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练习2勿删
- 格式:doc
- 大小:576.00 KB
- 文档页数:5
高中生物选必二第2章课后练习1. 选择题1.以下哪项不是生物分类学研究的内容?–[ ] A. 动物的祖先–[ ] B. 植物的起源–[x] C. 生物的进化速度–[ ] D. 细菌的分类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物的三个基本特征?–[ ] A.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 ] B. 生物体具有组织结构–[x] C. 生物体具有变异能力–[ ] D. 生物具有代谢能力3.列举以下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 A. 真菌–[x] B. 植物–[ ] C. 古菌–[x] D. 动物2. 填空题1.线粒体是细胞中进行________作用的器官。
2.岩藻中的葡胺藻属于__________。
3.外质网是由ER上的__________构成的。
3. 简答题1.生物的细胞理论是什么?请简要阐述。
生物的细胞理论指出,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可以进行生命的基本活动,如新陈代谢、生长和繁殖。
细胞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2.请解释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生物体的结构决定其功能。
生物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生命活动。
不同的结构使得生物体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完成不同的功能。
例如,植物的叶片结构具有光合作用的功能,帮助植物合成有机物质;动物的心脏结构具有泵血的功能,帮助保持血液循环。
3.生物的进化是什么意思?请简要阐述进化的原理。
生物的进化是指物种在长时间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变化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进化的原理主要有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两个方面。
自然选择是指适应环境的个体能够生存下来并繁殖,从而将有利的特征传递给后代。
遗传变异是指生物个体之间存在着基因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在繁殖过程中产生新的特征。
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的相互作用,生物可以逐渐发展出适应环境的新特征,从而推动进化过程。
4. 计算题1.一种细菌的代谢速率为每分钟消化2.5mg的葡萄糖。
如果有1000mg 的葡萄糖,这种细菌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全消化?请用公式计算,并给出答案。
生物第二册练习册答案一、选择题1.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核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器?A. 线粒体B. 内质网C. 核糖体D. 细胞膜答案:D4.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答案:C5. 遗传物质DNA主要存在于细胞的哪个部位?A. 细胞质B. 细胞膜C. 细胞核D. 线粒体答案:C二、填空题1. 细胞分裂的过程包括____和____。
答案:有丝分裂;无丝分裂2. 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____是能量的来源。
答案:太阳光3.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____、____、____、大肠和肛门。
答案:胃;小肠;肝脏4. 染色体是由____和____组成的。
答案:蛋白质;DNA5. 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____和____。
答案:有性生殖;无性生殖三、简答题1. 请简述什么是基因突变?答案: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的改变,这种改变可以是单个核苷酸的替换、插入或缺失,从而导致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或功能的改变。
2. 什么是生态系统?答案: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其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组成的自然单元,包括了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等过程。
四、论述题1. 论述细胞分化的过程及其在生物体发育中的作用。
答案:细胞分化是细胞从一种未分化状态发展成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成熟细胞的过程。
在生物体的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使得组织和器官得以形成,从而完成复杂的生理功能。
结束语:本练习册答案仅供参考,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练习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应以课本和教师的指导为主,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求获得更深入的生物学知识。
高三生物期末考前训练(二)班级姓名1.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为异型(XY),在男性下列细胞中一定存在一对同型性染色体(XX或YY)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初级精母细胞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次级精母细胞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2.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叶绿体中提取色素的原理是叶绿体色素能溶解在丙酮酸中,且不同色素溶解度不同B.用班氏试剂鉴定蛋白质的原理是Cu2+在碱性环境下能与肽键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中好氧细菌的作用是检测水绵细胞内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部位D.萨克斯的半叶法实验中须先将叶片摘下置于暗处,以消耗掉叶片中原来的各种有机物3.下列有关细胞和细胞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衰老时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基因表达受阻,新陈代谢减慢B.