性肿瘤患者。
3. 引发因素
引发压疮的因素1. 局部压力:身体某个部位长时间受压,如坐卧或某些生活姿势导致的。2. 摩擦力:皮肤与床面、衣物等摩擦力较大,易造成皮肤损伤。3. 剪切力:身体某个部位在水平面以下移动时,会产生剪切力,损伤皮肤。4.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老年病等可降低组织修复能力,易发生压疮。5. 化学刺激:如皮肤经常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可能引起炎症、刺激等。6. 感染:皮肤发生感染,损伤皮肤,容易导致压疮。7. 皮肤脆弱:皮肤薄、干燥、脱水、疤痕等,容易受损。8. 神经系统障碍:如中风、脊髓损伤等,影响皮肤感觉和运动,易发生压疮。
05
压疮的康复和治疗
1. 按摩和活动
1. 活动
适当增加患者活动量有助于预防压疮,通过锻炼肌肉,增强局部血液循环,降低压疮发生风险。
01
2. 按摩
适当的按摩可以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促进血液回流,缓解压力,预防压疮。按摩应从远离压疮的区域开始,逐步扩大到受压区域。
02
3. 按摩方法
按摩应柔和、有节奏,逐渐增加压力,促进血液循环。按摩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确保按摩效果。按摩前后需要清洁双手,保持清洁卫生。
及时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清洗创面,避免感染。
使用含有抗生素或生长因子的敷料,促进伤口愈合。
注意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如感染征象,及时就医。
选用无菌纱布或透气性好的敷料,避免摩擦、压力或潮湿环境。
根据创面情况,保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敷料。
3. 预防感染
预防感染1. 密切关注病人体征:及时发现皮肤破溃或伤口。2. 床单位清洁:保持床铺干净、平整、舒适,定期更换床单、被褥。3.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摩擦,使用透气、吸湿的敷料。4. 合理饮食: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防止便秘。5. 足够水分摄入:保证病人足够的水分摄入,防止泌尿系感染。6. 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感染。7. 预防跌倒:防止病人在床上跌倒,减少意外受伤。8. 定期检查:观察病人全身情况,发现感染迹象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