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喷吹用烟煤部分技术条件
- 格式:ppt
- 大小:1.91 MB
- 文档页数:37
高炉喷吹烟煤安全技术规程前言高炉喷吹烟煤是焦替代品之一,使用烟煤喷吹能缓解焦炭紧缺的局面,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艺效率。
然而,高炉喷吹烟煤使用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为了确保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率,需要建立高炉喷吹烟煤安全技术规程。
安全技术规程一、喷吹烟煤选择1.选择具有合理的水分和灰分含量的烟煤,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2.确保烟煤具有合理的粒度,不得出现大块料,防止堵塞管道;3.喷吹烟煤选择应根据炉容量、烟煤性质、生产工艺等因素合理选择。
二、喷吹烟煤输送1.需要对输送管道进行严密检查,并及时修补漏气部位;2.在输送过程中,应根据烟煤的含水量和粒度调整喷吹量,防止管道堵塞和烟煤的沉积;3.防止烟煤在输送过程中产生静电,采取静电接地或者喷雾措施。
三、喷吹烟煤操作1.操作前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和试运行,确保设备安全可靠;2.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和喷吹方案执行;3.操作人员应定时对设备进行巡视,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机处理。
四、烟煤喷吹时间高炉喷吹烟煤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高炉安全稳定运行。
在烟煤喷吹时间的控制上有以下规范:1.烟煤喷吹时间应根据高炉的炉型、容积和操作要求合理确定;2.烟煤喷吹时间过长,对炉况有一定影响,并会升高炉炉缸的温度;3.烟煤喷吹时间过短,会降低喷吹烟煤的利用效率。
五、燃烧调控1.烟煤喷吹后,需进行适时的燃烧调控,保证高炉处于合适的温度、氧化还原条件下运行;2.根据自动化水平和控制方式,针对不同的高炉设备采用不同的燃烧调控手段,确保调整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结论高炉喷吹烟煤过程中,需要有明确的安全技术规程和标准操作流程,对设备的安全、烟煤输送、烟煤喷吹时间以及燃烧调控等方面进行规范和要求,以保证生产的安全、稳定和高效。
同时,需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规程。
喷吹烟煤安全规定喷吹烟煤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因为烟煤挥发份高,爆炸性强,准备不足、操作不当,极易发生安全事故,为此暂定此安全相关规定:一、喷吹用烟煤技术标准(GB/T188-2002)项目符号单位技术要求煤类别贫煤、贫瘦煤、气煤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粒度mm <50 <50 灰份Ad%特级<8.00一级8.00~10.00 二级10.01~12.00 三级12.01~13.50<6.506.50~8.508.51~10.5010.51~12.00含SSt,d%特级≤0.50一级0.51~0.75 二级0.76~0.90特级≤0.50一级0.51~0.75 二级0.76~0.90哈磨HGI一级>70二级50~70 >50发热量QMJ/kg≥25.10≥23.40含水Mt%一级≤8.00二级8.10~10.00三级10.10~12.00≤12.0012.10~14.00 14.10~16.0钾和钠K+Na%一级<0.12二级0.12~0.20<0.120.12~0.20注:技术条件煤粉细度控制-200目在75-80%水份<1%二、安全通则1、喷吹烟煤时,储煤时间不应超过8小时。
在充入N2的情况下,可视罐内温度适当延长。
2、喷吹煤粉时,分配器压力应比高炉热风炉压力高出≥50KPa。
3、正常中速磨工作时,进口温度≤260℃,出口温度控制在70~85℃;布袋收粉器的温度应控制在70~80℃;煤粉仓、喷吹罐内温度应低于80℃。
系统内CO浓度≥400ppm报警,向该处吹入N2,并认真检查排除。