细胞分化时,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产生稳定性差异前,细胞内部就已发生了基因选择性表达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以培育无病毒植物、生产食品添加剂、制作人工种子D.动物细胞融合可以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障碍,扩大了用于杂交的亲本组合范围4.在农业生产上,中耕松土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下列对其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①促进了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②促进了反硝化细菌的反硝化作用③促进了农作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④促进了根瘤菌的繁殖和根瘤的形成⑤加速了土壤中有机物的有氧分解⑥促进了圆褐固氮菌的生物固氮作用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⑥5.下列对右图曲线a和b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a和b可分别代表夏季晴天正午时分棉花叶肉细胞中二磷酸腺苷和还原型辅酶Ⅱ含量的变化B.a和b可分别代表萌发的植物种子在出土之前蛋白质种类和干重的变化C.a和b可分别代表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渗透吸水能力和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D.a和b可分别代表艾滋病感染者在患病期间体内HIV和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6、影响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CO2的含量、温度等,内部因素有酶的活性、色素的数量、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等。
知行课堂同步练习册综合测评卷七下生物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A. 长臂猿B. 北京猿人C. 森林古猿D. 类人猿答案:C。
解析:森林古猿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才分化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等不同的物种。
2. 人的新生命开始于()A. 婴儿出生B. 精子形成C. 受精卵形成D. 卵细胞形成答案:C。
解析: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后,才开始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等结构。
3. 男性生殖系统中,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是()A. 睾丸B. 前列腺C. 附睾D. 精囊腺答案:A。
解析:睾丸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它既能产生精子,又能分泌雄性激素,雄性激素能维持男性的第二性征等重要生理功能。
4. 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A. 卵巢B. 输卵管C. 子宫D. 阴道答案:C。
解析:子宫是女性的生殖器官,它是胚胎发育的场所,胎儿在子宫内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
5.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A. 肝脏B. 皮肤C. 胃D. 小肠答案:B。
解析:皮肤覆盖在人体的表面,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它具有保护、排泄、调节体温等多种功能,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6. 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A. 水B. 维生素C. 无机盐D. 糖类答案:D。
解析: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运动等都需要能量,这些能量大部分是由糖类提供的。
7. 缺乏维生素C可能会引起()A. 夜盲症B. 坏血病C. 佝偻病D. 脚气病答案:B。
解析:维生素C能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
8. 淀粉在口腔中被分解为()A. 葡萄糖B. 麦芽糖C. 氨基酸D. 脂肪酸答案:B。
解析:淀粉在口腔中,经过唾液淀粉酶的作用,初步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在小肠内进一步被分解为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
2021中考生物单元测试二(七上3、4两章)一、单选题(共50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中............。
)1. 下列食物中含脂肪较多的是:A.花生、芝麻、肥肉 B.土豆、米饭、馒头C.鱼、鸡蛋清、牛奶 D. 黄瓜、苹果、柑橘2.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水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遇碘变蓝的是淀粉B.蛋白质遇高温会凝固成白色的固态物质C.遇碘变红的是淀粉D.能在纸张、布匹上留下油斑的是脂肪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坏血病患者应该多吃瘦肉、鱼 B.脚气病的的人体内缺乏维生素C C.胡萝卜素是人体第七类营养素 D.维生素D能促进钙、磷吸收5.在每日摄人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A.30%、40%、30% B.30%、30%、40%C.33%、34%、33% D.30%、35%、35%6. 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和贮能物质分别是:A.蛋白质和糖类 B.蛋白质和脂肪C.糖类和脂肪 D.脂肪和糖类7.相同质量的下列食物中热量最高的是:A.玉米 B.花生 C.鸡蛋 D.胡萝卜8. 下列哪组营养物质不含能量,但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机能却很重要:A.维生素、无机盐 B.糖类、脂肪C.蛋白质、无机盐 D.蛋白质、脂肪9.用于更新和修补组织细胞,同时也是构成细胞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是:A.蛋白质 B.脂肪 C.淀粉 D.水10.下列对蛋白质、糖类、脂肪三类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是:A.都不需要消化酶的作用 B.都是小分子、结构简单的物质C.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都可以人体直接吸收11. 下列食物不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A.鱼肝油 B.矿泉水 C.面包 D.食盐12. 合理膳食的含义是:A.