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筷子的危害: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 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大65%,但 他们却不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一次
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 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我 国北方的一次性筷子的产业每年要向日本 和韩国出口150亿双筷子。全国每年生产一 次性筷子耗材130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蓄积 200万立方米。
2.每一事物无不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交融. 此定律又称相互联系原理.
3.我们所生产的任何物质不应对地球上自然的生 物地球化学循环有任何干扰.此定律或可称为勿 干扰原理.
二.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一) 森林在缩小
纸张与森林:纸浆需求量的猛增,是木材消费
增长的原因之一。全国年造纸消耗木材1000万 立方米,进口木浆130多万吨,进口纸张400多 万吨,这要砍伐多少树木啊!纸张的大量消费 不仅造成森林毁坏,而且因生产纸浆排放污水 使江河湖泊受到严重污染(造纸行业所造成的 污染占整个水域污染的30% 以上。)
(三)信息传递
1.物理信息 2.化学信息 3.营养信息 4.行为信息
第三节 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一.生态平衡及其破坏
乱砍滥伐
环境污染
美国科学家小米勒总结出生态学三定 律:
1.我们的任何行动都不是孤立的,对自然界的任何 侵犯都具有无限的效应,其中许多是不可预料的. 这一定律是G.哈定提出来的,可称为多效应原理.
二氧化碳问题
自然界自发进行的碳循环,在很长的时期内始终处于一 种均衡的状态,使地球的环境基本保持不变。然而人类 的行为却在很短的时间内打破了这种平衡。尤其是近二 百年来,人类对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含碳能源的大量开 采利用,致使更多的二氧化碳被排入大气。本世纪以来, 大气测量的众多数据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正在呈 指数上升。二氧化碳能吸收地表的红外辐射,是一种典 型的温室气体。自从100年前瑞典化学家阿伦尼乌斯 (Svante Arrhenius)提出大气中二氧化碳丰度的变化 会影响地表温度的假说以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致力于 大气中二氧化碳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时至今日,大量的 研究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长, 将继续使全 球气候发生变化,从而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