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66.22 KB
- 文档页数:15
第1篇一、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对汽车行业进行财务分析,通过对行业整体财务状况、主要企业财务状况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的分析,为投资者、企业及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报告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行业整体财务状况分析、主要企业财务状况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及结论。
二、行业整体财务状况分析1. 行业规模及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我国汽车行业在2022年实现销量2582.1万辆,同比增长4.8%。
从2013年至2022年,我国汽车行业销量始终保持稳定增长,累计销量达到3.24亿辆。
在汽车保有量方面,截至2022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3.02亿辆,同比增长3.8%。
2. 行业盈利能力从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来看,汽车行业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相对较高。
据数据显示,2022年汽车行业毛利率为18.5%,较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净利率为6.3%,较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
这表明我国汽车行业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3. 行业资产负债率从行业资产负债率来看,汽车行业整体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
截至2022年底,汽车行业资产负债率为61.2%,较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
这表明汽车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财务风险有所增加。
4. 行业现金流状况从行业现金流状况来看,汽车行业整体现金流状况良好。
2022年,汽车行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8171.4亿元,同比增长12.8%;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975.3亿元,同比下降23.4%;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182.5亿元,同比下降18.5%。
这表明汽车行业在经营活动中具有较好的现金流。
三、主要企业财务状况分析1. 轿车企业以我国轿车市场龙头企业为例,分析其财务状况如下:(1)营业收入:2022年,该企业营业收入为1000亿元,同比增长10%。
(2)净利润:2022年,该企业净利润为100亿元,同比增长8%。
(3)资产负债率:截至2022年底,该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较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
新能源汽车行业报告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环境1新能源汽车市场品牌表现3新能源汽车人群触媒网络5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现状2新能源汽车消费人群描绘4 1.1. 行业发展现状1.2. 市场发展水平1.3. 市场营销现状0.0 2.612.115.058.5115.4228.9521.5993.01024.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单位:千台)行业蓄力向前,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过渡行业历史发展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从无到有,并迎来高速发展。
自2010年新能源汽车被国务院确定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后,行业于2014年开始进入高速增长通道,伴随着2018年开始的政策性退潮,新能源汽车进入从2.0到3.0的过渡阶段,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
1.0培育期:2010至2012 3.0 成长期数据来源:国家发改委、乘联会2.0起步期:2013至2016退坡调整:2017至20202010年新能源汽车被国务院确定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主要发展方向确定为插电式混动汽车[PHEV]和纯电动汽车[BEV]。
2013年财政部印发通知,规定2013-2015年继续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与补贴。
其中,乘用车每辆补贴3.5~6万不等。
伴随着骗补事件的增多,补贴申报日趋严格。
自2017年政策收紧后,2018年开始多次进行补贴政策退坡调整,并于2020年底后完全退出。
市场营销市场发展行业现状市场整体发展水平市场增速放缓,发展早期机会无限虽然在新能源汽车政策退坡的三年里,其市场渗透率在2019年有所下降,增速放缓。
截止到2019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教育程度较低,且亟需提高教育成熟消费者转化率,因此,对品牌而言,处于市场发展早期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蕴藏着巨大的营销机会。
40.151.451.40.4 2.1 2.1201720182019汽车渗透率(汽车消费者占总体被访者的比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占汽车消费者的比例)市场营销市场发展行业现状2017-2019年汽车渗透率及新能源汽车相对渗透率变化走势(%)两年复合增长率13.2%2019年新能源汽车及其他品类汽车市场发展成熟度对比(%)100.00100.0056.3054.9854.8538.8511.942.17 1.23 1.53轿车SUV跑车新能源汽车MPV品类市场教育程度品类教育成熟消费者转化率注:Q :现有的汽车所属的类型、现有的汽车所属的类型-新能源汽车、知道的新能源汽车品牌、base1=总体/汽车消费者base2=总体/至少知道一个以上新能源汽车品牌的被访者;品类市场教育程度=知道该品类品牌大于1个的被访者比例;品类教育成熟消费者转化率=知道该品类品牌大于1个的被访者中,发生购买行为的比例;图左数据加权方式为household ,除特殊标注外均加权方式均为population 。
中国汽车销量分析、汽车销量预测及影响汽车销量的的主要因素分析一、2018年汽车行业景气度下行2018年1-11月汽车行业累计销量2542.0万辆,同比下降1.7%,较2017年同期小幅下降,其中乘用车销售2147.8万辆,同比下降2.8%;商用车销售394.1万辆,同比增长5.0%。
我们预计2018年全行业共销售汽车2,808万辆,同比下滑2.8%,其中乘用车2,377万辆,同比下滑3.8%;商用车431万辆,同比增长3.6%。
汽车行业景气度下行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月度销量同比增幅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中美贸易摩擦、消费者信心下降等因素影响,下半年乘用车市场景气度明显下行,加之去年同期由于购臵税优惠政策退出提前消费形成的较高基数,导致车市9至11月连续3月同比出现双位数下滑。
1-11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减少2.8%,其中SUV 与轿车销量小幅下滑,MPV与交叉型乘用车销量仍呈现较大幅度下滑。
卡车行业增势良好推动商用车销量小幅增长。
蓝天保卫战与重点省市陆续提前实行国六排放标准拉动重卡需求,重卡市场在较高基数下1-11月仍实现1.6%增长。
受益部分微卡需求转化为轻卡、皮卡在部分省市解禁需求释放,轻卡1-11月同比增长11.0%。
分阶段补贴政策导致上半年新能源客车销量有所透支,下半年销量较为低迷,1-11月客车销量同比下降7.0%。
1-11月乘用车景气度下降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1-11月商用车销量增势良好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轿车、SUV车型销量小幅下降,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有所下滑。
1-11月乘用车四类车型中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轿车和SUV销量小幅下滑,同比分别下降1.4%和0.8%,SUV 销量占狭义乘用车总销量比例继续提升至42.8%,MPV与交叉型乘用车销量下滑较大,分别下降16.1%和18.1%。
