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己烷-乙醇体系
- 格式:pdf
- 大小:400.31 KB
- 文档页数:10
常用有机溶剂性质粘度(20℃)/mPa·s; —介电常数名称沸点密度粘度波长极性E T(30) 介电分子量溶解性水100 1 1 268 10.2 63.1 58.8 18二甲亚砜189 2.24 268 7.2 45 48.9 78.14 DMSO能与水、醇、醚、丙酮、乙醛、吡啶、乙酸乙酯等混溶,不溶于乙炔以外的脂肪烃化合物乙二醇197 1.1155 19.9 210 6.9 56.3 26.33 62.07 与水/乙醇/丙酮/醋酸甘油吡啶等混溶,微溶于醚等,不溶于石油烃及油类.能够溶解氯化锌/氯化钠/碳酸钾/氯化钾/碘化钾/氢氧化钾等无机物.甲醇64.9 0.7914 0.6 210 6.6 55.5 32.6 32.04 溶于水、乙醇、乙醚、苯等二甲基甲酰胺152.8 0.92 270 6.4 43.8 36.71 73.10 能和水及大部分有机溶剂互溶,是高沸点的极性(亲水性)非质子性溶剂,能促进SN2反应机构的进行苯胺184 4.4 - 6.3 44.3 6.98乙酸118 1.28 230 6.2 51.9 6.19乙腈81.1 0.37 210 6.2 46 37.5 41.05 相对密度0.79,与水混溶,溶于醇等多数有机溶剂硝基甲烷101 0.67 330 6 46.3 38.6丙酮56.5 0.32 330 5.4 42.2 20.5 58.08 与水、乙醇、氯仿、乙醚及多种油类混溶吡啶115 0.97 305 5.3 40.2 12.3二恶烷; 二氧六环102 1.04 1.54 220 4.8 36 2.21 88.11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2-丁酮80 0.8054 0.43 330 4.5 72.11 甲基乙基酮能溶于4份水中,但温度升高时溶解度降低,20℃时,水中溶解度26.8%(w),水在2-丁酮中的溶解度11.8%(w)。
溶于乙醇和乙醚,可与油混溶。
正相手性色谱柱(AD-H.OD-H)使用说明警告:(1)将色谱柱接到色谱仪之前,必须先用合适的溶剂冲洗流路(包括流通阀和定量环)。
如之前是反相系统,先用水把系统中可能含有的盐冲洗干净,再用异丙醇以2ml/min冲洗1小时左右,再接色谱柱。
(四根管路同时冲洗)(2)有些溶剂(比如丙酮、氯仿、DMF、二甲基亚砜、乙酸乙酯、二氯甲烷、THF)会破坏手性固定相,应禁用。
(3)如果使用的是自动进样器,进样间隔的冲洗液也必须更换成合适的溶剂。
操作限制:对于150 x 4.6 mm ID,250 x 4.6 mm ID分析柱:(1)流动相方向:参照色谱柱标签上的箭头(2)典型流速:0.5~1.0 ml/min,不能超过 1.5 ml/min。
最大流速也和流动相粘度(流动相成分)有关,必须小心不能超过柱压上限。
(3)柱压范围:< 50 Bar (约700 psi),最高不能超过100 Bar (约1400 psi)。
(4)温度范围:0~40°C色谱条件:(1)流动相组成流动相条件:正己烷/异丙醇=100/0-0/100(V/V)正己烷/乙醇=100/0-0/100(V/V)*流动相中异丙醇换成乙醇,样品的保留时间缩短。
*流动相中醇含量增加,样品的保留时间缩短。
(2)如果分离碱性或者酸性化合物,可能需要在流动相加入少量添加剂碱性样品需要添加碱性添加剂,一般为二乙胺,比例一般为0.1%酸性样品需要添加酸性添加剂,一般为三氟乙酸,比例一般为0.1%色谱柱保养及注意事项:(1)样品检测前需仔细询问送样人员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溶剂,如果工艺中用到丙酮、氯仿、DMF、二甲基亚砜、乙酸乙酯、二氯甲烷、THF,则需尽量烘干。
样品尽量溶解在流动相中,并用0.45μm滤膜过滤。
不能使用强碱性物质作为流动相添加剂或者溶解样品,因为这样会损坏填料中的硅胶成分。
(2)如果系统中或者色谱柱中含较高浓度的异丙醇或者乙醇时,由于他们的粘度比较大,平衡色谱柱时需特别注意压力变化,可采用低流速平衡,当柱压下降后再逐渐升高至要求的流速。
c6h14的结构简式C6H14的结构简式为n-C6H14,其中n表示直链烷基。
此分子式是正己烷(hexane)的化学式,是一种常见的烷烃类有机化合物。
下面将对C6H14的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工业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C6H14的结构C6H14分子由六个碳原子和14个氢原子组成。
根据碳原子之间形成四个共价键的特性,C6H14分子为饱和烷烃,具有分子式CnH2n+2。
在C6H14分子中,六个碳原子组成了一条直链烷基,每个碳原子都与两个相邻碳原子以及两个氢原子形成共价键。
因此,C6H14分子的结构为直链六碳烷基。
通过分子式C6H14可以进一步推知正己烷有多种同分异构体。
除了直链六碳烷基(n-C6H14)之外,还有五种异构体,分别是2-甲基戊烷(2-methylpentane)、3-甲基戊烷(3-methylpentane)、2,2-二甲基丁烷(2,2-dimethylbutane)、2,3-二甲基丁烷(2,3-dimethylbutane)、2,4-二甲基戊烷(2,4-dimethylpentane)。
这些异构体的相对分子质量都为86。
二、C6H14的物理性质1.外观性状:正己烷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类似汽油的气味。
2.密度和相对密度:正己烷的密度为0.6598g/cm³,相对密度(密度与水的比值)为0.6598。
3.沸点和熔点:正己烷的沸点为68.7℃,熔点为-95℃。
正己烷的沸点比甲烷(-161.5℃)和乙烷(-88.4℃)都要高,说明分子间力比甲烷和乙烷要大。
4.折射率:正己烷的折射率为1.3748,是一种光密介质,常用于制作光学元件。
5.相互溶解性:正己烷是一种极性弱的溶剂,在不同的溶剂中具有不同的相对溶解度。
例如,正己烷在水中的相对溶解度为0.00017,而在乙醇中的相对溶解度为0.537。
三、C6H14的化学性质正己烷是烷烃类化合物的代表,具有典型的性质和反应。