4、喷吹烟煤时,磨机出口温度<70℃,制粉先投入无烟煤进行作业,正常运行30分钟后改投烟煤。
制粉系统尾部排放气体含O2量≤12%,非正常停机后重新启动含O2量不大于8%。
5、磨机出口温度控制:全烟煤作业时≯70%混合煤作业,挥发份≯20%时≯80~85℃混合煤作业,挥发份20%~25%时<80℃6、煤粉仓内煤粉温度超过85℃,应改为N2输粉和喷吹。
高炉喷吹烟煤安全技术规程一、前言高炉喷吹烟煤是现代冶金工业中常用的一种燃料,在高炉炼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高炉喷吹烟煤涉及到燃烧、氧化等复杂过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高炉喷吹烟煤的安全使用,制定本安全技术规程,以便提供相关的安全操作指导。
二、安全操作要求1.煤气浓度监测:在喷吹烟煤的过程中,应设置煤气浓度监测仪器,实时监测高炉炉内煤气浓度。
一旦煤气浓度超过安全范围,应立即采取措施停止煤气喷吹。
2.定期检修:定期对高炉设备进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检修时要注意检查防爆设备的完好性,如炉顶加煤器等,并及时更换损坏的设备。
3.防火安全:为了防止高炉内煤气爆炸,应采取措施确保喷吹烟煤的燃烧安全。
在煤气喷吹过程中,应保持炉内的温度和氧气浓度在合适的范围内,防止火源直接接触煤气。
4.煤气排放:喷吹烟煤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其中含有一定的有毒有害物质。
在排放废气时,应设置合适的排气系统,确保废气的排放符合环保要求,并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5.人员培训:为保障安全操作,应对高炉喷吹烟煤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安全操作要求和紧急处理方法。
三、紧急处理方法1.煤气泄漏:一旦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停止喷吹烟煤,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处理时应采取措施降低煤气的浓度,如增加通风或喷淋冷却。
2.煤气爆炸:一旦发生煤气爆炸,应立即采取措施避免火势蔓延和继续损坏设备。
同时,应立即报警并撤离人员,确保人身安全。
3.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应立即启动火警报警器,并采取措施进行灭火。
灭火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切勿使用水进行灭火,以免造成灭火效果不佳。
四、安全技术措施1.安全设施:为确保高炉喷吹烟煤的安全使用,应设置火灾报警器、煤气浓度监测仪器等安全设施,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事故。
2.操作规程:制定高炉喷吹烟煤的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流程和安全要求,并确保操作人员遵守规程进行作业。
3.安全培训:对高炉喷吹烟煤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事故。
高炉喷吹用煤及石油焦验收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炉喷吹用煤外购验收的主要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高炉喷吹用煤外购;供组织采购验收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751-2009 中国煤炭分类GB/T18512—2008 高炉喷吹用煤技术条件3 技术要求3.1高炉喷吹用无烟煤的技术要求按下表1。
表1 高炉喷吹用无烟煤主要技术指标3.2高炉喷吹用弱粘结、不粘结烟煤的技术要求按下表2。
表2 高炉喷吹用弱粘结、不粘结烟煤主要技术指标3.3高炉喷吹用贫煤、贫瘦煤的技术要求按下表3。
表3 高炉喷吹用贫煤、贫瘦煤主要技术指标3.4高炉喷吹用石油焦的技术要求按下表4。
表4 高炉喷吹用石油焦的主要技术指标注(1):煤中应无杂质和明显的矸石。
注(2):弱粘结、不粘结烟煤G值应≤30。