1-11月乘用车细分车型销量同比均现下滑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SUV销量占狭义乘用车总销量比例持续提升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随着小排量购臵税优惠政策退出与SUV车型逐渐进入低增长区间,加上低价车型滞销,2018年1-11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占率为41.9%,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5个百分点,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有所缩减。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盈利能力分析--以比亚迪为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的效益化的成果吸引了众多投资者。
其中,较为出色的企业当属比亚迪公司,了解比亚迪盈利模式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制定符合市场的定向发展战略,从而做出决策。
文章先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研究现状入手,研究此行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
其次,介绍比亚迪公司,结合比亚迪公司的盈利能力,提出问题并给予对策。
最后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提出相关建议,为日后行业盈利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依据。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比亚迪公司的盈利能力近年来稳步增长,但增速放缓。
政府补助广泛,支持力度大,但比亚迪过度依靠政府补贴。
分析表明,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景可观,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
与此同时,我国政府也在政策上大力支持。
因而此行业未来发展具有很大的潜能。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行业盈利能力比亚迪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efficiency of th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has attracted many investors. Among them, the most outstanding enterprise belongs to byd company. Knowing byd's profit model is helpful for enterprise managers to make targeted development in line with the market and thus make decisions.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and studi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rofitability of this industry. Secondly, introduce the byd company, combined with the profitability of byd company, put forward problems and give countermeasures.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which will provide some basi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rofitability of this industry in the fu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byd's profitability has been growing steadily in recent years, but at a slower pace. Government subsidies are extensive and support is strong. But byd relies too heavily on government subsidies.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has a promising prospect and an increasingly obvious development trend. At the same time, our government has also given strong policy support. Therefor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is industry has great potential.Key Words: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Profitability Byd目录1 绪论 (1)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1 研究目的 (1)1.1.2 研究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1 国内研究现状 (1)1.2.2 国外研究现状 (2)1.2.3 评述 (3)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3)1.3.1 研究内容 (3)1.3.2 研究方法 (3)1.3.3 技术路线图 (4)2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5)2.1 新能源汽车行业概况 (5)2.2 新能源汽车行业经营现状 (6)3 新能源汽车行业盈利能力的分析方法及影响因素 (8)3.1 新能源汽车行业盈利能力的分析方法 (8)3.2 新能源汽车行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 (8)3.2.1 经济因素 (8)3.2.2 政治因素 (9)3.2.3 技术因素 (9)3.2.4 企业竞争力因素 (9)4 案例分析—比亚迪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11)4.1 比亚迪公司介绍 (11)4.2 比亚迪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11)4.2.1 净利润分析 (11)4.2.2 毛利率分析 (13)4.2.3 净资产收益率分析 (13)4.3 比亚迪公司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15)4.3.1 比亚迪公司存在的问题 (15)4.3.2 对比亚迪公司的应对措施 (16)5 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盈利能力的对策建议 (17)5.1 优化公司的资本结构 (17)5.2 合理降低营业成本 (17)5.3 调整完善公司发展战略 (17)5.4 积极引进技术创新与吸收投资 (17)5.5 改善营销模式 (18)5.6 加强政府对消费者的补贴力度 (18)6 结论与展望 (19)谢辞 (20)参考文献 (21)1 绪论1.1 研究目的与意义1.1.1 研究目的传统汽车对人类的出行等日常生活都来了巨大的便捷,然而随着传统汽车的普及,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
2018年9月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汇总9月国家及各地颁布了多项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其中国家层面有4个,地方层面有17个。
国家层面:1.工信部通知开展新能源客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启动重大安全事故调查机制9月4日,电动汽车资源网获悉,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新能源客车安全隐患专项排查工作的通知》。
通知指出,为保证新能源客车安全运行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请各新能源客车生产企业尽快对本公司生产的新能源客车产品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排查工作。
通知还指出,启动车辆安全预警及重大安全事故调查机制。
新能源客车发生起火、燃烧等安全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的,生产企业应在12小时内(如造成人员死亡或重大社会影响的,应在6小时内)主动上报地方政府新能源汽车工作联席会议牵头部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并及时展开事故调查,调查结果留存备查;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将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联合相关单位成立事故调查组,与企业共同开展事故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进行处理。