主要表现在:1.燃烧性:正己烷是一种易燃液体,与空气形成易燃气体混合物。
正己烷M S D S-G H S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正己烷;己烷化学品英文名:n-hexane;hexyl hydride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2急性毒性,皮肤类别5对皮肤的腐蚀、刺激类别3对眼有严重的损伤、刺激类别2急性危害水生环境类别2对靶器官、全身毒害性(多次/反复接触)类别1吸入性呼吸器官毒害性类别1GHS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害说明:易燃性高的液体及蒸汽,接触皮肤可能有害,对皮肤有轻度的刺激,刺激眼睛,吞咽、吸入气管可能致命,长期或反复接触引起神经系统损害,对水生生物有害预防措施: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事故响应:火灾时使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
如有不适感,就医。
安全储存: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29℃,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废弃处置:本品及容器的处置应遵循地方/国家法规规定。
物理化学危害: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0210)《古代散文》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甲骨卜辞、和《易经》中的卦、爻辞是我国古代散文的萌芽。
2.深于比兴、,是先秦散文的突出特点。
3.《》长于描写外交辞令。
4.《国语》的突出特点是长于。
5.“兼爱”、“非攻”是思想的核心。
6.先秦诸子中,善养“浩然之气”。
7.先秦诸子中,提出了“言不尽意”、“得意忘言”的观点。
8.荀子的《》是我国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品。
9.《鵩鸟赋》是的骚体赋。
10.枚乘的《》标志着散体赋的正式形成。
11.“破釜沉舟”出自《》。
12.对偶、辞藻、用典和声律是的主要特征。
13.被鲁迅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14.“文以气为主”、“诗赋欲丽”是提出的著名观点。
15.《大人先生传》的作者是。
16.嵇康的代表作是《》。
17.西晋作家中,“善为哀诔之文”。
18.《归去来兮辞》可以说是辞仕归隐的宣言书。
19.《别赋》、《恨赋》的作者是。
20.孔稚圭的《》以山灵的口吻,讽刺了“身居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的假隐士。
21.唐代古文运动发生在时期,是一次提倡散文、的文体改革运动。
22.苏轼称“文起八代之衰”。
23.《论佛骨表》是的论说文。
24.由于唐代的大量创作,寓言才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25.鲁迅称晚唐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26.在韩愈“不平则鸣”说的基础上提出了“穷而后工”的观点。
27.欧阳修的《》用21个“也”字置于句尾,既增加了文章的抒情气氛,又增强了文章的咏叹情调。
28.既平易自然又委婉曲折,是散文的风格。
29.“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是的主张。
30.编选了《唐宋八大家文钞》。
31.清代骈文中兴,成就最显著的作家是。
32.是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
33.是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并首倡“义法”说。
二、解释题1、春秋笔法2、古文运动3、气盛言宜4、四六文5、冨吴体6、燕许大手笔7、简而有法8、文理自然、姿态横生9、“童心”说 10、义法三、简答题1、《春秋》记事的特点。
2、《战国策》的语言特色。
2016年第12期工业、生产乙酸乙酯-正己烷二元体系连续精馏模拟与优化温志坚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昌312500摘要:选用甲醇为共沸剂,对乙酸乙酯-正已烷体系采用连续共沸精馏进行模拟计算。
优化了全塔理论板数、回流 比、进料位置等参数。
为乙酸乙酯-正已烷共沸精馏分离工艺工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设计参考。
关键词:共沸精馏乙酸乙酯正已烷甲醇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Continuous Distillation of Ethyl Acetate - n - Hexane Binary SystemWen ZhiJianZhejiang NHU Company Limited,Zhejiang Xinchang312500Abstract:Methanol as the azeotrope,Azeotropic distillation o f ethyl acetate - n - hexane system was simulated.The parameters such as number o f plates,reflux ratio,feed position and so on were optimized.Which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design reference for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ethyl acetate-n-hexane azeotropic distillation separation process.Key words: Azeotropic distillation;Ethyl acetate;n—Hexane;Methanol在精细化工或医药中间体的生产上经常会用到乙酸乙酯和正己烷。