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 B.按时进餐,少食多餐C.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一定要非常丰富 D.营养比列合适,互相搭配合理13. 地球上人和动物的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于:A.植物 B.太阳 C.土壤 D.动物14. 下列食物中可以补充人体必须的无机盐碘的一组是:A.海带、紫菜 B.菠菜、白菜 C.橘子、苹果 D.鸡蛋、麻油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胖胖最近要减肥,最好应该适当体育锻炼并要合理膳食B.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成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C.常食“五谷杂粮”有利于健康,是因为营养丰富,为人体提供全面的营养D.贫血的人体内有可能缺乏的无机盐是钙16. “阜阳假奶粉事件”轰动全国,劣质奶粉使一些婴儿成了“大头娃娃”。
解惑练2光呼吸和光抑制1.光呼吸光呼吸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在光照和高氧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发生的一个生化过程。
该过程以光合作用的中间产物为底物,吸收氧、释放二氧化碳。
其生化途径和在细胞中的发生部位也与一般呼吸(也称暗呼吸)不同。
(1)光呼吸的起因Ⅰ.植物体为什么会发生光呼吸呢?主要原因是在生物体的进化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具有双功能的酶,这个酶的名字叫作RuBP羧化/加氧酶,就是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这个酶可以缩写为Rubisco。
核酮糖-1,5-二磷酸(RuBP)就是卡尔文循环中的C5。
Ⅱ.二氧化碳和氧气竞争性与Rubisco结合,当二氧化碳浓度高时,Rubisco催化RuBP与二氧化碳形成两分子3-磷酸甘油酸(PGA),就是卡尔文循环中的C3,进行卡尔文循环;当氧气浓度高时,Rubisco催化RuBP与氧气形成1分子PGA(C3)和1分子磷酸乙醇酸(C2),其中PGA 进入卡尔文循环,而磷酸乙醇酸脱去磷酸基团形成乙醇酸,乙醇酸就离开叶绿体,走上了光呼吸的征途,这条路艰难而曲折,有害也有利。
基本过程见下图。
(2)光呼吸的过程Ⅰ.发生光呼吸的细胞需要三个细胞器的协同作用才能将光呼吸起始阶段产生的“次品”修复,耗时耗能。
这也是早期光呼吸被人们称作“卡尔文循环中的漏逸”,“Rubisco的构造缺陷”的原因。
Ⅱ.下图展示了卡尔文循环和光呼吸的详细过程。
(3)光呼吸的危害如果在较强光下,光呼吸加强,使得C5氧化分解加强,一部分碳以CO2的形式散失,从而减少了光合产物的形成和积累。
其次,光呼吸过程中消耗了ATP和NADPH,即造成了能量的损耗。
(4)光呼吸的意义其实光呼吸和卡尔文循环是一种动态平衡,适当的光呼吸对植物体有一定积极意义,这也许是进化过程中形成光呼吸的原因。
光呼吸的主要生理意义如下:Ⅰ.回收碳元素。
就是2分子的C2形成1分子的C3和CO2,那1分子C3通过光呼吸过程又返回到卡尔文循环中,不至于全部流失掉。
第五单元第16课表里的生物一、看拼音,写词语。
hóng liàng()qīng cuì()shén mì()dān diào()jiān yìng()qīng yì()qǐng qiú()bō lí()cāi cè()二、辨字组词。
拦____脆____玻____怖____栏____危____波____恢____三、填空题。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洪亮—()和谐—()单调—()请求—()(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坚硬—()保护—()答应—()丑恶—()四、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1)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没有运用心理描写。
()(2)“我”是一个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心、喜欢不断探索的孩子。
()(3)父亲的表里有一个蝉,被父亲关在表里,所以他不许小孩动。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
(1)放在桌子上的表____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____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2)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童年时的许多趣事,都是我记忆中的珍贵。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阅读理解。
1. 课内阅读。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我继续问:(A)“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父亲没有回答。
(B)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
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生物书八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练习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 下列植物的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A. 土豆块茎繁殖。
B. 油菜籽繁殖。
C. 月季扦插繁殖。
D. 苹果嫁接繁殖。
2.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特点是()A. 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B. 体内受精,完全变态发育。
C. 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D. 体外受精,完全变态发育。
3. 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 每条DNA分子上会有很多个基因。
B. 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很多个DNA分子。
C.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 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4. 下列关于性状和基因的关系,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基因控制着性状。
B. 性状控制着基因。
C. 有些性状不受基因控制。
D. 基因和性状都能遗传下去。
5. 下列哪一组是相对性状()A. 人的直发和卷发。
B. 人的身高和体重。
C. 棉花的白色和青椒的绿色。
D. 豌豆的圆粒和黄色。
6. 人的性染色体()A. 只存在于精子中。
B. 只存在于卵细胞中。
