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地方——荻港
- 格式:doc
- 大小:29.81 MB
- 文档页数:4
在荻港体验渔俗文化作者:张科吴静梅来源:《文化交流》2016年第03期三月的春风遍吹千年古村,欢乐的歌声飘荡在荻港渔庄。
2015年12月,浙江湖州荻港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
荻港自南宋建村以来已有千年历史,孕育了独特而又丰富的渔俗文化。
前不久,一场以“赏千年农耕文化、品百年非遗美食、庆十年创业历程”为主题的庆典活动在荻港举行。
“苕溪渔隐”的故事荻港渔庄自2006年创建以来,已经走过十个春秋。
如今荻港古村因古老的农耕文化和深厚的渔俗文化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荻港渔庄三期工程已圆满完成。
渔庄占地655亩,集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度假于一体。
游客去古村桑基鱼塘可以领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古村人文历史的遗迹,尽情品味“苕溪渔隐,荻港美食”的水乡美景和传统美食。
荻港地处苕溪之畔,古时就有先民在此以打鱼为生。
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卧薪尝胆,灭吴后,范蠡“乃携西子”,“五湖问道,扁舟归去”,乘轻舟以游五湖,途经东苕溪的荻港,在此写下《养鱼经》,范蠡乃成为当地淡水鱼养殖的鼻祖,他与西施的爱情故事至今还被当地人们所传颂。
更多的活动涉及养鱼、捕鱼、祭鱼、吃鱼、钓鱼、唱鱼歌、跳鱼舞、捉鱼赛、做鱼菜、渔家乐、放鱼灯等,一系列活动汇聚成一场具有原汁原味水乡特色的渔俗文化盛宴。
舒乙先生笔下最好的江南小镇荻港村,传承着千年的古老生态农业:桑基鱼塘。
鱼桑文化是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荻港古来绿桑成荫、渔塘连片,是江南“桑基鱼塘”的典型。
村民们有近千年的淡水鱼养殖经验,辛勤劳作,不断探索,形成了历史久远的“桑基鱼塘”,即“挖地为塘以养鱼,挖塘泥堆成土基,种植桑树养蚕,蚕粪蚕蛹作为饲料喂鱼”的生态循环型农业模式,这一“种桑养鱼共荣、生态良性循环”的生产方式,对我国和世界养鱼业产生了巨大影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授予“桑基鱼塘”养鱼法。
又到捕鱼丰收季了,看渔民们拉着大网开捕啦,鱼儿在大网中不停地跳跃,鱼跃人欢,那场面可真壮观。
上海农村经济2019年第3期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湖州市和孚镇荻港村的实践■史诗悦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物质与精神层面宝贵的财富,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化资源的保护对于我国打造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意义深远。
旅游是现代人们观光、游览、娱乐的主要方式,是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主要途径,更是推动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人次增长了近25倍,旅游中的文化消费有助于实现多元化、个性化旅游。
这更显示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是诗和远方的组合,是助推我国文旅资源开发、文旅产业发展、文化自信建立的重要举措。
2018年3月,随着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正式审议设立文化和旅游部这一政府职能部门,文旅融合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主题之一。
湖州市和孚镇荻港村位处江南水乡,地理位置优越,文化资源丰富,经过十几年的转型发展,荻港村已经成为新时代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模范生”,也彰显着文旅融合强大的生命力。