注(3):采购合同中应明确供方质保书中提供HGI,无烟煤≥55,弱粘结、不粘结烟煤≥50,贫煤、贫瘦煤≥50,石油焦≥42。
注(4):以上注解条款和水分均不做为考核判定依据。
注(5):采购新矿点或超过3个月未供货矿点的煤,除按表1-4要求的指标检验外,需连续对3~5批煤样增加HGI、G值以及灰成分的分析,作为需方使用参考。
4 高炉喷吹用煤试样的采取、制备、分析方法应分别符合GB/T18512—2008中的有关规定或能保证标准规定的准确度的其他方法。
5 高炉喷吹用煤进厂质量检验由技术监督处进行。
高炉喷吹烟煤安全技术规程前言高炉是冶金过程中重要的生产设备,烟煤是高炉炉料的主要成分之一。
在喷吹烟煤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规范的操作和安全措施,将会对人员和设备造成极大的危害。
因此,为了减少可能的风险,必须制定高炉喷吹烟煤安全技术规程。
一、烟煤的选择高炉喷吹烟煤应当选择能够满足高炉生产和技术要求的品质和性能的烟煤。
其中,烟煤的粘结指数和焦渣成分是最重要的指标。
1.1 烟煤的粘结指数烟煤的粘结指数是指烟煤在温度为1300℃时,煤的粘结性能的指标,是反映烟煤适用性和偏压指标的重要参数。
烟煤的粘结指数应当符合下列要求:•喷吹烟煤的粘结指数应当在16~25MW(焦渣成分:<9%)之间;•喷吹烟煤的热弹性变形指标(IED)应当在25~35之间;•长焰煤在高炉中一般是不适用的。
1.2 烟煤的焦渣成分喷吹的烟煤中,焦渣成分的含量、组成和形态对高炉的生产效益、操作稳定性、耐用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烟煤的焦渣成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焦渣的含量应当在10%以下;•焦渣的形态应当良好,不能有大片的结壳;•焦渣的主要成分应当是FeO和SiO2,少量富镁矿和钙镁铁矿,这样可以提高焦渣的流动性能。
二、烟煤的贮存和装载2.1 烟煤的贮存烟煤的贮存应当遵循以下原则:•烟煤堆体应当平整,宽度不超过8m,高度不超过2m;•为了防止烟煤受潮、水分增加,应当在堆顶加盖防雨棚;•堆体两侧应当设置通道以便于通风,并保证通风顺畅;•进入烟煤堆区必须遵守安全规定,严禁吸烟或使用明火。
2.2 烟煤的装载烟煤的装载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在烟煤装有筛网装置的地方,应当设立塔、井或一定高度的防护栏杆,以防装载时人员掉落;•在运输或装载烟煤时,应当配备合格的机械和设备,并按照作业场所要求制定安全作业指导书,在装载前,要检查车辆的玻璃、指示灯、制动系统和行车制动水压等情况;•装载烟煤时,严格控制料斗高度,避免喷溅、飞扬;•要设定卸料口的标准高度,卸料口的高度应当比烟煤堆顶高度略高。
喷吹煤指标要求范文喷吹煤是一种煤炭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等行业。
为保证喷吹煤的质量和安全,有一系列的指标要求。
下面将对喷吹煤的指标要求进行详细说明。
一、化学成分及挥发分喷吹煤的化学成分及挥发分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一般要求喷吹煤的总硫含量低,硫含量高会对环境产生较大的污染。
此外,还需要检测灰分含量、挥发分含量等参数。
各项化学成分及挥发分的要求可以根据不同行业的需要进行调整。
二、粒度分布喷吹煤的粒度分布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要求。
粒度太细或太粗都会影响喷吹煤的使用效果。
通常要求喷吹煤的粒度分布在一定的范围内,且需符合使用企业的要求。
一般会通过筛分、气流分级等方法来进行测试和控制。
三、发热量喷吹煤的发热量是指在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
发热量是用户判断喷吹煤能否满足其燃烧要求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发热量与喷吹煤的化学成分、挥发分等有关,一般要求发热量高,以提高喷吹煤的燃烧效率。
四、流动性喷吹煤的流动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要求。
流动性主要影响喷吹煤的输送、储存和使用。
流动性差会导致喷吹煤在输送管道中粘结、积堵,造成生产中断。
因此,要求喷吹煤的流动性好,能够顺利流动,提高生产效率。