C. 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D. 存在于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
7. 下列变异现象中,不可遗传的是()A. 双眼皮的父母生出单眼皮的孩子。
B. 正常的夫妇生下患白化病的孩子。
C. 因车祸导致的断肢。
D. 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椒。
8. 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A. 原始大气。
B. 原始海洋。
C. 火山口。
D. 土壤。
9.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 由简单到复杂。
B. 由低等到高等。
C. 由水生到陆生。
D. 由体型小到体型大。
10. 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A. 蚯蚓。
B. 大山雀。
C. 黑猩猩。
D. 牛。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1. 所有的鸟都能飞行。
()2. 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3. 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生殖细胞。
()4. 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
练习2其他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及环境因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1.[2021山东]实验发现,物质甲可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出丛芽;乙可解除种子休眠;丙浓度低时促进植株生长,浓度过高则抑制植株生长;丁可促进叶片衰老。
上述物质分别是生长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四种中的一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B.乙可通过发酵获得C.成熟的果实中丙的作用增强D.夏季炎热条件下,丁可促进小麦种子发芽2.[2021河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导致脱落酸受体与脱落酸亲和力降低时,种子休眠时间比野生型延长B.赤霉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大麦种子萌发时,胚乳中淀粉分解速度比野生型更快C.细胞分裂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植株,其生长速度比野生型更快D.插条浸泡在低浓度NAA溶液中,野生型比生长素受体活性减弱的株系更易生根3.[2023北京]水稻种子萌发后不久,主根生长速率开始下降直至停止。
此过程中乙烯含量逐渐升高,赤霉素含量逐渐下降。
外源乙烯和赤霉素对主根生长的影响如图。
以下关于乙烯和赤霉素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烯抑制主根生长B.赤霉素促进主根生长C.赤霉素和乙烯可能通过不同途径调节主根生长D.乙烯增强赤霉素对主根生长的促进作用4.[2023江苏]为研究油菜素内酯(BL)和生长素(IAA)对植物侧根形成是否有协同效应,研究者进行了如下实验:在不含BL、含有1 nmol/L BL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IAA,培养拟南芥8天,统计侧根数目,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0~1 nmol/L IAA浓度范围内,BL对侧根形成无影响B.1~20 nmol/L IAA浓度范围内,BL与IAA对侧根形成的协同作用显著C.20~50 nmol/L IAA浓度范围内,BL对侧根形成影响更显著D.0~50 nmol/L IAA浓度范围内,BL与IAA协同作用表现为低浓度抑制、高浓度促进5.[2022山东]石蒜地下鳞茎的产量与鳞茎内淀粉的积累量呈正相关。
2022-2023学年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生物4.3.2青春期发育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9小题)1.小莉进入青春期后,脸上长了很多青春痘,经医生检查发现她体内的性激素分泌失调,这与下列哪个器官的功能有关()A.输卵管B.子宫C.阴道D.卵巢【分析】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
【解答】解: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能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使得男孩和女孩的体形发生很大的变化,男孩身高突增,出现喉结、腋毛、阴毛以及声音变粗等,女孩也是身高突增,其次乳房增大,脂肪积累增多,身体丰满,臀部变圆等。
青春痘由于体内激素失衡造成的,有些女性雌性激素过高容易形成青春痘,小莉是女孩,所以与卵巢有关。
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关键是理解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其次也要了解男性和女性第二性征的主要表现,也是考试的重点。
2.2019年热播电影《少年的你》,剧中说的是陈念和胡小蝶被魏莱等三人欺凌的事情,陈念和胡小蝶的身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却不愿跟家长和老师诉说,凸显出青春期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变化上的误区。
下列关于青春期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身体发育和变化不想跟别人说B.学生之间的恩怨要靠自己的拳头来解决C.男女要正常交往,建立纯真的友谊D.内心有自己的小秘密,不与别人交流【分析】人的一生分为婴儿期、幼年期、童年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等,其中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思考作答。