(一)从牺牲环境发展到关停“小散污”企业荻港村位处江南水乡,是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宋人王质的《夜泊荻港》更是此处美景与文化底蕴的真实写照。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地处江南水乡,发展油脂化工企业成为当地村民发家致富的主要途径。
上世纪80年代,“油脂一条街”的标签以及脏、乱、差的环境让荻港远近闻名。
村里大大小小30多家油脂化工企业让昔日的江南古村空气中充斥异味、水源中漂满油花。
牺牲环境作为发展的代价让荻港部分村民富了起来,但也造成了身体的损害及美景的褪色。
2002年以来,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30多家油脂化工企业相继被整改、关停、搬迁。
至2016年,村里原有的“小散污”企业已全部整治完毕。
同样在这段时期,荻港村在创建小康示范村的契机下,通过项目资金推进“五水共治”,整治河道、修复古迹、完善设施、修葺民居,将村容村貌提升档次,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长期规划。
坚持关停“小散污”企业,荻港村迎来新的发展道路。
(二)从挖掘文化资源到打造文化品牌荻港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该村共出过2名状元、50余位进士、200多位举人及诗人。
对荻港资源存量量的秉赋及潜能认知,还远未到清晰的境地。
别的不不说,单表一元茶馆,荻港古村滨河的这家茶馆,很受游客关注,声名远播,不不胫而走。
一些摄影师,专程前来采风,将镜头对准那位饱经风霜的茶馆主人、兼理理发师。
有些上了了点年年纪的游客,则驻足于此,从怀旧视角切入,带着无尽唏嘘感慨而离开。
下面上海思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为大家带来荻港一元茶馆文化畅想。
桑基鱼塘、京杭大运河以及高度亲水的古村……诸如此类“江南.水乡”意象荻港版的元素,与一元茶馆的茶汤,有着文化人类学上的联系。
我们需要用好玩且有意思的产品形式,来揭示内里的联系。
原水的生态文明况味:“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一元茶馆必须将浸润如此况味的本真之美进行行到底!与茶馆相伴而生的理发馆,这样的文物级别的器物文明,自然到不不假雕琢,在高科技的世界,已经变成稀罕之物;作为一元茶馆主人的年迈理发师也是!如何让这样的自然图景及况味薪火相传?这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我们社会的精神生态出了了严重问题,人际关系处理理上的“以诚相待”之情愫被释稀,古村里像老理发师的那种几近绝版的真诚表情,其维系及展延,必须成为旅游吸引物系统文化设计的重点之一。
思纳史密斯集团成立于1853年,是美国运营历史最悠久的设计和咨询集团,近二十年都在权威的世界建筑排名前十位,集团在中国设立策划设计和投资运营二大事业板块。
上海思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SYM 836121)及其下属各专业咨询策划设计子公司负责集团的策划设计板块。
思纳设计股份成立于2000年,是规划、建筑、旅游和产业的产品策划和设计专家,也是上海为数不多的建筑规划国家双甲资质单位,公司在大型城市综合更新、智慧模块建筑、城市和旅游产业策划规划、室内装饰和艺术设计、区域环境研究和景观工程、特色酒店跨界组合运营规划等领域都有卓越的人才及成功的案例。
思纳史密斯文化创意产业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公司负责集团的投资运营板块,同时作为华侨城云南文投集团的下属企业,思纳文创投资充分利用华侨城云南文投和思纳设计股份丰富的文旅行业资源和专业策划规划和研究咨询人才,与下属思纳小镇建设、思纳小镇运营一起共同打在拥有自身文旅IP的特色小镇,开展小镇的招商、运营、双创等具体的项目合作,为项目所在区域的产业升级、城市更新、特色小镇等做出贡献。
荻港渔庄风景区介绍
荻港渔庄风景区位于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荻港镇,是一处以渔业
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这里有着美丽的自然风景,如碧绿清澈的湖水、茂密的森林和鲜
花盛开的沙滩。
此外,还有许多特色景点,如渔具博物馆、水上娱乐
区和渔家餐厅等。
荻港渔庄风景区是一个绝佳的钓鱼胜地,有百余种鱼类和众多稀
有鱼类等待钓客们挑战。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体验到纯正的湖南渔家