五、粘结指数粘结指数是衡量喷吹煤粉末黏结能力的指标。
对于一些富有机黏结剂的喷吹煤而言,粘结指数较大时,可以获得更好的粘结效果。
但对于有些行业而言,粘结指数过大则会导致生产过程中出现粘结不均匀等问题。
因此,根据使用需求和行业特点,对喷吹煤的粘结指数进行合理要求。
六、耐磨指数耐磨指数是喷吹煤的抗磨损性能的指标,也是衡量喷吹煤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耐磨指数高的喷吹煤,可以减少设备的磨损程度,降低维修成本。
因此,对于特定行业需要需求耐磨性能较高的,可以对喷吹煤的耐磨指数进行要求。
七、可燃性指标可燃性指标是喷吹煤的可燃性能力的指标。
通过检测喷吹煤的可燃性指标,可以判断其在炉内的燃烧性能。
可燃性指标与喷吹煤的化学成分、发热量等参数相关,一般要求喷吹煤的可燃性指标好,以确保其能够有效燃烧。
高炉喷吹烟煤安全技术规程高炉喷吹烟煤是一项不安全而又必需的作业。
烟煤能为高炉供给所需的热量和还原性,但假如不遵守安全技术规程,可能会造成火灾、爆炸或其他严重事故。
因此,对于高炉喷吹烟煤的安全技术规程的完整、全面实施,对于保障高炉和工人的安全至关紧要。
高炉喷吹烟煤前的准备1.确定质量良好的烟煤在进行高炉喷吹烟煤作业前,首要任务是明确选用高质量的烟煤。
只有确保烟煤质量良好,且含水、灰份等指标符合要求,烟煤的还原性表现才可以良好,从而保障高炉生产顺当进行。
2.布置专人负责喷吹烟煤作业属于特别作业,不行轻松对待。
因此,应当布置专门的负责人负责此项工作。
负责人需要对于喷吹机设备情况、喷吹烟煤数量和方式等进行认真了解,并且对于喷吹作业现场需要布置专门的监督人员。
3.喷吹设备完好在喷吹烟煤之前,必需要检查喷吹设备是否处于完好状态。
包括喷吹机、烟煤储存仓库、输送系统、高炉保护罩等设备。
各个设备的运转情况、安全保护装置作用等,都必需要被检查到位,确保设备符合安全要求。
烟煤喷吹过程中的安全:1.注意加油器的油位喷吹烟煤设备的加油器的油位必需保持在正常水平,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过高的油位,可能造成油箱内部空气被挤压变少,也简单造成发动机的气门和气缸顶部喷油口的开关不灵敏,引起火灾事故。
而过低的油位,会使得发动机缺少必需的润滑和冷却,轻则引起设备闷键、卡キ、漏油等故障,重则可能导致机组冷却液耗尽,引起严重事故。
2.保持喷吹设备乾净在高炉喷吹烟煤过程中,保持设备乾净特别紧要。
烟煤中含有较多的灰份,假如长期未清理,灰份会对于设备造成损坏。
建议在烟煤喷吹前和喷吹后,对设备进行全面清洗和检查。
此外,在设备四周必需要保持干燥清洁,并且要清理掉四周的其他杂物。
3.合理调整烟煤喷吹量合理调整烟煤喷吹量也是保障高炉喷吹烟煤安全的紧要环节。
烟煤喷吹量过大,简单掌控不当引起高炉变形、事故发生;喷吹量过小则不利于高炉热工状态的稳定,甚至有可能导致烟煤不能完全燃烧。
高炉喷吹烟煤安全技术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高炉喷吹烟煤的安全性和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高炉喷吹烟煤的使用与操作。
第三条高炉喷吹烟煤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安全生产的要求。
第四条高炉喷吹烟煤应相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和设备,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第五条高炉喷吹烟煤的使用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获得相应资质证书,并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六条高炉喷吹烟煤使用与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本规程的要求执行。
第七条对于违反本规程进行操作的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追责,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章安全要求第八条高炉喷吹烟煤的使用与操作应符合以下安全要求:1.喷吹烟煤的供应必须来自合法渠道,必须经过质量检测和合格评定。