【解答】解:A、进入青春期,正值身体发育时期,保证均衡营养,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发育.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不要回避性知识,因为这是同学们生长发育所必须了解的知识,错误。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一、一、选择题:(40分)1.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 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环时,可导致疾病的发生D. 内环境稳定时,其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2.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的系统是()①消化系统②呼吸系统③神经系统④泌尿系统⑤循环系统⑥运动系统⑦生殖系统⑧内分泌系统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①②④⑤D.③⑥⑦⑧3.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质渗出,会造成局部()A.血浆量增加B.组织液减少C.组织液增加D.淋巴减少4.右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肝糖原的形成发生在③中B.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C.图中②③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D.正常情况下,①②④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5.下图表示三个突触连接的神经元,在箭头处施加以强刺激,则能测到电位变化的位置是A.a和b处B.a、b和c处C.b、c、d和e处D.a、b、c、d和e处6.某人因意外事故头部受伤,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是不能口头表达。
该病人大脑受伤的区域可能是()A.运动性言语区(S区)B.书写性言语区(W区)C.视觉性言语区(V区)D.听觉性言语区(H区)7.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①大脑皮层②小脑③下丘脑④脑干⑤脊髓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8.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特点是()A. 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B.反应速度较迅速,作用范围较局限C. 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局限D. 反应速度较迅速,作用范围较广泛9. 下列对人体内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只依靠神经调节B. 只依靠激素调节C.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D. 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主要依靠循环系统来完成10.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11.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激素调节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12.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特点和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由体液运输B.激素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C.激素为细胞提供能量或作催化剂D.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13.人工催化鲤鱼产卵时,常注射同种性成熟雌性鲤鱼的垂体提取液,是因为其中含有()A.促甲状腺激素B.促性腺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14.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下丘脑既可以使血糖升高,又可以使血糖降低B.血糖升高是神经调节,血糖降低是体液调节C.血糖升高是体液调节,血糖降低是神经调节D.下丘脑可以使血糖升高,垂体使血糖降低15.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颠”。
下面哪一点不属于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A.机体耗氧量降低 B. 皮肤血管收缩C. 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D.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16.下列关于人体三道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基本不起免疫作用 B. 吞噬细胞只在第二道防线中发挥作用C. 第二道防线中的杀菌物质就是指抗体D. 第三道防线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17.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插条平均生根数目NAA 浓度年龄个体数年龄A. 淋巴因子 B .吞噬细胞 C .淋巴细胞 D. 抗体 18、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 淋巴细胞 B .抗体是由B 淋巴细胞分泌的C .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细胞D .记忆B 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T 细胞 19.右图中的X 代表的细胞是( )A .效应T 细胞B .效应B 细胞C .吞噬细胞D .癌细胞20.若一个人的胸腺先天发育不良,可能造成的结果是( )A .体内没有B 细胞而仅仅有T 细胞B .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各种传染病乘机而人C .只保留有非特异性免疫功能D .对细菌的抵抗力没有变化21.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 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右图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促进插条生根的NAA 浓度大小 B .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会影响实验结果 C .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 D .用NAA 处理枝条的时间应该相同2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B. 生长素与棉花的落花落果无关C. 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D. 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23.园林工人每年都要修剪路旁的绿篱,其目的是( )A. 抑制侧芽生长B. 抑制向光性C. 抑制细胞生长速度D. 解除顶端优势 24.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蜀岗西峰的所有蒲公英 ②茱萸湾的全部生物 ③瘦西湖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④凤凰岛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③④①D .①②④25.某草原上苍鹰的种群密度的大小可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A.总数量调查法B.标志重捕法C.样方法D.无法估计 26.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A .衰退型和增长型B .增长型和衰退型C .稳定型和衰退型D .稳定型和增长型 27.动物学家考察某生态保护区后,认为当地鹿群正处于增长高峰期,预测今后还能增长十几年才会停止。