生活,品尝到传统的水乡美食,感受到浓郁的湖南文化氛围。
除了钓鱼和美食,荻港渔庄风景区也提供了各种活动和娱乐项目,如划船、游泳、水上摩托、水上蹦床等,让游客们可以在享受美景的
同时尽情地玩乐。
总之,荻港渔庄风景区是一个充满渔业文化氛围和自然景观的理
想旅游目的地,这里有着许多独特的景点和活动,等待着游客们的探
索和体验。
杭嘉湖平原上,中国最集中、最大、保留最完整的桑基鱼塘,又到了最好的季节在杭嘉湖平原,有一片独特的风景,它源于春秋战国,穿越25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
中国最集中、最大、保留最完整的湖州桑基鱼塘。
2017年,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正式被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想要一睹万亩桑基鱼塘的震撼视觉,最佳的时间一定是在日出时分,从500米高空俯瞰直下(大疆的节奏),纵横交错的碧湖翠绿,一望无际的桑基鱼塘在晨光的映照下极为壮观。
田园风光这里独好从湖州市中心驱车出发,大约半小时就可以到达荻港古村景区,这也是万亩桑基鱼塘的所在地。
荻港,因“倚港结村落,荻苇满溪生”而得名,这个京杭大运河边上的小小古村,从南宋起,经历千年风云变化,如今变化为杭嘉湖平原上最为典型的江南水乡。
来到这里,村里的老人一定会告诉你,这里一直流传的一句俗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天堂中央,渔乡荻港”。
荻港古村与桑基鱼塘相邻,一村一水相映成趣。
从高处俯瞰桑基鱼塘,万亩鱼塘水网交织,桑塘连片。
塘基上繁茂的绿色植物像笔墨浓厚的线条,将水面划分成小块,在不同天光和不同水质的配合下,桑塘呈现出墨绿、深绿、浅绿、浅蓝、灰黄、褐等不同色彩,水面映衬点点白云,整体宛如一幅宏大的油画,景象绚烂。
南苕美景世间少有朝霞似金,水景如镜。
看完桑基鱼塘的美景,可以到荻港古村中的南苕胜境亲身感受一下江南水乡的宁静清雅,气韵深厚。
古村南苕胜境中自古就有“长寿桥上走一走,保你活到九十九”的谚语,桥头的“积川书塾”已经有六百年的历史,鼎盛时期的二位状元和百多位文魁,代表着古村家族曾经的希望和骄傲,也传承着智慧修炼的长寿之道。
这个时间的南苕胜境正是荷叶最为茂盛的时候,微风拂过,整个荷塘便会随之浮动。
穿流而过的水道,大多时候宁静、深沉、波澜不兴,偶尔有飞鸟、昆虫或鱼虾掠过,点起圈圈涟漪。
树影倒映在河中,影影绰绰。
闲坐在积德亭中,三五知交人,同享习习凉风与岸上绿荫,实为一大乐事也。
荻花飞处是故乡▎古镇荻港的别样风情荻花飞处是故乡——古镇荻港的别样风情风雅江南,有两个荻港,都是古镇,水墨洇染,一在浙江南浔,一在安徽繁昌。
繁昌首镇荻港,建于汉代,距今已有两千一百多年,明代以前,就“两倍城邑,商船几与芜湖埒”。
它出落在江边,上望铜陵,下接芜湖,过江就到无为。
江水长,荻花扬,无论走到哪里,古镇荻港的别样风情,都是“喝江水长大的”故乡人梦中怀想。
荻港依山,山是石头山。
九华余脉,蜿蜒而来,把荻港揽入怀中。
鹊起矶(板子矶)、凤凰山、古竹岭,落花井,不说风景和传说,听听名字,也会心动。
清明时节,遍山的映山红从岩缝里探出头来,像醉酒的花妖,扫墓回来,就倚在荻港人家案上的青花瓶里。
还记得上个世纪50年代汤晓丹导演的《渡江侦察记》吧,那部经典的黑白片,就在我们荻港拍的,说的是“大兵过江”的荻港往事。
万里长江,到了荻港西北,“江狭水深,风急浪高”,恰好有了板子矶的砥柱中流,又有凤凰矶的临江而立,山水相拥,荻芦摇曳,港湾天然,凌波的舟楫,也有了遮风避雨的好去处。
还有一条德胜河,连着铜陵南陵流水汇聚的黄浒河,直通长江。
有了这方水土,居民就起高楼,小姐就抛绣球,皖南的竹木茶叶,铜陵的丹皮白姜,南陵的稻米香油,到荻港集散,避风荻浦的舟行客,也乐不思蜀,天天把歌唱:“长年莫道秋江冷,杨柳堤南是酒楼。
”(明·朱芾煌《北行荻港阻风》)秋江不冷,因为有柳,有堤,还有酒楼。
酒楼何处?就在荻港老街。
荻港老街,不知哪年哪月,就那样沿德胜河南岸一路铺开。
它起于麻石条子的南门桥,先是上街头,过财湾街,接中街,垂直于德胜桥、荻浦饭店,然后是下街头,也叫德远街,经过锅坊,最后抵达江边凤凰矶大王庙。
宋末元初造的大王庙虽已不存,但凤凰矶头曾经起起落落的那张大罾,却一直在我眼前晃动。
“傍堤多酒肆,临水半柴门。
”透过明代繁昌县令宋棠《初入荻港》的诗句,也可约略遥想荻港老街的前世风情。
老街铺的是青石板,严丝合缝,青光可鉴。
那些青石板,比许多古镇老街,要厚实规整多了,谁叫荻港天生就石头多呢。
南浔附近景点
1. 荻港古村,那可是个超有韵味的地方啊!就像一本古老又神秘的书,等着你去翻阅。
你看那白墙黑瓦,是不是特有感觉?还记得我那次去,走在那石板路上,仿佛穿越回了古代呢!