2.喷吹烟煤的储存和运输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保证其不会因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产生安全隐患。
3.喷吹烟煤的喷吹量、时间、喷吹位置等参数应根据高炉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不得超出安全范围。
4.喷吹烟煤使用与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保护自身安全。
5.喷吹烟煤的使用与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防止积尘和杂物对操作的影响。
6.喷吹烟煤的使用与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相关安全设备的使用方法,能够灵活应对突发情况。
第九条高炉喷吹烟煤使用与操作人员必须掌握以下安全技术要求:1.喷吹烟煤的供给系统必须保持良好运行状态,防止压力过高或泄漏情况的发生。
2.喷吹烟煤的喷吹装置必须保持清洁和无堵塞状态,防止堵塞和喷射不畅的情况的发生。
3.喷吹烟煤的温度和湿度应符合要求,防止过高温度或过高湿度引起燃烧不完全或爆炸的情况。
4.喷吹烟煤的喷吹量和时间应根据高炉的工况与需求进行调整,保持合适的喷吹效果。
5.喷吹烟煤的喷吹位置应合理选择,保证煤粉均匀分布,避免出现煤粉过浓或过稀的情况。
第十条在使用与操作高炉喷吹烟煤过程中,应制定应急预案和安全操作规程,以应对突发情况和确保操作安全。
第三章应急预案第十一条高炉喷吹烟煤使用与操作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高炉喷吹烟煤安全技术规程一、总则高炉喷吹烟煤是高炉冶炼生产中重要的喷吹原料,其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高炉正常生产和人身安全。
为保证高炉喷吹烟煤安全生产,制定本规程。
二、安全措施1、烟煤选用: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高炉喷吹烟煤质量要求的烟煤。
2、拌配比例:烟煤经非筛选处理后与焦炭按一定比例拌配在混配量的基础上,控制喷吹量,保证烟煤摆放均匀,减少堵管和漏风现象的发生。
3、混合处理:将烟煤、焦炭等物料在装有尘源控制设施的混合器中进行混合,有效防止烟煤和其他物料的飘扬,降低了烟煤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
4、喷吹煤气悬挂及送风:煤气悬挂采用喷淋式悬挂喷嘴,钢球增重器控制喷吹角度,使喷吹煤气能将烟煤送进高炉炉腔内,以便高炉炉料能达到最佳状态;送风采用变频调速方式,调节送风量和送风压力,控制烟煤喷吹良好。
5、烟气处理及净化:在高炉冶炼中,喷吹煤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和有害气体,需进行除尘和净化处理,减少产生可吸入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的浓度。
三、安全操作规程1、严防火源:高炉喷吹烟煤易产生火花和引起爆炸,故生产中要杜绝火源,严格禁止在高炉周围区域内使用明火,采用防爆电器,并在烟气处理系统中加装防火设施。
2、烟气温度控制:要控制高炉喷吹烟煤进入高炉炉腔后的温度,不能让喷吹烟煤与热风直接接触,造成爆燃和安全事故,须增加烟气制冷措施,达到安全生产要求。
3、烟煤运输:烟煤要经过破碎和细粉碎后,装入封闭式车辆内运输,严格控制粉尘污染,并在车辆装载区加装除尘装置,减少烟煤在物料堆积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排放。
4、烟煤存放:烟煤要存放在封闭式仓库内,控制仓库内粉尘浓度,做好防爆和防火措施,防止发生安全事故,保证高炉喷吹煤气的稳定供应。
5、巡检维护:日常要对喷吹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设备的完好性和高效运行,确保生产安全和设备稳定运行。
四、安全管理要求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
2、加强相关人员培训,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