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针,避雷还是引雷
- 格式:doc
- 大小:15.93 KB
- 文档页数:4
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引言概述:避雷器是一种用来保护建造物、设备和人员免受雷击危害的重要设备。
它能够将雷电引导到地面,从而减少雷击造成的伤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一、避雷器的工作原理1.1 避雷器的引雷原理避雷器通过引雷装置将雷电引导到地面,从而减少雷击的危害。
引雷原理是利用避雷器内部的导电材料,将雷电引导到地面,使建造物和设备免受雷击伤害。
1.2 避雷器的放电原理当雷电击中建造物或者设备时,避雷器会迅速放电,将雷电导向地面。
放电原理是利用避雷器内部的导电材料,将雷电释放到地面,减少雷击造成的伤害。
1.3 避雷器的防雷原理避雷器通过引雷和放电原理,实现对雷电的防护作用。
防雷原理是在雷电来暂时,避雷器能够迅速引导雷电到地面,保护建造物和设备免受雷击危害。
二、避雷器的作用2.1 保护建造物和设备避雷器能够有效保护建造物和设备免受雷击危害,减少雷击造成的损失。
它能够将雷电引导到地面,避免雷电对建造物和设备造成损坏。
2.2 保护人员安全避雷器能够保护人员免受雷击伤害,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它能够将雷电迅速引导到地面,减少雷击对人员造成的伤害。
2.3 提高设备可靠性避雷器能够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减少设备因雷击而损坏的可能性。
它能够有效地保护设备免受雷击影响,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三、避雷器的分类3.1 避雷器的种类避雷器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结构不同,可以分为避雷针、避雷帽、避雷网等不同种类。
3.2 避雷器的应用范围避雷器广泛应用于建造物、电力设备、通信设备等不同领域,保护设备和人员免受雷击危害。
3.3 避雷器的选购原则在选购避雷器时,需要考虑其适合范围、性能指标、安装方式等因素,选择适合的避雷器进行安装使用。
四、避雷器的维护保养4.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避雷器的引雷装置、导电材料等部件是否正常工作,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
4.2 清洁保养定期清洁避雷器的表面和内部,保持其导电性能,确保其正常工作。
4.3 定期更换根据避雷器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情况,定期更换避雷器,保证其持续有效地工作。
常用的防雷装置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
常用的防雷装置有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及避雷器。
一套完整的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1、避雷线。
它主要是在线路可能受到直接落雷危害时,可以限制沿线路侵入的雷电冲击波幅值及陡度。
2、避雷针。
利用尖端放电原理,避开设置处所患病直接雷击。
3、避雷网和避雷带。
主要用来爱护高大建筑物和构筑物免遭雷击。
4、避雷器。
主要用来爱护电力设备,防止沿线路侵入的雷电冲击波对电气设备的破,把侵入的雷电波限制在避雷器残压值范围内,使处所和电力设备免受过电压的危害。
- 1 -。
1虽然富兰克兰发明避雷针以来,还没有人否认避雷针的作用,但在要不要装避雷针这一问题上,设计界至今存在两种观点: 观点1.可以不装的情况下,不要装,因为避雷针也是引雷针。
观点2.任何情况下装避雷针比不装更安全。
我们先不剖析两种观点谁对谁错,让我们看看这两种观点的论点是什么? 1.观点1的主要论点 1) 避雷针实际上是引雷针,不装反而安全。
避雷针实际上是引雷针,这是公认的事实,广东有一村庄以前很少受到雷击,但自从此村庄的东、北、西三面架设了高压架空线后,每年遭到雷击,不少房屋击坏,于是一到雷雨天,村民躲在家里,坐在木凳上,缩起双脚,防止入地的雷电流传到脚上。
为什么此村庄架设了高压线后,年年遭到雷击,经专家考察后得出是高压架空线上的避雷线所致。
高压架空线为了防止遭到雷击,在架空线的上面设置了接地的避雷线,高压架空线的离地高度远远高于村民房屋的高度,相当于村民房屋的旁边架设了独立的避雷线,那末雷应该打在避雷线上,为什么村民房屋反遭雷击? 专家对此作进一步分析,村民房屋遭受雷击的雷云,是从南方飘来的,高压架空线只设在村庄的东、北、西三面,南方未设架空线,村庄的东、北、西三面的避雷线能接闪这三个方向来的雷云,也能把南方雷云引来,由于南方无高压架空线,也就是无避雷线,因此南方雷云往往尚未到达东、北、西三面的避雷线,就击向村民的房屋。
专家的结论:如果此村庄的东、北、西三面高压架空线上不设避雷线,此村庄就和过去一样,不会频频遭到雷击。
专家的分析是正确的,专家的结论也是无可非议的。