2. 双林古镇,哇哦,绝对值得一去!它就像是被时间遗忘的角落,宁静而美好。
你能想象在那里喝喝茶,听听小曲儿是多惬意的事吗?就像给自己的身心放了个假!
3. 金象湖公园,简直太美啦!好比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让你能尽情呼吸新鲜空气。
我朋友去了一次就被迷住了,说那景色美得让人陶醉,你难道不想去感受感受?
4. 文园啊,那可是个有故事的地方!像一位沉默的老者,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在那里散散步,看看那些历史遗迹,不比宅在家里有意思多了?
5. 小莲庄,真的特别惊艳!如同镶嵌在南浔的一颗璀璨明珠。
想想看,漫步在那片园林中,欣赏着美丽的景色,那是怎样一种享受啊!
6. 嘉业堂藏书楼,多有文化气息啊!可以说它是知识的宝库。
你不去领略一下那满是书香的氛围吗?难道不心动吗?
7. 南浔古镇本身呀,那绝对是精华所在!就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你眼前。
在那古街上逛一逛,和当地人聊聊天,感受一下那独特的氛围,这才叫生活啊!
我觉得南浔附近的这些景点都各有特色,都非常值得我们去探索、去体验,能让我们感受到不一样的美好和乐趣。
荻港“渔家乐”作者:栗子来源:《文化交流》2010年第06期千年养鱼史名传中外这个地方养殖了中国十分之一的淡水鱼,这个地方的人在北京的中南海养鱼,这个地方能做出让皇帝流连忘返的鱼菜。
这个地方就是荻港,一个河网纵横、芦苇丛生、荡漾棋布的水乡古村,占尽了这众多叫人称奇的“鱼”资源。
说起荻港的养鱼历史,村副书记章金财如数家珍:“我们荻港养鱼的历史真是悠久得很啊……”然后从范蠡养鱼到桑基鱼塘,娓娓诉说起养鱼史。
荻港养鱼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
当时越灭吴后,范蠡偕西施泛舟太湖,曾在现在的蠡山漾养鱼,后又在南浔范庄掘池塘养鱼。
所以现今还有蠡塘、蠡山漾等地名,因袭传说。
到了汉代,有人以范蠡的养鱼经验为基础,写出了《陶朱公养鱼经》,而成为我国第一部养鱼专著。
及至唐代,荻港已有“水市”之称,饲养的鱼种有青、草、鲢、鳙四大家鱼。
菱湖与荻港咫尺相望,同依连水,池漾养鱼,水面种菱。
古诗中曾记载“丛丛菱叶随波起,朵朵菱花背日开”的水面情景。
诗人何载乔也曾作过这样的描述:“春水龙湖绿满天,家家楼阁柳吹丝,菱秧未插鱼秧小,种出明珠颗颗圆。
”到明清,荻港养鱼业不仅在选鱼苗、育鱼种、成鱼养殖,鱼病防治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而且鱼市更加兴旺。
清代古诗中写道:“鱼多论斗卖,菱好及时栽。
”当时的人们就已经利用挖池填埂,埂上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池底污泥则再用来肥桑。
年复一年,逐渐形成了肥桑养鱼的绿色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桑基鱼塘。
荻港就是以其“桑基鱼塘”的养鱼方式,创造了我国传统的养鱼法。
几百年过去了,这种传统的养鱼法仍然因袭沿用,对中国北方养鱼和世界养鱼产生了巨大影响。
桑基鱼塘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
据说,荻港的养鱼技工走到哪里,那里的低产鱼塘就实现高产。
荻港一位年长的大伯在介绍养鱼经验的时候,也不无兴奋地夸耀起当地渔民远赴重洋去介绍养鱼经验的事迹,他说有些人甚至到达了尼泊尔、印度。
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在一份给总统的研究报告中曾说:“当前的淡水养殖,产量中的大部分归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亚洲的池塘养殖。