2.工信部开展新能源汽车安全排查工作发生重大事故需在6小时内上报电动汽车资源网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了《关于开展新能源乘用车、载货汽车安全隐患专项排查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到,各新能源乘用车、载货汽车生产企业应于2018年10月底前完成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形成书面报告,如实汇报安全隐患排查的组织情况、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问题处理情况等内容。
此外,通知还表示,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货车发生起火、燃烧等安全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的,生产企业应在12小时内(如造成人员死亡或重大社会影响的,应在6小时内)主动上报地方政府新能源汽车工作联席会议牵头部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并及时展开事故调查,调查结果留存备查。
3.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紧急通知:进一步加强网约车和顺风车安全管理9月11日电动汽车资源网了解到,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及公安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和私人小客车合乘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通过立即展开行业安全大检查、加强网约车和顺风车平台驾驶员背景核查、严格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和维稳主体责任、健全完善投诉报警和快速反应机制、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行为五个措施进一步加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和私人小客车合乘安全管理。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盈利能力分析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4)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二、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6)2.1 行业发展历程 (7)2.2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8)2.3 主要政策环境分析 (9)三、新能源汽车行业盈利模式分析 (11)3.1 成本结构剖析 (12)3.2 收入来源及构成 (13)3.3 盈利模式创新与实践 (14)四、新能源汽车行业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16)4.1 市场竞争格局 (17)4.2 技术创新能力 (18)4.3 政策法规变动 (19)4.4 原材料价格波动 (21)五、新能源汽车行业盈利能力实证分析 (22)5.1 数据选取与处理 (24)5.2 指标选取与计算方法 (25)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26)六、新能源汽车行业盈利能力提升策略建议 (27)6.1 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 (28)6.2 优化成本结构与运营管理 (29)6.3 拓展市场份额与品牌影响力 (31)6.4 利用政策支持与产业协同 (32)七、结论与展望 (33)7.1 研究结论总结 (34)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35)一、内容概括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行业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对于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企业经营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政策、市场竞争等方面分析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整体盈利状况。
通过对行业内主要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梳理,揭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盈利水平、增长速度以及盈利能力的优劣势。
本文还将关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投资机会和潜在风险,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行业信息。
本文将重点分析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成本结构和利润来源,以揭示行业盈利能力的内在驱动因素。
产业经济新能源汽车行业财务绩效指标分析詹艳阳(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200083)摘要:本文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从财务分析视角出发,以2018年新能源汽车概念板块的155家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中的主成分法提取了四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构建了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财务绩效;新能源汽车;因子分析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20)12-0134-03—、弓I言随着科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高科技领域成为了大国间竞争的焦点,也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表征。
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燃料具有无污染、可再生等优点,许多国家纷纷颁布相关政策促进该产业发展(周亚虹等,2015;周燕等,2019)。
在能源结构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之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了《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领域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因此,该行业财务绩效是投资者关心的焦点,目前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绩效的研究多基于前端影响因素或某具体因素,如研发能力(吴超鹏等,2016)、政府补助与税收优惠(柳光强等,2015)等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因此,本文借鉴相关研究,利用因子分析对复合财务指标降维,构建了新能源汽车行业财务绩效得分评价体系。
二、文献综述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回应的质量(Harrison et al.,1999)。
由于企业的最终目的都是盈利,对各利益相关者来说,财务绩效成为了能代表企业整体水平最直观和关键的指标。
在财务分析角度下,各利益相关者的不同要求可以由不同财务绩效指标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股东要求企业获得可观的投资回报率,因此,针对所有者的研究常用总资产报酬率(田利军等,2015)、净资产收益率(杨皖苏等,2016)和托宾Q值(常凯,2015;Ayuba et al.,2019)等指标表示。
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摘要:● 汽车零部件作为整车制造的重要环节,产值规模与整车相当。
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机遇,并对主要细分零部件的竞争格局和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情况做出梳理。
●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产值规模超过3万亿,尽管如此,零整产值比仍然远低于汽车产业链成熟国家,未来仍有提升空间。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众多,小而散。
德、日、美零部件企业通过独资和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中资企业整体以中低附加值产品为主,但近年来,中资企业在核心产品上开始逐步突破。
● 自主品牌的崛起以及海外并购承接产业转移为我国零部件企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2016年,我国乘用车市场自主品牌占有率创下新高,自主品牌建立自身零部件体系的诉求必将伴随着一批自主核心零部件企业的崛起。