当它们作为溶剂使用时,在生产的末端必须去除。
由于乙酸乙酯和正己烷存在最低共沸物,采用普通精馏的方法难以达到分离的目的。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钩吻中钩吻素甲刘浩;沈洁;刘铭;许盈;俞昌喜【摘要】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分别以正己烷-乙酸乙酯-无水乙醇-水(3∶3:2∶3 V/V)和氯仿-甲醇-0.2 mol/L盐酸(4∶ 3∶1.5 V/V)为溶剂体系,从300 mg钩吻总碱中分离纯化出一种钩吻生物碱单体30.78 mg,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其质量分数为97.76%,核磁共振谱、质谱分析确证其为钩吻素甲;通过小鼠醋酸扭体法检测,表明钩吻总碱和钩吻素甲对小鼠均具有显著的镇痛活性.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可高效分离纯化具有镇痛活性的钩吻素甲.【期刊名称】《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3(025)004【总页数】6页(P479-483,488)【关键词】钩吻;钩吻素甲;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镇痛【作者】刘浩;沈洁;刘铭;许盈;俞昌喜【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学系,福州350004;武警福建总队医院药剂科,福州350003;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学系,福州350004;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学系,福州350004;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学系,福州350004;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学系,福州3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2中国钩吻为马钱科植物胡蔓藤的全草,盛产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等地[1],本地区资源丰富。
我国民间一直应用钩吻原植物治疗各类疼痛,尤其慢性神经性疼痛与癌性疼痛。
钩吻主要有效成分为吲哚类生物碱。
临床和基础研究表明,钩吻总生物碱具有显著的抗肿瘤、镇静镇痛、促进造血、抑制血小板聚集、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2,3],但是治疗量却与中毒量较接近,限制了临床应用。
因此,从钩吻总碱中分离得到高效低毒的生物碱单体成为新药研发的目标。
从20 世纪30 年代起,我国学者赵承嘏等先后完成了钩吻化学成分分析方面的研究[4-7],钩吻素甲是钩吻生物碱中含量最高的两种单体之一,且毒性相对较低[8],使其研发成为可能,但是传统采用的分离方法主要是碱性硅胶柱或氧化铝柱色谱[4-7],分离周期长,溶剂消耗大,得率低。
正己烷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标 识 中文名: 己烷;正己烷 英文名: n—Hexane;Hexyl hydride 分子式: O6H14 分子量: 86。17 CAS号: 110—54-3;64742-49-0 RTECS号: MN9275000 UN编号: 1208 危险货物编号: 31005 IMDG规则页码: 3129 理 化 性 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用作溶剂、化学试剂、涂料稀释剂、聚合反应的介质等。 熔点: —95.6 沸点: 68.7 相对密度(水=1): 0.66 相对密度(空气=1): 2.97 饱和蒸汽压(kPa): 13.33/15.8℃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临界温度(℃): 234.8 临界压力(MPa): 3.09 燃烧热(kj/mol): 4159.1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避免接触的条件: 燃烧性: 易燃 建规火险分级: 甲 闪点(℃): —25.5 自燃温度(℃): 244 爆炸下限(V%): 1.2 爆炸上限(V%): 6.9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腐蚀某些塑料、橡胶和涂料。能积聚静电,引燃其蒸气。 易燃性(红色): 3 化学活性(黄色): 0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禁忌物: 强氧化剂. 灭火方法: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 包装与储运 危险性类别: 第3.1类 低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7 包装类别: Ⅱ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桶装堆垛不可过大,应留墙距、顶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查走道。若是储罐存放,储罐区域要有禁火标志和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ERG指南:128 ERG指南分类:易燃液体(非极性的/与水不混溶的) 毒性危害 接触限值: 中国MAC:未制定标准 苏联MAC:300mg/m3 美国TWA:OSHA 500ppm,1760mg/m3;ACGIH 50ppm,176mg/m3 美国STEL:未制定标准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毒性: 属低毒类 LD50:28710mg/kg(大鼠经口) LC50: 健康危害: 本品有麻醉作用和皮肤粘膜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致周围神经炎。