荻港村的古诗一、原文:《荻港闲游》荻港悠悠水接天,扁舟欸乃意阑珊。
古村风物美如画,沉醉其间心自闲。
二、衍生注释:荻港:地名。
欸乃:象声词,摇橹声。
三、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荻港村的悠然景色。
悠悠的江水与天空相接,小船摇橹的声音让人感到惬意而阑珊。
古村的风光美丽如画,让人沉醉其中,内心自然变得闲适起来。
诗句简洁地勾勒出荻港村的宁静与美好。
四、作者介绍:哎呀,我也不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呀,但能写出这么美的诗,一定是个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美的人呢!五、运用片段:“哇,你看这荻港村,不就像诗里说的那样嘛,‘荻港悠悠水接天’,简直太美啦!”我兴奋地对朋友说。
朋友也点头赞同:“是啊,真的像画一样,让人‘沉醉其间心自闲’呢!”二、原文:《荻港夜思》荻港夜深灯火稀,月光洒下满村辉。
不知何处飘来曲,撩动愁肠思绪飞。
二、衍生注释:撩动:触动。
三、赏析:在深夜的荻港村,灯火稀少,只有月光倾洒在整个村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不知从何处飘来的曲子,触动了人的愁肠,让思绪纷飞起来。
诗句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往昔的思索。
四、作者介绍:这又是哪位才子或才女的佳作呀,能把这夜晚的荻港村描写得这么有韵味!五、运用片段:我们在荻港村的夜晚漫步,突然听到一阵若有若无的曲子,我不禁感叹:“这真像诗里说的‘不知何处飘来曲,撩动愁肠思绪飞’啊!”大家都沉默了,仿佛都沉浸在了那股愁绪里。
三、原文:《荻港晨景》荻港朝晖染碧波,渔家早起网新罗。
村中老少皆忙碌,只把勤劳作颂歌。
二、衍生注释:朝晖:早晨的阳光。
三、赏析:早晨的阳光映照在荻港的碧波之上,渔家早早起来张网捕鱼。
村里的老少都在忙碌着,他们把勤劳当作颂歌来吟唱。
这首诗展现了荻港村清晨充满活力和勤劳的景象。
四、作者介绍:哎呀呀,真好奇写这首诗的人是不是也生活在这美丽的荻港村呀!五、运用片段:“快看呀,这荻港的早上,不就是诗里写的那样嘛,‘荻港朝晖染碧波’,真漂亮!”我指着眼前的景色对伙伴们说。
伙伴们看着那些忙碌的渔民,笑着说:“对呀,他们真的是‘只把勤劳作颂歌’呢!”。
最美地方
——浙江省湖州市和孚镇荻港村
荻港村位于浙江湖州,距湖城仅十余公里,地处杭嘉湖平原,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水乡古村落。
历史上因河港两岸芦苇丛生而得其名,四面环水,河港纵横;青堂瓦舍,临河
而建的荻港自古就有“苕
溪渔隐”之称。
民间有“上
有天堂,下有苏杭,中
间还有荻港”之说。
现
在的荻港是一个富含鱼
文化的古村落,村中古
建筑林立,渔家文化的
传统流传至今。
曾是当地水路枢纽中心的繁华荻港为现留下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加上现代化生活的逐步渗入,让人享受着穿越的感觉,获得了游客们的一致好评。
一、荻港之美,美在鱼文化的厚重感。
荻港村
的鱼文化底蕴
丰厚,素有“江
南水乡”之称的
荻港自古以来
就是以渔业为
主。
种桑也是荻
港村的一个传
统产业,通过种
桑与养鱼形成桑基鱼塘的发展模式。
村中的小河纵横交错,以前的荻港以
船为交通工具,家家户户都有船,所以有
“无船路不通”的说法。
由于村中河流众
多,所以小桥的数量也颇多,
全村共有23座桥,并且不同的
桥有不同的名字,例如兴隆桥、
秀水桥、隆兴桥、庙前桥等,
且各具特色,各有含义和由来,
许多桥都是采用大块的石头砌
成,并在石头上刻了桥名。
荻