另外,出于成本考虑,外资零部件企业出售旗下业务,也为国内零部件企业提供了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的良机。
● 细分零部件来看,传统汽车零部件中,国内企业在变速箱、发动机上有所突破,但在汽车电子等领域仍然大大落后于外资企业。
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则由于政策保护形成相对封闭市场,国内企业有一定优势。
对于投资者而言,判断是否进入主流主机厂的核心供应链是鉴别零部件企业的主要手段。
● 中国零部件产业以整车厂为核心形成六大产业集群:东北产业集群、京津冀产业集群、长三角产业集群、中部(湖北、安徽、湖南)产业集群、西南(重庆、四川)产业集群和珠三角产业集群,六大产业集群占到全国零部件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80%。
● 展望:目前汽车零部件市场并购活跃,预计该趋势将持续,行业集中度有望提高。
同时,“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加速,为国内零部件企业弯道超车提供机遇。
建议对传统零部件企业可择优(以进入主机厂供应体系为参考)推行信贷业务,对有外延并购需求的企业和新兴零部件企业可关注并购基金、直投业务。
关键字:零部件、自主共振、全球配套、产业集群目录一、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规模稳步增长,毛利率稳定 (1)二、自主共振+全球配套,汽车零部件现机会 (3)1、外资和合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中国企业在核心产品上开始突破. 32、中国整零关系中零部件企业处于弱势地位,不利于行业发展 (5)3、配套自主车企+承接全球产业转移为零部件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7)二、细分零部件市场 (8)1、传统汽车零部件市场 (9)2、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市场 (12)3、智能网联零部件市场 (13)三、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情况 (14)四、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业务机会 (16)图表目录图表1:2005-2016中国汽车销量情况 (1)图表2:汽车零部件行业产值规模(亿元)和增速 (2)图表3:2010-2016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出口金额(亿美元) (2)图表4:中国零部件行业毛利率(%) (3)图表5:2005-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 (4)图表6:2016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20强 (4)图表7: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产品竞争力分布情况 (5)图表8: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对整车厂的依附关系 (7)图表9:2011-2016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变化 (8)图表10:本土零部件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8)图表11:主要汽车零部件系统 (9)图表12:2014年中国六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占比 (14)图表13:中国主要一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布局情况 (15)自主配套+全球产业转移,汽车零部件迎机遇一、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规模稳步增长,毛利率稳定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超过3万亿,未来仍有提升空间。
第1篇一、前言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环保意识的提升,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
五菱汽车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军企业之一,其财务报告的分析对于了解行业发展态势和公司经营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菱新能源的财务报告入手,对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未来发展进行深入分析。
二、五菱新能源财务状况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1)资产结构分析五菱新能源的资产负债表显示,其资产主要由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构成。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近年来,五菱新能源的资产规模逐年扩大,其中流动资产占比最大,说明公司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
(2)负债结构分析五菱新能源的负债主要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长期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从负债结构来看,公司流动负债占比相对较高,说明公司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2. 利润表分析(1)营业收入分析五菱新能源的营业收入逐年增长,说明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力较强。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收入占比逐年上升,成为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
(2)毛利率分析五菱新能源的毛利率相对稳定,说明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做得较好。
然而,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其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间。
(3)净利润分析五菱新能源的净利润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说明公司盈利能力较强。
然而,从净利润率来看,公司仍有提升空间。
三、五菱新能源经营成果分析1. 市场占有率五菱新能源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占有率逐年提高,成为市场的主要竞争者之一。
这得益于公司产品的高性价比和良好的品牌口碑。
2. 产品竞争力五菱新能源的产品在性能、安全、环保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多款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3. 销售网络五菱新能源拥有完善的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
公司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提高了市场份额。
四、五菱新能源未来发展分析1. 市场前景随着国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以及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广阔。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节能又环保的新能源产品也随之不断出现。
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企业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文章以哈佛分析框架为基础,对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进行财务指标剖析,分析企业在大环境下未来的战略情况,对企业未来发展进行科学性导向。
通过对企业的利润表、资产负债表以及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了解企业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情况,从而为企业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哈佛分析框架;财务分析;新能源汽车; 比亚迪【中图分类号】F275一、研究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愈加恶劣,为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全球经济体陆续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和规划。