2) 避雷针装得太高不安全。
国内一本著名的防雷刊物上有人提出如下观点:“需要特别强调避雷针的安装高度一般不宜太高,根据目前的情况,参考高度一般应当等于或小于30m 左右,尽量躲开雷云行走的通道,否则它的作用将不再是避雷而是引雷,不再是对建筑物的保护,而是对建筑物的威胁。
”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94的附录四《滚球法确定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如果单支避雷针的离地高度大于或等于滚球半径时,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等于滚球半径,因此避雷针的高度不应大于滚球半径,若大于滚球半径,不仅保护半径不增加,反面引雷作用加大了。
避雷针又称接闪杆的原因
之所以将避雷针改名为接闪杆,是因为以前的名称不科学,没有反映出接闪杆的原理。
避雷针刚刚出现在中国时,人们以为它可以避免房屋遭受雷击,所以称其为避雷针。
但事实上,避雷针保护建筑物的方式并不是避免房屋遭受雷击,而是引雷上身,然后通过其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地下,从而起到保护建筑物的作用。
正因为这个原因,也有人建议将避雷针改名为引雷针,但总的来说,还是接闪杆这个名称最为贴切。
河南汇龙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的升降式避雷针设计为升降结构,能解决高空中设置航空闪光障碍灯在高空中无法维护及更换的问题,并能同时保证升降接触面传雷的安全可靠,航空,航空灯与避雷针接为一体,避免雷击放电损坏航空障碍灯。
由于全部电源线、电器及升降装置均设在升降式避雷针支架的套管内部,可使升降装置免受损坏,能长期稳定工作,并具有安装方便、维修更换容易、外形美观的特点。
河南汇龙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部:刘珍。
电气工程相关知识:防雷措施一般有哪两
种?
1.不使雷击直接击中电气设备,如采用避雷针及避雷线。
2.防止感应雷击,如采用阀型避雷器,管型避雷器,放电间隙等。
一般工厂企业常采用避雷针、阀型避雷器和放电间隙等避雷装置。
避雷针是用来防护电气设备和比较高大的建筑物,避免遭受直击雷的装置。
避雷针实际上是起引雷作用。
阀型避雷器用来保护变压器及变配电所内的各种电器绝缘,防止设备在雷电感应过电压时,绝缘不致发生闪络和击穿。
安装阀型避雷器的作用,相当于在电气设备上装了一个安全阀,当被它保护的设备上出现过电压,超过它的放电电压时,它就自动放电,使系统的高电压降低到对设备没有危险的程度。
当雷电流流入大地后,它有能自动封闭,使电力电流不至于长时间地通过避雷器入地。
放电间隙是一种为了防止外物使间隙短路,可在其接地引下线中串接一个辅助间隙;它的作用是当鸟类、昆虫或
其他外物偶然落在主间隙时,不致引起放电接地。
在此再次提醒大家,在使用电气设备时,一定要注意安全,特别在雷雨天气时,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摘要本文讨论了避雷针的感应静电场控制原理,说明了避雷针应用的环境性,提出了对避雷针(接闪器)的选择和设计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避雷针接闪器建筑物防雷笔者在“避雷针保护范围的理论与实验”[1]一文中介绍了避雷针保护范围的主要历史资料,本文重要从物理学的角度,也就是从感应静电场控制的角度讨论这个问题。
可供防雷工作者参考,如有谬误之处欢迎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1.避雷针是引雷针1.1为避雷针正名避雷针实际上是引雷针,它的保护作用是拦截闪电打在自己身上,从而使建筑物避免遭受直接雷击,它把雷电的能量沿着引下线安全地导入地中;它不能阻止雷电的行进,也不能消除雷电。
现在只有中国和日本仍然使用“避雷针”这个名词;英国和美国都把它称为“导电针”;俄国称它为“接闪器”等等。
由于我们祖先用的是象形文字系统,望文生义是我们的习惯,为了避免误解“避雷针”的保护原理,有人提出“要为避雷针正名”的建议。
在防雷学科本科的教科书《高电压工程学》中,接受直接雷击的防雷装置称为接闪器,避雷针是接闪器的一种,是棒形的;接闪器的形式还包括:避雷带、避雷网和法拉第笼(金属箱体和罐体)等。
2.2击选择性原理接闪器是按照雷击选择性原理设计的。
雷电先导放电的路径服从于统计规律,在所有可能放电的方向中,最主要的方向决定于最大电场强度。
雷雨云中的电荷积集到一定密度,首先从云中某处产生空气的电离而形成下行先导流注,高空先导流注放电的方向是随机的,不受地面物体的影响。
雷雨云下面的地面和地物受雷云电荷的静电感应,产生出与雷电异号的电荷,并使各地物表面的电场强度增强。
当下行先导流注发展到某种高度,即所谓雷电定位高度H1处时,大气电场开始被地物感应电场所歪曲,雷电先导向歪曲后的最大电场强度方向发展。
当下行先导流注行进到雷击高度H2后,某一个或几个地物表面电场强度达到了击穿空气的数值,该地物就会产生迎面先导流注,它向上发展与下行先导流注汇合,然后就产生强烈的主放电,该地物就遭到了雷击。
避雷针简介
一、避雷针介绍
什么是避雷针?