港村依傍着京杭大运河,在运河的旁边还有一排排古建筑,也许这就是荻港人在富有时期留下的古迹,由此可以推测出以前的荻港是由多么的繁华与热闹。
曾用“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来形容这里的富商,据刘大均《吴兴农村经济》:“南浔以丝商起家者,其家财之大小,一随资本之多寡及经手人关系之亲疏以为断。
所谓…四象、八牛、七十二狗‟者,皆资本雄厚,或自为丝通事,或有近亲为丝通事者。
财产达百万以上者称之曰…象‟。
五十万以上不过百万者,称之曰…牛‟,其在二十万以上不达五十万者则譬之曰…狗‟。
所谓…象‟、…牛‟、…狗‟,皆以其身躯之大小,象征丝商财产之巨细也。
”
笔者刚走进荻港时闻到的是鱼文化带来的气息,房屋的墙上雕刻着各式各样的鱼图案,村里纵横交错的小溪清澈见底,时不时可以见到小溪中的鱼儿欢快的畅游,这人间仙境般的景象足以让我陶醉。
二、荻港之美,美在古建筑的精雕细琢。
在浓厚的鱼文化熏陶之下,我们走进了村中古建筑区,这里的古建筑,保存之完整,雕刻工艺之精湛,古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完美结合,堪称中国古建筑艺术与风水思想高度统一的典范。
这古建筑群结构复杂,规模宏大,大小三十六天井,巷道平整,山墙坚固,木雕精美绝伦,花鸟虫鱼,宫殿舟车及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中国木雕技艺的集大成者。
以古建筑为基础,通过弘扬农村古
建筑文化和鱼文化,发展旅游业已是很多
古建筑村落的发展趋势。
不仅荻港的鱼文
化给我们带来了厚重感,荻港的古建筑也
并不逊色。
这里古建筑群给我带来的是浓
厚的古村落气息,让我不禁想象到古人当
时的生活;走进荻港古建筑区时,我不禁
想到古人在这片江南水乡上以渔业为主的
生活方式究竟是怎样的?一边是精雕细琢
的古建筑,一边是水上交通枢纽的渔业区,
这足以见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
晶。
通过弘扬农村文化来让更多的与游客
了解农村文化,以至于让农村文化得到更
好的继承。
古建筑的存在成为当地发展旅
游的基础,
荻港村在四百多年来人才辈出,明
代的严必胜,明末清初的严万龄,近代的儿童文学作家严光化(鲁兵),老革命严朴等等都是出自荻港这片热土地上。
先祖留下的不仅仅是建筑的精益求精,这更是一种精神文明。
古建筑群是荻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建筑面积达几千平方米,这里的古建筑排列整齐,从小巷的一头望去狭长的巷道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与陶醉。
荻港的古建筑中增添古文化特色,现代建筑中增添现代文化的特色,让游客从进入景区开始就像进入远古时代,然后在游览的过程中见证到时代的发展历程,最后进入现代文明时期,一个个时代环环相扣的景点展示让游客能够在短时间内见证时代的发展,这让人感觉到自身穿越于古今之间。
三、荻港之美,美在乡村现代化生活的朴实。
在荻港不仅可以看到厚重与鱼文化之感,还可以体会到现代生活的舒适与安逸。
名不见经传的就是那不得不说的就是荻港鱼庄啦。
荻港鱼庄现成为服务长三角地区的浙北最具有特色的集会务休闲、文化体验、餐饮住宿为一体的会务中心,是人们度假的好地方,深受游客的喜爱。
这悠长的小道一旁
是京杭大运河的支流,一
旁是村民的屋舍,小道上
的一排排座椅是供人们
乘凉和观赏风景。
夏天这
里就有一波又一波的游
客在这里驻足欣赏,威风吹来时的那种凉意
真是沁人心脾。
走进这古今文化交融相应的鱼米之乡,这不仅给我带来视觉的盛宴,更多的是那扑鼻而来的文化气息令人陶醉其中,当我离开荻港时有种说不出的流连忘返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