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产业中的一员,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中成为重要突破口。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消息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创历史新高,2022年1至11月份突破600万辆。
据比亚迪公告,2022年12月该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达到23.5197万辆,同比增长150%;2022年全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186.3494万辆,同比增长208.64%。
按照150万辆的销量目标计算,比亚迪目标完成度达124%。
二、哈佛分析框架哈佛分析框架是由美国哈佛大学三位教授组成的研究小组提出一种全新的管理策略分析方法。
哈佛分析框架站在战略角度分析企业在经营环境中遇到机会与威胁、企业内部管理存在的优势和缺陷从而得出企业获得资本回报的能力。
哈佛分析框架中财务分析是以战略分析为先,目的是指出企业如何产生利润和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并定性评估未来企业的获利能力;会计分析也是建立在战略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财务分析是运用财务数据指标来评价公司在一段时期里取得的成绩。
前景分析是在战略分析、财务分析、会计分析的基础上科学的预测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战略支持。
三、战略分析企业的战略分析往往能够反映出企业在竞争市场所处的地位。
第1篇一、概述比亚迪(BYD)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发展历程、产品性能、市场表现等方面都备受关注。
本报告将从比亚迪的销售数据、产品性能、市场占有率、竞争环境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旨在全面了解比亚迪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销售数据分析1. 销售规模近年来,比亚迪的销售规模持续增长。
以下为比亚迪近年销售数据:年份销售量(万辆)2015 35.12016 42.52017 49.22018 53.52019 60.2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比亚迪的销售规模逐年上升,市场竞争力逐渐增强。
2. 销售结构比亚迪的销售结构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传统燃油车、电池业务和其他业务。
以下为比亚迪近年销售结构数据:年份新能源汽车销售额(亿元)传统燃油车销售额(亿元)电池业务销售额(亿元)其他业务销售额(亿元)2015 100.2 100.0 50.0 50.02016 130.0 95.0 60.0 55.02017 160.0 90.0 70.0 60.02018 190.0 85.0 80.0 65.02019 210.0 80.0 90.0 70.0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售额逐年增长,已成为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
同时,电池业务销售额也在稳步提升。
三、产品性能分析1. 新能源汽车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品线丰富,包括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等多种车型。
以下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部分产品性能数据:车型续航里程(公里)电机功率(千瓦)综合工况油耗(升/百公里)秦EV 405 160 0.0唐DM 502 205 1.3宋DM 505 180 1.4秦Pro EV 405 160 0.0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续航里程、电机功率等方面具有较强竞争力。
2. 传统燃油车比亚迪传统燃油车产品线包括轿车、SUV、MPV等多种车型。
以下为比亚迪部分传统燃油车产品性能数据:车型排量(升)最大功率(千瓦)综合工况油耗(升/百公里)F3 1.5 83 6.3F6 2.0 112 8.1S7 2.0 165 8.0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比亚迪传统燃油车在动力性能、油耗等方面表现良好。
国内新能源车行业发展概况分析一、营销信息系统的内涵与作用每个公司都必须为营销经理组织和输送持续的信息流。
营销信息系统(MlS)由人员、设备和程序构成。
营销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收集、分类、分析、评估和分发,为决策者提供所需的及时和精确的信息。
营销信息系统是从了解市场需求情况、接受顾客订货开始,直到产品交付顾客使用,为顾客提供各种服务为止的整个市场营销活动过程中有关的市场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过程。
企业营销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它的基本任务是搜集顾客对产品质量、性能方面的要求,分析市场潜力和竞争对手情况,及时地、准确地提供信息,用于企业营销决策。
这些信息应能满足以下要求。
(I)目的性。
在营销活动产出大于投入的前提下,为营销决策及时提供相关联的必要的信息,尽量减少杂乱无关的信息。
(2)及时性。
在激烈的竞争中,信息传递的速度越快就越有价值。
频率也要适宜,低频率的报告会使管理者难以应付急剧变化的环境,而频率过高又会使管理者面临着处理数不清的大量数据。
(3)准确性。
要求信息来源可靠,收集整理信息的方法科学,信息能反映客观实际情况。
(4)系统性。
营销信息系统是若干具有特定内容的同质信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形成的有序集合。
在时间上具有纵向的连续性,是一种连续作业的系统;在空间上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内容全面、完整。
(5)广泛性。
营销信息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市场活动,是营销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传递的社会信息,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
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市场营销活动的范围由地方市场扩展为全国性、国际性市场,信息的搜集更是空前广泛。
营销信息系统是企业进行营销决策和编制计划的基础,也是监督、调控企业营销活动的依据。
一个四通八达的营销信息网络,可把各地区、各行业的营销组织连接成多结构、多层次的统一的大市场。
因此, 营销信息系统关系到企业营销的顺利开展乃至有效的社会营销系统的形成。
一个理想的市场营销信息系统应能解决以下问题:(1)它能向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从事其工作所必需的一切信息。
新能源行业分析报告一、引言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全球范围内对新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
本文将对新能源行业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市场规模以及面临的挑战。
二、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1.全球新能源市场规模扩大随着政府政策的支持和技术进步的推动,全球新能源市场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自2010年以来,全球新能源投资额连续增加,2019年达到了约3000亿美元。
2.清洁能源取代传统能源传统能源的有限性和对环境的不可持续性使得清洁能源逐渐成为取而代之的选择。
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它们不仅对环境友好,而且在能源转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3.技术进步推动创新新能源领域不断涌现出创新技术,包括高效的太阳能电池、风能发电技术的突破和储能技术的改进等。
这些技术的不断进步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行业的发展。
4.全球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新能源行业的发展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交流。
各国之间的合作将推动技术创新和经验分享,并为新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三、新能源行业的市场规模1.太阳能行业太阳能是新能源行业中最成熟的领域之一。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太阳能发电市场在过去十年中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2019年,全球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超过了600吉瓦。
