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562.50 KB
- 文档页数:25
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规定(2022年版)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院手术期(含介入诊疗)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以下简称预防用药)的管理,促进合理用药,减少细菌耐药,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等,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手术期预防用药目的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和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术后可能发生的感染。
第三条手术部位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次是肠道科细菌(大肠杆菌、肠杆菌素、克雷伯菌属等)。
病原菌可以是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大多数是内源性的,即来自患者本身的皮肤、粘膜及空腔脏器内的细菌。
皮肤携带的致病菌多数是革兰阳性球菌,但在会阴及腹股沟区,皮肤常被粪便污染而带有革兰阴性杆菌及厌氧菌。
手术切开胃肠道、胆道、泌尿道、女性生殖道时,典型致病菌是革兰阴性肠道杆菌,在直肠和阴道还有厌氧菌(主要是脆弱类杆菌),它们是这些部位器官/腔隙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在任何部位,手术切口感染大多由葡萄球菌引起。
第四条本规定供所有手术和介入诊疗预防用药工作相关的医师、药师、护士及其他医务人员遵照执行。
第五条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负责为手术期和介入诊疗预防用药相关的培训、指导、评价、管理等工作,确保本规定贯彻落实。
第六条为手术期和介入诊疗预防用药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第七条预防用药不能代替严格的无菌操作,医院相关部门、科室及医务人员应按照《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做好感染预防控制工作。
二、预防用药的适应症第八条清洁手术:手术应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想通的器官,手术应无污染,如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是可考虑预防用药。
抗生素在骨科围手术期的预防性应用(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目的是通过手术前使用抗生素尽最大可能预防手术后感染的发生,其应用时机是防止骨科术后感染极为重要的问题。
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的原则、种类及应用现状在本文作了综述,同时分析了其前景与展望。
【关键词】抗生素; 骨科; 围手术期; 预防性应用; 应用时机; 致病菌; 药物浓度; 止血带Abstract:The purpose of applying antibiotics prophylaxis in perioperative orthopedic surgery is to prevent or decrease the risk of infection. The opportune administration is the key point for prevention of infection. The application principle, classification and current situation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its perspective and prospects are also investigated.Key words:antibiotics; orthpaedics; perioperative; preventive application; opportune administration; pathogenic bacteria; blood drug level; tourniquet围手术期通常是指手术前、中、后的一段时间范畴,主要包括手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及术后处理等过程。
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目的是通过手术前使用抗生素尽最大可能预防手术后感染的发生。
抗菌药物围手术期用药处方点评指南一、概述近年来,抗菌药物在预防细菌感染、治疗感染性疾病、降低病死率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增的同时,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及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1.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及意义抗菌药物在外科领域预防性应用是指给予择期手术的病人预防性使用某种抗菌药物,此病人不应有潜在的炎症或感染,预防性用药的主要目的是抑制细菌对手术野的污染或感染.换言之,是适时的抑制初次接种的微生物定植、繁殖和扩散,降低术后感染并发症.临床对照试验已证实,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因而可减少发病率、住院时间、抗菌药物的使用,并可减少脓毒血症的死亡率.2.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相关政策为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自2004年起,卫生部先后颁发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56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32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等法规文件,其中都涉及到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问题.3.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目前,随着外科学的不断发展,手术已成为疾病治疗的主要策略之一,对于部分手术,未预防性使用或未正确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引起术后感染,而过度使用抗菌药物则可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促进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因此,在围手术期,正确、合理地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减少手术部位感染,具有重要作用。
现就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相关内容介绍如下:(1)围手术期与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时间约在术前5-7天至术后7-12天。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标准为进一步加强全院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标准围手术期尤其是清洁手术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提高临床预防用药效果,纠正当前过度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现象,根据2021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方法?等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标准一、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原那么1、预防用药目的主要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
2、预防用药原那么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应根据手术切口类别、手术创伤程度、可能的污染细菌种类、手术持续时间、感染发生时机和后果严重程度、抗菌药物预防效果的循证医学证据、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和经济学评估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
但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并不能代替严格的消毒、灭菌技术和精细的无菌操作,也不能代替术中保温和血糖控制等其他预防措施。
清洁手术〔Ⅰ类切口〕:手术脏器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手术部位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但在以下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①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时机增加;②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③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④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
清洁-污染手术〔Ⅱ类切口〕: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部位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通常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污染手术〔Ⅲ类切口〕:已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污染的手术。
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污秽-感染手术〔Ⅳ类切口〕:在手术前即已开始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术中、术后继续,此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考题1 .按卫生部要求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A、90%B、60%(正确答案)C、50%D、30%2 .按卫生部要求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A、90%B、50%C、30%D、20%3 .手术前预防用药的目的是()A、切口感染B、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C、肺部感染D、切口和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感染一尸」4 .如I类切口手术有指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术后使用不超过()A、24小时(正确答案)B、48小时C、3至5天D、住院全程5 .清洁手术的下列哪些情况不考虑预防用药()A、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B、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易造成严重后果者C、人工关节置换手术D、术野为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且不涉及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确答案)6 .氟喳诺酮类药物作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可用于以下哪种手术()A、乳腺手术B、阑尾手术C、泌尿外科手术于卜确答案)D、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7 .围手术期给药时,若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可选用()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
A、克林霉素B、氨曲南C、环丙沙星D、阿奇霉素8 .甲状腺手术原则上不需使用抗菌药物,如需用药应选()A、一代头抱菌素类1B、氨基糖昔类C、氟喳诺酮类D、青霉素类9 .根据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规定,一般骨科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宜选()A、一、二代头抱菌素类确答案)B、氨基糖昔类C、氟喳诺酮类D、三代头狗菌素类10 .外科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中不正确的是()A.感染将导致严重后果的外科手术需要预防应用抗菌药物B.术后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48小时C.大部分手术都应该预防使用抗菌药物D.外科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目的在于预防外科切口或手术污染菌感染I1可术中给予第2剂抗菌药物的情况是:手术时间超过(),手术中出血量超过()A.2小时,IoOO毫升B.3小时,1500毫升C.3小时,IoOO毫升D.2小时,1500毫升12 .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A.30%B.35%C.40%D.50%13 .污染伤口是指()A.伤口被锐器割伤B.伤口有细菌存在,但尚未发生感染C.损伤时间较长,伤口已化脓D.伤口分泌物较多,而炎症不明显E.伤口有细菌存在,已发生感染14.腹外疝手术围手术期用药,首选药物为()A.头抱他咤B.头抱西丁C.头胞嘎林 AD.头抱嘤林+甲硝理15、外科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法,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