急性中毒:接触后出现头痛、头晕、恶心,重者引起神志丧失甚至死亡.对眼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慢性中毒: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胃纳减退;其后四肢远端逐渐发展成感觉异常、麻木,触、痛、震动和位置等感觉减退.进一步发展为两下肢无力,肌肉疼痛等。 IDLH:1100ppm 嗅阈:21.9PPm OSHA:表Z—1空气污染物 NIOSH标准文件:NIOSH 77—151烷烃 健康危害(蓝色):1 急 救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误服者给充分漱口、饮水,就医。 防 护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带防毒面具。NIOSH/OSHA 500ppm:供气式呼吸器1100ppm连续供气式呼吸 措 施 器、自携式呼吸器、全面罩呼吸器。 应急或有计划进入浓度未知区域,或处于立即危及生命或健康的状况:自携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供气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辅之以辅助自携式正压呼吸器。 逃生:装有机蒸气滤毒盒的空气净化式全面罩呼吸器(防毒面具)、自携式逃生呼吸器。 注意:据报告属于可引起眼睛刺激或损伤的物质需眼部防护。 眼睛防护: 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 穿工作服。 手防护: 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他: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泄漏处置: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正己烷1.物质的理化常数: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
长期接触可致周围神经炎。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共济失调等,重者引起神志丧失甚至死亡。
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胃纳减退;其后四肢远端逐渐发展成感觉异常,麻木,触、痛、震动和位置等感觉减退,尤以下肢为甚,上肢较少受累。
进一步发展为下肢无力,肌肉疼痛,肌肉萎缩及运动障碍。
神经-肌电图检查示感神经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28710mg/kg(大鼠经口);人吸入12.5g/m3,轻度中毒、头痛、恶心、眼和呼吸刺激症状。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2.76g/m3/天,143天,夜间活动减少,网状内皮系统轻度异常反应,末梢神经有髓鞘退行性变,轴突轻度变化腓肠肌肌纤维轻度萎缩。
危险特性: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气体检测管法气体速测管(北京劳保所产品、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4.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食品中添加剂的分析方法》马家骧等译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5.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300mg/m3前苏联(1978)环境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 60mg/m3(一次值)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维生素E陈宝虹;李秀英【摘要】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同时检测化妆品中α-生育酚和α-生育酚醋酸酯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水溶液-正己烷分散提取,以HP-5MS色谱柱分离,GC-MS选择离子监测模式测定.实验表明,α-生育酚和α-生育酚醋酸酯在0.05 ~ 1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此方法检出限(S/N=3)分别为0.6和0.5 mg/kg,定量限(S/N=10)分别为1.9和1.8 mg/kg;阴性样品的2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在88.7%~ 106.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6)小于8.2%.