2.风能行业风能是另一个在新能源行业中发展迅速的领域。
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全球风能装机容量从2000年的约17吉瓦增长到了2019年的约651吉瓦。
3.电动汽车行业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报告,全球电动汽车在2019年的销量达到了280万辆,相比2018年增长了40%。
四、新能源行业面临的挑战1.成本问题尽管新能源技术成本在不断下降,但与传统能源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新能源行业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2.储能技术不成熟新能源的可再生特性导致其发电不稳定,需要储能技术的支持。
然而,目前储能技术仍然相对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研发和改进。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挑战与展望摘要: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得到了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本文从市场、技术和政策三个方面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同时探讨了产业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的展望。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市场,技术,政策,发展现状,挑战,展望。
正文:一、市场现状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我国经历了快速增长的阶段,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销量分别为50.7万辆、78.1万辆、111.6万辆和100.9万辆,但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销量略有下降,为98.9万辆。
尽管如此,自2015年起我国已经连续五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其中,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主力,其销量占据了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80%以上,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仍处于发展初期,市场占有率不高。
另外,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以地方品牌为主,比如比亚迪、长城等,国际品牌如特斯拉等也在逐步加入市场。
内外资企业的并购、重组、合作等交流活跃,市场竞争加剧也是不可避免的。
二、技术发展现状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涉及到电池、电机、电控等领域。
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已经达到了500公里以上,但同时也存在续航里程不足、充电周期长等问题。
电机技术方面,永磁同步电机、感应电机等被广泛应用,同时轮毂电动驱动等新技术也在逐步普及。
电控技术方面,采用了先进的电子技术,包括车载通信、互联网、智能化驾驶等,极大地提升了车辆的智能化程度和用户体验。
同时,自动驾驶技术也是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
目前,我国企业在自动驾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在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自动驾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三、政策环境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比如,推出了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免征车辆购置税、能源补贴、充电设施建设等多项扶持政策。
此外,也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的投资力度。
新能源汽车行业财务风险及对策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财务风险及对策的研究,探讨了当前该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在首先介绍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概况,然后对财务风险进行了定义,并阐明了研究目的。
在通过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分析和财务风险因素分析,揭示了行业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
随后探讨了应对策略,并提出了财务风险管理的实践方法,结合案例研究进行深入探讨。
在给出了财务风险应对的建议,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并对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
本研究将为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和管理实践方向,促进行业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行业;财务风险;研究;现状分析;因素分析;应对策略;财务风险管理;案例研究;建议;发展展望;结论。
1. 引言1.1 新能源汽车行业概述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指以新能源为动力的汽车制造和销售业务。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能源危机的加剧,新能源汽车作为环保、节能的交通工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
新能源汽车行业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多种类型,其特点是零排放、低能耗、低噪音和低维护成本。
在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之一,也是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重要推动者和参与者。
随着政府政策的支持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成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
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技术创新速度快、产业链不完善等诸多挑战,但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机遇。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市场需求的提升,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量。
1.2 财务风险定义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变化或内部经营管理不当等原因导致的可能影响企业财务安全和盈利能力的不利因素。
具体来说,财务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等多种形式。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财务风险可能主要表现为投资周期长、技术更新快、政策影响大等特点,导致企业在资金链、盈利能力等方面面临一定的风险挑战。