动物学家作出这种判断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 )A .鹿群的数量和密度B .鹿群的年龄组成C .鹿群的性别比例D .鹿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28.下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c ~d 处波动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 B.若捕鱼使其数量下降至a 以下,渔业生产将受到严重影响 C.若捕杀老鼠后其数量在b ,可能效果适得其反 D.c 处种群个体数量不再上升的原因只与种内竟争有关 29.下面关于森林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 .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有直接的关系C .植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有明显的差别D .动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没有明显的差别30.以下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 )A .火灾过后的草原上的演替B .过量砍伐后的森林上的演替C .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D .裸岩上的演替 3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结构就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的B .所有细菌都属于分解者C .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 .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32.人们常用能量金字塔来说明生态系统中哪两者之间的关系( )A 、能量与营养级B 、能量与个体大小C 、能量与个体数量D 、能量与生物代谢类型 33.右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IV 为大气,①~④代表发生在生物体内的生理作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Ⅰ→Ⅲ→Ⅱ是因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B .①③④的实质都是分解有机物,并将CO 2释放在大气中C .碳元素沿图示箭头循环时,能量也随着循环流动D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Ⅱ所含有的能量最多 34.下列各项信息中,属于行为信息的是( )A. 狗可以通过自己的尿液找到回路 B .蜜蜂跳舞向同伴传递蜜源信息C .天蚕蛾利用性外激素吸引异性交尾D .蚊子撞上蜘蛛网,引起振动35.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保持动态的平稳,说明这个生态系统是稳定的。
如果长期输出大于输入,生态系统就会退化,自动调节能力降低,你认为这种情况最可能是由于下列哪个因素造成的 ( ) A. 长期低温B. 连续阴雨C. 植被破坏D. 品种退化二、非选择题(共50分)36.(13分)下图为人体内细胞与部分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缺少的内环境的组成为 。
(2)日常生活中,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偏咸,会导致内环境的渗透压 ,此时 激素释放增加,最终使内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3)若A 为肝细胞,饥饿时胰岛分泌的(激素名称)增加,它作用于A 细胞,促使肝糖原分解,以维持机体对能量的需要。
(4)目前普遍认为, 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根据人体调节产热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5)图中TRH 是,A 是。
(6)寒冷环境中A 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上升或下降),作用于骨骼肌和其他组织后,形成Y 产热的原因是。
(7)常温下,血液中A 有增加趋势时,TRH 和TSH 的分泌量将(上升或下降),这种调节属于 调节。
(8)从反射弧的各种环节看,甲状腺、脂肪组织、骨骼肌等在反射弧中属于。
(9)由下丘脑到A 发挥作用,其调节方式是。
37.(12分)下图甲为人体反射弧模式图,图乙为突触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当神经纤维某处受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内外电位表现为 ,与邻近未兴奋部位形成了 ,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
(2) 图乙是图甲中结构[ ] 的放大,该结构决定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是 。
图乙中 释放的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 ,引起突触后膜的 变化。
根据下图甲、乙所表示的免疫方式,回答下列问题:(3)甲图所示为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若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并消化,则该过程属于 免疫。
(4)甲图中的“抗原多肽”是经过处理后暴露出来的特异性抗原,它将被直接呈递给从而激活特异性免疫系统。
(5)若感染HIV病毒,乙图所示的免疫功能将受破坏。
(6)如果免疫系统反应过度,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引起的疾病属于。
(7)注射疫苗可以使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力,当遇到同种抗原再次入侵时,将产生更多的或效应T细胞。
38.(12分)下图A为碳循环示意图,图B为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主要是以形式进行循环的。
(2)无机环境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有图中的〔〕等过程。
(3)②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4)图B所示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应该有。
(5)若②中的种群及相互关系如图B,既具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是。
某一池塘中有三个优势种群,分别是鳙鱼、浮游动物A 和浮游植物 B,其中鳙鱼以浮游动物 A 为食,浮游动物 A 以浮游植物 B 为食。