避雷针是一种防止直接雷击的装置。
它是通过尖端放电的原理,把雷电对大地的放电引向避雷针,放电入地。
即对被避雷针所保护的对象来说,避雷针实际可称为引雷针,它以自身多受雷击,而使被它保护的对象免受雷击。
近200年来,避雷针已在全世界广泛应用。
二、避雷针的分类
基本上可以分为常规避雷针和非常规避雷针。
非常规避雷针
●消雷器
●限流避雷针
●提前放电避雷针
●等离子避雷球
三、避雷针的技术分析
四、避雷针的安装与设计
1、按被保护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确定建筑物防雷
类别。
2、按所需防护的面积大小确定避雷针安装型号、数量及安装位置及安装高度。
3、针尖应高于被保护物水平面2m以上。
一般用金属杆,铁塔等来提高避雷针的安装高度。
4、严禁在避雷针上悬挂电话线、广播线、电视接收天线以及低压架空线。
5、引下线宜采用圆钢或扁钢,圆钢φ≥8mm,扁钢截面应不小于48mm2,厚度应不小于4mm;
可直接利用塔体本身或建筑物钢筋引下。
6、接地体,接地电阻满足标准要求。
避雷针的作用是什么?避雷针是用来保护发电厂、变电所的室外配电装置、输电线路个别区段以及工业与民用高层建筑的。
避雷针直接接地,针的高度高于线路,在雷电先导电路向地面延伸过程中,由于受到避雷针畸变电场的影响,会逐渐转向并击中避雷针,从而避免了雷电先导向被保护设备发展。
由此可见,避雷针实质上是引雷针,它将雷电引向自己从而保护其他设备免遭雷击。
[畸变电场] distorted electric field:又称“异常电场”或“异常场”。
是指地下导电性不同的地质体,如良导矿体和高阻基岩所引起电场变化。
畸变电场的电流线分布特点是:地下有良导体时:将“吸引”电流,使电流线靠近良导体,地表处的电流密度变小:地下有高阻基岩时将“排斥”电流,使电流线远离高阻基岩,因而地表处的电流密度增大。
根据畸变电场的特点,可以分析、推断地下地质情况。
图为在垂直接触岩层分界面水平面上的畸变电场。
实线为电流线,虚线为等位面。
双分裂导线悬赏分:20 - 解决时间:2008-7-23 11:20谁告诉我什么是双分裂导线概念是什么提问者:北冥有鱼鲲- 经理五级最佳答案双分裂导线是每相的导线分裂数为2根。
超高压输电线路为抑制电晕放电和减少线路电抗所采取的一种导线架设方式。
即每相导线由几根直径较小的分导线组成,各分导线间隔一定距离并按对称多角形排列。
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分裂导线数一般取3~4根。
分裂导线一般是将每相导线用2-4根截面较小的导线组成,分导线间相距0.3-0.5米,可以起到相当于增大导线直径的作用,比总截面相同的大导线,不容易产生电晕,送电能力还高一些。
分裂导线主要有应用于330千伏及以上电压的线路上。
我国330千伏线路采用双分裂导线,即将架设的500千伏线路将采用分裂导线。
火花放电和电晕放电的区别?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5-10-6 19:22提问者:Niagara - 见习魔法师二级最佳答案火花放电是电极间的气体被击穿,形成电流在气体中的通道,即明显的电火花称为火花放电。
避雷针,避雷还是引雷
地球每秒钟大约会经历600次闪电,其中大约有100次会袭击地表。
据研究,最常见的线状闪电拥有几万到二十万安培的电流强度,当它接触到建筑物时,常常造成“雷击”而引起火灾。
雷电现象如此频繁,怎样才能有效地“避雷”呢?可能大家的脑海中马上会想到一个名词――避雷针。
避雷装置的发明
现代避雷针是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的。
他认为闪电是一种放电现象,为了证明这一点,1752年的一个雷雨天,富兰克林冒着被雷击的危险,将一个系着长长金属导线的风筝放飞进雷雨云中,在金属末端拴了一串银钥匙。
当雷电发生时,富兰克林用手接近钥匙,钥匙上迸出一串电火花,他的手上还有麻木感。
幸亏这次传下来的闪电比较弱,富兰克林才没有受伤。