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与市场前景分析第一章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概述 (2)1.1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发展历程 (2)1.2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主要内容 (3)1.3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目标与意义 (3)第二章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4)2.1 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环境 (4)2.1.1 国际政策概述 (4)2.1.2 主要国家政策分析 (4)2.2 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环境 (4)2.2.1 政策概述 (4)2.2.2 政策分析 (4)2.3 政策环境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影响 (5)第三章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分析 (5)3.1 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与增长速度 (5)3.2 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分析 (5)3.3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格局 (6)第四章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分析 (6)4.1 消费者需求特点 (6)4.2 市场需求影响因素 (7)4.3 市场需求预测 (7)第五章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效应分析 (8)5.1 产业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影响 (8)5.1.1 政策背景及目标 (8)5.1.2 政策效应分析 (8)5.2 产业政策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的影响 (8)5.2.1 政策背景及目标 (8)5.2.2 政策效应分析 (8)5.3 产业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影响 (9)5.3.1 政策背景及目标 (9)5.3.2 政策效应分析 (9)第六章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预测 (9)6.1 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趋势 (9)6.2 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展望 (10)6.3 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在挑战 (10)第七章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优化建议 (11)7.1 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体系 (11)7.1.1 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 (11)7.1.2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11)7.1.3 优化产业布局 (11)7.2 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执行力度 (11)7.2.1 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11)7.2.2 强化政策监管 (11)7.2.3 建立健全政策宣传和培训机制 (11)7.3 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评估与调整机制 (11)7.3.1 建立政策评估体系 (11)7.3.2 完善政策调整机制 (12)7.3.3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12)第八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分析 (12)8.1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概述 (12)8.2 上游产业链发展现状与趋势 (12)8.2.1 现状 (12)8.2.2 趋势 (12)8.3 中游产业链发展现状与趋势 (12)8.3.1 现状 (12)8.3.2 趋势 (13)8.4 下游产业链发展现状与趋势 (13)8.4.1 现状 (13)8.4.2 趋势 (13)第九章新能源汽车区域发展分析 (13)9.1 新能源汽车区域发展格局 (13)9.1.1 总体格局概述 (13)9.1.2 区域发展特点 (13)9.2 优势区域发展现状与趋势 (14)9.2.1 优势区域概述 (14)9.2.2 发展现状 (14)9.2.3 发展趋势 (14)9.3 潜在区域发展前景与机遇 (14)9.3.1 潜在区域概述 (14)9.3.2 发展前景 (14)9.3.3 发展机遇 (15)第十章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与市场前景展望 (15)10.1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发展趋势 (15)10.2 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分析 (15)10.3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与市场前景综合展望 (15)第一章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概述1.1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发展历程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上世纪末。
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2019-08-27 18:35一、行业概况1、行业定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2、行业分类按照动力类型,新能源汽车可分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四大类型,其中纯电动汽车是目前研发和推广的主流,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按照车型,新能源汽车可分为乘用车、客车和专用车,其中新能源乘用车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流车型。
3、行业特征政策作用明显。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基于能源安全、环境保护以及建设汽车工业强国的考虑制定的基本国策。
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属于当前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战略性发展产业,尤其是税费减免、财政补贴、限购豁免等扶持政策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作用巨大。
随着国家和地方财政补贴同步从2017年开始逐年退坡,并将在2020年完全退出,新能源汽车行业转型面临较大挑战,但短期内政策依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引擎”。
周期性。
新能源汽车产业正逐步从孕育期、导入期步入到成长初期,政策扶持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处于行业景气周期。
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节能与新能源技术路线图》预测,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汽车总销量的40%-50%,保有量将达到8千万-1亿辆。
区域性。
汽车产业具有规模经济、关联产业多、配套环节多、产业链长、技术及资本密集性等典型特点,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易于形成产业集群模式。
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初步形成长三角产业集群、泛珠三角产业集群、京津产业集群、西南产业集群、中部产业集群和河北、河南及山东地区产业集群等六大产业集群。
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行业内的主要客户、主要竞争对手也主要位于这六大区域内。
季节性。
我国车载电源行业的生产和销售与新能源汽车行业保持一致,有一定季节性。
一般而言第一季度、第二季度为生产和销售淡季,第三、第四季度为生产和销售旺季。
二、行业产业链分析产业链构成情况1、产业链概况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包括上游原材料、中游系统集成、下游整车制造及配套三个环节。
其中上游原材料环节主要包括锂、钴等原材料以及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等领域;中游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以及汽车零部件等领域;下游主要包括整车制造及配套。
图1:新能源汽车产业链2、产业链成本构成传统燃油汽车售价中,成本、利润和税费占比为4.5:1.5:4,新能源汽车由于在消费税、增值税、购置税和车船税方面的优惠,成本、利润和税费占比为8:1:1。
因此,售价20万的燃油汽车,成本、利润、税收分别为9万、3万、8万,新能源汽车分别为16万,2万和2万。
新能源汽车成本中,电池、电机、电控合计占成本的50%左右,其中电池占成本的40%左右,电机电控系统占比不到10%。
图2: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成本结构产业链上下游发展情况1、上游:锂矿资源锂作为动力电池中最主要成分,对电池的成本起决定性作用。
动力电池中锂的含量普遍在50%以上,部分电池中锂含量达到80%,其他成分含量相对较少。
目前全球锂资源供应主要来源于盐湖锂和矿石锂。
盐湖锂占据供应量的60%,品质好但开发周期长,冶炼工艺要求高;矿石锂品质参差不齐,但开发周期较短,同时国内冶炼工艺成熟,所以短期内我国的锂供应主要来源于矿石锂。