%A sensitive method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lpha-tocopherol and alpha-tocopheryl acetate in cosmetics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Sample were dispersed and extracted with acetonitrile water solution-n-hexane.Then the n-hexane layer was separated by HP-5MS capillary chromatographic column and detected by selected ion monitoring (SIM) mode of GC-MS 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alibration curves of target analytes were linear in the range of 0.05~10 mg/L wit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higher than 0.999.Detection limits (LODs,S/N =3) of alpha-tocopherol and alpha-tocopheryl acetate were 0.6 mg/kg and 0.5 mg/kg,respectively,and quantification limits (LOQs,S/N=10) were 1.9 mg/kg and 1.8 mg/kg,respectively.Mean recoveries of 76.3%~99.7% for two concentrations spiked were achieved,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RSD,n=6) were less than 8.2%.【期刊名称】《当代化工》【年(卷),期】2017(046)004【总页数】4页(P789-792)【关键词】化妆品;生育酚;生育酚醋酸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作者】陈宝虹;李秀英【作者单位】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广东广州511447;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广东广州51144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58维生素E(Vitamin 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作为功能性成分被广泛用于化妆品中。
甲醇与正己烷互溶比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内容如下:甲醇与正己烷互溶比例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甲醇和正己烷两种物质能否完全混合,并能在混合物中保持稳定的比例关系。
甲醇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和极性;正己烷则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烷烃,具有较低的溶解度和非极性。
研究甲醇与正己烷互溶比例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这两种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溶解机理,以及这些相互作用和机理对实际应用中的影响。
了解甲醇与正己烷的互溶比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控制液体体系的性质和行为,对于化工、石油、制药等领域的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首先介绍甲醇与正己烷的性质,包括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分子结构和极性等方面;其次,将详细探讨甲醇与正己烷的互溶性,包括它们的互溶性质、相互作用力和溶解行为等方面;最后,将分析影响甲醇与正己烷互溶比例的因素,包括温度、压力、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甲醇与正己烷互溶比例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相关结论,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和应用中。
同时,也要意识到研究的不足和展望,提出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方向,并展示甲醇与正己烷互溶比例研究的意义和应用。
总之,本文将通过对甲醇与正己烷互溶比例的探讨,深入了解这两种物质在混合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溶解行为,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信息: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在本文中,将按照以下结构来探讨甲醇与正己烷的互溶比例问题: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
首先,会对甲醇与正己烷的性质进行概述,包括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方面的特点。
然后,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
接着,明确研究的目的,即探究甲醇与正己烷的互溶比例。
最后,给出对整篇文章的总结,展望后续研究的方向。
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
首先,会详细介绍甲醇与正己烷的性质,包括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然后,重点探讨甲醇与正己烷在不同条件下的互溶性,包括它们在不同温度、浓度等方面的相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