(注意:这个实验是很危险的,千万不要擅自模仿尝试。
)
富兰克林由此设想,若能在较高的物体上安置一种尖端装置,就有可能把雷电引入地下。
他把一根数米长的细铁棒固定在高大建筑物的顶端,将铁棒与建筑物之间用绝缘体隔开,然后用一根导线与铁棒底端连接,再将导线引入地下。
经过试验,这种被富兰克林称为避雷针的装置果然能起到避
雷的作用。
避雷实际上是引雷
最开始,避雷针都被设计制作为针状。
由于避雷针的针头是尖的,静电感应时,导体尖端总会聚集最多的电荷,因此,雷电现象发生时,避雷针就会聚集大部分的电荷。
与此同时,避雷针又与带电云层形成了一个“装电的容器”,也就是电容器。
由于它较尖,即这个电容器的两极板正对面积(简言之就是两极板相互遮住的部分)很小,电容也就很小,也就是说它所能容纳的电荷很少。
而避雷针又聚集了大部分电荷,所以,当云层上电荷较多时,避雷针与云层之间的空气就很容易被击穿,成为导体。
这样,带电云层与避雷针形成通路。
而避雷针又是接地的,它可以把云层上的电荷导入大地,使其不对高层建筑造成危险,从而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
由此可以看出,避雷针的防雷作用是它把闪电从保护物上方引向自己,并安全地通过自己泄入大地。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避雷针实际上是在“引雷”。
安装了避雷针就万无一失吗?
事??上,没有什么避雷设备是万无一失的,在避雷设施的保护范围内并不是没有雷击,只是雷击能量较小。
从经济观点出发,要达到万无一失也将十分浪费,因此《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及其他设计规范和标准均以“减少”雷击为要
求。
首先,避雷针是通过引下线将雷电流泄放到大地,如果安装了避雷针后没有定期检测,出现引下线破损,接地装置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反而会成为“引雷烧身”的祸端,因此防雷装置要进行定期检测。
其次,避雷针只能降低建筑物遭直击雷危害的风险,但它保护不了建筑物内的电子、电器设备。
这是为什么呢?强大的闪电会导致静电场、磁场发生变化,并产生电磁辐射。
特别是雷电进入建筑物上的避雷针系统后向地下泄放雷电
流的瞬间,也可产生迅速变化的电磁场,其迅变时间极短、电压很高,甚至可能产生电火花。
而电子、电器设备特别是微电子设备的耐压很低,雷电不仅会干扰无线电通信和各种设备的正常工作,而且可能在一定范围内造成许多电子、电器设备的损坏,甚至引起火灾。
所以,建筑物必须采用全方位防雷技术,综合防雷。
我们不仅要做好室外避雷针、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的定期检测与维护工作,还要做好室内避雷器的安装工作。
电源避雷器、信号避雷器、电话避雷器、网络避雷器等诸多避雷设备,可以为我们室内的电源、家电、网络、电话等用电设备做二次保护。
当然,在雷电交加时,关闭电子、电器设备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避雷针设置原则
1.独立避雷针与被保护物之间应有不小于5米的距离,
以免雷击避雷针时出现反击。
独立避雷针宜设独立的接地装置,与接地网之间的地中距离不小于3米。
2. 35千伏及以下高压配电装置构架及房顶上不宜装设
避雷针。
装在构架上的避雷针应与接地网相连,并装设集中接地装置。
3.变压器的门型构架上不应安装避雷针。
4.避雷针和接地装置与道路及其出口的距离应大于3米,否则应铺碎石或5~8厘米厚的沥青,以保障人身不受跨步
电压的危害。
5.严禁将架空照明线、电话线、广播线、天线等装在避
雷针或构架上。
6.如在独立避雷针或构架上装设照明灯,其电源线必须
使用铅皮电缆或穿入钢管,且直接埋入地中长度10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