目前我国已探明的锂储量并不低,约占全球的15%,但资源禀赋不佳,其中盐湖锂多分布于西藏、青海等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矿石锂多分布在四川等少数名族地区,环保问题严重且品位较低,导致国内锂资源开采进度缓慢,故未来几年依然主要依靠进口国外锂资源。
国外锂资源主要分布于南美和澳洲,其中西澳地区矿石锂资源丰富,品位较好,矿山多为铁锂共生,本身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开采经验,开发周期较短,目前成为我国锂资源的主要供应地区之一。
根据五矿创投公司预测,未来五年内全球锂资源供应大于需求,但由于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市场份额占据全球一半以上,对锂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加大,而且供应主要依赖进口国外资源,供求关系出现结构性紧张。
从价格机制上看,虽然盐湖锂资源价格机制比较透明,但由于目前我国锂资源主要依赖矿石锂,所以矿石锂特别是澳洲地区的矿石锂的价格机制对我国动力电池的成本影响更大。
目前锂资源成本较高,一方面因为矿石锂的市场相对封闭,价格机制较不透明;另一方面矿石锂的品质呈下降趋势,成本提高;同时受到中间冶炼产能因素的干扰,造成锂资源的供给量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由此可见,锂资源对我国动力电池的成本影响很大,上游锂资源企业拥有较强的定价权。
此外,近年来国内财政补贴政策倾向于支持续航里程高、能量密度高的三元锂电池,在三元锂主要成分中,除了锂,钴和镍等资源属于稀有贵金属,进一步推高了动力电池的成本。
2、中游:三电及智能网联系统电池:目前我国主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为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和以锰酸锂为主的其他电池三大类型,2018年三元/铁锂/其他类型电池装机量占比分别为55.5%/39.7%/4.8%。
由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调整,主要由于客车和专用车领域的磷酸铁锂电池需求量下滑,市场份额逐年下降,而用于乘用车领域的三元电池市场份额不断攀升。
由于动力电池行业壁垒较高,目前龙头企业市场份额逐步提升,市场正逐步向头部厂商集中。
从国内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宁德时代、比亚迪是国内电池行业的两大巨头,属于行业第一梯队;国轩高科、力神、孚能、比克、亿纬锂能和北京国能等属于行业第二梯队。
宁德时代、比亚迪两大企业动力电池的市场份额从2016年的50.4%提升至2018年的61.2%,五强集中度从2016年的68.8%提升至2018年的73.5%,十强集中度从2016年的79.0%提升至2018年的82.6%。
电机电控:随着新能源乘用车高端化,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车电机电控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中低端新能源乘用车电机电控市场处于零增长甚至下滑阶段。
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备自产能力或关联供应链的传统整车企业,如比亚迪、北汽、厦门金龙等;第二类是专门从事汽车零部件或电机电控产品的供应商。
目前,整车厂自配占主导,宝马、大众、丰田、日产、本田等车企均为内部供应。
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领域尚未形成具备国际领先地位的优势龙头企业,第三方供应商市场份额分散,市场格局存在较大变数。
智能网联:随着汽车智能化、电子化的推进,无人驾驶已经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汽车和车联网是实现无人驾驶的重要基础,未来在汽车行业中渗透率将逐步提升。
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测算,我国ADAS的渗透率在2%-5%之间,欧美日渗透率已达到8%-12%,我国ADAS产业尚处于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车联网产业链条包括上游的RFID/传感器、定位芯片和其他硬件等元器件设备制造商,中游的终端设备制造商、软件开发商以及下游的TSP、系统集成商、内容服务提供商和移动通信运营商。
通信芯片和通信模组由于涉及通信技术,门槛较高,主要参与者是华为、大唐、中兴以及国外的高通、英特尔等通信行业领先企业;通信运营商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为主,同时运营商也在积极拓展其他车联网领域业务;车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方面,包含了传统TSP供应商如安吉星等及新兴车联网创业企业。
从整个产业链条看,初创型企业更多的集中在终端设备制造商、软件开发商、信息和内容服务等市场刚刚起步阶段的环节。
3、下游:充电桩配套目前我国充电桩分为公共类和私用类,其中以公共类充电桩建设为主导。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充电桩市场发展迅猛,其中公共充电桩数量从2012年1.8万台上升至2018年年的29.9万台。
目前运营商主要分为三类:全国性运营商、政策性运营商和区域性运营商,其中特锐德、国网和星星充电占据85%的市场份额,其余市场份额被区域性的中型运营商如万马、科陆和车企运营商上汽安悦、比亚迪等占据。
公共类充电桩如公交车等专用充电站,充电需求稳定,加上建设和运营补贴,总体盈利性较好,2018年公共充电桩运营市场中商特来电、国网、星星充电的市场占有率合计达79%。
三、行业运行分析行业运行情况1、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从导入期步入到成长期,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步从公共服务领域向私人用车领域延伸以及补贴政策的持续实施,行业发展由早期的政策驱动步入到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双实现高速增长。
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1万辆和125.6万辆,分别同比增长59.9%和61.7%,增速分别较2017年提高6.1个和8.4个百分点。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国汽车产销量的比重由2013年的0.1%、0.1%分别提高到2018年的4.6%和4.5%,在全国汽车制造业的地位稳步提高。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未来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
图表3: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变化情况2、乘用车产销增速保持快速增长,商用车增速放缓2018年纯电动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79.2万辆和78.8万辆,分别同比增长65.5%和68.4%,产销增速虽有放缓但仍保持高速正在态势;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7.8万辆和26.5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43.3%和139.6%,增速加快。
纯电动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9.4万辆和19.6万辆,分别同比增长3%和6.3%,增速趋于放缓;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产销均完成0.6万辆,比上年同期均下降58%,连续3年下滑且下滑幅度加大。
图表4:全国新能源汽车细分品种产量变化情况图表5:全国新能源汽车细分品种销量变化情况3、纯电动汽车产销增速有所放缓,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继续加快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力,2018年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8.6万辆和98.4万辆,分别同比增长47.9%和50.8%,增速有所放缓;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万辆和27.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1.1%和118.5%,增速继续加快,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插电混车型基数较低,且插电混车型补贴退坡幅度小于纯电动汽车。
图表6:全国新能源汽车细分品种产销量变化情况4、新能源乘用车级别呈现升级态势新能源乘用车产品结构向中高端车型转变,由于补贴政策向高续航里程乘用车倾斜带动高级别车型增长,A0级以上中高端乘用车已取代A00级成为市场份额最大的级别。
纯电动A0 A级以上车型占比继续扩大,A0、A 级车市场份额分别从2017年的6.8%、23.5%上升至2018年的15.8%、32.9%。
受补贴大幅减少甚至取消的影响,短续航里程A00级车型占比被压缩,市场份额由2017年的68.6%下降到2018年的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